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式制动器装置.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11935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76841.7

申请日:

2004.09.08

公开号:

CN1601136A

公开日:

2005.03.3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16D 51/18申请日:20040908授权公告日:2007103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16D51/18; F16D65/16; F16D65/52

主分类号:

F16D51/18; F16D65/16; F16D65/52

申请人:

曙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前原利史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3.09.22 JP 2003-330244; 2003.10.24 JP 2003-364137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杨娟奕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基于磨损自动地调整制动蹄(3)和(4)的位置的自动间隙调整装置(10)包括:调整齿轮(23),所述调整齿轮(23)可转动地依赖于制动蹄之间相互分开的量;凸轮板(25),所述凸轮板(25)与调整齿轮(23)一体地旋转,以驱动限制制动蹄(3)和(4)的位置的支柱(27);以及调整限制杆(33),所述调整限制杆(33)基于来自轮缸(6)的压力来限制调整齿轮(23)的旋转,其中所述轮缸(6)分开成对的制动蹄(3)和(4)。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鼓式制动器装置,包括:
制动鼓;
设置在制动鼓中的第一和第二制动蹄;
对第一和第二制动蹄施加压力的轮缸;以及
自动间隙调整装置,所述装置根据第一和第二制动蹄的磨损量自动地调整第一和第二制动蹄的位置,所述自动间隙调整装置包括:
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一制动蹄上的调整齿轮;
凸轮板,在所述凸轮板的外周表面上具有凸轮表面,凸轮板与调整齿轮一体形成;
支柱,其具有与所述凸轮表面邻接的第一端以及邻接第二制动蹄的第二端;
调整弹簧,所述调整弹簧偏压调整齿轮和凸轮板以使它们沿预定方向旋转,以便保持凸轮表面与支柱的邻接状态;以及
调整限制杆,所述调整限制杆被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一制动蹄上并且设置在轮缸与调整齿轮之间,所述调整限制杆具有:
与调整齿轮啮合的棘轮爪;以及
旋转控制部分;
其中,调整齿轮的凸轮表面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当调整齿轮沿偏压方向旋转时,调整齿轮的旋转中心与邻接棘轮爪的凸轮表面之间的最短距离增加;以及
当轮缸对旋转控制部分施加压力时,旋转控制部分限制由于调整弹簧的偏压力而引起的调整齿轮的旋转。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式制动器装置,其中,所述调整齿轮和凸轮板彼此相对,并且第一制动蹄的腹板设置在其间,所述调整齿轮和凸轮板通过设置在腹板外侧的连接部分一体地相互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式制动器装置,其中,所述旋转控制部分将力从轮缸传递到调整齿轮,用于在实施制动操作时限制调整齿轮的旋转。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式制动器装置,其中,所述旋转控制部分强制地使凸轮表面与棘轮爪啮合,用于在实施制动操作时限制调整齿轮的旋转。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式制动器装置,其中,限定在棘轮爪与调整限制杆的旋转中心之间的第一距离大于限定在旋转控制部分与调整限制杆的旋转中心之间的第二距离。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式制动器装置,其中,所述旋转控制部分设置在调整限制杆的旋转中心的稍向外侧处。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式制动器装置,其中,所述轮缸克服调整弹簧的偏压力对旋转控制部分施加压力。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式制动器装置,其中,所述调整弹簧通过其偏压力的预定强度来控制旋转控制部分限制调整齿轮旋转的起点。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式制动器装置,其中,所述旋转控制部分在轮缸侧从第一制动蹄突起。

10.
  一种鼓式制动器装置,包括:
制动鼓;
设置在制动鼓中的第一和第二制动蹄;
对第一和第二制动蹄施加压力的轮缸;以及
自动间隙调整装置,所述自动间隙调整装置根据第一和第二制动蹄的磨损量自动地调整第一和第二制动蹄的位置,所述自动间隙调整装置包括:
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一制动蹄处的调整齿轮,所述调整齿轮具有形成在其外表面上的棘轮齿;
调整限制杆,包括:
具有棘轮爪的尖端部分,所述棘轮爪能够与调整齿轮的棘轮齿啮合;
具有控制力接收部分的中间部分,所述控制力接收部分接收轮缸的控制力;以及
基端部分,所述基端部分在比控制力接收部分更靠外的位置处被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一制动蹄上;
支柱,其具有与调整限制杆邻接的第一端以及邻接第二制动蹄的第二端,以便保持第一和第二制动蹄之间的距离;
杆限制弹簧,所述杆限制弹簧向支柱侧偏压调整限制杆,以便释放棘轮齿与调整限制杆的棘轮爪之间的啮合;以及
调整弹簧,所述调整弹簧沿预定的旋转方向偏压调整齿轮,
其中,调整齿轮的外表面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当调整齿轮沿偏压方向旋转时,调整齿轮的旋转中心与邻接棘轮爪的凸轮表面之间的最短距离增加;以及
所述轮缸克服杆限制弹簧的偏压力旋转调整限制杆,以便在轮缸的控制力变得大于预定力时使棘轮齿与棘轮爪啮合。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鼓式制动器装置,其中,限定在基端的旋转中心与棘轮爪之间的第一距离大于限定在基端的旋转中心与控制力接收部分之间的第二距离,以便使具有棘轮爪的尖端部分利用控制力接收部分的小位移发生大的位移。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鼓式制动器装置,其中,所述调整限制杆的旋转中心设置在控制力接收部分的稍靠外侧处。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鼓式制动器装置,其中,所述轮缸克服杆限制弹簧的偏压力对控制力接收部分施加压力。

