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970970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4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304678.8

申请日:

2009.07.22

公开号:

CN101963714A

公开日:

2011.02.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2F 1/133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富士康科技工业园E区4栋1层变更后权利人: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富士康科技工业园E区4栋1层变更事项:共同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203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F 1/133申请日:20090722|||公开

IPC分类号:

G02F1/133; G02F1/1362; G02F1/1333

主分类号:

G02F1/133

申请人: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简传枝; 黄上育; 谢朝桦; 卓宏升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富士康科技工业园E区4栋1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中该液晶面板包括一基板、至少一第一线路与至少一第一虚设线路。该基板表面可分为一显示区与一配线区。该第一线路与该第一虚设线路配置在该配线区,其中该第一虚设线路与该第一线路相毗连并相应地突出于该基板表面。该液晶面板所显示的画面均匀。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液晶面板, 其包括 : 一基板, 其表面具有一显示区与一配线区, 其中该配线区位于该显示区外侧 ; 一薄膜晶体管阵列, 形成在该基板上, 配置在该显示区 ; 和 至少一第一线路, 配置在该配线区并位于该显示区的一侧边附近, 用以传递信号给该 薄膜晶体管阵列 ; 其特征在于 : 该液晶面板还包括至少一第一虚设线路, 该第一虚设线路配置在该配线 区上并位于该侧边附近的未设有该第一线路之处。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液晶面板, 其特征在于 : 该第一虚设线路与该第一线路相毗连 并相应地突出于该基板表面。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液晶面板, 其特征在于 : 该第一虚设线路突出的高度等于该第 一线路突出的高度。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液晶面板, 其特征在于 : 该第一线路包括一形成在该基板上的 第一线路图案, 该第一虚设线路包括一形成在该基板上的第一虚拟图案, 该第一线路还包 括一形成在该第一线路图案上的第一绝缘层, 该第一虚设线路还包括一形成在该第一虚拟 图案上的第一虚设绝缘层。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液晶面板, 其特征在于 : 该第一线路还包括至少一配置在该第 一绝缘层上的第一透明导电层, 该第一虚设线路还包括至少一配置在该第一虚设绝缘层上 的第一虚设透明导电层。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液晶面板, 其特征在于 : 该液晶面板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二线 路以及至少一第二虚设线路, 该第二线路配置在该配线区并位于该显示区的另一侧边附 近, 其中该显示区的该侧边与该另一侧边相邻 ; 该第二虚设线路配置在该配线区上并位于 该另一侧边附近的未设有该第二线路之处。
7: 一种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 其包括 : 提供一基板, 该基板的表面具有一显示区与一配线区, 其中该配线区位于该显示区外 侧; 形成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在该基板的该显示区上 ; 以及 形成至少一第一线路, 将该第一线路设在该显示区的一侧边附近并将该第一线路电性 连接至该薄膜晶体管阵列 ; 在形成该第一线路的同时, 形成至少一第一虚设线路在该基板的该配线区上, 且将该 第一虚设线路设在该显示区的该侧边附近的未设有该第一线路之处。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形成该第一线路与该第一 虚设线路在该基板的该配线区上, 包括 : 将该第一虚设线路毗连在该第一线路, 以使该第一虚设线路与该第一线路相应地突出 于该基板表面。
9: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形成该第一线路与该第一 虚设线路在该基板的该配线区上, 包括 : 控制该第一虚设线路突出的高度与该第一线路突出的高度相等。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形成该第一线路与该第一 虚设线路在该基板的该配线区上, 包括 : 2 形成一第一线路图案与一第一虚拟图案在该基板上。 形成该第一线路与该第一虚设线路在该基板的该配线区上, 还包括 : 形成一第一绝缘层在该第一线路图案上以及一第一虚设绝缘层在该第一虚拟图案上。
11: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形成该第一线路与该第 一虚设线路在该基板的该配线区上, 还包括 : 配置至少一第一透明导电层在该第一绝缘层上以及至少一第一虚设透明导电层在该 第一虚设绝缘层上。
12: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 : 形成至少一第二线路与至少一第二虚设线路在该基板的该配线区上, 并将该第二线路 设在该显示区的另一侧边附近, 其中该显示区的该侧边与该另一侧边相邻, 且将该第二虚 设线路设在该显示区的该另一侧边附近的未设有该第二线路之处。
13: 一种液晶面板, 其包括 : 一基板 ; 一薄膜晶体管阵列, 形成在该基板上 ; 和 一线路, 形成在该基板上, 配置在该薄膜晶体管阵列的至少一侧边附近, 与该薄膜晶体 管阵列电性连接 ; 其特征在于 : 该液晶面板还包括一支撑结构, 该支撑结构沿着该薄膜晶体管阵列的该 侧边附近设在该基板上, 并与该线路分开设置。
14: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液晶面板, 其特征在于 : 该支撑结构与该线路相毗连。
15: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液晶面板, 其特征在于 : 该支撑结构突出的高度符合该线路 突出的高度。

