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线状元件紧固到工件的固定装置.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1218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46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60183.X

申请日:

2013.11.11

公开号:

CN104797202A

公开日:

2015.07.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 17/04申请日:20131111|||公开

IPC分类号:

A61B17/04

主分类号:

A61B17/04

申请人:

佛尔蒙特·F·伊夫斯

发明人:

佛尔蒙特·F·伊夫斯

地址:

美国佐治亚州

优先权:

61/727,373 2012.11.16 US; 61/787,062 2013.03.15 US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11323

代理人:

权鲜枝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将线状元件紧固到工件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接触部件和固定部件。所述接触部件典型地包括(i)用于施加到工件的第一接触表面和(ii)用于接收线状元件的第一开口。所述固定部件典型地将所述线状元件的一部分紧固在所述第一接触部件的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相反的一侧。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接触部件接合,以防止当在与所述接触表面相反的方向上对所述线状元件施加张力时所述线状元件的被紧固部分穿过所述工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将线状元件紧固到工件的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接触部件,其具有(i)用于施加到工件的第一接触表面和(ii)用于接收线状元件的第一开口;以及
第一固定部件,其用于将所述线状元件的一部分紧固在所述第一接触部件的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相反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与所述第一接触部件接合,以防止当在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相反的方向上对所述线状元件施加张力时所述线状元件的被紧固部分穿过所述工件。

2.
  一种用于将线状元件紧固到工件的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接触部件,其具有(i)用于施加到工件的第一接触表面和(ii)用于接收线状元件的第一开口;
第一固定部件,其用于将所述线状元件的一部分紧固在所述第一接触部件的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相反的一侧;
第二接触部件,其具有(i)用于施加到工件的第二接触表面和(ii)用于接收线状元件的第二开口;以及
第二固定部件,其用于将所述线状元件的一部分紧固在所述第二接触部件的与所述第二接触表面相反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与所述第一接触部件接合,以防止当在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相反的方向上对所述线状元件施加张力时所述线状元件的被紧固部分穿过所述工件;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件接合,以防止当在与所述第二接触表面相反的方向上对所述线状元件施加张力时所述线状元件的被紧固部分穿过所述工件;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件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件之间。

3.
  一种用于将线状元件紧固到工件的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接触部件,其具有(i)用于施加到工件的第一接触表面和(ii)用于接收线状元件的第一开口;
第一固定部件,其用于将所述线状元件的一部分紧固在所述第一接触部件的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相反的一侧;
第二接触部件,其具有(i)用于施加到工件的第二接触表面和(ii)用于接收线状元件的第二开口;以及
第二固定部件,其用于将所述线状元件的一部分紧固在所述第二接触部件的与所述第二接触表面相反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与所述第一接触部件接合,以防止当在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相反的方向上对所述线状元件施加张力时所述线状元件的被紧固部分穿过所述工件;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件接合,以防止当在与所述第二接触表面相反的方向上对所述线状元件施加张力时所述线状元件的被紧固部分穿过所述工件;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件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件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接触部件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件进行物理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部件和所述第一固定部件进行物理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当在与所述接触表面平行的平面中测量时,在所述接触部件和所述固定部件之间的接合区域处的该固定装置的横截面积小于(i)所述接触部件的平均横截面积及(ii)所述固定部件的平均横截面积。

6.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的与所述接触表面相反的外表面主要包括光滑表面。

7.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i)从所述接触表面到所述固定部件的与所述接触表面相反的一端测得的所述固定装置的高度与(ii)所述接触表面的最大宽度的比值大约为1或更小。