14.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鼓式制动器装置,其中,所述杆限制弹簧通过其偏压力的预定强度来控制调整限制杆限制调整齿轮旋转的起点。

15.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鼓式制动器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力接收部分在轮缸侧从第一制动蹄突起。

说明书

鼓式制动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自动间隙调整装置的鼓式制动器装置,其中所述自动间隙调整装置根据磨损来调整制动蹄的位置,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改进,这种改进使得所述鼓式制动器装置能容易地组装至车辆中,并且在它们组装至车辆之后能简化制动鼓与每个制动蹄之间的间隙调整。
背景技术
不同种类的传统鼓式制动器装置被用于制动运行中的车辆。鼓式制动器装置例如被分成领从型鼓式制动器、双领型鼓式制动器以及双向伺服型鼓式制动器,这些鼓式制动器依赖于压在近似圆柱形制动鼓的内周面上的制动蹄的位置。
当任何上述类型的鼓式制动器装置被设置在车辆中时,通常结合有自动间隙调整装置。调整装置根据制动蹄的磨损自动地调整成对制动蹄的位置,其中所述成对制动蹄相对地设置在制动鼓的内部空间中,这样使得磨损不会增加非制动状态下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
传统的自动间隙调整装置大致可以分为微调式和一次(one-shot)调整式,其中所述微调式自动间隙调整装置经制动操作的单次作用只微小地调整制动蹄的进给量(例如,见日本专利审查公开出版物JP-B-56-34733和JP-B-63-33567),而所述一次调整式自动间隙调整装置经制动操作的单次作用一次性地将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调整至参考值(例如,见日本专利审查出版物JP-B-43-21822,JP-B-51-12782和JP-B-2-21456)。
然而,在具有传统的微调式自动间隙调整装置的鼓式制动器装置中,当制动鼓与制动蹄之间的初始间隙设置得较大,以便容易将它们组装至车辆时,制动操作必须被重复多次,以便在组装之后将制动鼓与制动蹄之间的间隙调整到适当的距离,换言之,在制动鼓和制动蹄组装到车辆之后对它们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是很麻烦的。
如果在将制动鼓和制动蹄组装至车辆时使它们之间的初始间隙较小以便解决上述问题,那么将它们组装至车辆的操作就变得困难。
而在具有传统的一次调整型自动间隙调整装置的鼓式制动器装置中,如果在将制动鼓和制动蹄组装至车辆时使它们之间的初始间隙设定得较大,那么制动操作只需重复一次或者不多的几次,以便在组装之后将制动鼓与制动蹄之间的间隙调整到适当的距离。因此,将它们组装到车辆上的可操作性提高,并且能够在组装之后容易地调整制动鼓与制动蹄之间的间隙。
在传统的一次调整型自动间隙调整装置中,有这样的可能性:例如由于过大的制动力使得制动鼓变形。如果制动鼓的变形临时增加了制动蹄的可移动范围,那么制动蹄的位置根据增加的可移动范围来调整。因此,在非制动状态下获得的制动鼓与制动蹄之间的间隙可能小于适当的距离,换言之,可能发生过度调整。这样可能使制动蹄被拖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鼓式制动器装置,所述鼓式制动器装置使得制动鼓和制动蹄能容易地组装到车辆上,并且在制动鼓和制动蹄组装到车辆上之后能容易地调整它们之间的间隙,并防止会导致制动蹄拖滞的过度调整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鼓式制动器装置,包括:
制动鼓;
设置在制动鼓中的第一和第二制动蹄;
对第一和第二制动蹄施加压力的轮缸;以及
自动间隙调整装置,所述装置根据第一和第二制动蹄的磨损量自动地调整第一和第二制动蹄的位置,所述自动间隙调整装置包括:
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一制动蹄上的调整齿轮;
凸轮板,在所述凸轮板的外周表面上具有凸轮表面,凸轮板与调
整齿轮一体形成;
支柱,其具有与凸轮表面邻接的第一端以及邻接第二制动蹄的第
二端;
调整弹簧,所述调整弹簧偏压调整齿轮和凸轮板以使它们沿预定
方向旋转,以便保持凸轮表面与支柱的邻接状态;以及
调整限制杆,所述调整限制杆被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一制动蹄上并
