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器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控制自行车的骑乘速度以及控制停车,自行车的刹车装置利用橡胶模块夹在
轮圈上用于刹车,现而今演变成碟刹装置,碟刹装置利用一个呈扁平状的碟刹盘,安装在自
行车轮圈中心的花毂一侧,因此刹车装置便可以控制卡钳强力摩擦碟刹盘,完成不损及轮
圈的情况下的刹车,然而碟刹盘属于消耗品,经常经受卡钳的磨损,需要经常更换。
而碟刹盘以前采用不锈钢,由于质量较重,因此影响骑乘速度,为了追求轻量化,
现今多采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虽然铝合金质量轻,但是降低了刚性强度,而且铝合金疲劳
性能不如钢材,钢材可以承受无限多的周期性载荷,但是铝的疲劳极限接近为零,可能非常
小的循环载荷都可以造成铝合金破坏,然而碟刹盘是经常磨损的部位,因此刚性不足、耐磨
强度不足,都会降低碟刹盘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
交通工具用碟刹盘异材组合结构,主要包括轻量化金属材质的内环片,内环片中
部内侧面等分地沿径向延伸出数个固定部,内环片上设置第一结合面。
还包括刚性、耐磨耗、耐高温的碟盘,所述碟盘的盘面上设有数个散孔,碟盘中部
设有内环孔,碟盘上设有第二结合面,用于与第一结合面焊接固定,内环片涵盖碟盘的内环
孔范围。
所述内环片的外侧环面为第一结合面,碟盘的内环孔的内侧环面为第二结合面,
将内环片固定在碟盘的内环孔中,第一结合面与第二结合面焊接固定,并使内环片与碟盘
处在同一平面内。
所述内环片在靠近碟盘的一侧环面为第一结合面,碟盘在靠近内环片的一侧环面
为第二结合面,内环片利用第一结合面焊接固定在第二结合面上。
所述内环片外缘设置为阶梯凸字状,该阶梯凸字状外侧环面即为第一结合面,所
述第一结合面设有一圈沿径向延伸设置的环形的第一贴靠部,所述碟盘的内环孔断面处设
为阶梯状,该阶梯状结构内侧面即为第二结合面,第二结合面上设有与第一结合面对应的
第二贴靠部,利用第一贴靠部与第二贴靠部相互定向,供第一结合面与第二结合面相互焊
接固定。
所述内环片外环周侧面为第一结合面,第一结合面上等分地外突出数个第一定位
部,所述碟盘的内环孔内侧环面为第二结合面,所述第二结合面设有对应于第一定位部的
数个内凹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结合面与第二结合面相接处,利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
位部相互凹凸配合,并且焊接固定所述的第一结合面与第二结合面和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
合部,形成内环片与碟盘处在同一平面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轻量金属材质的内环片和高刚性、耐磨耗的碟盘结合而成,利用内
环片降低碟刹盘总体重量,与卡钳接触的碟盘则采用高刚性、耐磨耗、耐高温的材质,因此
强化碟盘与卡钳反复刹车摩擦部位的刚性,增加使用寿命,降低碟刹盘的更换频率。
2.本发明采用内环片与碟盘焊接固定的方式连接,使内环片涵盖住碟盘内环孔的
范围,因此提升碟刹盘整体的强度,不同与内环片与碟盘可拆卸的组合关系容易造成松脱
的连接方式,更能保证整体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
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碟刹盘100包括内环片10和固定安装在内环片10上的碟盘20,所
述内环片10采用轻量金属材质制成,如铝合金或镁合金或钛合金,内环片10在其中空的内
侧环面上等分地沿径向延伸出数个呈臂状的固定部11,用于将碟刹盘100固定在自行车上,
内环片10的外侧环面设为第一结合面12,所述碟盘20为刚性、耐高温、耐磨耗材质,比如不
锈钢或经过热处理的钢材、铁材,或是金属材料表面涂有如铁氟龙之类的耐磨涂层的材质,
用于强化碟盘20受到卡钳磨耗时的耐磨性、刚性和耐高温能力,提升使用寿命。所述碟盘20
的上设有数个可散热的散孔21,碟盘20中部设有内环孔211,所述内环孔211的内侧环面设
为第二结合面22。使用时,将内环片10安装在碟盘20的内环孔211中,使第一结合面12以摩
擦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结合面22上,将内环片10填置于碟盘20的内环孔211中,形成内环
片10与碟盘20在同一平面内的碟刹盘100。
实施例二:
如图4至图5所示,所述内环片10在靠近碟盘20的一侧径向环面上设置第一结合面
13,而碟盘20的靠近内环片的一侧径向环面上设置第二结合面23,因此内环片10的第一结
合面13重叠贴合在碟盘20的第二结合面23上,并以摩擦焊接的方式相互固定,构成另一种
实施形态的碟刹盘101。
实施例三:
如图6至图7所示,第三种碟刹盘102,所述内环片10的外缘处设置成阶梯凸字状,
该阶梯凸字状外侧面即为第一结合面14,第一结合面14上设有沿径向设置的环形的第一贴
靠部141,所述碟盘20在内环孔211的断面处设置阶梯状的第二结合面24,所述第二结合部
24上设置有与第一贴靠部141对应的沿径向延伸设置的环形的第二贴靠部241,内环片10利
用第一贴靠部141平面地贴靠在第二贴靠部241上,并顺势使第一结合面14与第二结合面24
全面凹凸配合,并以摩擦焊接的方式固定,形成内环片10位于碟盘20中的内环孔211中,且
未前后突出,位于同一平面内,同时,利用第一贴靠部141与第二贴靠部241的靠抵,可加强
内环片10与碟盘20的结合定位性,增加接触面积从而固定更牢靠。
实施例四:
如图8至图9所示,并参见图2和图3所示,第四种碟刹盘103,所述内环片(10)的外
环周侧形成第一结合面12,在第一结合面12外侧等分地向外突出有数个第一定位部121,所
述碟盘20的内环孔211的内侧环周侧形成第二结合面22,所述与实施例一的差别在于,所述
第二结合面22对应于第一结合面12的第一定位部121处形成内凹的第二定位部221,确保内
环片10的第一结合面12进入碟盘20之后,第一定位部121与第二定位部221之间凹凸配合,
引到内环片10顺利进入碟盘20之间的内环孔211中,形成第一结合面12与第二结合面22的
接触,并以摩擦焊接的方式将第一结合面12与第二结合面22和第一定位部121与第二定位
部221之间的分别固定接合,并保持内环片10平齐于碟盘20内,在相同平面内,利用第一定
位部121与第二定位部221之间的凹凸配合设计可以增加接触面积,增加扭力强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
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
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