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34635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44690.2

申请日:

2014.07.18

公开号:

CN104147492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4申请日:20140718|||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4; A61P1/04; A61K35/37(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4

申请人:

甘保明

发明人:

甘保明

地址: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曹老集镇淝河村王郢组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代理人:

娄尔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涉及中药领域,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丁香3-5份、青皮10-14份、木香10-14份、砂仁10-14份、豆蔻10-14份、白术10-14份、肉桂10-14份、枳实10-14份、厚朴10-14份、槟榔10-14份、山楂10-14份、云芩10-14份、吴茱萸7-11份、枳壳10-14份、鸡内金10-14份、大黄4-8份、草果10-14份。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中药组合物配伍合理,诸药合用,对胃肠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抑制胃肠运动,缓解肠道痉挛,具有降逆止呕、镇痛的功效;兴奋胃肠道,使肠运动恢复排出积气,对治疗胃脘痛或胀痛、消化不良的疗效显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丁香3-5份、青皮10-14份、木香10-14份、砂仁10-14份、豆蔻10-14份、白术10-14份、肉桂10-14份、枳实10-14份、厚朴10-14份、槟榔10-14份、山楂10-14份、云芩10-14份、吴茱萸7-11份、枳壳10-14份、鸡内金10-14份、大黄4-8份、草果10-14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丁香4份、青皮12份、木香12份、砂仁12份、豆蔻12份、白术12份、肉桂12份、枳实12份、厚朴12份、槟榔12份、山楂12份、云芩12份、吴茱萸9份、枳壳12份、鸡内金12份、大黄6份、草果12份。

说明书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缺乏特异性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胀或胃痛、嗳气、嘈杂等。自从有了纤维胃镜用于临床以来,对本病的认识更加深化,诊断主要依赖于胃镜检查和直视下胃粘膜活组织检查。现代医学治疗措施主要是促进胃肠蠕动、抑酸、保护胃粘膜,而这些药物都有不同的不良反应。而中医中药在改善症状,修复胃粘膜有不同于现代医学的优势,症状消失快,粘膜修复好,药物无任何不良反应。本病属于中医“胃脘痛”、“心下痞”、“嘈杂”等范畴。病在胃涉及脾,胃为腑,脾为脏,脾胃共处中焦,经脉互相络属,且有表里关系,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水谷,脾主升,胃主降,脾胃升降失常是病理关键,病症有寒热虚实不同,脾病以阳虚、运化失调多见,胃主受纳以脾气上逆多见,故胃病多实脾病多虚,本病的病机复杂,虚实夹杂,以脾虚为本。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饮食、情志、感受邪气、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竞争加强,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有增多趋势。
因此,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中医药方法治疗浅表性胃炎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进一步提出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丁香、青皮、木香、砂仁、豆蔻、白术、肉桂、枳实、厚朴、槟榔、山楂、云芩、吴茱萸、枳壳、鸡内金、大黄、草果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 制成。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丁香3-5份、青皮10-14份、木香10-14份、砂仁10-14份、豆蔻10-14份、白术10-14份、肉桂10-14份、枳实10-14份、厚朴10-14份、槟榔10-14份、山楂10-14份、云芩10-14份、吴茱萸7-11份、枳壳10-14份、鸡内金10-14份、大黄4-8份、草果10-14份。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优选地,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丁香4份、青皮12份、木香12份、砂仁12份、豆蔻12份、白术12份、肉桂12份、枳实12份、厚朴12份、槟榔12份、山楂12份、云芩12份、吴茱萸9份、枳壳12份、鸡内金12份、大黄6份、草果12份。
上诉中药组合物采用常规水提法提取药物有效成份,水提液可直接服用,也可以喷雾干燥制成粉状中药制剂,或再进一步加工成颗粒药剂。以便服用。
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丁香:辛,温;归脾、胃、肺、肾经;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青皮:苦、辛,温;归肝、胆、胃经;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
木香: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
砂仁:辛,温;入脾、胃、肾经;理气解郁,开胃消食,安胎;用于胃腹胀痛,气滞食积,呕吐,泄泻,痢疾,胎动不安等症。
豆蔻:辛,温;归肺、脾、胃经;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 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
枳实:苦、辛、酸,温;归脾、胃经;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槟榔:槟榔煎液有驱虫作用,对绦虫、蛔虫、蛲虫、姜片虫、血吸虫等皆有作用。槟榔碱与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毒蕈碱相似,但性质稳定作用持久;对平滑肌作用最显著,适当剂量时,可以增加肠管的张力和蠕动,有缓泻作用,并能减轻胃肠胀气;能使胃肠粘膜分泌亢进,随之食欲增加。
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
云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补中健脾,用治脾虚湿盛之食少便溏。
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枳壳:苦、辛、酸,温;归脾、胃经;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
鸡内金: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
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草果:辛、温;归脾、胃经;燥湿温中,除痰截疟;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中药组合物配伍合理,诸药合用,对胃肠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抑制胃肠运动,缓解肠道痉挛,具有降逆止呕、镇痛的功效;兴奋胃肠道,使肠运动恢复排出积气,对治疗胃脘痛或胀痛、消化不良的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药制成:丁香3g、青皮10g、木香10g、砂仁10g、豆蔻10g、白术10g、肉桂10g、枳实10g、厚朴10g、槟榔10g、山楂10g、云芩10g、吴茱萸7g、枳壳10g、鸡内金10g、大黄4g、草果1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药制成:丁香5g、青皮14g、木香14g、砂仁14g、豆蔻14g、白术14g、肉桂14g、枳实14g、厚朴14g、槟榔14g、山楂14g、云芩14g、吴茱萸11g、枳壳14g、鸡内金14g、大黄8g、草果14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药制成:丁香4g、青皮12g、木香12g、砂仁12g、豆蔻12g、白术12g、肉桂12g、枳实12g、厚朴12g、槟榔12g、山楂12g、云芩12g、吴茱萸9g、枳壳12g、鸡内金12g、大黄6g、草果12g。
本发明中药于2012年至2014年临床观察浅表性胃炎10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2):77》来制定浅表性胃炎诊断 标准。内镜特点:红斑,即与周围粘膜比较有明显的发红。分级标准:Ⅰ级,分散或间断线状;Ⅱ级,密集斑点可连续线状;Ⅲ级,广泛融合糜烂(平坦/隆起疣状),粘膜破损浅,周围粘膜平坦或隆起。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重庆).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5,10(3):181》来制定中医诊断标准。主症:①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②暖气频发;③嘈杂泛酸。次症:①胃粘膜急性活动性炎症;②胆汁反流。舌脉象:舌质淡红、苔黄白或白厚,脉弦。证型确定:具备主症2项,舌脉象基本符合,或具备主症1项和次症1项,舌脉象基本符合。
选取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自愿接受治疗者100例,其中男女各50例,年龄在28-60岁之间。
使用实施例1制备的水提液来进行治疗,水提液120ml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连续治疗两周。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胃脘胀痛、暖气、嘈杂泛酸等主要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正常;有效:胃脘胀痛、暖气、嘈杂泛酸等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胃镜检查:胃粘膜炎症病变减轻,糜烂消失,胆汁反流改善;无效:主症和次症末改善,胃镜检查显示红斑未消退。
经过治疗,100例患者中有99例患者均达到显效标准,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47492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47492A21申请号201410344690222申请日20140718A61K36/9064200601A61P1/04200601A61K35/3720060171申请人甘保明地址233000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曹老集镇淝河村王郢组5号72发明人甘保明74专利代理机构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代理人娄尔玉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57摘要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涉及中药领域,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丁香35份、青皮1014份、木香1014份、砂仁1014份、豆蔻1014份、白术101。

