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结构及具有该固定结构的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固定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背光模组中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一般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利用冷阴极灯管或是发光二极管来作为背光源。在利用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最常见的做法是将发光二极管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并且利用螺丝将印刷电路板锁固于背光模组的背板上。请参见图1,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组装的示意图。背光模组1包括背板2以及光源,其中光源为发光二极管光条,由多个发光二极管3以及印刷电路板4组成,发光二极管3电性焊接于印刷电路板4上。背板2的侧壁5上具有多个第一定位孔6,印刷电路板4上对应第一定位孔6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孔7,利用螺丝8与第一定位孔6以及第二定位孔7结合将焊接有发光二极管3的印刷电路板4锁固于背板2的侧壁5上。
由于印刷电路板4必须与背板2紧密贴合,才能使发光二极管3所散发的热量顺利传导至背板2,以确保发光二极管3不会发生过热损坏的问题。因此印刷电路板4需平整地锁固至背板2上。但是,如图1中的利用多个螺丝8锁固印刷电路板4的方式,不但增加了制造成本,更延长了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工时而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印刷电路板4在拆除时,必须先拆除螺丝8,才能将印刷电路板4与背板2分离。尤其是锁附多个螺丝8时,容易发生漏锁螺丝8的现象。即使仅少量的螺丝未锁附至印刷电路板4上,也会使得印刷电路板4无法平整地锁固至背板2上。此外更难以确保每个螺丝8锁固至印刷电路板4上时,对于印刷电路板施力的一致性。这就造成了产品质量下降,导致成品率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固定结构及具有该固定结构的背光模组,利用特殊结构的固定结构组装背光模组,方便背光模组的组装与拆卸,并节省组装时间,提高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壁体、第二壁体以及至少一固定件。第一壁体具有至少一第一定位孔;第二壁体,具有与该第一定位孔对应的至少一第二定位孔。固定件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连接该第一部分及该第二部分的中间部分,该第一部分具有螺纹结构,该第二部分的周缘具有至少一卡钩,该卡钩受压时该卡钩朝向该第二部分运动。其中,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一定位孔结合固定,该第二部分穿过并突出于该第二定位孔且该中间部分位于该第二定位孔中,该第二壁体限制于该卡钩与该第一壁体之间。
进一步地,该第二部分的周缘具有至少一凹槽,该凹槽对应卡钩设置,该卡钩处于受压状态时该卡钩至少部分位于该凹槽内,该卡钩处于自然状态时该卡钩至少部分位于该凹槽外。
进一步地,该卡钩的第一端固定并位于对应的该凹槽内。
进一步地,该第二部分远离该中间部分的一端具有导引部,该导引部的直径小于该第二部分的最大直径,该第一端固定于该导引部。
进一步地,该第二部分远离该中间部分的一端具有导引部,该导引部的直径小于该第二部分的最大直径。
进一步地,该卡钩为弹性元件。
进一步地,该卡钩与该第二部分通过弹性元件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以及如上所述的固定结构。该第一壁体位于该第一框体上;该第二壁体位于该第二框体上。
进一步地,该第一框体为背板。
进一步地,该第一壁体为该第一框体的侧壁;或者该第一壁体为该第一框体的底壁。
进一步地,该第二框体为光源结构,包括电路板以及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组件,该第二壁体为该电路板。
进一步地,该发光组件为发光二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利用特殊结构的固定结构组装背光模组,无需先拆除固定件即可将光源结构拆除,方便背光模组的组装与拆卸,同时也节省组装时间,提高效率;而且还能够达到防止漏锁螺丝的效果。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组装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A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B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固定件与第一框体结合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固定件、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结合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A所示为固定件、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结合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B所示为沿图6A中的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7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所示为固定件与第一框体结合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9所示为固定件、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结合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2,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10,背光模组10可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中,并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背光模组10包括第一框体11、第二框体12以及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壁体13、第二壁体14以及至少一固定件15。其中第一壁体13位于第一框体11上,第二壁体14位于第二框体12上。且第一壁体13具有至少一第一定位孔16;第二壁体14具有与第一定位孔16对应的至少一第二定位孔17。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框体11为背板,第二框体12为光源结构。光源结构12包括电路板以及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组件18,对应的第二壁体14即为电路板。其中,发光组件18为发光二极管。背板11例如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用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使得背光模组10的电路板14不会因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弯曲,甚至断裂损坏的现象。如此可确保光源结构能够提供均匀化的背光源。背板11例如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以第一壁体13为第一框体11即背板的侧壁为例。
