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模块.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971960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0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04046.2

申请日:

2008.04.14

公开号:

CN101561586A

公开日:

2009.10.2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2F 1/13357申请公布日:20091021|||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2F1/13357; G02F1/1333; F21V17/10

主分类号:

G02F1/13357

申请人: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崔来友; 刘 魁

地址:

100176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环中路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 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源模块,包括灯反射板和背板,还包括卡勾,该卡勾包括第一卡合端和第二卡合端,第一卡合端和第二卡合端将灯反射板和背板卡合;卡合的方式为紧密贴合;第一卡合端和第二卡合端以两个卡合端相对或背对结构将灯反射板和背板卡合;该卡勾与灯反射板或背板为一体结构;第一卡合端和第二卡合端分别嵌入背板或灯反射板上的不同孔隙中或同一孔隙中。本发明通过卡勾将灯反射板与背板卡合,避免了灯管由于应力疲劳而断裂破损,避免了灯组滑出导轨造成材料划伤的不良影响;通过卡勾与背板的紧密贴合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解决了灯在受到累积静电荷产生的静电冲击时会造成损坏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背光源模块,包括灯反射板和背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勾,所述卡勾包括第一卡合端和第二卡合端,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将所述灯反射板与所述背板卡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的方式为紧密贴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一背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的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以两个卡合端相对结构将所述灯反射板和所述背板卡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一背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的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以两个卡合端背对结构将所述灯反射板和所述背板卡合。

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背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与所述灯反射板为一体结构,由所述灯反射板上的部分材料弯折而成且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嵌入所述背板的孔隙中并与所述背板卡合。

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背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与所述背板为一体结构,由所述背板上的部分材料弯折而成且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嵌入所述灯反射板的孔隙中并与所述灯反射板卡合。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嵌入所述背板的孔隙中包括: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分别嵌入所述背板的不同孔隙中或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嵌入所述背板的同一孔隙中。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嵌入所述灯反射板的孔隙中包括: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分别嵌入所述灯反射板的不同孔隙中或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嵌入所述灯反射板的同一孔隙中。

