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132254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7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26537.5

申请日:

2003.05.07

公开号:

CN1450682A

公开日:

2003.10.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H01M 10/3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雷天温斯顿(深圳)电池有限公司变更后:雷天温斯顿电池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鲤鱼门街1号前海深港合作区管理局综合办公楼A201室(入驻深圳市前海商务秘书有限公司)变更后: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入住深圳市前海商务秘书有限公司)|||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1M 10/3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雷天电池技术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雷天温斯顿(深圳)电池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中国香港中环皇后大道十五号置地广场告罗士打大厦2108室变更后权利人: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鲤鱼门街1号前海深港合作区管理局综合办公楼A201室(入驻深圳市前海商务秘书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41201|||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1M 10/3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鍾馨稼变更后权利人:雷天电池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中国香港大埔三门仔路23号比华利山别墅温莎道102号洋房变更后权利人:中国香港中环皇后大道十五号置地广场告罗士打大厦2108室登记生效日:20121130|||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H01M 10/3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钟馨稼变更后:鍾馨稼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泰然工业园201幢东座三楼变更后:中国香港大埔三门仔路23号比华利山别墅温莎道102号洋房|||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H01M 10/38合同备案号:2010990000223让与人:钟馨稼、雷天电池技术有限公司受让人:中聚雷天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发明名称: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申请日:20030507公开日:20031022授权公告日:20060308许可种类:独占许可备案日期:20100427|||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钟海 地址: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北区科苑北路1号雷天工业园区内变更后权利人:钟馨稼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泰然工业园201幢东座三楼 邮编: 518040登记生效日:2008.9.12|||授权|||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变更项目: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何美仪变更后权利人:钟 海变更项目:地址变更前:香港葵涌梨木树杨树楼1910室变更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北区科苑北路1号雷天工业园区内登记生效日:2005.5.13|||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变更项目: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锺馨稼变更后权利人:何美仪变更项目:地址变更前:518040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泰然工业园201幢东座三楼变更后:香港葵涌梨木树邨910室登记生效日:2004.9.3|||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1M10/38

主分类号:

H01M10/38

申请人:

锺馨稼;

发明人:

锺馨稼

地址:

518040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泰然工业园201幢东座三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中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皋翔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包括:设有注液排气阀的壳体,由两块以上矩形片状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片和隔膜交替叠摞构成的芯体,电解液,其特征在于:芯体的正、负极片的无涂层基板面端以相反方向布排,正、负极片无涂层基板面端分别由带束头极柱装订连接后其极柱指向相反,芯体封装在充满电解液壳体内,芯体两端的极柱分别从壳体的两端导出。本发明锂电池改变了极柱的导出方向,以满足不同领域、各种不同负载条件下使用要求。本发明适用于液态锂离子电池、半固态锂离子电池,亦适用于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包括:设有 注液排气阀的壳体,由两块以上矩形片状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片和隔 膜交替叠摞构成的芯体,电解液,其特征在于:芯体的正、负极片的 无涂层基板面端以相反方向布排,正、负极片无涂层基板面端分别由 带束头极柱装订连接后其极柱指向相反,芯体封装在充满电解液壳体 内,芯体两端的极柱分别从壳体的两端导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 池,其特征在于:正极片(3)由导电基板(30)和正极活性浆料(32) 制成,导电基板(30)为矩形片状金属铝箔或铝网或铝板,正极活性 浆料(32)按常规工艺涂复在导电基板(30)两面,导电基板(30) 一端留有无涂层基板面端(31);负极片(4)由导电基板(40)和负 极活性浆料(42)制成,导电基板(40)为矩形片状金属铜箔或铜网 或铜板,负极活性浆料(42)按常规工艺涂复在导电基板(40)两面, 导电基板(40)一端留有无涂层基板面端(41)。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 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注液排气阀(9)由开有排气孔(90)的阀座 (91)、设置在阀座(91)内的阀片(92)、弹簧(93)和调节螺柱(94) 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 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壳体(1)用塑质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 池,其特征在于:壳体(1)由盒体(11)和盒盖(12)组成,盒盖 (12)上设有供注液排气阀(9)安装的螺孔和供带束头极柱(6)伸 出的通孔,盒体(11)的底部设有供带束头极柱(6)伸出的通孔和 定位螺孔。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 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壳体(1)周壁为凹凸槽结构(13)。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 池,其特征在于:壳体(1)周壁为凹凸槽结构(13)。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 池,其特征在于:壳体(1)周壁为凹凸槽结构(13)。

说明书


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是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尤其是一种是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技术背景