说明书


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工商发达、 社会进步, 相对提供的产品也主要针对便利、 经济实惠为主 旨, 因此, 目前开发的产品也比以往更加进步, 而得以贡献社会 ; 在关在显示屏幕方面, 近年 来业者不断地开发出更经济便利的液晶面板供液晶显示器使用, 使其作业与功效可达到事 半功倍的运作。
     目前液晶面板或液晶光学组件中都要使用配向膜, 现行配向膜制程中, 需将配向 膜制作在基板上, 再对配向膜定向摩擦, 经此方法处理过的配向膜的功能是要将液晶做有 序的排列, 因为对液晶做有序排列的结果, 可有效控制液晶排列的方向, 即可得到所预期的 液晶显示模式。
     但是, 在摩擦配向膜的时候易因施力面不同, 使液晶面板的配向膜厚度不均, 而产 生使显示画面不均匀的液晶堆积 (Mura) 现象。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晶面板显示的画面不均匀的问题, 有必要提供一种使显 示的画面均匀的液晶面板。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晶面板显示的画面不均匀的问题, 也有必要提供一种使 显示的画面均匀的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
     一种液晶面板, 其包括一基板、 一薄膜晶体管阵列、 一线路与一支撑结构。该薄膜 晶体管阵列形成在基板上。该线路形成在基板上, 配置在薄膜晶体管阵列的至少一侧边附 近, 与薄膜晶体管阵列电性连接。 该支撑结构与该线路分开设置, 并沿着薄膜晶体管阵列的 侧边附近设在基板上。
     一种液晶面板, 其包括基板、 一薄膜晶体管阵列、 一第一线路与一第一虚设线路。 该基板表面具有一显示区与一配线区, 其中该配线区位于显示区外侧。该薄膜晶体管阵列 形成在该基板上并配置在该显示区。 该第一线路配置在该配线区并位于该显示区的一侧边 附近, 用以传递信号给该薄膜晶体管阵列 ; 该第一虚设线路配置在该配线区上并位于该侧 边附近的未设有该第一线路之处。
     一种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 其包含以下步骤 : 首先, 提供一基板, 该基板的表面具 有一显示区与一配线区, 其中该配线区位于该显示区外侧 ; 接着, 形成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在 该基板的显示区上 ; 形成该第一线路与该第一虚设线路在该基板的配线区上, 并将该第一 线路设在该显示区的一侧边附近, 且将该第一虚设线路设在该显示区的该侧边附近的未设 有第一线路之处。
     相较于现有技术, 在配向膜制程中, 将配向膜制作在设有该线路和该支撑结构的 基板上, 或将配向膜制作在设有该第一线路和该第一虚设线路的基板上, 再对该配向膜定向摩擦。由于第一线路的间隔处设有该支撑结构或者该第一虚设线路填补, 使得位于该侧 边附近的配线区上的地形差异缩小, 进而改善摩擦时受力不均的问题, 减少液晶堆积的发 生。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液晶面板第一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图 2 是沿着图 1 所示的线段 2-2 的剖面图。
     图 3 是本发明液晶面板第二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图 4 是沿着图 3 的线段 4-4 的剖面图。
     图 5 是图 1 所示的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 1, 其是本发明液晶面板第一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该液晶面板 100 包 括一基板 110、 一薄膜晶体管阵列 120、 多个第一线路 130 与多个第一虚设线路 140。该基 板 110 表面具有一显示区 112 与一配线区 113, 其中该配线区 113 位于该显示区 112 外侧。 该薄膜晶体管阵列 120 形成在该基板 110 上, 并配置在该显示区 112。该第一线路 130 配 置在该配线区 113 并位于该显示区 112 的一侧边 114 附近。该第一虚设线路 140 配置在该 配线区 113 上并位于该侧边 114 附近的未设有该第一线路 130 之处, 其中该第一虚设线路 140 与该第一线路 130 相毗连并相应地突出于该基板 110 表面。
