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pdf

上传人:Ameli****keyy 文档编号:9662140 上传时间:2021-05-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286164.6 (22)申请日 2020.03.10 (73)专利权人 鸿图医疗器材 (东莞) 有限公司 地址 523466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山厦管 理区东兴工业区 (72)发明人 冯就勉袁智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4446 代理人 郑永泉 (51)Int.Cl. A61B 18/16(2006.01) A61B 18/1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

2、一种曲线分割的中性电 极, 包括载体和工作区域, 所述工作区域设在所 述载体的表面, 所述工作区域包括绝缘区和至少 两个导电区, 所述至少两个导电区之间由所述绝 缘区隔开, 所述绝缘区的边缘为波浪形的曲线。 导电区用于在高频外科手术中连接导线由病人 体内导出电流, 绝缘区用于隔开载体表面的两个 导电区。 曲线设计的导电区有抵抗其脱落和继续 脱落病人皮肤表面的阻力, 从而使高频发生器预 警系统有充分的反馈时间检测到接触不良的发 生。 波浪形的曲线设计均化了电流在病人皮肤表 面的流出, 从而降低了中性电极与人体表皮的温 升, 有效降低因中性电极的脱落导致灼伤病人皮 肤和组织的情况发生。 权利要求书。

3、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11884019 U 2020.11.10 CN 211884019 U 1.一种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 其特征在于, 包括载体和工作区域, 所述工作区域设在所 述载体的表面, 所述工作区域包括绝缘区和至少两个导电区, 所述至少两个导电区之间由 所述绝缘区隔开, 所述绝缘区的边缘为波浪形的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区的边缘相互平 行, 每条所述边缘的一端向其邻近的所述导电区的方向弯曲, 该边缘的另一端向所述绝缘 区的方向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 其特征在于, 每条所述边缘由若干个圆 。

4、弧段相连而成, 相邻的所述圆弧段之间的开口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 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所述圆弧段之间由 至少一个直线段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 其特征在于, 每条所述边缘由58个所述 圆弧段相连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区的横向尺寸宽 度与所工作区域的横向尺寸宽度的比在1:32: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区域为一四边形 区域或一椭圆形区域或一圆形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导电区的面积相。

5、 差不超过5。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区的 面积与所述工作区域的面积的比在1:52:5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区域 的面积与所述载体的面积的比在1:31:2之间。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884019 U 2 一种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频手术电极领域, 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 背景技术 0002 高频手术是一种利用高频电刀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新型手术, 通过有 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

6、织进行切割, 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 凝固, 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 0003 高频电刀用一完整的电路来切割和凝固组织, 该电路由高频电刀的高频发生器、 中性电极、 接连导线和手术电极组成, 中性电极一般贴在皮肤表面。 在大多数的应用中, 电 流通过有效导线和手术电极穿过病人, 再由贴在病人皮肤表面的中性电极和有效导线返回 高频电刀的发生器。 0004 单极装置中贴在病人皮肤表面的中性电极必须具有足够的和病人相接触的面积, 以提供低阻抗和低电流密度的通道。 因此在高频手术中, 贴在病人皮肤表面的中性电极不 仅用于导电, 同时更重要的是避免在高频手术中电流在离开病人返回高频电刀发生器时电 流。

7、过大导致病人出现灼伤的情况。 因此在采用中性电极时总要注意保持中性电极与病人皮 肤之间有良好的接触面积, 例如要防止在高频手术中中性电极部分脱落病人的皮肤表面, 中性电极的部分脱落会使电路的阻抗变大, 电流通过中性电极导出的单位面积减少, 电流 密度分散减少而产生热能, 会造成病人组织和皮肤出现灼伤烧伤的情况。 在一般的高频手 术中会对中性电极与病人的接触阻抗进行监测, 一旦中性电极脱落, 接触面积减少, 阻抗变 大, 会出现警告或报警同时切断输出。 但现有的中性电极由于其电极的分布问题, 不能有效 的抵抗外力作用下的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

