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23205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4.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36405.0

申请日:

2010.08.18

公开号:

CN102472353A

公开日:

2012.05.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F 9/54申请日:20100818|||公开

IPC分类号:

F16F9/54; E05F3/10; E05F5/02; F16F7/00

主分类号:

F16F9/54

申请人:

世嘉智尼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山口幸史

地址:

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东神田1-8-11

优先权:

2009.08.21 JP 2009-19186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代理人:

武也平;赵郁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一种阻尼力调节范围广、缓冲器位置调整操作容易的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具备把顶杆21a相对缸体32b作行程运动的多个缓冲器32平行地收容的缓冲器座38、和可旋转地组装于缓冲器座38且具有接触多个缓冲器32的行程方向的端部的侧壁的缓冲器调节轴40。通过使缓冲器调节轴40旋转,缓冲器调节轴40的侧壁将多个缓冲器32中至少其一朝顶杆32a的行程方向推出,使多个缓冲器32中至少其一的位置相对缓冲器座变化。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 具备把可动部相对缓冲器主体作行程运动的多个缓冲器 平行地收容的缓冲器座、 和可旋转地组装于上述缓冲器座且具有接触上述多个缓冲器的行 程方向的端部的侧壁的缓冲器调节轴 ; 通过使上述缓冲器调节轴以其轴线为中心旋转, 上述缓冲器调节轴的上述侧壁将上述 多个缓冲器中至少其一朝上述可动部的行程方向推出, 使上述多个缓冲器中至少其一的位 置相对上述缓冲器座变化。
2: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 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上述缓冲器调节轴 以其轴线为中心旋转, 能或使上述多个缓冲器的上述行程方向的位置一致或使上述多个缓 冲器的上述行程方向的位置不同。
3: 按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 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上述缓冲器调节轴 以其轴线为中心旋转, 对把多个缓冲器都不推出的状态、 推出多个缓冲器当中至少其一而 不推出其余至少其一的状态、 和推出多个缓冲器的状态进行切换。
4: 按权利要求 1 至 3 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缓冲器调节轴的上述侧壁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具有接触上述缓冲器之边的多边 形; 上述多边形的至少一边和其余的至少一边, 离上述缓冲器调节轴旋转中心的距離不 同; 上述缓冲器调节轴的上述侧壁中, 接触上述多个缓冲器当中其一的部分的多边形截面 形状和接触其它某个缓冲器的部分的多边形截面形状不同。
5: 按权利要求 1 至 4 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缓冲器调节轴具有圆形部, 该圆形部的外周面沿圆周方向带隔一定间隔的多个定 位凸部或多个定位凹部 ; 在上述缓冲器座, 开设有供上述缓冲器调节轴的上述圆形部嵌入的孔 ; 在上述孔的内周面, 沿周方向隔一定间隔形成与上述缓冲器调节轴的多个定位凸部或 多个定位凹部对应的多个定位凹部或多个定位凸部 ; 在上述缓冲器座的上述孔内, 上述缓冲器调节轴每旋转一定角度, 上述定位凸部和上 述定位凹部就相配合而将上述缓冲器调节轴定位。

