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装置及含有该雾化装置的电子烟.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970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83574.4

申请日:

2015.02.16

公开号:

CN104770887A

公开日:

2015.07.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24F 47/00申请公布日:20150715|||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24F 47/00登记生效日:20160923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江苏聚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卓尔悦欧洲控股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3125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凤翔路7号变更后权利人:瑞士楚格市格涅列尔-吉桑-大街6号|||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24F 47/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卓尔悦(常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江苏聚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13125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凤翔路7号变更后:213125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凤翔路7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4F 47/00申请日:20150216|||公开

IPC分类号:

A24F47/00

主分类号:

A24F47/00

申请人:

卓尔悦(常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邱伟华

地址:

213125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凤翔路7号

优先权:

2014107657616 2014.12.12 CN; 2015100339829 2015.01.22 CN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感应加热元件温度变化的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包括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元件具有电阻温度系数特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含有该雾化装置的电子烟,其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及供电装置,所述雾化装置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雾化装置包括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 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元件具有电阻温度系数特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由铂、铜、 镍、钛、铁、陶瓷基PTC以及高分子基PTC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 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雾化装置还包括一导 液部件,所述导液部件的一部分连通/伸入烟液腔,所述导液部件缠绕或套设或 紧贴在加热元件之上,或所述加热元件缠绕或套设或紧贴在导液部件之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液部件包括第一导 液元件及第二导液元件,所述第一导液元件的一端与烟液腔连通,另一端连接第 二导液元件,所述第一导液元件、第二导液元件及加热元件的设置方式是以下几 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1)所述加热元件缠绕或套设或紧贴在第二导液元件之上, (2)所述第二导液元件缠绕或套设或紧贴在加热元件之上,(3)所述加热元件 缠绕或套设或紧贴在第一导液元件之上,(4)所述第一导液元件缠绕或套设或紧 贴在加热元件之上,(5)所述加热元件既作为加热元件又作为导液元件。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与一多孔 储液元件接触设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雾化装置还包括一喷 管及一气动阀,所述喷管的一端连通烟液腔,所述气动阀设置在烟液腔与喷管的 连通处。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喷 管内。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雾化装置还包括一烟 丝/烟膏容器,所述加热元件包覆或涂覆或缠绕在烟丝/烟膏容器的外壁上,或掺 杂或嵌置或夹层设置在烟丝/烟膏容器壁体的内部,或涂覆或嵌置在烟丝/烟膏容 器的内壁上,或容置于烟丝/烟膏容器内。

9.
  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烟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 述的雾化装置及一控制装置、一供电装置,所述雾化装置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烟还包括一烟液驱 动装置,所述烟液驱动装置的一端与烟液腔连通,所述烟液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 电性连接。