说明书

背光源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屏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技术的发展,其背光源结构也随之快速发展。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在现有的背光源模块中,导光板3与灯组1的组装方式为嵌入式组装,具体是在背板2上制作导轨或导槽,然后将导光板3和灯组1组合后嵌入到该导轨或导槽中。如图2所示,为图1中所示灯组1的结构示意图,当灯管4使用达到一定时间之后,灯组1上容易积压静电荷,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容易造成由于静电冲击而引起的灯管的损坏。为了防止静电冲击的影响,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静电导片。如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静电导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静电导片6连接灯反射板5和背板2,用于将静电引导至远离灯反射板的地方。而且在现有技术的背光源生产过程中,为了固定生产背板所用的原材料,背板上都会留下一些定位空隙,而且为了散热,灯反射板上也存在一些空隙。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首先,由于导光板3与灯组1采用了嵌入式的组合方式,所以当灯组1在运输或者移动的过程中,在受到很小的外力作用时就容易使其位置发生移动,此时,灯管4由于受到灯组1位置扭曲的作用而很容易断裂破损,从而造成高电位不良,严重时还会造成液晶模组无法正常显示。其次,静电导片6是用胶粘在灯反射板5和背板2上的,因此不牢固容易脱落,同时背板2表面的金属镀层还会使静电导片6的静电传导效果大大降低,容易引起静电放电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背光源模块,用以防止灯组受力变形并能够有效疏导静电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源模块,包括灯反射板和背板,还包括卡勾,所述卡勾包括第一卡合端和第二卡合端,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将所述灯反射板和所述背板卡合。
所述卡合的方式为紧密贴合。
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以两个卡合端相对结构或背对结构将所述灯反射板和所述背板卡合;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与所述灯反射板为一体结构,由所述灯反射板上的部分材料弯折而成且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嵌入所述背板的孔隙中并与所述背板卡合或者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与所述背板为一体结构,由所述背板上的部分材料弯折而成且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嵌入所述灯反射板的孔隙中并与所述灯反射板卡合。
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嵌入所述背板的孔隙中包括: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分别嵌入所述背板的不同孔隙中或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嵌入所述背板的同一孔隙中;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嵌入所述灯反射板的孔隙中包括: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分别嵌入所述灯反射板的不同孔隙中或所述第一卡合端和所述第二卡合端嵌入所述灯反射板的同一孔隙中。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所述卡勾结构将灯反射板与背板卡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大大提高了灯组的稳定性,即使灯组受到额外的应力,也不会发生移动或扭曲,避免了灯由于应力疲劳而发生断裂破损的情况;
2、用卡合结构取代传统导轨或导槽结构,避免了灯组滑出导轨或导槽造成材料划伤的不良影响,进一步达到了保证画面正常显示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所述卡勾与所述背板的紧密贴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节省了静电导片,避免了在传统设计中将静电导片粘贴在背板上造成的不稳定的问题,既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又能够大大提高静电荷的疏导效果,达到对静电荷进行有效控制的效果;
2、避免了由于大量的静电荷积累产生静电放电的不良影响,解决了灯在受到累积静电荷产生的静电冲击时会造成损坏的问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背光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灯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静电导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背光源模块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背光源模块实施例一的剖面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背光源模块实施例一的剖面图之一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背光源模块实施例一的剖面图之二;
图8为本发明背光源模块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背光源模块实施例三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背光源模块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该背光源模块包括灯反射板5和背板2,还包括一个卡勾7,卡勾7包括第一卡合端71和第二卡合端72,第一卡合端71和第二卡合端72分别嵌入背板2的孔隙81和孔隙82中并与背板2以两个卡合端相对结构卡合;卡勾7与灯反射板5为一体结构,由灯反射板5上的部分材料弯折而成;卡勾7与背板2的卡合方式为紧密贴合。
