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装置.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276139 上传时间:2018-04-1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7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46949.9

申请日:

2009.12.07

公开号:

CN101799180A

公开日:

2010.08.1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4C 5/04申请公布日:2010081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C 5/04申请日:20091207|||公开

IPC分类号:

F24C5/04; F24C5/16; F24C5/18

主分类号:

F24C5/04

申请人:

小河贸易221(控股)有限公司

发明人:

约翰·彼得鲁斯·普林斯鲁; 贾恩·亨德里克·福斯特

地址:

南非比勒陀利亚

优先权:

2008.12.05 ZA 2008/10333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代理人:

林潮;武玉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无压煤油燃烧装置,其包括:煤油箱,其具有油芯通道。支撑结构,其安装于所述煤油箱中。所述支撑结构在比所述燃料箱高的操作性位置设有燃烧区。油芯沿所述煤油箱中的油芯通道延伸。所述油芯具有伸入所述煤油箱的油芯操作性下端和伸入所述燃烧区的油芯操作性上端。可加热保护装置,压靠所述油芯的操作性上端部。在使用中,通过在或靠近所述油芯的上端燃烧火焰产生的热量加热所述可加热保护装置,然后顺次加热所述可加热保护装置所压靠的所述油芯的上端部,由此使得沿所述油芯的上端部通过的煤油得以汽化。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无压煤油燃烧装置,其包括:
煤油箱,其具有油芯通道;
支撑结构,其安装于所述煤油箱上,所述支撑结构在比所述燃料箱高的操作性位置上设有燃烧区;
至少一根油芯沿所述煤油箱中的油芯通道延伸,所述油芯具有伸入所述煤油箱的油芯操作性下端和伸入所述燃烧区的油芯操作性上端,以及
可加热保护装置,压靠所述油芯的操作性上端部,在使用中,通过在或靠近所述油芯的上端燃烧火焰产生的热量加热所述可加热保护装置,然后顺次加热所述可加热保护装置所压靠的所述油芯的上端部,由此使得沿所述油芯的上端部通过的煤油得以汽化。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芯通道的横截面为环形,所述油芯为管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煤油箱为圆筒形,所述油芯通道设置于所述煤油箱的中心,所述油芯通道在外箱套筒和内箱套筒之间并由二者围成,所述外箱套筒从所述箱的基座向上延伸,所述内箱套筒由所述箱的盖子向下延伸,所述外套筒在内侧与所述内套筒径向隔开,所述内套筒终止于所述箱基座处且二者之间留有间隙,以及圆筒形侧壁在所述箱基座和箱盖子之间延伸。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在所述箱盖子上的箱进料口。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在所述燃料箱内向下变细的煤油通道,该煤油通道从所述进料口向下延伸到所述箱基座附近。

6.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用来使所述油芯从操作性位置轴向移动到非操作性位置的油芯移动装置,所述油芯上端在所述操作性位置上将伸入所述燃烧区,所述油芯上端在所述非操作性位置上将不再暴露于所述燃烧区中且所述油芯上端的煤油燃烧无法维持。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芯移动装置包括:圆筒形油芯保持件,所述油芯保持于所述油芯保持件的内部;围绕所述油芯保持件的套筒状部件;所述油芯保持件和所述套筒状部件均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环形油芯通道中;在所述油芯保持件和所述套筒状部件二者之一上形成有螺纹;在所述油芯保持件和所述套筒状部件二者中另一个上形成有螺纹接合件;驱动装置,用于相对于所述箱套筒旋转地移动所述套筒状部件;以及保持部件,其保持所述油芯保持件不产生相对于所述箱套筒的旋转,但在所述套筒状部分通过所述驱动装置作用而相对于所述燃料箱旋转的情况下,其能容许所述油芯保持件的轴向或纵向移动。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箱盖子隔开的环形可旋转圆盘,所述套筒状部分从所述中心圆盘孔的周边向下延伸,所述圆盘在所述油芯位于其操作性部分时适于关闭所述箱进料孔,并在所述油芯移动到非操作性部分时,由于所述圆盘被转动而打开所述箱进料孔以便于向所述箱内加入煤油。