说明书

雾化装置及含有该雾化装置的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感应加热元件温度变化的雾 化装置及含有该雾化装置的、具有温控功能的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又名虚拟香烟,它有着与香烟近似的味道,可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 模拟吸烟的感觉,一般作为戒烟产品或替代香烟供使用者使用。然而,随着电子 烟电池组件部分的输出电压或功率越来越大并且雾化器组件部分加热元件的电 阻值越来越小,使得加热元件产生的温度越来越高。加热元件的温度过高可能会 导致烟液、烟膏或烟丝产生与释放出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进而影响使用者对 电子烟的认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感应加热元件温度变化的 雾化装置及含有该雾化装置的、具有温控功能的电子烟。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包括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与控制装置电性连 接,所述加热元件具有电阻温度系数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元件由铂、铜、镍、钛、铁、陶瓷基PTC以及高分子 基PTC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一导液部件,所述导液部件的一部分连通/ 伸入烟液腔,所述导液部件缠绕或套设或紧贴在加热元件之上,或所述加热元件 缠绕或套设或紧贴在导液部件之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液部件包括第一导液元件及第二导液元件,所述第一导液 元件的一端与烟液腔连通,另一端连接第二导液元件,所述第一导液元件、第二 导液元件及加热元件的设置方式是以下几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1)所述加热元 件缠绕或套设或紧贴在第二导液元件之上,(2)所述第二导液元件缠绕或套设或 紧贴在加热元件之上,(3)所述加热元件缠绕或套设或紧贴在第一导液元件之上, (4)所述第一导液元件缠绕或套设或紧贴在加热元件之上,(5)所述加热元件 既作为加热元件又作为导液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元件与一多孔储液元件接触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一喷管及一气动阀,所述喷管的一端连通烟 液腔,所述气动阀设置在烟液腔与喷管的连通处。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喷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一烟丝/烟膏容器,所述加热元件包覆或涂 覆或缠绕在烟丝/烟膏容器的外壁上,或掺杂或嵌置或夹层设置在烟丝/烟膏容器 壁体的内部,或涂覆或嵌置在烟丝/烟膏容器的内壁上,或容置于烟丝/烟膏容器 内。
一种电子烟,该电子烟包括上述任意一种雾化装置及一控制装置、一供电装 置,所述雾化装置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烟还包括一烟液驱动装置,所述烟液驱动装置的一端与 烟液腔连通,所述烟液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烟液驱动装置是微泵、超弹性体、气囊、记忆合金中的任意 一种。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所述雾化装置可以感应加热元件的温度变化,所述含有该雾化装置的 电子烟可将加热元件的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产生与释放对人体健康有 害的物质,这样,还有利于维持口感、节约能耗、避免电子烟壳体过热以及防止 电子烟内部元件热老化;
(2)将加热元件的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可有效防止导液元件碳化或 碎裂。
(3)将加热元件的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大大提高了使用者使用时的 安全性。
(4)加热元件可直接向控制装置反映其温度的变化,无需再设温控开关或 温敏元件,结构简单,节约空间,同时也简化了控制装置内的运算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电子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电子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电子烟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电子烟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雾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电子烟的一种电路结构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电子烟的另一种电路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电子烟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电子烟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电子烟的一种电路结构框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电子烟的另一种电路结构框图。
图13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电子烟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电子烟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中电子烟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中电子烟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中电子烟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中电子烟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中电子烟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中电子烟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中电子烟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中电子烟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中电子烟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第十七实施例中电子烟的示意图。
电子烟:          110、120、130、140、150、210、220、230、240、310、
                  320、330、340、410、420、430、440
烟嘴:            11、21、31、41
烟液腔:          12a、32a
多孔储液元件:    22b
雾化装置:        13、23、33、43
第一导液元件:    131
第二导液元件:    132
加热元件:        133、233、333、433
温敏元件:        134、234、334、434
雾化器座体:      135、235
喷管:            336
气动阀:          337
烟丝/烟膏容器:   438
温控开关:        139、239、339、439
控制装置:        14、24、34、44
检测电路:        141
处理器:          142
开关电路:        143
输入单元:        145
供电装置:        15、25、35、45
壳体:            16、26、36、46
出烟孔:          161、261、361、461
微泵:            3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详细 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 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烟110,其包括烟嘴11、烟液腔12a、 雾化装置13、供电装置15以及壳体16。所述烟嘴11的一端部与壳体16相连。 所述烟液腔12a、雾化装置13以及供电装置15均设置在壳体16中。所述雾化 装置13与供电装置15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6在靠近烟嘴11的一端开设有出烟 孔161。所述出烟孔161与烟嘴11连通。储存在所述烟液腔12a中的烟液可被 输送至雾化装置13。所述雾化装置13由供电装置15电驱动后,加热烟液使其 雾化,使使用者获得吸烟体验。
