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以及网络再构成控制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40438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48121.0

申请日:

2002.10.31

公开号:

CN1417979A

公开日:

2003.05.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IPC(主分类):H04L 12/28放弃生效日:20030514|||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L12/28

主分类号:

H04L12/28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高桥学志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1.11.07 JP 2001-342262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汪惠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该装置(20A)包括当在网络1上新连接了节点F进行网络再构成处理并新构成网络的再构成装置、检测网络的构成是否完成的完成检测装置、掌握有关网络再构成处理的给定信息的计数装置(31)、没有检测到网络构成的完成时将给定信息和给定基准进行比较的比较装置(32)、以及根据比较结果将节点F视为无效的新连接无效装置(33)。再构成装置根据比较结果进一步进行网络再构成的处理。当网络再构成处理不能正常结束而反复执行时,可以从网络再构成的处理中自动退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当在包含1个或多个 节点的第1网络上连接了新节点时通过进行识别所述新节点的网络再构成 处理构成第2网络的再构成装置、检测所述第2网络的构成是否完成的完 成检测装置、把握有关所述再构成装置进行的网络再构成处理的给定信息 的计数装置、当所述完成检测装置没有检测到所述第2网络的构成完成时 将所述计数装置所把握的给定信息和给定基准进行比较的比较装置、以及 根据所述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将所述新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的新连接无效 装置;所述再构成装置根据所述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再次进行所述网络的 再构成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计 数装置通过测定由所述再构成装置进行网络再构成处理的次数来把握所述 给定信息,所述比较装置将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次数和作为所述给定基 准的给定次数进行比较,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在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次 数超过所述给定次数时将所述新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所述再构成装置在 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次数没有超过所述给定次数时进一步进行所述网络 再构成处理。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进一步 包括识别被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视为无效的节点的无效连接识别装置,所 述计数装置测定自节点被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视为无效的时刻以来的第1 时间,所述比较装置进一步比较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所述第1时间和第 1给定时间,当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所述第1时间超过所述第1给定时 间时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让所述无效连接识别装置识别出来的节点有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计 数装置所测定的次数是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进行所述网络再构成处理的次 数。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再 构成装置,不但在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次数没有超过所述给定次数的场 合,而且在节点被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视为无效之后,也进一步进行所述 网络再构成处理。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进一步 包括识别被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视为无效的节点的无效连接识别装置,所 述计数装置测定自节点被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视为无效的时刻以来的第1 时间,所述比较装置进一步比较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所述第1时间和第 1给定时间,当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所述第1时间超过所述第1给定时 间时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让所述无效连接识别装置识别出来的节点有效。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计 数装置所测定的次数是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进行所述网络再构成处理的次 数。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网 络再构成处理包括总线的初始化、树状结构的识别、自己ID识别等一系 列处理。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新 连接无效装置通过让所述新连接上节点的端口无效,来将所述新连接的节 点视为无效。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计 数装置通过测定自所述再构成装置开始进行网络再构成处理以来的第2时 间来把握所述给定信息,所述比较装置将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所述第2 时间和作为所述给定基准的第2给定时间进行比较,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 在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所述第2时间超过所述第2给定时间时将所述新 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所述再构成装置在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所述第2 时间没有超过所述第2给定时间时进一步进行所述网络再构成处理。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进一 步包括识别被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视为无效的节点的无效连接识别装置, 所述计数装置进一步测定自节点被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视为无效的时刻以 来的第1时间,所述比较装置进一步比较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所述第1 时间和第1给定时间,当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所述第1时间超过所述第 1给定时间时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让所述无效连接识别装置识别出来的节 点有效。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再构成装置,不但在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所述第2时间没有超过所述第 2给定时间的场合,而且在节点被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视为无效之后,也 进一步进行所述网络再构成处理。
13: 一种网络再构成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当在包含1个或多个 节点的第1网络上连接了新节点时通过进行识别所述新节点的网络再构成 处理来构成第2网络的再构成步骤、检测所述第2网络的构成是否完成的 完成检测步骤、把握有关在所述再构成步骤中的网络再构成处理的给定信 息的计数步骤、当在所述完成检测步骤中没有检测到所述第2网络的构成 完成时将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所把握的所述给定信息和给定基准进行比较的 比较步骤、以及根据在所述比较步骤中的比较结果将所述新连接的节点视 为无效的新连接无效步骤;在所述再构成步骤中,根据在所述比较步骤中 的比较结果进一步进行所述网络的再构成处理。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所 述计数步骤中通过测定在所述再构成步骤中进行网络再构成处理的次数来 把握所述给定信息,在所述比较步骤中将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所测定的次数 和作为所述给定基准的给定次数进行比较,在所述新连接无效步骤中当在 所述计数步骤中测定的次数超过所述给定次数时将所述新连接的节点视为 无效,在所述再构成步骤中当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测定的次数没有超过所述 给定次数时进一步进行所述网络再构成处理。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方法,其特征是:进一 步包括识别在所述新连接无效步骤中被视为无效的节点的无效连接识别步 骤,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测定自在所述新连接无效步骤中节点被视为无效的 时刻以来的第1时间,在所述比较步骤中进一步比较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测 定的所述第1时间和第1给定时间,当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测定的所述第1 时间超过所述第1给定时间时在所述新连接无效步骤中让在所述无效连接 识别步骤中识别出来的节点有效。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所 述再构成步骤中,不但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测定的次数没有超过所述给定次 数的场合,而且在所述新连接无效步骤中节点被视为无效之后,也进一步 进行所述网络再构成处理。
17: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所 述计数步骤中通过测定自在所述再构成步骤中开始进行网络再构成处理以 来的第2时间来把握所述给定信息,在所述比较步骤中将在所述计数步骤 中测定的所述第2时间和作为所述给定基准的第2给定时间进行比较,在 所述新连接无效步骤中当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测定的所述第2时间超过所述 第2给定时间时将所述新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在所述再构成步骤中当在 所述计数步骤中测定的所述第2时间没有超过所述第2给定时间时进一步 进行所述网络再构成处理。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方法,其特征是:进一 步包括识别在所述新连接无效步骤中被视为无效的节点的无效连接识别步 骤,在所述计数步骤中进一步测定自在所述新连接无效步骤中节点被视为 无效的时刻以来的第1时间,在所述比较步骤中进一步比较在所述计数步 骤中测定的所述第1时间和第1给定时间,当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测定的所 述第1时间超过所述第1给定时间时在所述新连接无效步骤中让在所述无 效连接识别步骤中识别出来的节点有效。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所 述再构成步骤中,不但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测定的所述第2时间没有超过所 述第2给定时间的场合,而且在所述新连接无效步骤中节点被视为无效之 后,也进一步进行所述网络再构成处理。

