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的施工方法以及安装工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的施工方法以
及安装工艺。
背景技术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建筑
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
程质量。与现浇施工工法相比,装配式RC结构有利于绿色施工,因为装配式施工更能符合绿
色施工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要求,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噪
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减少场地干扰、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遵
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且,装配式结构可以连续地按顺序完成工程的多个或全部工序,从
而减少进场的工程机械种类和数量,消除工序衔接的停闲时间,实现立体交叉作业,减少施
工人员,从而提高工效、降低物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为绿色施工提供保障。另外,装配式
结构在较大程度上减少建筑垃圾(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如废钢筋、废铁丝、废
竹木材、废弃混凝土等。
国内外学者对装配式RC结构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开发了多种装配式结构形
式,如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混合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预制结构钢纤维高强混凝土
框架、装配整体式钢骨混凝土框架等。由于我国对预制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认识不足,导致
预制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工程应用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预制混凝土结构在
地震区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展开对预制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系统研究。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制造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缺
点:
现有的装配式混凝土的结构单一,混凝土预制件之间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差,在
受到震动或者其他外力时易出现裂缝,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混凝土预制件与后浇筑混凝
土之间的连接位置处结构牢固性差,抗震能力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的施工方法,以改善传统的预制
构件结构单一,连接位置结构强度低,使用安全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的安装工艺,以改善传统的预
制构件结构单一,连接位置结构强度低,使用安全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搭建浇筑模板,在所述浇筑模板围成的待浇筑区域内安装承重钢筋,其
中,所述浇筑模板包括第一成型空腔、第二成型空腔以及第三成型空腔,所述第一成型空
腔、所述第二成型空腔以及所述第三成型空腔两两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三成型空腔与所
述第一成型空腔和所述第二成型空腔的连通处相连通;
步骤S200、浇筑混凝土,从所述第三成型空腔的远离所述第一成型空腔和所述第
二成型空腔的端部进行混凝土浇筑,至所述混凝土填满所述第一成型空腔、所述第二成型
空腔以及所述第三成型空腔。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0中,所述第一成型空腔呈长方体状,所述
第一成型空腔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具有开口。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0中,所述第二成型空腔呈长方体状,所述
第二成型空腔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具有开口。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0中,所述第一成型空腔的沿其长度方向
的截面面积与所述第二成型空腔的沿其长度方向的截面面积相同,且所述第一成型空腔的
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与所述第二成型空腔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相连通。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成型空腔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三成型空腔的
长度方向的两端具有开口,所述第三成型空腔的一个开口与所述第一成型空腔和所述第二
成型空腔的连通处相连通。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0中,所述第三成型空腔内的所述承重钢
筋包括:梁钢筋以及横钢筋,所述横钢筋设置有多根,每根所述横钢筋垂直于所述梁钢筋设
置,多根所述横钢筋沿着所述梁钢筋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梁钢筋的一端具有弯折部,
所述梁钢筋的具有弯折部的一端插装在所述第一成型空腔和所述第二成型空腔连通处。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成型空腔内的所述承重钢筋还包括:螺旋箍
筋,每个所述横钢筋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螺旋箍筋套设在所述横钢筋上,且位于所述限位
部与所述梁钢筋之间,每个所述螺旋箍筋具有沿其长度方向恢复形变的运动趋势。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的安装工艺,包
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每个所述双T形三维构件包括两
两垂直设置的第一构件主体、第二构件主体以及第三构件主体,其中:
所述第一构件主体与所述第二构件主体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构件主体的两
