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与石墨导电块的连接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池与石墨导电块的连接结构.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05542A43申请公布日20110406CN102005542ACN102005542A21申请号200910171112222申请日20090901H01M2/02200601H01M2/1020060171申请人电能有限公司地址英属维京群岛托尔拉托罗德镇邮政信箱344472发明人伍必翔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11代理人孙大为54发明名称电池与石墨导电块的连接结构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与石墨导电块的连接结构,透过将石墨导电块设置于电池外部含镍金属的正极极头及负极极头作为与外部电路连接的导电端,藉以降低电池正极及负极极头与外部电路连接。
2、的接触阻抗。本发明以一连接套将两个石墨导电块分别套设固定在电池的正极及负极极头,并在连接套对应石墨导电块的外端面开设有一窗口,使所述石墨导电块可无阻碍的透过所述窗口与外部电路接触连接,而达到将石墨导电块稳固组设于电池外部正极及负极极头,且石墨导电块能顺利提供外部电路导电连接,使得,所述石墨导电块得以稳定的连连接置,且不会影响电池的输出导电性。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9页CN102005555A1/1页21一种电池与石墨导电块的连接结构,包括电池,为筒形电池,电池外部一端为电力输出端,所述电力输出端具有一正极极头及一负极极头;两个。
3、石墨导电块,所述两个石墨导电块的二端面分别成形为一第一接触端面与一第二接触端面,所述两个石墨导电块的第一接触端面,分别与电池的正极极头及负极极头接触设置,所述两个石墨导电块的第二接触端面则显露于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接套,具有一定位面,所述定位面开设有至少一窗口,所述定位面的周侧则延伸成形有一环面,而所述定位面与所述环面接合处则形成一转折缘;所述连接套以所述环面套合设置于电池的电力输出端,所述转折缘位于电池的电力输出端边缘,所述定位面则与所述两个石墨导电块的第二接触端面贴合接触,且所述二第二接触端面自所述窗口显露于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与石墨导电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的。
4、环面上涂布黏合胶,使所述连接套与电池黏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与石墨导电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的定位面开设有二窗口,使所述两个石墨导电块的第二接触端面分别自所述二窗口显露于外部。权利要求书CN102005542ACN102005555A1/3页3电池与石墨导电块的连接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与石墨导电块的连接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电池的外部极头固定一石墨导电块的连接组设结构。背景技术0002请参阅图1,其为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第98108640号,主要为当电池10外部的正极极头11或负极极头12为含镍金属所构成时,若以一石墨导电块13接触设置于电池10的正极极头1。
5、1或负极极头12,再透过所述石墨导电块13与外部电路14连接,所述石墨导电块与含镍金属的电池正极或负极极头相接触后会产生“互溶现象”,亦即,所述石墨导电块的碳微粒会取代含镍金属正极或负极极头表面的杂质,使所述石墨导电块的碳微粒位于正极或负极极头的金属表面凹洞中,形成碳镍互溶合金状态,而降低接触电阻,藉此解决电池外部接续阻抗过高,无法顺利充、放电的问题。0003值得注意的是,前述石墨导电块与电池的正极或负极极头的接触连接,虽可发挥降低电池外部接触阻抗的功效,但是所述石墨导电块如何与电池的正极及负极极头相紧密接触组设,却是一大技术难题,例如若以接合胶涂布于石墨导电块与电池的正极及负极极头的间,并透。
6、过所述接合胶黏合方式结合二者,由于所述石墨导电块与电池正极或负极极头的间会被接合胶所隔离,导电性会严重受阻,并不可行;此外,将所述石墨导电块固设于电池正极及负极极头的组设结构,整体体积必须相精巧,若体积过大则会大幅度限制电池的可适用范围。0004换言之,对于如何将石墨导电块稳固地设置于电池的正极及负极极头,且不会影响石墨导电块与电池极头的间导电性能的连接技术,目前并未出现,而有待进一步形成。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与石墨导电块的连接结构,将石墨导电块稳固组设于电池外部极头,且石墨导电块能顺利提供外部电路导电连接。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与石。
7、墨导电块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电池为筒形电池,电池外部一端为电力输出端,所述电力输出端设具有一正极极头及一负极极头;两个石墨导电块,所述两个石墨导电块的二端面分别成形为一第一接触端面与一第二接触端面,所述两个石墨导电块的第一接触端面,分别与电池的正极极头及负极极头接触设置,所述两个石墨导电块的第二接触端面则显露于外;一连接套,具有一定位面,所述定位面开设有至少一窗口,所述定位面的周侧则延伸成形有一环面,而所述定位面与所述环面接合处则形成一转折缘;所述连接套以所述环面套合设置于电池的电力输出端,所述转折缘位于电池的电力输出端边缘,所述定位面则与所述两个石墨导电块的第二接触端面贴合接触,且所述二第。
