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680040364.6
2006.09.27
CN101300392A
2008.11.05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E03F3/02; E03F3/00
E03F3/02
克利尔福德工业有限公司
理查德·W·康奈利; 杜安·史密斯
加拿大安大略
2005.9.27 CA 2,521,428; 2005.10.19 US 60/728,257; 2006.5.30 US 60/809,637; 2006.7.13 US 60/807,315; 2006.9.27 US 60/827,160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顾红霞;何胜勇
一种系统包括下述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主处理单元,柔性管道以及可选的一个或多个泵。该系统设计并安装成虽然可以在关键位置可选地布置一个或多个泵,但是流体主要由于重力而流动。可以密封该系统并对其进行压力测试以便在操作时获得最佳性能。
1. 一种将污水从污物源传送到污物处理中心进行处理的下水道系统,所述下水道系统包括:流入管道,其用于从所述污物源传送固体和液体污物;主处理单元,其用于通过所述流入管道从所述污物源接收所述固体和液体污物,所述流入管道通过连接部密封连接到所述主处理单元上,从而是大致气密的,所述主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分隔间,其用于接收所述固体和液体污物并保持污物固渣;以及第二分隔间,其通过导管与所述第一分隔间流体连通,用于从所述第一分隔间接收大致为液体的污物,所述污物的流体和固体成分被基本上分离,基本上所有污物固渣都滞留在所述第一分隔间中;流出管道,其通过连接部密封连接到所述主处理单元的所述第二分隔间上,从而是大致气密的,以从所述主处理单元的所述第二分隔间接收所述大致为液体的污物;集水总管,其密封连接到所述流出管道上,从而是大致气密的,用于将所述大致为液体的流出物传送到所述处理中心;以及一个或多个通气管,其密封连接到所述主处理单元、流出管道或集水总管中的任意一个上,以允许在操作时在所述下水道系统和外部环境之间交换气体,当所述通气管被密封时所述下水道系统是基本上气密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系统,其中,所述主处理单元的所述第一分隔间包括通入所述第二分隔间的导管,所述导管包括至少一个管;所述管布置成与所述主处理单元的中心竖直轴线成一定角度。3. 一种主处理单元,其密封连接到污物源和将污物传输到污物处理中心的装置,从而是气密的,所述主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分隔间,其用于从所述污物源接收固体和液体污物并保持污物固渣;以及第二分隔间,其通过导管与所述第一分隔间流体连通,以便从所述第一分隔间接收大致为液体的污物并将所述大致为液体的污物传送到所述用于传输污物的装置;所述导管包括从所述第一分隔间通入所述第二分隔间的一个或多个管,以便将液体污物从所述第一分隔间传输到所述第二分隔间;其中,所述管布置成与所述主处理单元的中心竖直轴线成一定角度;所述与所述主处理单元的中心竖直轴线成一定角度的管防止所述固体污物进入所述第二分隔间。4. 一种安装下水道系统的方法,所述下水道系统用于将生活污水从污物源传送到污物处理中心以进行处理,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下水道系统,所述下水道系统包括:a.一个或多个主处理单元,其密封连接到污物源,所述一个或多个主处理单元接收固体和液体污物并保持基本上所有的所述固体污物;b.柔性管路系统,其密封连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主处理单元和污物处理设备;以及c.一个或多个通气管,其允许在所述下水道系统和所述外部环境之间交换气体;当所述通气管被密封时,所述下水道系统是大致气密的;B)确定流体动力学因素对所述下水道系统的影响,所述流体动力学因素例如是流体负荷、液量变化、空气流动、通风、管道坡度和气锁的可能性;C)确定包括所有局部位置条件在内的区域的局部地形和地况对所述下水道系统的影响,所述局部位置条件例如为岩土数据、地形、现有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位置以及环境敏感区域等;D)确定每人的废水流量和目前的水消耗率对所述下水道系统的影响;E)确定下水道系统的通风需求以及通气管的数量、布置和通气管之间的分隔距离对所述下水道系统的影响;F)确定下水道系统的接入点和保养维护需求;G)根据上述步骤中确定的因素确定不同材料和技术对所述下水道系统的影响;H)根据上述步骤中确定的因素安装所述下水道系统以利用地形特征,最小化对住户的影响并优化通过所述下水道系统的通流能力。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通气管被密封时,所述下水道系统是大致气密的。6. 一种用于促进固体污物的微生物处理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固体污物容纳池和用于促进微生物处理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促进微生物处理的装置优化对所述固渣进行需氧和/或厌氧消化的环境条件。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用于促进微生物处理的装置是加热装置、曝气装置或用于在现场产生氧气和氢气的装置。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容纳池是主处理单元。9. 一种用于在处理废水时减少污物累积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贮存池,所述贮存池具有用于接收污物的一个或多个流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流出口;所述贮存池中的污物形成浮渣层、大致流体层和沉淀物层;电解系统,其包括电源和包括阳极和阴极的电极对,所述电极对位于所述贮存池内并且所述阴极基本上浸入所述沉淀物层中;其中,现场产生的氢气促进沉淀物的消化。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阳极基本上浸入所述沉淀物中,并且现场产生的氧气促进所述沉淀物的消化。11.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贮存池是澄清池或化粪池。12. 一种用于在处理废水时减少沉淀物累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至少一对电极插入所述沉淀物;以及在所述电极上施加电源从而电解水;其中,现场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促进所述沉淀物的消化。13. 一种用于调节流出澄清池或化粪池的流体流量的流量衰减装置,所述流量衰减装置包括:流出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大致竖直管道,其具有上端和下端;以及一个或多个流出管道,其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致竖直管道大致垂直并流体连通;所述一个或多个大致竖直管道每个都包括内部分隔物,所述内部分隔物沿着所述大致竖直管道的竖直轴线从下端至少延伸到所述大致竖直管道与所述流出管道连接的位置,并将所述大致竖直管道分割成一个或多个部分;具有一个或多个节流孔的塞子,所述塞子在所述大致竖直管道的下端插入所述一个或多个部分的至少之一内;其中,流体在进入所述流出管道之前通过所述节流孔流入所述分隔物。14. 一种用于调节流出澄清池或化粪池的流体流量的流量衰减装置,所述流量衰减装置包括:流出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大致竖直管道,其具有上端和下端;一个或多个流出管道,其包括:第一部分,其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致竖直管道大致垂直并流体连通;以及第二部分,其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致竖直管道大致平行;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低于所述第一部分;渗漏管,其一端密封连接到所述大致竖直管道,并且相对端连接到所述流出管道的所述第二部分;所述大致竖直管道具有第一宽度;所述流出管道具有第二宽度;所述渗漏管具有第三宽度;所述第三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宽度。15. 一种用于调节流出澄清池或化粪池的流体流量的流量衰减装置,所述流量衰减装置包括:流出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大致竖直管道,其具有上端和下端;具有一个或多个节流孔的塞子,所述塞子插入所述大致竖直管道的下端。16. 一种用于对大致气密的下水道系统进行压力测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下水道系统,其包括:i.一个或多个主处理单元,其密封连接到污物源,所述一个或多个主处理单元接收固体和液体污物并保持基本上所有的所述固体污物;ii.柔性管路系统,其密封连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主处理单元和污物处理设备;iii.一个或多个通气管,其允许在所述下水道系统和所述外部环境之间交换气体;其中,当所述通气管被密封时,所述系统是大致气密的。