     在结构上, 该第一线路 130 电性连接该薄膜晶体管阵列 120, 但是该第一虚设线路 140 与该薄膜晶体管阵列 120 无电性连接关系 ; 在使用时, 该第一线路 130 用于传递信号给 该薄膜晶体管阵列 120, 但是该第一虚设线路 140 并无传递信号的作用。举例来说, 外部的 集成电路可以通过该第一线路 130 将信号传送到该薄膜晶体管阵列 120, 藉以驱动该薄膜 晶体管阵列 120, 使得该薄膜晶体管阵列 120 执行相应的动作。另外, 该基板 110 可以为玻 璃基板。
     这样, 在配向膜制程中, 将配向膜制作在设有该第一线路 130 和该第一虚设线路 140 的基板 110 上, 再顺着方向 310 对配向膜定向摩擦。由于该第一线路 130 的间隔处设有 该第一虚设线路 140 填补, 使得位于该侧边 114 附近的该配线区 113 上的地形差异缩小, 进 而改善摩擦时受力不均的问题, 减少液晶堆积的发生。
     该第一虚设线路 140 突出的高度符合该第一线路 130 突出的高度。这样, 当顺着 该方向 310 对配向膜定向摩擦时, 配向膜受力更为均匀, 以避免液晶堆积现象。
     应了解到, 在以液晶堆积不发生为前提下, 该第一虚设线路 140 突出的高度可以 略大于或略小于该第一线路 130 突出的高度, 无须令该第一虚设线路 140 突出的高度完全 等同于该第一线路 130 突出的高度, 熟习此项技艺者应视当时需要弹性选择之。
     请参阅图 2, 其是沿着图 1 的线段 2-2 的剖面图。如图所示, 每一第一线路 130 都 包括一第一线路图案 132 形成在该基板 110 上, 每一第一虚设线路 140 都包括一第一虚拟 图案 142 形成在该基板 110 上。这样, 第一线路图案 132 的间隔处设有该第一虚拟图案 142 填补, 使得该基板 110 上地形差异缩小。举例来说, 该第一线路图案 132 的高度可以符合该 第一虚拟图案 142 的高度。每一第一线路 130 还包括一第一绝缘层 134 形成在该第一线路图案上 132, 每一 第一虚设线路 140 还可包括一第一虚设绝缘层 144 形成在该第一虚拟图案 142 上。这样的 话, 在摩擦配向膜时可以顺向, 减少液晶堆积的发生。
     在图 1 中, 该液晶面板 100 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二线路图案 152 与多个第二虚拟图 案 162。该第二线路图案 152 配置在该配线区 113 并位于该显示区 112 的另一侧边 115 附 近, 并与该第一线路图案 132 部分相连, 其中该显示区 112 的侧边 114 与另一侧边 115 相 邻。该第二虚拟图案 162 配置在该配线区 113 上并位于该侧边 115 附近的未设有该第二线 路 150 之处, 其中该第二虚拟图案 162 与该第二线路图案 152 相毗连并相应地突出于该基 板 110 表面。
     这样, 在配向膜制程中, 将该配向膜制作在设有该第二线路图案 152 和该第二虚 拟图案 162 的该基板 110 上, 再顺着该方向 310 对该配向膜定向摩擦。由于该第二线路图 案 152 的间隔处设有该第二虚拟图案 162 填补, 使得位于该侧边 115 附近的配线区 113 上 的地形差异缩小, 进而改善摩擦时受力不均的问题, 减少液晶堆积的发生。
     实务上, 小尺寸液晶面板可在基板的一侧配置线路, 因而相应地在该侧配置虚设 线路 ; 大尺寸液晶面板可在基板的相邻二~四侧配置线路, 因而相应地在该相邻二~四侧 配置虚设线路, 熟习此项技艺者应视当时需要弹性选择的。 请参阅图 3, 其是本发明液晶面板第二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液晶 面板 200 的基板 110、 薄膜晶体管阵列 120、 第一线路 130 与第一虚设线路 140 实质上如同 该液晶面板 100, 因此不再重复赘述之。 除此之外, 该液晶面板 200 还包括多个第二线路 150 与多个第二虚设线路 160。该第二线路 150 配置在该配线区 113 并位于该显示区 112 的另 一侧边 115 附近, 其中该显示区 112 的侧边 114 与另一侧边 115 相邻。该第二虚设线路 160 配置在该配线区 113 上并位于该侧边 115 附近的未设有该第二线路 150 之处, 其中该第二 虚设线路 160 与该第二线路 150 相毗连并相应地突出于该基板 110 表面。
     在结构上, 该第二线路 150 电性连接该薄膜晶体管阵列 120, 但是该第二虚设线路 160 与该薄膜晶体管阵列 120 无电性连接关系 ; 在使用时, 该第二线路 150 可用于传递信号 给该薄膜晶体管阵列 120, 但是该第二虚设线路 160 并无传递信号的作用。举例来说, 外部 的集成电路可以通过该第二线路 150 将信号传送到该薄膜晶体管阵列 120, 藉以驱动该薄 膜晶体管阵列 120, 使得该薄膜晶体管阵列 120 执行相应的动作。
