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1188744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5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613672.1

申请日:

2010.12.30

公开号:

CN102037996A

公开日:

2011.05.0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01N 57/16申请公布日:2011050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57/16申请日:20101230|||公开

IPC分类号:

A01N57/16; A01N57/14; A01P7/04

主分类号:

A01N57/16

申请人:

江苏腾龙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肖建中; 董小芳

地址:

224124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市西团镇城乡北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代理人:

杨晓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以稻丰散和毒死蜱为有效成分,有效成分占复配农药重量百分比的5%~75%。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后,获得了对稻飞虱等同翅目害虫草的明显增效作用,即刹虫剂的速效性显著,持效性延长。降低了农药的用药量,施药虫的明显增效作用,即杀虫的速效性显著,持效期延长,扩大了作用谱,降低了用药量、施药次数和用药成本,降低污染、并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以稻丰散和毒死蜱为有效成分,有效成分占复配农药重量百分比的5%~7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占复配农药重量百分比的6%~5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占复配农药重量百分比的20%~4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中稻丰散与毒死蜱的重量比为1:0.25~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中稻丰散与毒死蜱的重量比为1: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稻丰散占复配农药重量百分比的2%~30%,毒死蜱占复配农药重量百分比4%~5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表面活性剂重量百分比为1%~10%,溶剂、载体和助剂的重量百分比15%—9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为乳油、可湿性粉剂、水乳剂或颗粒剂。

说明书

一种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杀虫剂稻丰散与毒死蜱组合物,属于农用化学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虫剂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毒死蜱除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外,还有很强的内吸、胃毒作用,广谱有机磷杀虫剂,具有速效性。在植物叶片上有较好的渗透性。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昆虫体内胆碱酯酶。毒死蜱的化学名称为:O-(4-溴-2-氯苯基)-O-乙基-S-丙基-硫代磷酸酯。

稻丰散(phenthoate)高效、广谱为有机磷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抑制昆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对多种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害虫有效,具有良好的杀卵活性。速效性较强,害虫接触后很快死亡,但持效期较短。适用于水稻、棉花、果树、蔬菜等作物。稻丰散的化学名称为:O,O-二甲基-S-(α-乙氧基羰基苄基)二硫代磷酸酯。长期以来,单剂农药的长期使用,使用得害虫对多种药剂产生了抗药性,为了达到害虫防治的效果,不得不加大农药使用量,这样不仅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而且污染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农药防治的成本,提高防治效果,能够延缓害虫对稻丰散及毒死蜱抗性的复配农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其以稻丰散和毒死蜱为有效成分,有效成分占复配农药重量百分比的5%~75%。

作为本发明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有效成分占复配农药重量百分比的6%~55%。

作为本发明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有效成分占复配农药重量百分比的20%~45%。

作为本发明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有效成分中稻丰散与毒死蜱的重量比为1∶0.25~10。

作为本发明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有效成分中稻丰散与毒死蜱的重量比为1∶1~3。

作为本发明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稻丰散占复配农药重量百分比的2%~30%,毒死蜱占复配农药重量百分比4%~50%。

作为本发明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表面活性剂重量百分比为1%~10%,溶剂、载体和助剂的重量百分比15%-94%。

作为本发明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农药组合物为乳油、可湿性粉剂、水乳剂或颗粒剂。

本发明为乳油时,所用溶剂为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一线油、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乙酸乙酯、丙酮、丁酮、乙二醇醚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用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苯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苯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本发明为可湿性粉剂和颗粒剂时,所用载体为高岭土、膨润土、活性白土、海泡石、白炭黑、硅藻土、轻质碳酸钙、滑石粉、熟石膏、白垩土、陶土、蒙脱土、粘土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用表面活性剂为市售NNO、BX、LS、木质素磺酸盐、羧甲基纤维素盐类、烷基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本发明为水乳剂时,其连续相为水,所用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苯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基苯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使用的其它助剂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乙基)纤维素、黄原胶、阿拉伯胶、明胶、淀粉、海藻酸、尿素、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本发明的剂型为乳油时,所采用制备方法为搅拌溶解;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时,所采用制备方法为先将各种原材料混合均匀然后经气流粉碎至所需粒径;剂型为水乳剂时,所采用制备方法为在含有表面活性剂、防冻剂、消泡剂等的水溶液中将两种有效成分均匀剪切乳化成乳白色所需粒径的液体;剂型为颗粒剂时,所采用的制备方法为先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至所需粒径,然后捏合、经挤压造粒干燥所得。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和缺陷:单独使用稻丰散、毒死蜱防治害虫的过程中成本较高、防效偏低、药剂使用频率较高及易诱发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实际问题。提供一种含杀虫剂稻丰散和毒死蜱的杀虫剂组合物,从而提高了稻丰散的杀虫活性,扩大了杀虫谱,延长了品种的使用寿命。