高性能下水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整体涉及住宅区的下水道系统领域。本发明具体涉及使地下水渗入或污水渗出最小的下水道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任何社区来说,在一块新土地上安装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的成本是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大障碍之一。类似地,小型或偏远社区甚至不能承担添加住宅用的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的高成本,并且居民仍然使用私人水井和低效率的化粪池系统。 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的安装对社区有较大破坏并且需要对车道进行较大的重建。通过使用由一系列互连管道构成的大直径刚性管路系统将个人住宅连接到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这些管道的连接部未被密封,从而使得地下水的渗入量可能占到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容量的50%至70%。这些沿着集水总管和分支管道的未密封位置还会导致污水渗出,污水渗出量最高可能占到流经下水道系统的污水的30%至40%。 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通常使用平均直径为200mm至600mm的连接在一起的PVC管。通常在连接部使用易发生降解和渗漏的橡胶密封垫。随着时间流逝,这些下水道系统的管道会过度地弯曲和/或受到树根侵入,从而导致管道分离而造成地下水渗入下水道系统。 此外,现有技术的管道必须被深埋在冰冻深度水平之下。因此,现有技术的污水管道需要挖掘大而笔直的沟道,该沟道至少为大约6到8英尺深,倾斜度高达0.5%。此外,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的优选和通常位置是车道中心线的下方。因此,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必须迅速地安装并且根据易于维护的要求来选择其整体布局。 此外,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容易发生坡度改变。管道坡度比道路坡度更陡,从而允许获得清除废水固体物所需的较高冲刷速度。现有技术的管道在检修孔之间保持直线排列,以便帮助维护和清洁该下水道系统。 在管道、泵站和处理设备的设计中考虑地下水和高峰系数会使得整个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复杂且尺寸过大。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将固体沉淀废物收集在处理设备中,这些固体沉淀废物必须被定期移除。由于设备的存储容量有限,因此沉淀物在该系统中保持较短的时间;并且沉淀物几乎不降解,因此,由于缺少足够的沉淀物消化时间,所以会产生大量沉淀物。 提升泵必须相应地体积大且复杂,以便应付固体物质和高峰流量。 诸如授权给Connelly的美国专利No.5,895,569等其它更有效的下水道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的问题。Connelly公开一种位于主处理单元下游的水密管道。然而,Connelly没有公开零水渗入或污水渗出系统。此外,Connelly没有公开用于优化滞留在主处理单元的第一分隔间内的悬浮固体总量(TSS)的手段。 因此,需要为住宅建筑提供一种有效的新型污水集水系统,该系统安装和维护成本低并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提供该背景信息以披露申请人认为可能与本发明相关的信息。但这并不一定表明,也不应该认为任何上述信息构成了本发明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下水道系统。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将污水从污物源传送到污物处理中心进行处理的下水道系统,所述下水道系统包括:流入管道,其用于从所述污物源传送固体和液体污物;主处理单元,其用于通过所述流入管道从所述污物源接收所述固体和液体污物,其中,所述流入管道通过连接部密封连接到所述主处理单元上,从而是大致气密的,所述主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分隔间,其用于接收所述固体和液体污物并保持污物固渣;以及第二分隔间,其通过导管与所述第一分隔间流体连通,用于从所述第一分隔间接收大致为液体的污物,其中,所述污物的流体和固体成分被基本上分离,基本上所有污物固渣都滞留在所述第一分隔间中;流出管道,其通过连接部密封连接到所述主处理单元的所述第二分隔间上,从而是大致气密的,以从所述主处理单元的所述第二分隔间接收所述大致为液体的污物;集水总管,其密封连接到所述流出管道上,从而是大致气密的,用于将所述大致为液体的流出物传送到所述处理中心;以及一个或多个通气管,其密封连接到所述主处理单元、流出管道或集水总管中的任意一个上,以允许在操作时在所述下水道系统和外部环境之间交换气体,其中,当所述通气管被密封时所述下水道系统是大致气密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主处理单元,其密封连接到污物源和将污物传输到污物处理中心的装置,从而是气密的,所述主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分隔间,其用于从所述污物源接收固体和液体污物并保持污物固渣;第二分隔间,其通过导管与所述第一分隔间流体连通,以便从所述第一分隔间接收大致为液体的污物并将大致为液体的污物传送到所述用于传输污物的装置;所述导管包括从所述第一分隔间通入所述第二分隔间的一个或多个管,以便将液体污物从所述第一分隔间传输到所述第二分隔间;其中,所述管布置成与所述主处理单元的中心竖直轴线成一定角度,并且所述与所述主处理单元的中心竖直轴线成一定角度的管防止所述固体污物进入所述第二分隔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安装下水道系统的方法,所述下水道系统用于将生活污水从污物源传送到污物处理中心以进行处理,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下水道系统,所述下水道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主处理单元,其密封连接到污物源,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主处理单元接收固体和液体污物并保持基本上所有的所述固体污物;柔性管路系统,其密封连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主处理单元和污物处理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通气管,其允许在所述下水道系统和外部环境之间交换气体;其中,当所述通气管被密封时,所述下水道系统是大致气密的;确定流体动力学因素对所述下水道系统的影响,所述流体动力学因素例如是流体负荷、液量变化、空气流动、通风、管道坡度和气锁的可能性;确定包括所有局部位置条件在内的区域的局部地形和地况对所述下水道系统的影响,这些局部位置条件例如为岩土数据、地形、现有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位置以及环境敏感区域等;确定每人的废水流量和目前的水消耗率对所述下水道系统的影响;确定所述下水道系统的通风需求以及通气管的数量、布置和通风管之间的分隔距离对所述下水道系统的影响;确定所述下水道系统的接入点和保养维护需求;根据上述步骤中确定的因素确定不同材料和技术对所述下水道系统的影响;以及根据上述步骤中确定的因素安装所述下水道系统,以利用地形特征、最小化对住户的影响并优化通过系统的通流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促进固体污物的微生物处理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固体污物容纳池和用于促进微生物处理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促进微生物处理的装置优化对所述固渣进行需氧和/或厌氧消化的环境条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处理废水时减少沉淀物累积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贮存池,所述贮存池具有用于接收污物的一个或多个流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流出口;其中,所述贮存池中的污物形成浮渣层、大致流体层和沉淀物层;电解系统,其包括电源和包括阳极和阴极的电极对,其中,所述电极对位于所述贮存池内并且所述阴极基本上浸入所述沉淀物层中;其中,现场产生的氢气促进沉淀物的消化。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调节流出澄清池或化粪池的流体流量的流量衰减装置,所述流量衰减装置包括:流出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具有上端和下端的大致竖直管道;以及一个或多个流出管道,其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致竖直管道大致垂直并流体连通,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大致竖直管道每个都包括内部分隔物,所述内部分隔物沿着所述大致竖直管道的竖直轴线从下端至少延伸到所述大致竖直管道与所述流出管道连接的位置,并将所述大致竖直管道分割成一个或多个部分;具有一个或多个节流孔的塞子,所述塞子在所述大致竖直管道的下端插入所述一个或多个部分的至少之一内;其中,流体在进入所述流出管道之前通过所述节流孔流入所述分隔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调节流出澄清池或化粪池的流体流量的流量衰减装置,所述流量衰减装置包括:流出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具有上端和下端的大致竖直管道;以及一个或多个流出管道,其包括:第一部分,其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致竖直管道大致垂直并流体连通;以及第二部分,其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大致竖直管道大致平行;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低于所述第一部分;渗漏管,其一端密封连接到所述大致竖直管道,并且相对端连接到所述流出管道的所述第二部分;其中,所述大致竖直管道具有第一宽度,所述流出管道具有第二宽度,所述渗漏管具有第三宽度,所述第三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调节流出澄清池或化粪池的流体流量的流量衰减装置,所述流量衰减装置包括:流出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具有上端和下端的大致竖直管道;以及具有一个或多个节流孔的塞子,所述塞子插入所述大致竖直管道的下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对大致气密的下水道系统进行压力测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下水道系统,其包括:一个或多个主处理单元,其密封连接到污物源,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主处理单元接收固体和液体污物并保持基本上所有的所述固体污物;柔性管路系统,其密封连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主处理单元和污物处理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通气管,其允许在所述下水道系统和所述外部环境之间交换气体;其中,当所述通气管被密封时,所述系统是大致气密的。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下水道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透视图。 