所述雾化装置13包括第一导液元件131、第二导液元件132、加热元件133、 温控开关139以及雾化器座体135。所述第一导液元件131的一端与烟液腔12a 连通,另一端连接第二导液元件132,用以将烟液腔12a中的烟液通过毛细作用 输送至第二导液元件132。替代地,所述第二导液元件132本身直接与烟液腔12a 连通(如,所述第二导液元件132包括一连通/伸入烟液腔12a的导液凸部(未 图示),通过导液凸部将液体输送至第二导液元件132的其他部位),省去第一导 液元件131。所述加热元件133缠绕或套设或紧贴在第二导液元件132之上。替 代地,所述第二导液元件132缠绕或套设或紧贴在加热元件133之上。替代地, 所述加热元件133缠绕或套设或紧贴在第一导液元件131之上,省去第二导液元 件132。替代地,所述第一导液元件131缠绕或套设或紧贴在加热元件133之上, 省去第二导液元件132。替代地,所述加热元件133既作为加热元件又作为导液 元件,省去第一导液元件131和第二导液元件132。所述温控开关139靠近加热 元件133设置,或所述加热元件133套设在温控开关139之上。所述温控开关 139与加热元件133串联。所述加热元件133、温控开关139与供电装置15电性 连接。所述雾化器座体135用于固定第一导液元件131、第二导液元件132、加 热元件133以及温控开关139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从而使得雾化装置13内各 个元件的位置固定。
所述温控开关139具有如下性质:当温控开关1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139闭合;当温控开关1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 139断开。考虑到所述温控开关139的温度ts略低于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优 选地,应使所述温控开关139的动作温度TM略低于所要求的加热元件133的工 作温度上限TH。所述温控开关139可以是机械式温控开关、电子式温控开关以 及温度继电器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所述机械式温控开关包括 蒸汽压力式温控开关、液体膨胀式温控开关、气体吸附式温控开关以及金属膨胀 式温控开关,所述金属膨胀式温控开关包括双金属片开关以及记忆合金开关。所 述电子式温控开关包括电阻式温控开关以及热电偶式温控开关。所述温度继电器 包括热敏干簧继电器。
所述电子烟110实现温控的过程如下:当温控开关1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 TM时,温控开关139连通供电装置15和加热元件133之间的电路,加热元件 133正常工作,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升高,温控开关139的温度ts也升高;当 温控开关1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139断开供电装置15和加热 元件133之间的电路,加热元件133停止工作,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自然下降, 温控开关139的温度ts也自然下降,直至温控开关1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 温控开关139再次连通供电装置15和加热元件133之间的电路,使得加热元件 133再次正常工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13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热元件133 和数量相同的温控开关139。所述加热元件133与温控开关139的配合关系与第 一实施例中相同。可以理解地,所述加热元件133的数量与温控开关139的数量 可以不相同,但是,所述温控开关139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13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仅通过温控开关 139即可实现对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的控制。
第二实施例: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烟120。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 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加热元件133和温控开关139不直接串联,而是分别与 一控制装置1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4与供电装置15电性连接。其中,所 述温控开关139的性质可以为以下两种中的任意一种:一、当温控开关139的温 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139闭合,当温控开关139的温度ts>动作温 度TM时,温控开关139断开;二、当温控开关1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 温控开关139断开,当温控开关1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139 闭合。
所述控制装置14包括检测电路141、处理器142以及开关电路143。随着加 热元件133的温度t的升高,所述温控开关139的温度ts也升高。当温控开关139 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139发生动作A;当温控开关139的温度 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139发生动作B。所述检测电路141与温控开关 139电性连接,实时监测温控开关139的动作,并反馈给处理器142。所述处理 器142根据温控开关139的动作控制开关电路143的闭合/断开。所述开关电路 143与加热元件133电性连接,用于闭合/断开加热元件133和供电装置15之间 的电路。其中,动作A可以是温控开关139闭合,也可以是温控开关139断开; 动作B与动作A相反。
所述电子烟120实现温控的过程如下:当温控开关139发生动作A时,所 述处理器142控制开关电路143闭合,供电装置15向加热元件133供给电能, 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升高,温控开关139的温度ts也升高;当温控开关139发 生动作B时,所述处理器142控制开关电路143断开,供电装置15停止向加热 元件133供给电能,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自然下降,温控开关139的温度ts也 自然下降,直至温控开关1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温控开关139再次发生 动作A,所述处理器142再次控制开关电路143连通供电装置15和加热元件133 之间的电路,使得加热元件133再次正常工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路143可由一调节电路替代。当温控开关139 发生动作A时,所述调节电路可调节供电装置15减小对加热元件133的输出电 压/功率;当温控开关139发生动作B且供电装置15对加热元件133的输出电压 /功率未达到最大输出电压/功率时,所述调节电路可调节供电装置15增大对加热 元件133的输出电压/功率;当温控开关139发生动作B且供电装置15对加热元 件133的输出电压/功率达到最大输出电压/功率时,所述调节电路可调节供电装 置15维持对加热元件133的输出电压/功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13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热元件133 和数量相同的温控开关139。所述加热元件133与温控开关139的配合关系与第 二实施例中相同。可以理解地,所述加热元件133的数量与温控开关139的数量 可以不匹配,但是,所述温控开关139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元件133和温控开关139不直接串联,而是分别与一控 制装置14电性连接,具有如下优点:
(1)温控开关139的选择范围更广,其性质可以为以下两种中的任意一种: 一、当温控开关1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139闭合,当温控开 关1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139断开;二、当温控开关139的 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139断开,当温控开关139的温度ts>动作 温度TM时,温控开关139闭合。
(2)可以通过连通/断开加热元件133和供电装置15之间的电路来调节加 热元件133的温度t;还可以用调节电路替代开关电路143,通过增大/减小/维持 供电装置15对加热元件133的输出电压/功率来调节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可 避免加热元件133的温度过高时立即停止工作使其温度t下降过快,进而影响使 用者的使用。
第三实施例: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烟130。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 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温敏元件134替代温控开关139与控制装置14电性连 接。
