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破损的基础或基础结构物的修复,特别是地下混凝土结构物的补强加固。 在地下混凝土工程构筑物发生细微裂缝及漏水时,通常采用环氧树脂灌浆液或水玻璃与化学药品合成的灌浆液补强,这种方法合成工艺简单,操作容易,但是原料价贵,成本较高,并有毒性污染,不适宜大面积采用。
而目前,静压注浆技术只适用于地基加固,如中国专利“粉细砂层用酸性水玻璃浆液”(专利号90100275.5)公开了一种以水玻璃为主体的酸性水玻璃浆液,可采用单液注入,并可根据地层酸碱度调整凝固时间,固砂强度可达1.5MPa,但是只适用于粉细砂层,不适宜在混凝土结构中采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钻孔、静压注浆进行补强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方法,以解决混凝土结构物发生大面积空隙和孔洞时的加固要求。
本发明的混凝土结构压注膨胀剂水泥浆加固法的工艺过程是,钻孔,清理冲洗,筑堰,注浆,封口,其特征是,钻孔时,用工程地质钻机钻孔至需要加固深度,钻有垂直孔、斜向孔和水平孔;
清理冲洗时,通过垂直孔采用直角弯头坡口冲洗管置于底板与防水层混凝土垫层之间,用压力1.5~5.0MPa高压水向周围射水冲洗加固范围;
筑堰时,在结构物周围砌筑围堰,预留排放沉淀水和检查质量及水平孔注浆的活动口;
注浆时,采用垂直孔(或斜孔)和水平孔相结合,向加固范围静压注浆,膨胀剂水泥浆由425号水泥和膨胀剂组成,其重量配合比为:水泥85~95%,膨胀剂5~15%,水灰比为0.5~0.65;或水泥系浆液,由水泥、水玻璃、氯化钙(或硫酸钠)、三乙醇胺组成,其重量配合比为:水泥∶水玻璃∶氯化钙(或硫酸钠)∶三乙醇胺=100∶1~5∶1~4∶0.01~0.06,水灰比为0.5~0.65。静压注浆压力为0.3~1MPa。
封口时,先排放沉淀水,补浆至孔口,加化学药品拌和速凝早强水泥,封闭抹平,补浆压力为1.0~3.0MPa。
本发明所述的直角弯头坡口冲洗管为直径14~22mm的无缝钢管,长度不小于800mm,上端有连接高压胶管的变径接头,下端弯头长度为30~46mm,坡形口倾角40~50°。
本发明混凝土结构压注膨胀剂水泥浆加固法,具有以下优点:由于采用了垂直孔、斜向孔和水平孔相结合的静压注浆,能使加固范围内注满浆液;采用排放沉淀水、反复补浆,能使加固体对浆液的吸收、收缩引起的空隙得以填充,加之浆液中的膨胀剂能使混凝土产生微膨胀,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提高了加固体的强度和质量,保证混凝土结构联成一体,形成固结密实、整体性好的构筑物。由于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根本的区别是采用了垂直孔、斜向孔和水平孔相结合的静压注浆技术,采用了膨胀剂水泥浆或水泥系浆液,因此具有施工周期短,工程造价低,工程质量好,设备小而灵活,占用场地少,操作振动小,无噪音,无污染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地下混凝土结构的补强加固。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混凝土结构压注膨胀剂水泥浆加固法的工艺图。
图2是直角弯头坡口冲洗管地构造图。
实施例: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箱型基础的底板与垫层脱离,间隙空洞约100mm,采用本发明的混凝土结构压注膨胀剂水泥浆加固法,(1)在底板上适当位置钻垂直孔,周边设水平孔;(2)清理,并采用直角弯头坡口冲洗管和塑料管注入高压水进行冲洗脱离面;(3)用砖砌筑围堰,预留排放沉淀水和检查质量及水平孔注浆的活动口;(4)从水平孔和垂直孔静压液注入水泥系浆液,浆液配合重量比为:水泥、水玻璃、氯化钙、三乙醇胺=100∶3∶3∶0.05,水灰比为0.60。静压注浆压力为0.3~1.5MPa;(5)封口,先排放沉淀水,补浆至孔口,加水玻璃和水泥拌和封闭抹平,经7天龄期,测得试块抗压强度为26.4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