图1B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到住宅建筑上的主处理单元和流出管道的局部剖视透视图。 图2是图1中的污水管道的侧面剖视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处理单元的平面剖视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处理单元的侧面剖视图。 图3C-图3E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分隔间的侧面剖视图。 图3F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处理单元的侧面剖视图。 图3G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处理单元的内部平面图。 图4是从住宅建筑污水管道到图1的主处理单元的流入连接部的示意图。 图5是从住宅建筑污水管道到图1的流出管道的流出连接部的示意图。 图5A是图5的流出连接部的局部剖视图,该流出连接部包括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流量衰减装置。 图5B是图5A的流量衰减装置的放大图。 图5C是图5的流出连接部的局部剖视图,该流出连接部包括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配有渗漏管的流量衰减装置。 图5D是图5C的配有渗漏管的流量衰减装置的放大图。 图5E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配有渗漏管的流量衰减装置的视图。 图6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系统的土壤渗滤器和通气管的侧面透视图。 图6B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系统的土壤渗滤器和通气管的平面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到单个污物源的多个主处理单元的平面透视图。 图8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检修孔和清洁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图8B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检修孔和清洁系统的侧面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到处理设备的集水总管的示意图。 图10A-图10F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高性能重力下水道系统的布局的地形图和侧面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隔热受热管道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12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泵站的平面图。 图12B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泵站的侧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的侧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配有加热装置的主处理单元的侧面剖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配有曝气装置的主处理单元的侧面剖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配有电解装置的主处理单元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术语“污物”是指进入主处理单元的液体、固体、气体物质。 术语“液体流出物”是指流出主处理单元的大致为液体的物质。 术语“沉淀物”是指在主处理单元的第一分隔间中沉淀并收集的固体物质。 术语“电解”是指由流过的电流引起的化学键的断裂,包括将 水电解成氢和氧。 术语“微生物”是指细菌和其它微生物。 除非进行其它限定,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科技术语的意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义相同。 该系统包括下述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主处理单元、柔性管道以及可选的一个或多个泵。虽然可以在关键位置可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泵,但是该系统按照能够主要由重力来驱动流体流动的方式进行设计和安装。该系统被密封以使得所有连接部都形成为气密的。因此,一旦关闭通气管,整个系统将成为气密的,然而,在操作期间通气管是打开的以避免产生液压锁。该系统的所有部件和连接部的这种密封构造可以提供进行压力测试的手段,并确保在操作期间不发生渗出和渗入。 参考图1A,其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高性能下水道系统1。该系统设计成从诸如住宅等污物源2收集污物并将液体流出物运送到中央处理中心(未示出)进行处理。根据本发明的该下水道系统尤其适用于安装在偏远地区或在地面附近具有大量岩石从而不能使用私人排污系统的地区。 参考图1A和1B,管道21和23密封连接到主处理单元3从而成为大致气密的。流入管道21把污物从污物源2运送到主处理单元3,该主处理单元3包括至少第一分隔间13和第二分隔间15。流入管道21将固体污物(沉淀物)5和液体流出物7传输到主处理单元3的第一分隔间13中。随着固体污物5沉淀在第一分隔间13中,液体流出物7从第一分隔间13通过包括一个或多个管(未示出)的导管流入第二分隔间。流出管道23将液体流出物7从第二分隔间15导向集水总管25。液体流出物7通过集水总管25流入污物处理中心(未示出)。如果坡度相差极大,那么可以沿着集水总管25间隔地布置泵站(未示出)。 所有部件都是密封的,从而当通气管被密封时,可以对该下水道系统进行压力测试,因此该下水道系统是大致气密的。由于该下水道系统不允许地下水渗入,因此污物处理中心仅接收从下水道系统的主处理单元流出的纯粹的液体流出物。在安装前对主处理单元3进行压力测试和预接管。 在主处理单元的第一分隔间中对污物进行初步处理,从而使得流出主处理单元的液体流出物中的固体物质(包括悬浮固体物质)大量减少。居民社区通常在早晨和傍晚产生每天的峰值流量。任何下水道系统的所有元件都是针对峰值流量进行设计的。最小化高峰系数可以减少对下水道系统的尺寸限制,并可以制造具有较低安装和维护成本的小型、简单的下水道系统。 在本发明中,由于大部分固体物质在各个主处理单元中进行处理,因此管道中的高峰系数被充分地降到最低。此外,可以使峰值流量的时间段从传统的高需求时间段充分地转移。对于连接到根据本发明系统的现有下水道系统,使用根据本发明系统进行峰值转移的能力可以给受到峰值需求时间段的大流量限制的现有排出系统提供附加容量。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可以减少在中央处理中心处理的固体废物的量。 由于没有固体污物通过系统,因此本发明的高性能下水道系统允许液体流出物以较低流速流动。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需要较高流速以防止固体污物在管道中集结。由于不存在固体污物,所以还允许更容易地清洁该系统。根据本发明的系统所需的液体流出物的较低流速允许集水总管中的坡度更平缓。沿着系统以一定间距布置诸如维护清理口和遮盖物等接入点,这些接入点都密封连接到该系统中。由于在液体流出物中基本没有固体物质并且容易清洁该系统,因此不需要像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那样密集地布置这些接入点。根据本发明的下水道系统通常不需要像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那样频繁地冲洗,并且可以以大约每7至10年一次的频率并且总是在单元清除泥渣后进行冲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对现有下水道系统进行改进以与本发明的高性能重力下水道系统连接。参考图7,将现有下水道系统300引入多个主处理单元3。为了使其有效,这些主处理单元3通常大于安装在私人住宅处的主处理单元。一旦固体废物沉淀在第一分隔间中,就通过流出管道23将液体流出物传输到集水总管25。该实施例使社区能够受益于本发明系统的优点,而不需要更换社区的整个污水基础设施。 主处理单元 如图1B所示,本发明的高性能下水道系统包括主处理单元3,该主处理单元连接到污物源2并接收来自污物源的污物,其中,主处理单元3将固体污物5与液体流出物7分离。在图3A-图3G中详细地示出主处理单元3的多个实施例。 主处理单元可以由混凝土制成,例如至少35mPa(4,500psi)的高强度钢筋混凝土,但是也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诸如玻璃纤维或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能够获得系统所需密封水平的其它类型的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主处理单元3包括两个分隔间:第一分隔间13和第二分隔间15。分隔间13和15由内墙16分隔开。内墙16的上边缘稍低于主处理单元3的上边缘。这种分隔形成允许分隔间13和15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空隙。内墙16包括导管20,导管20允许第一分隔间13与第二分隔间15流体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size)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可以高达12∶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是至少3∶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是至少4∶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是至少5∶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是至少6∶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是至少7∶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是至少8∶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是至少9∶1。