具休实施方式经过室内和田间试验证明,本发明中两种杀虫剂的合理复配以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农作物虫害的防治效果有显著提高,并且能扩大杀虫谱,延缓单剂品种的使用寿命。具体实验结果是:稻丰散与毒死蜱质量比1∶0.5~10时与单剂相比较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共毒系数(CTC)106.34-149.38。稻丰散与毒死蜱结构不同,作用方式互补,二者复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提高药效,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后,获得了对稻飞虱等同翅目害虫草的明显增效作用,即刹虫剂的速效性显著,持效性延长。降低了农药的用药量,施药虫的明显增效作用,即杀虫的速效性显著,持效期延长,扩大了作用谱,降低了用药量、施药次数和用药成本,降低污染、并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应用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验例1

1试验目的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了有效的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同时解决水稻对稻丰散及毒死蜱的抗性,降低农药成本,提高防效。我们用稻丰散和毒死蜱的不同比制成的混剂,用点滴法对水稻稻纵卷叶螟进行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条件

2.1.1供试昆虫

稻纵卷叶螟Nilaparvata lugens采自扬州郊区水稻田,经室内繁殖2代,取其3龄若虫供试。

2.1.2培养条件

将大田取回的稻纵卷叶螟放在盆栽水稻网罩养虫笼内饲养。在自然条件下,自7月20号到9月22号繁殖。繁殖期间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24℃,自然光照,供试水稻品种武香粳14,土质为沙壤土,有机质1.6,PH值6.9。水稻管理同大田。稻纵卷叶螟繁殖期间未用任何药剂防治。

2.1.3仪器设备

盆栽网罩养虫笼,吸虫器,光照培养箱,玻璃试管,电子天平,滤纸,烧杯,培养皿,移液器,毛笔,浸虫网兜,秒表等

2.2试剂

2.2.1试验药剂

稻丰散(益尔散、爱乐散),phenthoate:93%原药由江苏腾龙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毒死蜱(乐斯本),chlorphrifos:95%原药由江苏腾龙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2.2.2其他试剂

丙酮(溶剂)、0.1%吐温80(表面活性剂)

2.3试验处理

2.3.1剂量设置

按江苏腾龙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的要求,将稻丰散和毒死蜱两个单剂原药用丙酮溶解配制成浓度为45%的5个不同配比的制剂。每个制剂100ml,其中稻丰散和毒死蜱原药45ml,丙酮55ml。配比如下。

稻丰散·毒死蜱不同配比

2.3.2试验处理及重复设计

根据稻丰散与毒死蜱预备试验结果,将供试稻丰散与毒死蜱6种配比药剂加0.1%吐温80稀释成5个浓度(有效成分),分别为112.5mg a.i./L、56.25mg a.i./L、25.625mg a.i./L、14.063mga.i./L和7.0313mg a.i./L,另设清水对照,共6个处理。每处理供试稻纵卷叶螟120头,每个药剂浓度处理4次重复。

2.4试验方法

采用浸虫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NY/T1154.6-2006,NY/T1154.7-2006的规定进行试验。用吸虫器吸取稻纵卷叶螟3龄若虫30头为一个重复,放入40目纱网兜内,在预先配好的处理药液内浸5s,取出在干净的滤纸上晾干后,放入1.8cm×30cm的无底玻管内,试管内放入分蘖末期的水稻茎秆2根。试管上端扎以纱布,下端用脱脂棉球塞住,将水稻裹根浸水保湿,于药后24小时检查活虫数,计算每个处理的平均死亡率,并计算校正死亡率。