说明书


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以及网络再构成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网络再构成控制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以及网络再构成控制方法。背景技术

    图10表示通过IEEE1394的串行总线(以下简称为「总线」)可以与其他仪器连接的现有的仪器(以下简称「节点」的构成例。

    图10所示的节点A包括端口a1、端口a2、端口状态装置10、以及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主状态装置)20D。

    端口状态装置10,一般检测端口之间通过总线连接的情况,进行端口的初始化,并将端口之间已建立连接的事情通知给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20D。又,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20D包括网络再构成部250,进行称为网络再构成的处理。即,所谓的总线初始化、进行控制网络整体的路径的节点确定的树状结构的识别、从端部依次到最后的路径顺序产生节点的自己ID包的自己ID的识别等一系列处理。进一步,网络再构成部25D,检测网络的再构成是否正常结束了。

    图11表示说明现有的节点A的动作的流程图。又,图12表示为说明图10所示网络地状态的图。图12(a)表示连接建立前的网络的状态,(b)表示连接建立后的网络的状态。

    首先,在最初,图10所示节点A的端口a2和节点B的端口b1已经建立了连接,由节点A和节点B构成网络50,如图12所示已经稳定,网络50的构成处于已经结束的状态。然后,在节点A的端口a1新连接节点C的端口c1。

    在图11所示的第ST100步中,首先端口状态装置10检查在节点A的各端口a1和端口a2上是否有新端口连接,在此,检测到在节点A的端口a1新连接上节点C的端口c1。然后,将检测到该连接的事件通知给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20D。然后进入到第ST110步,在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20D中网络再构成部25D进行称为网络再构成的处理,包括从总线初始化(ST110)开始依次进行树状结构的识别(ST120)、以及自己ID的识别(ST130)的处理。

    然后,进入到第ST140步,网络再构成部25D,检测网络的再构成是否结束。即,网络再构成部25D在网络的再构成中在自己ID的识别处理(ST130)时通过判定是否产生了自己ID包,检测网络的再构成是否结束。然后,在上述网络再构成部25D中,自动进行总线初始化(ST110)、数状结构的识别(ST120)、以及自己ID的识别(ST130)等一系列处理,通常上述处理正常结束。为此,网络再构成部25D通常可以在自己ID的识别处理中识别所产生的自己ID包,检测到由新连接上的节点C与节点A、节点B构成的新网络60的再构成已经结束。在此,该新网络60,如图12(b)所示网络处于稳定状态。

    另一方面,在上述网络再构成的第ST110~第ST130步中,本来如果是标准化的就不会存在问题,但如果连接了与标准不同的节点C时,或者所连接的节点具有某种不稳定因素时,会出现在上述第ST110~第ST130步的处理不能正常结束的情况。即,在上述网络再构成的第ST110~第ST130步的处理多次反复执行,不仅所连接的节点C就连总线整体都陷入不能通信的状态。