8、, 提供一种曲线分割的中性电 极, 用于解决在高频手术过程中未能及时监测到贴在病人皮肤表面的中性电极出现脱落的 问题, 该问题会导致流过病人皮肤表面的电流过度集中而产生热能, 使病人的组织和皮肤 出现灼伤。 0006 一种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 包括载体和工作区域, 所述工作区域设在所述载体的 表面, 所述工作区域包括绝缘区和至少两个导电区, 所述至少两个导电区之间由所述绝缘 区隔开, 所述绝缘区的边缘为波浪形的曲线。 0007 中性电极包括载体和工作区域, 工作区域包括绝缘区和至少两个导电区, 均设置 在载体的表面, 导电区用于在高频外科手术中连接导线由病人体内导出电流, 两个导电区 为中性电。

9、极接触质量检测系统而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中性电极绝缘区边缘为波浪形曲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曲线设计的导电区在病人皮肤表面有抵抗继续脱落的阻力, 即使中性 电极已脱落了一部分, 曲线的设计能更有效地防止其继续脱落病人皮肤, 从而使高频外科 手术中用于监测电流的高频发生器有充分的反馈时间检测到中性电极脱落的情况。 同时,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884019 U 3 波浪形的曲线设计均化了电流的流出, 可以降低中性电极与人体表皮的温升, 从而有效防 止因中性电极的接触面积减少, 导致电流集中灼伤病人皮肤和组织的情况发生。 0008 进一步, 所述绝缘区的边缘相互平行, 每条所述边缘的。

10、一端向其邻近的所述导电 区的方向弯曲, 该边缘的另一端向所述绝缘区的方向弯曲。 0009 绝缘区是由两条平行的波浪形曲线构成的区域, 每一条作为边缘的波浪形曲线, 其一端会向邻近的导电区的方向弯曲, 另一端向绝缘区的方向弯曲, 因此, 两条波浪形曲线 在一端会向绝缘区外的方向发散, 在另一端会向绝缘区内的方向收敛。 0010 进一步, 每条所述边缘由若干个圆弧段相连而成, 相邻的所述圆弧段之间的开口 方向相反。 中性电极的边缘为波浪形的曲线, 该曲线由多个圆弧段组成, 相邻的两个圆弧段 的开口是相反的, 圆弧段实现了该绝缘区边缘的回折, 也决定了绝缘区边缘的弯曲程度。 可 选地, 每条所述边缘。

11、由58个所述圆弧段相连而成。 0011 进一步, 相邻的所述圆弧段之间由至少一个直线段相连。 绝缘区的每条边缘由圆 弧段和直线段相连而成, 连接的关系是相邻的圆弧段之间由至少一个直线段相连, 直线段 的长度和设置的个数实现了绝缘区的宽度延伸, 也决定了绝缘区的横向尺寸宽度。 0012 进一步, 所述绝缘区的横向尺寸宽度与所述工作区域的横向尺寸宽度的比在1:3 2:3之间。 在中性电极脱落时, 绝缘区的横向尺寸宽度决定了电流变化的灵敏度。 由于中 性电极在脱落病人皮肤表面时, 脱落的角度和面积难以预测, 大部分现有的中性电极的绝 缘区为平行直线构成的区域, 因为当中性电极的两侧开始脱落病人皮肤表。

12、面且未脱落至一 定面积时, 电流变化较小导致无法监测出脱落的情况, 一直保持脱落的状态进行高频手术 容易造成病人皮肤和组织的灼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性电极的绝缘区的边缘呈波浪形曲 线状, 且其横向尺寸宽度与工作区域的横向尺寸宽度的比在约1/3到2/3之间, 则无论中性 电极在侧面或任何角度脱落, 都较现有的中性电极更容易监测到电流的变化, 以及时处理 电极脱落的情况。 0013 进一步, 所述工作区域可为一四边形区域, 或一椭圆形区域, 或一圆形区域。 根据 实际病人的情况, 可选用工作区域为不同形状的中性电极, 例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性电 极同样适用于婴儿或儿童, 但由于婴儿或儿童无论是四。

