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丝换筒自动生头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1559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7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79138.X

申请日:

2015.02.13

公开号:

CN104787622A

公开日:

2015.07.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H 67/08申请日:20150213|||公开

IPC分类号:

B65H67/08; B65H67/06; B65H54/22

主分类号:

B65H67/08

申请人:

无锡宏源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琴; 张始荣; 何小明; 杨晓庆; 刘洋

地址:

214106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山大道52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代理人:

徐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丝换筒自动生头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黑辊、空筒仓、空筒仓摇臂、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筒管架及满筒仓,当筒管架位于第一位置时,接收空筒仓摇臂运送至的空筒管并夹紧,当筒管架位于第二位置时,筒管架夹持空筒管与黑辊接触并旋转绕丝,还包括位于黑辊前部的吸丝口、使吸丝口开合的捕丝板以及端头为钩状结构且绕另一端旋转的挂丝板,挂丝板在旋转过程中经过吸丝口并最终旋转至黑辊上空筒管的尾纱槽处。本发明完全替代了传统常规机型换筒生头人工操作,在换筒阶段时,纺丝定长后能够自动换筒,在生头阶段时,满筒卸筒、空筒管换上后,实现自动生头;且生头整个过程在黑辊前方完成,有效避免了生头和满筒切丝过程中丝线缠绕黑辊情况的发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纺丝换筒自动生头控制系统,包括黑辊、位于黑辊后上方的空筒仓、与空筒仓配合的空筒仓摇臂、位于空筒夹摇臂及黑辊之间并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筒管架、位于筒管架后方平行于空管仓的满筒仓,所述筒管架上设有用以夹持筒管的夹盘,换筒部分即当所述筒管架位于第一位置时,筒管架夹盘松开满纱筒管使其落入所述满筒仓,接收所述空筒仓摇臂运送至的空筒管并夹紧,当筒管架位于第二位置时,筒管架夹持空筒管与黑辊接触并旋转绕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黑辊前部的吸丝口、使吸丝口开合的捕丝板以及端头为钩状结构且绕另一端旋转的挂丝板,所述挂丝板在旋转过程中经过所述吸丝口并最终旋转至所述黑辊上空筒管的尾纱槽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换筒自动生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丝板包括方向相异的两个钩状结构,与旋转方向同向的钩状结构相较另一个与旋转方向异向的钩状结构沟槽浅且与旋转端的距离短。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换筒自动生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黑辊前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带动纱线往复运动的横动导纱器,所述挂丝板从空筒管的尾纱槽处返回经过所述横向导纱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换筒自动生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丝口与黑辊之间还设有刀片装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换筒自动生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管架以筒管架一端为支点转动而夹盘位于筒管架另一端,所述满筒仓相邻于筒管架支点一端,当筒管绕丝完毕,筒管架的夹盘一端抬高至第一位置,当所述夹盘松开筒管,筒管通过筒管架导引落入满筒仓内。

6.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纺丝换筒自动生头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筒管架位于第二位置开始吸丝,上油抬丝装置工作,捕丝板抬起,丝进入吸丝口,刀片装置切断丝路,筒管架抬起至第一位置,丝卷停止转动后,夹盘打开,导出满筒筒管,控制空筒仓摇臂夹持空的筒管移动到筒管架夹盘处定位,夹盘夹持空的筒管,将筒管架压下至第二位置使空的筒管贴紧黑辊,同时空筒仓摇臂返回空管仓处,横动卷绕控制部控制横向导纱器工作,挂丝板旋转将丝钩至空筒管的尾纱槽,挂丝板返回将丝线带至横向导纱器的卡槽内,挂丝板归位,横向导纱器转入正常导丝运行,上油抬丝装置,卷绕探丝器开始工作。