且设置在轮缸与调整齿轮之间,所述调整限制杆具有:
与调整齿轮啮合的棘轮爪;以及
旋转控制部分;
其中,调整齿轮的凸轮表面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当调整齿轮沿偏压方向旋转时,调整齿轮的旋转中心与邻接棘轮爪的凸轮表面之间的最短距离增加;以及
当轮缸对旋转控制部分施加压力时,旋转控制部分限制由于调整弹簧的偏压力引起的调整齿轮的旋转。
根据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调整齿轮和凸轮板彼此相对,并且第一制动蹄的腹板(web)设置在其间,所述调整齿轮和凸轮板通过设置在所述腹板外侧上的连接部分相互一体连接。
根据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旋转控制部分将力从轮缸传递到调整齿轮,用于在实施制动操作时限制调整齿轮的转动。
根据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地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旋转控制部分强制地啮合凸轮表面与棘轮爪,以便在实施制动操作时限制调整齿轮的转动。
根据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本发明第五方面,限定在棘轮爪与调整限制杆的旋转中心之间的第一距离大于限定在旋转控制部分与调整限制杆的旋转中心之间的第二距离。
根据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本发明第六方面,所述旋转控制部分设置在调整限制杆的旋转中心的稍向外侧处。
根据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本发明第七方面,所述轮缸克服调整弹簧的偏压力对旋转控制部分施加压力。
根据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本发明第八方面,其中所述调整弹簧通过调整弹簧的偏压力的预定强度来控制旋转控制部分限制调整齿轮旋转的起点。
根据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本发明第九方面,所述旋转控制部分在轮缸侧从第一制动蹄突起。
根据本发明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鼓式制动器装置,包括:
制动鼓;
设置在制动鼓中的第一和第二制动蹄;
对第一和第二制动蹄施加压力的轮缸;以及
自动间隙调整装置,所述自动间隙调整装置根据第一和第二制动蹄的磨损量自动地调整第一和第二制动蹄的位置,所述自动间隙调整装置包括;
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一制动蹄处的调整齿轮,所述调整齿轮具有形
成在其外表面上的棘轮齿;
调整限制杆,包括:
具有棘轮爪的尖端部分,所述棘轮爪能够与调整齿轮的棘轮
齿啮合;
具有控制力接收部分的中间部分,所述控制力接收部分接收
轮缸的控制力;以及
基端部分,所述基端部分被在比控制力接收部分更靠外的位
置处被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一制动蹄上;
支柱,其具有与调整限制杆邻接的第一端以及邻接第二制动蹄的
第二端,以便保持第一和第二制动蹄之间的距离;
杆限制弹簧,所述杆限制弹簧向支柱侧偏压调整限制杆,以便释
放棘轮齿与调整限制杆的棘轮爪之间的啮合;以及
调整弹簧,所述调整弹簧沿预定的旋转方向偏压调整齿轮,
其中,调整齿轮的外表面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当调整齿轮沿偏压方向旋转时,调整齿轮的旋转中心与邻接棘轮爪的凸轮表面之间的最短距离增加;以及
所述轮缸克服杆限制弹簧的偏压力旋转调整限制杆,以便在轮缸的控制力变得大于预定力时使棘轮齿与棘轮爪啮合。
根据按照本发明第十方面的本发明第十一方面,限定在基端的旋转中心与棘轮爪之间的第一距离大于限定在基端的旋转中心与控制力接收部分之间第二距离,以便使具有棘轮爪的尖端部分利用控制力接收部分的小位移发生大的位移。
根据按照本发明第十方面的本发明第十二方面,所述调整限制杆的旋转中心设置在控制力接收部分的稍靠外侧。
根据按照本发明第十方面的本发明第十三方面,所述轮缸克服杆限制弹簧的偏压力对控制力接收部分施加压力。
根据按照本发明第十方面的本发明第十四方面,其中所述杆限制弹簧通过杆限制弹簧的偏压力的预定强度控制调整限制杆限制调整齿轮旋转的起点。