说明书


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建筑物的门扇、 拉门 ( 含拉窗, 以下皆同 )、 家具的门扇、 抽屉等移 动体关闭时的冲击加以缓冲的缓冲器, 尤其是涉及能调节缓冲器位置的缓冲器位置调节装 置。
     背景技术 为了缓冲建筑物或家具等移动体猛然关闭时的冲击而采用缓冲器。这种缓冲器, 有顶杆等可动部相对缸体等缓冲器主体作行程运动的伸缩式缓冲器、 和安装于门扇旋转轴 上而阻碍门扇旋转的转子式缓冲器等。
     缓冲器的性能视移动体重量来确定。即, 对重量大的移动体选用所产生阻尼力大 的缓冲器, 而对于重量小的移动体则选用所产生阻尼力小的缓冲器。为了最大限度发挥缓 冲器的性能, 需要选用与移动体重量匹配的最适合的缓冲器。
     为了调节作用于移动体的缓冲器的阻尼力, 缓冲器采用伸缩式缓冲器, 用缓冲器 位置调节装置调节与移动体接触的缓冲器的位置来调节阻尼力, 这是已知的。
     专利文献 1 公开了一种用进给丝杆机构调节伸缩式缓冲器的顶杆前端位置的家 具用缓冲器支撑件。该家具用缓冲器支撑件由形成有外螺纹部的移动部、 和形成有与外螺 纹部螺纹连接的内螺纹部的基体部构成。通过旋转操作移动部, 移动部相对基体部沿轴向 移动。由于缓冲器装配于移动部, 所以缓冲器同移动部一道沿轴向移动。
     专利文献 2 公开了一种机壳内安装涡轮、 通过涡轮调节止动件相对机壳的位置的 缓冲装置。由于缓冲器接触止动件, 所以通过调节止动件的位置能调节缓冲器的位置。
     根据专利文献 1 和专利文献 2 的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 能调节缓冲器的位置, 所以 能优化作用于移动体的缓冲器的阻尼力。
     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1 : 特开 2006-104680 号公报
     专利文献 2 : 特开 2006-283973 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 无论哪种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都是调节一个缓冲器的位置用的, 阻尼力调 节范围受到限制, 存在不能广范围调节阻尼力的问题。即便为了扩大阻尼力调节范围而设 置多个缓冲器, 也需要挨个地调节缓冲器位置, 故存在缓冲器位置调整操作麻烦的问题。
     为此, 本发明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阻尼力调节范围广、 缓冲器位置调整操作容易 的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为一种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 具备把可动部相对缓冲器
     主体作行程运动的多个缓冲器平行地收容的缓冲器座、 和可旋转地组装于上述缓冲器座且 具有接触上述多个缓冲器的行程方向的端部的侧壁的缓冲器调节轴 ; 通过使上述缓冲器 调节轴以其轴线为中心旋转, 上述缓冲器调节轴的上述侧壁将上述多个缓冲器中至少其一 朝上述可动部的行程方向推出, 使上述多个缓冲器中至少其一的位置相对上述缓冲器座变 化。据此, 解决了上述问题。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 由于平行排列于缓冲器座的多个缓冲器中至少其一的位置通过缓冲 器调节轴来使之变化, 所以能扩大阻尼力的调节范围。 而且, 由于能通过一个缓冲器调节轴 使多个缓冲器中至少其一的位置变化, 所以阻尼力调节操作也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 1 是组装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的门窗开闭装置的 外观立体图。
     图 2 是埋入门扇的门窗开闭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 图中 (a) 表示拉臂闭状态, 图中 (b) 表示拉臂开过程中的状态 )。
     图 3 是安装在框下面的承座的立体图。
     图 4 是门扇开闭时门窗开闭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 图中 (a) 表示门扇被关、 拉臂抓 住承座轴的状态, 图中 (b) 表示门扇闭状态 )。
     图 5 表示安装于门扇和框的门窗开闭装置和承座 ( 图中 (a) 表示侧视图, 图中 (b) 表示主视图。图中 (c), (d) 是对应于图中 (a), (b) 的截面图 )。
     图 6 是门窗开闭装置 ( 含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 ) 的分解立体图。
     图 7 是门窗开闭装置的截面图。
     图 8 是门窗开闭装置的动作图 ( 图中 (a) 表示拉臂闭状态, 图中 (b) 表示拉臂开 过程中的状态, 图中 (c) 表示拉臂开状态 )。
     图 9 是缓冲器座详图 ( 图中 (a) 表示俯视图, 图中 (b) 表示主视图, 图中 (c) 表示 沿 A-A 线截面图, 图中 (d) 表示左视图 )。
     图 10 是缓冲器调节轴详图 ( 图中 (a) 表示主视图, 图中 (b) 表示俯视图, 图中 (c) 表示沿 A-A 线截面图, 图中 (d) 表示沿 B-B 线截面图, 图中 (e) 表示沿 C-C 线截面图 )。
     图 11 是通过缓冲器调节轴作了位置调整的缓冲器的示意图 ( 图中 (a) 表示使缓 冲器后退后的状态, 图中 (b) 表示将缓冲器向前方推出的状态 )。
     图 12 是缓冲器位置与缓冲力之关系示意图 ( 图中 (a) 对应重量级门扇, 图中 (b) 对应中量级门扇, 图中 (c) 对应轻量级门扇 )。
     图 13 是表示缓冲器位置与缓冲力之关系的模式图 ( 图中 (a) 对应重量级门扇, 图 中 (b) 对应中量级门扇, 图中 (c) 对应轻量级门扇 )。
     图 14 是承座的立体图。
     图 15 是承座的分解立体图。
     图 16 是承座与拉臂之关系示意图 ( 图中 (a) 表示承座轴嵌入拉臂槽的状态, 图中 (b) 表示承座轴小口径部嵌入拉臂槽的状态 )。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组装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 39 的门窗开闭装置。本实施方式中, 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 39 被组装于辅助门扇进行开闭动作 的门窗开闭装置。通过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 39 作位置调节的缓冲器 32 接触门窗开闭装置 1 的拉臂 4, 缓和拉臂 4 关闭时的冲击 ( 参见图 6)。
     图 1 给出门窗开闭装置的外观立体图。门窗开闭装置 1 用于辅助门扇进行开闭动 作, 和承座配合动作, 在门扇因风等原因而被猛力关闭时缓和其冲击, 或使处于没关严状态 的门扇完全关闭。
     门窗开闭装置 1 的主体箱 2 形成为细长的矩体形状。主体箱 2 的顶部 2a 形成有 切口 3, 在该切口 3 内配置拉臂 4。拉臂 4 能以拉臂轴 5 为中心在水平方向旋转, 能从切口 3 出没 ( 参见图 2)。
     如图 2(a) 所示, 门扇 d 的上面挖开有与主体箱 2 的外形形状相对应的四边形孔 6, 门窗开闭装置 1 被埋入孔 6 内。门扇 d 的上面, 在与主体箱 2 的切口 3 相对应的位置形成 有能使拉臂 4 出没的切口 7。图 2(a) 给出拉臂 4 闭状态。图 14(b) 给出拉臂 4 从闭状态旋 转而从门扇 d 的切口 7 探出的状态。 图 3 给出与门窗开闭装置 1 配合动作的承座。该图 3 中给出了从下侧观察环绕门 扇 d 的上侧的框 f 上安装的承座 8 的状态。承座 8 具备通过埋头螺钉 10 固定于框 f 下面 的承座基体 11、 和从承座基体 11 突出的承座轴 12。如图 4(a) 所示, 当门扇 d 关闭到某角 度时, 处于开状态的拉臂 4 就会抓住承座 8 的承座轴 12。拉臂 4 在抓住了承座轴的状态下 要向闭方向旋转。于是如图 4(b) 所示, 拉臂 4 就将门扇 d 置于完全关闭状态。
     往往有时从房间出来轻轻地关门扇 d 时门扇 d 关不严实。然而即便轻轻地关门扇 d, 也能通过门窗开闭装置 1 的拉臂 4 抓住承座轴 12 而将门扇 d 完全关闭。另外, 开着的门 扇 d 因风等原因被猛力关闭时, 门窗开闭装置 1 靠内部设置的缓冲器缓和门扇 d 产生的冲 击, 使门扇 d 缓慢关闭。门窗开闭装置 1 不仅具有拉拽门扇 d 的作用, 还具有使门扇 d 缓慢 动作的作用。
     图 5 给出门窗开闭装置 1 和承座 8 被安装于门扇 d 和框 f 的状态。图中 (a) 给出 侧面图, 图中 (b) 给出主视图。图中 (c), (d) 是对应于 (a), (b) 的截面图。承座 8 通过埋 头螺钉 10 固定于框 f。门窗开闭装置 1 通过止动螺钉 13 固定于门扇 d。如该图所示, 在门 扇 d 闭状态下, 门窗开闭装置 1 的拉臂 4 也处于闭状态。但是, 严格地讲, 在门扇 d 闭状态 下, 门窗开闭装置 1 的拉臂 4 也从闭状态朝开方向有稍微旋转。这是为了通过门窗开闭装 置 1 的拉臂 4 给闭状态的门扇 d 进一步施加闭方向的力, 以防止门扇 d 晃动。
     图 6 给出门窗开闭装置的分解立体图。门窗开闭装置 1 具备 : 主体箱 2、 组配于主 体箱 2 的臂座 21、 被臂座 21 可旋转地支撑的拉臂 4、 对拉臂 4 施加开方向或闭方向的转矩 的附加力机构 22、 和缓和拉臂 4 关闭时的冲击的缓冲机构 23。臂座 21 配置于主体箱 2 的 长度方向的中央部。附加力机构 22 配置于主体箱 2 的长度方向的一侧, 缓冲机构 23 配置 于主体箱 2 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