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在3∶1和12∶1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在3∶1和11∶1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在3∶1和10∶1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在3∶1和9∶1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在3∶1和8∶1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在3∶1和7∶1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在3∶1和6∶1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在3∶1和5∶1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在3∶1和4∶1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在10∶1和12∶1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在9∶1和12∶1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在8∶1和9∶1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在7∶1和9∶1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在6∶1和9∶1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在5∶1和9∶1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在4∶1和9∶1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在3∶1和9∶1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是至少3∶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和第二分隔间的容积之间的比例是至少3∶1。 主处理单元3通过流入管道21连接到建筑物的下水道系统上,该流入管道21接收来自污物源2的污物并将污物转移到主处理单元3的第一分隔间13。根据污水需求和可用土地,每个污物源2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主处理单元3,或者多个污物源2可以连接到一个主处理单元3。当将一个或多个检修盖11固定到主处理单元3上并塞紧入口管35和出口管37时,主处理单元是大致气密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到,主处理单元的尺寸设计为适于具体应用场合,即,与例如一个或多个建筑物连接。住宅用的典型主处理单元的平均容量在例如3,600-4,500升之间。 在主处理单元3的分隔间13和15中对污物进行初步处理。固体污物5沉淀在第一分隔间13中。在流出主处理单元3之前,液体流出物7从第一分隔间13通过导管20流入分隔的第二分隔间15。第二分隔间15允许任何悬浮在液体流出物7中的剩余固体污物5颗粒在液体流出物7通过出口管37流出之前沉淀下来。此外,应该理解到,主处理单元3可以包括附加的沉淀分隔间,以接收第二分隔间15的流出物。提供附加的分隔间允许额外的固体沉淀物在液体流出物排出到集水总管之前从液体流出物中沉淀下来。通过分离大致每个住宅处的固体污物5,可以在集水总管中的液体流出物进入中央处理设备之前对其进行有效的预处理。因此,该下水道系统1可以使得所需市政污水处理设备的尺寸减小并且复杂度降低。此外,如果任何固体污物从第二分隔间15或附加分隔间中的液体流出物中沉淀下来,那么也可以采用与第一分隔间13中的固体污物相似的方式将其分解或移除。 检修盖 参考图3A和图3B,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主处理单元3包括位于上部的一个或多个开口9和检修盖11,以便能够容易地进入主处理单元3的分隔间13、15来进行维护和检修以及移除固体污物(沉淀物)5。至少一个检修盖11布置成可以移除以便进入主处理单元3的第一分隔间13。从分隔间13、15中移除固体污物5的一个潜在难题是在主处理单元中形成的浮渣层、油状上层可能会硬化而形成固体硬壳,要移除固体污物5,必须首先移除该固体硬壳。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口9具有足够大的直径以便能够击碎并移除该硬壳从而有效地移除固体污物5。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检修盖11安装成在主处理单元3安装好的情况下与地面齐平,从而易于在不破坏周围土地的情况下进行例行维护和固体污物移除。参考图3B,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环状物14可以连接到主处理单元3的开口9上,以使得检修盖11与地面齐平。环状物14由PVC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使环状物14在安装时能够容易地并可密封地连接到主处理单元3上的任何其它类型材料制成。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检修盖还具有格栅(未示出),该格栅在检修盖11下方以可移除的方式安装在主处理单元3上,以便在安装后防止未授权地或意外地进入主处理单元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需要专用工具紧固和松开的螺栓来密封检修盖11。 导管 参考图3B-图3E,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导管20与内墙16相邻地位于第一分隔间13中并布置成使开口26位于浮渣层下方以及沉淀层上方。一个或多个中空管28从导管竖直地向下延伸到主处理单元的底部。 参考图3C-图3E,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制造时将一个或多个管28布置成相对于主处理单元的竖直轴线成一定角度。当污物分离成各个层时,污物的分解导致形成诸如二氧化碳等气体。颗粒物质可以附着在浮向浮渣层的气泡上。一些包含颗粒的气泡浮升到管中,但是由于管的角度以及开口26,许多气泡在进入第二分隔间15之前发生转向并/或破裂。以这样的方式,防止附着在气泡上的悬浮颗粒物质进入第二分隔间15。这提供了降低离开主处理单元的液体污物的TSS水平的另一个手段,并且还降低从第二分隔间15移除沉淀物的频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主处理单元的竖直轴线的角度在15度和75度之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主处理单元的竖直轴线的角度在1度和5度之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主处理单元的竖直轴线的角度在5度和10度之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主处理单元的竖直轴线的角度在10度和15度之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主处理单元的竖直轴线的角度在15度和20度之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主处理单元的竖直轴线的角度在20度和25度之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主处理单元的竖直轴线的角度在25度和35度之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主处理单元的竖直轴线的角度在35度和45度之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主处理单元的竖直轴线的角度在45度和55度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主处理单元的竖直轴线的角度是至少5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主处理单元的竖直轴线的角度是至少10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主处理单元的竖直轴线的角度是至少20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主处理单元的竖直轴线的角度是至少30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主处理单元的竖直轴线的角度是至少40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主处理单元的竖直轴线的角度是至少50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主处理单元的竖直轴线的角度是至少60度。 参考图3D,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28安装到图3D所示的一个导管20上。 参考图3C,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或更多个管28连接到如图3C所示间隔布置或者如图3E所示彼此相邻布置的两个或更多个导管20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28可以如图3B所示与内墙16平行或者如图3C所示与分隔间13的内壁成一定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分隔第一分隔间和第二分隔间的内墙的角度是至少5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分隔第一分隔间和第二分隔间的内墙的角度是至少10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分隔第一分隔间和第二分隔间的内墙的角度是至少15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分隔第一分隔间和第二分隔间的内墙的角度是至少20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分隔第一分隔间和第二分隔间的内墙的角度是至少25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分隔第一分隔间和第二分隔间的内墙的角度是至少30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分隔第一分隔间和第二分隔间的内墙的角度是至少40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分隔第一分隔间和第二分隔间的内墙的角度是至少50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