     这样, 在配向膜制程中, 将该配向膜制作在设有该第二线路 150 和该第二虚设线 路 160 的基板 110 上, 再顺着方向 320 对配向膜定向摩擦。由于该第二线路 150 的间隔处 设有该第二虚设线路 160 填补, 使得位于该侧边 115 附近的配线区 113 上的地形差异缩小, 进而改善摩擦时受力不均的问题, 减少液晶堆积的发生。
     该第二虚设线路 160 突出的高度符合该第二线路 150 突出的高度。这样, 当顺着 该方向 320 对该配向膜定向摩擦时, 配向膜受力更为均匀, 以避免液晶堆积现象。
     应了解到, 在以液晶堆积不发生为前提下, 该第二虚设线路 160 突出的高度可以 略大于或略小于该第二线路 150 突出的高度, 无须令该第二虚设线路 160 突出的高度完全 等同于该第二线路 150 突出的高度, 熟习此项技艺者应视当时需要弹性选择的。
     另外, 该第一、 第二虚设线路 140、 160 突出的高度符合该第一、 第二线路 130、 150 突出的高度。这样, 在配向膜制程中, 可以顺着方向 330 对配向膜定向摩擦。由于该第一、
     第二虚设线路 140、 160 突出的高度符合该第一、 第二线路 130、 150 突出的高度, 使得该基板 110 上的地形差异缩小, 进而改善摩擦时受力不均的问题, 减少液晶堆积的发生。
     请参阅图 4, 其是沿着图 3 的线段 4-4 的剖面图。如图所示, 每一第二线路 150 都 包括一第二线路图案 152 形成在该基板 110 上, 其中该第二线路图案 152 与上述该第一线 路图案可相连 ; 每一第二虚设线路 160 都包括一第二虚拟图案 162 形成在该基板 110 上。
     该第二线路 150 还可包括一第二绝缘层 154 形成在该第二线路图案 152 上, 该第 二虚设线路 160 还可以包括一第二虚设绝缘层 164 形成在该第二虚拟图案 162 上。这样的 话, 在摩擦配向膜时能够顺向, 减少液晶堆积的发生。
     该第二线路 150 进一步包括一第二透明导电层 156 配置在第二绝缘层 154 上, 该 第二虚设线路 160 进一步包括一第二虚设透明导电层 166 配置在该第二虚设绝缘层 164 上。举例来说, 该第二透明导电层 156 的材料与该第二虚设透明导电层 166 的材料都包含 氧化铟锡。
     在一实施例中, 可将该虚拟图案 162 移到该侧边 114 与该另一侧边 115 相邻处, 较 利于沿着该方向 310 与该方向 330 对配向膜定向摩擦。
     综上所述, 该液晶面板 100、 200 可包括该基板 110、 该薄膜晶体管阵列 120、 线路与 支撑结构, 其中该线路可为该第一线路 130 与 / 或该第二线路 150, 然不以此为限 ; 举例来 说, 如果该薄膜晶体管阵列 120 四周皆可布线时, 此线路也可设在该薄膜晶体管阵列 120 外 围。 该支撑结构可为该第一虚设线路 140 与 / 或该第二虚设线路 160, 然不以此为限。 实作上, 该支撑结构可以不是线路的型态, 例如像是突出物、 支撑片材或其它型态的支撑 物, 也都可以是支撑结构的实施方式。
     在结构上, 该薄膜晶体管阵列 120 形成在该基板 110 上。线路形成在该基板 110 上, 配置在该薄膜晶体管阵列 120 的至少一侧边附近, 与该薄膜晶体管阵列 120 电性连接。 该支撑结构沿着该薄膜晶体管阵列 120 的侧边附近设在该基板上 110, 并与该线路分开设 置。
     这样, 在配向膜制程中, 将该配向膜制作在设有该线路和该支撑结构的基板上, 再 对该配向膜定向摩擦。 在未布上盖线路之处设有该支撑结构, 使得地形差异缩小, 进而改善 摩擦时受力不均的问题, 减少液晶堆积的发生。
     在设置上, 该支撑结构与该线路相毗连。 另外, 该支撑结构突出的高度符合线路突 出的高度。 这样, 当对该配向膜定向摩擦时, 该配向膜受力更为均匀, 以避免液晶堆积现象。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态样是一种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 其可应用在制造显示器, 或 是广泛地运用在相关的技术环节。以下将搭配图 5 来具体说明此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实 施方式。
     请参照图 5, 其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所示, 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 400 包括下列步骤 410、 420、 430( 应了解到, 在本实施方式 中所提和的步骤, 除特别叙明其顺序者外, 都可依实际需要调整其前后顺序, 甚至可同时或 部分同时执行 )。
