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129111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96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06363.2

申请日:

2003.02.25

公开号:

CN1445594A

公开日:

2003.10.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地址: 韩国首尔变更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地址: 韩国首尔|||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2F1/136; G02F1/1339; G02F1/1343; H01L21/3205

主分类号:

G02F1/136; G02F1/1339; G02F1/1343; H01L21/3205

申请人: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发明人:

姜声天; 李先基

地址:

韩国汉城

优先权:

2002.03.20 KR 2002-001512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金国;祁建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在分开选通线的区域中用与数据线相同的不透明金属材料形成虚拟线,选通线从液晶显示板的图像显示部分延伸到虚拟区,而在分开数据线的区域中用与选通线相同的不透明金属材料形成其它虚拟线。这样,虚拟线挡住光线。因此,本发明使产生光点减弱的现象最少,该现象是由虚拟区中黑色矩阵上的刮擦或者颗粒附着在黑色矩阵上/从黑色矩阵上剥离引起的,而且本发明还减少了检查光点减弱所花费的时间,由此提高了显示质量和产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互粘合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限定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的图像显示部分和虚拟区; 在虚拟区中第一基板上的各导电线,它们相互之间留有预定间隔;和 在分开导电线区域上的虚拟线。
2: 如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基板上的黑色 矩阵,它面对虚拟线。
3: 如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粘合第一基板与 第二基板之间分隔空间内的液晶层。
4: 如权利要求3的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液晶层是通过将液晶滴注 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一上形成的。
5: 如权利要求4的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密封件形成于第一基板与 第二基板之一上。
6: 如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第一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 阵列而第二基板包括滤色器阵列。
7: 如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导电线是从图像显示部分 延伸到虚拟区的选通线。
8: 如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导电线是从图像显示部分 延伸到虚拟区的数据线。
9: 如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虚拟线是由与数据线相同 的材料形成的。
10: 如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虚拟线是由与选通线相 同的材料形成的。
11: 一种液晶显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基板的虚拟区上形成导电线,各导电线相互间保留预定间隔,第 一基板有图像显示部分和虚拟区; 在具有导电线的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绝缘层; 在第一绝缘层上形成虚拟线;以及 在第一绝缘层上形成第二绝缘层。
12: 如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虚拟区上形成导电线的同时, 在图像显示部分上形成选通线。
13: 如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虚拟区上形成第一绝缘层的 同时,在图像显示部分上形成选通绝缘层。
14: 如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虚拟区上形成虚拟线的同时, 在图像显示部分上形成数据线。
15: 如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虚拟区上形成第二绝缘层的 同时,在图像显示部分上形成钝化层。
16: 如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第二基板上形成黑色矩阵层;以及 将第二基板粘合到第一基板上,在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之间保留预定间 隔,其中第一基板的第二绝缘层面对第二基板的黑色矩阵。
17: 如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 之间一分隔空间内形成液晶层。
18: 如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液晶层包括: 将液晶滴注在其上有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第一母基板和其上有滤色 器基板的第二母基板之一上; 在第一母基板和第二母基板之一上形成密封件;以及 将第一母基板和第二母基板相互粘合到一起。
19: 一种液晶显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基板的虚拟区上形成虚拟线,各虚拟线相互间保留预定间隔,第 一基板有图像显示部分和虚拟区; 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绝缘层; 在第一绝缘层上形成导电线;以及 在第一绝缘层上形成第二绝缘层。
20: 如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虚拟区上形成虚拟线的同时, 在图像显示部分上形成选通线。
21: 如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虚拟区上形成导电线的同时, 在图像显示部分上形成数据线。

说明书


液晶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要求享有2002年3月20日提交的第P2002-15126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其全部在此引用以作参考。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它适于防止显示单位液晶显示板图像的图像显示部分周边上光点减弱。背景技术

    通常,液晶显示装置根据图像信息分别为向矩阵样排列的液晶盒提供数据信号,以通过控制每一个液晶盒的透光率来显示所需图像。

    这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具有排列成矩阵的象素单位液晶盒的液晶显示板和用来驱动液晶盒的驱动集成电路(IC)。