根据按照本发明第十方面的本发明第十五方面,所述控制力接收部分在轮缸侧从第一制动蹄突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当制动器被操作,并且轮缸的一端压制动蹄的一端时,制动蹄开始相互离开。然后,在制动蹄与制动鼓的内周接触之前,调整齿轮和凸轮板被调整弹簧的偏压力驱动旋转,以便形成自动间隙调整装置一部分的支柱的一端不离开凸轮板。这样,通过支柱保持在成对制动蹄之间的分开距离增加。
结合制动蹄的运动一次性地调整通过支柱分开的成对制动蹄之间的距离,直到制动蹄接触制动鼓的内周。因此,与包括一次调整型的自动间隙调整装置的鼓式制动器装置相类似,如果在将制动鼓和制动蹄组装至车辆时,将制动鼓和制动蹄之间的间隙设置得较大,那么在组装之后只实施一次制动操作就可将制动鼓与制动蹄之间的间隙调整至适当距离。结果,在组装至车辆时的初始间隙可以设置得较大,从而可以提高组装至车辆的可操作性,并且能在将制动鼓和制动蹄组装至车辆之后容易地调整它们之间的间隙。
在制动蹄接触制动鼓内周之后,当制动蹄和制动鼓滑动接触时产生制动力,并且该点及其以后,来自与制动鼓接触的制动蹄的拖滞作用在轮缸的活塞上,从而从轮缸传递至制动蹄的控制力依赖于所产生的制动力而增加。
当从轮缸传递至制动蹄的控制力增加时,来自调整齿轮的枢转力沿限制调整齿轮旋转的方向逐渐加重地挤压在枢转的控制部分处接收控制力的调整限制杆。然后,当所产生的制动力增加至少一规定系数(prescribedfactor)时,已经连续增加直至某一点的调整限制杆的枢转力与调整齿轮的枢转力平衡,这样可防止调整齿轮和凸轮板发生枢转运动。
这样,如果制动力进一步增加,并且制动鼓例如在过度制动力的作用下变形,也不会产生使制动蹄跟随制动鼓的变形的调整操作,即过度调整操作。因此,可以防止发生会导致制动蹄拖滞的过度调整。
根据本发明,仅仅通过弯曲具有连接部分的金属板可以形成调整齿轮和凸轮板的整体结构,其中在连接部分的一端处设有调整齿轮而在另一端处设有凸轮板。所述结构适合于通过加压成形进行低成本的批量生产,这样能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
由于调整齿轮和凸轮板彼此相对,并且制动蹄的腹板位于其间,因此调整齿轮和凸轮板可被设置在腹板两侧的可用小空间中,从而能够使制动装置紧凑。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如果制动操作被执行并且轮缸压制动蹄的一端,从而制动蹄开始相互分开,那么来自轮缸的控制力不大于规定值,直到制动蹄接触制动鼓的内周表面。在该时间段内,防止调整限制杆在来自杆限制弹簧的激励力的作用下向着调整齿轮枢转,从而使杆的尖端保持与支柱的一端邻接。因此,在制动蹄分开时调整齿轮随着制动蹄向着制动鼓内周表面的位移而从支柱移离开时,调整限制杆的棘轮爪与调整齿轮的棘轮齿分开。然后,来自调整弹簧的激励力使调整齿轮枢转,从而离旋转中心的距离大的棘轮齿前进至与棘轮爪啮合的位置,并且棘轮齿一直枢转,直到棘轮齿到达与棘轮爪啮合的位置。
当调整齿轮枢转以改变棘轮齿与棘轮爪的啮合位置时,从棘轮齿与棘轮爪之间的啮合位置到调整齿轮的旋转中心的半径增加,结果,通过支柱、调整限制杆以及调整齿轮的制动蹄之间的距离增加。
经过支柱、调整限制杆以及调整齿轮的制动蹄之间的距离始终随着制动蹄的运动而被调整,直到制动蹄接触制动鼓的内周表面。因此,如果与包括传统的一次性调整式自动间隙调整装置的鼓式制动装置一样,在将制动鼓和制动蹄组装至车辆时将它们之间的初始间隙设置得较大,制动操作只需被执行一次,以便在组装制动鼓和制动蹄之后,将它们之间的间隙调整到适当的距离。因此,在将它们组装至车辆时能将初始间隙设置得较大,以便能提高将它们组装至车辆上的可操作性,并且能在组装制动鼓和制动蹄之后容易地调整它们之间的间隙。
在制动蹄接触制动鼓的内周表面之后,制动蹄和制动鼓在接触状态下相互滑动,以产生制动力,其后,与制动鼓接触的制动蹄的拖滞作用在轮缸的活塞上,从而基于所产生的制动力使从轮缸传递至制动蹄的控制力增加。
从轮缸传递来的控制力被输入至调整限制杆的控制力接收部分,并且通过调整限制杆传递至制动蹄之一。当制动力增加,并且从轮缸输入至调整限制杆的控制力至少达到规定水平时,作用在调整限制杆上并且由来自轮缸的控制力所提供的朝着调整齿轮的枢转力比来自杆限制弹簧的激励力大,从而产生使调整限制杆的尖端向着调整齿轮位移的枢转运动,并且调整限制杆的棘轮爪被迫与调整齿轮的棘轮齿啮合。这样,防止调整齿轮枢转。
因此,如果其后制动力进一步增加,并且使制动鼓变形,也不会产生使制动蹄跟随制动鼓变形的调整操作。结果,可以防止可能引起制动蹄拖滞的过度调整。
根据本发明,在调整限制杆中,构成杠杆比(lever ratio)的距离被设置,使得控制力接收部分的小位移使尖端侧的棘轮爪发生大的位移。因此,当控制力增加至少一规定系数时,棘轮爪能立即与棘轮齿啮合。