     各部件基本构造如下。主体箱 2 具有顶部 2a 和一对侧壁部 2b。主体箱 2 的截面 形状形成为コ字形状。在主体箱 2 的下面和长度方向的两端面形成有组装部件用的开口 24a, 24b。另外, 在主体箱 2 的顶部 2a 形成有拉臂 4 出没用的切口 3。该主体箱 2 通过弯曲
     加工薄板的板金工艺制造。
     臂座 21 配置于主体箱 2 的长度方向的中央, 在构造上和组装上是关键部件。臂 座 21 基本上形成为コ字形状, 具有相对的第 1 和第 2 壁部 21a、 21b。通过第 1 和第 2 壁部 21a、 21b 之间插入拉臂 4、 使拉臂轴 5 从下侧贯通臂座 21 和拉臂 4, 将拉臂 4 可旋转地联接 于臂座 21。将拉臂 4 联接于臂座 21 后, 臂座 21 被插入主体箱 2 而与之联接。臂座 21 和主 体箱 2 的联接可采用铆钉、 小螺钉等。在臂座 21 和主体箱 2 开设将臂座 21 联接于主体箱 2 用的安装孔 21c、 2c。
     拉臂 4 以臂轴 5 为中心旋转。在拉臂 4, 于相对臂轴 5 偏心的位置插入第 1 和第 2 连杆轴 26, 27。如图 7 所示, 在第 1 连杆轴 26, 总施加有附加力机构 22 的螺旋弹簧 28 的 力。靠该螺旋弹簧 28 的弹簧力, 拉拽门扇 d 的力作用于拉臂 4。缓冲机构 23 的滑块 31 联 接于第 2 连杆轴 27。拉臂 4 朝闭方向旋转时, 滑块 31 按压缓冲器 32 的顶杆 32a 的头部。 为此, 即便拉臂 4 想要迅速地朝闭方向旋转, 缓冲器 32 也会使拉臂 4 缓慢地旋转。
     如图 6 所示, 附加力机构 22 由上述第 1 连杆轴 26、 连杆片 33、 滑动弹簧箱 34、 螺旋 弹簧 28 和弹簧座 35 构成。
     拉臂 4 形成有缝 4a。在将连杆片 33 夹在缝 4a 里的状态下, 使第 1 连杆轴 26 从上 贯通拉臂 4 和连杆片 33, 据此, 连杆片 33 联接于拉臂 4。在连杆片 33 的另一端部嵌入弹簧 联接轴 36。借助该弹簧联接轴 36, 滑动弹簧箱 34 联接于连杆片 33。
     滑动弹簧箱 34 可直线运动地组装入主体箱 2。 在滑动弹簧箱 34 的侧面, 形成直线 细长地伸出的突起 34a。在主体箱 2 形成供该突起 34a 嵌入的缝 2d。滑动弹簧箱 34 相对 主体箱 2 的直线运动靠主体箱 2 的缝 2d 引导。
     在滑动弹簧箱 34 开设有比螺旋弹簧 28 口径稍大的孔, 该孔内放入螺旋弹簧 28。 介于螺旋弹簧 28, 在滑动弹簧箱 34 的相反侧, 配置开设有比螺旋弹簧 28 口径稍大的孔的弹 簧座 35。螺旋弹簧 28 压缩在滑动弹簧箱 34 和弹簧座 35 之间。弹簧座 35 使用铆钉或小螺 钉等固定于主体箱 2 的端部。在弹簧座 35 和主体箱 2 开设将弹簧座 35 联接于主体箱 2 用 的安装孔 35a, 2e。
     缓冲机构 23 由第 2 连杆轴 27、 滑块 31、 缓冲器 32、 和调节缓冲器行程方向位置的 缓冲器调节装置 39 构成。缓冲器调节装置 39 由缓冲器座 38、 和可旋转地组装入缓冲器座 38 的缓冲器调节装置 39 构成。
     拉臂 4 形成有供滑块 31 插入的切口 4b。将滑块 31 插入拉臂 4 的切口 4b, 使第 2 连杆轴 27 从上贯通拉臂 4 和滑块 31, 据此, 将滑块 31 联接于拉臂 4。在滑块 31 形成有供 第 2 连杆轴 27 贯通的长孔 31a。这是为了拉臂 4 旋转时要使滑块 31 直线运动。如图 7 所 示, 缓冲器 32 的顶杆 32a 的头部插入滑块 31。滑块 31 的直线运动由臂座 21 的壁面 21d 和 主体箱 2 的内壁面 2f 所引导。
     如图 6 所示, 缓冲器 32 采用作为可动部的顶杆 32a 相对作为缓冲器主体部的缸体 32b 作行程运动的伸缩式缓冲器 32。顶杆 32a 上一体设置插入缸体 32b 内的活塞。缸体 32b 充填有润滑油、 润滑脂等粘性流体。顶杆 32a 的活塞相对缸体 32b 作行程运动时, 粘性 流体阻碍活塞的运动而产生阻尼力。另外, 在缸体 32b 内还设置使被压缩了的顶杆 32a 恢 复原来位置用的螺旋弹簧。在本实施方式中, 两个缓冲器 32 上下排列并使其顶杆轴线相互 平行。在主体箱 2 的端部使用铆钉或小螺钉等联接缓冲器座 38。在缓冲器座 38 和主体 箱 2 开设将缓冲器座 38 联接于主体箱 2 用的安装孔 38a, 2g。缓冲器座 38 起到缓冲器 32 的压持体的作用。在缓冲器座 38 组装调整缓冲器 32 的阻尼力用的缓冲器调节轴 40。缓冲 器调节轴 40 的侧壁 44 抵接缓冲器 32 的缸体 32b 的后端部。通过旋转缓冲器调节轴 40, 缓 冲器调节轴 40 的侧壁 44 将上下两个缓冲器 32 的缸体 32b 朝顶杆的行程方向推出, 使两个 缓冲器 32 的位置变化。
     缓冲器座 38 的三个孔当中的一个 41a 是将门窗开闭装置 1 安装于门扇 d 用的孔。 余下的左右二孔 41b 中插入缓冲器调节轴 40。左右二孔 41b 是对应于门扇 d 右开和左开而 设置的。门扇 d 的开方向不同拉臂 4 从主体箱 2 出来的方向也不同。为了用一个部件对应 门扇 d 的两个开方向, 开设了两个孔 41b。在缓冲器座 38 形成收容上下两个缓冲器 32 用的 缓冲器收容部 38b。该缓冲器收容部 38b 也是对应于门扇 d 的两个开方向而设置两个。另 外, 因门扇 d 的开方向不同主体箱 2 的切口 3 的位置也会不同, 而通过改变薄板弯曲方向就 可对应, 薄板的冲模用一个即可。
     根据本实施方式, 因为使平行排列于缓冲器座 38 上的两个缓冲器 32 的位置变化, 所以能扩大阻尼力的调节范围。而且, 由于通过一个缓冲器调节轴 40 能同时变化两个缓冲 器 32 的位置, 所以阻尼力的调节操作也变得容易。后面还要详述的是, 用一个缓冲器调节 轴 40 或使两个缓冲器 32 的行程方向的位置一致或使两个缓冲器 32 的行程方向的位置不 同。只要能使两个缓冲器 32 的行程方向的位置或一致或不同, 就能多级地调节阻尼力。 门窗开闭装置 1 的动作如下。 如图 8(a) 所示, 拉臂 4 从闭状态旋转到图 8(c) 所示 开状态。在拉臂 4 闭状态下, 因附加力机构 22 的螺旋弹簧 28 的弹簧力, 拉臂 4 被附加进一 步朝闭方向旋转的力。当克服螺旋弹簧 28 的弹簧力使拉臂 4 朝开方向旋转时, 则达到附加 力机构 22 的变异点。当进一步使拉臂 4 朝开方向旋转而超过附加力机构 22 的变异点时, 如图 8(c) 所示, 因螺旋弹簧 28 的弹簧力, 产生使拉臂 4 朝开方向旋转的力。另外, 在变异 点, 连接拉臂轴 5 与第 1 连杆轴 26 的直线和连杆片 33 伸展方向一致, 不产生迫使拉臂 4 旋 转的力。
     关闭处于图 8(c) 所示开状态的门扇 d 时, 使拉臂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 8(b) 所 示, 当超过附加力机构 22 的变异点时, 因螺旋弹簧 28 的弹簧力, 拉臂 4 被施加朝闭方向旋 转的力。因此就能自动地关闭门扇 d。另外, 随着拉臂 4 朝闭方向旋转, 滑块 31 按压缓冲器 32 的顶杆 32a 的头部。因此就能缓慢地使拉臂 4 旋转。
     当拉臂 4 朝闭方向旋转时, 使滑块 31 抵接缓冲器 32 的顶杆 32a 的头, 使缓冲器 32 阻碍滑块 31 直线运动。另一方面, 当拉臂 4 朝开方向旋转时, 使滑块 31 从缓冲器 32 的顶 杆的头离开, 缓冲器 32 不阻碍滑块 31 的直线运动。这是因为开门扇 d 时没有阻力为宜的 缘故。如图 7 所示, 滑块 31 和缓冲器 32 的顶杆 32a 的头没有联接, 只是顶杆 32a 的头进入 到滑块 31 内。当滑块 31 从缓冲器 32 离开时, 为不使滑块 31 和缓冲器 32 游离, 由臂座 21 和主体箱 2 引导滑块 31 和缓冲器 32。
     门窗开闭装置 1 的组装方法如下。如图 6 所示, 首先把连杆片 33 放入拉臂 4 的缝 4a 里, 从上把第 1 连杆轴 26 穿过拉臂 4, 将连杆片 33 联接于拉臂 4。接着, 将滑块 31 放入 拉臂 4 的切口 4b, 从上把第 2 连杆轴 27 穿过拉臂 4, 将滑块 31 联接于拉臂 4。在将连杆片 33 和滑块 31 联接于拉臂 4 的状态下, 把拉臂 4 夹在臂座 21 的相对的第 1 和第 2 壁部 21a、
     21b 之间, 从下穿过臂轴 5 而将拉臂 4 联接于臂座 21。
     于是, 在拉臂 4 装配于臂座 21 的状态下, 将臂座 21 放入主体箱 2 中。将拉臂轴 5 穿过主体箱 2 的顶部 2a, 用平垫圈 43 卡住拉臂轴 5 的端部, 还往主体箱 2 和臂座 21 的安装 孔 2c, 21c 穿过铆钉, 通过铆接将臂座 21 联接于主体箱 2。
     接着, 将弹簧联接轴 36 嵌入连杆片 33, 将滑动弹簧箱 34 嵌入主体箱 2 的缝 2d, 将 滑动弹簧箱 34 联接于弹簧联接轴 36。将螺旋弹簧 28 放入滑动弹簧箱 34, 从主体箱 2 的端 部的开口 24a 插入弹簧座 35, 往主体箱 2 和弹簧座 35 的安装孔 2e, 35a 穿过铆钉, 通过铆接 将弹簧座 35 联接于主体箱 2。
     接着, 从主体箱 2 的相反侧的端部的开口将两个缓冲器 32 插入臂座 21 内。从主 体箱 2 插入缓冲器座 38, 往主体箱 2 和缓冲器座 38 的安装孔 2g, 38a 穿过铆钉, 通过铆接将 缓冲器座 38 联接于主体箱 2。
     通过以上, 整个部件的组装就结束了。由于是在预先将拉臂 4、 连杆片 33 和滑块 31 组装于臂座 21 的状态下, 将臂座 31 组装入主体箱 102, 所以能使组装作业变得简单。组 合于主体箱 2 的只有臂座 21、 弹簧座 35 和缓冲器座 38 这三个部件。