8.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接触部件的开口包括孔。

9.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接触部件的开口包括沟槽。

10.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接 触部件的开口包括通道。

11.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粘合剂。

12.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用于接合所述线状元件的锯齿状表面。

13.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使用仅由平均人手力量施力的工具能够变形的材料。

1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接触部件的接触表面包括粘合剂、药物和/或填料。

说明书

用于将线状元件紧固到工件的固定装置
在先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国际申请要求美国专利申请61/727373号的一种用于将线状元件紧固到工件的固定装置(2012年11月16日提交)和美国专利申请61/787062号的一种用于将线状元件紧固到工件的固定装置(2013年3月15日提交)的权益,它们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许多工业、建筑和/或医疗应用以及其他活动中需要固定穿过工件(workpiece)中的孔眼的线状元件(linear element)。线状元件可以包括刚性的结构(例如,杆和/或销子)和柔性的(例如,绳状)结构(例如,绳索、线缆、缝合线、金属线等)。
在某些情况下,作用于线状元件的力只在单一方向上作用。这种情况的例子是固定物或装饰元件通过天花板的上表面上的夹紧装置穿过天花板的悬挂。在该例子中,固定物和连接线的重量产生向下的力,该向下的力被传递给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随后向下压天花板的上表面。换句话说,该固定装置提供单一抗力矢量(force vector resistance)。
在其他情况下,如建筑中的金属支撑杆,需要固定来防止该杆朝向或远离工件(例如,梁)移动。换句话说,该固定装置提供旁侧(juxtaposed)抗力矢量。
容易放置在线状元件上方并且牢固固定到该线状元件的装置能够独自执行第一情况(即,单一抗力矢量)下的任务,并且在第二情况(旁侧抗力矢量)下当这种装置固定到工件时,该装置能够稳固。
外科缝合线靠近皮肤伤口的布置提供了将线状元件紧固到工件的装置与其他固定方法相比可以如何改变工作流和结果的典型 例子。在传统的缝合方法中,附有缝合线的针连续穿过伤口的两侧,然后缝合线的“自由”端(与针相反)系到针和自由端之间的缝合线股(suture strand)区段,以形成环。
该方法的问题是组织可能不会被理想地翻转以最佳地愈合,并且缝合线股的位于皮肤表面上方的部分可能导致创伤并且最终在与伤口本身的方向水平地产生伤疤。另外,缝合线的去除(removal)可能是不舒服的,因为剪刀尖端需要穿过皮肤表面和缝合线环之间,在缝合线上施加额外的张力。
另一方面,利用外科用按钮(surgical button)将外科缝合线置于皮肤可完全消除上述环以及水平结疤的可能性。如果缝合线的自由端(即,与针相反的端)与平坦的物体(例如,外科用按钮、缝合夹或者类似的装置)紧固并且针穿过组织,则在进行缝合时在该物体的平坦表面上该物体与皮肤接触,防止缝合线全程穿过组织并且防止缝合线上的任何力传导到皮肤。如果第二按钮在伤口的对侧以适当的张力紧固到缝合线,则使伤口接触并且以稳定的方式保持于此。缝合线股可被切断并再次使用。在以往的表现中,外科用按钮和/或缝合夹使用起来相对繁琐,因此没有实现广泛常见的使用。
因此,需要一种提供平坦表面以将线状元件中的张力传导到工件的宽表面并且便于简单容易的固定和快速部署的固定装置。
发明内容
因此,一方面,本发明包含一种用于将线状元件紧固到工件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接触部件和第一固定部件。所述第一接触部件具有用于施加到工件的第一接触表面和用于接收线状元件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将所述线状元件的一部分紧固在所述第一接触部件的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相反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与所述第一接触部件接合,以防止当在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相反的方向上对所述线状元件施加张力时所述线状元件的被紧固部分穿过所述工件。
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接触部件和 第二固定部件。所述第二接触部件具有用于施加到工件的第二接触表面和用于接收线状元件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固定部件将所述线状元件的一部分紧固在所述第二接触部件的与所述第二接触表面相反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件接合,以防止当在与所述第二接触表面相反的方向上对所述线状元件施加张力时所述线状元件的被紧固部分穿过所述工件。典型地,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件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件之间。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触部件和所述第一固定部件进行物理连接。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接触部件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件进行物理连接。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在与所述接触表面平行的平面中测量时,在所述接触部件和所述固定部件之间的接合区域处的该固定装置的横截面积小于(i)所述接触部件的平均横截面积及(ii)所述固定部件的平均横截面积。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装置的与所述接触表面相反的外表面主要包括光滑表面。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i)从所述接触表面到所述固定部件的与所述接触表面相反的一端测得的所述固定装置的高度与(ii)所述接触表面的最大宽度的比值大约为1或更小。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部件的开口包括孔。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部件的开口包括沟槽。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粘合剂。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用于接合所述线状元件的锯齿状表面。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装置由通过使用仅由平均人手力量施力的工具能够变形的材料制成。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部件的接触表面包括粘合剂、药物和/或填料。
在以下详细说明及其附图中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上述说明性的概要以及其他示例性的目的和/或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1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双向固定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E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双向固定装置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2A-2F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双向固定装置和示例性施加器(applicator)装置的示例性方法。
