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特别是一种具有可调式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业界使用的电子设备通常包括本体和与本体扣合的盖体。一般情况下的电子设备的盖体是通过转轴固定在本体上,而显示屏幕是安装于盖体上。当需使用电子设备时,将盖体打开从而显露显示屏幕,打开电源开关即可使用电子设备,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旋转盖体,使盖体绕转轴旋转,从而调整固定于盖体上的显示屏幕的角度。
电子设备尤其是笔记本电脑,由于它的便携性,使用者常常将其随身携带以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来处理日常工作的需要,那么就需要电子设备所放置的位置高度不同。当我们将笔记本电脑放置在一较矮的桌面上时,由于屏幕的位置高度过低,使用者常常必须低头弯腰,才能看清楚屏幕,时间一久,会导致使用者的工作效率下降,且使得使用者腰酸背痛,不仅对工作不利,而且对身体也极为不利。
所以,为了让使用者更方便的在多种环境下使用电子设备,有待于提供一种可调整盖体的电子设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调整盖体位置的电子设备。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和连接于本体上的盖体,电子设备还包括连接本体和盖体的支架,支架包括开设有滑槽的第一滑轨、滑动地装配于滑槽内且固定于该盖体上的活动件,盖体可通过调整活动件在滑槽内的位置来实现对其位置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3和为图2中电子设备的III两个视角放大图。
图4为图3中电子设备局部放大图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为图1中电子设备的盖体滑动后的立体图。
图6为图5中电子设备的VI-VI向局部剖面图。
图7为图5中电子设备的盖体滑动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100立体图。电子设备100包括本体10、可盖设于本体10上的盖体20以及分别连接本体10和盖体20相对两侧用于将盖体20转动地装配于本体10之上的两个支架30。
请同时参阅图2、图3和图4,本体10的相背两第一侧边缘11和13上分别凸设有多个固定柱15。盖体20上设置有与本体10相对的显示屏22。盖体20上与侧边缘11和13相对应的第二侧边缘21和23分别凸设有固定柱24、卡位部25和两凹槽26。卡位部25为一凸起。
两个支架30分别设置于本体10和盖体20的相对两侧。因为,上述两个支架30的结构和功能相同,因此,以下仅以其中一个支架30为例进行说明。
支架30包括与第二侧边缘21相对的第一滑轨31、与第一侧边缘11相对的第二滑轨32、转动地连接第一滑轨31和第二滑轨32的枢转机构33、将支架30连接到本体10和盖体20上的三个活动件35、以及用于定位盖体20的两个限位机构37。
第一滑轨31和第二滑轨32均为长条形状,其上相邻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枢接孔313和323。第一滑轨31和第二滑轨32上还分别开设有滑槽311和321。第一滑轨31与盖体20的侧边缘21相对的表面还开设有与两凹槽26位置对应的限位槽315和与盖体20上的卡位部25位置对应的卡位槽317。
枢转机构33转动地装配于枢接孔313和323内。枢转机构33包括转轴331和套设于转轴331上的轴承333。轴承333用以降低转轴331的磨损度,延长转轴331的寿命。
三个活动件35中的两个分别一端固定于本体10上的固定柱15上且另一端滑动地装配于滑槽321内,另外一个活动件35一端固定于盖体20上的固定柱24上且另一端滑动地装配于滑槽311内。活动件35包括螺母351和套管353。套管353滑动地装配于滑槽311和321内,螺母351穿过套管353后螺合于固定柱15和24上,从而使得盖体20和本体10滑动地装配于支架3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活动件35的数目为三个,在其他实时方式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活动件35地数目。
两个限位机构37设置于盖体20和第一滑轨31之间,用于限定盖体20的位置。
请同时参阅图5和图6,限位机构37包括卡块371、滑块373、弹片375和固定件379。卡块371固定于限位槽315内,并位于限位槽315的顶部。滑块373活动地装配于限位槽315内。卡块371和滑块373可相互吸引,且卡块371和滑块373之间的吸引力可克服滑块373的重力。卡块371具有一滑动面3711。滑块373具有一支撑面3731。当滑块373被吸附于卡块371上时,卡块371的滑动面3711与滑块373的支撑面3731之间形成V形的卡槽372。
弹片375包括固定端3751和拱形的自由端3753。固定件379用于将弹片375的固定端固定于凹槽26内。自由端3753在未受挤压时拱起而突出于凹槽26,在受挤压时发生弹性变形而收容于凹槽26内。
请同时参阅图7,当盖体20被支撑在某一高度时,滑块373在卡块371的吸引下而悬设于限位槽315内,弹片375的自由端3753位于卡槽372内并位于滑块373之下,从而使得盖体支撑于支架30上。
当需要抬高盖体20的高度时,向上拉动盖体20,活动件35在滑槽311内滑动,同时,弹片375的自由端3753在限位槽315内移动,并在挤压滑块373的挤压下逐渐被挤压变形后收容于凹槽26内,弹片的自由端3753在滑过支撑面3731和滑动面3711,待弹片375滑动到下个一限位槽315时,弹片375的自由端3753恢复形变,而被卡设于限位槽315内,使得盖体20可支撑于支架30上。
当需要降低盖体20的高度时,先向上拉动盖体20,活动件35在滑槽311内滑动,而弹片375的自由端3753在限位槽315内移动,直到弹片375的自由端3753滑过滑块373,而位于卡块371的滑动面3711与滑块373的支撑面3731之间形成V形的卡槽372内;再向下拉动盖体20,弹片375的自由端3753在滑块373的挤压下,沿支撑面3731滑动,且滑块373在弹片375作用下会克服卡块371的吸引力而下滑,同时,弹片375的自由端3753会被逐渐挤压变形后收容于凹槽26内,待弹片375滑动到下个一限位槽315时,弹片375的自由端3753恢复形变,而被卡设于限位槽315内,使得盖体20可支撑于支架30上。
而对于本体10,只需拉动或者推动本体10,活动件35在滑槽321内滑动,从而实现本体10位置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