所述第二导液元件132紧贴或靠近温敏元件134设置,所述加热元件133 缠绕或套设或紧贴在第二导液元件132和温敏元件134之上,或仅仅缠绕或套设 或紧贴在第二导液元件132之上。替代地,所述第二导液元件132紧贴或靠近温 敏元件134设置,所述第二导液元件132和温敏元件134共同缠绕或套设或紧贴 在加热元件133之上,或仅仅第二导液元件132缠绕或套设或紧贴在加热元件 133之上。替代地,所述加热元件133套设或涂覆在温敏元件134之上,所述第 二导液元件132缠绕或套设在加热元件133之上。替代地,所述温敏元件134 紧贴或靠近第一导液元件131设置,所述加热元件133缠绕或套设或紧贴在第一 导液元件131和温敏元件134之上,或仅仅缠绕或套设或紧贴在第一导液元件 131之上,省去第二导液元件132。替代地,所述温敏元件134紧贴或靠近第一 导液元件131,所述第一导液元件131和温敏元件134缠绕或套设或紧贴在加热 元件133之上,或仅仅第一导液元件131缠绕或套设或紧贴在加热元件133之上, 省去第二导液元件132。替代地,所述加热元件133套设或涂覆在温敏元件134 之上,所述第一导液元件131缠绕或套设在加热元件133之上,省去第二导液元 件132。替代地,所述加热元件133既作为加热元件又作为温敏元件,省去温敏 元件134。替代地,所述加热元件133同时作为加热元件、导液元件以及温敏元 件,省去第一导液元件131、第二导液元件132以及温敏元件134。所述加热元 件133与温敏元件134之间未直接电性连接,并分别和控制装置14电性连接。 替代地,所述加热元件133与温敏元件134之间直接电性连接,并再与控制装置 14电性连接。所述雾化器座体135用于固定第一导液元件131、第二导液元件 132、加热元件133以及温敏元件134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从而使得雾化装置 13内各个元件的位置固定。其中,为了避免所述温敏元件134与加热元件133 直接接触,可在所述温敏元件134外套设绝缘套或涂覆绝缘涂层。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温敏元件134是一PTC热敏电阻。
如图6所示,所述控制装置14包括检测电路141、处理器142以及开关电 路143。所述检测电路141与温敏元件134电性连接,实时监测温敏元件134的 电阻值R,并将温敏元件134的电阻值R反馈给处理器142。所述处理器142内 预先存储有温敏元件134的电阻值R与温敏元件134的温度T的对应关系数据、 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的运算公式:t=T+ΔT(ΔT:经实验所得的温敏元件134 的温度T与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之间的差值)以及加热元件133的工作温度上 限TH和工作温度下限TL。所述处理器142先计算出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然 后将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与加热元件133的工作温度上限TH和工作温度下限 TL进行比较,最后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开关电路143的闭合/断开。所述开关电路 143与加热元件133电性连接,用于闭合/断开加热元件133和供电装置15之间 的电路。
所述电子烟130实现温控的过程如下:所述温敏元件134的温度T随着加 热元件133的温度t的升高而升高。所述温敏元件134的电阻值R随着温敏元件 134的温度T的升高而增大。所述检测电路141实时监测温敏元件134的电阻值 R,并将温敏元件134的电阻值R反馈给处理器142。所述处理器142先根据温 敏元件134的电阻值R与温敏元件134的温度T的对应关系数据计算出温敏元 件134的温度T,然后根据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的运算公式:t=T+ΔT(ΔT: 经实验所得的温敏元件134的温度T与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之间的差值)计算 出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再将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与加热元件133的工作温 度上限TH和工作温度下限TL进行比较,最后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开关电路143的 闭合/断开。当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工作温度上限TH时,所述处理器142控 制开关电路143闭合,供电装置15向加热元件133供给电能,加热元件133的 温度t升高;当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工作温度上限TH时,所述处理器142控 制开关电路143断开,供电装置15停止向加热元件133供给电能,加热元件133 的温度t自然下降,直至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工作温度下限TL时,电能供给 恢复。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路143可由一调节电路替代。当加热元件133 的温度t>工作温度上限TH时,所述调节电路可调节供电装置15减小对加热元 件133的输出电压/功率;当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工作温度下限TL且供电装 置15对加热元件133的输出电压/功率未达到最大输出电压/功率时,所述调节电 路可调节供电装置15增大对加热元件133的输出电压/功率;当加热元件133的 温度t<工作温度下限TL且供电装置15对加热元件133的输出电压/功率达到最 大输出电压/功率时,所述调节电路可调节供电装置15维持对加热元件133的输 出电压/功率。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电子烟130还可包括一与所述处理器142电性 连接的输入单元145。使用者可通过所述输入单元145输入所需的目标温度TD(TL≤TD≤TH)。所述处理器142将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与目标温度TD进行比 较:当t<TD时,所述处理器142控制开关电路143闭合,供电装置15向加热 元件133供给电能,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升高;当t>TD时,所述处理器142 控制开关电路143断开,供电装置15停止向加热元件133供给电能,加热元件 133的温度t自然下降。可以理解地,所述开关电路143可由一用于调节供电装 置15对加热元件133的输出电压/功率的调节电路替代。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温敏元件134还可以是NTC热敏电阻、双金属片、 热电偶、石英晶体温度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以及P-N结 温度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检测电路141实时监测温敏元件134的电阻、受 热膨胀弯曲程度、热电动势、振荡频率、光功率、热辐射以及反向饱和电流等中 的一个与所述温敏元件134相对应的物理量x。所述处理器142可先根据温敏元 件134的物理量x与温敏元件134的温度T的对应关系数据计算出温敏元件134 的温度T,然后可根据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的运算公式:t=T+ΔT(ΔT:经实 验所得的温敏元件134的温度T与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之间的差值)计算出加 热元件133的温度t。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13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热元件133 和数量相同的温敏元件134。所述加热元件133与温敏元件134的配合关系与第 三实施例中相同。可以理解地,所述加热元件133的数量与温敏元件134的数量 可以不匹配,但是,温敏元件134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温敏元件134感应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的变化,具有 如下优点:
(1)通过预先存储的温敏元件134的电阻值R与温敏元件134的温度T的 对应关系数据以及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的运算公式:t=T+ΔT(ΔT:经实验所 得的温敏元件134的温度T与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之间的差值),可计算出加 热元件的温度t。
(2)通过一与所述处理器142电性连接的输入单元145,使用者可输入所 需的目标温度TD(TL≤TD≤TH),将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保持在TD
第四实施例: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烟140。本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 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加热元件133与温敏元件134的设置方式。