    这种液晶显示板包括滤色器基板、与滤色器基板相对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填充滤色器基板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之间空间的液晶层。

    在液晶显示板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用来将来自数据驱动集成电路的数据信号传送到液晶盒的数据线分别与用来将来自选通驱动集成电路的扫描信号传送到液晶盒的选通线交叉。液晶盒分别形成于数据线与选通线交叉部分处。此外,分别施加有来自数据和选通驱动集成电路地数据信号和扫描信号的数据垫和选通垫分别形成于数据线和选通线的端部。

    选通驱动电路将扫描信号依次供给选通线,以逐一选择矩阵样排列的液晶盒。将数据信号从数据驱动集成电路施加到每一条所选线上的液晶盒上。

    其间,公共电极和象素电极分别形成于相互面对的滤色器和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内表面上,用以将电场施加到液晶层上。这种情况下,象素电极分别形成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液晶盒内。但是,公共电极内置于滤色器基板整个表面上的一个主体内。因此,控制施加到每一个象素电极上的一个电压,而将另一个电压施加到公共电极上,由此能够各自控制每一个液晶盒的透光率。

    此外,用作开关器件的薄膜晶体管形成于每一个液晶盒内。在具有通过选通线供有扫描信号的薄膜晶体管栅极的液晶盒中,在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之间产生导电沟道。这种情况下,经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将通过数据线施加到薄膜晶体管源极上的数据信号施加到相应的象素电极上,由此将电场加到相应液晶盒的液晶层上。

    如下详细描述上述液晶显示板。

    图1示出一种根据已有技术的单位液晶显示板的示意性布局,该板由相互面对粘合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滤色器基板构成。

    参见图1,单位液晶显示板10包括具有以矩阵形式排列的液晶盒的图像显示部分13、将图像显示部分13的选通线GL1-GLm连接到提供选通信号的选通驱动集成电路(图中未示)的选通垫部分14和将图像显示部分13的数据线DL1-DLn连接到提供图像信息的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图中未示)的数据垫部分15。这种情况下,选通垫部分14和数据垫部分15形成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的边缘区域上,该基板1有从滤色器基板2两边伸出的长边和短边。

    这种情况下,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上相互交叉的数据线DL1-DLn和选通线GL1-GLm所提供的各区域内,形成薄膜晶体管以分别开关液晶盒,象素电极连接到薄膜晶体管上以将电场施加到相应的液晶盒上,并且在整个表面上形成钝化层以保护数据线DL1-DLn、选通线GL1-GLm、薄膜晶体管和电极。

    在滤色器基板2上,涂敷形成滤色器以通过黑色矩阵和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上作为象素电极对电极的公共电极分开每一个盒区域。

    由相互之间保持预定间隔的以上构造薄膜晶体管阵列和滤色器基板1和2提供盒间隙。通过密封部分(图中未示)将薄膜晶体管阵列和滤色器基板1和2相互粘合,该密封部分形成于图像显示部分13的周边。液晶层(图中未示)形成于薄膜晶体管阵列与滤色器基板1与2之间的分隔空间内。

    其间,虚拟区16形成于图像显示部分13的周边,用以在将单位液晶显示板10与背照光组件或外框架结合时提供预定边界。

    为了防止在将射自背照光组件的光照射到虚拟区16时光通过单位液晶显示板10的边缘漏出,将一种材料如黑色矩阵涂敷在虚拟区16上。

    图2示出沿截取线I-I’的单位液晶显示板10虚拟区16的剖视图,该线在与图1中单位液晶显示板10短边平行的方向上,其中选通垫部分14通常形成于单位液晶显示板10的一个短边上。

    参见图2,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包括在第一基板21上以制作图案相互分开的选通线GL11和GL12、在包括选通线GL11和GL12的第一基板21整个表面上的选通绝缘层22以及选通绝缘层22上的钝化层23。

    滤色器基板12包括第二基板31上的黑色矩阵32,其面对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的钝化层23。

