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126978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65101.6

申请日:

2009.06.03

公开号:

CN101570956A

公开日:

2009.11.0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1D 19/02申请日:20090603授权公告日:20110518终止日期:2013060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1D19/02

主分类号:

E01D19/02

申请人:

何成俊

发明人:

何成俊; 何清清; 范 丽; 刘 萍; 李晓飞; 李 权; 何 宇; 张 迪; 何 超; 王俊玲

地址:

467000河南省平顶山市劳动路卫东区政府家属院5号楼中单元3楼东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徐皂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它由框架式承台和框架式挡土墙两部分组成,其中,框架式承台由一个至下而上的横台、两个至下而上的竖台和若干个至下而上的悬联梁组成,横台与两个竖台及连接在两个竖台两端之间、上下成排的若干个悬联梁组成一个“中”字形的俯视平面图形结构;框架式挡土墙由连系墙、翼耳墙、附壁墙组成一开放式框架墙体,框架式承台、框架式挡土墙位于同一承台基础上,在翼耳墙和附壁墙体上还分别连接有附壁墙柱。本发明因与混凝土实体墩台相比,其工程造价可节约34.25%,翼耳墙和附壁墙均采用附壁柱进行加固更保证了本框加结构的稳固性能和抗挤压的性能,也使填土能被压实,不易损毁和流失。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它由框架式承台和框架式挡土墙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框架式承台由一个至下而上的横台(9)、两个至下而上的竖台(7)和若干个至下而上的悬联梁(8)组成,横台(9)与两个竖台(7)及连接在两个竖台两端之间、上下成排的若干个悬联梁(7)组成一个“中”字形的俯视平面图形结构;框架式挡土墙由连系墙1、连接在连系墙两端的翼耳墙3、连接在连系墙中间的附壁墙(6)组成一开放式框架墙体,框架式承台、框架式挡土墙位于同一承台基础上,在翼耳墙和附壁墙体上还分别连接有附壁墙柱(4、5),翼耳墙和附壁墙为直角三角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式承台、框架式挡土墙之间留有间隔为3-5cm的伸缩缝。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附壁墙两侧均连接有附壁墙柱(5),在翼耳墙端内侧连有附壁墙柱(4),该附壁墙柱(4)其上平面低于翼耳墙上平面为1米。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壁墙上的附壁墙柱(5)上平面低于附壁墙上平面为附壁墙高度的1/8。

说明书

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桥建筑构件,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单跨径20~30米桥梁两端桥墩承台与路面接洽处的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一级公路、二级公路、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需要修建,同时,在修建公路的过程中还需要穿越河流、峡谷等障碍物,因此,桥梁的架设和修建是公路贯通的一项重要工程。目前,为了使所建桥的稳定,桥两端均用挡路基混凝土实体墩台或桥端坡台进行与路面接洽,而这种实体砼墩台和桥端坡台的应用造成水泥和钢筋的浪费,在应用圆轮筒压路机时还容易形成桥和路端接洽处碾压不实,形成桥与桥端坡台接洽处的路面易裂而需要经常维修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梁式桥两端与桥端坡台接洽处的路面容易毁损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保证梁式桥两端与桥端坡台接洽处的路面的稳固,又能节约建筑材料的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它由框架式承台和框架式挡土墙两部分组成,其中,框架式承台由一个至下而上的横台、两个至下而上的竖台和若干个至下而上的悬联梁组成,横台与两个竖台及连接在两个竖台两端之间、上下成排的若干个悬联梁组成一个“中”字形的俯视平面图形结构;框架式挡土墙由连系墙、连接在连系墙两端的翼耳墙、连接在连系墙中间的附壁墙组成一开放式框架墙体,框架式承台、框架式挡土墙位于同一承台基础上,在翼耳墙和附壁墙体上还分别连接有附壁墙柱,翼耳墙和附壁墙为直角三角形。
所述的框架式承台、框架式挡土墙之间留有间隔为3-5cm的伸缩缝。
所述在附壁墙两侧均连接有附壁墙柱,在翼耳墙端内侧连有附壁墙柱,该附壁墙柱其上平面低于翼耳墙上平面为1米。
所述附壁墙上的附壁墙柱上平面低于附壁墙上平面为附壁墙高度的1/8。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因采用砼框架结构,框架内用土填实,在应用圆轮筒压路机时桥和路端接洽处碾压的结实,与混凝土实体墩台相比,其工程造价可节约34.25%,,克服了桥与桥端坡台接洽处的路面易裂而需要经常维修的缺点。
2、本发明的框架结构采用了砼框架结构承台与砼框架结构的挡土墙及桩连接形式,两端的翼耳墙和中间的附壁墙均采用附壁墙柱进行加固更保证了本框加结构的稳固性能和抗挤压的性能,同时,附壁墙柱的采用也使填土的稳固性,不易流失和损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挡土墙框架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可以看出:由框架式承台和框架式挡土墙两部分组成,其中,框架式承台由一个至下而上的横台9、两个至下而上的竖台7和若干个至下而上的悬联梁8组成,横台9与两个竖台7及连接在两个竖台两端之间、上下成排的若干个悬联梁7组成一个“中”字形的俯视平面图形结构;框架式挡土墙由一个连系墙1、连接在连系墙两端的两个翼耳墙3和连接在连系墙中间的两个附壁墙组成一开放式框架墙体,框架式承台、框架式挡土墙位于同一承台基础上,在翼耳墙和附壁墙体上还分别连接有附壁墙柱(4、5)以增加翼耳墙和附壁墙的强度。
由图1还可以看出,连系墙两端、翼耳墙一端均与桩2连接。
由图2可以看出:所述的翼耳墙和附壁墙为直角三角形。
由图1可以看出:所述的框架式承台、框架式挡土墙之间留有间隔3-5cm的伸缩缝。
由图1还可以看出:在附壁墙两侧均连接有附壁墙柱5,附壁柱5左右对称,
附壁墙柱5上平面低于附壁墙上平面为附壁墙高度的1/8。
在翼耳墙端内侧连有附壁墙柱4,该附壁墙柱4其上平面低于翼耳墙上平面为1米。

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它由框架式承台和框架式挡土墙两部分组成,其中,框架式承台由一个至下而上的横台、两个至下而上的竖台和若干个至下而上的悬联梁组成,横台与两个竖台及连接在两个竖台两端之间、上下成排的若干个悬联梁组成一个“中”字形的俯视平面图形结构;框架式挡土墙由连系墙、翼耳墙、附壁墙组成一开放式框架墙体,框架式承台、框架式挡土墙位于同一承台基础上,在翼耳墙和附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