     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 39 的缓冲器座 38 和缓冲器调节轴 40 的详细构造如下。图 9 给出缓冲器座 38 的详图。在缓冲器座 38 形成收容上下两个缓冲器 32 的缓冲器收容部 38b、 和供调整缓冲器 32 强度的缓冲器调节轴 40 插入的孔 41b。插入孔 41b 的缓冲器调节 轴 40 的侧壁 44 在缓冲器收容部 38b 内露出。为了对应门扇 d 的右开和左开, 缓冲器收容 部 38b 和孔 41b 各设置两个。缓冲器座 38 的缓冲器收容部 38b 和主体箱 2 的侧壁 2b 配合 动作, 形成收容缓冲器 32 的收容框。在缓冲器座 38 也形成有将门窗开闭装置 1 安装于门 扇上面用的孔 41a。 图 10 给出插入缓冲器座 38 的孔 41b 的缓冲器调节轴 40。缓冲器调节轴 40 的侧 壁 44 的截面形状在上节 40a、 中节 40b、 下节 40c 和最下节 40d 各有不同。 如图中 (a) 所示, 缓冲器调节轴 40 的上节即圆形部 40a 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状, 在其外周面形成有相互间隔 120 度的三个定位凸部 51。在缓冲器座 38 的孔 41b 的内周面形成有供定位凸部 51 嵌入的 三个定位凹部, 相互间隔 120 度。在缓冲器调节轴 40 的上面形成十字形槽 63。将螺丝刀对 准缓冲器调节轴 40 的十字形槽 63, 通过旋转螺丝刀就能旋转缓冲器调节轴 40。缓冲器调 节轴 40 每旋转 120 度就因定位凸部 51 和定位凹部的啮合而被定位。缓冲器调节轴 40 的 最下节 40d 的截面和上节圆形部 40a 一样, 形成为圆形状。缓冲器调节轴 40 的最下节 40d 嵌入的缓冲器座 38 的孔 41b 的下部 ( 参见图 9(b))。
     如图 10 中 (d) 所示, 缓冲器调节轴 40 的侧壁 44 的中节 40b 的截面形状为三角 形。中节三角形的一边 52a 距离旋转中心 P 近, 其距离为 α。其余二边 52b, 52c 距离旋转 中心 P 远, 其距离为 β。缓冲器调节轴 40 的中节高度等于两个缓冲器 32 当中上方的缓冲 器 32 的高度, 缓冲器调节轴 40 的中节 40b 三角形的一边 52a ~ 52c 接触上方的缓冲器 32 的缸体。通过旋转缓冲器调节轴 40 能变换接触缓冲器 32 的缸体的一边 52a ~ 52c。当边 52a 接触缓冲器 32 时能将缓冲器 32 退到后方, 而当边 52b, 52c 接触缓冲器 32 时则能将缓 冲器 32 推到前方。图 11(a) 给出将缓冲器 32 退到后面的状态, 图 11(b) 给出通过缓冲器 调节轴 40 将缓冲器 32 推到前方的状态。
     如图 10(a) 所示, 缓冲器调节轴 40 的侧壁 44 的下节 40c 的截面形状也是三角形,
     但和侧壁中节 40b 的截面形状不同。据此, 能使两个缓冲器行程方向上的位置或一致或不 同。即如图中 (e) 所示, 下节三角形的二边 53a, 53b 距离旋转中心近, 其距离为 α。其余一 边 53c 距离旋转中心远, 其距离为 β。 缓冲器调节轴 40 下节 40c 的高度等于两个缓冲器 32 当中下方的缓冲器 32 的高度, 缓冲器调节轴 40 下节 40c 三角形的一边接触下方的缓冲器 32 的缸体。通过旋转缓冲器调节轴 40 能变换接触缓冲器 32 缸体的边。当边 53a, 53b 接触 缓冲器 32 时能将缓冲器 32 退到后方, 而当边 53c 接触缓冲器 32 时则能将缓冲器 32 推到 前方。
     若使用该缓冲器调节轴 40, 则通过使缓冲器调节轴 40 每次旋转 120 度就能分三级 调整两个缓冲器 32 的位置。即, 能依次地切换如下状态 : 如图 12(a) 所示的把两个缓冲器 32 推到前方的状态、 如图 12(b) 所示的推出上方的缓冲器 32 而不推出下方的缓冲器 32 的 状态、 和如图 12(c) 所示的两个缓冲器 32 都不推出的状态。缓冲力 ( 阻力力 ) 也能按大中 小三级切换。在本实施方式, 缓冲器 32 采用只在顶杆 32a 行程的最后、 譬如 5mm 缓冲力才 变强的缓冲器。针对滑块 31 行程的缓冲力为图 12 中右栏中图形所示。
     如图 12(a) 所示, 在缓冲器调节轴 40 将两个缓冲器 32 推出的状态下, 能从门扇 d 关闭初始即产生大缓冲力。于是, 当缓冲器 32 的顶杆 32a 的行程达到给定量以上时, 能产 生最大缓冲力。因此能对应重量级门扇。 如图 12(b) 所示, 在缓冲器调节轴 40 推出上方的缓冲器 32 而不推出下方的缓冲 器 32 的状态下, 随着顶杆 32a 行程运动缓冲力阶梯状增加。在门扇 d 关闭初始只从上方的 缓冲器 32 产生阻尼力。其后从上下两个顶杆 32 产生阻尼力, 然后从上方的缓冲器 32 产生 的阻尼力进一步变大。在如图 12(b) 所示状态下, 缓冲力为中, 能对应中量级门扇。
     如图 12(c) 所示, 在缓冲器调节轴把两个缓冲器 32 都不推出的状态下, 缓冲器 32 和缓冲器调节轴 40 的边之间出现空隙。在门扇 d 关闭初始, 根本不产生缓冲力。当门扇 d 关闭到给定行程, 产生两个缓冲器 32 的缓冲力叠加而成的缓冲力。由于缓冲力变大之前顶 杆 32a 不作行程运动, 所以当门扇 d 完全关闭时, 不产生如图中 (a) 或 (b) 所示那样大的缓 冲力。在如图 12(c) 所示状态下, 缓冲力为小, 能对应轻量级门扇。
     另外, 所谓 “推出缓冲器 32” , 除了上述那种接触缓冲器 32 的缓冲器调节轴 40 的 侧壁 44 推出缓冲器 32 的场合而外, 也包括不接触缓冲器 32 的状态的缓冲器调节轴 40 的 侧壁 44 位置变化, 而缓冲器 32 位置不变的场合。譬如, 也包括从图 12(c) 所示状态使缓冲 器调节轴 40 的侧壁 44 在不抵接缓冲器 32 的范围内朝滑块 31 移动的场合。因为这种场合 也能调节阻尼力。
     也可以采用缓冲力一定而与顶杆的行程无关的缓冲器 32。图 13 给出采用缓冲力 一定的两个缓冲器 32 而靠缓冲器调节轴 40 来使缓冲器 32 的行程方向的位置变化后的状 态 ( 图中左栏 )、 和此时产生的缓冲力 ( 图中右栏 )。在本例也是两个缓冲器 32 的行程方 向的位置按三级切换。即, 能依次地切换如下状态 : 如图 13(a) 所示的缓冲器调节轴 40 把 两个缓冲器 32 推到前方的状态、 如图 13(b) 所示的缓冲器调节轴 40 推出上方的缓冲器 32 而不推出下方的缓冲器 32 的状态、 和如图 13(c) 所示的缓冲器调节轴 40 把两个缓冲器 32 都不推出的状态。缓冲力 ( 阻力力 ) 如图 12 中右栏所示按大中小三级切换。
     图 14 和图 15 给出承座 8 的详图。图 14 给出承座 8 的立体图, 图 15 给出承座 8 的分解立体图。如图 14 所示, 承座 8 具备安装于框 f 的承座基体 11、 和从承座基体 11 突出
     的承座轴 12。门窗开闭装置 1 的拉臂 4 抓住承座 8 的承座轴 12 来开关门扇 d。
     如图 15 所示, 承座基体 11 形成为矩形。在承座基体 11 的四角, 开设有四个埋头 螺钉安装孔 11a。在承座基体 11 的中央的孔 11b 内嵌入承座轴 12。
     承座轴 12 由中空圆筒状的承座外轴 54、 一端面闭合的筒状承座内轴 55 和内盖 56 构成。在承座外轴 54 的外周面形成有法兰 54a, 承座外轴 54 嵌入承座基体 11 的孔 11b, 直 到其法兰 54a 抵接承座基体 11 为止。内盖 56 从承座基体 11 的背面侧联接于承座外轴 54。 在内盖 56 形成插入承座弹簧 57 的中央而支撑承座弹簧 57 的支撑棒 56a。
     承座内轴 55 嵌入承座外轴 54。承座内轴 55 形成为前端部闭合的大自圆筒形状。 在承座内轴 55 的前端部形成有圆筒形状的小口径部。 即, 承座内轴 55 形成有小口径部 55a、 与小口径部成同心圆的大口径部 55b。因小口径部 55a 和大口径部 55b, 在承座内轴 55 的 前端部带有台阶。承座弹簧 57 插入承座内轴 55 的大口径部 55b。承座弹簧 57 介于承座 内轴 55 和内盖 56 之间, 想要使承座内轴 55 从承座外轴 54 突出。使承座内轴 55 从承座外 轴 54 突出, 直到承座内轴 55 的法兰 55c 抵接承座外轴 54 的内周面的台阶为止。当然, 也 能克服承座弹簧 57 的弹簧力而将承座内轴 55 压入承座外轴 54 内。
     如图 16(a) 所示, 在门扇 d 闭状态下, 为了防止门扇 d 晃动, 即便门扇 d 抵接框 f, 门窗开闭装置 1 的拉臂 4 也会抓住承座轴 12 给门扇 d 施加进一步朝闭方向的力。即, 在门 扇 d 闭状态下, 拉臂 4 本身并不完全地旋转到闭状态, 而是处在距离闭状态很近的旋转角 度, 保持还能朝闭方向旋转的余地。
     当因外人捣乱等错误地将开状态的拉臂 4 置于闭状态的场合, 拉臂 4 旋转到闭状 态。此时, 即便要想关闭门扇 d 而将之置于承座轴 12 嵌入拉臂 4 的槽 48a 的恢复状态, 也 不能将承座轴 12 嵌入拉臂 4 的槽 48a。如图 16(b) 所示, 通过在承座轴 12 的前端部形成小 口径部 55a, 即便拉臂 4 旋转到闭状态, 也能以相应于大口径部 55b 和小口径部 55a 的口径 之差将小口径部 55a 卡入拉臂 4 的槽 48a。只要能将承座轴 12 的小口径部 55a 卡入拉臂 4 的槽 38a, 则能使拉臂 4 旋转到开状态, 接着使用时就能将承座轴 12 卡入拉臂 4 的槽 48a, 就能和平常一样使用门窗开闭装置 1。
     须指出的是, 本发明并非限于按上述实施方式实现,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范围内 可以变更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
     也可以使缓冲器座不介于主体箱而是直接安装于框或门扇, 使多个缓冲器直接抵 接门扇。 此时, 在缓冲器座的缓冲器收容部可形成包围缓冲器的框状臂, 以能防止缓冲器脱 落。
     本发明的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不仅适用于建筑物的门扇, 也能适用于建筑物的拉 门、 家具的门扇、 抽屉的缓冲器。
     本说明书基于 2009 年 8 月 21 日申请的特愿 2009-191868 号, 这里包括了其全部 内容。
     符号说明
     32…缓冲器,
     32a…可动部 ( 顶杆 ),
     32b…缸体 ( 缓冲器主体 )
     38…缓冲器座38b…缓冲器收容部 40…缓冲器调节轴 44…缓冲器调节轴的侧壁 41b…缓冲器座的孔 40a…缓冲器调节轴的圆形部 40b…缓冲器调节轴的中节 ( 接触多个缓冲器当中其一的部分 ) 40c…缓冲器调节轴的下节 ( 接触多个缓冲器当中另一个的部分 ) 51…定位凸部 52a, 53c…三角形的一边 ( 至少一边 ), 52b, 52c, 53b, 53c…三角形其余二边 ( 其余至少一边 )