个端部之间,所述第三构件主体安装于所述第一构件主体以及所述第二构件主体的连接位
置处;该安装工艺包括:
步骤S100、先利用吊装设备将待安装的两个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进行吊装;
步骤S200、将一个所述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的所述第三构件与另一个所述双T形三
维连接构件的所述第三构件的端部对接,一个所述第三构件中的承重钢筋与另一所述第三
构件的承重钢筋采用套筒套接,然后向套筒内灌浆,每个所述套筒内插装有两根承重钢筋;
步骤S300、对接的两个所述第三构件的端部之间采用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成型。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套筒采用不锈钢制成。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S400、对相连接的两个所述第三构件进行
纠偏,令两个所述第三构件平行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中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的施工方法,该方法施工
简单合理,同时,通过该方法制成的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结构牢固可靠,安装时操作方便,能
够实现多个方向上的连接,不需要在转角处设置连接结构,增强了整体的强度,抗震性能
强,使用安全可靠。具体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施工方法,先进行浇筑模板的搭建,浇筑模板选用建筑常用模板
即可,节省成本,模板的形状以及尺寸按需进行设计,加工时灵活多变。浇筑模板搭建完成
后,形成第一成型空腔、第二成型空腔和第三成型空腔,第一成型空腔、第二成型空腔和第
三成型空腔两两垂直设置,且第一成型空腔、第二成型空腔连通,第三成型空腔与第一成型
空腔和第二成型空腔的连通处连通,浇筑时,从第三成型空腔的远离第一成型空腔和第二
成型空腔的连通处的一端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填满第一成型空腔、第二成型空腔以及
第三成型空腔,带混凝土凝结后,完成了三维连接构件的浇筑。同时,在浇筑模板内设置有
承重钢筋,即第一成型空腔内具有承重钢筋、第二成型空腔内具有承重钢筋,第三成型空腔
内具有承重钢筋,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与承重钢筋结合为一体,整体的结构强度高,抗震
能力强。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能够实现多个方向上的连接,减少了转角处的连接接缝,增强
了整体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抗震能力。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的安装工艺,将多个三维连接构件进行安装
连接,连接位置结构强度高,不易受震动后裂开,整体强度高,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
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
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的浇筑模板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的第三成型空腔内的承重钢筋的结构
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两个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的连接结构图。
图中:
浇筑模板100,第一成型空腔110,第二成型空腔120,第三成型空腔130,承重钢筋
140,梁钢筋141,横钢筋142,限位部1421,螺旋箍筋143,挡板150,排气孔151,
第一构件主体200,第二构件主体300,第三构件主体400,套筒500。
具体实施方式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建筑
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
程质量。现有的装配式混凝土的结构单一,混凝土预制件之间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差,在受
到震动或者其他外力时易出现裂缝,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混凝土预制件与后浇筑混凝土
之间的连接位置处结构牢固性差,抗震能力差。
鉴于此,本发明设计者设计了一种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的施工方法以及安装工艺,
利用混凝土浇筑成型得到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该构件结构简单合理,能够进行多个方向的
连接,减少了转角位置的连接接缝,进而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强度,使用安全可靠。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
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
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
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
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
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
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
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
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
“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
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
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
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
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的施工工艺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的施工工艺,该施工工
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搭建浇筑模板100,在所述浇筑模板100围成的待浇筑区域内安装承重
钢筋140,其中,所述浇筑模板100包括第一成型空腔110、第二成型空腔120以及第三成型空