附图简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鼓式制动器装置的前视图;
图2的视图用于解释图1中所示的成对制动蹄与自动间隙调整装置是怎样相互连接的;
图3是沿图2中箭头A的方向看的视图;
图4是示出图1中所示调整齿轮、凸轮板以及调整限制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放大视图;
图5是图4中的调整齿轮和凸轮板构成整体形式的侧视图;
图6是如图4所示调整限制杆的侧视图;
图7是图4中自动间隙调整装置的间隙调整操作进一步推进之后的状态的放大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鼓式制动器装置的前视图;
图9的视图用于解释图8中所示的成对制动蹄和自动间隙调整装置是怎样相互连接的;
图10是图9的透视图;以及
图11是示出图8所示的自动间隙调整装置中调整齿轮、调整限制杆和支柱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鼓式制动器装置。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鼓式制动器装置的前视图。
根据实施例的鼓式制动器装置100包括:制动蹄对,其包括领蹄3和从蹄4,所述领蹄3和从蹄4彼此相对地设置在未示出的近似圆柱形制动鼓的空间中;轮缸6,所述轮缸6设置在成对制动蹄3和4的相对端的一侧上,用来产生蹄控制力以便将制动鼓压在制动蹄3和4上;支承件7,所述支承件7设置在制动蹄3和4的另一相对端的一侧;支撑这些部件的底板9;自动间隙调整装置10,该装置根据制动蹄3和4的磨损自动地调整制动蹄3和4的位置,以便使非制动状态下制动蹄3和4之间的间隙不会由于磨损而增大;以及驻车杆11,所述驻车杆11分开制动蹄3和4,用于在停车时产生制动力。
需指出的是,未示出的制动鼓与底板9同心,并且在车辆向前移动时沿图1中箭头R的方向旋转。
制动蹄3和4通过蹄支撑轴14连接至底板9,以便它们能向着制动鼓的内周面移动。
如图3所示,蹄到蹄弹簧15沿使蹄的末端相互靠近(即,离开制动鼓)的方向对制动蹄3和4的在轮缸6一侧的末端提供激励,并且蹄的末端保持与轮缸6的活塞邻接。
支承弹簧(anchor spring)16沿使蹄的末端相互靠近(即,离开制动鼓)的方向对制动蹄3和4的在支承件7一侧的末端提供激励,并且蹄的末端保持与支承件7相邻接。
现在参考图2,根据实施例的自动间隙调整装置10包括:销21,所述销直立地设置在腹板3a上并且在制动蹄3的在制动操作期间被轮缸6施压的一端侧;调整齿轮23,所述调整齿轮通过销21可转动地支撑在腹板3a处并且一体设置有凸轮板25,所述凸轮板25具有凸轮表面25a,从图4和5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凸轮表面25a在其外周边处距离旋转中心的距离逐渐增加;支柱27,所述支柱的一端邻接凸轮表面25a,而另一端邻接制动蹄4的腹板4a;调整弹簧29,所述调整弹簧29使调整齿轮23和凸轮板25沿预定的旋转方向(顺时针)旋转,以便在轮缸6提供的压力使成对制动蹄3和4分开时,凸轮表面25a保持与支柱27的一端邻接;销31,所述销31直立地设置在制动蹄3的在轮缸6与调整齿轮23之间的腹板3a上;以及调整限制杆33,所述调整限制杆33通过销31被可转动地支撑在腹板3a上。
调整齿轮23在围绕销21的弓形部分处具有棘轮齿23a,并且具有臂部分23b,调整弹簧29的一端接合至所述臂部分23b。
如图4所示,形成在凸轮板25上的凸轮表面25a具有适度弯曲的表面,当该表面围绕销21顺时针旋转(沿箭头F所示的方向)时,该表面距离销21的距离1(见图7)逐渐地增加。
如图4和5所示,调整齿轮23和凸轮板25彼此相对,制动蹄3的腹板3a设置在其间,调整齿轮23和凸轮板25通过经过腹板3a外侧的连接部分24一体连接,并且通过压制成形由金属板制成。
调整弹簧29是螺旋扭簧,所述弹簧与销21接合并且沿图4中箭头F的方向给调整齿轮23提供激励。利用与销21接合的夹子41来防止调整弹簧29和调整齿轮23被拔出。
支柱27的另一端被螺旋拉簧45拉向制动蹄4,并且保持与制动蹄4邻接。
因此,在制动蹄3和4被分开时,支柱27与制动蹄4一起移动,并且当所述移动使支柱27的一端与凸轮板25的凸轮表面25a分开时,调整弹簧29沿图4中箭头F的方向使调整齿轮23和凸轮板25枢转,以便凸轮表面25a和支柱27的末端保持接触。
如图4和6所示,调整限制杆33包括:棘轮爪33a,所述棘轮爪与调整齿轮23啮合,以防止调整齿轮23反向旋转;枢转控制部分33b,所述部分33b接收制动期间轮缸6提供的压力;以及弯曲部分33c,所述弯曲部分33c在组装至腹板3a期间与腹板3a的侧表面邻接,以近似地定位。