    这时,在IEEE1394的标准中规定了称为配置超时的时间限制,在经过配置超时的166.6~166.9μs之后,在第ST140步中,网络再构成部25D由于不能识别自己ID包的产生,不能检测到网络再构成的结束(在第ST140步为NO),返回到网络再构成开始前的第ST110步。

    但是,如果再次进行网络再构成的第ST110~第ST130步的处理不能正常结束,将同样再次返回到网络再构成开始前的第ST110步。这样,由于网络再构成不能正常结束,网络再构成的第ST110~第ST130步的处反复,不能检测到网络再构成的结束。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构成某一网络的节点上连接新节点、网络再构成的处理不能正常结束而反复执行时可以从网络再构成的处理中自动退出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

    本发明目的实现如下——

    (1)一种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当在包含1个或多个节点的第1网络上连接了新节点时通过进行识别所述新节点的网络再构成处理构成第2网络的再构成装置、检测所述第2网络的构成是否完成的完成检测装置、把握有关所述再构成装置进行的网络再构成处理的给定信息的计数装置、当所述完成检测装置没有检测到所述第2网络的构成完成时将所述计数装置所把握的给定信息和给定基准进行比较的比较装置、以及根据所述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将所述新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的新连接无效装置;所述再构成装置根据所述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再次进行所述网络的再构成处理。

    依据该(1)项发明,当不能正常结束网络再构成的处理而反复执行时,将有关网络再构成的给定信息和给定基准信息进行比较、根据其结果将新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据此可以从网络再构成处理中自动退出,其结果可以返回到原来正常的网络状态。

    (2)在(1)中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中,所述计数装置通过测定由所述再构成装置进行网络再构成处理的次数来把握所述给定信息,所述比较装置将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次数和作为所述给定基准的给定次数进行比较,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在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次数超过所述给定次数时将所述新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所述再构成装置在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次数没有超过所述给定次数时进一步进行所述网络再构成处理。

    依据该(2)项发明,当不能正常结束网络再构成的处理而反复执行时,当进行网络再构成的次数超过给定次数时、将新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据此,可以从网络再构成处理中自动退出,其结果可以返回到原来正常的网络状态。

    (3)在(2)项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中,进一步可包括识别被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视为无效的节点的无效连接识别装置,所述计数装置测定自节点被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视为无效的时刻以来的第1时间,所述比较装置进一步比较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所述第1时间和第1给定时间,当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所述第1时间超过所述第1给定时间时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让所述无效连接识别装置识别出来的节点有效。

    依据该(3)项发明,识别一旦被无效的新连接的节点,让该节点再次有效,容易识别现在无效的网络,如果新连接的节点在过一时间后解除了不良的状态,可以再次连接尝试对网络再构成。

    (4)在(3)项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中,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次数是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进行所述网络再构成处理的次数。

    依据该(4)项发明,由于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测定网络再构成的次数,即使是在网络上多次连接节点的场合,也能自动防止只要超过设定的时间就误解除连接的情况发生。

    (5)在(2)项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中,所述再构成装置,不但在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次数没有超过所述给定次数的场合,而且在节点被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视为无效之后,也进一步进行所述网络再构成处理。

    依据该(5)项的发明,当不能正常结束网络再构成的处理而反复执行时,当进行网络再构成的次数超过给定次数时,将新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据此,可以从网络再构成处理中自动退出,为了再次进行网络的再构成,可以返回到和原来正常的网络同等的状态。

    (6)在(5)项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中,进一步可包括识别被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视为无效的节点的无效连接识别装置,所述计数装置测定自节点被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视为无效的时刻以来的第1时间,所述比较装置进一步比较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所述第1时间和第1给定时间,当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所述第1时间超过所述第1给定时间时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让所述无效连接识别装置识别出来的节点有效。

    依据该(6)项的发明,识别一时被视为无效的新连接的节点,让该节点再次有效,容易识别现在无效的网络,如果被视为无效的节点在过一时间后解除了不良的状态,可以再次连接尝试对网络再构成。

    (7)在(6)项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中,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次数可以是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进行所述网络再构成处理的次数。

    依据该(7)项的发明,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测定网络再构成的次数,即使是在网络上多次连接节点的场合,也可以自动防止只要超过设定的时间就误解除连接的情况发生。

    (8)在(1)项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中,所述网络再构成处理包括总线的初始化、树状结构的识别、自己ID识别等一系列处理。

    (9)在(1)项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通过让所述新连接上节点的端口无效,来将所述新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又,权利要求8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中,上述网络再构成处理包括总线的初始化、树状结构的识别、自己ID的识别的一系列处理。