分隔第一分隔间和第二分隔间的内墙的角度在1度和5度之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分隔第一分隔间和第二分隔间的内墙的角度在5度和10度之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分隔第一分隔间和第二分隔间的内墙的角度在10度和15度之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分隔第一分隔间和第二分隔间的内墙的角度在15度和20度之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分隔第一分隔间和第二分隔间的内墙的角度在20度和25度之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分隔第一分隔间和第二分隔间的内墙的角度在25度和30度之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分隔第一分隔间和第二分隔间的内墙的角度在30度和35度之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分隔第一分隔间和第二分隔间的内墙的角度在35度和40度之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分隔第一分隔间和第二分隔间的内墙的角度在40度和45度之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管相对于分隔第一分隔间和第二分隔间的内墙的角度在45度和75度之间。 入口管和出口管 参考图3B、图3G、图4和图5,流入管道21和流出管道23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到主处理单元3上。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轴环41、一个或多个大致气密的密封垫43、入口管35或出口管37和一个或多个T形管道45。轴环41与穿过并伸出主处理单元3的侧部的入口管35或出口管37配合。一个或多个T形管道45位于主处理单元3的内侧并通过入口管35或出口管37连接到轴环41上。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密封垫43使得入口管35或出口管37与主处理单元3之间的密封是大致气密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使用A-LOK密封垫。参考图5,流出管道23的直径小于出口管37的直径。钟形连接器42用于将两个管道37和23连接在一起。将出口管37和轴环41或钟形连接器42进行热熔焊接,或者通过使用另一种合适的方法与管道23熔接。以与检测化粪池或澄清池的完整性(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真空测试)相似的方式现场检测下水道系统中所有连接部的大致气密性。密封下水道系统的各部分,施加真空并且使用带周期读数的量具来确定该部分是否正在丧失真空。可以立即获得结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导管连接到流出管道上而不是一个或多个T形管道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入口管和出口管由柔性HDPE构成。在主处理单元的流入和流出点使用柔性管道来防止其发生断裂,否则在安装后随着主处理单元或管道在土地中下沉或移动会发生管道断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安装时的各项土壤条件可以知道差异移动的正常范围,并在流入和流出管道中提供足够间隙以补偿这种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由于例如热膨胀和地面冻结等,提供多种密封装置来密封主处理单元与流入及流出管道之间的连接部,以便补偿管道和主处理单元之间的过量差异移动。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提供大致气密密封所需的合适密封装置,例如但不限制于,密封垫、柔性膜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密封装置具有足够的柔性以补偿管道和主处理单元之间在主处理单元的墙所在平面内的相对移动,并同时维持大致气密密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密封装置具有足够的柔性以补偿流入和流出管道与主处理单元之间垂直于主处理单元的墙所在平面的相对移动,并同时维持大致气密密封。其柔性需要能够补偿管道和主处理单元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膨胀系数差是构成管道和主处理单元的材料的一项参数。 流量衰减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主处理单元3包括调节流出主处理单元3的流量的一个或多个流量衰减装置190。使用流量衰减装置190具有如下效果:使流出主处理单元3的液体流出物的流量更恒定,使得整个下水道系统1能够采用更小的管道尺寸,大体消除瞬时冲击负荷,并增强峰值偏移。该特征允许根据本发明的系统作为附件连接到接近其峰值容量的现有下水道系统上,这是因为下水道系统1的液体流出物在非峰值时间段进入现有下水道系统中,从而将现有系统和污物处理中心下游的附加负荷充分地最小化。参考图5A和图5B,在一个实施例中,流量衰减装置190包含在流出T形管道45中,其中,流出T形管道45的内部包括将流出T形管道45沿着其纵轴分割成两个或更多个部分230、231的一个或多个分隔物200。该一个或多个分隔物包括:上边缘210,其位于最接近主处理单元3顶部的位置;以及相对的下边缘220。所述T形管道45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部分的至少之一231具有防止液体流出物进入该部分231的塞子240。所述塞子240包括限制液体流出物流入该部分231的一个或多个节流孔250。当在主处理单元3上施加水压时,液体流出物最初具有通过一个或多个节流孔250的流量受限时间段。一个或多个分隔物200设计成使一个或多个分隔物200的上边缘210高于T形管道45与出口管37连接的位置。一个或多个分隔物200可以在持续高水压时用作溢流机构,并且一个或多个分隔物200的上边缘210可以被水平地切割或配备有溢水堰或等同的分级流量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流量衰减装置包括塞子240,该塞子240包括一个或多个节流孔250并密封T形管道45的最接近主处理单元底部的开口。在该实施例中,溢流口设置在T形管道45的相对开口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流量衰减装置包括设有溢水堰或等同的分级流量机构的流出物过滤器。 参考图5C和图5D,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流量衰减装置191包括受限直径的渗漏管或虹吸管195,该管穿过主处理单元3的墙壁连接T形管道45和流出管道23,并在与主处理单元3连接的位置处在渗漏管195的高度和流出管道23的高度之间形成池降区域。 柔性管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常将直径在50-150mm之间的额定压力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道用作集水总管。该管道是柔性的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获得长度高达300m的盘绕形式的管道进行安装,这需要将管道部分之间的接头充分地最小化,并且使需要进行明挖和地面复原的程度最小化。与城市社区相比,在乡村环境下住宅之间的距离通常更大,从而优选使用这种长度的管道。 众所周知,防止污物和液体流出物在下水道系统的管道中冻结是重要的。冻结可以造成固体物质体积膨胀从而使得管道裂开并堵塞系统。通常,下水道系统的元件由周围土壤隔热并设置在冰冻线以下以便消除冻结带来的后果。参考图11,在一个实施例中,采用诸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隔热材料36包覆集水总管25。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集水总管25还包括加热装置38。 管道的柔性使得系统设计可以考虑地形和地面地况以优化通过系统的流体流动。 可以通过技术人员已知的手段完成安装,这些手段包括水平方向钻孔或明沟开挖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个实施例中,水平钻孔技术可以用于减少安装时间、最小化对居民或本地商业的破坏以及极大降低地面复原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集水装置可以设计为带有不可侵蚀部件并具有长于50年的设计寿命。该系统可以设计成使得构建后的管道下沉不对下水道系统的水力性能产生有害影响。 例如通过端部熔接(焊接)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连接密封方法密封连接连接部和接头。可以使用上述真空测试方法在现场证实管道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具有大致气密性。 如图1A所示,液体流出物7流出主处理单元3并流入流出管道23,流出管道23将液体流出物7传送至集水总管25。流出管道23和集水总管25(在图2中,更详细地示出流出管道23)可以是柔性的并且其直径大致小于现有技术的污水管道。流出管道23和集水总管25可以由HDPE制成并且例如,通过热熔焊接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技术密封形成其接头,从而大体上消除地下水渗入以及液体流出物从下水道系统中渗出的现象。在一个实施例中,下水道系统1的所有接头被化学焊接或热熔焊接。在一个实施例中,管道23和25是柔性的,因此不需要像现有技术的污水管道一样布置成直线排列。相应地,该管路系统的布局可以偏离直线路径以例如避开障碍物或方便安装。 通气管 为了能够在整个系统中产生气流流动而不产生气锁,需要进行通风。由于该系统在密封时的压力测试为气密的并且也是防漏的,因此,尤其在曲折的区域、在湍流之后的区域或开流区域中需要通风。在系统的关键位置提供通风,例如主处理单元、沿集水总管的特定区域(通过竖管或分支通气管)、维护清理口和泵站。根据通气管位置和流出物流动方向,通气管允许空气在系统中正向和负向流动。通气管使得空气能够流过该系统并布置成有利于液体流出物连续地流过该系统。例如,如果在该系统的一个位置上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管道,这些管道沿某一方向合并使得水可能在系统中形成阻碍,那么在附近设置通气管可以防止形成液压锁。通气管设计成使得气体能够在下水道系统和周围环境之间进行交换,并且构造成防止污物和液体流出物从系统中溢出或者地下水流入系统。 参考图6A和图6B,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设置分支通气管82,其包括位于清洁石层88中的多孔管道83。