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环境污染物固相萃取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携式环境污染物固相萃取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260214.3 (22)申请日 2020.03.05 (73)专利权人 河南科技学院 地址 453003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华兰大 道东段 (72)发明人 白秀芝周海旭苏同超陈军 张裕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11491 代理人 赵红霞 (51)Int.Cl. B01D 15/14(2006.01) B01D 15/22(2006.01) G01N 30/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便携式环境污染物固相萃取。
2、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环境污染物 固相萃取装置, 涉及固相萃取设备领域, 包括针 管、 盒体、 定位板、 连接管、 盒盖以及第二螺纹管, 所述盒体上表面固定有盒盖, 所述盒盖上侧设置 有多个连接管, 多个所述连接管下端均贯穿盒盖 上表面且延伸至盒体内, 所述连接管上端以及下 端均通过螺纹分别连接有第一螺纹管以及第二 螺纹管, 所述第一螺纹管上侧均设置有针管, 所 述针管下端均延伸至第一螺纹管内。 本实用新型 通过组合式的设计, 便于对液体流通管道进行清 洁, 使用方便, 避免对萃取过程产生影响。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1885508 U 202。
3、0.11.10 CN 211885508 U 1.一种便携式环境污染物固相萃取装置, 包括针管(1)、 盒体(8)、 定位板(11)、 连接管 (3)、 盒盖(4)以及第二螺纹管(5),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8)上表面固定有盒盖(4), 所述盒 盖(4)上侧设置有多个连接管(3), 多个所述连接管(3)下端均贯穿盒盖(4)上表面且延伸至 盒体(8)内, 所述连接管(3)上端以及下端均通过螺纹分别连接有第一螺纹管(2)以及第二 螺纹管(5), 所述第一螺纹管(2)上侧均设置有针管(1), 所述针管(1)下端均延伸至第一螺 纹管(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环境污染物固相萃取装。
4、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 (8)内部下表面设置有定位板(11), 所述定位板(11)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有连接杆(7), 四 个所述连接杆(7)上端共同固定限位板(12), 所述定位板(11)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凹槽, 所述 限位板(12)上表面均匀开设有放置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环境污染物固相萃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 板(11)下表面四角处均开设有限位槽, 所述盒体(8)内部上表面四角处均设置有定位块, 所 述定位块分别安装在定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环境污染物固相萃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盖 (4)下表面开设有连接槽, 所述盒体(。
5、8)上端位于连接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环境污染物固相萃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盖 (4)右侧设置有真空管(6), 所述真空管(6)左端延伸盒体(8)内, 所述真空管(6)上设置有压 力计(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环境污染物固相萃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螺纹管(2)以及连接管(3)均为管状设计, 所述连接管(3)内环形侧面加工有螺纹槽, 所述第 一螺纹管(2)以及第二螺纹管(5)外环形侧面均加工有与螺纹槽相匹配的螺纹, 所述连接管 (3)以及第二螺纹管(5)均通过螺纹与连接管(3)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环境污染物固。
6、相萃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位于连接 管(3)下侧的所述第二螺纹管(5)左端以及右端均固定有凸块(9)。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885508 U 2 一种便携式环境污染物固相萃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相萃取设备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环境污染物固相萃取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 简称SPE)是近年发展起来一种样品预处理 技术, 由液固萃取和柱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发展而来, 主要用于样品的分离、 纯化和浓缩, 与传统的液液萃取法相比较可以提高分析物的回收率, 更有效的将分析物与干扰组分分 离, 减少。