2.5数据调查及统计分析

2.5.1校正死亡率计算

试验24小时后检查死亡虫数,统计校正死亡率

2.5.2LC50的计算

将各试验浓度转换成对数值(x),校正死亡率转换成机率值(y),以最小二乘法算出独立回归方程y=a+bx,然后计算各个药剂的LC50,并计算95%置信区间及b值和标准误。

2.5.3共毒系数计算方法

混剂的实测毒力指数计算用下式:ATI=SM×100]]>

式中: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

S-标准杀虫剂的LC50,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M-混剂的LC50,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混剂的实测毒力指数计算用下式:TTI=TIA×PA+TIB×PB

式中: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TIA-A药剂毒力指数;

PA-A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TIB-B药剂毒力指数;

PB-B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共毒系数计算用下式:CTC=ATITTI×100]]>

式中:CTC-共毒系数

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

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评价标准:复配剂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

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3结果与分析

将药剂稻丰散、毒死蜱及其不同配比药剂稻丰散·毒死蜱1号、2号、3号、4号、5号等8个药剂不同浓度处理24小时后对稻纵卷叶螟的试验结果原始数据整理于附表。将附表中各药剂试验浓度转换为对数值x,校正死亡率转换成机率值y,于表1。根据表1结果计算其回归方程,并计算LC50和共毒系数,结果见表1。

表28种不同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毒力与共毒系数测定结果(24小时)

4结论与评价

室内联合毒力测定及配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稻丰散与毒死蜱混配的5种不同配比制剂对稻纵卷叶螟都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实施例2

稻丰散15克(折百含量),毒死蜱1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n=20)7克,用二甲酰胺20克,二甲苯溶解得100克乳油产品,按照100克/亩剂量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每隔7天左右喷药一次,连喷2次,7天后调查平均防效77.3%,14天后调查防效为91.5%。

实施例3

稻丰散30克(折百含量),毒死蜱1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20)3克,一线油5克,羧甲基纤维素盐0.3克,丙二醇3克,消泡剂0.2克,去离子水加至100克,采用高速剪切搅拌乳化机搅拌分散,搅拌速度为2000转/分,搅拌时间为30分钟,得均匀可流动白色乳状液产品。按照100克/亩剂量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每隔7天左右喷药一次,连喷2次,7天后调查平均防效79.5%,14天后调查防效为93.4%。

实施例4

稻丰散5克(折百含量),毒死蜱15克,NN04克,BX4克,白炭黑10克,活性白土补加至100克,经气流粉碎至平均粒径为20um可湿性粉剂,按照100克/亩剂量防治水稻二化螟,每隔7天左右喷药一次,连喷2次,7天后调查平均防效73.5%,14天后调查防效为85.7%。

实施例5

稻丰散2克(折百含量),毒死蜱4克,木质素磺酸钠4克,十二烷基磺酸钠2克,白炭黑20克,膨润土补加至100克,经气流粉碎至平均粒径为20um可湿性粉剂,在上述可湿性粉中加入10克6%聚乙烯醇水溶液并搅拌均匀,通过挤压造粒烘干,得到100克2mm*5mm可分散性粒剂产品。按照120克/亩剂量防治水稻三化螟,每隔7天左右喷药一次,连喷2次,7天后调查平均防效80.3%,14天后调查防效为93.7%。

实施例6

稻丰散5克(折百含量),毒死蜱50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钙0.5克,十二烷基苯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3克,环己酮3克,黄原胶0.4克,消泡剂0.1克,去离子水加至100克,采用高速剪切搅拌乳化机搅拌分散,搅拌速度为4000转/分,搅拌时间为15分钟,得均匀可流动白色乳状液产品。按照100克/亩剂量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每隔7天左右喷药一次,连喷2次,7天后调查平均防效78.1%,14天后调查防效为91.8%。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一种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37996A43申请公布日20110504CN102037996ACN102037996A21申请号201010613672122申请日20101230A01N57/16200601A01N57/14200601A01P7/0420060171申请人江苏腾龙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地址224124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市西团镇城乡北路72发明人肖建中董小芳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2221代理人杨晓东54发明名称一种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以稻丰散和毒死蜱为有效成分,有效成分占复配农药重量百分比的575。本。