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72353A43申请公布日20120523CN102472353ACN102472353A21申请号201080036405022申请日20100818200919186820090821JPF16F9/54200601E05F3/10200601E05F5/02200601F16F7/0020060171申请人世嘉智尼工业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东神田181172发明人山口幸史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00代理人武也平赵郁军54发明名称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57摘要提供一种阻尼力调节范围广、缓冲器位置调整操作容易的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缓。

2、冲器位置调节装置具备把顶杆21A相对缸体32B作行程运动的多个缓冲器32平行地收容的缓冲器座38、和可旋转地组装于缓冲器座38且具有接触多个缓冲器32的行程方向的端部的侧壁的缓冲器调节轴40。通过使缓冲器调节轴40旋转,缓冲器调节轴40的侧壁将多个缓冲器32中至少其一朝顶杆32A的行程方向推出,使多个缓冲器32中至少其一的位置相对缓冲器座变化。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20216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0/06390020100818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1/021631JA20110224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9页附图15页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9页附图15页1/1页21一种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具备把可动部相对缓冲器主体作行程运动的多个缓冲器平行地收容的缓冲器座、和可旋转地组装于上述缓冲器座且具有接触上述多个缓冲器的行程方向的端部的侧壁的缓冲器调节轴;通过使上述缓冲器调节轴以其轴线为中心旋转,上述缓冲器调节轴的上述侧壁将上述多个缓冲器中至少其一朝上述可动部的行程方向推出,使上述多个缓冲器中至少其一的位置相对上述缓冲器座变化。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缓冲器调节轴以其轴线为中心旋转,能或使上述多个缓冲器的上述行程方向的位置一致或使上述多个。

4、缓冲器的上述行程方向的位置不同。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缓冲器调节轴以其轴线为中心旋转,对把多个缓冲器都不推出的状态、推出多个缓冲器当中至少其一而不推出其余至少其一的状态、和推出多个缓冲器的状态进行切换。4按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冲器调节轴的上述侧壁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具有接触上述缓冲器之边的多边形;上述多边形的至少一边和其余的至少一边,离上述缓冲器调节轴旋转中心的距離不同;上述缓冲器调节轴的上述侧壁中,接触上述多个缓冲器当中其一的部分的多边形截面形状和接触其它某个缓冲器的部分的多边形截面形状不同。5按权利要求1至4。

5、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冲器调节轴具有圆形部,该圆形部的外周面沿圆周方向带隔一定间隔的多个定位凸部或多个定位凹部;在上述缓冲器座,开设有供上述缓冲器调节轴的上述圆形部嵌入的孔;在上述孔的内周面,沿周方向隔一定间隔形成与上述缓冲器调节轴的多个定位凸部或多个定位凹部对应的多个定位凹部或多个定位凸部;在上述缓冲器座的上述孔内,上述缓冲器调节轴每旋转一定角度,上述定位凸部和上述定位凹部就相配合而将上述缓冲器调节轴定位。权利要求书CN102472353A1/9页3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对建筑物的门扇、拉门含拉窗,以下皆同、家具的门扇、抽屉等移动体关闭时的。

6、冲击加以缓冲的缓冲器,尤其是涉及能调节缓冲器位置的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背景技术0002为了缓冲建筑物或家具等移动体猛然关闭时的冲击而采用缓冲器。这种缓冲器,有顶杆等可动部相对缸体等缓冲器主体作行程运动的伸缩式缓冲器、和安装于门扇旋转轴上而阻碍门扇旋转的转子式缓冲器等。0003缓冲器的性能视移动体重量来确定。即,对重量大的移动体选用所产生阻尼力大的缓冲器,而对于重量小的移动体则选用所产生阻尼力小的缓冲器。为了最大限度发挥缓冲器的性能,需要选用与移动体重量匹配的最适合的缓冲器。0004为了调节作用于移动体的缓冲器的阻尼力,缓冲器采用伸缩式缓冲器,用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调节与移动体接触的缓冲器的位置来。

7、调节阻尼力,这是已知的。0005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用进给丝杆机构调节伸缩式缓冲器的顶杆前端位置的家具用缓冲器支撑件。该家具用缓冲器支撑件由形成有外螺纹部的移动部、和形成有与外螺纹部螺纹连接的内螺纹部的基体部构成。通过旋转操作移动部,移动部相对基体部沿轴向移动。由于缓冲器装配于移动部,所以缓冲器同移动部一道沿轴向移动。0006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机壳内安装涡轮、通过涡轮调节止动件相对机壳的位置的缓冲装置。由于缓冲器接触止动件,所以通过调节止动件的位置能调节缓冲器的位置。0007根据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能调节缓冲器的位置,所以能优化作用于移动体的缓冲器的阻尼力。0008有。

8、技术文献0009专利文献0010专利文献1特开2006104680号公报0011专利文献2特开2006283973号公报发明内容0012发明要解决的问题0013然而,无论哪种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都是调节一个缓冲器的位置用的,阻尼力调节范围受到限制,存在不能广范围调节阻尼力的问题。即便为了扩大阻尼力调节范围而设置多个缓冲器,也需要挨个地调节缓冲器位置,故存在缓冲器位置调整操作麻烦的问题。0014为此,本发明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阻尼力调节范围广、缓冲器位置调整操作容易的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0015解决问题的手段001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为一种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具备把可动部相对缓冲器说明书CN10。

9、2472353A2/9页4主体作行程运动的多个缓冲器平行地收容的缓冲器座、和可旋转地组装于上述缓冲器座且具有接触上述多个缓冲器的行程方向的端部的侧壁的缓冲器调节轴;通过使上述缓冲器调节轴以其轴线为中心旋转,上述缓冲器调节轴的上述侧壁将上述多个缓冲器中至少其一朝上述可动部的行程方向推出,使上述多个缓冲器中至少其一的位置相对上述缓冲器座变化。据此,解决了上述问题。0017发明效果0018根据本发明,由于平行排列于缓冲器座的多个缓冲器中至少其一的位置通过缓冲器调节轴来使之变化,所以能扩大阻尼力的调节范围。而且,由于能通过一个缓冲器调节轴使多个缓冲器中至少其一的位置变化,所以阻尼力调节操作也变得容易。。

