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配有粘合砂浆的装饰板,用于制作建筑物内外墙体饰层,所述装饰板呈板状或条状,其制作材料主要包括:a.塑料聚合物,如乙烯基或丙烯酸酯分散体(Vinyl-oder Acrylatdispersion);b.高沸点成份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酯(Phtalat),可能情况下还有低沸点增塑剂如醚;c.普通填充料如石英砂、多孔性矿物、颜料、可能情况下还有d.结构碎料。 对德国专利第3045747号中所披露的配有粘合砂浆的装饰板而言,该装饰板可以较小的半径,如1cm或更小的范围挠曲,以便能包裹建筑物的内、外转角。这一高挠曲性在从板状装饰板的制作到将其安置到建筑物上给予足够长的时间,之后这一微弱的可塑造性消失。然而,因为上述已知的装饰板还加入了第二增塑剂,故其保留有一定的弹性。
已知装饰面板的微弱可塑性固然有其便于铺设的优点,且不仅在上述的转角区,而且在不规则和不平坦的表面亦是如此,同时装饰板的切割简单方便,以后建筑物的运动也可达到均衡。然而其缺点是柔韧性保持时间过长,装饰板外观虽与天然石头相同,但触摸时手感柔软,手指压迫后在一定时间内凹陷很深,以致用其敷设的墙体所得到的美感又受到破坏,且客户指摘说,虽然房屋墙壁的外观是石头,实际上却是可塑性橡胶而已。
现在有意义的是,在装饰板制作和其敷设之间预计一长段时间,以便对装板的库存时间进行必要的限制,借此似乎也有可能对建筑材料市场加以监督。必须对装饰板设定一失效期,在时间过紧的情况下应考虑其也许会提前失效,这种情况固然可通过将装饰板气密焊接包装而改善,但也不能无限期库存。
另一方面,仍规定增塑剂必须有足够的浓度和具有下述性能,即具有所希望的高挠曲性,使装饰板能挠曲包绕转角,产生具有尖锐角度地天然石块的印象。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任务是克服这种配制粘合砂浆的装饰板之缺点,并进一步改进该产品,借助砂浆使敷设到墙壁上的装饰板手感硬实,通过触摸无论如何不会觉察到其与天然石块的区别。
本发明的任务以已知配有粘合砂浆的装饰板为基础,通过如下方式加以解决:所述装饰板还含有硅酸钠或硅酸钾,粘合砂浆含有链烷双酸-二甲基酯或乙酯。
当这种装饰板被安放揿压入已涂抹到墙面上的粘合砂浆时,链烷双酸的酯与硅酸钠或硅酸钾,即水玻璃接触,就会使水玻璃硬化。装饰板因此硬化成硬度与天然石块相似的物体。因此装饰板敷设一定时间后,不仅外观上,而且手感亦无异于天然石块。
通过测定装饰板中水玻璃添加量,或者规定水玻璃在表面的位置(仅在装饰板外表面添加),则可使装饰板仍保留一足够的可凹度,以便均衡建筑物运动时所产生的应力。另一方面,粘合砂浆也可保持富余的、持续的柔韧度,以致尽管装饰板坚硬如石却仍可抵消上述应力。
所采用的有机硬化剂为混合物,其组分有二价酸琥珀酸的甲基-和/或乙基醚、戊二酸和己二酸,通常亦称为链烷双酸。有机硬化剂的组分一般由下列两个结构式给出:
除酯的混合物外也可采用单个酯,当然采用酯混合物效果最好。
当将这种酯与碱金属硅酸盐混合时产生一种渐趋的皂化现象,此时凝胶化所需的酸或其电离的盐被分解。凝胶化过程持续时间不长,约一小时,从凝胶开始的瞬间所投入的硬化剂已有10~20%转化。约六小时后达到完全转化。在H2O和固态的Si-O-Si化合物分解的情况下开始时为低分子的硅酸通过缩聚,变成聚合硅酸,逐步构成空间固化的方格结构。这一Si-O-Si桥的链合在固化的凝胶中相当牢固,故在实际出现的条件下逆转反应几乎是完全排除的。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装饰板含有大量的水玻璃,足以使装饰板硬化如石块,粘合砂浆中大量的链烷双酸-二甲基酯或乙酯足以使硅酸钠或硅酸钾完全硬化,由此获得如石块般坚硬的装饰板。