9.
  如权利要求3-8中任一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火焰熄灭装置,当所述油芯位于操作性位置时,并且当所述炉具从竖直位置移动时,所述火焰熄灭装置将熄灭在所述油芯的操作性上端的火焰。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焰熄灭装置包括:
在所述燃烧区中的火焰熄灭部件;
杆,从所述火焰熄灭部件通过保持部件上的孔向下朝所述外箱套筒的下端延伸;以及
偏压装置,靠近所述保持装置,用来偏压所述杆从而使得所述火焰熄灭装置向下,在使用中,所述杆的下端结合所述燃烧装置竖立于其上的水平支撑面,从而驱使所述杆向上顶住所述偏压装置的偏压,并使所述火焰熄灭装置向上移动,从而所述火焰熄灭装置与所述油芯的上端保持有间隙。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箱位于所述支撑面之上,所述箱外套筒位置高于所述箱盖子,加热护罩围绕所述箱外套筒的上端部设置,由此所述圆盘和箱盖子的至少一部分将被遮蔽免受燃烧区产生的热的影响。

说明书

燃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无压煤油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无压煤油炉或者油芯煤油炉的煤油燃烧及热能转化效率比较低,这一点从它们燃烧时产生黄色低温火焰可得到证实。此外,这类炉具存在安全隐患。原因在于,如果它们被意外弄翻了,将产生煤油泄露,并且泄露的煤油多被炉具自身的火焰所点燃。在煤油被倒入所述炉具的箱子时,还在燃烧的所述炉具自身的火焰也会点燃煤油。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无压煤油炉,其至少减少了这类缺陷。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压煤油燃烧装置,其包括:
煤油箱,其具有油芯通道;
支撑结构,其安装于所述煤油箱上,所述支撑结构在比所述燃料箱高的操作性位置上设有燃烧区;
至少一根油芯沿所述煤油箱中的油芯通道延伸,所述油芯具有伸入所述煤油箱的油芯操作性下端和伸入所述燃烧区的油芯操作性上端,以及
可加热保护装置,压靠所述油芯的操作性上端部,在使用中,通过在或靠近所述油芯的上端燃烧火焰产生的热量加热所述可加热保护装置,然后顺次加热所述可加热保护装置所压靠的所述油芯的上端部,由此使得沿所述油芯的上端部通过的煤油得以汽化。
所述燃烧装置可以包括炉具、加热器或其类似物。以下为了简明起见,均称为炉具。所述支撑结构可以支撑在所述燃烧区之上的厨具或类似物,所述燃烧区由燃烧室提供。
所述油芯通道的横截面为环形,所述油芯为管状。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芯通道可以为不同横截面形状和/或所述油芯为不同形式和/或形状和/或构型。所述油芯可以为任何适宜的构型和/或构造,只要它能将煤油从所述煤油箱输送到所述燃烧区。因此,可以采用毛细作用或任何其他流体传输机理。一般而言,所述油芯为常规纺织或编织油芯材料。
所述煤油箱为圆筒形,所述油芯通道设置于所述煤油箱的中心。但是,替代地,如果需要的话,所述油芯通道可以设置于所述煤油箱的非中心位置。所述油芯通道在外箱套筒和内箱套筒之间并由二者围成,所述外箱套筒从所述箱的基座向上延伸,所述内箱套筒由所述箱的盖子向下延伸。所述外套筒在内侧与所述内套筒径向隔开,所述外套筒终止于所述箱基座并二者之间留有间隙。圆筒形侧壁在所述箱基座和箱盖子之间延伸。
在所述箱盖子上可以设置箱进料口。在所述燃料箱内设置向下变细的煤油通道,该煤油通道从所述进料口向下延伸到所述箱基座附近。
所述炉具包括用来使所述油芯从操作性位置轴向移动到非操作性位置的油芯移动装置,所述油芯上端在所述操作性位置上将伸入所述燃烧区,所述油芯上端在所述非操作性位置上将不再暴露于所述燃烧区。在所述油芯的所述非操作性位置时,所述油芯上端的煤油燃烧无法维持。