10、附图说明0019图1是组装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的门窗开闭装置的外观立体图。0020图2是埋入门扇的门窗开闭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中A表示拉臂闭状态,图中B表示拉臂开过程中的状态。0021图3是安装在框下面的承座的立体图。0022图4是门扇开闭时门窗开闭装置的动作示意图图中A表示门扇被关、拉臂抓住承座轴的状态,图中B表示门扇闭状态。0023图5表示安装于门扇和框的门窗开闭装置和承座图中A表示侧视图,图中B表示主视图。图中C,D是对应于图中A,B的截面图。0024图6是门窗开闭装置含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的分解立体图。0025图7是门窗开闭装置的截面图。0026图8是门窗开闭装置的动。

11、作图图中A表示拉臂闭状态,图中B表示拉臂开过程中的状态,图中C表示拉臂开状态。0027图9是缓冲器座详图图中A表示俯视图,图中B表示主视图,图中C表示沿AA线截面图,图中D表示左视图。0028图10是缓冲器调节轴详图图中A表示主视图,图中B表示俯视图,图中C表示沿AA线截面图,图中D表示沿BB线截面图,图中E表示沿CC线截面图。0029图11是通过缓冲器调节轴作了位置调整的缓冲器的示意图图中A表示使缓冲器后退后的状态,图中B表示将缓冲器向前方推出的状态。0030图12是缓冲器位置与缓冲力之关系示意图图中A对应重量级门扇,图中B对应中量级门扇,图中C对应轻量级门扇。0031图13是表示缓冲器位置。

12、与缓冲力之关系的模式图图中A对应重量级门扇,图中B对应中量级门扇,图中C对应轻量级门扇。0032图14是承座的立体图。0033图15是承座的分解立体图。0034图16是承座与拉臂之关系示意图图中A表示承座轴嵌入拉臂槽的状态,图中B表示承座轴小口径部嵌入拉臂槽的状态。说明书CN102472353A3/9页5具体实施方式0035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组装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39的门窗开闭装置。本实施方式中,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39被组装于辅助门扇进行开闭动作的门窗开闭装置。通过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39作位置调节的缓冲器32接触门窗开闭装置1的拉臂4,缓和拉臂4关闭时的冲击参见图6。。

13、0036图1给出门窗开闭装置的外观立体图。门窗开闭装置1用于辅助门扇进行开闭动作,和承座配合动作,在门扇因风等原因而被猛力关闭时缓和其冲击,或使处于没关严状态的门扇完全关闭。0037门窗开闭装置1的主体箱2形成为细长的矩体形状。主体箱2的顶部2A形成有切口3,在该切口3内配置拉臂4。拉臂4能以拉臂轴5为中心在水平方向旋转,能从切口3出没参见图2。0038如图2A所示,门扇D的上面挖开有与主体箱2的外形形状相对应的四边形孔6,门窗开闭装置1被埋入孔6内。门扇D的上面,在与主体箱2的切口3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能使拉臂4出没的切口7。图2A给出拉臂4闭状态。图14B给出拉臂4从闭状态旋转而从门扇D的切。

14、口7探出的状态。0039图3给出与门窗开闭装置1配合动作的承座。该图3中给出了从下侧观察环绕门扇D的上侧的框F上安装的承座8的状态。承座8具备通过埋头螺钉10固定于框F下面的承座基体11、和从承座基体11突出的承座轴12。如图4A所示,当门扇D关闭到某角度时,处于开状态的拉臂4就会抓住承座8的承座轴12。拉臂4在抓住了承座轴的状态下要向闭方向旋转。于是如图4B所示,拉臂4就将门扇D置于完全关闭状态。0040往往有时从房间出来轻轻地关门扇D时门扇D关不严实。然而即便轻轻地关门扇D,也能通过门窗开闭装置1的拉臂4抓住承座轴12而将门扇D完全关闭。另外,开着的门扇D因风等原因被猛力关闭时,门窗开闭装。

15、置1靠内部设置的缓冲器缓和门扇D产生的冲击,使门扇D缓慢关闭。门窗开闭装置1不仅具有拉拽门扇D的作用,还具有使门扇D缓慢动作的作用。0041图5给出门窗开闭装置1和承座8被安装于门扇D和框F的状态。图中A给出侧面图,图中B给出主视图。图中C,D是对应于A,B的截面图。承座8通过埋头螺钉10固定于框F。门窗开闭装置1通过止动螺钉13固定于门扇D。如该图所示,在门扇D闭状态下,门窗开闭装置1的拉臂4也处于闭状态。但是,严格地讲,在门扇D闭状态下,门窗开闭装置1的拉臂4也从闭状态朝开方向有稍微旋转。这是为了通过门窗开闭装置1的拉臂4给闭状态的门扇D进一步施加闭方向的力,以防止门扇D晃动。0042图6。

16、给出门窗开闭装置的分解立体图。门窗开闭装置1具备主体箱2、组配于主体箱2的臂座21、被臂座21可旋转地支撑的拉臂4、对拉臂4施加开方向或闭方向的转矩的附加力机构22、和缓和拉臂4关闭时的冲击的缓冲机构23。臂座21配置于主体箱2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附加力机构22配置于主体箱2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缓冲机构23配置于主体箱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0043各部件基本构造如下。主体箱2具有顶部2A和一对侧壁部2B。主体箱2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字形状。在主体箱2的下面和长度方向的两端面形成有组装部件用的开口24A,24B。另外,在主体箱2的顶部2A形成有拉臂4出没用的切口3。该主体箱2通过弯曲说明书CN1024。

17、72353A4/9页6加工薄板的板金工艺制造。0044臂座21配置于主体箱2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在构造上和组装上是关键部件。臂座21基本上形成为字形状,具有相对的第1和第2壁部21A、21B。通过第1和第2壁部21A、21B之间插入拉臂4、使拉臂轴5从下侧贯通臂座21和拉臂4,将拉臂4可旋转地联接于臂座21。将拉臂4联接于臂座21后,臂座21被插入主体箱2而与之联接。臂座21和主体箱2的联接可采用铆钉、小螺钉等。在臂座21和主体箱2开设将臂座21联接于主体箱2用的安装孔21C、2C。0045拉臂4以臂轴5为中心旋转。在拉臂4,于相对臂轴5偏心的位置插入第1和第2连杆轴26,27。如图7所示,在第。

18、1连杆轴26,总施加有附加力机构22的螺旋弹簧28的力。靠该螺旋弹簧28的弹簧力,拉拽门扇D的力作用于拉臂4。缓冲机构23的滑块31联接于第2连杆轴27。拉臂4朝闭方向旋转时,滑块31按压缓冲器32的顶杆32A的头部。为此,即便拉臂4想要迅速地朝闭方向旋转,缓冲器32也会使拉臂4缓慢地旋转。0046如图6所示,附加力机构22由上述第1连杆轴26、连杆片33、滑动弹簧箱34、螺旋弹簧28和弹簧座35构成。0047拉臂4形成有缝4A。在将连杆片33夹在缝4A里的状态下,使第1连杆轴26从上贯通拉臂4和连杆片33,据此,连杆片33联接于拉臂4。在连杆片33的另一端部嵌入弹簧联接轴36。借助该弹簧联接。

19、轴36,滑动弹簧箱34联接于连杆片33。0048滑动弹簧箱34可直线运动地组装入主体箱2。在滑动弹簧箱34的侧面,形成直线细长地伸出的突起34A。在主体箱2形成供该突起34A嵌入的缝2D。滑动弹簧箱34相对主体箱2的直线运动靠主体箱2的缝2D引导。0049在滑动弹簧箱34开设有比螺旋弹簧28口径稍大的孔,该孔内放入螺旋弹簧28。介于螺旋弹簧28,在滑动弹簧箱34的相反侧,配置开设有比螺旋弹簧28口径稍大的孔的弹簧座35。螺旋弹簧28压缩在滑动弹簧箱34和弹簧座35之间。弹簧座35使用铆钉或小螺钉等固定于主体箱2的端部。在弹簧座35和主体箱2开设将弹簧座35联接于主体箱2用的安装孔35A,2E。。

20、0050缓冲机构23由第2连杆轴27、滑块31、缓冲器32、和调节缓冲器行程方向位置的缓冲器调节装置39构成。缓冲器调节装置39由缓冲器座38、和可旋转地组装入缓冲器座38的缓冲器调节装置39构成。0051拉臂4形成有供滑块31插入的切口4B。将滑块31插入拉臂4的切口4B,使第2连杆轴27从上贯通拉臂4和滑块31,据此,将滑块31联接于拉臂4。在滑块31形成有供第2连杆轴27贯通的长孔31A。这是为了拉臂4旋转时要使滑块31直线运动。如图7所示,缓冲器32的顶杆32A的头部插入滑块31。滑块31的直线运动由臂座21的壁面21D和主体箱2的内壁面2F所引导。0052如图6所示,缓冲器32采用作。

