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纤维状定向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规则纤维状定向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RE5Mg8合金变质处理共晶成分Fe-C-Mn系白口铸铁,在超高温度梯度高速定向凝固条件下,控制γ-(Fe,Mn)3C共晶两相以非小平面-非小平面方式呈交替定向排列生长,从而制备出新型规则纤维状定向γ-(Fe,Mn)3C共晶自生复合材料。属于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墨[1010]方向的理论强度达24605Mpa,铁素体晶体[111]方向的理论强度达13357Mpa,若石墨长成纤维微晶,和铁素体结合良好,则Fe-C合金共晶组织的抗拉强度为14878Mpa,此值远高于任何一种Fe-C合金的强度,这就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设计并有望达到极高抗拉强度的理论基础。人工合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普遍存在润湿性、界面反应以及制造工艺复杂等问题,为此有人提出定向凝固制备金属基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的设计理念(陆利明等,《单向凝固Fe-C-Cr合金自生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铸造,1995,2:19)。
金属基共晶自生复合材料是通过控制共晶合金化学成分与凝固特征,在金属基体中自生生长出纤维或层片增强相,制成交替定向排列的两相组织。定向共晶两相间结合良好,在接近共晶熔点的高温下仍能保持高强度。Linming Lu等(《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e-Cr-C eutectic composites》,Mater.Sci.Eng.,2003,A347:214)采用定向凝固技术,使M7C3碳化物呈棒状排列,从而制备出Fe-Cr-C共晶自生复合材料,其最大拉伸强度是常规铸造高Cr白口铸铁的7倍(达2300Mpa),并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大大扩大了Cr系白口铸铁的应用范围。而Fe-Mn-C系白口铸铁中的共晶(Fe,Mn)3C相一般以小平面方式优先生长,容易分支和弯曲,在奥氏体基体中紊乱分布。因此,规则定向Fe-Mn-C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的制备为国内外Fe基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
梁高飞等(《Effect of Ca-Si agent modifier on the granulation of γ+(Fe,Mn)3Ceutectic particle in an austenite steel》,J.Mater.Sci.,2004,39:1527)利用超高温度梯度高速定向凝固技术研究Ca-Si变质剂对γ-(Fe,Mn)3C共晶两相生长方式影响时发现,γ、(Fe,Mn)3C在变质元素作用下,以非小平面-非小平面方式生长,共晶体具有规则纤维状交替排列结构。该研究为规则纤维状定向γ-(Fe,Mn)3C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规则纤维状定向γ-(Fe,Mn)3C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丰富Fe基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种类,提高传统材料使用寿命。
为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利用RE5Mg8合金变质处理共晶成分Fe-C-Mn系白口铸铁,在超高温度梯度高速定向凝固条件下,通过影响γ、(Fe,Mn)3C共晶两相熔化熵值与生长环境,控制γ-(Fe,Mn)3C共晶两相以非小平面-非小平面方式呈交替定向排列生长,从而制备出规则纤维状定向γ-(Fe,Mn)3C共晶自生复合材料。
本发明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1)将86.5-92.5wt.%白口铸铁(成分为wt.%,>3.4C,0.48-0.88Mn,0.3-1.0Si,<0.06P,<0.03S)、6.0-10.0wt.%FeMn80合金、0.5-1.5wt.%FeSi75合金放入中频感应电炉中;(2)不氧化法熔炼,当温度达1473K时脱氧;(3)在包中加入1.0-2.0wt.%RE5Mg8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砂型浇铸得变质合金棒;(4)采用超高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对变质合金棒进行高速定向凝固,固/液(S/L)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温度梯度(GL)为:>700K/cm,抽拉速度(R)为:>180μm/s,从而制备出规则纤维状定向γ-(Fe,Mn)3C共晶自生复合材料。
按照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各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3.4-4.1C,6.0-10.0Mn,1.0-1.8Si,0.3-0.8Al,0.06-0.15RE,0.10-0.25Mg,0.03-0.07Ca,<0.038P,<0.025S,<0.025O。γ-(Fe,Mn)3C共晶两相以非小平面-非小平面方式呈交替定向排列生长,γ、(Fe,Mn)3C纤维细长,排列规则,符合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设计原则。
本发明利用RE5Mg8合金变质与高温度梯度高速定向凝固技术的交互作用,制备出规则纤维状定向γ-(Fe,Mn)3C共晶自生复合材料。自生复合材料中,γ-(Fe,Mn)3C共晶两相以非小平面-非小平面方式呈交替定向排列生长,γ、(Fe,Mn)3C纤维细长,排列规则,符合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设计原则。本发明丰富了Fe基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种类,提高了传统材料使用寿命,方法易控制,可实现工业规模流水线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规则纤维状定向γ-(Fe,Mn)3C共晶自生复合材料地金相照片。
由图1可见,γ、(Fe,Mn)3C共晶两相以非小平面-非小平面方式呈交替定向排列生长,γ、(Fe,Mn)3C纤维细长,排列规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将90.0wt.%白口铸铁(成分为:wt.%,Fe-4.1C-0.5Mn-0.83Si)、8.0wt.%FeMn80合金、0.5wt.%FeSi75合金放入中频感应电炉中;(2)不氧化法熔炼,当温度达1473K时脱氧;(3)在包中加入1.5wt.%RE5Mg8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砂型浇铸得变质合金棒;(4)采用超高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对变质合金棒进行高速定向凝固,固/液(S/L)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温度梯度(GL)为:760K/cm,抽拉速度(R)为:450μm/s,从而制备出规则纤维状定向γ-(Fe,Mn)3C共晶自生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金相照片如图1所示,γ、(Fe,Mn)3C共晶两相以非小平面-非小平面方式呈交替定向排列生长,γ(Fe,Mn)3C纤维细长,排列规则。各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3.79C,7.85Mn,1.60Si,0.3Al,0.09RE,0.13Mg,0.05Ca,0.025P,0.025S,0.025O。
实施例2:
将89.0wt.%白口铸铁(成分为:wt.%,Fe-4.1C-0.5Mn-0.83Si)、9.0wt.%FeMn80合金、0.5wt.%FeSi75合金放入中频感应电炉中;(2)不氧化法熔炼,当温度达1473K时脱氧;(3)在包中加入1.5wt.%RE5Mg8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砂型浇铸得变质合金棒;(4)采用超高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对变质合金棒进行高速定向凝固,固/液(S/L)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温度梯度(GL)为:780K/cm,抽拉速度(R)为:225μm/s,从而制备出规则纤维状定向γ-(Fe,Mn)3C共晶自生复合材料。各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3.85C,8.10Mn,1.62Si,0.3Al,0.09RE,0.13Mg,0.05Ca,0.025P,0.025S,0.025O。
实施例3:
将87.5wt.%白口铸铁(成分为:wt.%Fe-4.1C-0.5Mn-0.83Si)、10.0wt.%FeMn80合金、1.5wt.%FeSi75合金放入中频感应电炉中;(2)不氧化法熔炼,当温度达1473K时脱氧;(3)在包中加入1.0wt.%RE5Mg8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砂型浇铸得变质合金棒;(4)采用超高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对变质合金棒进行高速定向凝固,固/液(S/L)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温度梯度(GL)为:760K/cm,抽拉速度(R)为:450μm/s,从而制备出规则纤维状定向γ-(Fe,Mn)3C共晶自生复合材料。各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3.68C,8.64Mn,1.79Si,0.35Al,0.06RE,0.10Mg,0.03Ca,0.025P,0.025S,0.025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