具体地,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背光源模块实施例一的剖面图之一,在灯反射板5上设置有一个卡勾7,该卡勾7包括第一卡合端71和第二卡合端72。卡勾7与灯反射板5是一体结构,即卡勾7是通过将灯反射板5上的一部分材料弯折得到的。第一卡合端71嵌入到背板2上的孔隙81中,第二卡合端72嵌入到背板2上的孔隙82中,并且第一卡合端71与第二卡合端72以两卡合端相对结构与背板2卡合。在运输或者移动的过程中,灯组1受到外力的挤压,容易扭曲变形。而通过卡勾7与灯反射板5这种一体的结构就能够将灯反射板5固定在背板2上,从而大大提高了灯组1的稳定性。即使灯组1受到了额外的应力,也不会发生移动或扭曲,避免了灯管4由于应力疲劳而发生断裂破损的情况。通过使用卡勾7的卡合结构取代传统导轨或导槽结构,避免了灯组1滑出导轨造成材料划伤的不良影响,进一步达到了保证画面正常显示的效果。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背光源模块实施例一的剖面图之一的俯视图。卡勾7与背板2采用紧密贴合,即卡勾7之间的距离小于背板上的孔隙81和孔隙82内侧之间的距离。这种紧密贴合的方式的作用是能够使卡勾7与背板2卡合较紧。通过图6可以看出卡勾7的第一卡合端71和第二卡合端72分别位于背板2上空的内侧且卡勾7的第一卡合端71和第二卡合端72是以两卡合端相对结构与背板2紧密贴合。两卡合端相对结构可以将灯反射板上的部分材料以灯反射板的中心为参考点向内弯折得到。背光源模块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由于静电场的作用会积累大量的静电荷,而卡勾7与背板2的这种紧密贴合的方式能够使灯反射板5和背板2无缝接合,这样就可以直接利用灯反射板5与背板2之间的金属导电作用来可靠地疏导这些静电荷,从而达到对静电荷进行有效控制的效果,而且由于灯反射板5与背板2均为金属质地,而金属层的导电不会受到表面镀层的影响,因此能够大大提高静电荷的疏导效果。通过使用卡勾7的第一卡合端71和第二卡合端72与背板2之间的这种卡合结构,就能够节省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的背光源模块中使用的静电导片6,同样也可以达到疏导静电荷的效果,另外,也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通过卡勾7与背板2的紧密贴合,避免了由于大量的静电荷积累产生静电放电的不良影响,进一步解决了灯管4在受到累积静电荷产生的静电冲击时会造成损坏的问题,。通过卡勾的两个卡合端以相对结构将背板和灯反射板卡合,因此能够提高背板与灯反射板固定的可靠性。在本实施例背光源模块中不需要使用静电导片6,从而避免了在传统设计中将静电导片6粘贴在背板上造成静电导片6不牢固进而疏导静电不可靠的问题,达到了稳定可靠地疏导静电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背光源模块实施例一的剖面图之二。卡勾7也可以为如图7所示的结构,即卡勾7的第一卡合端71和第二卡合端72以两个卡合端背对结构与背板卡合,两卡合端背对结构可以将灯反射板上的部分材料以灯反射板的中心为参考点向外弯折得到。图7中的卡勾7的原理和作用与上述图6中的卡勾7的原理和作用相同,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背光源模块中,在灯反射板5上可以制造出更多的卡勾结构,只要能够达到将灯反射板5固定在背板2上的目的即可,但是这些卡勾中至少有一个卡勾为如图5所示的卡勾7或者如图7所示的卡勾7,以此来保证卡勾7与背板2的紧密贴合方式,进一步保证利用这种卡勾7的结构来达到疏导静电荷,消除静电放电的效果。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背光源模块实施例二的俯视图,上述实施例一中卡勾的第一卡合端和第二卡合端是位于背板上不同的孔隙中。而本实施例二中的卡勾的第一卡合端71和第二卡合端72也可以卡合在背板上的一个孔隙中的两个侧面上。这种卡合方式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中卡合方式的工作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背光源模块实施例三的剖面图。在本实施例中,在背板2上设置有一个卡勾7,该卡勾7包括第一卡合端71和第二卡合端72。卡勾7与背板2是一体结构,即卡勾7是通过将背板2上的一部分材料弯折得到的。第一卡合端71嵌入到灯反射板5上的孔隙91中,第二卡合端72嵌入到灯反射板5上的孔隙92中,并且第一卡合端71与第二卡合端72以两卡合端相对结构与灯反射板5卡合。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就在于,实施例一中的卡勾设置于灯反射板上,然后与背板上的孔隙紧密贴合,而本实施例中的卡勾设置于背板上,然后与灯反射板上的孔隙紧密贴合,在实现原理和实现效果上相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图9中示出的结构为卡勾的两个卡合端以相对结构卡合于灯反射板上的不同孔隙中。同样地,该卡勾的两个卡合端可以以相对结构卡合于相同的孔隙中,也可以以背对结构卡合于不同的孔隙中,还可以以背对结构卡合于相同的孔隙中,其实现原理和实现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背光源模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背光源模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背光源模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背光源模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背光源模块.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源模块,包括灯反射板和背板,还包括卡勾,该卡勾包括第一卡合端和第二卡合端,第一卡合端和第二卡合端将灯反射板和背板卡合;卡合的方式为紧密贴合;第一卡合端和第二卡合端以两个卡合端相对或背对结构将灯反射板和背板卡合;该卡勾与灯反射板或背板为一体结构;第一卡合端和第二卡合端分别嵌入背板或灯反射板上的不同孔隙中或同一孔隙中。本发明通过卡勾将灯反射板与背板卡合,避免了灯管由于应力疲劳而断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