    (10)在(1)项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中,所述计数装置通过测定自所述再构成装置开始进行网络再构成处理以来的第2时间来把握所述给定信息,所述比较装置将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所述第2时间和作为所述给定基准的第2给定时间进行比较,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在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所述第2时间超过所述第2给定时间时将所述新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所述再构成装置在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所述第2时间没有超过所述第2给定时间时进一步进行所述网络再构成处理。

    依据该(10)项发明,当不能正常结束网络再构成的处理而反复执行时,当从网络再构成开始后的时间超过给定时间时,将新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据此,可以从网络再构成处理中自动退出,其结果可以返回到原来正常的网络状态。

    (11)在(10)项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中,可进一步包括识别被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视为无效的节点的无效连接识别装置,所述计数装置进一步测定自节点被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视为无效的时刻以来的第1时间,所述比较装置进一步比较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所述第1时间和第1给定时间,当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所述第1时间超过所述第1给定时间时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让所述无效连接识别装置识别出来的节点有效。

    (12)在(10)项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中,所述再构成装置,不但在所述计数装置所测定的所述第2时间没有超过所述第2给定时间的场合,而且在节点被所述新连接无效装置视为无效之后,也进一步进行所述网络再构成处理。

    (13)一种网络再构成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当在包含1个或多个节点的第1网络上连接了新节点时通过进行识别所述新节点的网络再构成处理来构成第2网络的再构成步骤、检测所述第2网络的构成是否完成的完成检测步骤、把握有关在所述再构成步骤中的网络再构成处理的给定信息的计数步骤、当在所述完成检测步骤中没有检测到所述第2网络的构成完成时将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所把握的所述给定信息和给定基准进行比较的比较步骤、以及根据在所述比较步骤中的比较结果将所述新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的新连接无效步骤;在所述再构成步骤中,根据在所述比较步骤中的比较结果进一步进行所述网络的再构成处理。

    依据该(13)项发明,当不能正常结束网络再构成的处理而反复执行时,将有关网络再构成的给定信息和给定基准进行比较,根据其结果将新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据此,可以从网络再构成处理中自动退出,其结果可以返回到原来正常的网络状态。

    (14)在(13)项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方法中,在所述计数步骤中通过测定在所述再构成步骤中进行网络再构成处理的次数来把握所述给定信息,在所述比较步骤中将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所测定的次数和作为所述给定基准的给定次数进行比较,在所述新连接无效步骤中当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测定的次数超过所述给定次数时将所述新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在所述再构成步骤中当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测定的次数没有超过所述给定次数时进一步进行所述网络再构成处理。

    依据该(14)项发明,当不能正常结束网络再构成的处理而反复执行时,当进行网络再构成的次数超过给定次数时,将新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据此,可以从网络再构成处理中自动退出,其结果可以返回到原来正常的网络状态。

    (15)在(14)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方法中,可进一步包括识别在所述新连接无效步骤中被视为无效的节点的无效连接识别步骤,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测定自在所述新连接无效步骤中节点被视为无效的时刻以来的第1时间,在所述比较步骤中进一步比较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测定的所述第1时间和第1给定时间,当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测定的所述第1时间超过所述第1给定时间时在所述新连接无效步骤中让在所述无效连接识别步骤中识别出来的节点有效。

    依据该(15)项发明,识别一时被视为无效的新连接的节点,让该节点再次有效,容易识别现在无效的网络,如果新连接的节点在过一时间后解除了不良的状态,可以再次连接尝试对网络再构成。

    (16)在(14)项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方法中,在所述再构成步骤中,不但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测定的次数没有超过所述给定次数的场合,而且在所述新连接无效步骤中节点被视为无效之后,也进一步进行所述网络再构成处理。

    依据该(16)项发明,当不能正常结束网络再构成的处理而反复执行时,当进行网络再构成的次数超过给定次数时,将新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据此,可以从网络再构成处理中自动退出,为了再次进行网络的再构成,可以返回到和原来正常的网络同等的状态。

    (17)在(13)项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方法中,在所述计数步骤中通过测定自在所述再构成步骤中开始进行网络再构成处理以来的第2时间来把握所述给定信息,在所述比较步骤中将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测定的所述第2时间和作为所述给定基准的第2给定时间进行比较,在所述新连接无效步骤中当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测定的所述第2时间超过所述第2给定时间时将所述新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在所述再构成步骤中当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测定的所述第2时间没有超过所述第2给定时间时进一步进行所述网络再构成处理。

    依据该(17)项发明,当不能正常结束网络再构成的处理而反复执行时,当自网络再构成开始以来的时间超过给定时间时,将新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据此,可以从网络再构成处理中自动退出,其结果可以返回到原来正常的网络状态。

    (18)在(17)项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方法中,可进一步包括识别在所述新连接无效步骤中被视为无效的节点的无效连接识别步骤,在所述计数步骤中进一步测定自在所述新连接无效步骤中节点被视为无效的时刻以来的第1时间,在所述比较步骤中进一步比较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测定的所述第1时间和第1给定时间,当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测定的所述第1时间超过所述第1给定时间时在所述新连接无效步骤中让在所述无效连接识别步骤中识别出来的节点有效。