     在步骤 410 中, 提供基板, 基板表面具有显示区与配线区, 其中配线区位于显示区 外侧 ; 在步骤 420 中, 形成薄膜晶体管阵列在基板的显示区上 ; 在步骤 430 中, 形成线路与
     虚设线路在基板的配线区上, 并将线路设在显示区的至少一侧边附近, 且将虚设线路设在 显示区的该侧边附近的未设有线路之处。
     为了对上述流程作更详尽的阐述, 以下将搭配图 1 到图 4 来进一步说明液晶面板 的制造方法 400 的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 1, 在制造液晶面板 100 时, 首先, 提供该基板 110, 该基板 110 的表面具 有该显示区 112 与该配线区 113, 其中该配线区 113 位于显示区外侧 112。接着, 形成该薄 膜晶体管阵列 120 在该基板 110 的显示区 113 上 ; 形成该第一线路 130 与该第一虚设线路 140 在该基板 110 的配线区 113 上, 将该第一线路 130 设在该显示区 112 的该侧边 114 附近 并将该第一线路 130 电性连接至该薄膜晶体管阵列 120, 且将该第一虚设线路 140 设在该显 示区 112 的侧边 114 附近的未设有该第一线路 130 之处。
     在形成该第一线路 130 与该第一虚设线路 140 在该基板 110 的该配线区 113 时, 将该第一虚设线路 140 毗连于该第一线路 130, 以使该第一虚设线路 140 与该第一线路 130 相应地突出于该基板 110 表面。
     在形成该第一线路 130 与该第一虚设线路 140 在该基板 110 的配线区 113 时, 可 以控制该第一虚设线路 140 突出的高度与该第一线路 130 突出的高度相等。 请参阅图 2, 在形成该第一线路 130 与该第一虚设线路 140 在该基板 110 的配线区 113 时, 首先, 可以形成该第一线路图案 132 与该第一虚拟图案 142 在该基板 110 上。
     接着, 形成该第一绝缘层 134 在该第一线路图案 132 上以及该第一虚设绝缘层 144 在该第一虚拟图案 142 上然后, 配置该第一透明导电层 136 在该第一绝缘层 134 上以及该 第一虚设透明导电层 146 在该第一虚设绝缘层 144 上, 其中该第一透明导电层 136 的材料 与该第一虚设透明导电层 146 的材料都可以包括氧化铟锡。
     请参阅图 3, 在制造该液晶面板 200 时, 除了如同制造该液晶面板 100 般形成该第 一线路 130 与该第一虚设线路 140 在该基板 110 的配线区 113, 还可以形成该第二线路 150 与该第二虚设线路 160 在该基板 110 的配线区 113 上, 并将该第二线路 150 设在该显示区 112 的另一侧边 115 附近, 其中该显示区 112 的侧边 114 与另一侧边 115 相邻, 且将该第二 虚设线路 160 设在该显示区 112 的另一侧边 115 附近的未设有该第二线路 150 之处。
     在形成该第二线路 150 与该第二虚设线路 160 时, 可将该第二虚设线路 160 毗连 于该第二线路 150, 以使该第二虚设线路 160 与该第二线路 150 相应地突出于该基板 110 上。
     请参阅图 2 与图 4, 在形成该第一线路图案 132 与该第一虚拟图案 142 时, 一并形 成该第二线路图案 152 与该第二虚拟图案 160 在该基板 110 上, 且该第二线路图案 132 与 该第一线路图案 152 可相连。
     在形成该第一绝缘层 134 与该第一虚设绝缘层 144 时, 一并形成该第二绝缘层 154 在该第二线路图案 152 上以及该第二虚设绝缘层 164 在该第二虚拟图案 162 上。
     另外, 在形成该第二线路 150 与该第二虚设线路 160 在该基板 110 的配线区 113 时, 还可以配置该第二透明导电层 156 在该第二绝缘层 154 上, 并配置该第二虚设透明导电 层 166 在该第二虚设绝缘层 164 上, 其中该第二透明导电层 156 的材料与该第二虚设透明 导电层 166 的材料可都包含氧化铟锡。
     在形成该第二线路 150 与该第二虚设线路 160 在该基板 110 的配线区 113 时, 可
     以控制该第二虚设线路 160 突出的高度与该第二线路 150 突出的高度相等。
     另外, 在形成该第二线路 150 与该第二虚设线路 160 在该基板 110 的配线区 113 时, 可以控制该第二线路 150 突出的高度与该第一线路 130 突出的高度相等, 并控制该第二 虚设线路 160 突出的高度与该第一虚设线路 140 突出的高度相等。

