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秸秆锅炉进料口防回火装置.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025234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25072.6

申请日:

2008.05.06

公开号:

CN101576268A

公开日:

2009.11.1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23M 11/02申请公布日:2009111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3M 11/02申请日:20080506|||公开

IPC分类号:

F23M11/02

主分类号:

F23M11/02

申请人:

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唐国勇; 王 政; 邢培生; 徐德军; 沈解忠

地址:

214028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城南路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顾吉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生物质秸秆锅炉进料口防回火装置。其结构简单,便于实施,能有效地遏制回火向锅炉外喷出,有利于锅炉的安全运行,且能够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减少尘土的向外排放,降低环境的污染。其包括呈排布置的风管,所述风管的出口对着生物质秸秆锅炉进料口,所述风管的入口通过抽吸装置与锅炉炉膛二次风管相连。

权利要求书

1、  生物质秸杆锅炉进料口防回火装置,其包括呈排布置的风管,所述风管的出口对着生物质秸杆锅炉进料口,所述风管的入口通过抽吸装置与锅炉炉膛二次风管相连。

说明书

生物质秸秆锅炉进料口防回火装置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锅炉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生物质秸杆锅炉进料口防回火装置。
(二)背景技术
秸秆(棉花秆、树木枝条、玉米秆、麦秆等)是农业生产的废弃物,任其在田间焚烧不但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污染大气环境。秸秆是一种生物质燃料,是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秸秆焚烧发电,具有节约能源、防止环境污染的社会效益,也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给料机将破碎后的生物质秸杆燃料送入锅炉,由于生物质秸杆不能充满给料口,而且生物质秸杆在锅炉炉膛内燃烧会产生烟气压力脉动,经常会发生回火现象,向炉外喷火,不利于锅炉的安全运行。目前为了避免这种回火现象,锅炉运行时不得不采取加大引风机风量保持较大炉膛负压,由此会降低锅炉热效率、大量的灼热灰颗粒进入布袋除尘器烧坏除尘袋,致使除尘器除尘器不能正常投运,大量尘土排入大气,污染环境。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秸杆锅炉进料口防回火装置,其结构简单,便于实施,能有效地遏制回火向锅炉外喷出,有利于锅炉的安全运行,且能够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减少尘土的向外排放,降低环境的污染。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呈排布置的风管,所述风管的出口对着生物质秸杆锅炉进料口,所述风管的入口通过抽吸装置与锅炉炉膛二次风管相连。
与目前常用的采取加大引风机风量的方法来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高压热风高于炉膛烟气脉动产生的正压的特性,遏制了回火向炉外喷出,有利于锅炉的安全运行,高压热风还能起到播散秸杆、补充氧量有利于秸杆的充分燃烧;由于进料口有高压热风密封,锅炉运行时可以减少引风机风量,减小炉膛负压,降低排烟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同时,避免灼热灰颗粒进入布袋除尘器,使除尘器能够正常投运,有利于减少排入大气的尘土,降低污染环境。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A-A向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本发明包括呈排布置的风管1,风管1的出口对着生物质秸杆锅炉进料口2,风管1的入口分别与总风管4连接,总风管4的进风口通过抽吸装置3与锅炉炉膛二次风管相连。抽吸装置3从锅炉二次风道抽取的高压热风范围为3kPa至5kPa。这样在进料口2形成风帘式密封,防止因锅炉炉膛内烟气压力脉动造成回火喷出炉外,达到防回火的目的。

生物质秸秆锅炉进料口防回火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物质秸秆锅炉进料口防回火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物质秸秆锅炉进料口防回火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质秸秆锅炉进料口防回火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质秸秆锅炉进料口防回火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生物质秸秆锅炉进料口防回火装置。其结构简单,便于实施,能有效地遏制回火向锅炉外喷出,有利于锅炉的安全运行,且能够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减少尘土的向外排放,降低环境的污染。其包括呈排布置的风管,所述风管的出口对着生物质秸秆锅炉进料口,所述风管的入口通过抽吸装置与锅炉炉膛二次风管相连。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设备;燃烧方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