图3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双向固定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3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双向固定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3C-3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双向固定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3E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双向固定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3F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双向固定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4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双向固定装置和另一示例性施加器装置的另一示例性方法。
图4B示出图4A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双向固定装置。
图4C示出图4A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双向固定装置的一部分。
图4D-4E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另一实施方式的双向固定装置和另一示例性施加器装置的另一示例性方法。
图5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固定装置。
图5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双向固定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5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
图5D和5E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的示例性方法。
图5F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的另一示例性方法。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双向固定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7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
图7B-7E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和示例性去除工具的另一示例性方法。
图8A-8C、图9A、图9B和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的另一示例性方法。
图11A-11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的另一示例性方法。
图12A-12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双向固定装置和另一示例性施加器装置的另一示例性方法。
图13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
图13B-13G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的另一示例性方法。
图14A-14E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双向固定装置和另一示例性施加器装置的另一示例性方法。
图15A-15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和示例性去除工具的另一示例性方法。
图16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
图16B和16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
图16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
图16E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
图17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
图17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
图18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
图18B-18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的另一示例性方法。
图19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
图19B和图19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包括在示例性固定装置中的示例性互锁元件的特写图。
图19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
图19E和图19F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包括在示例性固定装置中的示例性互锁元件。
图20A-20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的另一示例性方法。
图20D和图20E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的另一示例性方法。
图21A-21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和另一示例性施加装置的另一示例性方法。
图22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
图22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固定装置的示例性固定部件。
图22C和图22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和另一示例性施加装置的另一示例性方法。
图23A-23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另一示例性固定装置和另一示例性施加装置的另一示例性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含一种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提供平坦表面以将线状元件中的张力传导到工件的宽表面并且便于简单容易的固定和快速部署。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该固定装置由诸如可变形的聚合物和补充粘合剂(supplementary adhesive)的材料形成。示例性的固定装置是双向的,并且可在任一方向上应用。换句话说,该固定装置包括彼此镜像的两半。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该固定装置包括紧固线状元件的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容易从该固定装置的其他部件上去除。典型地,该固定部件可以被去除而不增加线状元件上的张力。当该线状元件是缝合线时,这种实施方式便于缝合线的去除,并且减小病人感受到的疼痛。
图1A-1E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双向固定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该双向固定装置包括沿着由表现为隧道、通道或沟槽(即,第一开口103和第二开口107)的最中央点定义的纵轴朝向相反方向的两个不同的固定装置。如所示出的,固定装置100的左部包括具有用于施加到工件的第一接触表面102的第一接触部件101和用于接 收线状元件的第一开口103。固定装置100的左部还包括用于将线状元件的一部分紧固在第一接触部件101的与第一接触表面102相反的一侧的第一固定部件104。
固定装置100的右部包括具有用于施加到工件的第二接触表面106的第二接触部件105和用于接收线状元件的第二开口107。固定装置100的右部还包括用于将线状元件的一部分紧固在第二接触部件105的与第二接触表面106相反的一侧的第二固定部件108。
如所示出的,该固定装置的左部和右部在中间节点(medial joint)109进行物理连接。此外,第一接触部件101和第一固定部件104进行物理连接。第二接触部件105和第二固定部件108也进行物理连接。也就是说,这些部分和部件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彼此物理分开。