请参见图3A,图3A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固定件15’具有第一部分19’、第二部分21’以及连接第一部分19’及第二部分21’的中间部分20’,第一部分19’具有螺纹结构,第二部分21’的周缘具有至少一卡钩23’。卡钩23’受压时卡钩23’朝向第二部分21’运动,压力取消后,卡钩23’由于弹性回复力背向第二部分21’运动,当卡钩23’处于自然状态时卡钩23’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部分21’的周缘外。其中,本实施方式中,卡钩23’为弹性元件,例如为弹片。具体的例如,本实施方式中,卡钩23’的一端固定于第二部分21’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并距离第二部分21’一定距离。卡钩23’受压时,卡钩23’的自由端会向第二部分21’靠拢;压力取消后,卡钩23’由于弹性回复力其自由端会背向第二部分21’运动而恢复到自然状态。其中,第一部分19’与第一定位孔16结合固定,第二部分21’穿过并突出于第二定位孔17且中间部分20’位于第二定位孔17中,第二壁体14限制于卡钩23’与第一壁体13之间。
请参见图3B,图3B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件15具有第一部分19、第二部分21以及连接第一部分19及第二部分21的中间部分20,第一部分19具有螺纹结构,第二部分21的周缘具有至少一凹槽22以及对应凹槽22设置的至少一卡钩23,卡钩23处于受压状态时卡钩23位于凹槽22内,卡钩23处于自然状态时卡钩23至少部分位于凹槽22外。其中,卡钩23与第二部分21例如通过弹性元件连接,如弹片或弹簧等。卡钩23受压时,卡钩23即弹性元件被压缩并逐渐进入凹槽22,压力取消时,卡钩23由于弹性回复力自凹槽22内弹出并恢复至自然状态。其中,第一部分19与第一定位孔16结合固定,第二部分21穿过并突出于第二定位孔17且中间部分20位于第二定位孔17中,第二壁体14限制于卡钩23与第一壁体13之间。
请参见图4,图4所示为固定件与第一框体结合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首先将固定件15的第一部分19与背板11的第一壁体13即侧壁上的第一定位孔16结合,由于第一部分19具有螺纹结构,使其通过与第一定位孔16结合从而与背板11的第一壁体13充分锁附。接着请参见图5-图6B,图5所示为固定件、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结合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6A所示为固定件、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结合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B所示为沿图6A中的BB′线的剖面示意图。固定件15的第一部分19固定于背板11的第一壁体13上后,按压第二部分21上的卡钩23使其压入凹槽22,此时第二部分21的最大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二定位孔17的直径,使第二部分21穿过并突出于第二定位孔17,中间部分20位于第二定位孔17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部分21远离中间部分20的一端还具有导引部24,导引部24的直径小于第二部分21的最大直径。且卡钩23的第一端231可固定并位于对应的凹槽22内,而第一端231例如位于导引部24。那么在第二部分21自第二定位孔17穿过时,由于导引部24的直径小于第二部分21的最大直径,且小于第二定位孔17的直径,因而第二部分21上的卡钩23会随着导引部24逐渐穿过第二定位孔17而受到形成第二定位孔17的孔壁的阻挡力,逐渐进入凹槽22内,当第二部分21穿过并突出于第二定位孔17时,卡钩23会由于阻挡力的消失而自凹槽22内弹出,并至少部分位于凹槽22外。此时,卡钩23抵靠于第二壁体14上,第二壁体14则限制于卡钩23与第一壁体13之间。而当显示装置10需要拆卸时,则只需要按压第二部分21上的卡钩23,使其位于凹槽22内,即可将卡钩23自第二壁体14的第二定位孔17中退出,从而将第二壁体14与第一壁体13分离,而不需要先进行固定件15的拆除。
请参见图7,图7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的背光模组40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背光模组10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壁体43为第一框体41的底壁,亦即第一定位孔46位于第一框体41的底壁43上,而第二框体12即光源结构的电路板14与第一框体41的底壁43锁固。第二壁体即电路板14限制于卡钩23与底壁43之间。请参见图8和图9,图8所示为固定件与第一框体结合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9所示为固定件、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结合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固定件15、第一框体41及第二框体12结合的方式同样是:先将固定件15的第一部分19通过第一定位孔46锁固于第一框体即背板41的底壁43上,接着按压第二部分21上的卡钩23进入凹槽22,使第二部分21穿过并突出于第二定位孔17,卡钩23由于压力的消失而自凹槽22弹出,并至少部分位于凹槽22外,抵靠电路板14即第二壁体,此时电路板14被限制于卡钩23与底壁43之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利用特殊结构的固定结构组装,无需先拆除固定件既可将光源结构拆除,方便背光模组的组装与拆卸,同时也节省组装时间,提高效率;而且还能够达到防止漏锁螺丝的效果。
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所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