通气管82通过弯管接头84和管道86连接到下水道系统,弯管接头84和管道86以防止地下水渗入以及液体流出物渗出到周围环境的方式连接。防止上述渗入和渗出所需的弯管接头84和管道86的构造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通气管在系统中的位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此熟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气管在土壤线的上方延伸并容纳于地上容器中。排出的空气穿过活性炭或类似的气味过滤材料。气味过滤器被封闭在排气管中,或容纳在排出的空气必须通过的独立腔中。通风区域可以包括多孔管道部分、设置在排气管顶部的多孔盖或通风腔。 清理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密封的维护清理口,密封的维护清理口设置为提供与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中的维护孔或检修孔相同的功能。清理口由诸如高级耐用塑料等合适的材料构成。清理口安装在离开道路的草地或后院区域从而不像标准检修孔那样通常会遭受道路交通的破坏。根据每个管道卷的安装环境和长度,并根据通风需要,清理口可以安装为相距100m到300m或更多。清理口提供进行例行冲洗的方便入口,例行冲洗可以在上游主处理单元清除泥渣后进行,并且以大约每7至10年一次的频率进行。 参考图8A和图8B,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设置有清理口100,其包括通过接头110和弯管接头104连接到集水总管25的竖管102。采用可选地包括竖直通气管112的盖68密封竖管102。 在一个实施例中,竖管102在其上端还包括转接器(未示出)以连接到诸如灭火水龙带等软管来容易地冲洗下水道系统。清理口100在遮盖106所密封的支架114内并在稍稍位于地面下方的位置处终止。支架114由合适的耐用材料构成以抗损坏并保护清理口。用于支架114的合适材料的实例是铸铁、钢、陶瓷、塑料等。清理口100也可以可选地具有用于排出气体的分支通气管82。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设置隔层69、清洁石70和其它介质以保护管路系统不受由于例如元件和冰冻等带来的损坏。 泵站 如图12A和图12B详细地示出,可以将泵站200插入集水总管25以帮助液体流出物7流入处理中心。泵站200包括潜水泵52,该潜水泵52被电线连接到优选地位于地面上的控制面板54上。流入管道56将液体流出物7从集水总管25排入到泵站200中。潜水泵52具有一系列浮体58,当液体流出物7在泵站200中的水平到达预定高度时,上述浮体启动泵52。液体流出物7被泵吸出泵站贮液器并进入压力干管60,压力干管60将液体流出物7传送到中央污物处理中心。使用诸如A-LOK等密封垫维持泵站200的墙壁与流入管道56和压力干管60之间的气密连接。由于通过泵站仅泵吸液体流出物,因此仅需要潜水泵52作为流体泵而不是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所需的通常更复杂和昂贵的污物泵。 优化流体动力学的布局设计 设计根据本发明高性能下水道系统的布局的方法可以包括下述步骤中的一些或全部: 步骤1一流体动力学 第一步骤涉及确定流体动力学对系统的各个部分的影响,例如,流体负荷、液量变化、空气流动、通风、管道坡度和气锁的可能性。例如,由于与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相比本发明的管道尺寸可以相当小,因此应该将较小管道尺寸的限制与坡度、流速、曲折点的限制一起考虑,以便确定是否改变管道尺寸来实现将足够的空气排放到下水道系统中。例如,由于这些原因采用75mm管道而不是50mm管道。例如,当确定出在高流量时间段管道使用大于50%的容量,并且可以增大管道而对提供足够清洁速度的能力没有负面损害时,采用上述情况。如果在不适宜的条件下安装系统,那么可以考虑使用大直径管道来补偿已知的微小曲折或负坡度,或者提供一定程度的安装灵活性,例如在使用水平方向钻孔时。 步骤2-局部地形和地况 下一个步骤涉及确定包括所有局部位置条件在内的区域的局部地形和地况的影响,这些局部位置条件例如为岩土数据、地形、现有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位置以及环境敏感区域等。例如,在布置下水道系统时应该考虑对下水道系统曲折点的敏感性,其中可能不存在对坡度以及水力坡度线的其它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并且可以采用能够用于设计中并仍保持系统功能的一系列纬度。如果自然地形提供足够坡度,则流量使得负坡度不可能使水在下水道系统中停滞;即,确定出固渣不可能累积并且在该部分中的流出物具有足够的体积,从而即使在通风空气不够的情况下也能维持动态流动条件,那么可以采用该方案。实际上,在考虑对流量和通风的影响时需要平衡下水道系统的整体坡度和局部环境。 如果发现自然坡度较大,那么应该尽可能使用重力流动,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流出物将变得湍急并将气味释放到大气中。在该情况下,需要在住宅附近限制通风(即,不使用住宅管件作为通风途径)并且需要设置具有某种形式气味过滤器的可选通气管。此外,由于相同原因,该设计必须保证流出物在通风受限的情况下从住宅流出。 如果局部岩土条件不适用于安装,那么使设计可以承受更大的水平和竖直曲折变化,并在下水道系统中为累积固渣的足够多清理口提供更接近的接入点和更多通风点。 步骤3-废水流动的影响 下一个步骤涉及确定每人的废水流量、目前的水消耗率的影响并优化主处理单元数量及尺寸。例如,可以将多个单元连接到单个池并且通过优化来提供更长的污物和浮渣保持时间,同时为池中的初步澄清处理提供足够的水压滞留时间。此外,应该考虑,由混合的工业和商业建筑使用的系统具有这样的效果:在流出物中保持较低的BOD和较少悬浮固体。例如,如果住宅区包括大量相互靠近的住宅,例如成排房屋,那么使用单个尺寸合适的主处理单元通常更方便。如果在工业应用中工业流出物会产生有毒或对环境有害的污物,那么需要使用两个单元使卫生服务和工业服务分离开,从而能够分离工业污物以进行增强处理或可选的废弃。 步骤4-通风需求 下一个步骤涉及确定系统的通风需求以及通气管之间的布置和分隔距离,以便能够在下水道系统的不同位置选择合适的通气管。例如,在下水道系统的某些点,需要考虑气味控制并需要地下通气管。必须根据这些因素平衡整个系统的通风需要来选择合适的通气管。也可以考虑能量和水力坡度线的布置以便保证其足够适用于污水管道的负坡度。在该情况下,大致为液体的流出物会填充管道并阻碍在管道该部分中的空气通风。通过考虑缺乏足够的空气流动对流动破坏的程度,可以对受限通风区域进行补偿并同时保持系统中具有足够的整体流动。当可以获得足够的流速来保持足够的流量并防止固渣在负坡度的低区域累积时,可以实现这一点。 步骤5-检修和维护需求 下一个步骤涉及根据一些因素确定接入点和系统的保养维护需求,例如,下水道系统的哪部分易受固渣累积的影响、是否需要将适当的检修提供给下水道系统、清理口维修需要的间隔和容易使用的维修设备、对检测点和诊断维修所用的其它工具和方法的需要,例如CCTV检测和污水管道冲洗。 步骤6-材料和技术 下一个步骤涉及根据上述步骤中确定的因素确定不同材料和技术对系统的影响。例如,使用水平方向钻孔(HDD)技术使得能够安装较小的管道,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HDD的局限性和应用到本系统的适用性。在使用HDD以及可能在下水道系统中生成气锁的边界时,应该与安装精度的限制相关地考虑对足够通风和污水坡度的灵敏性。由于这些因素,可以确定HDD是否适用于所述边界的范围内。 步骤7-该系统特有的特征 下一个步骤涉及根据该系统特有的特征检测上述因素,例如但不局限于更大流速、柔性管路系统、更小直径的管道、通过该系统的最少固体流出物、流量衰减、峰值偏移、冲刷速度、渗入率、最小坡度等。例如,由于沥滤场不是污水集水系统的部件,因此沥滤场不是必需的并且住宅可以彼此更接近。由于系统的气密特性,一个或多个墙壁在社区中的各个位置不受下水道系统限制。此外,一个区域的尺寸不由沥滤场存在性的限制,从而允许区域开发商在设计区域的布局和尺寸时具有更多余地。 步骤8-设计系统布局 下一个步骤涉及根据上述步骤中确定的因素设计下水道系统的布局,以便利用地形特征和本发明的特征,最小化对住户的影响并优化通过系统的通流能力。 安装系统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旦示出并认可整个详细的基础设施设计,那么在安装本发明的污物收集系统时需要采用三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骤是安装集水总管,其通常安装在社区道路或大道的旁边或下方。参考图2,由于流出管道23和/或集水总管25的尺寸更小且具有柔性,因此管道可以布置在不需要与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一样宽或深的管沟27中。可以使用反铲挖土机、挖沟器、水平钻孔设备或其它开挖设备挖掘管沟。在主要由岩石构成的区域,可以通过爆炸和移除原料制成管沟。也可以使用人力挖掘管沟,例如在发展中国家这种人力是相对较低廉的。通常,管沟27是窄且浅的,在冰冻深度较浅的气候下,管沟大约为1英尺宽和3英尺深。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应气候或环境条件所需,流出管道23或集水总管25可以由沙层29包围并由诸如泡沫聚苯乙烯隔层等隔离材料31覆盖。然后可以如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那样将管沟27回填,以便使土地性能33恢复到其原始条件。 参考图1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应气候或环境条件的需要,将一个或多个电伴热38布置在管道23中,一个或多个电伴热38包括可操作地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热源(未示出)的铜丝。热量通过铜丝传导并防止流体在管道中冻结。 在化粪池和沥滤场无法工作的重维修市政区域,安装步骤将优化现有住宅管件流出口以使成本和对社区的干扰最小化。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管件流出口通常导向住宅的后方。该系统能够适应维护管路的柔性,同时如上所述维持足够的流量、通风和检修。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通常需要将家庭管件重新改道至住宅的前方。本系统中使用的柔性小直径管路系统允许系统以最小的干扰安装在住宅后院。安装该系统以优化HDPE的柔性,其以无接缝扫掠弧线的形式横向安装到沿着道路的方便连接点。该系统可以利用管道柔性、适合远离其它装置进行布局和开挖需求较低的优点安装成减小复杂性以及减少与其他装置的干涉,诸如天然气管线或可饮用水装置等。此外,在与其它现有基础设施(例如,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化粪池流出物泵吸系统和以前安装的小孔下水道系统)结合的能力方面,该系统具有灵活性。可以在检修孔、泵站或现有基础设施的其它便利点实现与现有下水道系统的连接。