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的地板结构.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15526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0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6455.1

申请日:

1994.09.26

公开号:

CN1106493A

公开日:

1995.08.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E04B5/00; E04B5/43

主分类号:

E04B5/00; E04B5/43

申请人:

株式会社饭田建筑设计事务所; 株式会社系统研创

发明人:

饭田郁夫; 沖田广司; 松本正文; 钉宫广

地址:

日本大分县

优先权:

1994.06.20 JP 137657/94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王礼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把建筑物分隔成若干楼层的构架s的水平构架部分sh的上面突设着倒大梁1和倒小梁2,在这些倒大梁1与倒小梁2之间架设着若干根搁栅托梁11,在这些搁栅托梁的上面通过搁栅16支承着地板层19。在搁栅托梁的端部及地板层19的端部与倒大梁1之间形成间隙α、β,通过这些间隙,可防止搁栅托梁及地板层的振动直接传递倒大梁。另外,搁栅托梁是由有∑形断面的∑形钢制成,其上下翼缘13相对于梁腹12可弹性变形,因此吸收上下方向的振动而提高隔音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建筑物地板结构,在把建筑物分隔成若干楼层的构架(s)的水平构架部分(sh)的上面突设有倒梁(1、2),由架设在这些倒梁(1、2)间的搁栅托梁(11)支承地板层(19);其特征在于,上述搁栅托梁(11)由上下一对翼缘(13)和梁腹(12)构成,翼缘(13)呈略三角形断面并在一顶点处有开放部(13 4 ),梁腹(12)的上下侧缘与上述一对翼缘(13)的开放部(13 4 )的一边缘相连,一个翼缘(13)支承在倒梁(1、2)上,地板层19通过搁栅(16)支承在另一个翼缘(13)上,在搁栅托梁(11)的端部及地板层(19)的端部与构架(s)之间形成有预定的间隙(α、β)。
2: 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建筑物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搁栅托梁(11)与上述倒梁(1、2)之间夹设有防振材料(15)。
3: 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建筑物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用金属用的特殊钉(17)将上述搁栅(16)固定在上方翼缘(13)上。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的地板结构。本发明的地板是在把建筑物分隔成若干楼层的一构架的水平构架部分的上面突设倒梁,用架设在这些倒梁间的搁栅托架支承地板层而构成的。

    关于建筑物的地板结构,本申请人先前正式提出过一种方案,例如已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3-202552号公报公开。

    根据上述的建筑物的地板结构,加在地板层上的冲击载荷被形成在地板层与水平构架部分之间的地板下空间衰减,对于楼下有良好的隔音效果。但仍希望更加提高这种隔音效果。

    本发明地目的就是在采用上述倒梁构造的建筑物中,更有效地隔断从地板层传到构架的振动,以便更加提高隔音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在把建筑物分隔成若干楼层的构架的水平构架部分上面突设倒梁,用架设在这些倒梁之间的搁栅托梁支承地板面,其特征在于,上述搁栅托梁由呈略三角形断面并在一顶点处有开放部的上下一两侧缘与上述对翼缘开放部的一边缘连接的梁腹构成,一个翼缘支承在倒梁上,地板层通过搁栅支承在另一个翼缘上,搁栅托梁的端部及地板层的端部与构架之间有预定的间隙。

    根据上述构造,由于搁栅托梁由略呈三角形断面并在一顶点处具有开放部的上下一对翼缘和上下两侧缘与上述一对翼缘开放部的一边缘连接的梁腹构成,一个翼缘支承在倒梁上,地板层通过搁栅支承在另一个翼缘上,所以,加在地板面上的振动被翼缘的弹性变形吸收,不容易传递给构架,因此提高了建筑物的隔音性。另外,由于搁栅托梁的端部及地板层的端部上构架之间形成了预定间隙,所以,搁栅托梁及地板层的振动不再直接传递给倒梁,更加提高了隔音性。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可从下面结合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中更加清楚地了解到。

    附图简要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住宅的局部纵断面图;

    图2是图1中的“2”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3”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的4-4线放大断面图。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由混凝土板构成的公寓式住宅的构架3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将建筑物分隔成上下若干楼层的水平构架部分sh和沿垂直方向延伸并连接在相邻水平构架部分sh之间的垂直构架部分sv。