所述加热元件133和温敏元件134共同缠绕或套设或紧贴在第二导液元件 132之上。所述温敏元件134与加热元件133的长度比δ,可以理解地,应使0 <δ≤1。替代地,所述第二导液元件132缠绕或套设或紧贴在加热元件133和温 敏元件134之上。替代地,所述加热元件133和温敏元件134共同缠绕或套设或 紧贴在第一导液元件131之上,省去第二导液元件132。替代地,所述第一导液 元件131缠绕或套设或紧贴在加热元件133和温敏元件134之上,省去第二导液 元件132。替代地,在加热元件133表面涂覆温敏材料,省去温敏元件134。替 代地,加热元件133既作为加热元件又作为温敏元件,省去温敏元件134。所述 加热元件133与温敏元件134之间未直接电性连接,并分别和控制装置14电性 连接。替代地,所述加热元件133与温敏元件134之间直接电性连接,并再与控 制装置14电性连接。其中,为了避免所述温敏元件134与加热元件133直接接 触,可在所述温敏元件134外套设绝缘套或涂覆绝缘涂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 温敏元件134是一PTC热敏电阻。
在本实施中,采取加热元件133和温敏元件134共同缠绕或套设或紧贴在第 二导液元件132之上的设置方式,可有效节约空间。
第五实施例:
如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烟150。本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相比, 其不同之处在于:仅加热元件133与控制装置14电性连接,无温敏元件134。 所述加热元件133具有电阻温度系数特征。所述加热元件133的电阻值Rt随着 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的升高而增大。所述加热元件133可以由铂、铜、镍、钛、 铁、陶瓷基PTC以及高分子基PTC等温敏材料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制成。
如图11所示,所述控制装置14包括检测电路141、处理器142以及开关电 路143。所述检测电路141与加热元件133电性连接,实时监测加热元件133的 电阻值Rt,并将加热元件133的电阻值Rt反馈给处理器142。所述处理器142 内预先存储有加热元件133的电阻值Rt与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的对应关系数据 以及加热元件133的工作温度上限TH和工作温度下限TL。所述处理器142先计 算出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然后将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与加热元件133的工 作温度上限TH和工作温度下限TL进行比较,最后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开关电路 143的闭合/断开。所述开关电路143与加热元件133电性连接,用于闭合/断开 加热元件133和供电装置15之间的电路。
所述电子烟150实现温控的过程如下:所述加热元件133的电阻值Rt随着 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的升高而增大。所述检测电路141实时监测加热元件133 的电阻值Rt,并将加热元件133的电阻值Rt反馈给处理器142。所述处理器142 先根据加热元件133的电阻值Rt与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的对应关系数据计算出 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然后将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与加热元件133的工作温 度上限TH和工作温度下限TL进行比较,最后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开关电路143的 闭合/断开。当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工作温度上限TH时,所述处理器142控 制开关电路143闭合,供电装置15向加热元件133供给电能,加热元件133的 温度t升高;当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工作温度上限TH时,所述处理器142控 制开关电路143断开,供电装置15停止向加热元件133供给电能,加热元件133 的温度t自然下降,直至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工作温度下限TL时,电能供给 恢复。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路143可由一调节电路替代。当加热元件133 的温度t>工作温度上限TH时,所述调节电路可调节供电装置15减小对加热元 件133的输出电压/功率;当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工作温度下限TL且供电装 置15对加热元件133的输出电压/功率未达到最大输出电压/功率时,所述调节电 路可调节供电装置15增大对加热元件133的输出电压/功率;当加热元件133的 温度t<工作温度下限TL且供电装置15对加热元件133的输出电压/功率达到最 大输出电压/功率时,所述调节电路可调节供电装置15维持对加热元件133的输 出电压/功率。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所述电子烟150还包括一与所述处理器142电性 连接的输入单元145。使用者可通过所述输入单元145输入所需的目标温度TD(TL≤TD≤TH)。所述处理器142将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与目标温度TD进行比 较:当t<TD时,所述处理器142控制开关电路143闭合,供电装置15向加热 元件133供给电能,加热元件133的温度t升高;当t>TD时,所述处理器142 控制开关电路143断开,供电装置15停止向加热元件133供给电能,加热元件 133的温度t自然下降。可以理解地,所述开关电路143可由一用于调节供电装 置15对加热元件133的输出电压/功率的调节电路替代。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13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热元件133。 所述加热元件133与控制装置14的配合关系与第五实施例中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选用具有电阻温度系数特征的加热元件133,具有如下有优 点:加热元件133可直接向控制装置14反映其温度t的变化,无需再设温控开 关或温敏元件,结构简单,节约空间,同时也简化了控制装置14内的运算过程。
第六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烟210,其包括烟嘴21、多孔储液元 件22b、雾化装置23、供电装置25以及壳体26。所述烟嘴21的一端部与壳体 26相连。所述多孔储液元件22b、雾化装置23以及供电装置25均设置在壳体 26中。所述雾化装置23与供电装置25电性连接。所述壳体26在靠近烟嘴21 的一端开设有出烟孔261。所述出烟孔261与烟嘴21连通。储存在所述多孔储 液元件22b中的烟液可通过毛细作用流入雾化装置23。所述雾化装置23由供电 装置25电驱动后,加热烟液使其雾化,使使用者获得吸烟体验。
所述雾化装置23包括加热元件233、温控开关239以及雾化器座体235。所 述加热元件233与多孔储液元件22b接触设置。所述多孔储液元件22b可通过毛 细作用将储存在其内部的烟液输送至加热元件233。所述温控开关239靠近加热 元件233设置,或所述加热元件233套设在温控开关239之上。所述温控开关 239与加热元件233串联。所述加热元件233、温控开关239与供电装置25电性 连接。所述雾化器座体235用于固定加热元件233和温控开关239中的至少一个, 从而使得雾化装置23内各个元件的位置固定。
所述温控开关239具有如下性质:当温控开关2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239闭合;当温控开关2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 239断开。考虑到所述温控开关239的温度ts略低于加热元件233的温度t,优 选地,应使所述温控开关239的动作温度TM略低于所要求的加热元件233的工 作温度上限TH。所述温控开关239可以是机械式温控开关、电子式温控开关以 及温度继电器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所述机械式温控开关包括 蒸汽压力式温控开关、液体膨胀式温控开关、气体吸附式温控开关以及金属膨胀 式温控开关,所述金属膨胀式温控开关包括双金属片开关以及记忆合金开关。所 述电子式温控开关包括电阻式温控开关以及热电偶式温控开关。所述温度继电器 包括热敏干簧继电器。
所述电子烟210实现温控的过程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23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热元件233 和数量相同的温控开关239。所述加热元件233与温控开关239的配合关系与第 六实施例中相同。可以理解地,所述加热元件233的数量与温控开关239的数量 可以不匹配,但是,所述温控开关239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23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仅通过温控开关 239即可实现对加热元件233的温度t的控制。
第七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烟220。本实施例与第六实施例相比, 其不同之处在于:加热元件233和温控开关239不直接串联,而是分别与一控制 装置2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24与供电装置25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温控 开关239的性质可以为以下两种中的任意一种:一、当温控开关2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239闭合,当温控开关2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239断开;二、当温控开关2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 开关239断开,当温控开关2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239闭合。