    薄膜晶体管阵列和滤色器基板11和12以预定盒间隙相互分开面对粘合。液晶层17形成于薄膜晶体管阵列与滤色器基板11与12之间的空间内。

    图3示出沿截取线II-II’的单位液晶显示板10虚拟区16的剖视图,该线在与图1中单位液晶显示板10长边平行的方向上,其中数据垫部分15通常形成于单位液晶显示板10的一个长边上。

    参见图3,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包括第一基板21整个表面上的选通绝缘层22、选通绝缘层22上以制作图案相互分开的数据线DL11和DL12以及包括数据线DL11和DL12的第一基板21整个表面上的钝化层23。

    滤色器基板12包括第二基板31上的黑色矩阵32,其面对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的钝化层23。

    薄膜晶体管阵列和滤色器基板11和12以预定盒间隙相互分开面对粘合。液晶层17形成于薄膜晶体管阵列与滤色器基板11与12之间的空间内。

    如前所述,当射自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下面的背照光组件的光照射到虚拟区16上时,涂敷在滤色器基板12上的黑色矩阵挡光以防止光通过根据已有技术的单位液晶显示板10的边缘漏出。

    这样,即使根据已有技术的液晶显示板包括涂敷在滤色器基板12上的黑色矩阵以阻挡射自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下面的背照光组件的光,从而不照射到虚拟区上,当黑色矩阵受到刮擦或者颗粒附着到黑色矩阵或从其上剥离时,也会在液晶显示板的虚拟区内发生光点减弱的现象。因此,降低了显示质量。

    此外,不规则分布在虚拟区上的光点减弱难以检查,且这种检查所花费的时间有延长,由此降低了产量。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其基本上避免了因已有技术的局限和缺点带来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它防止了显示单位液晶显示板图像的图像显示部分周边上光点减弱。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一部分将在以下的描述中列出,根据对以下内容的检验,它们的一部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很明显,或者可以通过实施本发明中知晓。通过以下的描述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可实现和得到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所具体和概括描述的那样,一种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板包括:相互粘合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限定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的图像显示部分和虚拟区;在虚拟区中第一基板上的各导电线,它们相互之间留有预定间隔;和在分开导电线区域上的虚拟线。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液晶显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在第一基板的虚拟区上形成导电线,各导电线相互间保留预定间隔,第一基板有图像显示部分和虚拟区;在具有导电线的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绝缘层;在第一绝缘层上形成虚拟线;以及在第一绝缘层上形成第二绝缘层。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一种液晶显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在第一基板的虚拟区上形成虚拟线,各虚拟线相互间保留预定间隔,第一基板有图像显示部分和虚拟区;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绝缘层;在第一绝缘层上形成导电线;以及在第一绝缘层上形成第二绝缘层。

    应理解的是,前面对本发明总的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意欲用它们提供对如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附图说明

    所包括用来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理解并且包括在内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附图,连同说明书文字部分一起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中:

    图1示出一种根据已有技术的单位液晶显示板的示意性布局,该板由相互面对粘合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滤色器基板构成;

    图2示出沿截取线I-I’的单位液晶显示板虚拟区的剖视图,该线在与图1中单位液晶显示板短边平行的方向上;

    图3示出沿截取线II-II’的单位液晶显示板虚拟区的剖视图,该线在与图1中单位液晶显示板长边平行的方向上;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单位液晶显示板的示意性布局;

    图5示出图4中虚拟区的剖视图,该剖视图沿与单位液晶显示板短边平行的方向上的截取线III-III’截取;

    图6示出图4中虚拟区的剖视图,该剖视图沿与单位液晶显示板长边平行的方向上的截取线IV-IV’截取。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描述附图中示出其实例的本发明图示实施例。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单位液晶显示板的示意性布局。

    参见图4,单位液晶显示板100包括具有以矩阵形式排列的液晶盒的图像显示部分113、将图像显示部分113的选通线GL1-GLm连接到提供选通信号的选通驱动集成电路(图中未示)的选通垫部分114和将图像显示部分113的数据线DL1-DLn连接到提供图像信息的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图中未示)的数据垫部分115。这种情况下,选通表面上看垫部分114和数据垫部分115形成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1的边缘区域上,该基板111有从滤色器基板2两边伸长出去的长边和短边。