说明书

一种纺丝换筒自动生头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力丝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高速弹力丝机普遍采用的是人工手动生头和换筒,即在纱管满纱后,人工手动将单锭纱管停止,停止后将满纱管取下,空纱管装上,再手动生头。这种方式自动化程度低,需要的人力较多,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而且也不利于提高机器效率,影响纱线质量。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纺丝换筒自动生头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目的之一在于将满筒纱管自动卸载出纺丝区筒管架,并将满筒纱管移动至满筒仓,并从空筒仓释放出空筒管至纺丝区筒管架,目的之二在于换筒成功后,将丝线生头卷绕至筒管架上的空筒管上,实现纱管纺丝卷绕。
技术方案:一种纺丝换筒自动生头控制系统,包括黑辊、位于黑辊后上方的空筒仓、与空筒仓配合的空筒仓摇臂、位于空筒夹摇臂及黑辊之间并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筒管架、位于筒管架后方平行于空管仓的满筒仓,所述筒管架上设有用以夹持筒管的夹盘,换筒部分即当所述筒管架位于第一位置时,筒管架夹盘松开满纱筒管使其落入所述满筒仓,接收所述空筒仓摇臂运送至的空筒管并夹紧,当筒管架位于第二位置时,筒管架夹持空筒管与黑辊接触并旋转绕丝;还包括位于黑辊前部的吸丝口、使吸丝口开合的捕丝板以及端头为钩状结构且绕另一端旋转的挂丝板,所述挂丝板在旋转过程中经过所述吸丝口并最终旋转至所述黑辊上空筒管的尾纱槽处,继而返回经过所述横向导纱器复位。当筒管架位于第二位置时,挂丝板从远离黑辊位置旋转并在吸丝口处通过端头的钩状结构钩住丝线,到达生头位置将丝线卡进筒管尾纱槽。
所述挂丝板包括方向相异的两个钩状结构,与旋转方向同向的钩状结构相较另一个与旋转方向异向的钩状结构沟槽浅且与旋转端的距离短;用于生头时将丝线钩送至筒管架上空筒管的尾纱槽位置,并在生头结束后辅助切断尾纱丝路。
为了在筒管上实现纱线的交叉螺旋卷绕,在所述黑辊前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带动纱线往复运动的横动导纱器,生头成功后,所述挂丝板从空筒管的尾纱槽处返回经过所述横向导纱器,再辅助将丝线带至横向导纱器的卡槽内后复位。
所述吸丝口与黑辊之间还设有刀片装置,用以切断丝路并辅助生头。
上述纺丝换筒自动生头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筒管架位于第二位置开始吸丝,上油抬丝装置工作,捕丝板抬起,丝进入吸丝口,刀片装置切断丝路,筒管架抬起至第一位置,丝卷停止转动后,夹盘打开,导出满筒筒管,控制空筒仓摇臂夹持空的筒管移动到筒管架夹盘处定位,夹盘夹持空的筒管,将筒管架压下至第二位置使空的筒管贴紧黑辊,同时空筒仓摇臂返回空管仓处,横动卷绕控制部控制横向导纱器工作,挂丝板旋转将丝钩至空筒管的尾纱槽,挂丝板返回将丝线带至横向导纱器的卡槽内,挂丝板归位,横向导纱器转入正常导丝运行,上油抬丝装置,卷绕探丝器开始工作。
有益效果:本发明完全替代了传统常规机型换筒生头人工操作,在换筒阶段时,纺丝定长后能够自动换筒,在生头阶段时,满筒卸筒、空筒管换上后,实现自动生头;且生头整个过程在黑辊前方完成,有效避免了生头和满筒切丝过程中丝线缠绕黑辊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 为纺丝过程中筒管架夹持丝卷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动换筒时筒管架处于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换筒后筒管架夹持空筒管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4~6 为挂丝板从A位置到B位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7 为挂丝板处于B位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8 为挂丝板从B位置返回A位置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一种纺丝自动换筒生头控制系统,包括黑辊1、沿黑辊1长度方向上带动纱线往复运动的横动导纱器7、位于黑辊1后上方的空筒仓18、与空筒仓18配合的空筒仓摇臂20、位于空筒仓摇臂20及黑辊1之间并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筒管架3、位于筒管架3后方平行于空筒仓18的满筒仓16,筒管架3上设有用以夹持筒管的夹盘4,换筒部分即当筒管架3位于第一位置时,筒管架3夹盘4松开满纱筒管使其落入满筒仓16,接收空筒仓摇臂20运送至的空筒管2并夹紧,当筒管架3位于第二位置时,筒管架3夹持空筒管2与黑辊1接触并旋转绕丝。还包括位于黑辊1前部的吸丝口22、使吸丝口22开合的捕丝板5、位于吸丝口22和黑辊1之间的刀片10以及端头为钩状结构且绕另一端的旋转轴36旋转的挂丝板6,具体的,挂丝板6包括方向相异的两个钩状结构34、35,与旋转方向同向的第一钩状结构34相较另一个与旋转方向异向的第二钩状结构35沟槽浅且与旋转轴36的距离短,用于生头时将丝线钩送至筒管架3上空筒管2的尾纱槽33位置,并在生头结束后辅助切断尾纱丝路。生头部分即当筒管架3位于第二位置时,挂丝板6从远离黑辊1位置旋转并经过吸丝口22处通过端头的钩状结构34、35钩住丝线29,并最终旋转至黑辊1上空筒管2的尾纱槽33处到达生头位置,生头成功后继而返回经过横向导纱器7将丝线29带至横向导纱器7的卡槽内复位。