如图4所示,枢转控制部分33b在从销31向调整齿轮23偏移距离s的位置处接收来自轮缸6的控制力W。当来自轮缸6的控制力W作用在枢转控制部分33b上时,调整限制杆33绕图4中销31沿顺时针方向绕枢轴旋转。来自调整限制杆33的枢转力沿限制调整齿轮23的枢转运动的方向作用,其中所述调整齿轮23的枢转运动是由偏压调整弹簧29引起的。
在上述鼓式制动器装置100中,制动操作被实施,轮缸6压制动蹄3的一端,并且制动蹄开始分开。然后,在制动蹄3和4接触制动鼓的内周表面之前的时间段内,调整弹簧29对调整齿轮23和凸轮板25提供激励使它们枢转,以便作为自动间隙调整装置10的一部分的支柱27的一端与凸轮板25不分开,而通过支柱27保持的制动蹄3和4之间的距离增加,如图7所示。
随着制动蹄3和4的运动,通过支柱27一次性地调整成对制动蹄3和4之间的距离,直到制动蹄3和4接触制动鼓的内周表面。因此,如同包括传统的一次性调整式自动间隙调整装置一样,如果在制动鼓和制动蹄组装至车辆时,它们之间的初始间隙设置得较大,制动操作只需要实施一次,以便在组装制动鼓和制动蹄之后将它们之间的间隙调整至适当的距离。因此,在将它们组装至车辆期间,初始间隙可以设置得较大,从而能提高将它们组装至车辆的可操作性,并且能在制动鼓和制动蹄组装至车辆之后容易地调整它们之间的间隙。
在制动蹄3和4接触制动鼓的内周表面之后,制动蹄3、4和制动鼓相互接触滑动,以产生制动力,其后,与制动鼓接触的制动蹄产生的拖滞作用在轮缸6的活塞上,从而基于所产生的制动力使从轮缸6传递至制动蹄3的控制力增加。
当从轮缸6传递至制动蹄3的控制力W增加时,在枢转控制部分33b处接收控制力W的调整限制杆33沿限制调整齿轮23的枢转运动的方向逐渐加重地压调整齿轮23。当使所产生的制动力增加至少一规定系数时,此时已经增加的来自调整限制杆33的枢转力与调整弹簧29提供的调整齿轮23的枢转力平衡,从而防止调整齿轮23和凸轮板25枢转。
因此,如果其后制动力增加并且使制动鼓变形,也不会产生使制动蹄跟随制动鼓变形的调整操作。这样,能够防止可能使制动蹄拖滞的过度调整。
在上述鼓式制动器装置100中,仅仅通过弯曲具有连接部分24的金属板可以形成调整齿轮23和凸轮板25的整体结构,其中在连接部分24的一端处设有调整齿轮23而在另一端处设有凸轮板25。所述结构适合于利用压制成形的便宜的批量生产,这样能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
由于调整齿轮23和凸轮板25彼此相对,并且制动蹄3的腹板3a位于其间,因此调整齿轮23和凸轮板25可设置在腹板3a两侧可用的小空间中,从而能够使制动装置紧凑。
现在,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优选第二实施例的鼓式制动装置。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鼓式制动装置的前视图。
根据实施例的鼓式制动装置1100包括:制动蹄对,其包括领蹄1003和从蹄1004,所述领蹄1003和从蹄1004彼此相对地设置在未示出的近似圆柱形制动鼓的空间中;轮缸1006,所述轮缸1006设置在成对制动蹄1003和1004的相对端的一侧上,用来产生蹄控制力以便将制动蹄1003和1004压在制动鼓上;支承件1007,所述支承件1007设置在制动蹄1003和1004的另一相对端的一侧,并且接收来自制动蹄1003和1004的制动力;支撑这些部件的底板1009;自动间隙调整装置1010,该装置根据制动蹄1003和1004的磨损自动地调整制动蹄1003和1004的位置,以便使非制动状态下制动蹄1003和1004之间的间隙不会由于磨损而增大;以及驻车杆1011,所述驻车杆1011通过销1011a可枢转地连接至制动蹄1004,并且所述驻车杆1011进行枢转以使制动蹄1003和1004分开,用于在停车时产生制动力。
需指出的是,未示出的制动鼓与底板1009同心,并且在车辆向前移动时沿图8中箭头R的方向旋转。
制动蹄1003和1004通过蹄支撑轴1014连接至底板1009,以便它们能向着制动鼓的内周面移动。
蹄到蹄弹簧1015沿使蹄的末端相互靠近(即,离开制动鼓)的方向对制动蹄1003和1004的在轮缸1006一侧的末端提供激励,并且蹄的末端保持与轮缸1006的活塞邻接。
支承弹簧1016沿使蹄的末端相互靠近(即,离开制动鼓)的方向对制动蹄1003和1004的在支承件1007一侧的末端提供激励,并且蹄的末端保持与支承件1007相邻接。