所述控制装置24内实现温控的电路连接与第二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 述。
所述电子烟220实现温控的过程与第二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用于闭合/断开加热元件233和供电装置25之间电路的开 关电路还可以由一用于调节供电装置25对加热元件233的输出电压/功率的调节 电路替代,具体实现过程与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23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热元件233 和数量相同的温控开关239。所述加热元件233与温控开关239的配合关系与第 七实施例中相同。可以理解地,所述加热元件233的数量与温控开关239的数量 可以不匹配,但是,所述温控开关239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元件233和温控开关239不直接串联,而是分别与一控 制装置24电性连接,所具优点与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第八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烟230。本实施例与第七实施例相比, 其不同之处在于:温敏元件234替代温控开关239与控制装置24电性连接。
所述温敏元件234紧贴或靠近加热元件233设置。替代地,所述温敏元件 234涂覆或缠绕或套设在加热元件233之上。替代地,所述加热元件233涂覆或 缠绕或套设在温敏元件234之上。所述加热元件233与温敏元件234之间未电性 连接,并分别和控制装置24电性连接。替代地,所述加热元件233与温敏元件 234之间电性连接,并再与控制装置24电性连接。所述雾化器座体235用于固 定加热元件233和温敏元件234中的至少一个,从而使得雾化装置23内各个元 件的位置固定。其中,为了避免所述温敏元件234与加热元件233直接接触,可 在所述温敏元件234外套设绝缘套或涂覆绝缘涂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温敏元 件234是一PTC热敏电阻。
所述控制装置24内实现温控的电路连接与第三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 述。
所述电子烟230实现温控的过程与第三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用于闭合/断开加热元件233和供电装置25之间电路的开 关电路还可以由一用于调节供电装置25对加热元件233的输出电压/功率的调节 电路替代,具体实现过程与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烟230还可包括一输入单元,使用者可通过所述输入单 元输入所需的目标温度TD(TL≤TD≤TH),将加热元件233的温度t维持在TD进行工作,具体实现过程与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温敏元件234还可以是NTC热敏电阻、双金属片、 热电偶、石英晶体温度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以及P-N结 温度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控制装置24可参考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计算出加 热元件233的温度t。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23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热元件233 和数量相同的温敏元件234。所述加热元件233与温敏元件234的配合关系与第 八实施例中相同。可以理解地,所述加热元件233的数量与温敏元件234的数量 可以不匹配,但是,温敏元件234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温敏元件234感应加热元件233的温度t的变化,所具 优点与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第九实施例: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烟240。本实施例与第八实施例相比, 其不同之处在于:仅加热元件233与控制装置24电性连接,无温敏元件234。 所述加热元件233具有电阻温度系数特征。所述加热元件233的电阻值Rt随着 加热元件233的温度t的升高而增大。所述加热元件233可以由铂、铜、镍、钛、 铁、陶瓷基PTC以及高分子基PTC等温敏材料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制成。
所述控制装置24内实现温控的电路连接与第五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 述。
所述电子烟240实现温控的过程与第五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用于闭合/断开加热元件233和供电装置25之间电路的开 关电路还可以由一用于调节供电装置25对加热元件233的输出电压/功率的调节 电路替代,具体实现过程与第五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烟240还可包括一输入单元,使用者可通过所述输入单 元输入所需的目标温度TD(TL≤TD≤TH),将加热元件233的温度t维持在TD进行工作,具体实现过程与第五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23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热元件233。 所述加热元件233与控制装置24的配合关系与第九实施例中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选用具有电阻温度系数特征的加热元件233,所具优点与第 五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实施例:
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烟310,其包括烟嘴31、烟液腔32a、 雾化装置33、控制装置34、供电装置35、壳体36以及微泵37。所述烟嘴31 的一端部与壳体36相连。所述雾化装置33、烟液腔32a、微泵37、控制装置34 以及供电装置35均设置在壳体36中。所述雾化装置33、控制装置34分别与供 电装置35电性连接。所述微泵37的一端与烟液腔32a连通,并与控制装置34 电性连接。所述壳体36在靠近烟嘴31的一端开设有出烟孔361。所述出烟孔361 与烟嘴31连通。储存在所述烟液腔32a中的烟液在微泵37的驱动下喷入雾化装 置33。所述控制装置34用于控制供电装置35向微泵37的电能供给。所述雾化 装置33由供电装置35电驱动后,加热烟液使其雾化,使使用者获得吸烟体验。 其中,所述微泵37可由超弹性体、气囊、记忆合金等可驱动烟液腔32a中的烟 液喷出的其他烟液驱动装置替代。
所述雾化装置33包括加热元件333、喷管336、气动阀337以及温控开关 339。所述喷管336的一端连通烟液腔32a,所述气动阀337设置在烟液腔32a 与喷管336的连通处。所述加热元件333设置在喷管336内,与温控开关339 串联,用于加热烟液使其雾化。所述温控开关339可设置在喷管336内,可设置 在喷管336口,可设置在喷管336上,也可设置在喷管336附近。替代地,所述 加热元件333套设在温控开关339之上。所述加热元件333、温控开关339与控 制装置34电性连接。
所述温控开关339具有如下性质:当温控开关3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339闭合;当温控开关3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 339断开。考虑到所述温控开关339的温度ts略低于加热元件333的温度t,优 选地,应使所述温控开关339的动作温度TM略低于所要求的加热元件333的工 作温度上限TH。所述温控开关339可以是机械式温控开关、电子式温控开关以 及温度继电器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所述机械式温控开关包括 蒸汽压力式温控开关、液体膨胀式温控开关、气体吸附式温控开关以及金属膨胀 式温控开关,所述金属膨胀式温控开关包括双金属片开关以及记忆合金开关。所 述电子式温控开关包括电阻式温控开关以及热电偶式温控开关。所述温度继电器 包括热敏干簧继电器。
所述电子烟310实现温控的过程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34内设置有一开关电路,用于闭合/断开微泵37 和供电装置35之间的电路。使用者可以通过所述开关电路手动闭合/断开微泵37 和供电装置35之间的电路,也可以通过控制装置34自动控制开关电路闭合/断 开微泵37和供电装置35之间的电路。可以理解地,所述开关电路可以由一用于 调节供电装置35对微泵37的输出电压/功率的调节电路替代。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33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热元件333 和数量相同的温控开关339。所述加热元件333与温控开关339的配合关系与第 十实施例中相同。可以理解地,所述加热元件333的数量与温控开关339的数量 可以不匹配,但是,所述温控开关339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33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仅通过温控开关339 即可实现对加热元件333的温度t的控制。