13、肢还是皮肤表面都明显较成人小, 因此不宜采用与成人相同尺寸或工作区域为相同形状的中性电极, 工作区域为四边形、 椭 圆形的中性电极通常更适用于青少年或成人, 工作区域为圆形的中性电极通常更适用于婴 儿和儿童。 可选地, 所述四边形区域呈长方形或正方形。 0014 进一步, 每个所述导电区的面积相差不超过5, 导电区面积之间的均匀分配, 使 电极与病人皮肤表面接触的面积较为相近, 有利于电流产生的热量在病人皮肤表面均匀地 分布, 尽量不出现两侧温度不均的情况。 0015 进一步, 所述绝缘区的面积与所述工作区域的面积的比在1:52:5之间。 0016 进一步, 所述工作区域的面积与所述载体的面积。

14、的比在1:31:2之间, 根据病人 的情况可进一步细化导电区的面积, 如上述当需要将中性电极用在婴儿或儿童皮肤上时, 工作区域的面积应随婴儿或儿童皮肤的面积大小而改变。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性电极能够有 效解决中性电极在高频手术中脱落病人皮肤表面从而导致病人皮肤或组织灼伤的问题, 相 比其他现有的中性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中性电极的导电区为波浪形曲线的设计, 能够有效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884019 U 4 减少中性电极脱落及持续脱落病人皮肤表面的情况, 使中性电极出现脱落的情况得到及时 反馈, 同时, 波浪形曲线设计的导电区。

15、有效均化了电流的流出, 防止因中性电极与病人皮肤 表面的接触面积减少导致病人皮肤灼伤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 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更好 说明以下实施例, 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 放大或缩小, 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 领域技术人员来说, 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0 实施例1 0021 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为一种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 包括载体1和工作区域2和两条 导线3, 工作区域2设在载体1的表面, 且与两条导线3相连, 工作区域2包括绝缘。

16、区4和两个导 电区5a和5b, 两个导电区5a和5b之间由绝缘区4隔开; 0022 绝缘区4是由两条平行的波浪形曲线a和b所构成的区域, 曲线a的上端会向邻近的 导电区5a的方向弯曲, 曲线a的下端向绝缘区4的方向弯曲, 同样地, 曲线b的上端会向邻近 的导电区5b的方向弯曲, 曲线b的下端向绝缘区4的方向弯曲, 因此, 如图1所示, 曲线a和曲 线b的上端呈向外发散的喇叭状, 下端向内收敛。 0023 绝缘区4的横向尺寸宽度d与工作区域2的横向尺寸宽度D的比约为1:3。 本实施例 提供的中性电极的绝缘区4的边缘a、 b均呈波浪形曲线状, 且其横向尺寸宽度d与工作区域2 的横向尺寸宽度D的比约。

17、为1/3, 本实施例中的中性电极较现有的中性电极具备更强的抵抗 脱落病人皮肤表面的阻力, 同时可使高频外科手术中的监测设备更容易监测到接触阻抗的 变化, 由此能够及时处理中性电极脱落的情况, 有效防止病人因中性电极的脱落造成组织 和皮肤灼伤的情况, 同时, 本实施例中的中性电极的导电区和绝缘区的设计更好地均化了 电流在病人皮肤表面的流出, 也有效防止了病人组织和皮肤灼伤的情况发生。 0024 如图1所示, 工作区域为类椭圆形的区域, 但可选地, 工作区域的形状还可以是圆 形或四边形, 根据实际病人的情况, 可选用工作区域为不同形状的中性电极, 例如当婴儿和 儿童需要进行高频手术时, 由于婴儿或。

18、儿童无论是四肢还是皮肤表面都明显较成人小, 因 此不宜采用与成人相同尺寸或工作区域为相同形状的中性电极, 工作区域为四边形、 椭圆 形的中性电极通常更适用于青少年或成人, 工作区域为圆形的中性电极通常更适用于婴儿 和儿童。 0025 作为优选方案, 本实施例的中性电极的工作区域的面积与载体的面积的比约为1: 2, 但可选地, 工作区域的面积可根据实际病人的情况而定, 例如当婴儿和儿童需要进行高 频手术时, 工作区域的面积应随婴儿或儿童皮肤的面积大小而改变。 0026 作为优选方案, 两个导电区的面积相差不超过5; 导电区之间的面积相近, 即电 极与病人皮肤表面接触的面积相近, 有利于电流产生的热量在病人皮肤表面均匀地分布, 尽量不出现两侧温度不均的情况。 0027 显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884019 U 5 举例, 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 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 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 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884019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7 CN 211884019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