2、发明的优点在于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后,获得了对稻飞虱等同翅目害虫草的明显增效作用,即刹虫剂的速效性显著,持效性延长。降低了农药的用药量,施药虫的明显增效作用,即杀虫的速效性显著,持效期延长,扩大了作用谱,降低了用药量、施药次数和用药成本,降低污染、并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CN102037996A1/1页21一种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以稻丰散和毒死蜱为有效成分,有效成分占复配农药重量百分比的57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占复配农药重量百分比的655。3根据。

3、权利要求1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占复配农药重量百分比的204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中稻丰散与毒死蜱的重量比为1025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中稻丰散与毒死蜱的重量比为1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稻丰散占复配农药重量百分比的230,毒死蜱占复配农药重量百分比45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表面活性剂重量百分比为110,溶剂、载体和助剂的重量百分比159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其特征在。

4、于所述农药组合物为乳油、可湿性粉剂、水乳剂或颗粒剂。权利要求书CN102037996A1/6页3一种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杀虫剂稻丰散与毒死蜱组合物,属于农用化学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虫剂的组合物。背景技术0002毒死蜱除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外,还有很强的内吸、胃毒作用,广谱有机磷杀虫剂,具有速效性。在植物叶片上有较好的渗透性。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昆虫体内胆碱酯酶。毒死蜱的化学名称为O4溴2氯苯基O乙基S丙基硫代磷酸酯。0003稻丰散PHENTHOATE高效、广谱为有机磷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抑制昆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对多种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害。

5、虫有效,具有良好的杀卵活性。速效性较强,害虫接触后很快死亡,但持效期较短。适用于水稻、棉花、果树、蔬菜等作物。稻丰散的化学名称为O,O二甲基S乙氧基羰基苄基二硫代磷酸酯。长期以来,单剂农药的长期使用,使用得害虫对多种药剂产生了抗药性,为了达到害虫防治的效果,不得不加大农药使用量,这样不仅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而且污染生态环境。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农药防治的成本,提高防治效果,能够延缓害虫对稻丰散及毒死蜱抗性的复配农药。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其以稻丰散和毒死蜱为有效成分,有效成分占复配农药重量百分比的575。。

6、0006作为本发明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有效成分占复配农药重量百分比的655。0007作为本发明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有效成分占复配农药重量百分比的2045。0008作为本发明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有效成分中稻丰散与毒死蜱的重量比为102510。0009作为本发明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有效成分中稻丰散与毒死蜱的重量比为113。0010作为本发明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稻丰散占复配农药重量百分比的230,毒死蜱占复配农药重量百分比450。0011作为。

7、本发明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表面活性剂重量百分比为110,溶剂、载体和助剂的重量百分比1594。0012作为本发明所述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农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农药组合物为乳油、可湿性粉剂、水乳剂或颗粒剂。0013本发明为乳油时,所用溶剂为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一线油、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乙酸乙酯、丙酮、丁酮、乙二醇醚类中说明书CN102037996A2/6页4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用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苯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苯基酚聚氧乙烯聚氧。

8、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0014本发明为可湿性粉剂和颗粒剂时,所用载体为高岭土、膨润土、活性白土、海泡石、白炭黑、硅藻土、轻质碳酸钙、滑石粉、熟石膏、白垩土、陶土、蒙脱土、粘土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用表面活性剂为市售NNO、BX、LS、木质素磺酸盐、羧甲基纤维素盐类、烷基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0015本发明为水乳剂时,其连续相为水,所用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苯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基苯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使用的其它助剂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乙基纤维素、黄。