第十一实施例:
如图1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烟320。本实施例与第十实施例相比, 其不同之处在于:加热元件333和温控开关339不直接串联,而是分别与一控制 装置3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34与供电装置35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温控 开关339的性质可以为以下两种中的任意一种:一、当温控开关3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339闭合,当温控开关3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339断开;二、当温控开关3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 开关339断开,当温控开关3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339闭合。
所述控制装置34内实现温控的电路连接与第二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 述。
所述电子烟320实现温控的过程与第二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控制装置34与微泵37的配合关系与第十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用于闭合/断开加热元件333和供电装置35之间电路的开 关电路还可以由一用于调节供电装置35对加热元件333的输出电压/功率的调节 电路替代,具体实现过程与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33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热元件333 和数量相同的温控开关339。所述加热元件333与温控开关339的配合关系与第 十一实施例中相同。可以理解地,所述加热元件333的数量与温控开关339的数 量可以不匹配,但是,所述温控开关339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元件333和温控开关339不直接串联,而是分别与一控 制装置34电性连接,所具优点与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二实施例:
如图19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烟330。本实施例与第十一实施例相 比,其不同之处在于:温敏元件334替代温控开关339与控制装置34电性连接。
所述温敏元件334可设置在喷管336内,可设置在喷管336口,可设置在喷 管336上,也可设置在喷管336附近。替代地,所述温敏元件334涂覆或缠绕或 套设或紧贴在加热元件333之上。替代地,所述加热元件333涂覆或缠绕或套设 或紧贴在温敏元件334之上。所述加热元件333与温敏元件334之间未电性连接, 并分别和控制装置34电性连接。替代地,所述加热元件333与温敏元件334之 间电性连接,并再与控制装置34电性连接。其中,为了避免所述温敏元件334 与加热元件333直接接触,可在所述温敏元件334外套设绝缘套或涂覆绝缘涂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温敏元件334是一PTC热敏电阻。
所述控制装置34内实现温控的电路连接与第三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 述。
所述电子烟330实现温控的过程与第三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控制装置34与微泵37的配合关系与第十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用于闭合/断开加热元件333和供电装置35之间电路的开 关电路还可以由一用于调节供电装置35对加热元件333的输出电压/功率的调节 电路替代,具体实现过程与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烟330还可包括一输入单元,使用者可通过所述输入单 元输入所需的目标温度TD(TL≤TD≤TH),将加热元件333的温度t维持在TD进行工作,具体实现过程与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温敏元件334还可以是NTC热敏电阻、双金属片、 热电偶、石英晶体温度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以及P-N结 温度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控制装置34可参考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计算出加 热元件333的温度t。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33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热元件333 和数量相同的温敏元件334。所述加热元件333与温敏元件334的配合关系与第 十二实施例中相同。可以理解地,所述加热元件333的数量与温敏元件334的数 量可以不匹配,但是,温敏元件334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温敏元件334感应加热元件333的温度t的变化,所具 优点与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三实施例:
如图20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烟340。本实施例与第十二实施例相 比,其不同之处在于:仅加热元件333与控制装置34电性连接,无温敏元件334。 所述加热元件333具有电阻温度系数特征。所述加热元件333的电阻值Rt随着 加热元件333的温度t的升高而增大。所述加热元件333可以由铂、铜、镍、钛、 铁、陶瓷基PTC以及高分子基PTC等温敏材料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制成。
所述控制装置34内实现温控的电路连接与第五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 述。
所述电子烟340实现温控的过程与第五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控制装置34与微泵37的配合关系与第十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用于闭合/断开加热元件333和供电装置35之间电路的开 关电路还可以由一用于调节供电装置35对加热元件333的输出电压/功率的调节 电路替代,具体实现过程与第五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烟340还可包括一输入单元,使用者可通过所述输入单 元输入所需的目标温度TD(TL≤TD≤TH),将加热元件333的温度t维持在TD进行工作,具体实现过程与第五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33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热元件333。 所述加热元件333与控制装置34的配合关系与第十三实施例中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选用具有电阻温度系数特征的加热元件333,所具优点与第 五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四实施例:
如图2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烟410,其包括烟嘴41、雾化装置43、 供电装置45以及壳体46。所述烟嘴41的一端部与壳体46相连。所述雾化装置 43与供电装置45电性连接并设置在壳体46内。所述壳体46在靠近烟嘴41的 一端开设有出烟孔461。所述出烟孔461与烟嘴41连通。所述雾化装置43由供 电装置45电驱动后,加热容置在雾化装置43中的烟丝/烟膏使其雾化,使使用 者获得吸烟体验。
所述雾化装置43包括加热元件433、烟丝/烟膏容器438以及温控开关439。 所述烟丝/烟膏容器438用于装载烟丝/烟膏。所述加热元件433包覆或涂覆或缠 绕在烟丝/烟膏容器438的外壁上,或掺杂或嵌置或夹层设置在烟丝/烟膏容器438 壁体的内部,或涂覆或嵌置在烟丝/烟膏容器438的内壁上,或容置于烟丝/烟膏 容器438内,用于加热烟丝/烟膏使其雾化。所述温控开关439靠近加热元件433 设置,并与加热元件433串联。所述加热元件433、温控开关439与供电装置45 电性连接。可以理解地,所述雾化装置43通过简单的修改也可用于雾化烟油。