    这种情况下,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1上相互交叉的数据线DL1-DLn和选通线GL1-GLm所提供的各区域内,形成薄膜晶体管以分别开关液晶盒,象素电极连接到薄膜晶体管上以将电场施加到相应的液晶盒上,并且在整个表面上形成钝化层以保护数据线DL1-DLn、选通线GL1-GLm、薄膜晶体管和电极。

    在滤色器基板112上,涂敷形成滤色器以通过黑色矩阵和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1上作为象素电极对电极的公共电极分开每一个盒区域。

    由相互之间保持预定间隔的以上构造薄膜晶体管阵列和滤色器基板111和112提供盒间隙。通过密封部分(图中未示)将薄膜晶体管阵列和滤色器基板111和112相互粘合,该密封部分形成于图像显示部分113的周边。液晶层(图中未示)形成于薄膜晶体管阵列与滤色器基板111与112之间的空间内。

    用液晶注入法形成液晶层,该方法包括将具有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1的第一母基板粘合到具有滤色器基板112的第二母基板上,在第一和第二母基板之间注入液晶。不过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形成液晶层:将液晶滴注在第一和第二母基板之一上,在真空状态下将第一母基板和第二母基板粘合到一起。

    此外,在其上滴有液晶的母基板或者其上没有滴液晶的母基板上形成密封件(图中未示),用以将第一和第二母基板相互粘合。

    其间,虚拟区116形成于图像显示部分113的周边,用以在将单位液晶显示板100与背照光组件或外框架结合时提供预定边界。

    为了防止由背照光组件的光照射到虚拟区116时,光通过单位液晶显示板10的边缘漏出,将一种材料如黑色矩阵涂敷在虚拟区116上。在图像显示部分113中相互交叉的选通和数据线GL1-GLm和DL1-DLn延伸到虚拟区116上。这种情况下,选通线和数据线GL1-GLm和DL1-DLn通常由一种不透明的挡光材料制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将延伸的选通线GL1-GLm相互分开的区域上分别形成虚拟线SL11-SL1p,而在将延伸的数据线DL1-DLn相互分开的区域上分别形成其它虚拟线SL21-SL2q。

    通过有选择地对数据线DL1-DLn的同一金属线制作图案,可以在分开延伸的选通线GL1-GLm各区域上形成虚拟线SL11-SL1p。通过对选通线GL1-GLm的同一金属线制作图案,可以在分开延伸的数据线DL1-DLn各区域上形成其它虚拟线SL21-SL2q。

    因为由不透明的金属材料制成选通线GL1-GLm、数据线DL1-DLn、虚拟线SL11-SL1p和SL21-SL2q防止了光的透射,所以本发明防止了在虚拟区116中因黑色矩阵上的刮擦或颗粒吸附/剥离引起的光点减弱现象。

    图5示出图4中虚拟区的剖视图,该剖视图沿与单位液晶显示板短边平行的方向上的截取线III-III’截取,其中选通垫部分114通常形成于单位液晶显示板100的一个短边上。

    参见图5,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1包括在第一基板121上以制作图案相互分开的选通线GL11和GL12、在包括选通线GL11和GL12的第一基板121整个表面上的选通绝缘层122、在将选通线GL11和GL12相互分开的区域内选通绝缘层122上的虚拟线SL31和SL32以及包括虚拟线SL31和SL32的选通绝缘层122上的钝化层123。

    滤色器基板112包括第二基板131上的黑色矩阵132,其面对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1的钝化层123。

    薄膜晶体管阵列和滤色器基板111和112以预定盒间隙相互分开面对粘合。液晶层117形成于薄膜晶体管阵列与滤色器基板111与112之间的分隔空间内。

    如前所述,用液晶注入法形成液晶层117,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具有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1的第一母基板粘合到具有滤色器基板112的第二母基板上,在第一和第二母基板之间注入液晶。不过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形成液晶层:将液晶滴注在第一和第二母基板之一上,在真空状态下将第一母基板和第二母基板粘合到一起。此外,在其上滴有液晶的母基板或者其上没滴有液晶的母基板上形成密封件(图中未示),用以将第一和第二母基板相互粘合。