21、为可动部的顶杆32A相对作为缓冲器主体部的缸体32B作行程运动的伸缩式缓冲器32。顶杆32A上一体设置插入缸体32B内的活塞。缸体32B充填有润滑油、润滑脂等粘性流体。顶杆32A的活塞相对缸体32B作行程运动时,粘性流体阻碍活塞的运动而产生阻尼力。另外,在缸体32B内还设置使被压缩了的顶杆32A恢复原来位置用的螺旋弹簧。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缓冲器32上下排列并使其顶杆轴线相互平行。说明书CN102472353A5/9页70053在主体箱2的端部使用铆钉或小螺钉等联接缓冲器座38。在缓冲器座38和主体箱2开设将缓冲器座38联接于主体箱2用的安装孔38A,2G。缓冲器座38起到缓冲器32的压持体的。

22、作用。在缓冲器座38组装调整缓冲器32的阻尼力用的缓冲器调节轴40。缓冲器调节轴40的侧壁44抵接缓冲器32的缸体32B的后端部。通过旋转缓冲器调节轴40,缓冲器调节轴40的侧壁44将上下两个缓冲器32的缸体32B朝顶杆的行程方向推出,使两个缓冲器32的位置变化。0054缓冲器座38的三个孔当中的一个41A是将门窗开闭装置1安装于门扇D用的孔。余下的左右二孔41B中插入缓冲器调节轴40。左右二孔41B是对应于门扇D右开和左开而设置的。门扇D的开方向不同拉臂4从主体箱2出来的方向也不同。为了用一个部件对应门扇D的两个开方向,开设了两个孔41B。在缓冲器座38形成收容上下两个缓冲器32用的缓冲器收。

23、容部38B。该缓冲器收容部38B也是对应于门扇D的两个开方向而设置两个。另外,因门扇D的开方向不同主体箱2的切口3的位置也会不同,而通过改变薄板弯曲方向就可对应,薄板的冲模用一个即可。0055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使平行排列于缓冲器座38上的两个缓冲器32的位置变化,所以能扩大阻尼力的调节范围。而且,由于通过一个缓冲器调节轴40能同时变化两个缓冲器32的位置,所以阻尼力的调节操作也变得容易。后面还要详述的是,用一个缓冲器调节轴40或使两个缓冲器32的行程方向的位置一致或使两个缓冲器32的行程方向的位置不同。只要能使两个缓冲器32的行程方向的位置或一致或不同,就能多级地调节阻尼力。0056门窗开闭。

24、装置1的动作如下。如图8A所示,拉臂4从闭状态旋转到图8C所示开状态。在拉臂4闭状态下,因附加力机构22的螺旋弹簧28的弹簧力,拉臂4被附加进一步朝闭方向旋转的力。当克服螺旋弹簧28的弹簧力使拉臂4朝开方向旋转时,则达到附加力机构22的变异点。当进一步使拉臂4朝开方向旋转而超过附加力机构22的变异点时,如图8C所示,因螺旋弹簧28的弹簧力,产生使拉臂4朝开方向旋转的力。另外,在变异点,连接拉臂轴5与第1连杆轴26的直线和连杆片33伸展方向一致,不产生迫使拉臂4旋转的力。0057关闭处于图8C所示开状态的门扇D时,使拉臂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8B所示,当超过附加力机构22的变异点时,因螺旋弹簧28。

25、的弹簧力,拉臂4被施加朝闭方向旋转的力。因此就能自动地关闭门扇D。另外,随着拉臂4朝闭方向旋转,滑块31按压缓冲器32的顶杆32A的头部。因此就能缓慢地使拉臂4旋转。0058当拉臂4朝闭方向旋转时,使滑块31抵接缓冲器32的顶杆32A的头,使缓冲器32阻碍滑块31直线运动。另一方面,当拉臂4朝开方向旋转时,使滑块31从缓冲器32的顶杆的头离开,缓冲器32不阻碍滑块31的直线运动。这是因为开门扇D时没有阻力为宜的缘故。如图7所示,滑块31和缓冲器32的顶杆32A的头没有联接,只是顶杆32A的头进入到滑块31内。当滑块31从缓冲器32离开时,为不使滑块31和缓冲器32游离,由臂座21和主体箱2引导。

26、滑块31和缓冲器32。0059门窗开闭装置1的组装方法如下。如图6所示,首先把连杆片33放入拉臂4的缝4A里,从上把第1连杆轴26穿过拉臂4,将连杆片33联接于拉臂4。接着,将滑块31放入拉臂4的切口4B,从上把第2连杆轴27穿过拉臂4,将滑块31联接于拉臂4。在将连杆片33和滑块31联接于拉臂4的状态下,把拉臂4夹在臂座21的相对的第1和第2壁部21A、说明书CN102472353A6/9页821B之间,从下穿过臂轴5而将拉臂4联接于臂座21。0060于是,在拉臂4装配于臂座21的状态下,将臂座21放入主体箱2中。将拉臂轴5穿过主体箱2的顶部2A,用平垫圈43卡住拉臂轴5的端部,还往主体箱2。

27、和臂座21的安装孔2C,21C穿过铆钉,通过铆接将臂座21联接于主体箱2。0061接着,将弹簧联接轴36嵌入连杆片33,将滑动弹簧箱34嵌入主体箱2的缝2D,将滑动弹簧箱34联接于弹簧联接轴36。将螺旋弹簧28放入滑动弹簧箱34,从主体箱2的端部的开口24A插入弹簧座35,往主体箱2和弹簧座35的安装孔2E,35A穿过铆钉,通过铆接将弹簧座35联接于主体箱2。0062接着,从主体箱2的相反侧的端部的开口将两个缓冲器32插入臂座21内。从主体箱2插入缓冲器座38,往主体箱2和缓冲器座38的安装孔2G,38A穿过铆钉,通过铆接将缓冲器座38联接于主体箱2。0063通过以上,整个部件的组装就结束了。。

28、由于是在预先将拉臂4、连杆片33和滑块31组装于臂座21的状态下,将臂座31组装入主体箱102,所以能使组装作业变得简单。组合于主体箱2的只有臂座21、弹簧座35和缓冲器座38这三个部件。0064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39的缓冲器座38和缓冲器调节轴40的详细构造如下。图9给出缓冲器座38的详图。在缓冲器座38形成收容上下两个缓冲器32的缓冲器收容部38B、和供调整缓冲器32强度的缓冲器调节轴40插入的孔41B。插入孔41B的缓冲器调节轴40的侧壁44在缓冲器收容部38B内露出。为了对应门扇D的右开和左开,缓冲器收容部38B和孔41B各设置两个。缓冲器座38的缓冲器收容部38B和主体箱2的侧壁2B。

29、配合动作,形成收容缓冲器32的收容框。在缓冲器座38也形成有将门窗开闭装置1安装于门扇上面用的孔41A。0065图10给出插入缓冲器座38的孔41B的缓冲器调节轴40。缓冲器调节轴40的侧壁44的截面形状在上节40A、中节40B、下节40C和最下节40D各有不同。如图中A所示,缓冲器调节轴40的上节即圆形部40A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状,在其外周面形成有相互间隔120度的三个定位凸部51。在缓冲器座38的孔41B的内周面形成有供定位凸部51嵌入的三个定位凹部,相互间隔120度。在缓冲器调节轴40的上面形成十字形槽63。将螺丝刀对准缓冲器调节轴40的十字形槽63,通过旋转螺丝刀就能旋转缓冲器调节轴40。

30、。缓冲器调节轴40每旋转120度就因定位凸部51和定位凹部的啮合而被定位。缓冲器调节轴40的最下节40D的截面和上节圆形部40A一样,形成为圆形状。缓冲器调节轴40的最下节40D嵌入的缓冲器座38的孔41B的下部参见图9B。0066如图10中D所示,缓冲器调节轴40的侧壁44的中节40B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中节三角形的一边52A距离旋转中心P近,其距离为。其余二边52B,52C距离旋转中心P远,其距离为。缓冲器调节轴40的中节高度等于两个缓冲器32当中上方的缓冲器32的高度,缓冲器调节轴40的中节40B三角形的一边52A52C接触上方的缓冲器32的缸体。通过旋转缓冲器调节轴40能变换接触缓冲器。