所述温控开关439具有如下性质:当温控开关4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439闭合;当温控开关4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 439断开。考虑到所述温控开关439的温度ts略低于加热元件433的温度t,优 选地,应使所述温控开关439的动作温度TM略低于所要求的加热元件433的工 作温度上限TH。所述温控开关439可以是机械式温控开关、电子式温控开关以 及温度继电器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所述机械式温控开关包括 蒸汽压力式温控开关、液体膨胀式温控开关、气体吸附式温控开关以及金属膨胀 式温控开关,所述金属膨胀式温控开关包括双金属片开关以及记忆合金开关。所 述电子式温控开关包括电阻式温控开关以及热电偶式温控开关。所述温度继电器 包括热敏干簧继电器。
所述电子烟410实现温控的过程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43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热元件433 和数量相同的温控开关439。所述加热元件433与温控开关439的配合关系与第 十四实施例中相同。可以理解地,所述加热元件433的数量与温控开关439的数 量可以不匹配,但是,所述温控开关439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43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仅通过温控开关439 即可实现对加热元件433的温度t的控制。
第十五实施例:
如图2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烟420。本实施例与第十四实施例相 比,其不同之处在于:加热元件433和温控开关439不直接串联,而是分别与一 控制装置4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44与供电装置45电性连接。其中,所述 温控开关439的性质可以为以下两种中的任意一种:一、当温控开关439的温度 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439闭合,当温控开关4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 TM时,温控开关439断开;二、当温控开关4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 控开关439断开,当温控开关439的温度ts>动作温度TM时,温控开关439闭 合。
所述控制装置44内实现温控的电路连接与第二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 述。
所述电子烟420实现温控的过程与第二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用于闭合/断开加热元件433和供电装置45之间电路的开 关电路还可以由一用于调节供电装置45对加热元件433的输出电压/功率的调节 电路替代,具体实现过程与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43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热元件433 和数量相同的温控开关439。所述加热元件433与温控开关439的配合关系与第 十四实施例中相同。可以理解地,所述加热元件433的数量与温控开关439的数 量可以不匹配,但是,所述温控开关439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元件433和温控开关439不直接串联,而是分别与一控 制装置44电性连接,所具优点与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六实施例:
如图2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烟430。本实施例与第十五实施例相 比,其不同之处在于:温敏元件434替代温控开关439与控制装置44电性连接。
所述温敏元件434套设或涂覆或缠绕在加热元件433之上,与控制装置44 电性连接,用于感应加热元件433的温度t的变化并反馈给控制装置44。替代地, 所述温敏元件434靠近或紧贴加热元件433设置。替代地,所述加热元件433 既作为加热元件又作为温敏元件,省去温敏元件434。其中,为了避免所述温敏 元件434与加热元件433直接接触,可在所述温敏元件434外套设绝缘套或涂覆 绝缘涂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温敏元件434是一PTC热敏电阻。
所述控制装置44内实现温控的电路连接与第三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 述。
所述电子烟430实现温控的过程与第三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用于闭合/断开加热元件433和供电装置45之间电路的开 关电路还可以由一用于调节供电装置45对加热元件433的输出电压/功率的调节 电路替代,具体实现过程与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烟430还可包括一输入单元,使用者可通过所述输入单 元输入所需的目标温度TD(TL≤TD≤TH),将加热元件433的温度t维持在TD进行工作,具体实现过程与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温敏元件434还可以是NTC热敏电阻、双金属片、 热电偶、石英晶体温度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以及P-N结 温度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控制装置44可参考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计算出加 热元件433的温度t。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43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热元件433 和数量相同的温敏元件434。所述加热元件433与温敏元件434的配合关系与第 十六实施例中相同。可以理解地,所述加热元件433的数量与温敏元件434的数 量可以不匹配,但是,温敏元件434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温敏元件434感应加热元件433的温度t的变化,所具 优点与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七实施例:
如图2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烟440。本实施例与第十六实施例相 比,其不同之处在于:仅加热元件433与控制装置44电性连接,无温敏元件434。 所述加热元件433具有电阻温度系数特征。所述加热元件433的电阻值Rt随着 加热元件433的温度t的升高而增大。所述加热元件433可以由铂、铜、镍、钛、 铁、陶瓷基PTC、高分子基PTC等温敏材料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制成。
所述控制装置44内实现温控的电路连接与第五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 述。
所述电子烟440实现温控的过程与第五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用于闭合/断开加热元件433和供电装置45之间电路的开 关电路还可以由一用于调节供电装置45对加热元件433的输出电压/功率的调节 电路替代,具体实现过程与第五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烟440还可包括一输入单元,使用者可通过所述输入单 元输入所需的目标温度TD(TL≤TD≤TH),将加热元件433的温度t维持在TD进行工作,具体实现过程与第五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43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热元件433。 所述加热元件433与控制装置44的配合关系与第十七实施例中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选用具有电阻温度系数特征的加热元件433,所具优点与第 五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雾化装置及含有该雾化装置的电子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雾化装置及含有该雾化装置的电子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雾化装置及含有该雾化装置的电子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雾化装置及含有该雾化装置的电子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雾化装置及含有该雾化装置的电子烟.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感应加热元件温度变化的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包括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元件具有电阻温度系数特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含有该雾化装置的电子烟,其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及供电装置,所述雾化装置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烟草;雪茄烟;纸烟;吸烟者用品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