    常规的锂离子电池由芯体和壳体组成,所述的芯体为卷绕式结构,即由带状正、负极片和隔膜叠摞后卷制而成,外壳为金属材质,若制造一个上百安时量的锂离子电池,首先需要将几十米长的正、负极片和隔膜叠摞后卷制芯体,还需要制造一个能将上述芯体置入的大直径金属筒,由于间隔分布在正、负极片上导耳多,很难保证因导流极耳太多,加上内压过高而导致电池的安全充放电。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00101356.4公开的《一种可反复充放电的铬氟锂固体动力电池》克服了卷绕式结构铬氟锂电池存在的缺陷,该专利申请是将常规绕卷式结构的铬氟锂电池改制成完全叠摞结构,即:将正、负极片均裁制成矩形状,所有正、负极片端均分别留有无正、负极活性组合物之浆料涂层的基板面,基板面端均设有导耳,多块矩形状正、负极片以间隔方式叠摞,各正负极片间均设有隔膜,各正极片的导耳通过束头装订连接,各负极片的导耳通过束头装订连接形成完全叠摞结构的呈矩形状的芯体,然后将芯体封装在与其相对应的矩形壳体内即可。这种完全叠摞结构的铬氟锂固体动力电池既可大幅度提高电池容量,且其制造工艺大大简化,成本大大下降。这种完全叠摞结构的电池为其它类型电池结构改进提供了借鉴。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卷绕式结构锂离子电池存在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

    本发明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包括:设有注液排气阀的壳体,由两块以上矩形片状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片和隔膜交替叠摞构成的芯体,电解液,其特征在于:芯体的正、负极片的无涂层基板面端以相反方向布排,正、负极片无涂层基板面端分别由带束头极柱装订连接后其极柱指向相反,芯体封装在充满电解液壳体内,芯体两端的极柱分别从壳体的两端导出。

    所述壳体用塑质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本发明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设计原理与上述公开的专利申请相同,其区别是:改变了极柱的导出方向,以满足不同领域、各种不同负载条件下使用要求。本发明适用于液态锂离子电池、半固态锂离子电池,亦适用于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出。附图说明

    图1是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锂电池的芯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芯体A部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芯体之正、负极片结构示意图;

    图5是注液排气阀结构示意图;

    图6是多个单体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组合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从图1可清楚地看到,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由壳体1和锂离子电池芯体2组成。芯体2由多块矩形片状正极片3和多块负极片4及隔膜5交替叠摞后经两只极性相反的带束头极柱6装订连接构成(见图2、3)。即正、负极片3、4的无涂层基板面端31、41以相反方向布排,正、负极片无涂层基板面端31、41分别由带束头极柱6装订连接后其极柱指向相反。芯体2置于壳体1内,芯体2两端的正、负极柱分别从壳体1两端通孔导出,带束头极柱6均设有螺纹头,通过密封圈7和螺帽8与带束头极柱6上的螺纹配合,封闭壳体1上供带束头极柱6导出的通孔,壳体1上设有注液排气阀9,芯体2封装在充满电解液的壳体1内。

    所述正极片3由导电基板30和正极活性浆料32制成(见图4),导电基板30为矩形片状金属铝箔或铝网或铝板,正极活性浆料32按常规工艺涂复在导电基板30两面,导电基板30一端留有无涂层基板面端31。

    所述的负极片4由导电基板40和负极活性浆料42制成(见图4),导电基板40为矩形片状金属铜箔或铜网或铜板,负极活性浆料42按常规工艺涂复在导电基板40两面,导电基板40一端留有无涂层基板面端41。

    所述注液排气阀9如图5所示,由开有排气孔90的阀座91、设置在阀座91内的阀片92、弹簧93和调节螺柱94组成,注液排气阀9以螺纹配合方式密封安装在壳体1上。

    所述壳体采用塑料PP或PP+PB注塑成型,壳体1由盒体11和盒盖12组成(见图1),盒盖12上设有供注液排气阀9安装的螺孔和供带束头极柱6伸出的通孔,盒体11的底部设有供带束头极柱6伸出的通孔和定位螺孔。壳体1周壁为凹凸槽结构13。壳体1周壁上的凹凸槽结构13能满足多个单体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叠摞组合使用时通风散热之要求,当多个单体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叠摞组合后(见图6),各壳体1周壁凹凸槽结构13所形成的通道10,有助于各单体锂离子电池的通风散热,各单体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间用导流条14相互连接。

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包括:设有注液排气阀的壳体,由两块以上矩形片状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片和隔膜交替叠摞构成的芯体,电解液,其特征在于:芯体的正、负极片的无涂层基板面端以相反方向布排,正、负极片无涂层基板面端分别由带束头极柱装订连接后其极柱指向相反,芯体封装在充满电解液壳体内,芯体两端的极柱分别从壳体的两端导出。本发明锂电池改变了极柱的导出方向,以满足不同领域、各种不同负载条件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