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63714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2CN101963714ACN101963714A21申请号200910304678822申请日20090722G02F1/133200601G02F1/1362200601G02F1/133320060171申请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地址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富士康科技工业园E区4栋1层申请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简传枝黄上育谢朝桦卓宏升54发明名称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中该液晶面板包括一基板、至少一第一线路与至少一第一虚设线路。该基板表面可分为一显示区与一。

2、配线区。该第一线路与该第一虚设线路配置在该配线区,其中该第一虚设线路与该第一线路相毗连并相应地突出于该基板表面。该液晶面板所显示的画面均匀。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4页CN101963715A1/2页21一种液晶面板,其包括一基板,其表面具有一显示区与一配线区,其中该配线区位于该显示区外侧;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形成在该基板上,配置在该显示区;和至少一第一线路,配置在该配线区并位于该显示区的一侧边附近,用以传递信号给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其特征在于该液晶面板还包括至少一第一虚设线路,该第一虚设线路配置在该配线区上并位于该侧边附近的未设有。

3、该第一线路之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虚设线路与该第一线路相毗连并相应地突出于该基板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虚设线路突出的高度等于该第一线路突出的高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线路包括一形成在该基板上的第一线路图案,该第一虚设线路包括一形成在该基板上的第一虚拟图案,该第一线路还包括一形成在该第一线路图案上的第一绝缘层,该第一虚设线路还包括一形成在该第一虚拟图案上的第一虚设绝缘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线路还包括至少一配置在该第一绝缘层上的第一透明导电层,该第一虚设线路还包括至少一配置在该第一虚设绝。

4、缘层上的第一虚设透明导电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液晶面板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二线路以及至少一第二虚设线路,该第二线路配置在该配线区并位于该显示区的另一侧边附近,其中该显示区的该侧边与该另一侧边相邻;该第二虚设线路配置在该配线区上并位于该另一侧边附近的未设有该第二线路之处。7一种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包括提供一基板,该基板的表面具有一显示区与一配线区,其中该配线区位于该显示区外侧;形成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在该基板的该显示区上;以及形成至少一第一线路,将该第一线路设在该显示区的一侧边附近并将该第一线路电性连接至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在形成该第一线路的同时,形成至少一第一虚设线路在该基板。

5、的该配线区上,且将该第一虚设线路设在该显示区的该侧边附近的未设有该第一线路之处。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该第一线路与该第一虚设线路在该基板的该配线区上,包括将该第一虚设线路毗连在该第一线路,以使该第一虚设线路与该第一线路相应地突出于该基板表面。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该第一线路与该第一虚设线路在该基板的该配线区上,包括控制该第一虚设线路突出的高度与该第一线路突出的高度相等。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该第一线路与该第一虚设线路在该基板的该配线区上,包括权利要求书CN101963714ACN101963715。