所述油芯移动装置包括圆筒形油芯保持件,所述油芯保持于所述油芯保持件的内部;围绕所述油芯保持件的套筒状部件;所述油芯保持件和所述套筒状部件均至少部分地设于所述环形油芯通道中。在所述油芯保持件和所述套筒状部件二者之一上形成有螺纹;在所述油芯保持件和所述套筒状部件二者中另一个上形成有螺纹接合件。所述油芯移动装置包括驱动装置,用于相对于所述箱套筒旋转地移动所述套筒状部件。所述油芯移动装置还包括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保持所述油芯保持件不产生相对于所述箱套筒的旋转,但在所述套筒状部通过所述驱动装置作用而相对于所述燃料箱套筒旋转的情况下,其能容许所述油芯保持件沿所述油芯通道的轴向或纵向移动。因此,由于所述套筒状部件旋转地移动,所述油芯保持件通过所述螺纹接合件接合所述螺纹而纵向移动,由此使得所述油芯或者被升高到它能够伸入所述燃烧室的操作性位置,或者降低到它的非操作性位置。
所述螺纹可以为所述油芯保持件的外表面上的槽,所述螺纹接合件为从所述套筒状部件的外表面突出的尖端或突起。
所述油芯移动装置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箱盖子隔开的环形可旋转圆盘,所述套筒状部分从所述中心圆盘孔的周边向下延伸。所述圆盘在所述油芯位于其操作性部分时适于关闭所述箱进料孔,并在所述油芯移动到非操作性部分时,由于所述圆盘转动而打开所述箱进料孔以便于向所述箱内加入煤油。
所述炉具包括火焰熄灭装置。当所述油芯位于操作性位置时,并且当所述炉具从竖直位置移动(例如,所述炉具被意外弄翻)时,所述火焰熄灭装置将熄灭在所述油芯的操作性上端的火焰。
所述火焰熄灭装置包括:在所述燃烧室中的火焰熄灭部件;杆,从所述火焰熄灭部件通过保持部件上的孔向下朝所述外箱套筒的下端延伸;以及偏压装置,靠近所述保持装置,用来偏压所述杆从而使得所述火焰熄灭装置向下。在使用中,所述杆的下端结合所述燃烧装置竖立于其上的水平支撑面,从而驱使所述杆向上顶住所述偏压装置的偏压,并使所述火焰熄灭装置向上移动,从而所述火焰熄灭装置与所述油芯的上端保持有间隙。但是,如果所述炉具被意外弄翻,从而所述杆的下端不再与所述支撑面接触,所述偏压装置将驱使所述杆向下,从而驱使所述火焰熄灭部件与所述油芯的上端接触,由此使得所述油芯上端燃烧的火焰熄灭。
当所述箱位于所述支撑面之上,所述箱外套筒位置高于所述箱盖子。加热护罩围绕所述箱外套筒的上端部设置,由此所述驱动圆盘和箱盖子的至少一部分将被遮蔽免受燃烧区产生的热的影响。
附图说明
参照以下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如下: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无压煤油炉三维视图;
图2.所示为图1中的炉具直立构造的纵向视图;
图3.所示为类似于图2的纵向视图,但炉具呈翻倒或水平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附图标记10一般指本发明的无压煤油炉。
炉具10包括圆筒型支撑结构,以附图标记12表示。该支撑结构12包括基座14,该基座适于竖立或支撑于诸如桌子的水平支撑面13。圆筒形侧壁从所述基座14向上延伸至顶部18。具有中心孔20的盖子19盖住所述顶部18,如21所示。三个径向隔开的厨具支座22安装于所述顶部18,并且沿圆周方向隔开。多个通风口或通风孔23设置在侧壁16上,靠近所述支撑结构的顶部18。所述口或孔23沿圆周方向隔开。在所述侧壁16上还设置有长形主孔24朝向所述支撑结构的顶部18。多个圆周方向隔开的通风口或通风孔26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12的基座14上,而多个圆周方向隔开的通风口或通风孔25位于大致沿所述支撑结构12的中部上。
炉具10包括圆筒形煤油箱30保持于所述支撑结构12中,朝向所述基座14。该箱30包括环形基座32,该基座正好位于所述支撑结构12的基座14中的通风口或通风孔26的上方。所述箱30还包括与所述环形基座32隔开的环形顶34。所述基座32和所述顶34通过圆筒形侧壁36相连接。所述顶34从所述侧壁36向内侧下方倾斜。所述箱30包括内套筒38,该内套筒从所述基座32的内周面向上延伸到一个相对高的位置,内导向法兰40设置于所述内套筒38的操作性上端处。所述内套筒38围成通道42。所述通道42还作为内部通风孔通道,空气沿着该通道从底部到达顶部而被利用。所述箱30还包括外套筒44,该外套筒在其内部与该内套筒38沿径向隔开,并且该外套筒从所述顶34的内周面向下突出。外套筒44的下端46终止于所述箱30的基座32并留有间隙。在所述内套筒38和外套筒44之间围成了油芯通道48。