31、32的缸体的一边52A52C。当边52A接触缓冲器32时能将缓冲器32退到后方,而当边52B,52C接触缓冲器32时则能将缓冲器32推到前方。图11A给出将缓冲器32退到后面的状态,图11B给出通过缓冲器调节轴40将缓冲器32推到前方的状态。0067如图10A所示,缓冲器调节轴40的侧壁44的下节40C的截面形状也是三角形,说明书CN102472353A7/9页9但和侧壁中节40B的截面形状不同。据此,能使两个缓冲器行程方向上的位置或一致或不同。即如图中E所示,下节三角形的二边53A,53B距离旋转中心近,其距离为。其余一边53C距离旋转中心远,其距离为。缓冲器调节轴40下节40C的高度等于两。

32、个缓冲器32当中下方的缓冲器32的高度,缓冲器调节轴40下节40C三角形的一边接触下方的缓冲器32的缸体。通过旋转缓冲器调节轴40能变换接触缓冲器32缸体的边。当边53A,53B接触缓冲器32时能将缓冲器32退到后方,而当边53C接触缓冲器32时则能将缓冲器32推到前方。0068若使用该缓冲器调节轴40,则通过使缓冲器调节轴40每次旋转120度就能分三级调整两个缓冲器32的位置。即,能依次地切换如下状态如图12A所示的把两个缓冲器32推到前方的状态、如图12B所示的推出上方的缓冲器32而不推出下方的缓冲器32的状态、和如图12C所示的两个缓冲器32都不推出的状态。缓冲力阻力力也能按大中小三级切。

33、换。在本实施方式,缓冲器32采用只在顶杆32A行程的最后、譬如5MM缓冲力才变强的缓冲器。针对滑块31行程的缓冲力为图12中右栏中图形所示。0069如图12A所示,在缓冲器调节轴40将两个缓冲器32推出的状态下,能从门扇D关闭初始即产生大缓冲力。于是,当缓冲器32的顶杆32A的行程达到给定量以上时,能产生最大缓冲力。因此能对应重量级门扇。0070如图12B所示,在缓冲器调节轴40推出上方的缓冲器32而不推出下方的缓冲器32的状态下,随着顶杆32A行程运动缓冲力阶梯状增加。在门扇D关闭初始只从上方的缓冲器32产生阻尼力。其后从上下两个顶杆32产生阻尼力,然后从上方的缓冲器32产生的阻尼力进一步变。

34、大。在如图12B所示状态下,缓冲力为中,能对应中量级门扇。0071如图12C所示,在缓冲器调节轴把两个缓冲器32都不推出的状态下,缓冲器32和缓冲器调节轴40的边之间出现空隙。在门扇D关闭初始,根本不产生缓冲力。当门扇D关闭到给定行程,产生两个缓冲器32的缓冲力叠加而成的缓冲力。由于缓冲力变大之前顶杆32A不作行程运动,所以当门扇D完全关闭时,不产生如图中A或B所示那样大的缓冲力。在如图12C所示状态下,缓冲力为小,能对应轻量级门扇。0072另外,所谓“推出缓冲器32”,除了上述那种接触缓冲器32的缓冲器调节轴40的侧壁44推出缓冲器32的场合而外,也包括不接触缓冲器32的状态的缓冲器调节轴4。

35、0的侧壁44位置变化,而缓冲器32位置不变的场合。譬如,也包括从图12C所示状态使缓冲器调节轴40的侧壁44在不抵接缓冲器32的范围内朝滑块31移动的场合。因为这种场合也能调节阻尼力。0073也可以采用缓冲力一定而与顶杆的行程无关的缓冲器32。图13给出采用缓冲力一定的两个缓冲器32而靠缓冲器调节轴40来使缓冲器32的行程方向的位置变化后的状态图中左栏、和此时产生的缓冲力图中右栏。在本例也是两个缓冲器32的行程方向的位置按三级切换。即,能依次地切换如下状态如图13A所示的缓冲器调节轴40把两个缓冲器32推到前方的状态、如图13B所示的缓冲器调节轴40推出上方的缓冲器32而不推出下方的缓冲器32。

36、的状态、和如图13C所示的缓冲器调节轴40把两个缓冲器32都不推出的状态。缓冲力阻力力如图12中右栏所示按大中小三级切换。0074图14和图15给出承座8的详图。图14给出承座8的立体图,图15给出承座8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4所示,承座8具备安装于框F的承座基体11、和从承座基体11突出说明书CN102472353A8/9页10的承座轴12。门窗开闭装置1的拉臂4抓住承座8的承座轴12来开关门扇D。0075如图15所示,承座基体11形成为矩形。在承座基体11的四角,开设有四个埋头螺钉安装孔11A。在承座基体11的中央的孔11B内嵌入承座轴12。0076承座轴12由中空圆筒状的承座外轴54、一端。

37、面闭合的筒状承座内轴55和内盖56构成。在承座外轴54的外周面形成有法兰54A,承座外轴54嵌入承座基体11的孔11B,直到其法兰54A抵接承座基体11为止。内盖56从承座基体11的背面侧联接于承座外轴54。在内盖56形成插入承座弹簧57的中央而支撑承座弹簧57的支撑棒56A。0077承座内轴55嵌入承座外轴54。承座内轴55形成为前端部闭合的大自圆筒形状。在承座内轴55的前端部形成有圆筒形状的小口径部。即,承座内轴55形成有小口径部55A、与小口径部成同心圆的大口径部55B。因小口径部55A和大口径部55B,在承座内轴55的前端部带有台阶。承座弹簧57插入承座内轴55的大口径部55B。承座弹。

38、簧57介于承座内轴55和内盖56之间,想要使承座内轴55从承座外轴54突出。使承座内轴55从承座外轴54突出,直到承座内轴55的法兰55C抵接承座外轴54的内周面的台阶为止。当然,也能克服承座弹簧57的弹簧力而将承座内轴55压入承座外轴54内。0078如图16A所示,在门扇D闭状态下,为了防止门扇D晃动,即便门扇D抵接框F,门窗开闭装置1的拉臂4也会抓住承座轴12给门扇D施加进一步朝闭方向的力。即,在门扇D闭状态下,拉臂4本身并不完全地旋转到闭状态,而是处在距离闭状态很近的旋转角度,保持还能朝闭方向旋转的余地。0079当因外人捣乱等错误地将开状态的拉臂4置于闭状态的场合,拉臂4旋转到闭状态。此。

39、时,即便要想关闭门扇D而将之置于承座轴12嵌入拉臂4的槽48A的恢复状态,也不能将承座轴12嵌入拉臂4的槽48A。如图16B所示,通过在承座轴12的前端部形成小口径部55A,即便拉臂4旋转到闭状态,也能以相应于大口径部55B和小口径部55A的口径之差将小口径部55A卡入拉臂4的槽48A。只要能将承座轴12的小口径部55A卡入拉臂4的槽38A,则能使拉臂4旋转到开状态,接着使用时就能将承座轴12卡入拉臂4的槽48A,就能和平常一样使用门窗开闭装置1。0080须指出的是,本发明并非限于按上述实施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范围内可以变更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0081也可以使缓冲器座不介于主体箱而是。

40、直接安装于框或门扇,使多个缓冲器直接抵接门扇。此时,在缓冲器座的缓冲器收容部可形成包围缓冲器的框状臂,以能防止缓冲器脱落。0082本发明的缓冲器位置调节装置不仅适用于建筑物的门扇,也能适用于建筑物的拉门、家具的门扇、抽屉的缓冲器。0083本说明书基于2009年8月21日申请的特愿2009191868号,这里包括了其全部内容。0084符号说明008532缓冲器,008632A可动部顶杆,008732B缸体缓冲器主体008838缓冲器座说明书CN102472353A109/9页11008938B缓冲器收容部009040缓冲器调节轴009144缓冲器调节轴的侧壁009241B缓冲器座的孔009340。

41、A缓冲器调节轴的圆形部009440B缓冲器调节轴的中节接触多个缓冲器当中其一的部分009540C缓冲器调节轴的下节接触多个缓冲器当中另一个的部分009651定位凸部009752A,53C三角形的一边至少一边,009852B,52C,53B,53C三角形其余二边其余至少一边说明书CN102472353A111/15页12图1说明书附图CN102472353A122/15页13图2说明书附图CN102472353A133/15页14图3说明书附图CN102472353A144/15页15图4说明书附图CN102472353A155/15页16图5说明书附图CN102472353A166/15页17图6说明书附图CN102472353A177/15页18图7说明书附图CN102472353A188/15页19图8说明书附图CN102472353A199/15页20图9说明书附图CN102472353A2010/15页21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472353A2111/15页22图11说明书附图CN102472353A2212/15页23图12说明书附图CN102472353A2313/15页24图13图14说明书附图CN102472353A2414/15页25图15说明书附图CN102472353A2515/15页26图16说明书附图CN102472353A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