9、原胶、阿拉伯胶、明胶、淀粉、海藻酸、尿素、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0016本发明的剂型为乳油时,所采用制备方法为搅拌溶解;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时,所采用制备方法为先将各种原材料混合均匀然后经气流粉碎至所需粒径;剂型为水乳剂时,所采用制备方法为在含有表面活性剂、防冻剂、消泡剂等的水溶液中将两种有效成分均匀剪切乳化成乳白色所需粒径的液体;剂型为颗粒剂时,所采用的制备方法为先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至所需粒径,然后捏合、经挤压造粒干燥所得。001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和缺陷单独使用稻丰散、毒死蜱防治害虫的过程中成本较高、防效偏低、药剂使用频率较高及易诱发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实。

10、际问题。提供一种含杀虫剂稻丰散和毒死蜱的杀虫剂组合物,从而提高了稻丰散的杀虫活性,扩大了杀虫谱,延长了品种的使用寿命。0018具休实施方式经过室内和田间试验证明,本发明中两种杀虫剂的合理复配以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农作物虫害的防治效果有显著提高,并且能扩大杀虫谱,延缓单剂品种的使用寿命。具体实验结果是稻丰散与毒死蜱质量比10510时与单剂相比较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共毒系数CTC1063414938。稻丰散与毒死蜱结构不同,作用方式互补,二者复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提高药效,降低成本。0019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稻丰散和毒死蜱复配后,获得了对稻飞虱等同翅目害虫草的明显增效作。

11、用,即刹虫剂的速效性显著,持效性延长。降低了农药的用药量,施药虫的明显增效作用,即杀虫的速效性显著,持效期延长,扩大了作用谱,降低了用药量、施药次数和用药成本,降低污染、并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具体实施方式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应用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0021实验例100221试验目的0023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了有效的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同时解决水稻对稻丰散及毒死蜱的抗性,降低农药成本,提高防效。我们用稻丰散和毒死蜱的不同比制成的混剂,用点滴法对水稻稻纵卷叶螟进行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说明书CN102037996A3/6页500242材料与方法00。

12、2521试验条件0026211供试昆虫0027稻纵卷叶螟NILAPARVATALUGENS采自扬州郊区水稻田,经室内繁殖2代,取其3龄若虫供试。0028212培养条件0029将大田取回的稻纵卷叶螟放在盆栽水稻网罩养虫笼内饲养。在自然条件下,自7月20号到9月22号繁殖。繁殖期间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24,自然光照,供试水稻品种武香粳14,土质为沙壤土,有机质16,PH值69。水稻管理同大田。稻纵卷叶螟繁殖期间未用任何药剂防治。0030213仪器设备0031盆栽网罩养虫笼,吸虫器,光照培养箱,玻璃试管,电子天平,滤纸,烧杯,培养皿,移液器,毛笔,浸虫网兜,秒表等003222试剂0033221试验。

13、药剂0034稻丰散益尔散、爱乐散,PHENTHOATE93原药由江苏腾龙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0035毒死蜱乐斯本,CHLORPHRIFOS95原药由江苏腾龙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0036222其他试剂0037丙酮溶剂、01吐温80表面活性剂003823试验处理0039231剂量设置0040按江苏腾龙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的要求,将稻丰散和毒死蜱两个单剂原药用丙酮溶解配制成浓度为45的5个不同配比的制剂。每个制剂100ML,其中稻丰散和毒死蜱原药45ML,丙酮55ML。配比如下。0041稻丰散毒死蜱不同配比00420043232试验处理及重复设计0044根据稻丰散与毒死蜱预备试验结果,将供试稻丰散与。

14、毒死蜱6种配比药剂加01吐温80稀释成5个浓度有效成分,分别为1125MGAI/L、5625MGAI/L、25625MGAI/L、14063MGAI/L和70313MGAI/L,另设清水对照,共6个处理。每处说明书CN102037996A4/6页6理供试稻纵卷叶螟120头,每个药剂浓度处理4次重复。004524试验方法0046采用浸虫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NY/T115462006,NY/T115472006的规定进行试验。用吸虫器吸取稻纵卷叶螟3龄若虫30头为一个重复,放入40目纱网兜内,在预先配好的处理药液内浸5S,取出在干净的滤纸上晾干后,放入18CM30CM的无底玻。