    (19)在(17)项所述的网络再构成控制方法中,在所述再构成步骤中,不但在所述计数步骤中测定的所述第2时间没有超过所述第2给定时间的场合,而且在所述新连接无效步骤中节点被视为无效之后,也进一步进行所述网络再构成处理。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有关第1实施方案的本发明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的节点的构成例的方框图。

    图2是图1所示节点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说明网络状态的图。

    图4是图1所示节点的动作的另一流程图。

    图5是第1实施方案的变形例中图1所示节点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第1实施方案的变形例中图1所示节点的动作的另一流程图。

    图7是包含有关第2实施方案的本发明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的节点的构成例的方框图。

    图8是图7所示节点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IEEE1394标准中寄存器的禁止位的例之图。

    图10是包含已有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的节点的构成例之图。

    图11是已有例中节点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已有例中网络状态的方框图。符号说明

    A~F—节点、a1~f1—端口、1—网络(第1网络)、2—网络(第2网络)、3—网络、10—端口状态装置、20A、20B—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主状态装置)、25A—网络再构成部(再构成装置以及检测结束的装置)、31—计数部(计数装置)、32—比较部(比较装置)、33—新连接无效部(新连接无效装置)、51—无效连接识别部(无效连接识别装置)、ST12—网络的再构成、ST13—检测再构成的结束、ST14A—测定次数和给定次数的比较、ST14B—测定时间和给定时间的比较、ST15—让新连接无效、ST61—第1时间和第1给定时间的比较、ST62—让成无效的连接有效。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案。

    (第1实施方案)

    图1是包含本实施方案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的节点的构成例之图。

    以下,对于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20A,以IEEE1394的标准中在线缆物理层上实现的情况为前提,在考虑IEEE1394的限制的情况下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节点D,由端口d1和端口d2、端口状态装置10、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主状态装置)20A构成。

    端口状态装置10,一般检测出端口之间通过IEEE1394的串行总线连接后进行端口的初始化,将端口之间已经连接的事件通知给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20A。

    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20A,除了网络再构成部25A之外,还包括计数部31(对应于计数装置)、比较部32(对应于比较装置)、以及新连接无效部33(对应于新连接无效装置)。

    网络再构成部(包括再构成装置(图中未画出)和结束检测装置(图中未画出))25A,进行称为网络的再构成(网络再构成处理)的、所谓的总线初始化、树状结构的识别、自己ID的识别的一系列处理(对应于再构成步骤)。又,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20A,检测网络的再构成是否正常结束(对应于结束检测步骤)

    在此,总线初始化,一般通过向有与其他节点连接的所有节点的端口发送总线复位信号来完成。对此,总线的连接方式,即为了再构筑拓扑结构,总线先被初始化。

    关于树状结构的识别,一般是在总线初始化结束后,进行各节点的树状结构的解析,针对所连接的所有端口确定与根路径节点的方位关系,据此,从根路径中选出1个节点。

    关于自己ID识别,一般是在树状结构的识别结束后,向所有节点发送称为Physical ID的物理识别号、即自己ID包。

    又,网络再构成部25A,如果检测到网络的再构成正常结束,就向计数部31输出让后述的测定次数复位的复位信号(图中未画出)。

    计数部31,测定在预先给定的时间内上述网络的再构成的一系列处理反复执行的次数(对应于给定信息)(对应于计数步骤)。又,计数部31,从网络再构成部25A或者后述的比较部32接收复位信号(图中未画出),将所测定的网络的再构成进行次数复位。

    比较部32,将预先设定的例如20次等给定次数(对应于给定基准)和由计数部31测定的次数进行比较(对应于比较步骤)。又,比较部32,当测定次数超过给定次数时,向计数部31输出将所测定的网络再构成进行次数进行复位的复位信号(图中未画出)。

    新连接无效部33,根据比较部32的比较结果,将新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对应新连接无效步骤)。即,当由计数部31所测定的次数超过给定次数时,通过写入IEEE1394标准的禁止位,禁止所连接的节点的端口,使得该节点被视为无效。

    图2表示包含本实施方案中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20A的节点D的动作流程图。又,图3表示网络的状态。图3(a)表示连接前的网络状态,图3(b)表示连接时的网络状态,图3(c)表示让连接无效后的状态。

    首先,如图3(a)所示,在最初,图1所示的节点D的端口d2和节点E的端口e1已经连接的、由节点D和节点E构成的网络1(对应于第1网络)网络整体处于稳定,网络的构成处于已经完成的状态。然后,在本实施例中,假设节点D的端口d1和节点F的端口f1通过总线建立新的连接。