在本发明的另一构成中,装饰板含有5%(重量)的硅酸钠或硅酸钾,粘合砂浆含有0.5%的链烷双酸-二甲基酯或乙酯。所得到的装饰板具有一定的弹性,足以保持建筑物运行时的弹性均衡(减震)。
在另一推荐实施例中备有一由高沸点邻苯二甲酸酯和一低沸点醚组成的增塑剂混合物,其组分是20%二丁基邻苯二甲酸酯(Dibutyphtalat)、30%聚丙烯甘醇苯醚(Polypropylenglykolphenylaether)以及50%低沸点化合物如甘醇一丁醚(Glykolmonobutylaether)。
砂桨是含水的,以含水物的形态提供给消费者,因此硬化剂成分即链烷双酸-二甲基酯或乙酯(Alkandisaeure-Dimethylester oder-Athyloster)不会从其液态相中脱离出来。与此相反装饰板中的硅酸盐组分在装饰板制作过程中先由液态过渡到固态而不影响装饰板的柔韧性。但干燥的硅酸盐可溶于水,当将嵌条(半砖或接砖)放入砂浆中时,它又变成活性的液态状,以便于粘贴固定到墙面上。嵌条吸出砂浆中的水份。在此状态下,它与所述链烷双酸酯硬化剂反应硬化而达到所希望的最终硬度,此时它既硬如石块又具有所希望的剩余弹塑性。
因此本发明的基本构思在于:在将装饰板放入墙面上的粘合砂浆床时引起一硬化过程,此硬化过程减少了敷设装饰板时所希望的高柔韧性并最终导致产生一种坚硬如天然石块的装饰板,这一结果只有通过化学方法而不是凭感觉才能将装饰板与天然石块加以区分。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特征由权利要求书以及下面所描述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所述配有砂浆床的建筑物墙面,装饰板置入砂浆床中的剖图。
图2是对应图1的示意图,其中装饰板结构有所改变。
在建筑物墙体22的表面20上首先涂敷一层砂浆层24,砂浆中平置并揿压入一板状饰面26,从而达到完全平坦的层面,尽可能无气泡,砂浆除已知按专利3045747中敷设装饰板所用的砂浆外还含有呈液状的水玻璃硬化剂,即链烷双酸二甲荃酯或乙酯。在砂浆层24和装饰板26接触后,水气可直接如箭头28所示侵入装饰板26中,从而硬化剂也从砂浆层24进入装饰板26。所述装饰板26中的水玻璃以干燥状态存在,最好量呈碱金属硅酸盐粉末,其为水所溶解并被砂浆层中的硬化剂成分所硬化。
图2所示的实施例大体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同,但装饰板26为层状构成,包括一外层30和一面向砂浆层24的内层32,后者不含水玻璃,从而这一层中亦不发生硬化,而保持松软,以致可抵消建筑物通常的运动弹性,此一状况是在高沸点增塑剂完全挥发后得到的。内层32是渗水的。外层30的厚度比内层32的厚度大好几倍,在外层30中水玻璃最好为粉末状,一旦水及硬化剂渗过内层32进入外层30,外层30即硬化。
需要指出的是,装饰板中最好置入一抗弯曲的夹层,例如铁丝网,使之保持装饰板所附有的弯曲性,特别在转角区,而不会回弹。这种铁丝网在图2内层32中以标号34表示。另外,砂浆亦可具有一接触粘合力,从而不必担心包在转角处的装饰板的回弹。
以下进一步说明一实施例:
1.装饰板的制作材料量
50kg 干燥石英砂,粒度范围0~2mm
2kg 珍珠岩
10kg 结构碎粒,石英砾石1~3mm
5kg 颜料
15kg 乙烯树脂分散体(Vinylharzdispersion)
或丙烯酸酯分散体
4kg碱水玻璃,50贝奥默(Beaume)
1~2%增塑剂混合液,由50%甘醇一丁醚、20%二丁基邻苯二甲
酸酯及30%聚丙烯甘醇苯醚
2.砂浆(备用)用以粘合干燥的条状装饰板
25kg 水
1kg 纤丝维素醚
3kg 试验汽油
25kg 合成树脂分散体,乙烯树脂或丙烯酸酯
50kg 石英粉末,100μ
100kg 石英砂0~0,6mm
1kg 琥珀酸二甲基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