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龙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构件,特别是一种墙体龙骨。
背景技术
常规的建筑用墙体龙骨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竖龙骨侧面比较光滑,因此在安装石膏板时螺钉容易打滑;二是竖龙骨与横向龙骨之间仅靠螺钉固定,存在连接不牢固的问题;三是由于实际当中使用比较薄的钢板,虽然经过加工硬化处理,但是材料本身的强度还是未完全发挥出来,不能够保证龙骨的强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体龙骨组件,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在安装石膏板时,螺钉容易打滑的问题,它还解决了竖龙骨与横向龙骨之间连接不牢固的问题,以及龙骨材料不能够保证龙骨的强度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墙体龙骨组件,它由横向设置在墙体的顶部和底部的横龙骨、竖向连接在横龙骨之间的竖龙骨组成,所述的横龙骨与竖龙骨的截面均为ㄩ形,竖龙骨的两个侧面的外表面有麻点。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墙体龙骨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的特点:横龙骨的两个侧面与底面形成一锐角。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墙体龙骨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的特点:截面为ㄩ形的龙骨的底面两个拐角处分别有沿长度方向向底部外侧突出形成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墙体龙骨组件由于竖龙骨两个侧面的外表面有麻点,因此在安装石膏板时用自攻螺钉不容易打滑,方便了施工;由于横龙骨的两个侧面与底面形成一锐角,这使得横龙骨的两侧形成向内收敛的结构,这样它可以将竖龙骨的两端夹紧,再用自攻螺钉固定后,使横龙骨与竖龙骨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由于横龙骨和竖龙骨的截面均为ㄩ形,而且在竖龙骨的底部有加强筋,因此它有效的增加了龙骨的强度,使该龙骨组件形成的墙体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竖向龙骨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麻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B剖视放大图;
图7是图3的左视图;
图8是横向龙骨的侧视图;
图9是图8和俯视图;
图10是图8的左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用最佳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的墙体龙骨组件由横向设置在墙体的顶部和底部的横龙骨1、竖向连接在横龙骨之间的竖龙骨2组成。所述的横龙骨1与竖龙骨2的截面均为ㄩ形,多个竖龙骨2等间距设置。顶部和底部的横龙骨1的开口相对,竖龙骨2的开口朝向侧面,且竖龙骨2的两端夹在横龙骨的开口内,竖龙骨与横龙骨通过自攻螺钉3固定。
参阅图5和图6,竖龙骨的两个侧面的外表面有麻点4。麻点4截面为梯形,麻点4在竖龙骨2的两个侧壁的外表面多行排列。麻点4的间距S1为1-5mm,麻点4的行距S2为1-5mm,麻点4的边长L为0.1-5mm,麻点4的深度H为0.1-2mm。
参阅图3、图4和图7,截面为ㄩ形的竖龙骨2的底面两个拐角处分别有沿长度方向向底部外侧突出形成的加强筋5。加强筋5的一侧与竖龙骨2的侧壁通过圆弧过渡,加强筋5的另一侧通过斜面8与竖龙骨2的底面相连接。
所述的竖龙骨2的两个侧壁的端部有沿长度方向向内收的沿6。竖龙骨2的底面上开有通孔7。所述通孔7为凸字形。开在竖龙骨2底面上的若干个通孔7沿竖龙骨2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所述通孔7的作用是穿电线或通讯导线,还可以通过通孔安装支撑部件。通孔的形状还可以是圆形、矩形或其它多边形。
参阅图8、图9和图10,横龙骨1的两个侧面与底面形成一锐角。横龙骨1的两个侧面与底面的垂线之间的夹角a为0.1-5度,优选的为1.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