    在图2所示的第ST11步中,首先,端口状态装置10检测在节点D的端口d1和端口d2上是否进行了新的连接。即,在端口状态装置10中,通过检测有无从连接对手的TPA和TPB所输出的偏置输出,来判断有无连接。在此,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端口状态装置10检测到节点F的端口f1通过总线新连接到节点D的端口d1上(在第ST11步中为YES),所以端口状态装置10在进行端口的初始化以使得端口可以通信的时刻,向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20A发送控制信号即Port_Status信号。

    然后,进入到第ST12步,在接收到Port_Status信号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20A中,在网络再构成部25A中的再构成装置进行称为网络的再构成的、上述总线初始化、树状结构的识别、自己ID的识别等一系列处理(对应于再构成步骤)。另一方面,当端口状态装置10不能检测到有无偏置因而不能检测到新的连接时(在第ST11步中为NO),网络1维持原有的稳定状态,返回到开始。

    然后,进入到第ST13步,在网络再构成部25A中的结束检测装置,检测网络的再构成是否正常结束(对应于结束检测步骤)。在此,在上述网络再构成部25A中,自动进行总线初始化、树状结构的识别、自己ID识别等一系列处理,通常上述处理正常结束。为此,在网络再构成部25A中,通常会检测到新连接的节点F和节点D、节点E所构成的新网路2(对应于第2网络)的构成已经完成(在第ST13步中为YES)。在此,如图3(b)所示,该新网络2处于稳定状态,这时返回到START。又,当网络再构成部25A检测到网络2的构成已经完成,向计数部31输出上述复位信号。然后,接收到复位信号的计数部31,将所测定的次数复位。

    但是,在上述网络的再构成的处理中,有时会因连接了不正确的机器(节点)等某种不稳定的因数而出现处理不能正常结束的情况。这时,在网络再构成部25A中,由于不能识别自己ID包的发生,因而有时不能检测到网络再构成的完成(在第ST13步中为NO)。这时进入到第ST14A步。

    在第ST14A步,首先,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20A中的计数部31,在例如包含几个在上述已有例中配置超时的给定时间内,测定上述网络的再构成进行了几次(即进行了几次总线复位)(对应于计数步骤)。这样,通过设定给定时间,当超过该给定时间时,可以自动防止误解除连接的情况。然后,在比较部32中,将计数部31测定的次数与预先设定的给定次数进行比较(对应于比较步骤),当超过给定次数时(第ST14A步中为YES),进入到第ST15步。又,当上述测定次数超过给定次数时,比较部32向计数部31输出上述复位信号。接收到复位信号的计数部31,将所测定的次数复位。另一方面,当没有超过给定次数时(第ST14A步中为NO),在第ST16步中,计数部31在所测定的次数上加1,并返回到第ST12步。此外,在第ST16步中的处理,也可以在第ST14步由计数部31进行(在后述的图4以及图8中也同样)。

    然后,在第ST15步中,在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20A中的新连接无效部33中,新连接的节点F被视为无效(对应于新连接无效步骤)。即,在IEEE1394标准的寄存器中,在与成为无效的端口对应的禁止位中写入[1],而在与有效端口对应的禁止位中写入[0]。在此,通过在对应于节点D的端口d1的禁止位中写入[1],将端口d1置为禁止。这样,有关该端口d1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20A不动作,可以将新连接的节点F视为无效。然后返回到第ST12步。

    这样,对于新连接的节点F被视为无效的图3(c)所示的网络3,在第ST12步中进行网络的再构成的处理。然后,进入到第ST13步,由于在网络3中节点F被视为无效,和图3(a)所示的原来稳定的网络1的状态等同,故可以检测到网络再构成已完成(在第ST13步中为YES)。然后返回到START。在此,网络3和网络1的状态等同的含义在于考虑到了这样一种情况:在网络再构成的处理(第ST12步)中的树状结构的识别中,网络1中的成为根路径的节点和网络3中成为根路径的节点不同。

    又,虽然在上述中描述的是:在第ST15步新连接无效部33将新连接的节点F视为无效之后,返回到第ST12步进行网络的再构成。但是,本实施方案并不限定于此,第ST15步被视为无效之后,也可以不经由第ST12步中的网络再构成的处理而直接返回到START。

    图4是这种情况下的节点D的动作的流程图。在此,和上述动作相同步骤不进行重复说明。

    在第ST15步,新连接无效部33将新连接的节点F被视为无效之后,图3(c)所示的网络3和图3(a)所示的连接前的网络1为相同的状态(称为根路径的节点也不变化)。因此,如图4所示,可以返回到START状态。

    在此,虽然在上述中描述的是:在第ST14A步当所测定的次数超过给定次数时(第ST14A步中为YES),通过比较部32向计数部31输出复位信号,让计数部31所测定的次数复位。但是本发明在如是情况下也可以实施:在后述的在第ST15步,新连接无效部33将新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时,和上述同样,向计数部31输出复位信号(图中未画出),以让计数部31所测定的次数复位。