    此外,通过有选择地对图4中数据线DL1-DLn的同一金属线制作图案,可以在分开延伸的选通线GL11和GL12的各区域上形成虚拟线SL31和SL132。

    因为由不透明的金属材料制成选通线GL11-GL12、数据线DL1-DLn和虚拟线SL31-SL32防止了光的透射,所以本发明防止了在短边边缘上限定的虚拟区116中因黑色矩阵上的刮擦或颗粒吸附/剥离引起的光点减弱现象。

    如下说明单位液晶显示板100短边的边缘上限定的虚拟区116的一种形成方法。

    首先,在第一基板121上对选通线GL11和GL12制作图案,使其以预定间隔相互分开。这种情况下,选通线GL11和GL12通过选通垫部分114把来自选通驱动集成电路(图中未示)的扫描信号传送给液晶显示板100的图像显示部分113。

    在包括选通线GL11和GL12的第一基板121的整个表面上形成选通绝缘层122。这种情况下,在虚拟区116上形成选通绝缘层122的同时,形成每一个液晶盒内薄膜晶体管的选通绝缘层,每一个液晶盒以矩阵形式在单位液晶显示板100的图像显示部分113中。

    接着,在分开选通线GL11和GL12的各区域的选通绝缘层122上形成虚拟线SL31和SL32。这种情况下,在虚拟区上形成虚拟线SL31和SL32的同时,对单位液晶显示板100图像显示部分113中与选通线GL11和GL12交叉的数据线DL1-DLn制作图案。数据线DL1-DLn通过数据垫115把来自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图中未示)的图像信号传送给液晶显示板100的图像显示部分113。

    之后,在包括虚拟线SL31和SL32的选通绝缘层122上形成钝化层123。这种情况下,在虚拟区上形成钝化层的同时,形成保护单位液晶显示板100的图像显示部分113上各线、薄膜晶体管和各电极的钝化层。

    其间,在第二基板131上形成挡光的黑色矩阵132,将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1和滤色器基板112相互粘合,以使黑色矩阵132距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1的钝化层123有预定间隔。

    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1与滤色器基板112之间分隔空间内形成液晶层117。如前所述,用液晶注入法形成液晶层117,该方法包括:将具有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1的第一母基板粘合到具有滤色器基板112的第二母基板上,在第一和第二母基板之间注入液晶。不过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形成液晶层:将液晶滴注在第一和第二母基板之一上,在真空状态下将第一母基板和第二母基板粘合到一起。此外,在其上滴有液晶的母基板或者其上没滴有液晶的母基板上形成密封件(图中未示),用以将第一和第二母基板相互粘合。

    图6示出图4中虚拟区的剖视图,该剖视图沿与单位液晶显示板长边平行的方向上的截取线IV-IV’截取,其中数据垫115通常形成于单位液晶显示板100的一个长边上。

    参见图6,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1包括:在第一基板121上制作图案的虚拟线SL31和SL32,使其相互间保留预定间隔;在包括虚拟线SL31和SL32的第一基板121整个表面上的选通绝缘层122;在将虚拟线SL31和SL32相互分开的区域内选通绝缘层122上的数据线DL11和DL12以及包括虚拟线SL31和SL32的选通绝缘层122整个表面上的钝化层123。

    滤色器基板112包括第二基板131上的黑色矩阵132,其面对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1的钝化层123。

    薄膜晶体管阵列和滤色器基板111和112以预定盒间隙相互分开面对粘合。液晶层117形成于薄膜晶体管阵列与滤色器基板111与112之间的分隔空间内。

    如前所述,用液晶注入法形成液晶层117,该方法包括:将具有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1的第一母基板粘合到具有滤色器基板112的第二母基板上,在第一和第二母基板之间注入液晶。不过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形成液晶层117:将液晶滴注在第一和第二母基板之一上,在真空状态下将第一母基板和第二母基板粘合到一起。此外,在其上滴有液晶的母基板或者其上没滴有液晶的母基板上形成密封件(图中未示),用以将第一和第二母基板相互粘合。