本实施例还包含下列装置:空筒管检测装置19,该装置安装在空管仓18一端靠近空筒仓摇臂20处;满筒筒管检测装置17,该装置安装在满筒仓16靠近前部,检测满筒仓可存储满筒纱28的最后一个筒纱存储位置。筒管架3一端夹盘4处安装有纱管卷绕速度和状态检测装置9。
如图1所示,此时纺机处于正常纺丝状态,用以制造交叉卷绕的筒管,该状态下筒管架3处于第二位置,筒管架3上的夹盘4夹持筒管21贴合在黑辊1上被动纵向卷绕,横动电机26带动横动导纱器7及导纱器凹槽内的纱线29在筒管长度方向上做快速左右往复运动,将纱线29螺旋状卷绕成筒纱。随后如图2所示,此时筒管架3处于第一位置。纺丝定长到筒管21绕满纱筒后,自落控制部15控制探纱卷绕检测装置25停止工作后,自落控制部15通过检查满筒仓检测装置 17确认能否进入换筒状态,如若满筒仓16已满则转入报警状态,暂缓换筒,否则转入换筒状态。首先,自落控制部15发命令给吸丝磁阀14,控制吸丝磁阀14打开,此时捕丝板5抬起,吸丝口22通气,同时控制抬丝装置31打开,将纱线29丝路抬起脱离上油轮32,丝路通过吸丝口22被吸进吸丝废丝管内,同时通过横动导纱器7的左右运动带动纱线29卡进刀片10,丝路处于吸丝口22至横动导纱器7的部分被切断,至此丝路的开始端为原丝筒而末端处于吸丝口22内。自落控制部15发送信号给横动卷绕控制部24控制横动导纱器7慢速运行,同时自落控制部15通过控制阀组8使筒管架3抬起至第一位置,筒管21上的筒纱停止转动后,控制夹盘4松开,满筒筒纱导入进满筒仓16,满筒纱28沿满筒仓16导入顺序排好。自落控制部15接受空筒仓检测装置19的信号,处理判断空筒仓18是否有空筒管2,如若无空筒管2则切断当前锭位的丝路,停止当前锭位并报警。若空管仓18处于正常有空筒管2状态,则控制空筒仓摇臂20从空管仓18处运送空筒管2至筒管架夹盘4处,到位后,自落控制部15控制夹盘4夹紧空筒管2,并控制筒管架3下压至第二位置进行卷绕纺丝,图3示意了筒管架下压的局部结构图。至此,整个换筒状态结束。
图4~图8为换筒后整个生头过程。图4是生头前丝路的初始状态此时挂丝板6处于A位置,生头初始时,捕丝板5抬起,吸丝口22通气吸住丝的末端,挂丝板6的钩状端头远离空筒管2。生头时自落控制部15 通过控制阀组8使挂丝板6绕旋转轴36旋转,经过吸丝口22时,挂丝板6上的钩状端头34勾住纱线29带动其一起旋转,此时状态如图5所示。挂丝板6带动丝线旋转距离吸丝口22一定距离后,丝路同时卡在挂丝板6上的两个钩状结构34、35的沟槽内,此时状态如图6所示。挂丝板6带动丝路旋转至筒管架3上夹盘4夹持的空筒管2的尾纱槽33处时,第一钩状结构34先经过尾纱槽33处,随后两个钩状结构34、35之间的丝线卡进尾纱槽33内,此时状态如图7所示,此时挂丝板6处于B位置,此时丝路被分成两路,第一路丝线从原丝筒出来经第二钩状结构35至尾纱槽33部分,第二路丝为卡进尾纱槽33部分为起点,经第一钩状结构34至吸丝口22部分,空筒管2的尾纱槽33带动槽内的丝高速旋转,第一路丝被卷绕到空筒管2上,第二路丝被空筒管2的高速旋转以及吸丝口22的吸力拉扯断开,挂丝板6在尾纱槽33处稍停顿使尾纱槽33处留出足够多尾丝。然后自落控制部15 通过控制吸丝磁阀14关闭捕丝板5,随后挂丝板6旋转返回,挂丝板6上的钩状结构35将第一路丝路带动远离尾纱槽33,随着筒管2的旋转,丝线成交叉卷绕在空筒管2上,如图8所示。之后自落控制部15控制横动卷绕控制部24带动横动导纱器7作快速左右往复运动,且往复动程为正常卷绕时的动程或短于正常卷绕时的动程,往复导丝器7的凹槽锁住第一路丝往复运动将丝线卷绕到筒管上,之后控制横动导纱器7作正常左右往复运动,进入纺丝卷绕状态,至此生头动作结束。自落控制部15控制探纱卷绕检测装置25开始工作。

一种纺丝换筒自动生头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纺丝换筒自动生头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纺丝换筒自动生头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纺丝换筒自动生头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纺丝换筒自动生头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丝换筒自动生头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黑辊、空筒仓、空筒仓摇臂、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筒管架及满筒仓,当筒管架位于第一位置时,接收空筒仓摇臂运送至的空筒管并夹紧,当筒管架位于第二位置时,筒管架夹持空筒管与黑辊接触并旋转绕丝,还包括位于黑辊前部的吸丝口、使吸丝口开合的捕丝板以及端头为钩状结构且绕另一端旋转的挂丝板,挂丝板在旋转过程中经过吸丝口并最终旋转至黑辊上空筒管的尾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