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采气井口密封悬挂装置.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988946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277601.1

申请日:

2009.11.25

公开号:

CN201567998U

公开日:

2010.09.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21B33/03; E21B19/02

主分类号:

E21B33/03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惠艳妮; 张书平; 吴革生; 白晓弘; 陈德见; 田伟; 杨亚聪; 李耀德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中国石油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代理人:

李玉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排水采气井口密封悬挂装置,应用于油气田采气井井口密封悬挂连续油管的装置。在三通同一中心线的两开口端之间有阶梯状中心孔,在阶梯状中心孔内有环形下锥形套,下锥形套的上部有环形下垫片,下垫片的上部有横截面为环形的柱状密封胶筒,密封胶筒的上部有上垫片,环形上垫片的上部有上锥形套,上锥形套有中心孔,上锥形套为环形的柱体,并且柱体顶部有圆锥面,在三通法兰上有垂直三通中心线的螺孔,螺孔内有一个座封顶丝,座封顶丝的内端部为斜面形,座封顶丝的端部斜面顶在上锥形套顶部圆锥面上。效果是:能在不压井作业情况下,顺利实现下入连续油管,井口密封固定良好。降低油套压差,使日产气量上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排水采气井口密封悬挂装置,主要由座封顶丝(1)、下锥形套(2)、下垫片(3)、密封胶筒(4)、上垫片(5)、上锥形套(6)扇形卡瓦(7)和三通(9)组成,在三通(9)的三个开口端有法兰,能与井口和主阀(10)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三通(9)同一中心线的两开口端之间有阶梯状中心孔,在阶梯状中心孔内有环形下锥形套(2),下锥形套(2)的上部有环形下垫片(3),下垫片(3)的上部有横截面为环形的柱状密封胶筒(4),密封胶筒(4)的上部有上垫片(5),环形上垫片(5)的上部有上锥形套(6),上锥形套(6)有中心孔,上锥形套(6)为环形的柱体,并且柱体顶部有圆锥面,在三通(9)法兰上有垂直三通(9)中心线的螺孔,螺孔内有一个座封顶丝(1),座封顶丝(1)的内端部为斜面形,座封顶丝(1)的端部斜面顶在上锥形套(6)顶部圆锥面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采气井口密封悬挂装置,其特征是:三通(9)阶梯状中心孔顶部有内锥面,在三通(9)阶梯状中心孔顶部内锥面上有一个扇形卡瓦(7)。