6、A2/2页3形成一第一线路图案与一第一虚拟图案在该基板上。形成该第一线路与该第一虚设线路在该基板的该配线区上,还包括形成一第一绝缘层在该第一线路图案上以及一第一虚设绝缘层在该第一虚拟图案上。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该第一线路与该第一虚设线路在该基板的该配线区上,还包括配置至少一第一透明导电层在该第一绝缘层上以及至少一第一虚设透明导电层在该第一虚设绝缘层上。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至少一第二线路与至少一第二虚设线路在该基板的该配线区上,并将该第二线路设在该显示区的另一侧边附近,其中该显示区的该侧边与该另一侧边相邻,且将该第。

7、二虚设线路设在该显示区的该另一侧边附近的未设有该第二线路之处。13一种液晶面板,其包括一基板;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形成在该基板上;和一线路,形成在该基板上,配置在该薄膜晶体管阵列的至少一侧边附近,与该薄膜晶体管阵列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液晶面板还包括一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沿着该薄膜晶体管阵列的该侧边附近设在该基板上,并与该线路分开设置。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结构与该线路相毗连。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结构突出的高度符合该线路突出的高度。权利要求书CN101963714ACN101963715A1/6页4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

8、明涉及一种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背景技术0002近年来由于工商发达、社会进步,相对提供的产品也主要针对便利、经济实惠为主旨,因此,目前开发的产品也比以往更加进步,而得以贡献社会;在关在显示屏幕方面,近年来业者不断地开发出更经济便利的液晶面板供液晶显示器使用,使其作业与功效可达到事半功倍的运作。0003目前液晶面板或液晶光学组件中都要使用配向膜,现行配向膜制程中,需将配向膜制作在基板上,再对配向膜定向摩擦,经此方法处理过的配向膜的功能是要将液晶做有序的排列,因为对液晶做有序排列的结果,可有效控制液晶排列的方向,即可得到所预期的液晶显示模式。0004但是,在摩擦配向膜的时候易因施力面不同,使液晶面。

9、板的配向膜厚度不均,而产生使显示画面不均匀的液晶堆积MURA现象。发明内容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晶面板显示的画面不均匀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使显示的画面均匀的液晶面板。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晶面板显示的画面不均匀的问题,也有必要提供一种使显示的画面均匀的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0007一种液晶面板,其包括一基板、一薄膜晶体管阵列、一线路与一支撑结构。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形成在基板上。该线路形成在基板上,配置在薄膜晶体管阵列的至少一侧边附近,与薄膜晶体管阵列电性连接。该支撑结构与该线路分开设置,并沿着薄膜晶体管阵列的侧边附近设在基板上。0008一种液晶面板,其包括基板、一薄膜晶体管阵列、。

10、一第一线路与一第一虚设线路。该基板表面具有一显示区与一配线区,其中该配线区位于显示区外侧。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形成在该基板上并配置在该显示区。该第一线路配置在该配线区并位于该显示区的一侧边附近,用以传递信号给该薄膜晶体管阵列;该第一虚设线路配置在该配线区上并位于该侧边附近的未设有该第一线路之处。0009一种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首先,提供一基板,该基板的表面具有一显示区与一配线区,其中该配线区位于该显示区外侧;接着,形成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在该基板的显示区上;形成该第一线路与该第一虚设线路在该基板的配线区上,并将该第一线路设在该显示区的一侧边附近,且将该第一虚设线路设在该显示区的该侧边附近。

11、的未设有第一线路之处。0010相较于现有技术,在配向膜制程中,将配向膜制作在设有该线路和该支撑结构的基板上,或将配向膜制作在设有该第一线路和该第一虚设线路的基板上,再对该配向膜定说明书CN101963714ACN101963715A2/6页5向摩擦。由于第一线路的间隔处设有该支撑结构或者该第一虚设线路填补,使得位于该侧边附近的配线区上的地形差异缩小,进而改善摩擦时受力不均的问题,减少液晶堆积的发生。附图说明0011图1是本发明液晶面板第一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0012图2是沿着图1所示的线段22的剖面图。0013图3是本发明液晶面板第二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0014图4是沿着图3的线段44的剖。

12、面图。0015图5是图1所示的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16请参阅图1,其是本发明液晶面板第一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该液晶面板100包括一基板110、一薄膜晶体管阵列120、多个第一线路130与多个第一虚设线路140。该基板110表面具有一显示区112与一配线区113,其中该配线区113位于该显示区112外侧。该薄膜晶体管阵列120形成在该基板110上,并配置在该显示区112。该第一线路130配置在该配线区113并位于该显示区112的一侧边114附近。该第一虚设线路140配置在该配线区113上并位于该侧边114附近的未设有该第一线路130之处,其中该第一虚设线路140与该第一。

