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结构.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976114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0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20000680.9

申请日:

2004.02.10

公开号:

CN2678320Y

公开日:

2005.02.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H05K 7/16申请日:20040210授权公告日:20050209期满终止日期:20140210|||授权

IPC分类号:

H05K7/16; E05D7/00

主分类号:

H05K7/16; E05D7/00

申请人:

创宇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宗贵; 张扬宁

地址:

台湾省桃园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郝庆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转轴结构,其将一转轴依序穿过一外垫片、一内垫片、一固定座、一内垫片、一第一齿轮后,再锁入一螺帽,而且该第一齿轮结合于该螺帽;另外将一螺丝穿过一第二齿轮后再锁入所述固定座的螺孔,并且使该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相互啮合而使螺帽固定不动,使得施加在转轴而相对于固定座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时的力量不相同,而且整个转轴结构所能承受的扭力也较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座,具有一轴孔和一螺孔; 一第一齿轮,具有一中心孔; 一螺帽,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 一转轴,具有外螺纹,该转轴穿过所述固定座的轴孔和第一齿轮 的中心孔后,由所述螺帽锁于该外螺纹; 一第二齿轮,具有一中心孔; 一螺丝,其穿过该第二齿轮的中心孔,再锁入所述固定座的螺孔, 并且使该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至少 设有一定位孔,而且所述螺帽端面设有对应于该定位孔的凸柱,使该凸 柱穿入该定位孔,以使第一齿轮与螺帽连接在一起。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 与固定座之间设有一内垫片,且该内垫片亦被所述转轴穿过。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的相对于 所述第一齿轮的另一侧设有一内垫片和一外垫片,使得内垫片位于固定 座与外垫片之间,且该内垫片与外垫片亦被所述转轴穿过。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垫片的中心 孔周边与固定座的轴孔周边分别分布有多个贯穿孔。

说明书


转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轴结构,可以应用在笔记本型计算机、折叠式移动电话、数字移动助理(PDA)等其本体与盖体或本体与屏幕需要相对翻转的设备或器材上。

    背景技术

    传统设置在诸如笔记本型计算机、折叠式移动电话、数字移动助理(PDA)的本体与盖体(或屏幕)之间的转轴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一固定座A、二个弹簧垫片B、多个平面形垫片C、一转轴E和一螺帽D。其中,固定座A具有一垂直壁面,该垂直壁面设有一中心孔A2,中心孔A2周边的垂直壁面则形成为凹入的内斜面A1。所述弹簧垫片B形成为一侧凸起,而相对的另一侧为凹入的形状。所述转轴E具有外螺纹,转轴E依序穿过一平面形垫片C、一弹簧垫片B、固定座A的中心孔A2、一弹簧垫片B与多个平面垫片C后,再将螺帽D锁在转轴E的外螺纹,使得各个弹簧垫片B位于平面形垫片C与固定座的内斜面A1之间。当螺帽D对转轴E锁紧时,弹簧垫片B会受到平面形垫片C与内斜面A1的挤压而变形,进而使转轴E与固定座A之间在相对旋转时具有阻力。

    所述固定座A与转轴E分别装设在不同的组件,例如,将固定座A装设在笔记本型计算机的主机壳,而转轴E则装设在屏幕外壳。当螺帽D愈锁紧于转轴E时,屏幕相对于主机翻转时较为费力;而螺帽D对于转轴E愈旋松时,则屏幕相对于主机翻转时较为省力。

    所述习知转轴结构的缺点在于利用弹簧垫片B对于内斜面A1的摩擦力来形成转轴相对于固定座旋转时的阻力,因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为弹簧垫片的磨损,或是螺帽的松脱而降低转轴的阻尼效果。另外,对于转轴阻尼力量的调整也较为不容易,如果阻尼力量过大,使用者翻转时较为费力;如果阻尼力量太小,则使用者可能在翻转时会因为用力过大而损坏屏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传统的转轴结构的转轴的阻尼力量不容易调整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传统的转轴结构,利用弹簧垫片地摩擦力形成阻尼力量,容易因为磨损而造成阻尼力量不均一,且扭力较低、使用寿命较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技术手段,是将转轴穿过固定座并且锁于结合有第一齿轮的螺帽,然后利用螺丝将第二齿轮锁固于固定座,同时使得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而使螺帽固定不动,因而转轴相对于固定座旋转,实际上使转轴的外螺纹在螺帽的内螺纹中旋转,其往一个方向旋转时为锁紧方向,因而较为费力,而往相反的方向旋转时则为旋松方向,因而较为省力,并藉由这种结构得以获得更大的扭力,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手段,是在所述第一齿轮与固定座之间设置一内垫片,而且固定座与转轴之间设置一内垫片和一外垫片,该内垫片则位于外垫片与固定座之间,提供转轴旋转时的摩擦阻尼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技术手段,在于所述固定座与内垫片分布有多个贯穿孔,提供因摩擦时所产生的热量得以排除,进而延伸转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习知转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显示习知转轴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显示习知转轴结构的平面剖视图;