通过围绕所述箱的侧壁36的外部的周向肋27与沿着所述支撑结构12的侧壁16的内部的互补周向槽相结合,所述箱30在所述支撑结构12上定位。
所述箱30包括在所述盖子34上的圆形进料口50。隧道状部52设置于所述进料口40下侧,另外的隧道状部或进料管54从所述隧道状部52的下端延伸到设置于所述外套筒44上的一对周向隔开的钩状保持件56,所述隧道状部或进料管54沿内侧向下变细。所述保持件56使所述隧道状部54的下端(其为长形)定位。在所述隧道状部52的下端上的所述孔相对较窄,以阻碍或防止在所述炉具弄翻的情况下从所述箱50中泄露煤油。
所述炉具10还包括油芯移动装置,以附图标记60表示,该移动装置适于保持并移动油芯62.。所述油芯62为管状,其具有管体64通过所述油芯通道48,并且该油芯62具有上端66和邻近的上端部68以及下端70和邻近的下端部72。所述油芯的下端70和邻近的下端部72位于煤油箱中的基座32的高度上。所述油芯62为常规纺织或编织油芯材料。
所述油芯移动装置60包括圆筒形油芯保持件74。所述油芯62位于沿所述油芯保持件74的内部并且直接配合油芯保持件74的内壁面。所述油芯62被所述油芯保持件的部件76咬入而保持定位。螺纹状或螺旋槽78设置于所述油芯保持件74上。
所述油芯移动装置60还包括环形转动圆盘80,所述圆盘80在所述箱顶34之上并留有间隙,套筒状部件82从所述圆盘80的内周边缘向下延伸(depending).所述套筒状部件82设有径向隔开的纵向错开的尖端或凸起84,该尖端或凸起与所述槽78互补并结合。
所述圆盘80包括圆形孔81,该圆形孔的直径与所述箱盖34中进料口50相近似。
所述油芯保持件74通过从所述箱外套筒44上向外径向突出的尖端(未示出)来防止油芯保持件相对于所述箱套筒38,44的旋转运动,并且该尖端位于在所述油芯保持件74中设置的纵向延伸槽中(未示出)。
法兰状部件90从所述圆盘80的外边缘向上突出,并设有周向排列的凹陷92。因此,通过所述部件90和凹陷92,由用户握紧所述部件90/凹陷92并促使所述圆盘在以下所述的适宜方向旋转,所述圆盘80能相对于支撑结构和所述煤油箱30旋转。
环形槽状加热护罩94围绕设置在所述油芯保持件74的上端。该护罩包括围绕所述油芯62的管状件95,并且周向延伸件96从所述环95的下端外向上倾斜。朝向其上端,所述部件95外向上倾斜很小的角度,从而所述部件95与所述油芯62紧密接触。所述加热护罩94的上端是开放的,具有在所述管状件95与所述部件96之间围成的槽98。所述加热护罩94保护所述箱盖34和所述圆盘80不受在燃烧室中产生的热的影响,如下述。所述加热护罩94还可以作为安全容器以防止燃烧的火柴(其用来点燃油芯62)意外落到可能发生煤油泄露的所述圆盘80上。所述加热护罩94设置在O形圈91上,其凹设于所述圆盘80的内周面上设置的凹陷93中。所述O形圈91用来保持所述加热护罩94和所述圆盘80之间的流体密封结合,从而防止煤油燃料从所述油芯通道48跑出的潜在危险。任何煤油燃料从所述油芯通道48跑出都可能被意外点燃。所述O形圈91还用来使所述箱30与使用时变热的加热护罩94热绝缘。
在所述加热护罩94的上方,设有环形槽状部件100。所述部件100具有环形基座101,外法兰状部件102以及内法兰状部件103。所述内法兰状部件103朝向所述箱内套筒38外斜,使得在所述部件103和所述套筒38之间构成对所述油芯通道48的限位。所述部件103由此牢固地压在所述油芯上端部68上。在所述基座101、部件102以及部件103之间围成了槽104。所述部件100通过所述倾斜或斜向部件103结合所述倾斜或斜向部件95而牢固地楔入到加热护罩94上。
外穿孔或多孔套筒106设置于槽104中,并且通过围绕所述盖子19的内周面设置的环形槽108被保持定位,盖子上设有孔20。
所述炉具包括火焰熄灭装置,以附图标记110表示。