说明书

排水采气井口密封悬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水采气设备,是一种采气井井口密封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气井在不同生产管柱下的携液能力不同。部分产水的气井在投产初期能自喷生产,随着气田的开发,气井产能逐渐下降,产水量增加。原有生产管柱结构不合理,产出水不能及时排出,从而使气井停喷。将大尺寸生产管柱更换为小尺寸生产管柱,进行优选管柱排水采气成为解决产水气井积液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
目前,更换生产管柱有常规压井更换、不压井更换生产管柱或采用连续油管作为生产管柱等作业工艺。采用常规压井更换生产管柱时,由于压井液伤害地层,导致气井不能及时恢复生产;采用在原有生产管柱内下入小尺寸连续油管作为生产管柱,能提高气井携液能力,使气井及时恢复自喷生产。同时,连续油管作为生产管柱施工作业时不需压井,避免了压井伤害地层,减小了起出原有管柱造成油管断脱等复杂事故的风险。
在现场施工作业中,连续油管井口密封悬挂装置是连续油管排水采气工艺的关键设备,连续油管作为生产管柱排水采气时,一些油气田计划作业后将连续管悬挂在井口,但井口的悬挂设备不理想制约了连续油管排水采气技术的应用。为了让该项技术广泛的投入生产中,研发了连续油管井口密封悬挂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水采气井口密封悬挂装置,解决连续油管井口悬挂技术瓶颈问题,使连续油管能够安全、准确地下入到井底,并在采气井口对其起到密封、固定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排水采气井口密封悬挂装置,主要由座封顶丝、下锥形套、下垫片、密封胶筒、上垫片、上锥形套扇形卡瓦和三通组成,在三通的三个开口端有法兰,能与井口和主阀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三通同一中心线的两开口端之间有阶梯状中心孔,在阶梯状中心孔内有环形下锥形套,下锥形套的上部有环形下垫片,下垫片的上部有横截面为环形的柱状密封胶筒,密封胶筒的上部有上垫片,环形上垫片的上部有上锥形套。上锥形套有中心孔,上锥形套为环形的柱体,并且柱体顶部有圆锥面。下锥形套、下垫片、密封胶筒、上垫片和上锥形套的中心孔能通过连续油管。在三通法兰上有垂直三通中心线的螺孔,螺孔内有一个座封顶丝,座封顶丝的内端部为斜面形,座封顶丝的端部斜面顶在上锥形套顶部圆锥面上。当旋紧座封顶丝时,座封顶丝向内推进,上锥形套向下移动并压上垫片和密封胶筒。密封胶筒受压缩后能密封连续油管外壁。
三通阶梯状中心孔顶部有内锥面,在三通阶梯状中心孔顶部内锥面上有一个扇形卡瓦。扇形卡瓦能卡住连续油管,起到临时固定连续油管的作用。
设计参数:
额定压力:35MPa;
公称通径:27/8″(φ62mm),适用KQ65井口,法兰连接,可悬挂11/2″(38.1mm)等小尺寸连续油管;
防硫化氢,钢材防氢碎,低合金刚适用酸性环境;
密封选耐油耐硫橡胶,耐温大于U级(120℃);
本体材料耐压60000psi。
参阅图1。现场作业时,先在井口主阀下部安装排水采气井口密封悬挂装置,再依次安装操作窗和封井器,用连续管作业设备将连续管8下入所需要的深度,转动座封顶丝1使上锥形套6和上垫片5压紧密封胶筒4,封住连续管8,拧紧螺母。然后,放空操作窗上部压力,检验密封胶筒4密封是否封紧。提升操作窗放入扇形卡瓦7,用连续管8座紧。最后,拆除排水采气井口密封悬挂装置以上的所有部件,在适当的位置切断连续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排水采气井口密封悬挂装置,能在不压井作业情况下,顺利实现下入连续油管,在不压井作业下入连续油管后,井口密封固定良好。气井采用连续油管排水采气技术后,显著降低了油套压差,使日产气量上升,井底积液顺利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密封悬挂装置总体示意图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座封顶丝,2.下锥形套,3.下垫片,4.密封胶筒,5.上垫片,6.上锥形套,7.扇形卡瓦,8.连续油管,9.三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排水采气井口密封悬挂装置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排水采气井口密封悬挂装置,主要由座封顶丝1、下锥形套2、下垫片3、密封胶筒4、上垫片5、上锥形套6扇形卡瓦7和三通9组成,在三通9的三个开口端有法兰,能与井口和主阀10连接。
在三通9同一中心线的两开口端之间有阶梯状中心孔,在阶梯状中心孔内有一个环形下锥形套2,下锥形套2的上部有一个环形下垫片3,下垫片3的上部有横截面为环形的柱状密封胶筒4,密封胶筒4采用耐油耐硫橡胶制成,在一定压力下能产生变形。密封胶筒4的上部有上垫片5,环形上垫片5的上部有上锥形套6。上锥形套6有中心孔,上锥形套6为环形的柱体,并且柱体顶部有45度的圆锥面。
在三通9法兰上有垂直三通9中心线的螺孔,螺孔内有一个座封顶丝1,座封顶丝1的内端部为斜面形,座封顶丝1的端部斜面顶在上锥形套6顶部圆锥面上。在螺孔上固定有一个背帽,能将座封顶丝1固定在螺孔上。
下锥形套2、下垫片3、密封胶筒4、上垫片5和上锥形套6的中心孔为40mm能通过连续油管8(外径38.1mm)。
三通9阶梯状中心孔顶部有内锥面,在三通9阶梯状中心孔顶部内锥面上有一个扇形卡瓦7。扇形卡瓦7能卡住连续油管8,起到临时固定连续油管8的作用。
利用排水采气井口密封悬挂装置首次在苏里格气田苏38-14井将φ38.1mm连续油管顺利下入3330m(超过油管鞋10m),井口密封固定良好。
苏38-14井连续油管试验后,油套压差由4.0MPa降为1.8MPa,产气4000方,产水0.5方,生产平稳,生产情况明显好于试验前。通过试验,该技术适用于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产水量小于50方/天气井生产。

排水采气井口密封悬挂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排水采气井口密封悬挂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排水采气井口密封悬挂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排水采气井口密封悬挂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采气井口密封悬挂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排水采气井口密封悬挂装置,应用于油气田采气井井口密封悬挂连续油管的装置。在三通同一中心线的两开口端之间有阶梯状中心孔,在阶梯状中心孔内有环形下锥形套,下锥形套的上部有环形下垫片,下垫片的上部有横截面为环形的柱状密封胶筒,密封胶筒的上部有上垫片,环形上垫片的上部有上锥形套,上锥形套有中心孔,上锥形套为环形的柱体,并且柱体顶部有圆锥面,在三通法兰上有垂直三通中心线的螺孔,螺孔内有一个座封顶丝,座封顶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