2、4份、肉桂1014份、枳实1014份、厚朴1014份、槟榔1014份、山楂1014份、云芩1014份、吴茱萸711份、枳壳1014份、鸡内金1014份、大黄48份、草果1014份。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中药组合物配伍合理,诸药合用,对胃肠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抑制胃肠运动,缓解肠道痉挛,具有降逆止呕、镇痛的功效;兴奋胃肠道,使肠运动恢复排出积气,对治疗胃脘痛或胀痛、消化不良的疗效显著。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47492ACN104147492A1/。

3、1页21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丁香35份、青皮1014份、木香1014份、砂仁1014份、豆蔻1014份、白术1014份、肉桂1014份、枳实1014份、厚朴1014份、槟榔1014份、山楂1014份、云芩1014份、吴茱萸711份、枳壳1014份、鸡内金1014份、大黄48份、草果1014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丁香4份、青皮12份、木香12份、砂仁12份、豆蔻12份、白术12份、肉桂12份、枳实12份、厚朴12份、槟榔12份、山楂12份、云芩12份、吴茱萸9份、枳壳12份、鸡内。

4、金12份、大黄6份、草果12份。权利要求书CN104147492A1/4页3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0002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缺乏特异性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胀或胃痛、嗳气、嘈杂等。自从有了纤维胃镜用于临床以来,对本病的认识更加深化,诊断主要依赖于胃镜检查和直视下胃粘膜活组织检查。现代医学治疗措施主要是促进胃肠蠕动、抑酸、保护胃粘膜,而这些药物都有不同的不良反应。而中医中药在改善症状,修复胃粘膜有不同于现代医学的优势,症状消失快,粘膜修复好,药物无任何不良反应。本病属于中医“胃脘痛。

5、”、“心下痞”、“嘈杂”等范畴。病在胃涉及脾,胃为腑,脾为脏,脾胃共处中焦,经脉互相络属,且有表里关系,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水谷,脾主升,胃主降,脾胃升降失常是病理关键,病症有寒热虚实不同,脾病以阳虚、运化失调多见,胃主受纳以脾气上逆多见,故胃病多实脾病多虚,本病的病机复杂,虚实夹杂,以脾虚为本。0003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饮食、情志、感受邪气、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竞争加强,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有增多趋势。0004因此,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中医药方法治疗浅表性胃炎势在必行。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进一步提出一种治疗浅表性。