腔130,所述第一成型空腔110、所述第二成型空腔120以及所述第三成型空腔130两两相互
垂直设置,所述第三成型空腔130与所述第一成型空腔110和所述第二成型空腔120的连通
处相连通;承重钢筋140分别安装在第一成型空腔110、第二成型空腔120以及第三成型空腔
130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分别与第一成型空腔110内的承重钢筋140、第二成型空
腔120内的承重钢筋140以及第三成型空腔130内的承重钢筋140结合,形成钢筋混凝土结
构,整体结构强度高,承重能力强。在进行浇筑模板100的搭建时,根据三维连接构件的结构
尺寸进行模板的设计,减少材料的浪费,节省成本。
在实际搭建过程中,第一成型空腔110和第二成型空腔120交叉设置,呈“十”字状,
第一成型空腔110和第二成型空腔120与交叉位置处连通,第三成型空腔130的一端与第一
成型空腔110和第二成型空腔120的交出位置处连通,即形成了第一成型空腔110、第二成型
空腔120和第三成型空腔130分别连通的结构,便于混凝土的浇筑成型。
进一步的,第一成型空腔110设置为长方体状,第一成型空腔110的沿其长度方向
的截面为长方形,第一成型空腔110的两端具有开口,混凝土的流动更加方便,为了减少混
凝土的随意流动造成环境污染和浪费资源,在两个开口处设置具有多个排气孔151的挡板
150,既不会影响混凝土填满整个空腔,同时,混凝土的流动受到挡板150的阻挡作用,不易
随意流出,节省了材料。进一步的,第二成型空腔120设置为长方体状,第二成型空腔120的
沿其长度方向的截面为长方形,第二成型空腔120的两端具有开口,混凝土的流动更加方
便,为了减少混凝土的随意流动造成环境污染和浪费资源,在两个开口处设置具有多个排
气孔151的挡板150,既不会影响混凝土填满整个空腔,同时,混凝土的流动受到挡板150的
阻挡作用,不易随意流出,节省了材料。搭建浇筑模板100时,第一成型空腔110和第二成型
空腔120交叉设置,优选设置为,第一成型空腔110的沿其长度方向的截面面积与第二成型
空腔120的沿其长度方向的截面面积相同,且第一成型空腔110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与第
二成型空腔120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相连通,便于浇筑模板100搭建形成第一成型空腔
110和第二成型空腔120,节省了施工周期。
进一步的,第三成型空腔130设置为长方体状,第三成型空腔130的沿其长度方向
的截面为长方形,第三成型空腔130的两端具有开口,第三成型空腔130的一端连通第一成
型空腔110和第二成型空腔120的交叉处,第三成型空腔130的另一端用于浇筑混凝土。浇筑
时,从第三成型空腔130内进行浇筑,混凝土先填满第一成型空腔110和第二成型空腔120,
然后填满第三成型空腔130,完成三维连接构件的制造。显然,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可以采
用浇筑设备完成,提高浇筑质量和缩短浇筑时间。
请参阅图2,进一步的,第三成型空腔130内的承重钢筋140包括:梁钢筋141、横钢
筋142以及螺旋箍筋143,横钢筋142设置有多根,每根横钢筋142垂直于梁钢筋141设置,多
根横钢筋142沿着梁钢筋14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梁钢筋141的一端具有弯折部,梁钢筋
141的具有弯折部的一端插装在第一成型空腔110和第二成型空腔120连通处,螺旋箍筋143
设置为螺旋状,与弹簧结构类似,每个横钢筋142上设置有限位部1421,限位部1421与梁钢
筋141之间间隔设置,螺旋箍筋143套设在横钢筋142上,且螺旋箍筋143位于限位部1421与
梁钢筋141之间,螺旋箍筋143储存有弹性势能,即螺旋箍筋143卡紧在限位部1421和梁钢筋
141之间,螺旋箍筋143被压缩,具有沿其长度方向恢复形变的运动趋势,在混凝土浇筑完成
后,混凝土与螺旋箍筋143紧密结合,使得整体结构具有一定的抗形变能力,在受到震动时,
震动力传递到螺旋箍筋143上,被螺旋箍筋143吸收,进而降低了墙体受到的震动,使用更加
安全可靠。限位部1421可以是环状结构,限位部1421的凸出方向沿横钢筋142的径向方向向
外,限位效果好。横钢筋142和梁钢筋141焊接,结构牢固可靠。梁钢筋141的具有折弯部的端
部插装在第一成型空腔110和第二成型空腔120内,浇筑完成后的三维连接构件整体性更
好,受力更加均衡,不易损坏。
步骤S200,浇筑混凝土,模板搭建完成后,从第三成型空腔130的端口处进行混凝
土浇筑,混凝土填满第一成型空腔110、第二成型空腔120和第三成型空腔130,待混凝土凝
结后,拆除模板,制成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
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的安装工艺实施例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的安装工艺,包括多个上述
实施例的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按需将多个三维连接构件进行连接,构成墙体的骨架结构,
骨架结构牢固可靠,使用安全可靠。每个双T形三维构件包括两两垂直设置的第一构件主体
200、第二构件主体300以及第三构件主体400,第一构件主体200与第二构件主体300的连接
位置位于第一构件主体200的两个端部之间,第三构件主体400安装于第一构件主体200以
及第二构件主体300的连接位置处;该安装工艺包括:
步骤S100、先利用吊装设备将待安装的两个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进行吊装,将双T
形三维连接构件从制造厂中运输至现场进行施工,采用吊装设备进行吊装,保证施工的安
全性和灵活性。
步骤S200、将一个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的第三构件与另一个双T形三维连接构件的
第三构件的端部对接,一个第三构件中的承重钢筋140与另一第三构件的承重钢筋140采用
套筒500套接,然后向套筒500内灌浆,每个套筒500内插装有两根承重钢筋140;套筒500采
用不锈钢制成,结构牢固可靠,套筒500上设置有浇筑口,从浇筑口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
填满套筒500内的空间,将两个承重钢筋140通过混凝土固定在一起,整体结构牢固可靠。进
一步的,位于同一套筒500内的两根承重钢筋140同轴设置,便于浇筑和定位。
步骤S300、对接的两个第三构件的端部之间采用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成型,每个
第三构件内具有多个承重钢筋140,相应的两根承重钢筋140通过一个套筒500灌浆浇筑固
定后,两个第三构件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隙,然后通过采用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在间隙处,混
凝土填满间隙,两个第三构件为一体结构,形成了墙体的承重骨架的一部分,按需将多个三
维连接构件进行固定连接,构成了整个墙体的承重骨架,便于装配式墙体的安装。
步骤S400、对相连接的两个第三构件进行纠偏,令两个第三构件平行设置,保证平
整度,减少误差,提高装配式墙体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