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空调的换热器,例如,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的换热器。
首先参照图6和图7,说明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的普通换热器。图6示出这种换热器的直观外形状态,图7示出沿图6VII-VII线切取的一个横截面。
如图6所示,在换热器1中,在一对铝制圆筒形集流管2和3(左侧集流管2和右侧集流管3)之间设有上侧板4和下侧板4,侧板的两个端部分别插入左侧集流管2和右侧集流管3,并用钎焊连接。
在上、下侧板4和4之间安排有许多管子5,管子5的两端分别与左侧集流管2和右侧集流管3钎焊连接。致冷剂被引通入管子5内。各管子5之间钎焊连接着波纹散热片6,这种散热片6由薄铝板构成。
在右侧集流管3的上部,设有一个致冷气体的流入管7,致冷气体由此充满右侧集流管3内。这个右侧集流管3的内部由一个隔板8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在右侧集流管3的下部设有一个用于排放致冷液的流出管9。流入管7与一个压缩机(图中未示出)相连,流出管9与一个蒸发器(图中未示出)相连。
由压缩机(未示出)压缩的致冷气体通过流入管7供入右侧集流管3的上部(隔板8以上),并在多个管子5内流动。当这种致冷气体在管子5内流动时,由一个风扇(图中未示出)引入空气在散热片6间流动用以冷却这种散热片6。
由散热片6进行热转换(冷却)的管子5内的致冷气体被液化,流入左侧集流管2。左侧集流管内的致冷剂在下面的多个管子5内流向图6的右侧,由风扇6再次冷却,并完全液化及流入右侧集流管3下部(隔板8以下)。流入右侧集流管3下部的这种致冷液通过流出管9排放到蒸发器中。
在装配这种换热器1时,在侧板4按预定状态分别安装到左侧集流管2和右侧集流管3以后,用侧板4的两个端部进行钎焊连接。在安装侧板4时,如图7所示,把侧板4的一个端部插入到左侧集流管2的一个切缝孔槽10中,以用于进行钎焊,侧板4的另一端也按同样方式插入到右侧集流管3中。
在一种普通地换热器1中,通过把侧板4的端部插入到左侧集流管2(右侧集流管3)的切缝孔槽10中,侧板4的两端用于按预定状态安装到左侧集流管2和右侧集流管3中。
然而,由于切缝孔槽10的宽度设成大于侧板4端部的宽度,这就在切缝孔槽10和侧板4端部之间产生一个间隙。这种间隙的存在导致安装侧板4到左侧集流管2和右侧集流管3的角度误差,特别是导致右侧集流管3的流入管7和流出管9的位置误差。这将导致换热器1管装配的障碍,如果误差很大,有可能不能装配换热器1。
同时,由于不能调节侧板4端部的插入深度,如果这种侧板4在一个集流器中,例如在左侧集流器2一侧中插入太深,那么,它在右侧集流器一侧中的插入深度就会太小,这样,即便采用钎焊,也可能导致不完全固定。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精确无误差地把侧板安装到集流管上的换热器。
为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它的侧板的两个端部分别插入一对集流管的端部,在上述成对的集流管之间,以及在上述侧板之间,设有多个管子,在上述大量管子之间安排有多个散热片,其中,
用于调节上述侧板在上述集流管中的插入状态的位置调节机构设置在上述成对集流管和上述侧板的两个端部之间。
位置调节机构的特征在于,它是由侧板弯曲部分构成的、分别设置在侧板两个端部两侧的一对掣爪,用于把集流管壁夹持在其间。
同时,这种位置调节机构的特征还在于,它包含由侧板弯曲部分构成的、分别设置在侧板两个端部两侧的掣爪,支撑在集流管的内壁上,以及设置在侧板两端部两侧中段的凸起部,支持在集流管外壁上,凸起部与掣爪一起夹住集流管壁。