以与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相似的方式形成连接并且连接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设计布局可以最小化对本地社区的干扰,包括防止产生道路阻塞、噪音、粉尘、交通改道、阻碍运输等。对于具有化粪系统的社区,当将本发明的系统连接到住宅时,通过抽于各个化粪站而使其停用,如果没有将其移除的话,那么通常穿透地面用沙或其它介质对其进行填充。然后,废弃相关化粪场。 下一个步骤是将集水总管连接到处理设备。以与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相似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且连接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 最后步骤是将主处理单元安装到选择位置上,利用分支HDPE管道将各个主处理单元连接到集水总管。 主处理单元的位置将依赖于各场地条件。合适的位置将保证运输车容易通过并且没有障碍。将主处理单元设置在开挖孔中,该开挖孔具有作为均匀支撑面的清洁石层。清洁石层必须是水平的并且没有在已安装主处理单元的底部下面产生压力点的岩石。一些地方可能需要特殊设计的支撑面。当将主处理单元设置在清洁石层上时,可以增加隔层。密封和连接主处理单元,并连接流入管道和流出管道。密封件必须是清洁的并且满足密封件制造商所描述的压缩和其它安装需求。在现场密封的单元各部分进行不回填直到密封剂固化。剩余孔被回填和压紧。 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旦主处理单元连接到诸如住宅建筑物等污物源和系统其它部分上时,则密封所有通气管、清理口和检测口从而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在一个实施例中,独立于系统其它部分对包括多个住宅的一个或多个区域进行压力测试。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对整个系统进行压力测试。以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持续足够的时间并在足够的压强(350+kPa)下对整个系统或其一部分进行压力测试,以保证系统不仅水密而且大致气密。可以采用柔性接头盖或可接受的替代部件来堵塞所有Y形、T形和侧污水管的端部,牢固地紧固柔性接合盖或可接受的替代部件以承受内部测试压力。从清理口到检修孔清理口进行测试,包括从分支管到主处理单元。测试中使用的设备包括下述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压缩机、截止阀、安全阀、调压阀、降压阀和压力计。采用空气慢慢填充测试部分直到获得350kPa(50psi)的恒定压力。保持压力10分钟,压降小于初始值的10%。可以在通过压力测试后进行闭路电视监控。 在对系统成功进行压力测试后,可以将其投入使用。在使用时,需要空气通风管来允许污物流动并防止不期望的空气条件或液压锁。如上所述,系统的布局根据地形、负荷和其它因素考虑所需通风管的数量和位置。 优化固体废物的分解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第一分隔间的容积大于现有技术的化粪池。第一分隔间较大的一个优点是可以容纳更多污物从而帮助延长清洗周期。第一分隔间较大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作为涌流抑制器使用以降低污物通过系统的流动。更高的流速产生更少的沉淀,从而使得TSS水平更高并且更多固体污物导出主处理单元。现有技术的下水道系统使用位于整个系统中的多余涌流抑制池补偿涌流。本发明不需要这种池,从而降低下水道系统的成本和复杂性。 第一和第二分隔间之间的比例较大的另一个优点是允许更长的液体滞留时间、允许在污物传输到第二分隔间之前产生更多沉淀。水中污染物的水平通常计算为如下参数:生化需氧量(BOD)与TSS,其中BOD测量水中材料的生物分解所引起的氧提取量;TSS测量水中悬浮固体物或颗粒的总含量。现有技术的化粪系统产生的流出物具有250mg/L BOD和200mg/L TSS。本发明主处理单元的第一和第二分隔间之间的较大比例降低流出主处理单元并进入下水道系统的污物的BOD和TSS水平。流出本发明主处理单元的流出物的典型BOD水平是140mg/L而典型TSS水平是30-35mg/L。流过系统的污染物的较低水平降低了污物处理设备的负担。 随着时间流逝,在主处理单元的第一分隔间中形成三种可区别的污物层:1)浮渣层,其大致是流体和污物。浮渣由比重低于水的物质例如油脂、石油和脂肪等构成;2)中间层,其包括流体和悬浮固体物,其中,这些固体物通常是非常小的有机物质并在流体层中继续消化;3)底部污物层,其包含比重大于水、密度大于水并且由污物废物的大量固体部分产生的物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微生物消化作用来减少沉淀到主处理单元的第一分隔间底部的固体污物。固体污物累积一定时间,被抽出主处理单元并被周期地移除。通常,虽然7-10年的清理口维护周期能够使系统在期望的效能水平上操作,但是在住宅应用中使用的主处理单元的第一分隔间可以处理17年累积的沉淀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间以可操作的方式连接到虹吸管从而在例行清理时从主处理单元中提取固体废物。 随着自然发生的有机物分解和废物消化,主处理单元内的固体废物发生分解。可取的是,优化分解从而降低或逆转固体物在主处理单元中的累积速度以延长清理周期。 通过优化环境条件,例如温度、pH值、成分、营养水平、湿度或水含量和曝气水平等来促进废水固渣的微生物消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主处理单元包括用于优化一个或多个环境条件来促进微生物消化的装置。可选的是,主处理单元还包括这样的装置:其用于监视固体废物的环境条件并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例如但不限制于,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曝气传感器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主处理单元包括响应于环境线索的反馈系统,作为响应从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来优化一个或多个环境条件的装置。 优化温度的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增加热量来优化主处理单元3中固体废物的微生物消化率。维持沉淀物温度在优化范围内可以增加固体废物的消化率。增加主处理单元内的温度可以优化分解沉淀物的微生物的生长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知道进行有效微生物反应以及固体废物分解所需的最佳温度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隔离的主处理单元以提供和/或维持相对于主处理单元外部的周围温度(可以是或可以不是最佳的)恒定的所需最佳温度。 参考图1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加热装置600增加主处理单元3中的温度。加热装置可以由电源610供电,例如太阳能面板阵列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其它电源。加热装置可以位于主处理单元内部或主处理单元的外部。 在加热装置位于主处理单元外部的实施例中,加热单元包括用于加热主处理单元墙壁的装置,例如板式加热器。可选的是,可以在包含固体成分的废物进入主处理单元之前对该废物进行预加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装置,例如恒温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装置还包括反馈系统,该系统接收来自诸如恒温器等温度传感器的信息并控制加热装置从而维持预设的最佳温度。 曝气 增加微生物可用的氧气可以促进主处理单元中固体废物的有氧消化。可以通过废物的沉淀前曝气或废物的沉淀后曝气完成固体废物的有效曝气。 可以通过引入空气或高纯度氧气提供曝气,并且曝气可以是间歇的或连续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曝气水平将在这样的范围内:其维持生物量能量需求并支持有效的兼性细菌反应而不帮助产生新生物量。 参考图1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设置曝气装置700,该通分装置包括:压缩机710,其压缩空气并将压缩空气运送到主处理单元;以及扩散器720,其将空气散布在主处理单元中以允许污物通过需氧消化而分解。本领域已知的扩散装置包括粗气泡扩散器、微气泡扩散器、射流曝气器、静态曝气器和机械混合器或机械表面曝气器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其它曝气装置。压缩机系统可以由电源(未示出)供电,例如太阳能面板阵列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其它电源。 现场生成氧气和氢气的装置 氧气和氢气的现场生成促进需氧和厌氧过程。氧气是需氧细菌使用的电子受体,而氢气消耗在厌氧反应中并可以将酸化相之上的消化过程促进到甲烷化。 本领域已知的用于现场产生氧气和/或氢气的装置包括能够电解的任何机构,包括一个或多个电解瓶、电解池和电解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能够电解的装置能够水电解。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能够电解的装置能够产生氧化剂。 适用于本发明的水电解装置的类型将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变化而改变。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到,电解装置可以间歇地或连续地工作。可以以预编程的方式或响应例如传感器的信号打开或关闭电解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解装置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电极和能量源或电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解装置包括过程控制器,该过程控制器以可操作的方式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电解装置和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过程控制器可以包括这样的装置:其能够接收并解释来自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所接收的信号并将指令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电解装置以使用基本最低的能量成本优化结果。