图1B示出固定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第一开口103和第二开口107形成封闭的隧道,而不是图1C和图1D中所示的通道或沟槽。
如所示出的,该复合装置100具有对称的单独固定部件,但是其他示例性装置可以包括非对称部件。此外,该两部件固定装置可以是物理分开的,或者可以形成为单一的复合单元。在进行将线状元件紧固到该两部件固定装置的各个内的动作时,该部件固定装置可以被分开并且独立起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单独部件固定装置展示出典型地比中央(或中间)区段(例如,第一固定部件104或第二固定部件108)宽的侧部(或端部)区段(即,第一接触部件101或第二接触部件105)。该中央(或中间)区段被设计为使得它能够被启动来将线状元件限制在沟槽、凹口、通道或隧道内,达到使用所需的程度。在一些情况下,该侧部区段也可以在结构上进行变化,或者进行有助于该功能的其他变化。尽管单独(部件)固定装置或者复合双向装置可以由单一材料形成,但是在其他情况下,中央(中间)区段和侧部(端部)区段可以包括不同材料。
图2A-2F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双向固定装置100的示例性方法。图2A-2B示出双向固定装置100首先能如何应 用于线状元件40,在此线状元件40展示出具有针41的缝合线的例子。相同的原理可以应用于任何线状元件40,刚性的或者绳状的。在沿着线状元件40的纵轴的一位置被固定的线状元件40位于双向固定装置100的共同通道、沟槽或者隧道内。
如图2C-2D中所示,然后启动双向装置100,使得线状元件40被固定装置100牢固地保持。在该实施方式中,该固定是利用施加器装置50使可塑的或者可变形的中央区段(例如,第一固定部件104、第二固定部件108和中间节点109)变形,从而使该中央区段的通道、沟槽或隧道的侧面压紧所包含的线状元件40。(见图2D)。施加器装置50因此起到压折器(crimper)的作用。
此外,施加器装置50展示出能够实现该功能的具体特征,包括用于缩小中央(中间)区段主体的表面、用于在启动之后将双向固定装置100分成两部件固定装置的切割元件(见图2E和图2F)、以及用于帮助保持、定向或者部署装置100的表面特征。施加器装置50可以通过手动按压、气动、电动或者其他手段而被机械启动。另外,施加器装置50可以被设计为部署任一个单一(部件)固定装置、两个物理分开的(部件)固定装置,以调整为起到单个双向固定装置和/或双向固定装置的作用。另外,施加器装置50可以是单加载(single-load)设计,其中在每次部署之后分别加载新的固定装置,或者可以是多加载(multi-load)装置,其中通过施加器装置50将新的固定装置推进到部署位置。施加器装置50可以被设计为内窥镜仪器。
图3A-3F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100的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及其特征。该固定装置可以具有很多形状、材料组分、颜色、外形或其他特征。例如,如图3C-3E中所示,中央(中间、顶端)区段(即,第一固定部件104、第二固定部件108和/或中间节点109)可以具有光滑的和/或高的外形(例如,用于提供更大的固定用的通道面积)。该中央区段也可以具有低的外形(例如,如图3A中所示),以独自并且连同侧部(端部、接触部)区段(即,第一接触部件101和第二接触部件105)产生光滑轮廓。
图3B示出具有作为物理上分开的结构的侧部(端部、接触部)区段和中间(中央、固定部)区段的固定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该中央区段可以采用如图3B的上部所示的夹具的形式。
该中央区段可以在部署之前具有相对直的结构,或者可以呈现沟槽、凹口、平整的表面、孔、纹理、突起或者其他表面特征,以帮助固定装置的定位、对准、紧固、施加、去除或者发挥功能。类似地,侧部(端部、接触部)区段可以呈现轮廓变化,例如,孔、凹口、沟槽、纹理、平整的表面或者其他表面特征,以帮助固定装置的定位、对准、紧固、施加、去除或者发挥功能。例如,图3E示出示例性的固定装置100,该固定装置100包括具有杯形轮廓的接触表面102,以改善固定装置和工件之间的介面(interface)。图3F示出具有平坦侧面以便于固定装置100在施加器装置50内对准的示例性固定部件的俯视图。这种特征可以与施加器装置呈现的轮廓相互作用,或者可以适应固定装置在部署之前、期间或之后接触的表面的特征。
图4A-4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100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施加器装置50的示例性方法。如所示出的,通过中央区段(例如,第一固定部件104、第二固定部件108和中间节点109)相对于部件(单一)固定装置或双向装置的纵轴近似90度的弯曲动作,该中央区段发生变形。该弯曲还压紧中央区段以使包含线状元件40的隧道、沟槽或凹口收缩,并且可以使变形的中央区段定位为抵靠侧部(接触部、端部)区段(即,第一接触部件101或第二接触部件105)以减小装置高度。例如,参见图5C-5F。另外,该实施方式中的侧部区段可以呈现沟槽、凹口或者凹陷,以接受变形的中央区段。例如,参见图5C-5F。该中央区段可以被构造为在弯曲角度最尖锐的过渡区域呈现孔、窗口或沟槽(即,接入开口110(access opening)),从而提供对所包含的线状元件的接入。例如,参见图5C-5F。接入开口110允许将所包含的线状元件40分割而不使中央区段与侧部区段分开。可以采用便于将线状元件40固定在固定装置100内的其他固定手段,包括加热、一体的或施加的粘合剂(例 如,压敏粘合剂、氰基丙烯酸盐(cyanoacrylate)等)、光活化(light activation)、机械活化(mechanical activation)(例如,超声能)、销、楔子、螺栓、柱、互锁部件或者其他手段。所述中央区段可以包括具有固有粘接特性的材料。
图5A-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100的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及其特征。如图5A中所示,中央区段(例如,第一固定部件104)和侧部区段(例如,第一接触部件101)可被设计为在过渡区域111相连,过渡区域111的宽度小于中央区段和侧部区段二者的宽度(关于与由中央通道、隧道或沟槽限定的纵轴)。过渡区域111便于将固定装置100定位和/或紧固在施加器、存放容器、施加器加载(applicator-loading)或其他装置内。过渡区域111还可以便于中央区段和侧部区段的分离,如果需要这种分离的话,例如在从工件上去除固定装置100时。
如图6中所示,中央通道、沟槽或者隧道可以呈现条纹、横向沟槽、纹理、粘合剂、波纹或者其他特征,以帮助将线状元件40紧固在固定装置100内。这些特征可以局限于侧部区段、中央区段或者这两者。
如图5D和5E中所示,侧部区段可被配置为在部署期间容纳中央区段。另外,侧部区段中的该容纳特征(accommodating feature)的尺寸可被配置为具有比中央区段的宽度小的宽度,从而如图5F中所示,当中央区段定位在侧部区段的该容纳特征内时,提供对中央区段的压缩力。
侧部(端部、接触部)区段(即,第一接触部件或者第二接触部件)的接触表面,典型的是与中央区段相反的表面,可以呈现粘合剂、药物、填料、吸收材料或者其它特征,以提高用途。例如,当线状元件是缝合线时,在接触表面具有硅酮涂层可以提高固定装置在其与皮肤或组织接触时的功能。中央(或中间)区段可以类似地呈现诸如狭槽、沟槽、凹口和/或表面特征的特征,这些特征可用于帮助紧固、部署或者去除固定装置,或者可被用作辅助固定点(例如,用于将附加结构紧固到固定装置)。
图7A-7E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100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去除工具60的示例性方法。图7A示出包括柔性固定部件104的固定装置100,柔性固定部件104可变形以允许去除工具60在固定部件104和接触部件101之间滑动。图7B示出在固定部件104和接触部件101之间具有窄过渡区域111的固定装置100,该窄过渡区域111允许去除工具60在固定部件104和接触部件101之间滑动。
图7C示出线状元件40通过两个固定装置100紧固到工件70(例如,病人的皮肤),每个固定装置100具有接触部件101、固定部件102和窄过渡区域111。去除工具60位于其中一个固定装置100的上方。在图7D中,去除工具已经接合,并且剪断过渡区域111和线状元件40,从而使固定部件102与接触部件101断开。此外,图7D中的线状元件40只紧固到右侧的固定装置100。图7E示出右侧的固定装置100与线状元件40一起从工件70上去除以及接触部件101从工件70上去除。