如图11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自动间隙调整装置1010包括:齿轮支撑销1021,所述销直立地设置在轮缸1006一侧的制动蹄1003的腹板1003a上;调整齿轮1023,所述调整齿轮通过齿轮支撑销1021可转动地支撑在腹板1003a处并且在它的外周表面1023a处具有棘轮齿1023b,其中所述外周表面1023a离旋转中心的距离逐渐增加;调整限制杆1033,所述调整限制杆1033在其一尖端侧具有与棘轮齿1023b啮合的棘轮爪1033a;以及板状支柱1027,所述支柱的一端邻接制动蹄1003,而另一端通过调整限制杆1033和调整齿轮1023与制动蹄1004邻接,以保持成对制动蹄1003和1004之间的距离。
利用与齿轮支撑销1021的轴端相接合的夹子1025来防止将调整齿轮1023从齿轮支撑销1021上拔下来,并且所述调整齿轮1023具有受绕在齿轮支撑销21上的调整弹簧1029限制的旋转方向。
调整弹簧1029沿图11中箭头A的方向对调整齿轮1023提供激励,使得调整齿轮1023前进至与棘轮爪1033a相接合的接合位置,在该接合位置处当棘轮齿1023b与棘轮爪1033a分开时离齿轮支撑销1021的旋转中心的距离较大。
需指出的是,来自调整弹簧1029的激励力连续地作用在调整齿轮1023上,同时在非制动状态下,蹄到蹄弹簧1015的弹力作用在棘轮齿1023b与棘轮爪1033a之间的接合部分上,因此接合位置不变。
调整限制杆1033的基端被直立地设置在腹板1033a上的杆支撑销1031可转动地支撑,并且利用与杆支撑销1031的轴端接合的夹子1035来防止调整限制杆1033被拔出来。
杆支撑销1031直立地设置在制动蹄1003的腹板1003a上并且比来自轮缸1006的控制力作用在制动蹄1003上的作用点更靠外侧。
用于接收来自轮缸1006的控制力的圆形控制力接收部分1033b设置在调整限制杆1033的中间部分中。在调整限制杆1033的尖端的另一侧上,具有邻接表面1033c,支柱1027的一端与邻接表面1033c邻接。
棘轮爪1033a和邻接表面1033c在支柱1027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1028上彼此相对。更具体地,棘轮齿1023b和棘轮爪1033a在支柱1027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1028上的位置中啮合。
根据所述实施例,在调整限制杆1033中,杠杆比L∶S被设置以便由控制力接收部分1033b的小位移使具有棘轮爪1033a的尖端发生大的位移。对于所述比率,L代表从基端的旋转中心至与棘轮齿1023b啮合的棘轮爪1033a的距离,而S代表从基端的旋转中心至控制力接收部分1033b的距离。
支柱1027的一端通过杆限制弹簧1037连接至调整限制杆1033,另一端通过连接弹簧1039连接至制动蹄1004。
杆限制弹簧1037向着支柱1027激励调整限制杆1033,以便在来自轮缸1006的控制力不大于规定水平时,防止由来自轮缸1006的控制力驱动而使调整限制杆1033向着调整齿轮1023作枢轴旋转运动。
因此,当来自轮缸1006的控制力不大于规定水平时,调整限制杆1033的邻接表面1033c在来自杆限制弹簧1037的激励力作用下与支柱1027的一端保持邻接。
连接弹簧39使支柱1027的另一端与制动蹄1004的腹板1004a保持邻接。
需指出的是,驻车杆1011枢转以压支柱1027并使支柱1027位移至制动蹄1003一侧,以便成对制动蹄1003和1004被分开、从而产生制动力。
在来自轮缸1006的控制力W至少为规定水平的制动操作状态下,在自动间隙调整装置1010中,来自轮缸1006的控制力W克服来自杆限制弹簧1037的激励力使调整限制杆1033的尖端向着调整齿轮1023枢转,以便棘轮齿1023b和棘轮爪1033a保持啮合状态,并且通过调整齿轮1023的枢转运动而进行的间隙调整被限制。
在上述鼓式制动装置1100中,制动操作被执行,以便轮缸1006通过调整限制杆1033压制动蹄1003的一端,并且制动蹄1003和1004开始被分开。然而,如果制动蹄1003和1004开始相互分开,则来自轮缸1006的控制力W不大于规定水平,直到制动蹄1003和1004与制动鼓的内周表面接触。因此,在该时间段内,防止调整限制杆1033在来自杆限制弹簧1037的激励力的作用下向着调整齿轮1023枢转,从而设置在尖端处的邻接表面1033c保持与支柱1027的一端邻接。因此,当制动蹄1003移向制动鼓的内周表面,并且调整齿轮1023移离支柱1027时,调整限制杆1033的棘轮爪1033a与调整齿轮1023的棘轮齿1023b分开。然后,调整齿轮1023在调整弹簧1029的激励力作用下枢转,以便离旋转中心的距离较大的棘轮齿1023b移至与棘轮爪1033a啮合的啮合位置,调整齿轮1023一直枢转,直到它到达棘轮齿1023b与调整限制杆1033上的棘轮爪1033a啮合的位置。