    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转轴结构的各组件组合关系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显示本实用新型转轴结构的各组件组合关系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中

    10固定座                   12轴孔

    14贯穿孔                   16螺孔

    18、18′内垫片                     20、20′贯穿孔

    22、22′中心孔                     24外垫片

    26通孔                             28转轴

    281凸缘                            30外螺纹

    32第一齿轮                         34齿部

    36定位孔                           38中心孔

    40螺帽                             42内螺纹

    44凸柱                             46第二齿轮

    48中心孔                           50螺丝

    A固定座                            A1内斜面

    A2中心孔                           B弹簧垫片

    C垫片                              D螺帽

    E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固定座10、一转轴28、一螺帽40、一第一齿轮32、一第二齿轮46、一螺丝50、至少二个内垫片18、18′与至少一个外垫片24。

    所述固定座10形成为L形而具有垂直壁面,在该垂直壁面设置位于不同位置的一中心孔12与一螺孔16。

    所述转轴28具有一直径大于转轴本身的凸缘281,并且在转轴28上形成有外螺纹30。

    所述螺帽40具有可以和外螺纹30锁合的内螺纹42,在螺帽40的端面则设有一凸柱44。

    所述第一齿轮32与第二齿轮46分别具有一中心孔38与48,而且在第一齿轮32至少设置一个对应于所述凸柱44的定位孔36。所述各个内垫片18、18′具有中心孔22。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方式,是将转轴28依序穿过一外垫片24、一内垫片18′、固定座10的中心孔12、一内垫片18与第一齿轮32的中心孔38后,再使转轴28锁于螺帽40的内螺纹42,同时使设于螺帽40的凸柱44穿过第一齿轮32的定位孔36,而凸缘281则压迫外垫片24;此时可以依实际需要而调整螺帽40对于转轴28的外螺纹30的锁紧程度,进而获得设定转轴28相对于固定座10旋转时的松紧度。待调整完成后,再将螺丝50穿过第二齿轮46的中心孔48而锁入螺孔16,进而将第二齿轮46锁固于固定座10,同时使得第二齿轮46啮合于第一齿轮32。

    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结构可以应用在例如笔记本型计算机、折叠式移动电话、PDA等设备,或任何需要翻转的器具;其实施的方式可以将固定座10固定在笔记本型计算机的主机壳,而转轴28则锁固于笔记型计算机的屏幕外壳。由于第一齿轮32受到第二齿轮46啮合而牵制,第一齿轮32又因为凸柱44穿入定位孔36而使螺帽40和第一齿轮相牵制,所以螺帽40被固定而无法旋转。此时,翻转屏幕外壳而使转轴28相对于固定座10旋转时,系利用内垫片18、18′做为第一齿轮32与固定座10之间,以及外垫片24与固定座10之间的摩擦接口,而且外螺纹28是在螺帽40的内螺纹42中旋转,其可能在往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愈紧,而往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愈松,或是在往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愈紧,而往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愈松,其往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的松紧视内纹42与外螺纹30属左螺旋或右螺旋而定。为了避免内垫片18、18′与固定座10因为摩擦产生的热量过多而损坏转轴,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系在各个内垫片18、18′与固定座10的中心孔周边分布设置多个贯穿孔20与14,使所产生的热量得以快速地散逸。

    藉由前述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结构,可以达到以下功能:

    一、本实用新型欲调整转轴旋转时的阻尼力量时,只要旋松螺丝50,并且将第二齿轮46与第一齿轮32脱离,便可以旋转该转轴28而重新设定转轴的外螺纹30在螺帽40的内螺纹42中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获得新的阻尼力量,然后再利用螺丝将第二齿轮锁固于固定座,以使第二齿轮再啮合第一齿轮而将螺帽固定,因此,本案在调整转轴阻尼力量的效果方面较传统的转轴装置为佳。

    二、由于本实用新型使转轴的外螺纹相对于螺帽的内螺纹旋转,因此比较不会有磨损的问题,整个转轴的扭力也较大,使用寿命较长。

    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所以,凡有在相同的实用新型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之内。

转轴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转轴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转轴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轴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轴结构.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转轴结构,其将一转轴依序穿过一外垫片、一内垫片、一固定座、一内垫片、一第一齿轮后,再锁入一螺帽,而且该第一齿轮结合于该螺帽;另外将一螺丝穿过一第二齿轮后再锁入所述固定座的螺孔,并且使该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相互啮合而使螺帽固定不动,使得施加在转轴而相对于固定座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时的力量不相同,而且整个转轴结构所能承受的扭力也较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