    如上所述,依据本实施方案,在网络上有新节点连接时的网络再构成处理,即使是所连接的节点因某种不稳定因素不能正常结束而反复执行时,也可以通过设置计数部31、比较部32、以及新连接无效部33以在给定场合下将新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来自动从网络再构成的处理中退出。其结果,经过再次进行网络再构成的处理,可以返回到和原来的网络等同的网络。另外,也可不经过网络再构成处理而返回原来的网络。

    此外,虽然本实施方案中描述的是:在计数部31中测定进行网络再构成的次数。但是,本实施方案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计数部31可以测定从总线初始化开始后的时间,根据该时间判定是否继续进行网络的再构成。即,由于总线初始化在时间轴上进行,是否正常进行了总线的初始化,可通过测定时间而容易地检测到。例如,从IEEE1394所规定的总线初始化时间的166μs开始到检测下一新连接为止的时间的330ms期间,如果多次发送总线复位信号,则表示不正常。对此,如果在到检测最初连接为止的330ms经过后开始对总线初始化,然后,在到检测下一连接为止的330ms之内网络的再构成还不结束的话,则可以判断为异常状态。

    <变形例>

    以下将描述的是:对作为上述第1实施方案中的变形例,计数部31不测定进行网络再构成的次数,而代之以测定网路再构成开始以来的时间。

    此外,在以下,和上述同样是参照图1进行说明,但对于重复的部分只是简略涉及,主要以变形例中的特征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上述图1所示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20A,除了网络再构成部25A之外,还包括本变形例中的计数部31(对应于计数装置)、本变形例中的比较部32以及新连接无效部33。

    网络再构成部25A,进行上述网络的再构成处理,并检测网络的再构成是否正常完成。又,网络再构成部25A,如果检测到网络的再构成正常结束,向本变形例中的计数部31输出让所测定时间复位的复位信号(图中未画出)。

    本变形例中的计数部31,测定网络再构成处理在怎样程度的时间内完成。即,计数部31,从网络再构成部25A接收到表示网络再构成已经开始(即总线初始化已经开始)的信号(图中未画出),测定自网络再构成的处理开始以来的时间(对应于第2时间。或者,对应于给定信息)(对应于计数步骤)。计数部31,从网络再构成部25A或者后述的本变形例中的比较部32接收复位信号(图中未画出),将所测定的自上述网络再构成处理开始以来的时间复位。

    本变形例中的比较部32,将预先设定的给定时间(对应于第2给定时间,或者对应于给定基准)和由计数部31测定的第2时间进行比较(对应于比较步骤)。又,比较部32,当第2时间超过第2给定时间时,向计数部3 1输出一用于将所测定的时间进行复位的复位信号(图中未画出)。

    新连接无效部33,根据比较部32的比较结果,将新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对应新连接无效步骤)。即,当由计数部31所测定的第2时间超过第2给定时间时,通过写入IEEE1394标准的禁止位,禁止所连接的节点的端口,使得该节点被视为无效。

    图5表示包含本实施方案的变形例中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20A的节点D的动作流程图。

    和上述图2的说明相同,在进入到第ST13步后,就于该ST13步在网络再构成部25A中的结束检测装置检测网络的再构成是否正常结束。在此,在上述网络再构成部25A的网络再构成处理通常正常结束。为此,在网络再构成部25A中,通常检测到由新连接的节点F和节点D、节点E所构成的新网路2(对应于第2网络)的构成已经完成(在第ST13步中为YES)。在此,该新网络2,如图3(b)所示,网络处于稳定状态,这时也返回到START。又,网络再构成部25A当检测到网络2的构成已经完成时,就向计数部31输出上述复位信号,计数部31将所测定的第2时间复位。

    但是,和上述相同,有时会出现不能检测到网络再构成已完成的情况(在第ST13步中为NO)。这时进入到第ST14B步。

    在第ST14B步,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20A中的比较部32中,将计数部31测定的从网络再构成处理开始后的第2时间与例如上述的330ms这一第2给定时间进行比较,若第2时间超过第2给定时间(第ST14B步中为YES),则进入到第ST15步。这时,比较部32向计数部31输出复位信号,计数部31,将所测定的第2时间复位。另一方面,若第2时间没有超过第2给定时间(第ST14B步中为NO),则返回到第ST12步,再次进行网络再构成处理。此外,这种情况下(第ST14B步中为NO),计数部31继续测定自网络再构成处理开始以来的时间。

    然后,在第ST15步中,和上述同样,在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20A中的新连接无效部33中,将新连接的节点F视为无效。然后,和上述同样,通过第ST12步和第ST13步,返回到START。