    此外,通过有选择地对图4中选通线GL11和GL12的同一金属线制作图案,可以在分开数据线DL1-DLn的各区域上形成虚拟线SL31和SL32。

    因为由不透明的金属材料制成数据线DL1-DLn、选通线GL11-GL12和虚拟线SL31-SL32防止了光的透射,所以本发明防止了在短边边缘上限定的虚拟区116中因黑色矩阵上的刮擦或颗粒吸附/剥离引起的光点减弱现象。

    如下说明单位液晶显示板100长边的边缘上限定的虚拟区116的一种形成方法。

    首先,在第一基板121上对虚拟线SL31-SL32制作图案,使其以预定间隔相互分开。这种情况下,在虚拟区116中形成虚拟线SL31-SL32的同时,在单位液晶显示板100的图像显示部分中对选通线GL1-GLn制作图案。此外,在分开后来形成的数据线DL11和DL12的各区域中,对虚拟线SL31-SL32制作图案并形成它们。选通线GL11和GL12通过选通垫部分114把来自选通驱动集成电路(图中未示)的扫描信号传送给液晶显示板100的图像显示部分113。

    在包括虚拟线SL31-SL32的第一基板121的整个表面上形成选通绝缘层122。这种情况下,在虚拟区116上形成选通绝缘层122的同时,形成每一个液晶盒内薄膜晶体管的选通绝缘层,每一个液晶盒以矩阵形式在单位液晶显示板100的图像显示部分113中。

    接着,在分开虚拟线SL31-SL32的各区域的选通绝缘层122上形成数据线DL11-DL12。这种情况下,数据线DL11-DL12通过数据垫115把来自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图中未示)的图像信息传送给液晶显示板100的图像显示部分113。

    之后,在包括数据线DL11-DL12的选通绝缘层122上形成钝化层123。这种情况下,在虚拟区116上形成钝化层123的同时,形成保护单位液晶显示板100的图像显示部分113上各线、薄膜晶体管和各电极的钝化层。

    其间,在第二基板131上形成挡光的黑色矩阵132,将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1和滤色器基板112相互粘合,以使黑色矩阵132距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1的钝化层123有预定间隔。

    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1与滤色器基板112之间分隔空间内形成液晶层117。如前所述,用液晶注入法形成液晶层117,该方法包括:将具有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11的第一母基板粘合到具有滤色器基板112的第二母基板上,在第一和第二母基板之间注入液晶。不过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形成液晶层:将液晶滴注在第一和第二母基板之一上,在真空状态下将第一母基板和第二母基板粘合到一起。此外,在其上滴有液晶的母基板或者其上没滴有液晶的母基板上形成密封件(图中未示),用以将第一和第二母基板相互粘合。

    如前所述,这种液晶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在分开选通线的区域中用与数据线相同的不透明金属材料形成虚拟线,选通线从液晶显示板的图像显示部分延伸到虚拟区,而在分开数据线的区域中用与选通线相同的不透明金属材料形成其它虚拟线。这样,虚拟线挡住光线。因此,本发明使产生光点减弱的现象最少,该现象是由虚拟区中黑色矩阵上的刮擦或者颗粒附着在黑色矩阵上/从黑色矩阵上剥离引起的,而且本发明还减少了检查光点减弱所花费的时间,由此提高了显示质量和产量。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发明用于控制液晶散播的装置和LCD的制造方法中作各种修改和变换。因此,这些修改和变换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被本发明所覆盖。

液晶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液晶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液晶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晶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晶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在分开选通线的区域中用与数据线相同的不透明金属材料形成虚拟线,选通线从液晶显示板的图像显示部分延伸到虚拟区,而在分开数据线的区域中用与选通线相同的不透明金属材料形成其它虚拟线。这样,虚拟线挡住光线。因此,本发明使产生光点减弱的现象最少,该现象是由虚拟区中黑色矩阵上的刮擦或者颗粒附着在黑色矩阵上/从黑色矩阵上剥离引起的,而且本发明还减少了检查光点减弱所花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