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配整体式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预制混凝土结构的生产效率高、质量好,节省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采用预制
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业化发展方向。
现有技术中,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开有孔洞,并在孔洞内插入钢筋浇筑混凝土实
现预制构件间的连接,连接钢筋锚固在孔洞内后浇混凝土内,后浇混凝土与预制混凝土间
靠新旧混凝土结合力连在一起,连接性能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预制混凝土构件间的连接性能,特别是孔洞内后浇混凝土与
预制混凝土的整体性,提高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整体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其上开有至少一个槽道,
槽道内设置钢筋,钢筋锚固在槽道侧壁混凝土内。通过设置槽道,可提高预制混凝土与后浇
混凝土间的整体性;钢筋锚固在槽道侧壁混凝土内,提高预制混凝土与后浇混凝土的结合
性能,并提高与后浇混凝土内的钢筋连接性能,传力直接,受力可靠,避免现有技术中钢筋
锚固在槽道内后浇混凝土,再通过后浇混凝土与预制混凝土结合在一起的情况。所述槽道
截面为矩形或多边形,或者其他形状。所述钢筋露出部分为直线形或U形等。
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与槽道侧壁平行,或者与槽道侧壁斜交;或者
钢筋与预制混凝土连接的部分与槽道侧壁斜交,其余部分与槽道侧壁平行。钢筋与槽道侧
壁斜交时,可先制作钢筋与孔洞平行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然后再将钢筋弯折。
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槽道底部设置钢筋,长度不小于槽道深度,或者所述钢
筋长度小于槽道深度。
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内的槽道底部设置有孔洞;所述孔洞为贯通孔洞或不贯
通孔洞。可进一步提高预制混凝土与后浇混凝土的连接性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本发明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槽道侧壁
锚固有钢筋,显著提高槽道内后浇混凝土与预制混凝土连接整体性;后浇混凝土内的钢筋
与该钢筋可搭接或机械连接或焊接在一起,传力直接、可靠;避免现有技术中钢筋锚固在槽
道内后浇混凝土内,再依靠后浇混凝土与预制混凝土结合性能传力的状况。
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包括但不限于预制混凝土平板、柱子、墙体、梁、T形墙
柱、L形墙柱、十字形墙柱、槽形板等构件类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含义为:1槽道 2钢筋 3槽道底部伸出的钢筋 4孔洞 5孔洞底部伸
出的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提出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内
开有槽道1,槽道1内设置钢筋2,钢筋2锚固在槽道1侧壁混凝土内。图1中阴影部分为剖切
面,未画出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其他钢筋。槽道的数量为2道,如图1;或者1道,如图5,或
者其他。槽道方向沿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厚度方向,如图1,或者沿着其他方向,如图4,在截
面的高度方向。
本发明提出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另一种实施例,如图2,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
内开有槽道1,槽道1内设置多排钢筋2,钢筋2锚固在槽道1侧壁混凝土内。在另一实施例中,
如图3,槽道1底部伸出钢筋3。
本发明提出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另一种实施例,如图5,槽道1底部设置孔洞
4;孔洞4为不贯通孔,或者为贯通孔。在另一实施中,孔洞4为不贯通孔,底部伸出钢筋5,如
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