8、二接触端面自所述窗口显露于外。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所述石墨导电块可无阻碍的透过所述窗口与外部电路接触连接,而达到将石墨导电块稳固组设于电池外部正极及负极极头,且石墨导电块能顺说明书CN102005542ACN102005555A2/3页4利提供外部电路导电连接,使得,所述石墨导电块得以稳定的连连接置,且不会影响电池的输出导电性。附图说明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09图1是中国台湾专利第98109937号石墨导电块与电池连接状态图。0010图2是本发明结构立体分解图。0011图3是本发明结构立体结合图。0012图4是本发明结构结合剖视图。0013。
9、图41是图4中电池电力输出端的端角局部放大图。0014图5是本发明电池与外部电路连接状态示意图。0015图6是本发明连接套的环面涂布黏合胶与电池黏合状态示意图。0016图7是本发明连接套开设单一窗口结构立体分解图。0017图8是本发明连接套开设单一窗口结构立体结合图。0018附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1910电池11正极极头002012负极极头13石墨导电块002114外部电路002220电池21正极极头002322负极极头23端角0024301302石墨导电块311312第一接触端面0025321322第二接触端面4040A连接套002641定位面42142242窗口002743环面44转折。
10、缘002850外部电路60黏合胶具体实施方式0029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池与石墨导电块的连接结构,请参阅图2、3、4、5,是将两个石墨导电块301、302,分别设置于电池20外部的正极极头21及负极极头22,再以一连接套40套设于所述两个石墨导电块301、302与电池20的外部所构成,其中0030所述电池20,外观为筒形结构,所述电池外部一端为电力输出端,所述电力输出端设具有一正极极头21及一负极极头22;所述电池20外部的正极极头21及负极极头22为含镍金属所制成,所述电池20的电力输出端边缘,则成形有一转折的端角23;0031所述两个石墨导电块301、302的二端面分别成形为一第一接。
11、触端面311、312与一第二接触端面321、322,所述两个石墨导电块301、302的第一接触端面311、312,分别与电池20的正极极头21及负极极头22接触设置,所述两个石墨导电块301、302的第二接触端面321、322则显露于外;0032所述连接套40,为塑胶所制成的薄套结构,具有一定位面41,所述定位面41上并贯穿开设有二窗口421、422,所述定位面41的周侧则连续延伸成形有一环面43,所述定位说明书CN102005542ACN102005555A3/3页5面41与所述环面43接合处则形成一转折缘44;所述连接套40是以所述环面43套合设置于电池20的电力输出端外部,并以所述转折缘。
12、44位于电池20的电力输出端边缘端角23处,藉以限制所述连接套40固定位于正确位置,而所述定位面41则与所述两个石墨导电块301、302的第二接触端面321、322相贴合接触,且所述两个石墨导电块301、302的第二接触端面321、322恰可自所述二窗口421、422显露于外部,而外部电路50恰得自所述二窗口421、422与所述两个石墨导电块301、302的第二接触端面321、322电性连接。0033以上所述即为本发明实施例各主要构件的结构及其组态说明,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功效,说明如下0034请参阅图4、41所示,所述石墨导电块301、302的第一接触端面311、312与电池20的正极极头21。
13、或负极极头22接触设置后,将所述连接套40自所述石墨导电块301、302的外部套设,并将所述连接套40的定位面41与所述两个石墨导电块301、302的第二接触端面321、322局部接触,使所述二第二接触端面321、322自所述二窗口421、422分别露出,所述连接套40的转折缘44会与电池20的端角23相靠合,并限制所述连接套40的移动。0035再者,由于本发明连接套的结构相当轻薄精巧,请参阅图5,所述电池20、两个石墨导电块301、302及连接套40组设完成后,与外部电路50连接时并不会造成结构干涉的问题。0036值得一提的是,请参阅图6所示,所述连接套40为塑胶所制成的薄套结构,尺寸精密度。
14、相当高,实务上,所述连接套40的环面43与电池20的外部相套合时相当紧密呈现紧配合状态,所述连接套40并不会自行脱落或移动,但是,为了确保所述连接套40与电池20及所述石墨导电块301、302的结合稳定性,可在所述连接套40的环面43上涂布黏合胶60,使所述连接套40与电池20黏合固定,而增加结构结合的可靠性。0037此外,请参阅图7、8所示,将本发明连接套40A的窗口结构,开设为单一窗口42的结构型态。说明书CN102005542ACN102005555A1/9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05542ACN102005555A2/9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05542ACN102005555A3/9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05542ACN102005555A4/9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05542ACN102005555A5/9页10图41说明书附图CN102005542ACN102005555A6/9页11图5说明书附图CN102005542ACN102005555A7/9页12图6说明书附图CN102005542ACN102005555A8/9页13图7说明书附图CN102005542ACN102005555A9/9页14图8说明书附图CN10200554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