为实现这个目标,本发明结构进一步的特征还在于,在一个换热器中,一对侧板分别有第一和第二端部;一对集流管分别与这个侧板的第一和第二端部相连;在这对侧板和这对集流管之间设有许多管子;在这对集流管和这对侧板之间设有用于调节这种连接的位置调节机构,其中:
侧板的端部插入到这对集流管设置的切缝孔槽中;
位置调节机构包含分别位于这对侧板每个端部的两对掣爪;
掣爪由这种侧板的弯曲部分构成。
为实现这个目标,本发明的结构更深层次的特征还在于,在一种换热器中这两对掣爪还包括在每对集流管壁内表面上的第一对掣爪和在每对集流管壁外表面上的第二对掣爪,第一对掣爪和第二对掣爪将这对集流管每个壁夹持在其中,其中:
位置调节机构分别包含位于这对侧板每个端部的一对掣爪和一个凸起部,
这种掣爪由侧板的弯曲部分构成;
这对掣爪分别在这对集流管每个壁的内表面上,这个凸起部分别在这对集流管每个壁的外表面上,这对掣爪和凸起部把这对集流管的每个壁夹持在其中。
当参照下列附图进行说明时,将更加明确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优点,特点和用途,附图中:
图1是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外形图;
图2是沿图1中II-II线切取的一个横截面视图;
图3是沿图2中III-III线切取的一个横截面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位置调节机构的主要零件的结构图;
图5是沿图4中V-V线切取的一个横截面视图;
图6是一个普通换热器的外形图;
图7是沿图6中VII-VII线切取的一个横截面视图。
如图1所示,在一个换热器11中,在一对铝制圆筒形集流管12和13(左侧集流管12和右侧集流管13)之间设有上、下侧板14和14,侧板14的两端部分别插入左侧集流管12和右侧集流管13,用以钎焊连接。
在侧板14和14之间,安排有多个引入致冷剂通入其中的管子15,管子15的两端分别与左侧集流管12和右侧集流管13钎焊连接。由薄铝板弯曲成波纹形状而制成的散热片16钎焊连接在各管子15之间。
在右侧集流管13的上部,设有一个致冷气体流入管17,右侧集流管13的内部由一个隔板18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在右侧集流管13的下部,设有一个用于排放致冷液的流出管19。流入管17与一个压缩机(未示出)相连,流出管19与一个蒸发器(未示出)相连。
由压缩机(未示出)压缩的致冷气体通过流入管输送到右侧集流管13的上部(隔板18以上),并在多个管子15内流动。当致冷气体在管子15内流动时,由一个风扇(未示出)引入空气在散热片16之间流动,用以冷却散热片16。
管子15内的致冷气体由散热片16热转换(冷却)被液化,流入左侧集流管12。左侧集流管12内的致冷剂在下面的多个管子15内向图1的右侧流动,并由风扇16再次冷却,完全液化流向右侧集流管13下部(隔板18以下)。已经流向右侧集流管13下部的致冷液通过流出管19排放到一个蒸发器(未示出)中。
将参照图2和图3说明侧板14的安装状态。在这方面,这些图示出左侧集流管12和侧板14之间的关系,右侧集流管13和侧板14之间的关系是相同的,因此说明就省略了。
如图2和图3所示,在装配换热器11时,侧板14的两端插入到左侧集流管12(右侧集流管13)的切缝孔槽20,用于钎焊。由于侧板14两端与切缝孔槽20之间的位置关系由位置调节机构进行调节,侧板14可以无误差地安装到左侧集流管12和右侧集流管13上。
特别是在侧板14两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对掣爪21a和21b作为位置调节机构。当侧板14两个端部分别插入左侧集流管12和右侧集流管13的切缝孔槽20时,在两侧的各对掣爪21a和21b分别把左侧集流管12和右侧集流管13的管夹持在其中。