当被部署后(即,紧固到工件),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去除固定装置100,包括释放(release)中央(固定)区段、将中央区段与侧部(接触部)区段分开、从侧部区段卸下、解下或拧下中央区段、将销或其他固定结构重新定位、在线状元件固定区域和侧部区段的接触表面之间的点分割线状元件或者在侧部区段的接触表面和与其相接的表面之间的点分割线状元件。可以通过去除中央区段来释放线状元件。根据中央区段和侧部区段之间的连接部(即,过渡区域)的数量、尺寸和位置,中央区段的释放去除可以是部分的或全部的。例如,如果中央区段是两个或更多的物理分开的部分,并且去除力将中央区段的一个部件和侧部区段之间的连接部分开,则当线状元件被释放时,部分中央区段可以保持原样。
从侧部区段去除中央区段还可以包括在中央区段和侧部区段之间的点(即,过渡区域)分割线状元件,从而与中央区段同时释放线状元件。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中央区段或过渡区域可以包括孔、 窗口、沟槽或其他特征,以允许在过渡区域内接近和切割线状元件而不必从侧部区段去除中央区段。可以使用剪刀、刀、手术刀或者专门设计的用于有效相互作用并且定位在固定装置上方的专用切割器具来切割线状元件。另外,用于将中央区段与侧部区段分开的一实施方式的装置可以包括腔体或空间,当在过渡区域从侧部区段分开时,被分割的中央区段被捕获在该腔体或空间内。
图7A-7E还展示出固定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在部署之后,中央区段和侧部区段的总的复合形状呈现光滑的低外形轮廓。这种轮廓使固定装置具有潜在益处,如减少外力作用于固定装置或者使固定装置移位的机会。作为例子,如果固定装置是用于使缝合线穿过皮肤紧固的外科用按钮的形式,那么这种低外形将会减少该装置被碰撞、摩擦或冲击,使得固定装置临时移位并因此使病人疼痛或者对治疗的伤口造成伤害的机会。
在进一步的使用方法中,如果线状元件是可吸收的外科缝合线材料,则缝合线分解的自然过程,例如,降解,不需要用户介入就可以进行。当缝合线缺乏足够的抗拉强度以维持结构完整时,固定装置将被释放并且可能自发脱落,或者可能被潜在地从组织表面擦掉,避免需要任何具体的缝合线或固定装置去除。
图8A-1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100的示例性方法。使用双向固定装置100,完成一循环,其中双向固定装置的部署同时完成第一两部分线状元件功能的第二部分,并且将单一部件固定装置以正确的取向“预加载”在线状元件上,从而完成第二两部分线状固定功能的第一部分。
图8A-10示出用于示例性目的的外科缝合线的安置,但是该方法和装置功能的原理也适用于具有刚性的或绳状的线状元件的其他双向固定装置。在图8A中所示的循环的开始,包括接触部件101和固定部件104的部件固定装置100装配到缝合线40的自由端。固定装置100被取向为使得接触部件的接触表面102,即,与固定部件104相反的表面,比中央区段(即,固定部件104)更靠近缝合线针41。针41穿过组织,通常将使得伤口边缘接近。参见图8A-8C。随着针 41从组织出来并且缝合线40(即,线状元件)前进,第一固定装置100的侧部区段(即,接触部件101)的接触表面与皮肤接触,并且利用缝合线上附加的张力,伤口边缘被适当对准。参见图9A。在保持该张力和接近(approximation)的同时,双向固定装置100被定位成使得从伤口的与已经装配好的部件固定装置相反的一侧的组织出来的缝合线40位于双向固定装置100的中央通道、沟槽或狭槽内。在将缝合线40的该位置保持在双向固定装置100内的同时,双向固定装置100的一个部件侧部区段(即,接触部件101)的接触表面102被带到与组织的第二表面相抵靠的位置。参见图9B。
启动已经可以用来保持和对准双向固定装置100的施加器,以将缝合线40固定在第一固定部件105和第二固定部件108内。施加器的启动还将第一固定部件105与第二固定部件108分开,并且切断缝合线40。参见图10。
部署完成之后,通过分割后的缝合线的两端紧固在伤口两侧的部件固定装置内,伤口保持靠近,并且部件固定装置被预加载并适当地定向,用于下一个循环的开始。换句话说,如图10所示的缝合线40、针41和固定装置100的分离后的第二半可被用于开始另一个如图8A中所示的伤口接近。
因为双向固定装置的部署同时完成一个两部分固定功能的第二半和第二个两部分固定功能的第一半,所以固定装置的安置变得更快捷和更高效。另外,因为线状元件紧邻中央区段的顶点被分割,所以基本上不会浪费线状元件长度,从而可以根据长度更充分地利用线状元件。作为例子,使用该固定装置作为外科用按钮使可由单个缝合线-针组合完成的单个伤口接近的数目最大化。
图11A示出示例性固定装置100的侧视图,图11B示出同一示例性固定装置100的俯视图。固定装置100包括具有开口103的接触部件101和固定部件104。固定装置100还包括结合接触部件101和固定部件104的过渡区域111。所示出的过渡区域111包括连接接触部件101和固定部件104的柱或杆。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可以包括通过细长 的、分隔的或者不连续的过渡区域连接到侧部(接触部、端部)区段的中央(或中间)区段。例如,该过渡区域可以呈现将中央区段连接到侧部区段的柱或杆的形式,其潜在地起到用于增加侧部区段和中央区段之间的距离的“间隔物”的作用,并且还促进该装置的功能。
图11B示出偏离固定装置100的共同通道、沟槽或狭槽的过渡区域连接件111a和111b。通过过渡区域连接件111a和111b装配到侧部区段(即,接触部件101)的中央区段的部分(即,固定部件104)在施加变形、部署力期间保持稳定,而没有装配到接触部件101的固定部件104的部分可相对于共同通道、沟槽或狭槽移动。
图11B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具有柱、销、杆或者其他表面特征(例如,锁定销112)的接触部件101,这些表面特征与接触部件101的另一部分上的孔、狭槽、沟槽或者其他表面特征相接,使得当它们接近时这些特征互锁、连接或者紧固接触部件101。通过改变侧部区段(即,接触部件101)和中央区段(即,固定部件104)之间的装配,中央区段还可以相对于侧部区段转动或枢转,从而将线状元件紧固到固定装置。
图12A-12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示例性固定装置100和示例性施加器装置50的示例性方法。单一部件固定装置、同时施加的两个物理分开的部件固定装置或者双向固定装置可以呈现意图与专门设计的部署工具(例如,施加器装置)相接的形状特征。这种表面特征可以包括平坦的表面、狭槽、沟槽、凹口、倒角或者其他形式,并且可以在侧部区段的接触表面或主体上,在侧部区段和中央区段之间的过渡区域,在中央区段的主体内,或者在双向装置的情况下在两个中央区段之间的结合处。
图12A-12D示出示例性表面特征。图12A包括截面图A、B和C,用于比较图12A的左侧所示的位置A、B和C处的接触部件的截面与固定装置的截面。如截面A中所示,接触部件的截面是圆形的并且被开口103中断。如截面B中所示,过渡区域111具有包括与开口103平行的平坦表面的截面,用于接收施加器装置50。参见图12B。如 截面C中所示,中间节点109具有比接触部件的截面小的圆形截面。示例性的表面特征包括在双向固定装置的中央区段和侧部区段之间的过渡区域上的平坦表面。
示例性的施加器装置50包括施加器导板51,施加器导板51基本上是平面部件,从平面上方看,其形状具有平行的平坦边缘,平坦边缘的尺寸、形状和取向使得它们能够在过渡区域111内并且在过渡区域111周围前进。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施加器装置50包括两个这种施加器导板,并且当施加器工具前进到双向固定装置100上时,每个施加器导板与复合的双向固定装置100的每个部件固定装置的过渡区域111相互交叉(interdigitate)。施加器装置50还呈现两个钳臂(crimper arm)52,这两个钳臂52在两个施加器导板之间(参见图12B和12C的上部)并且在与施加器导板51限定的两个平面平行的平面内移动。
当施加器装置50前进到双向固定装置100上时,通过施加器装置50未阻碍的共同沟槽、狭槽或通道,固定装置100保持在与施加装置50一致的方位,使得它可以关于线状元件被容易地定位。钳臂52(或者其他中央区段启动机构)被适当地定位和紧固以用于部署。当钳臂52被启动时,中央区段变形并且线状元件被紧固在第一固定部件104和第二固定部件108内。钳臂52还可以包括用于将固定装置100的两半和/或线状元件分开的切割元件。另外,过渡区域111的形状和施加器导板51或钳臂52的形状可被设计为使得钳臂52在被启动时使中央区段变形并且过渡区域111的部分的长度增加,从而便于从过渡区域111释放施加器导板51。
图13A-13G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示例性固定装置100的示例性方法。如图13A中所示,示例性的双向固定装置100可以包括在接触部件和固定部件之间的光滑过渡而没有更窄的过渡区域。如所示出的,固定装置在穿过固定装置100的纵向长度的通道中接收线状元件40。图13A-13G示出与图8A-10中所示出的类似的使用固定装置100的方法。固定装置100的上部和下部可以通过变形(例如,使用机械力)和/或加热而分离。线状元件40可以通过该分离、粘合 剂或通过其他机构而紧固在固定装置100内。
