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音复合板.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989937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072930.2

申请日:

2009.05.26

公开号:

CN201560502U

公开日:

2010.08.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B1/86

主分类号:

E04B1/86

申请人:

亨特道格拉斯建筑产品(中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允; 费峡

地址:

201108 上海市莘庄工业区中春路280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代理人:

唐莉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吸音复合板,在内芯的上表层和下表层均设置有吸音层;吸音层由没进行脱胶处理的细纤维交错组成空间网络状,细纤维之间为大间隔和小间隙相间的结构。在吸音层外侧分别设置有针孔面皮和背皮。所述吸音层喷涂有胶水,依次由面皮、吸音层、内芯、吸音层、背皮胶接成一体。本实用新型吸音层采用小间隙和大间隔共存结构,具备从下到上贯通的声音通道,其中的胶水不会再形成一层薄膜封闭声音通道,充分保证了吸音效果,彻底改变了已有技术吸音效果丧失的缺点;同时本实用新型又充分利用了细纤维对胶水具有的优越吸附能力,提高了胶水的可使用量,加强了面皮、背皮与吸音层的粘接力,使吸音复合板成品率和质量大大提高,并可制作大尺寸的吸音复合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吸音复合板,包括有内芯3,其特征在于,在内芯3的上表层和下表层均设置有吸音层2;吸音层由没进行脱胶处理的细纤维8交错组成空间网络状,细纤维8之间为大间隔10和小间隙9相间的结构。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在吸音层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针孔面皮1、针孔背皮4。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音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层喷涂有胶水,依次由针孔面皮1、吸音层2、内芯3、吸音层2、针孔背皮4胶接成一体。

4.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音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大间隔10为25~100微米,小间隙9为0~25微米。

5.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音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大间隔10为25~100微米,小间隙9为0~25微米。

说明书

吸音复合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建筑物用的吸音复合板,特别涉及对其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建筑物用吸音复合板,如附图1、附图2所示,其结构采用针孔面皮1、吸音层2、蜂窝芯3、针孔背皮4、胶水5制成。生产时首先将吸音层2加热粘在针孔面皮1和针孔背皮4的皮背面上,在吸音层上喷胶,然后按面皮1、吸音层2、胶水5、蜂窝芯3、胶水5、吸音层2、背皮4叠加,再加热固化形成复合板。
吸音层2的结构是由众多的细纤维8组成,细纤维8之间形成了均匀的、密集的、细小的、连续的、贯通上下表面的间隙6,即声音通道。间隙很小。只有几个微米。细纤维对胶水有吸附能力,为保证声音通道在接触胶水后仍不被堵住,细纤维均需采用脱胶处理,使细纤维对胶水5的吸附能力减弱。在复合过程时,若胶水5用量少,造成没有足够的胶水渗入到吸音层2和针孔面皮1的界面,即没有足够的粘接力;因此不能制作大尺寸的吸音蜂窝板,最大尺寸只有900*1800mm。
若胶水用量大,见附图2所示,就会在吸音层的上表面形成一层胶膜7,同时有大量胶水渗透到吸音层和针孔面皮的界面,在针孔内有大量的胶水就会形成堵孔现象,此堵孔和胶膜7一起封闭了声音通道。因本技术的吸音复合板如附图3所示,吸音复合板11与刚性壁面12(墙面、楼板等)间有一定距离50~400mm;每一个声音通道与其后面的刚性壁面间的空腔容积均相当于一个共振器,因此这种结构的吸音复合板实际上是由许多共振器组成的吸音结构,封闭了声音通道,使吸音效果丧失。
这种结构的复合板,不仅吸音效果很差,而且因要对细纤维进行脱胶处理,工艺也较复杂,并且造成大量胶水的浪费,使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结构,提供一种改进的吸音复合板
一种吸音复合板,包括有内芯3,其特征在于,在内芯3的上表层和下表层均设置有吸音层2;吸音层由没进行脱胶处理的细纤维8交错组成空间网络结构,细纤维8之间具有大间隔10和小间隙9相间的结构。
在吸音层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针孔面皮1、针孔背皮4。
所述吸音层喷涂有胶水,依次将针孔面皮1、吸音层2、内芯3、吸音层2、针孔背皮4胶接成一体。
细纤维对胶水具有吸附能力。在吸音层上喷涂胶水后,细纤维大量吸胶使细纤维间的小间隙9填满胶水,起粘接面皮、背皮与内芯的作用;细纤维间的大间隔10仍保持上下表面的贯通,使细纤维吸胶后仍保留有通畅的声音通道。同时由于细纤维具备吸胶能力不会使吸音层表面形成胶膜,下表面不会使胶水大量渗透形成堵孔。
本实用新型吸音层采用小间隙和大间隔共存结构,具备从下到上贯通的声音通道,其中的胶水不会再形成一层薄膜封闭声音通道,充分保证了吸音效果,彻底改变了已有技术吸音效果丧失的缺点;同时本实用新型又充分利用了细纤维对胶水具有的优越吸附能力,提高了胶水的可使用量,加强了面皮、背皮与吸音层的粘接力,使吸音复合板成品率和质量大大提高,并可制作大尺寸的吸音复合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已有技术吸音层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已有技术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已有技术安装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吸音层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针孔面皮、2吸音层、3内芯、4针孔背皮、5胶水、6声音通道、7胶膜、8细纤维、9小间隙、10大间隔、11吸音复合板、12刚性壁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吸音复合板,内芯3可采用蜂窝板,在内芯3的上表层和下表层均设置有吸音层2;吸音层由没进行脱胶处理的细纤维8交错组成空间网络状,细纤维8之间具有大间隔10和小间隙9相间的结构,大间隔10为25~100微米,小间隙9为0~25微米。在吸音层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针孔面皮1、针孔背皮4。见附图4~6。
先将针孔面皮1、针孔背皮4置于平台上,皮的背面朝上;然后将吸音层2铺上,在吸音层上按250g/m2喷胶水5;依次由针孔面皮1、吸音层2、内芯3、吸音层2、针孔背皮4胶接成一体;最后送进压机加热75℃、加压0.1MP,8分钟后复合成板。本实用新型可做1500*8000mm的大尺寸金属吸音吊顶板,吸声降噪系数NRC达0.75。

吸音复合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吸音复合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吸音复合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吸音复合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音复合板.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吸音复合板,在内芯的上表层和下表层均设置有吸音层;吸音层由没进行脱胶处理的细纤维交错组成空间网络状,细纤维之间为大间隔和小间隙相间的结构。在吸音层外侧分别设置有针孔面皮和背皮。所述吸音层喷涂有胶水,依次由面皮、吸音层、内芯、吸音层、背皮胶接成一体。本实用新型吸音层采用小间隙和大间隔共存结构,具备从下到上贯通的声音通道,其中的胶水不会再形成一层薄膜封闭声音通道,充分保证了吸音效果,彻底改变了已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