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的安全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978113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4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20143347.7

申请日:

2007.04.20

公开号:

CN201050281Y

公开日:

2008.04.2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6B 7/36申请日:20070420授权公告日:20080423终止日期:20110420|||授权

IPC分类号:

E06B7/36(2006.01)

主分类号:

E06B7/36

申请人:

魏少聪魏少军

发明人:

魏少聪; 魏少军

地址:

中国台湾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郑永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门的安全装置,为采用具有足够刚性及弹性的材料一体成型延伸一长度的板状体,包括:一中心部;一固定部,连接于该中心部的一侧,其用于固定在一门框;一活动部,连接于该中心部的另一侧,其用于遮蔽一门框与门之间的缝隙与夹角;活动部的自由端形成有一圆柱,该活动部接近其自由端的位置形成为弯曲,活动部的宽度大于该固定部的宽度。本实用新型可避免手指或身体其它部位伸进该夹角及缝隙内被夹伤,使用方便且耐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门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为采用具有足够刚性及弹性的材料一体成型延伸一长度的板状体,包括:
一中心部;
一固定部,连接于该中心部的一侧,其用于固定在一门框;
一活动部,连接于该中心部的另一侧,其用于遮蔽一门框与门之间的缝隙与夹角。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的自由端形成有一圆柱。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接近其自由端的位置形成为弯曲。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的宽度大于该固定部的宽度。

5.
  一种门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为采用具有足够刚性及弹性的材料形成延伸一长度的板状体,包括:
一扭力弹簧;
一固定部,连接于该扭力弹簧的一侧,其用于固定在一门框;
一活动部,连接于该扭力弹簧的另一侧,其用于遮蔽一门框与门之间的缝隙与夹角。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的自由端形成有一圆柱。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门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接近其自由端的位置形成弯曲状。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固定部的宽度。

说明书

门的安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尤其涉及一种用来防止手指或其它身体部分被门与门框夹伤的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门与门框接合的一边,在开门状态时会产生危险的缝隙及夹角,因为力矩的作用,此一危险缝隙及夹角的夹伤力量是大于把手关门边力量的千百倍,而此一夹角陷阱又很容易在无预警的状况下造成伤害,尤其是小孩子;然而到目前为止,却一直未见有效的解决方法;况且在发生夹伤事件时,常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后果,轻者骨折,重者残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目前的门与门框接合边的缝隙与夹角容易夹伤人体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门的安全装置,其可避免手指或身体其它部位伸进该夹角及缝隙内被夹伤,使用方便且耐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门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为采用具有足够刚性及弹性的材料一体成型延伸一长度的板状体,包括:一中心部;一固定部,连接于该中心部的一侧,其用于固定在一门框;一活动部,连接于该中心部的另一侧,其用于遮蔽一门框与门之间的缝隙与夹角。
前述的门的安全装置,其中活动部的自由端形成有一圆柱。
前述的门的安全装置,其中活动部接近其自由端的位置形成为弯曲。
前述的门的安全装置,其中活动部的宽度大于该固定部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门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为采用具有足够刚性及弹性的材料形成延伸一长度的板状体,包括:一扭力弹簧;一固定部,连接于该扭力弹簧的一侧,其用于固定在一门框;一活动部,连接于该扭力弹簧的另一侧,其用于遮蔽一门框与门之间的缝隙与夹角。
前述的门的安全装置,其中活动部的自由端形成有一圆柱。
前述的门的安全装置,为了使活动部的自由端能滑顺地抵靠于门,以避免对门的开关顺畅性造成阻碍,所述活动部接近自由端的位置形成为弯曲,且在自由端可以形成一圆柱,让圆柱与门的表面之间形成线接触。
其中活动部接近其自由端的位置形成弯曲状。
前述的门的安全装置,其中活动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固定部的宽度。
借由该扭力弹簧配合活动部本身的弹性使活动部的自由端抵靠于门,让门框与门之间的缝隙与夹角受到活动部遮蔽,以避免手指或身体其它部位伸入该缝隙及夹角而被夹伤,且具有使用方便及耐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装置除了具有遮蔽门框与门之间的缝隙的功能外,还能借由活动部抵靠于门所产生的阻尼效果,避免强风或其它外力瞬间推动门而关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装置安装于门框,且门在开启状态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4是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装置安装于门框,且门在开启状态的实施例俯视平面图。
图5是图3所示的门相对于门框旋转九十度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的门相对于门框旋转九十度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3所示的门相对于门框旋转一百八十度而关闭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图4所示的门相对于门框旋转一百八十度而关闭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安全装置
11……中心部
11A……扭力弹簧
12……固定部
121……洞孔
13……活动部
131……圆柱
132……弯曲部
2……门框
3……门
4……墙
A……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门的安全装置1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其是可采用诸如钢板、塑胶、塑钢等具有足够刚性及弹性的材料,以一体成型方式延伸成型一长度的板状体,使其具有一圆柱状的中心部11,在该中心部11的一侧连接一板状的固定部12,中心部11的另一侧则连接一板状的活动部13;所述固定部12上可以设置数个洞孔121,以利用螺丝穿过该洞孔121而将固定部12固定于门框2(如图3及图4所示);此外,该活动部13接近自由端的适当位置形成有一弯曲部132,而自由端则设有一直径大于该活动部13厚度的圆柱131。图3与图4同时显示当固定部12被固定于设在墙4边的门框2,且门在开启状态时,能够借由活动部13本身的弹性使其自由端的圆柱131抵靠于门的端边,在此状态中,活动部13会将门框2与门3之间的缝隙及夹角遮蔽。
图5及图6显示当门3相对于门框2旋转九十度而欲关门时,在门框2与门3的接合边会产生一缝隙A与夹角,此时,活动部13的圆柱131将从门3的侧边移位至门的侧表面,同样能保持遮蔽该缝隙A,直到门3完全关闭时(如图7与图8所示),门3对活动部13施予最大作用力而变形;待下次开门时,活动部13因变形所储存的弹力能够让活动部13在回复原位的过程中,时时能够遮蔽缝隙A,避免手指或身体其它部位伸入该缝隙而被夹伤。
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1的第二种实施例,可以采用组合方式组构起来,其可以一扭力弹簧11A取代前述的中心部11,并在该扭力弹簧11A的两侧分别连接一固定部12与一活动部13,同様的,该固定部12可被固定于门框2,借由该扭力弹簧11A的弹性,再配合活动部13本身的弹性,可以使活动部12的自由端的圆柱131更稳定地抵靠于门3,使门框2与门3之间的缝隙A与夹角受到活动部遮蔽,避免手指或身体其它部位伸入该缝隙而被夹伤。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装置1除了具有遮蔽门框2与门3之间的缝隙的功能外,还能借由活动部13抵靠于门3所产生的阻尼效果,避免强风或其它外力瞬间推动门而关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门的安全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门的安全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门的安全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门的安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的安全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门的安全装置,为采用具有足够刚性及弹性的材料一体成型延伸一长度的板状体,包括:一中心部;一固定部,连接于该中心部的一侧,其用于固定在一门框;一活动部,连接于该中心部的另一侧,其用于遮蔽一门框与门之间的缝隙与夹角;活动部的自由端形成有一圆柱,该活动部接近其自由端的位置形成为弯曲,活动部的宽度大于该固定部的宽度。本实用新型可避免手指或身体其它部位伸进该夹角及缝隙内被夹伤,使用方便且耐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