图14A-14E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100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施加器装置50的示例性方法。部件固定装置或者双向固定装置的中央区段和侧部区段(即,固定部件104、108和接触部件101、105)之间的过渡区域111在固定装置100的施加和去除期间可以提供优势。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加器装置50包括钳臂52。与固定装置100接触的钳臂52的表面包括用于压缩的平坦表面和用于分离双向固定装置100以及两个固定部件104、108之间的线状元件40的隆起特征。中央区段(即,两固定部件104、108)与施加器装置50的压缩表面的接合可使固定装置100和线状元件40稳定并紧固,同时施加器装置50的切割表面接合并切断中间节点109。
如图14A中所示,固定装置100包括具有第一接触表面102和第一开口103的第一接触部件101和第一固定部件104。固定装置100还包括具有第二接触表面和第二开口的第二接触部件105和第二固定部件108。第一固定部件104和第二固定部件108在比固定部件窄的中间节点109处结合。固定部件104和108通过比固定部件窄的过渡区域111分别结合到各自的接触部件101或105。
线状元件40可被放置在如图14A中所示的固定装置的开口中。线状元件40的端部可以穿过如图14B中所示的工件70,并且被如图14C中所示的另一个固定装置100紧固。施加器装置50被定位在固定装置100的上方,如图14C中所示同时对线状元件40施加张力。如图14D中所示,通过压缩力进一步启动该施加器装置,以将固定装置104和108压缩在线状元件40周围,并且切断中间节点109和线状元件40。图14E示出固定装置的自由区段被去除。
图15A-15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使用示例性固定装置100和示例性去除工具60的示例性方法。当线状元件40的固定局限于中央区段(即,固定部件104),并且侧部区段(即,接触部件101)不束紧或限制线状元件40时,中央区段的分离有助于从固定装置100释放线状元件40。在中央区段和侧部区段分离后中央区段保持完好的示 例性实施方式中,典型地,线状元件也必须被分割。在从侧部区段完全或部分地分离中央区段来释放线状元件(即,中央区段不保持在部署的方位)的实施方式中,被释放的中央区段可以去除,并且线状元件固定被释放而不必分割线状元件。
可以利用去除工具来帮助去除固定装置。去除工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图15A-15D示出示例性去除工具60具有处于接近的两个臂61,并且接近的力使中央区段与侧部区段分离。臂61之间的空间可包括收集腔体,用来容纳分离的中央区段部件。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固定装置去除工具可以是靠近一端具有孔的矩形盒(未示出)。该孔通常具有足够的尺寸和形状以容纳固定装置的中央区段。该矩形盒通常还包括与去除工具的纵轴平行的可移动的叶片,被构造为该叶片沿着去除工具中的狭槽滑动并且封闭去除工具中的孔。在实践中,这种去除工具被定位使得固定装置的中央区段位于去除工具的孔中,并且当叶片前进时,中央区段(并且潜在地所包含的线状元件)与侧部区段分离,被释放的中央区段被引向去除工具的盒内的空间。
图16A-16E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图16B和16C示出在双向固定装置100的两端的两个接触部件101和105的接触表面102和106。如虚线所示,接触表面102的边缘可被去除,以便于固定装置100的定位。
图16D示出固定装置100包括在固定部件104和108中的两个接入开口110。接入开口110用于提供向固定装置的通道内的线状元件的接入。当固定装置100被紧固到工件时,可以穿过接入开口110来切断线状元件而不增加线状元件上的张力。
图16E示出固定装置100包括比固定部件104和108窄的过渡区域111和中间节点109。固定装置100的这些更窄的部分可以例如通过与施加器装置或去除工具相互作用来帮助固定装置100的定位和线状元件的紧固。
可以采用固定装置的部件、区域和节点的结构上的各种变化来提高固定装置的功能。例如,侧部区段的边缘可以呈现圆形形状, 可以配置有边缘具有倒角的狭槽或沟槽以有助于部署或定位,或者可以具有偏置的、螺旋形的或者非对称的通道或沟槽。在双向实施方式中的过渡区域、中央区段或者两个中央区段之间的连接件中可以采用类似的变化。中央区段和连接区段也可以被形成为具有穿孔、沟槽或者孔的管,或者可以呈现波状或者Z字形结构,以增加线状元件固定长度。
图17A示出固定装置包括接触部件101、105和固定部件104、108。固定部件104和108包括夹具113,夹具113在固定部件104和108以及/或者接触部件101和105之间的线状元件40周围闭合,以紧固线状元件40。
图17B示出固定装置包括接触部件101、105和本身就是夹具的固定部件104、108。因此,固定部件104和108物理上不连接到接触部件101和105。固定部件104和108还可以包括突起、褶皱或者其他表面特征,它们可以相接以帮助部署或去除。
如图4A中所示的偏置施加器工具除了压缩中央区段以外还可以通过引入褶皱或弯曲来改变固定装置部署的机制。包含在中央区段中的或者作为施加器工具的功能而施加的粘合剂(例如,压敏粘合剂)的存在可以帮助固定。
图18A示出示例性固定装置100包括具有开口103的接触部件101。通过物理上不连接到接触部件101的固定部件将线状元件紧固在示例性固定装置100中。
图18B-18D示出示例性固定装置100包括接触部件101和互锁固定部件104。在图18B和18C中所示的预加载状态下,固定部件104包括比接触部件的开口103略窄的用于接收线状元件的开口(即,W大于W+)。用户将线状元件40置于固定装置100中,并且启动固定装置(例如,通过手动或者使用施加器装置将由开口限定的固定装置的侧面压在一起)。由开口限定的固定部件104的侧面互锁,以紧固地保持线状元件40。固定部件104或者接触部件101可以包括附属固定结构(例如,锁定销)以在变形后帮助紧固固定装置100。
该固定装置可以构造为具有许多不同的外形,以适应特定的功 能。另外,该装置可以从制成状态(空闲(rest)状态)变形到“预拉紧”部署状态,不同部分的转变变成互锁,例如,从螺旋结构转变成盘状结构。图20A-20C示出示例性固定装置100从螺旋结构转变为盘状结构。中央区段或侧部区段可以展现出相接或互锁的部件,以帮助装置发挥功能,维持线状元件去除的安全性。
图19A-19D示出示例性固定装置100和互锁特征。如图19A中所示,接触部件101和105、过渡区域111、固定部件104和108以及中间节点109都包括互锁元件。图19B和19C示出包括相互接合的曲面、凹口和钩的示例性互锁元件的特写图。
图19D示出紧固到线状元件40的包括互锁元件的另一个示例性固定装置100。该固定装置的互锁元件可以在固定装置100的内部互锁表面上,并且/或者可以具有与固定装置100的外部表面匹配的外部轮廓。图19E示出包括与狭槽或钩接合的栓或销的示例性互锁元件。图19F示出包括与狭槽或钩接合的栓或销的另一个示例性互锁元件。
示例性的固定装置可以在接收通道、狭槽或沟槽内包括特殊的曲线、凹口、沟槽、销、狭槽、波纹或其他表面特征,以在部署时帮助牢固固定所包含的线状元件。
图20A-20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该固定装置的开口103被示出为与固定装置100的外周长相比相对大的开口,以便于展示固定装置100的功能。通常,开口103具有比固定装置100的外周长小得多的周长。
固定装置100可以被制造为使得在图20A中所示的空闲状态(自然状态)下,侧部区段(即,接触部件)是非平面的,具有代表大于360度旋转的螺旋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代表共同沟槽的边界的侧部区段边缘不位于与装置的轴线成直角的同一水平面内。类似地,中央区段的各部分位于相对于该固定装置的轴线的不同水平面内。该装置的部署包含施加预部署变形(“预加载”)力,该变形力增加俯视时侧部区段的半径并且使侧部区段变平,使得线状元件接收沟槽的侧面处于相对于该装置的纵轴的相似平面中,如图20B所 示。该预拉紧力导致侧部区段的主体内的应力。然后将线状元件置于现在可见的共同通道内,并且释放预加载的变形力,使得如图20C中所示,侧部区段和中央区段互锁。因为通过装置部署只部分释放侧部区段上产生的应力,所以该应力提供使中央区段接近并紧固线状元件的持续力。该部署序列的逆序列去除固定装置。可以包括脊、沟槽、狭槽或其他特征来引导从自然的“处于空闲”状态到预部署(预拉紧)状态的移动或者从预部署(预拉紧)状态到部署状态的移动,或者类似地帮助逆过程(固定装置去除)。
图20D和20E示出与图20A-20C中所示的固定装置以相同的方式起作用的包括接触部件101和固定部件104的示例性固定装置100。在这点上,图20D示出与图20B的状态对应的状态下的示例性固定装置100。线状元件40被放置在图20D中可见的固定装置的开口中。然后释放预加载的力,使得固定装置100在线状元件40周围闭合,如图20E中所示。