该火焰熄灭装置110包括杆112沿所述通道42向上延伸,油芯熄灭部件114设置于所述杆112的上端。所述油芯熄灭部件114包括杯状主体116和用来封闭所述主体116上端部的可移除盖117。所述盖117上设有周向向下外侧倾斜的熄火部件118。所述部件118由此从所述主体116径向伸出足够远的距离,使得其能盖住所述油芯62的上端66。内圆筒形穿孔或多孔件122配合所述主体116的上端,并且安置在所述部件118上。该部件122以端帽123封闭。
通风口或通风孔(未示出)设置于所述主体116的底板120以及所述盖117上。
所述杆的上端部113的直径小于它的其余部分,并且通过所述主体116的底板120上的孔使得所述底板120安置在所限定的所述杆的台肩部上,于此所述杆端部113结合所述杆的其余部分。所述杆端部113通过在盖117和所述端帽123上的对准孔。螺母115结合在所述杆端部113的突出部的螺纹,并且将所述主体116、盖117、网眼件122以及端帽123连接至所述杆112。
所述杆112的螺纹下端部125延伸通过所述圆盘状保持件128上的孔126朝向所述箱内套筒38的下端。端件130旋入所述杆124的下端部125,弹簧132围绕所述杆的下端部124设置在所述保持件128和所述端件130之间。所述弹簧132能驱动所述杆112以及所述主体116向下使得所述部件118盖住所述油芯62的上端66。
在穿孔件106、122之间设定了环形燃烧区或室134。
所述炉具10可以金属板材制得,所述炉具可以经过电镀以防锈,例如镀铁。所述炉具10的部件比较少,由于所述各种部件的简单配合性能而非常方便组装。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未示出)中,所述炉具具有多个烹饪区和/或多个油芯和/或多个煤油箱。
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沿逆时针方向(在俯视所述炉具时)旋转圆盘80直到它的孔81对准所述箱进料口50而将煤油加入所述箱30。当所述圆盘80沿顺时针旋转时,所述尖端84跟随转动。这导致所述油芯保持件74以及油芯62向下移动,原因在于所述尖端84位于所述螺旋槽78中。所述油芯的上端66移动到一个位置(未示出),于此它将低于所述箱内套筒38的上端的法兰40的高度。在这个位置,由于所述油芯的上端66缺乏氧气,所以不可能在所述油芯的上端66燃烧煤油形成火焰。因此,只能在所述油芯的上端66没有开放火焰时将煤油倒入所述箱30中,从而将煤油倒入所述箱中不存在煤油意外点燃的可能性。
所述箱30只能接受煤油的量到如图2虚线136所示的高度,原因在于,如果试图加入更多煤油,只能使得箱中的空气压力累积升高(由于空气无法从箱中逃逸),由此无法加入更多的煤油。因此,所述箱只能容纳大致其总容积40%体积的煤油。这是个安全措施,因为如果炉具10在使用过程中被弄翻(参见图3),那么箱中将没有足够的煤油能上升到隧道状部54的下端或者甚至到达所述箱的外套筒44的下端。因此,如果所述炉具被意外弄翻,也不可能有煤油从所述箱30中跑出。
因此,所述箱30能轻松地加油而不会泄露或者少量泄露。如果有泄露,由于所述箱顶34为内斜面,将有少许可见痕迹。任何此类泄露都离所述油芯的上端66相当远,并且通过所述加热护罩94遮蔽,使得此类泄露不可能随后被意外点燃。之后,此类泄露还可以通过所述通道48进入所述燃料箱30。
无论如何,一旦将煤油加入所述箱中,通过使用所述法兰状部件90顺时针旋转所述圆盘80。这将导致所述箱进料口由所述圆盘80关闭,并且所述油芯将升到图1所示的位置,即,所述油芯的上端66将少量突出到所述燃料室134。通过在所述箱盖34上的突出止挡件(未示出)结合在所述圆盘80上的孔81的周边向下突出的凸部(burr)83来防止所述圆盘80的旋转超过360度。只有当所述油芯上端66突入所述燃烧室134,它才能被从在外穿孔件106的下端上的孔138插入的火柴(未示出)点燃。通过所述主体底板120上的通风孔或通风口、所述盖117上的通风孔或通风口、以及网眼件122,燃烧空气沿所述通道42供入,还有空气从所述网眼件106进入燃烧室134。一开始,产生的所述火焰是黄色的,表明液体煤油在燃烧。但是,由于所述部件100的部件103通过在燃烧室134中产生的热被加热,不久所述油芯的上端部66被加热,并且所述部件103挤压所述油芯上端部68,由此加速了向油芯的热传导。所述油芯上端部68的持续加热以及沿油芯上端部通过的煤油的汽化都得到所述加热护罩94的所述部件95的上端部的支持,所述部件95也与所述油芯紧密接触。这有助于将通过毛细作用沿所述油芯上端部68芯吸的煤油汽化,使得所产生的火焰呈蓝色,表明汽化煤油在燃烧。蓝色火焰也是热燃烧火焰的表征,所述蓝色火焰或燃烧前端一般会在所述油芯端66之上大约10毫米而不是就在所述油芯端66上。通过对所述油芯上端66向所述燃烧室134伸入程度的调整,所述热强度,即火焰强度,将得到调整。所述部件106确保在燃烧室134中的有效热量。
