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水储蓄利用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978144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20156796.5

申请日:

2007.06.27

公开号:

CN201050085Y

公开日:

2008.04.2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3B 3/03申请日:20070627授权公告日:20080423终止日期:20120627|||授权

IPC分类号:

E03B3/03(2006.01); E03B11/02(2006.01)

主分类号:

E03B3/03

申请人:

黎东堂黎太山

发明人:

黎东堂

地址:

437400湖北省通城县石南镇杨山村程家楼2组

优先权:

2006.06.28 CN 200620097441.9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然水储蓄利用装置,蓄水桶5中设有净水器4,分水器3则是由两个水口组合而成,分水器3一端的两个水口与蓄水桶5的上部连通,分水器3另一端上方的水口与进水管1连通,下方的水口与出水管2连通。楼房屋面的天然雨水由分水器3流入,经过净水器4净化后进入蓄水桶5,蓄水桶5与家用自来水管连通。若屋面雨水过多,则自动从分水器3中溢出,从出水管2进入下一楼层的蓄水桶5或排出。收集屋顶的雨水作为生活用水,合理利用降水资源,节能环保效果显著。

权利要求书

1.  天然水储蓄利用装置,由蓄水桶和分水器组成,其特征在于:蓄水桶(5)中设有净水器(4),分水器(3)则是由两个水口组合而成,分水器(3)一端的两个水口与蓄水桶(5)的上部连通,分水器(3)另一端上方的水口与进水管(1)连通,下方的水口与出水管(2)连通。

说明书

天然水储蓄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储蓄装置,旨在解决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尤其是一种天然水储蓄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已进入了高速的发展时期,由于人口多,基数大,人均资源少,所以,建设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已成为21世纪健康文明的社会必由之路。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生产生活离不开水,动植物生存更离不开水。天然水储蓄利用装置,对于解决我国城市人口用水短缺问题,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再循环,节约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常用的天然水资源大多数是地下水井,或者是河流中抽水加工而成的自来水,出现了人工手摇井、吊井、自来水管、家庭式水塔等。而对从天而降的水资源,人们大多是无动于衷,只是极少地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天然水储蓄利用装置。它可大量循环、巧妙、充分地利用降水资源,不仅安装简便、节能、环保,而且可有效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节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天然水储蓄利用装置,由蓄水桶和分水器组成,蓄水桶中设有净水器,分水器则是由两个水口组合而成,分水器一端的两个水口与蓄水桶的上部连通,分水器另一端上方的水口与进水管连通,下方的水口与出水管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带有净水器的蓄水桶与楼层上的下水管道连通,形成一个水源,下水管道中的水经分水器流入蓄水桶内,经净化后待用,蓄水桶的食用水管与自来水龙头连接。当降水量过多,蓄水桶的容积达到最大储量时,多余的水经分水器的公母形水管溢出,进入原下水道管,从而不会造成水多自溢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把所降雨水收集起来变废为宝,又能有效节约电源,一般千家万户的下水道排水管作用仅用于排除平房上的积水,如今却利用起积水,积水进入蓄水桶经净化后,可以用于浇花、洗手、洗澡、冲厕所、洗衣服、甚至还可以用来食用。不论你是处于高楼大厦还是平房,本装置都能适应其空间节能的需求,当降水量大时,不会因容积不够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本装置可将多余的水随排水道排走,其蓄水量之大让你不必因缺水而忧烦。本装置的储水桶占地面积小,可充分利用空角、阳台等地,便于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水管1,出水管2,分水器3,净水器4,蓄水桶5,食用水管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天然水储蓄利用装置,由蓄水桶和分水器组成,蓄水桶5中设有净水器4,分水器3则是由两个水口组合而成,分水器3一端的两个水口与蓄水桶5的上部连通,分水器3另一端上方的水口与进水管1连桶,下方的水口与出水管2连通。
当雨水降落层面流入进水管1时被分水器3分开,进入净水器4,水经过净化后,进入蓄水桶5,得出纯净的食用水,食用水管6与家用水管连接,当蓄水桶5内的水充满时,多余的水由分水器3下方的水口溢出,通过出水管2进入下一楼层的蓄水桶5或排出。

天然水储蓄利用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天然水储蓄利用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天然水储蓄利用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然水储蓄利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水储蓄利用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然水储蓄利用装置,蓄水桶5中设有净水器4,分水器3则是由两个水口组合而成,分水器3一端的两个水口与蓄水桶5的上部连通,分水器3另一端上方的水口与进水管1连通,下方的水口与出水管2连通。楼房屋面的天然雨水由分水器3流入,经过净水器4净化后进入蓄水桶5,蓄水桶5与家用自来水管连通。若屋面雨水过多,则自动从分水器3中溢出,从出水管2进入下一楼层的蓄水桶5或排出。收集屋顶的雨水作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