    水平构架部分sh是采用倒梁结构,即,在水平构架部分sh的上面,成整体地朝上突设着若干个倒大梁1和若干个比该倒大梁1高度稍低的倒小梁2。倒大梁1包围着1户居住部分的外周,倒小梁2成格子形状,把倒大梁1相互连接起来。倒大梁1及倒小梁2的侧面及水平构架部分sh的上面形成若干个地板下空间3。

    由图2-图4可见,在倒大梁1形成的台阶部上壁11与倒小梁2的上面之间,以一定间隔平行地架设着若干根由Σ形钢构成的搁栅托梁11。各搁栅托梁11由带状梁腹12和与该梁腹12的上下缘连设的上下一对翼缘13、13构成。各翼缘13具有呈略直角二等边三角形的断面,由形成其中一个等边的第1部分131、形成底边的第2部分132和形成另一个等边的第3部分133构成。在第1部分131及第3部分133之间形成开放部134,梁腹12的上缘或下缘连接在第1部分131上。

    在把搁栅托梁11支承在倒大梁1的台阶部上壁11上时,在与上壁11之间夹着沙浆垫层14和厚20mm的防振橡胶15。在倒大梁1的台阶部侧壁12与搁栅托梁11端部之间,形成有数毫米的微小间隙2。

    在相互平行设置的若干根搁栅托梁11的上面,配设着若干根互相平行的木制搁栅16,该木制搁栅16垂直于上述搁栅托梁11地叠合在搁栅托梁11上。搁栅16通过金属用的特殊钉17固定在搁栅托梁11上方翼缘13的第2部分132上。地板层19通过厚3mm的防振橡胶18载置在搁栅16的上面并由钉20固定。这时,在倒大梁1的台阶部侧壁12与地板层19的端部之间,形成数毫米的微小间隙β。

    由于搁栅托梁11与搁栅16的结合是采用金属用的特殊钉17,所以,与已经的采用螺栓螺母的方法相比,可大幅度节省工程量。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构造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作用。

    由于地板层19的端面隔着间隙β与倒大梁1的台阶部侧壁12离开着,所以,加在地板层19上的振动不会直接传送给倒大梁1,而通过防振橡胶18以大大衰减的状态传递给木制搁栅16,并由该搁栅16进一步衰减后传递给搁栅托梁11。这时,由于由之形钢做成的搁栅托梁11能吸收上下方向的荷载,即翼缘13的第1部分131与第2部分132的连接部以及翼缘13的第1部分131与梁腹12的连接部能够弹性变形,所以,来自搁栅16的荷载被搁栅托梁11衰减后传递到倒大梁1及倒小梁2上。而且,这时,由于在搁栅托梁11的端部与倒大梁1之间有间隙α,所以,可防止振动直接传递给倒大梁1,同时,由于在搁栅托梁11与倒大梁1台阶部上壁11之间以及与倒小梁2的上面之间夹有防振橡胶15,所以振动被衰减。这样,加在地板层19上的振动以被充分衰减的状态传递给倒大梁1及倒小梁2,所以楼上的噪音不容易传递到楼下,提高了建筑物的隔音性。

    此外,由地板层19的振动而产生的音波,在地板下空间3内被充分衰减,所以,该音波几乎完全不会通过水平构架部分sh传到楼下。

    采用之形钢作为搁栅托梁11,在搁栅托梁11的端部及地板层19的端部与倒大梁1之间形成间隙α,β,仅以这样简单的构造便能有效地阻隔地板层19的振动,防止噪音传到楼下。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可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也可以在地板层19与倒大梁1之间的间隙β内填塞阻隔振动的缓冲材料。

建筑物的地板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建筑物的地板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建筑物的地板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物的地板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的地板结构.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在把建筑物分隔成若干楼层的构架s的水平构架部分sh的上面突设着倒大梁1和倒小梁2,在这些倒大梁1与倒小梁2之间架设着若干根搁栅托梁11,在这些搁栅托梁的上面通过搁栅16支承着地板层19。在搁栅托梁的端部及地板层19的端部与倒大梁1之间形成间隙、,通过这些间隙,可防止搁栅托梁及地板层的振动直接传递倒大梁。另外,搁栅托梁是由有形断面的形钢制成,其上下翼缘13相对于梁腹12可弹性变形,因此吸收上下方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