15、管内,试管内放入分蘖末期的水稻茎秆2根。试管上端扎以纱布,下端用脱脂棉球塞住,将水稻裹根浸水保湿,于药后24小时检查活虫数,计算每个处理的平均死亡率,并计算校正死亡率。004725数据调查及统计分析0048251校正死亡率计算0049试验24小时后检查死亡虫数,统计校正死亡率005000510052252LC50的计算0053将各试验浓度转换成对数值X,校正死亡率转换成机率值Y,以最小二乘法算出独立回归方程YABX,然后计算各个药剂的LC50,并计算95置信区间及B值和标准误。0054253共毒系数计算方法0055混剂的实测毒力指数计算用下式0056式中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0057S标准杀。

16、虫剂的LC50,单位为毫克每升MG/L0058M混剂的LC50,单位为毫克每升MG/L0059混剂的实测毒力指数计算用下式TTITIAPATIBPB0060式中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0061TIAA药剂毒力指数;0062PAA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0063TIBB药剂毒力指数;0064PBB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0065共毒系数计算用下式0066式中CTC共毒系数0067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0068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0069评价标准复配剂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说明书CN102037996A5/6页7007080。

17、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00713结果与分析0072将药剂稻丰散、毒死蜱及其不同配比药剂稻丰散毒死蜱1号、2号、3号、4号、5号等8个药剂不同浓度处理24小时后对稻纵卷叶螟的试验结果原始数据整理于附表。将附表中各药剂试验浓度转换为对数值X,校正死亡率转换成机率值Y,于表1。根据表1结果计算其回归方程,并计算LC50和共毒系数,结果见表1。0073表28种不同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毒力与共毒系数测定结果24小时007400754结论与评价0076室内联合毒力测定及配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稻丰散与毒死蜱混配的5种不同配比制剂对稻纵卷叶螟都有一定的增效作用。0077实施例20078稻丰散15克折百含量,。

18、毒死蜱1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N207克,用二甲酰胺20克,二甲苯溶解得100克乳油产品,按照100克/亩剂量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每隔7天左右喷药一次,连喷2次,7天后调查平均防效773,14天后调查防效为915。0079实施例30080稻丰散30克折百含量,毒死蜱1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203克,一线油5克,羧甲基纤维素盐03克,丙二醇3克,消泡剂02克,去离子水加至100克,采用高速剪切搅拌乳化机搅拌分散,搅拌速度为2000转/分,搅拌时间为30分钟,得均匀可流动白色乳状液产品。按照100克/亩剂量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每隔7天左右喷药一次,连喷。

19、2次,7天后调查平均防效795,14天后调查防效为934。0081实施例40082稻丰散5克折百含量,毒死蜱15克,NN04克,BX4克,白炭黑10克,活性白土补加至100克,经气流粉碎至平均粒径为20UM可湿性粉剂,按照100克/亩剂量防治水稻二化螟,每隔7天左右喷药一次,连喷2次,7天后调查平均防效735,14天后调查防效为857。0083实施例50084稻丰散2克折百含量,毒死蜱4克,木质素磺酸钠4克,十二烷基磺酸钠2克,白炭黑20克,膨润土补加至100克,经气流粉碎至平均粒径为20UM可湿性粉剂,在上述可湿说明书CN102037996A6/6页8性粉中加入10克6聚乙烯醇水溶液并搅拌均。

20、匀,通过挤压造粒烘干,得到100克2MM5MM可分散性粒剂产品。按照120克/亩剂量防治水稻三化螟,每隔7天左右喷药一次,连喷2次,7天后调查平均防效803,14天后调查防效为937。0085实施例60086稻丰散5克折百含量,毒死蜱50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钙05克,十二烷基苯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3克,环己酮3克,黄原胶04克,消泡剂01克,去离子水加至100克,采用高速剪切搅拌乳化机搅拌分散,搅拌速度为4000转/分,搅拌时间为15分钟,得均匀可流动白色乳状液产品。按照100克/亩剂量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每隔7天左右喷药一次,连喷2次,7天后调查平均防效781,14天后调查防效为918。0087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说明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