图21A-21D示出示例性的固定装置100和示例性的施加器装置50。固定装置100包括具有接触表面102和开口103的接触部件101。接触部件101包括限定开口103的具有接收螺纹的锥形壁(taperedwall)。固定装置100还包括固定部件104(例如,空心螺钉)。固定部件104包括通道114和与接触部件101的接收螺纹接合的螺纹。如图21B中所示,接触部件的锥形壁和固定部件的通道114包括间隙,以便于放置线状元件。
图21C示出加载到固定装置100和施加器装置50中的线状元件40。施加器装置50包括狭槽53(例如,狭槽、沟槽、凹口、孔、通道、星形道(star-drive)),以容纳线状元件40而不会冲击、分割或损坏线状元件40。施加器装置50的顶端与固定部件104接合(例如,通过所示出的菲氏螺钉(Phillips-head screw)接口)。当对施加器装置50施加旋转力时,固定部件104被更深地旋入接触部件101。通常至少固定部件104的较浅的部分是可略微变形的材料。当固定部件104被驱入接触部件101时,至少固定部件104的该较浅部分变形,以在线状元件40周围闭合(即,当固定部件104被压缩时,通道114 收缩)。
固定部件104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部分,或者可以呈现狭槽或者沟槽,使得当进行旋转运动时通道114被更有效地压缩(向中央前进)。固定部件104还可以通过可变形的过渡区域元件连接到接触部件101,该过渡区域元件可以扭动并减小共同通道、狭槽或沟槽的直径。固定部件104可以呈现柱、突起或者其他特征,当固定部件104相对于接触部件101转动时,这些特征与接触部件101互锁。在每个实施方式中,该旋转力的逆转释放被固定的线状元件。
图22A-22D示出包括接触部件101和固定部件104的示例性固定装置100。接触部件101具有开口103。每个固定部件104包括通道114和T形柱115,并且开口103的形状为只在特定的方位可以接收T形柱115。图22C和22D中的接触部件的开口103还延伸到接触部件101的外缘。图22B示出固定部件104的仰视图。
线状元件可以穿过开口103进入通道114。如图22A中所示,固定部件104及其T形柱115与开口103对准并且插入开口103中。如图22C的俯视图中所示,固定部件104可以在接触部件101内转动,以对准开口103和通道114。然后可以将线状元件40设置在开口103和通道114中。如图22D中所示,在接触部件101内转动固定部件104,以紧固线状元件40。接触部件101和固定部件104可以设置有附加特征,如斜坡、突起和/或柱,该附加特征与T形柱115相互作用,以当固定部件104在接触部件101内转动时增加对线状元件施加的力。
图23A-23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固定装置和示例性施加器装置50。固定装置100包括接触部件101、固定部件104和过渡区域111。过渡区域111和固定部件104二者的表面轮廓可以便于部署固定装置100和去除固定装置100。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3A中的虚线所示,过渡区域111在相反的侧面具有两个平行的平坦表面。从顶视图可以看出,固定部件104具有六边形状。可以通过围绕由固定装置100的共同通道114(例如,狭槽或沟槽)限定的轴线转动或扭动固定部件104来完成固定部件104与接触部件101的分离。固定装置100的平坦表面与也可用作去除工具的施加器装置50相互作 用。
尽管已经描述了六边形状和平行表面,但是其他形状变化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固定部件104可以包括两个平行的平坦表面而不是六边形状。接触部件101还可以包括类似的轮廓特征,如平坦表面、孔、狭槽、沟槽或凹口,以帮助方便去除。另外,侧部区段中的共同狭槽或沟槽可起到去除工具的稳定点的作用。
三个部分(即,接触部件101、过渡区域111和/或固定部件104)中的任意两个可以接合,以用这种方式将固定部件104与接触部件101分离。例如,施加器装置50可以使接触部件101与过渡区域111、接触部件101与固定部件104或者过渡区域111与固定部件104接合以用于此目的。
*   *   *
示例性实施方式
[1].一种用于紧固延伸穿过工件中的穿孔的线状元件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a.基部区段(base section),其在一端具有接触表面,该接触表面被成形以接合工件;
b.顶部(apical)(中央)区段,其在该基部区段的接触表面的相反侧;以及
c.沟槽、狭槽、通道或接收轮廓,其被成形以容纳线状元件,所述沟槽、狭槽、通道或接收轮廓以最小量延伸穿过该基部区段并进入该顶部区段;
d.在部署前的空闲状态下,所述沟槽、狭槽、通道或接收轮廓限定该固定装置的纵轴线;
所述固定装置被构造为可变形,使得所述变形将压缩所述沟槽、狭槽、通道或接收轮廓内的空间,从而在变形部署(deformational deployment)时,紧固位于所述沟槽、狭槽、通道或接收轮廓内的线状元件;
从而构造为使得当所述线状元件延伸穿过工件时,施加到由此紧固的线状元件的力矢量将使固定装置与工件接合,并且该力矢量 在所述工件的方向上。
[2].一种用于紧固延伸穿过工件中的穿孔的线状元件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a.基部区段,其在一端具有接触表面,该接触表面被成形以在所述固定装置变形之后接合工件,所述基部区段在空闲状态下具有非平面的取向,关于该装置的纵轴线具有重叠的表面;
b.顶部区段,其在该接触区段的接触表面的相反侧;以及
c.沟槽、狭槽、通道或接收轮廓,其被成形以在所述装置局部变形后容纳线状元件;在该装置局部变形时,所述沟槽、狭槽、通道或接收轮廓延伸穿过基部区段和顶部区段;
d.在所述局部变形状态下,所述沟槽、狭槽、通道或接收轮廓限定该固定装置的纵轴线;
所述固定装置被构造为在变形完成时,所述重叠表面可以关于所述固定装置的纵轴线被调换(transpose),使得在局部变形时,所述变形和调换紧固位于该固定装置的沟槽、狭槽、通道或接收轮廓内的线状元件;
从而构造为使得当所述线状元件延伸穿过工件时,施加到由此紧固的线状元件的力矢量使固定装置与工件接合,并且该力矢量在所述工件的方向上。
[3].一种用于紧固延伸穿过工件中的穿孔的线状元件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a.基部区段,其在一端具有接触表面,该接触表面被成形以接合工件;
b.顶部区段,其在该接触区段的接触表面的相反侧,所述顶部区段在空闲状态下呈现非平面的取向,关于该装置的纵轴线具有重叠的表面;以及
c.沟槽、狭槽、通道或接收轮廓,其被成形以在所述装置局部变形后容纳线状元件;在该装置局部变形时,所述沟槽、狭槽、通道或接收轮廓延伸穿过基部区段和顶部区段;
d.在所述局部变形状态下,所述沟槽、狭槽、通道或接收轮 廓限定该固定装置的纵轴线;
所述固定装置被构造为在变形完成时,所述重叠表面可以关于所述固定装置的纵轴线被调换,使得在局部变形时,所述变形和调换紧固位于该固定装置的沟槽、狭槽、通道或接收轮廓内的线状元件;
从而构造为使得当所述线状元件延伸穿过工件时,施加到由此紧固的线状元件的力矢量将使固定装置与工件接合,并且该力矢量在所述工件的方向上。
[4].一种具有两个(1)、(2)或(3)中的固定装置的双固定装置,其中
a.所述各固定装置在每个装置的顶端相连,使得被成形以将线状元件容纳在各个固定装置内的沟槽、狭槽、通道或接收轮廓被对准,以沿着所述双固定装置的整体产生共同的沟槽、狭槽、通道或接收轮廓;以及
b.各个固定装置可同时或相继分开地部署,而共同的线状元件被定位在该共同沟槽、狭槽、通道或接收轮廓内;
c.各固定装置之间的所述连接是可分割的,以便在变形部署和分离之后,产生两个独立发挥作用的固定装置。
[5].[1-4]中的固定装置由可塑(malleable)材料构成,使得可以通过施加到该固定装置的机械力来引起部署变形。
[6].[1-4]中的固定装置由可通过施加热、超声或其他能源来促进变形的材料构成。
[7].[1-4]中的固定装置,其中通过弯曲或折叠来完成变形。
[8].[1]或[4]中的固定装置,其中顶部段可以折叠到基部段内的通道中。
[9].[1-4]中的固定装置,其中该装置呈现相互作用的销、狭槽、突起、沟槽、凹口或者其他表面轮廓特征,这些表面轮廓特征可相互作用以使部署状态稳定。
[10].[1-4]中的固定装置,该该装置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呈现粘合剂层。
[11].[1-4]中的固定装置,其在基部区段和顶部区段之间呈现过渡区域,并且
a.可以通过切割、压缩、扭曲、扭转、加热、折断或者其他手段来完成基部区段和顶部区段在所述过渡区域的分离;并且
b.基部区段和顶部区段的所述分离释放把所包含的线状元件紧固的该沟槽、狭槽、通道或接收轮廓的收缩,使线状元件与所部属的固定装置分离。
[12].[1-4]中的固定装置,其中在部署期间,可以通过保持装配到固定装置的可塑的夹具使该顶部区段或者该顶部区段和基部区段之间的过渡区域变形。
[13].[1-4]中的固定装置,其具有辅助(secondary)表面沟槽、狭槽、通道、凹口或者其他表面轮廓,这些表面轮廓允许在部署之后接入所述固定装置内被紧固的线状元件。
[14].[1-4]中的装置,其在该共同通道内呈现脊、沟槽、格架、螺纹、粘合剂层或者其他表面特征,以帮助紧固线状元件。
[15].[1-4]中的装置,其呈现狭槽、沟槽、孔、倒角、平坦表面或者其他表面特征,以帮助装置的部署或去除。