当调整齿轮1023枢转以改变棘轮齿1023b与棘轮爪1033a啮合的啮合位置时,从啮合位置至调整齿轮1023的旋转中心的半径增加,结果,经过支柱1027、调整限制杆1033以及调整齿轮1023的制动蹄1003和1004之间的距离增加。
经过支柱1027、调整限制杆1033以及调整齿轮1023的制动蹄1003和1004之间的距离始终随着制动蹄1003和1004的运动而被调整,直到制动蹄接触制动鼓的内周表面。因此,如果与包括传统的一次性调整式自动间隙调整装置的鼓式制动装置一样,在将制动鼓以及制动蹄1003和1004组装至车辆时将它们之间的初始间隙设置得较大,则制动操作只需被执行一次,以便在组装制动鼓以及制动蹄1003和1004之后,将制动鼓与制动蹄之间的间隙调整到适当的距离,以便能提高将它们组装至车辆上的可操作性,并且能在组装制动鼓以及制动蹄1003和1004之后容易地调整它们之间的间隙。
在制动蹄1003和1004与制动鼓的内周表面接触之后,制动蹄1003、1004和制动鼓相互接触地滑动,以产生制动力,其后,与制动鼓接触的制动蹄1003的拖滞作用在轮缸1006的活塞上,从而基于所产生的制动力使从轮缸1006传递至制动蹄1003的控制力W增加。
从轮缸1006传递来的控制力W被输入至调整限制杆1033的控制力接收部分1033b,并且通过调整限制杆1033传递至制动蹄1003。当制动力增加一规定系数,并且输入至调整限制杆1033的控制力接收部分1033b的、来自轮缸1006的控制力W达到规定值或者更大时,作用在调整限制杆1033上的朝着调整齿轮1023的枢转力比杆限制弹簧1037提供的激励力大,从而产生使调整限制杆1033的尖端向着调整齿轮1023位移的枢转运动,并且调整限制杆1033的棘轮爪1033a被迫与调整齿轮1023的棘轮齿1023b啮合。这样,防止调整齿轮1023枢转。
因此,如果其后制动力增加至过度大的水平,并且使制动鼓变形时,也不会产生使制动蹄跟随制动鼓变形的调整操作。结果,可以防止可能引起制动蹄拖滞的过度调整。
根据所述实施例,距离L和S,即构成杠杆比的值被设置,使得调整限制杆1033偏离用作基端的旋转支撑点的杆支撑销1031的位置,其中所述基端旋转支撑点比来自轮缸1006的控制力W作用在其上的位置稍靠外侧,从而具有棘轮爪1033a的尖端在控制力接收部分1033b的小位移作用下发生位移。杠杆比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因此控制力接收部分1033b的小位移能使尖端侧的棘轮爪1033a产生大的位移,从而在制动力的增加大于规定系数时,棘轮爪1033a能立即与棘轮齿1023b啮合。因此,由调整限制杆的迟滞操作引起的过度调整可被防止。
尽管已经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偏离本发明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旨在在所附权利要求中覆盖所有这些落入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内的改变和变更。
需指出的是,在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自动间隙调整装置的鼓式制动装置中设置制动蹄的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方式。根据本发明的自动间隙调整装置可以设置在任何形式的鼓式制动装置中,诸如领从型、双领型以及双向伺服型装置。

鼓式制动器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鼓式制动器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鼓式制动器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鼓式制动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鼓式制动器装置.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基于磨损自动地调整制动蹄(3)和(4)的位置的自动间隙调整装置(10)包括:调整齿轮(23),所述调整齿轮(23)可转动地依赖于制动蹄之间相互分开的量;凸轮板(25),所述凸轮板(25)与调整齿轮(23)一体地旋转,以驱动限制制动蹄(3)和(4)的位置的支柱(27);以及调整限制杆(33),所述调整限制杆(33)基于来自轮缸(6)的压力来限制调整齿轮(23)的旋转,其中所述轮缸(6)分开成对的制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