过程控制器还可以执行监督功能,例如监视系统故障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过程控制器还包括用于检测pH值水平的传感装置,以便防止沉淀物由于H+的累积而发生酸化,从而能够根据pH值调节水的电解。 电解装置 参考图1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解装置500包括位于主处理单元3内表面上的两个或更多个电极510和520。两个或更多个电极510和520以可操作的方式连接到位于主处理单元3外的电源530。在电解水时,阴极510或负电极产生氢气而阳极520或正电极产生氧气。可选的是,电解单元可以产生其它(非氧气)氧化剂。 在本领域中已知各种类型的电极,包括平面筛板、网、棒、中空圆柱体、板或多个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将知道哪种类型的电极适用于本发明。 固体颗粒附着在浮升到表面和处理区域之外的气泡上。此外,当形成氧气气泡时,由于氧气不能适当地扩散,造成系统低效。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选择阳极的构造以便减少或防止形成气体泡。 电极可以由多种材料构成。电极材料必须足够稳定以承受本发明的电解过程中所施加的高压和电流水平,并不使电极产生过多分解。给定的电极可以是金属的或非金属的。当电极是金属时,电极可以包括镀铂钛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其它合成物。当电极是非金属时,电极可以包括石墨碳或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多种导电陶瓷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电极电解池的阳极和阴极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组成和/或构造。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阳极和阴极可以是大致相当的从而有助于双极操作,以便减少在电极上的污垢累积。电解过程会在电极表面上产生降低水处理过程效率的薄膜或沉积物。可以通过周期性颠倒操作的极性(将阳极和阴极片转换到相反的极性上)而对电极除垢以移除一些膜。自动逻辑控制器可以允许程序化的或连续的除垢,以降低劳动和维护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比电极包含在电解装置中。参比电极是具有已知的稳定平衡电极电势的电极,该电势作为参比点来测量其它电极的电势。虽然多种电极构造可以满足上述需求,但是适合于本发明目的的参比电极包括银/氯化银电极、氯化亚汞电极和常用氢电极,并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电极中的至少之一基本沉浸在固体废物或沉淀物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有电极都基本沉浸在固体废物或沉淀物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电极中的至少之一部分地沉浸在固体废物或沉淀物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有电极都部分地沉浸在固体废物或沉淀物中。 电极的布置将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而改变。电极可以在固定位置上或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电极可以被安装在主处理单元的墙壁和/或底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各种装置使电极悬浮在沉淀物中。 电解装置的合适能量源是本领域已知的并且技术人员知道哪种能量源最适合用于系统的构造。能量源发出具有由系统需求所决定的值的受控电荷。能量源或电源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标准或可充电电池、直接AC连接或太阳能。 处理 微曝气处理通常涉及优化固体废物中的环境条件从而帮助微生物处理。 在该处理的一个实施例中,加热固体废物或对其曝气。 在该处理的一个实施例中,调节固体废物的pH值或固体废物的组成以改变微生物处理。可选的是,通过改变条件或者通过使用特定微生物对固体废物接种来调节微生物数量。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接种之前,例如通过热处理或臭氧处理对固体废物进行杀菌。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水电解以间歇或连续的方式现场产生氧气和氢气。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现场还产生其它氧化剂。 与其它固体废物减少系统和方法的结合 用于充分优化固体废物分解的上述系统和方法可以与用于最小化固体废物的其它系统和方法(例如预酶促或酶促后处理等)结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与例如在美国专利No.4,089,761和4,124,481中所披露的使用电解对污物进行预处理的系统相结合,上述美国专利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此外,可以与用于促进本发明微生物处理的一个或多个系统相结合。 实例 使用布置在沉淀物层中的电解阳极和阴极探针进行实验室规模的研究来评估电解废水和固体废物或沉淀物累积的影响。这允许对过程和系统进行充分优化。 为了确定最优电解条件,可以使用主处理单元沉淀物或化粪池沉淀物,并进行批次测试以评估沉淀物分解的电化学和微生物机理以进行优化。此外,在连续或间歇的流动实验中评估电解的总效率。为了进行比较,还测试空装置(无电极)。 实例1:确定合适的施加电流 现有资料表明促进居室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移除的施加电流存在最佳范围。化粪池沉淀物通常具有更高的浓度,其COD值大于20000mg/L(虽然通过保持更长时间来延长保留时间可以使该值偏移)。现有资料支持使用100-500mAmp电流的观点,在300mA左右获得最佳效果。该实例描述设计为在缺少水力影响时找到最佳电流的批次实验。可以在不同电流下进行大量5至7天的测试对较高浓度、较长滞留时间的沉淀物寻找最佳结果。 方案 可以在1L的瓶中进行批次测试。批次测试消除了在测试施加电流最佳范围时水力的影响。开始时,使用沉淀物(例如厌氧或主处理单元沉淀物)和废水填满瓶。测试可以持续大约5-7天的时间。可以在测试结束时测量以下参数:气体分析、可溶解COD、悬浮固体含量或悬浮固体总量(SS/TSS)、铵/硝酸盐浓度和磷酸盐浓度。此外,对于测试结束时进行的测量,可选的是可以在测试开始时或在测试期间间隔地进行测量。 可以同时评估大量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三个代表性测试条件可以包括: 测试#1,电极布置在沉淀物区域 测试#2,电极布置在液体区域 测试#3,没有电极(对照物)。 为了保证对照测试的精确性,废水经高压消毒处理而瓶#3(对照物)可以维持在无菌条件下。此外,在瓶#1和瓶#2中注入沉淀物和经高压消毒处理的沉淀物(1∶1)的混合物从而评估加热对沉淀物分解的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行第四和第五测试时使用未经高压消毒处理的沉淀物重复测试#1和测试#2。 通过评估各种施加电流,确定优化的施加电流的范围。 在确定优化的施加电流的范围后,通过在各种温度下重复上述测试可以评估电解和加热的联合影响。 实例2:与生物产量有关的微曝气(升流式厌氧测试) 过度刺激将帮助产生新生物量;相应地,可取的是,将对生物量的曝气限制在仅维持能量需求并支持兼性细菌有效反应的水平。一个关键决定因素是从固体块中产生可溶解COD或二氧化碳(CO2)。由于有效有机物能够将COD转换成存储的能量(生物量),因此即使在移除COD的理想电流条件下也可以同时移除COD并产生沉淀物。为了有效地限制沉淀物累积,COD的移除必须比沉淀物的产生更有效。 下述实验方案能够改善水力反应器上的施加电流,重点是增加COD移除效率,以水解反应作为目标并降低净生物量产量。 方案 为了评估连续操作下的电解功能,可以使气体、流体和固体相升流式厌氧测试之间进一步差异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三个实验室规模的化粪池(每个约5L)中进行这些测试。可以使用厌氧或主处理单元沉淀物注入化粪池并使其工作3个月时间。两个化粪池可以配备电极,池#1位于底部(沉淀物区域)和池#2位于中部(液体区域)。池#3可以作为对照物使用。可以监视以下参数:气体产物、可溶解COD、铵/硝酸盐、磷酸盐、SS/VSS。 可以使用升流式厌氧测试系统评估附加测试条件。例如,可以通过将实验室规模的化粪池维持在各种温度下来评估加热和电解的联合效果。 实例3:实验室规模的化粪池测试 为了优化电解反应器以及为了测试可选的成本较低的电极材料的使用,构造并测试附加容器。在该阶段,对废水成分和反应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处理流程与实际化粪池的操作非常相似。 可以使用包括下述物质的合成废水进行实验: 蛋白胨-350mg/L、牛肉浸膏-140mg/L、(NH4)2CO3-50mg/L、尿素-40mg/L、NaCl-35mg/L、CaCl22H2O-20mg/L、K2HPO4-20mg/L、MgSO42H2O-10mg/L和纤维素-250mg/L。 根据标准方法测量化学需氧量(COD)的浓度、挥发性悬浮固体含量(VSS)和悬浮固体含量(SS)并且由气相色谱分析法测量废气成分。 矩形5L容器用于模拟主处理单元。 参考图13,电极组件800包括被塑料隔离片隔开大约5mm距离的阴极810和阳极820。阴极810可以是不锈钢阴极而阳极320可以包括混合金属氧化物涂覆钛网。 评估电解对其它参数的影响 与WWTP操作有关的废水主成分是BOD、TS S、氮和磷。相应地,使用上述实验方案评估电解对以上参数的影响。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并可以以多种方式修改。这种现有和将来的修改都被认为是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并且所有这种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都包括在下面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高性能下水道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性能下水道系统.pdf(7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系统包括下述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主处理单元,柔性管道以及可选的一个或多个泵。该系统设计并安装成虽然可以在关键位置可选地布置一个或多个泵,但是流体主要由于重力而流动。可以密封该系统并对其进行压力测试以便在操作时获得最佳性能。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