[16].[1-4]中的装置,其中该固定区段呈现突起、翼板、凸缘或者其他表面特征,这些表面特征可被用于辅助调节或释放所包含的线状元件。
[17].[1]和[2]中的装置,其中基板或固定区段呈现孔、穿孔、通道或其他表面特征。
[18].[1-4]中的装置,其中基板和/或固定区段呈现孔、穿孔、通道或其他表面特征;并且
a.所述孔、穿孔、通道或其他表面特征可被用于将基部区段固定到工件;
b.基部区段到工件的所述固定通过包括粘合、缝合、缝纫、销、螺钉或者其他机构的各种手段来完成,使得
c.一旦为了紧固线状元件而被部署并且固定到所述线状元件从其露出的工件,所述线状元件就被紧固至朝向该工件和远离该工 件的力矢量。
[19].[1-4]中的装置,其呈现颜色变化。
[20].[1-4]中的装置的存放容器,所述存放容器呈现狭槽、沟槽、凹口或者其他表面特征,这些表面特征被构造为以用于加载到施加器的取向保持所述装置。
[21].一种用于[1-4]中的装置的施加器,所述施加器可以单个加载和部署所述固定装置。
[22].一种用于[1-4]中的装置的施加器,所述施加器可以加载和部署多个所述固定装置。
[23].一种用于[1-4]中的装置的施加器,所述施加器沿着该固定装置加载到所述施加器的区段呈现波纹、沟槽或者其他表面特征,所述波纹、沟槽或者其他表面特征产生该固定装置的不均匀变形。
[24].一种用于[1-4]中的装置的施加器,所述施加器同时呈现压缩表面和切割表面。
[25].一种用于[1-4]中的装置的施加器,所述施加器呈现双向压缩表面和/或切割表面。
[26].一种用于[1]和[2]中的装置的施加器。
[27].[1]和[2]中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在围绕由共同通道的中央限定的轴线转动时是对称的。
[28].[1]和[2]中的装置,其中该基板在围绕由共同通道的中央限定的轴线转动时具有不均匀的半径。
[29].[1]和[2]中的装置,其中,中央固定区段在围绕由共同通道的中央限定的轴线转动时具有非对称的半径。
[30].[1]和[2]中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呈现从基板的侧表面延伸到共同通道的狭槽或沟槽。
[31].[1]和[2]中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呈现从中央固定区段的一侧延伸到共同通道的狭槽或沟槽。
*   *   *
示例性实施方式
[1].一种包括基板的装置,该基板在一侧呈现基本平坦的表面;
所述基板在与所述基本平坦的表面相反的一侧连接到中央固定区段;
所述组合的基板和中央固定区段包含共同的通道或者路径,该共同的通道或路径允许穿过基板和中央固定区段定位线状元件;
其中该中央固定区段可被有目的地变形,该变形导致共同通道的结构随之变化。
[2].一种包括两个基板的装置,每个基板在一侧呈现基本平坦的表面;
每个所述基板在基板的与平坦的表面相反的一侧连接到中央固定段;
所述中央固定区段在与基板的基本平坦的表面相反的中央固定区段的部分相连;
所述基板和中央固定区段包含共同通道或路径,该共同通道或路径允许穿过两个基板和两个中央固定区段定位线状元件;
其中两个中央固定区段可被有目的地变形,该变形导致共同通道的结构随之变化。
[3].[1]和[2]中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在围绕由共同通道的中央限定的轴线转动时是对称的。
[4].[1]和[2]中的装置,其中该基板在围绕由共同通道的中央限定的轴线转动时具有不均匀的半径。
[5].[1]和[2]中的装置,其中该中央固定区段在围绕由共同通道的中央限定的轴线转动时具有非对称的半径。
[6].[1]和[2]中的装置,其中在所述中央固定区段与该中央固定区段直接连接到的基板的结合处附近,该中央固定区段变窄。
[7].[1]和[2]中的装置,其中在中央区段的未直接连接到基板的端部附近,该中央固定区段变窄。
[8].[1]和[2]中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呈现从基板的侧表面延伸到共同通道的狭槽或沟槽。
[9].[1]和[2]中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呈现从中央固定区段的一侧延伸到共同通道的狭槽或沟槽。
[10].[1]和[2]中的装置,其具有施加到共同通道的粘合剂层。
[11].[1]和[2]中的装置,其在共同通道内呈现脊、沟槽、格架、螺纹或其他纹理特征。
[12].[1]和[2]中的装置,其呈现颜色变化,以帮助取向或去除。
[13].[1]和[2]中的装置,其呈现狭槽、沟槽、孔、倒角、平坦的表面或者其他表面特征,以帮助装置的布置或去除。
[14].[1]和[2]中的装置,其中可以通过施加压缩力使固定通道变形。
[15].[1]和[2]中的装置,其中可以通过受控的加热使固定通道变形。
[16].[1]和[2]中的装置,其中该固定区段呈现突起、翼板、凸缘或者其他表面特征,这些表面特征可被用于辅助修正固定区段,以释放所包含的线状元件。
[17].[1]和[2]中的装置,其中可以通过切割、压缩、扭曲、扭转、熔化、折断或者其他手段使变形的中央区段和所连接的基板分开一次。
[18].[1]和[2]中的装置,其中该基板或固定区段呈现孔或穿孔。
[19].[2]中的装置,其在相反的固定区段或基板之间呈现颜色差异。
[20].[2]中的装置,其沿着纵轴呈现非对称性。
[21].一种用于[1]和[2]中的装置的施加器,所述施加器被成形以使固定区段以均匀的方式变形。
[22].一种用于[1]和[2]中的装置的施加器,所述施加器被成形以使固定区段以非均匀的方式变形。
[23].一种用于[1]和[2]中的装置的施加器,所述施加器呈现切割表面,该切割表面的位置便于对准固定区段的与基板的基本平坦表面相反一侧的端部。
[24].一种用于[1]和[2]中的装置的施加器,所述施加器同时呈 现压缩表面和切割表面。
[25].一种用于[1]和[2]中的装置的施加器。
[26].一种用于[1]和[2]中的装置的存放容器,所述存放容器呈现狭槽、沟槽、凹口或者其他表面特征,这些表面特征被构造为以用于加载到施加器的取向保持所述装置。
[27].一种能够保持两个或更多的[1]和/或[2]中的装置的多加载施加器,所述装置的所述共同通道或路径是平行的。
[28].一种能够保持两个或更多的[1]和/或[2]中的装置的多加载施加器,所述装置的所述共同通道或路径沿着单一轴线对准。
*   *   *
为了补充本公开,本申请通过引用完全包括以下共同受让的专利申请公报和专利申请:国际专利申请公报WO2012/135735号:一种力调节组织桥(伊夫斯);美国专利申请61/469,966号:一种预拉紧/预压紧装置,2011年3月31日提交(伊夫斯);美国专利申请61/470,158号:一种用于将预拉紧元件施加到相反表面的装置和方法,2011年3月31日提交(伊夫斯);国际专利申请公报WO2013/059600号:一种可去除的覆盖物和交互式封装(伊夫斯);美国专利申请61/654,748号:一种可去除的覆盖物和交互式封装,2012年6月1日提交(伊夫斯);美国专利申请61/549,317号:一种背面有粘合剂的物品的保护性覆盖物及其施加方法,2011年10月20日提交(伊夫斯);以及美国专利申请61/561,522号:一种背面有粘合剂的物品的保护性覆盖物,2011年11月18日提交(伊夫斯)。
在本说明书和/或附图中,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术语“和/或”的使用包括相关联列出的项目中的任何一个和一个或多个的所有组合。附图是示意性的表示,并且因此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出的。除非另外指出,否则具体的术语是以一般的和描述性的含义使用的,并且不用于限制目的。

用于将线状元件紧固到工件的固定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用于将线状元件紧固到工件的固定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用于将线状元件紧固到工件的固定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将线状元件紧固到工件的固定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将线状元件紧固到工件的固定装置.pdf(4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用于将线状元件紧固到工件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接触部件和固定部件。所述接触部件典型地包括(i)用于施加到工件的第一接触表面和(ii)用于接收线状元件的第一开口。所述固定部件典型地将所述线状元件的一部分紧固在所述第一接触部件的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相反的一侧。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接触部件接合,以防止当在与所述接触表面相反的方向上对所述线状元件施加张力时所述线状元件的被紧固部分穿过所述工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