    又,在本变形例中,在第ST15步被视为无效之后,也可以不经由第ST12步中的网络再构成的处理而直接返回到START。

    图6是这种情况下的节点D的动作的流程图。在此,和上述动作相同步骤不进行重复说明。

    即,在第ST15步,新连接无效部33将新连接的节点F视为无效之后,以和上述相同的理由,可以返回到START状态。

    在此,在本变形例中,关于计数部31所测定时间的复位,也可以不由比较部32向计数部31输出复位信号,而是由新连接无效部33在让新连接的节点无效时向计数部31输出复位信号,这同样也可以实施本发明。

    如上所述,依据本实施方案的变形例也可以获得和上述同样的效果,即,可以自动从网络再构成的处理中退出。其结果,经过再次进行网络再构成的处理,可以返回到和原来的网络等同的网络。又,也可以不经过网络再构成的处理而直接返回到原来的网络。

    (第2实施方案)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案。

    图7是有关第2实施方案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20B的构成例的方框图。

    本实施方案中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20B,如图7所示,是在图1所示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20A的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了无效连接识别部51。在此,和图1所示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无效连接识别部51(对应于无效连接识别装置),识别在第1实施方案所说明的第ST15步中被新连接无效部33视为无效的节点(对应于无效连接识别步骤)。

    图8是本实施方案中节点D的动作流程图。在图8中,是在图2的流程图中的第ST11步的前段上,进一步增加了无效连接识别部51和新连接无效部33的动作所需要的第ST61步和第ST62步。在此,和图2的流程图中说明的步骤相同的步骤不再重复说明。

    首先,如图3(a)所示的网络1的整体处于稳定,从网络构成已经完成的状态进入到第ST61步。在第ST61步,计数部31,在上述第ST15步中新连接的节点F被视为无效的同时开始测定时间(对应于第1时间)。又,无效连接识别部51识别被视为无效的节点F。具体讲,如图9所示,通过参照被视为无效的节点D的端口d1作为“1”、有效的端口d2作为“0”保存的IEEE1394的寄存器的禁止位,识别被视为无效的节点F。然后,比较部32,将计数部31测定的第1时间和预先设定的给定时间(对应于第1给定时间)进行比较,判定所测定的时间是否超过给定时间。当超过给定时间时,进入到第ST62步,当没有超过给定时间时,进入到第ST11步,以后的处理和上述相同。此外,当在上述第ST15步中被视为无效的节点不存在时,不进行时间测定,所以不会超过给定时间,这时当然进入到第ST11步。

    然后,在第ST62步,新连接无效部33让被无效连接识别部51识别出来的节点F再次有效。即,被视为无效的节点F的端口d1为禁止状态,例如通过对端口状态装置10复位,解除端口d1的禁止状态,让节点F再次有效。然后,进入到第ST11步,以后的处理和上述相同。

    这样,识别一时被视为无效的新连接的节点,让该节点再次有效,所以容易识别现在无效的网络,可以再次对包含新连接的节点的网络进行再构成。这样,对于如是场合变得有效:新连接的节点在过一时间后解除了不良的状态,通过再次连接尝试对网络再构成。

    此外,虽然在上述中描述的情况是:在图2的流程图中的第ST11步的前段上,增加了无效连接识别部51和新连接无效部33的动作所需要的第ST61步和第ST62步。但是,本实施方案,同样可以适用于在图4的流程图中的第ST11步的前段上增加第ST61步和第ST62步的情况。

    又,虽然在上述描述的情况是:以计数部31所测定的次数为基准进行网络的再构成时,让被无效的节点有效。但是,本实施方案同样可以适用于如是情况:正如上述第1实施方案中采用图5和图6所说明的那样,以计数部31所测定的时间为基准进行网络的再构成时,在第ST11步的前段上增加第ST61步和第ST62步,据此,让被无效的节点有效。

    又,在上述所有实施方案中,虽然是对在2个节点构成的网络上有新节点连接时的情况进行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同样可以适用于在1个节点或者3个以上的节点构成的网络上有新节点连接时的情况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因新连接的节点不稳定或者连接了标准之外的节点等因素,造成网络再构成处理不能正常结束而反复执行时,通过将新连接的节点视为无效,可以从网络再构成的处理中自动退出。

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以及网络再构成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以及网络再构成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以及网络再构成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以及网络再构成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以及网络再构成控制方法.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再构成控制装置,该装置(20A)包括当在网络1上新连接了节点F进行网络再构成处理并新构成网络的再构成装置、检测网络的构成是否完成的完成检测装置、掌握有关网络再构成处理的给定信息的计数装置(31)、没有检测到网络构成的完成时将给定信息和给定基准进行比较的比较装置(32)、以及根据比较结果将节点F视为无效的新连接无效装置(33)。再构成装置根据比较结果进一步进行网络再构成的处理。当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