6、胃炎的中药组合物。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丁香、青皮、木香、砂仁、豆蔻、白术、肉桂、枳实、厚朴、槟榔、山楂、云芩、吴茱萸、枳壳、鸡内金、大黄、草果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007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丁香35份、青皮1014份、木香1014份、砂仁1014份、豆蔻1014份、白术1014份、肉桂1014份、枳实1014份、厚朴1014份、槟榔1014份、山楂1014份、云芩1014份、吴茱萸711份、枳壳1014份、鸡内金1014份、大黄4。

7、8份、草果1014份。0008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优选地,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丁香4份、青皮12份、木香12份、砂仁12份、豆蔻12份、白术12份、肉桂12份、枳实12份、厚朴12份、槟榔12份、山楂12份、云芩12份、吴茱萸9份、枳壳12份、鸡内金12份、大黄6份、草果12份。0009上诉中药组合物采用常规水提法提取药物有效成份,水提液可直接服用,也可以喷雾干燥制成粉状中药制剂,或再进一步加工成颗粒药剂。以便服用。0010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0011丁香辛,温;归脾、胃、肺、肾经;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说明书CN104147492A2/4页4食少吐泻。

8、,心腹冷痛,肾虚阳痿。0012青皮苦、辛,温;归肝、胆、胃经;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0013木香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0014砂仁辛,温;入脾、胃、肾经;理气解郁,开胃消食,安胎;用于胃腹胀痛,气滞食积,呕吐,泄泻,痢疾,胎动不安等症。0015豆蔻辛,温;归肺、脾、胃经;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0016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

9、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0017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0018枳实苦、辛、酸,温;归脾、胃经;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0019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0020槟榔槟榔煎液有驱虫作用,对绦虫、蛔虫、蛲虫、姜片虫、血吸虫等皆有作用。槟榔碱与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

10、毒蕈碱相似,但性质稳定作用持久;对平滑肌作用最显著,适当剂量时,可以增加肠管的张力和蠕动,有缓泻作用,并能减轻胃肠胀气;能使胃肠粘膜分泌亢进,随之食欲增加。0021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0022云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补中健脾,用治脾虚湿盛之食少便溏。0023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0024枳壳苦、辛、酸,温;归脾、胃经;理气宽中。

11、,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0025鸡内金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0026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0027草果辛、温;归脾、胃经;燥湿温中,除痰截疟;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00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0029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中药组。

12、合物配说明书CN104147492A3/4页5伍合理,诸药合用,对胃肠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抑制胃肠运动,缓解肠道痉挛,具有降逆止呕、镇痛的功效;兴奋胃肠道,使肠运动恢复排出积气,对治疗胃脘痛或胀痛、消化不良的疗效显著。具体实施方式0030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0031实施例10032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药制成丁香3G、青皮10G、木香10G、砂仁10G、豆蔻10G、白术10G、肉桂10G、枳实10G、厚朴10G、槟榔10G、山楂10G、云芩10G、吴茱萸7G、枳壳10G、鸡内金10G、大黄4。

13、G、草果10G。0033实施例20034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药制成丁香5G、青皮14G、木香14G、砂仁14G、豆蔻14G、白术14G、肉桂14G、枳实14G、厚朴14G、槟榔14G、山楂14G、云芩14G、吴茱萸11G、枳壳14G、鸡内金14G、大黄8G、草果14G。0035实施例30036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药制成丁香4G、青皮12G、木香12G、砂仁12G、豆蔻12G、白术12G、肉桂12G、枳实12G、厚朴12G、槟榔12G、山楂12G、云芩12G、吴茱萸9G、枳壳12G、鸡内金12G、大黄6G、草果12G。0037本发明中药于2012年至2。

14、014年临床观察浅表性胃炎10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0038诊断标准0039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277来制定浅表性胃炎诊断标准。内镜特点红斑,即与周围粘膜比较有明显的发红。分级标准级,分散或间断线状;级,密集斑点可连续线状;级,广泛融合糜烂平坦/隆起疣状,粘膜破损浅,周围粘膜平坦或隆起。0040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重庆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5,103181来制定中医诊断标准。主症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暖气频发;嘈杂泛酸。次症胃粘膜急性活动性炎症;胆汁反。

15、流。舌脉象舌质淡红、苔黄白或白厚,脉弦。证型确定具备主症2项,舌脉象基本符合,或具备主症1项和次症1项,舌脉象基本符合。0041选取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自愿接受治疗者100例,其中男女各50例,年龄在2860岁之间。0042使用实施例1制备的水提液来进行治疗,水提液120ML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连续治疗两周。0043疗效判断标准0044显效胃脘胀痛、暖气、嘈杂泛酸等主要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正常;有效胃脘胀痛、暖气、嘈杂泛酸等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胃镜检查胃粘膜炎症病变减轻,糜烂消失,胆汁反流改善;无效主症和次症末改善,胃镜检查显示红斑未消退。0045经过治疗,100例患者中有99例患者均达到显效标准,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说明书CN104147492A4/4页6明显的不良反应。004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说明书CN10414749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