由于左侧集流管12和右侧集流管13被夹持在分别设在侧板14两端两侧的成对掣爪21a和21b之间,因此,这个管壁在侧板14两端两侧的两个位置被夹住。为此,侧板14在左侧集流管12和右侧集流管的安装角度,由把其管壁夹持到在每个端部两个位置的成对掣爪21a和21b之间进行调节。侧板14在切缝孔槽20的插入深度也由把其管壁夹持到在每个端部两个位置成对的掣爪21a和21b之间进行调节。这就使侧板14以无误差的状态安装到左侧集流管12和右侧集流管13上。
用这对掣爪21a和21b把上、下侧板14安装到左侧集流管12和右侧集流管13上,并且安装管子15和散热片16,然后在炉中进行钎焊连接,则构成了换热器11。
在上述换热器11中,侧板14在左侧集流管12和右侧集流管13中的安装角度和插入深度,由把其管壁夹持到在侧板14每个端部两个位置上的成对掣爪21a和21b之间进行调节。因此,不必进一步确定其插入深度,其流入管17和流出管19便可精确地以无任何不适当连接的状态定位。因此,将不会有不恰当的连接,可以无障碍地把管接到换热器11中。
参照图4和图5,对用于调节侧板14和切缝孔槽2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位置调节机构的另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图4示出侧板14两个端部已经插入到切缝孔槽20的状态,而图5示出沿图4中V-V线剖切的一个横截面。在这一方面,图4相当于图2,而图5相当于图3,右侧集流管13和侧板14之间的关系因与图2和图3的方式相同而被省略。
在侧板14两个端部的两侧,分别构成掣爪31和31作为位置调节机构。此外,在侧板14两个端部的两侧之间的中部,分别设有一个凸起部作为位置调节机构。当侧板14两个端部已分别插入左侧集流管12和右侧集流管13的切缝孔槽20时,两侧的各个掣爪31弯曲到贴对着左侧集流管12和右侧集流管13管壁内侧上,而凸起部32顶在管壁的外侧上。这就使得左侧集流管12和右侧集流管13的管壁被夹持在两侧的掣爪31和凸起部32之间。在这方面,在侧板14插入以后,可以形成这个凸起部32。
左侧集流管12和右侧集流管13被置于三点之间:侧板14两个端部两侧的两个位置上的掣爪31和31,以及凸起部32。因此,侧板14对左侧集流管12和右侧集流管13的安装角度,由把其管壁夹在三点之间进行调节,即夹在每个端部两个位置的掣爪31和31以及凸起部32之间。侧板14在切缝孔槽20中的插入深度也由把管壁夹持在三点之间进行调节,即夹在每个端部两个位置的掣爪31和31以及凸起部32之间。这样使得侧板14以无误差状态安装到左侧集流管12和右侧集流管13上。
在这方面,用于调节侧板14在左侧集流管12和右侧集流管13中的插入状态的位置调节机构不限于图2或图5所示的这类机构,例如,也可以提供具有掣爪的切缝孔槽20,提供具有切缝,孔等的侧板14用于掣爪进行装配,因此,可以经这两者的配合调节侧板14在左侧集流管12和右侧集流管13的插入状态。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换热器,在一种以侧板两个端部分别插入一对集流管端部的换热器中,在这对集流管之间,以及在各自侧板之间,设有多个管子,在多个管子之间安排有散热片,在这对集流管和侧板两个端头之间设有用于调节侧板在集流管中的插入状态的位置调节机构。因此,侧板在集流管中的插入状态由这个位置调节机构调节。因此,可以精确地以及以没有不适当连接和误差的状态把侧板安装到集流管中,这就消除了造成管子安装障碍或类似问题的任何可能性。
由于这种位置调节机构是由分别设在侧板两端两侧的,用于把集流管夹在其中的一对掣爪组成;以及由分别设在侧板两端两侧的,支持在集流管内壁的掣爪,和设在侧板两端两侧之间中部支持在集流管外壁一个凸块组成,这个凸块与掣爪夹持住集流管壁,因此,可以以极简单的结构且不增加零件数量调节侧板在集流管中的插入状态。
当然,本发明决不限于这里图示和说明的具体实施例,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范围内,的确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