沿所述通道42通过的空气,其相对冷(即室温),有助于冷却所述箱30。
空气沿所述通风孔或通风口23、25进入以冷却部件诸如部件90,以及所述加热护罩94。
可以通过将所述圆盘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降低所述油芯60直到其上端66到低于所述法兰的高度,所述火焰将被熄灭。在这个非操作油芯位置,其上端66将缺氧且在该上端66上无法保持燃烧火焰。所述火焰还可以通过只是把所述炉具10从支撑面13上提起而熄灭,这样一来,所述火焰熄灭装置110将熄灭所述火焰,具体如下述。
可以理解,所述支撑结构12一般竖立在水平延伸的支撑面13上。所述火焰熄灭装置110的端件130也设置于所述支撑面13上。这将使得弹簧132在所述端件130和所述保持部件128之间被压缩,从而保持所述主体116在较高的位置,其中所述法兰118将离开所述油芯的上端66。但是,如果所述炉具意外被弄翻(参见图3),所述端件130将不再接触所述水平延伸支撑面,所述弹簧132将促使所述端件130远离所述保持件128,由此导致所述杆112沿箭头140(参见图3)移动。这导致所述部件118与所述油芯62的上端66相接触,即,盖住所述油芯上端66,从而熄灭在所述油芯上端66或其附近燃烧的火焰。
因此,所述无压煤油炉10具有在点燃之前使煤油燃料汽化的功能,所以所述煤油将在被点燃前汽化。这确保了特别充分有效的燃烧,并且特别相对于煤油未汽化的无压或油芯煤油炉(即,其中液体煤油在所述油芯上端燃烧)将得到有效热量释放。另外一个结果是,多少可以实现炉具10的无烟操作,一氧化碳排放减少。所述炉具10的重要优点是低一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它的箱30通过加热护罩94、所述O形圈91以及沿所述通道42通过的空气而保持冷却。
所述炉具10还具有多种此处所述的安全特点。此外,它具有大的底部,因此不容易翻倒。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所述炉具10翻倒或被弄翻了,其火焰将自动熄灭,如下述。而且,煤油泄露很少或者没有,如下述,并且它不容易喷焰或爆炸。
所述圆盘80和部件90使得所述火焰的调节更容易,并且保持冷却可以触摸,原因在于它们与所述燃烧室134相隔离并相距较远。
所述炉具10能提供充足的热量输出,所以可以用它来有效烹饪食物。它还可以被用来连续长期加热,即作为加热器。
所述炉具10完全符合无压煤油炉和加热器的南非国家标准(SouthAfrican National Standard SANS)1906.2006。

燃烧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燃烧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燃烧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燃烧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烧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无压煤油燃烧装置,其包括:煤油箱,其具有油芯通道。支撑结构,其安装于所述煤油箱中。所述支撑结构在比所述燃料箱高的操作性位置设有燃烧区。油芯沿所述煤油箱中的油芯通道延伸。所述油芯具有伸入所述煤油箱的油芯操作性下端和伸入所述燃烧区的油芯操作性上端。可加热保护装置,压靠所述油芯的操作性上端部。在使用中,通过在或靠近所述油芯的上端燃烧火焰产生的热量加热所述可加热保护装置,然后顺次加热所述可加热保护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