7、样品预处理过程, 操作简单、 省时、 省力。 0003 现有的环境污染物固相萃取装置中针筒以及萃取柱一般通过通用接头进行连接, 而通用接头与盒盖一体化注塑成型, 不能拆装导致流过通用接头的液体附着在通用接头内 表面, 不便清理, 会使测试数据不准确, 使用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环境 污染物固相萃取装置。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环境污染物固 相萃取装置, 包括针管、 盒体、 定位板、 连接管、 盒盖以及第二螺纹管, 所述盒体上表面固定 有盒盖, 所述盒盖上侧设置有多。
8、个连接管, 多个所述连接管下端均贯穿盒盖上表面且延伸 至盒体内, 所述连接管上端以及下端均通过螺纹分别连接有第一螺纹管以及第二螺纹管, 所述第一螺纹管上侧均设置有针管, 所述针管下端均延伸至第一螺纹管内。 0006 优选的, 所述盒体内部下表面设置有定位板, 所述定位板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有 连接杆, 四个所述连接杆上端共同固定限位板, 所述定位板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凹槽, 所述限 位板上表面均匀开设有放置孔。 0007 优选的, 所述定位板下表面四角处均开设有限位槽, 所述盒体内部上表面四角处 均设置有定位块, 所述定位块分别安装在定位槽内。 0008 优选的, 所述盒盖下表面开设有连接槽, 所述。
9、盒体上端位于连接槽内。 0009 优选的, 所述盒盖右侧设置有真空管, 所述真空管左端延伸盒体内, 所述真空管上 设置有压力计。 0010 优选的, 所述第一螺纹管以及连接管均为管状设计, 所述连接管内环形侧面加工 有螺纹槽, 所述第一螺纹管以及第二螺纹管外环形侧面均加工有与螺纹槽相匹配的螺纹, 所述连接管以及第二螺纹管均通过螺纹与连接管可拆卸连接。 0011 优选的, 位于连接管下侧的所述第二螺纹管左端以及右端均固定有凸块。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限位板、 连接杆以及定位板便于对萃取柱进行固 定, 通过第一螺纹管以及第二螺纹管与连接管的螺纹可拆卸设置, 则方便拆卸清洗, 同。
10、时避 免液体附着。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885508 U 3 0013 通过第一螺纹管与第二螺纹管在连接管的中空设计, 使第一螺纹管与第二螺纹管 对接后形成液体流动通道, 则便于对针管中的液体流过。 0014 本实用新型通过组合式的设计, 便于对液体流通管道进行清洁, 使用方便, 避免对 萃取过程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环境污染物固相萃取装置的主视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环境污染物固相萃取装置中连接管的剖视结 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环境污染物固相萃取装置中限位板的俯视 图。 0018。
11、 图中标号: 1针管、 2第一螺纹管、 3连接管、 4盒盖、 5第二螺纹管、 6真空管、 7连接杆、 8盒体、 9凸块、 10压力计、 11定位板、 12限位板、 13放置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0020 参照图1-3, 包括针管1、 盒体8、 定位板11、 连接管3、 盒盖4以及第二螺纹管5, 盒体8 上表面固定有盒盖4, 盒盖4上侧设置有多个连接管3, 多个连接管3下端均贯穿盒盖4上表面 且延伸至盒体8内, 连接。
12、管3上端以及下端均通过螺纹分别连接有第一螺纹管2以及第二螺 纹管5, 第一螺纹管2上侧均设置有针管1, 针管1下端均延伸至第一螺纹管2内。 0021 盒体8内部下表面设置有定位板11, 定位板11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有连接杆7, 四 个连接杆7上端共同固定限位板12, 定位板11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凹槽, 限位板12上表面均匀 开设有放置孔13, 便于固定萃取柱, 定位板11下表面四角处均开设有限位槽, 盒体8内部上 表面四角处均设置有定位块, 定位块分别安装在定位槽内, 便于固定定位板11, 盒盖4下表 面开设有连接槽, 盒体8上端位于连接槽内, 使盒盖4与盒体8组成密闭空间, 盒盖4右侧设置 有。
13、真空管6, 真空管6左端延伸盒体8内, 真空管6上设置有压力计10, 便于与外部真空机相连 接, 第一螺纹管2以及连接管3均为管状设计, 连接管3内环形侧面加工有螺纹槽, 第一螺纹 管2以及第二螺纹管5外环形侧面均加工有与螺纹槽相匹配的螺纹, 连接管3以及第二螺纹 管5均通过螺纹与连接管3可拆卸连接, 位于连接管3下侧的第二螺纹管5左端以及右端均固 定有凸块9, 便于拧动第二螺纹管5,。 0022 工作原理: 该装置在使用时, 使用者先将萃取柱穿过放置孔13放置在定位板11上 表面的凹槽内, 然后将盒盖4卡合在盒体8上, 再将针管1的下端安装在第一螺纹管2内, 针管 1内的液体穿过第一螺纹管2。
14、以及第二螺纹管5组成的液体流通道流入萃取柱内, 从而避免 液体附着, 待注入完成后, 转动第一螺纹管2以及第二螺纹管5, 使第一螺纹管2以及第二螺 纹管5分别脱离连接管3, 再将第一螺纹管2以及第二螺纹管5的内壁进行清洗, 从而避免对 萃取过程产生影响。 0023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885508 U 4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885508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1885508 U 6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1885508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