13、线路130相毗连并相应地突出于该基板110表面。0017在结构上,该第一线路130电性连接该薄膜晶体管阵列120,但是该第一虚设线路140与该薄膜晶体管阵列120无电性连接关系;在使用时,该第一线路130用于传递信号给该薄膜晶体管阵列120,但是该第一虚设线路140并无传递信号的作用。举例来说,外部的集成电路可以通过该第一线路130将信号传送到该薄膜晶体管阵列120,藉以驱动该薄膜晶体管阵列120,使得该薄膜晶体管阵列120执行相应的动作。另外,该基板110可以为玻璃基板。0018这样,在配向膜制程中,将配向膜制作在设有该第一线路130和该第一虚设线路140的基板110上,再顺着方向310对配。

14、向膜定向摩擦。由于该第一线路130的间隔处设有该第一虚设线路140填补,使得位于该侧边114附近的该配线区113上的地形差异缩小,进而改善摩擦时受力不均的问题,减少液晶堆积的发生。0019该第一虚设线路140突出的高度符合该第一线路130突出的高度。这样,当顺着该方向310对配向膜定向摩擦时,配向膜受力更为均匀,以避免液晶堆积现象。0020应了解到,在以液晶堆积不发生为前提下,该第一虚设线路140突出的高度可以略大于或略小于该第一线路130突出的高度,无须令该第一虚设线路140突出的高度完全等同于该第一线路130突出的高度,熟习此项技艺者应视当时需要弹性选择之。0021请参阅图2,其是沿着图1。

15、的线段22的剖面图。如图所示,每一第一线路130都包括一第一线路图案132形成在该基板110上,每一第一虚设线路140都包括一第一虚拟图案142形成在该基板110上。这样,第一线路图案132的间隔处设有该第一虚拟图案142填补,使得该基板110上地形差异缩小。举例来说,该第一线路图案132的高度可以符合该第一虚拟图案142的高度。说明书CN101963714ACN101963715A3/6页60022每一第一线路130还包括一第一绝缘层134形成在该第一线路图案上132,每一第一虚设线路140还可包括一第一虚设绝缘层144形成在该第一虚拟图案142上。这样的话,在摩擦配向膜时可以顺向,减少液晶。

16、堆积的发生。0023在图1中,该液晶面板100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二线路图案152与多个第二虚拟图案162。该第二线路图案152配置在该配线区113并位于该显示区112的另一侧边115附近,并与该第一线路图案132部分相连,其中该显示区112的侧边114与另一侧边115相邻。该第二虚拟图案162配置在该配线区113上并位于该侧边115附近的未设有该第二线路150之处,其中该第二虚拟图案162与该第二线路图案152相毗连并相应地突出于该基板110表面。0024这样,在配向膜制程中,将该配向膜制作在设有该第二线路图案152和该第二虚拟图案162的该基板110上,再顺着该方向310对该配向膜定向摩擦。由。

17、于该第二线路图案152的间隔处设有该第二虚拟图案162填补,使得位于该侧边115附近的配线区113上的地形差异缩小,进而改善摩擦时受力不均的问题,减少液晶堆积的发生。0025实务上,小尺寸液晶面板可在基板的一侧配置线路,因而相应地在该侧配置虚设线路;大尺寸液晶面板可在基板的相邻二四侧配置线路,因而相应地在该相邻二四侧配置虚设线路,熟习此项技艺者应视当时需要弹性选择的。0026请参阅图3,其是本发明液晶面板第二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液晶面板200的基板110、薄膜晶体管阵列120、第一线路130与第一虚设线路140实质上如同该液晶面板100,因此不再重复赘述之。除此之外,该液晶面板2。

18、00还包括多个第二线路150与多个第二虚设线路160。该第二线路150配置在该配线区113并位于该显示区112的另一侧边115附近,其中该显示区112的侧边114与另一侧边115相邻。该第二虚设线路160配置在该配线区113上并位于该侧边115附近的未设有该第二线路150之处,其中该第二虚设线路160与该第二线路150相毗连并相应地突出于该基板110表面。0027在结构上,该第二线路150电性连接该薄膜晶体管阵列120,但是该第二虚设线路160与该薄膜晶体管阵列120无电性连接关系;在使用时,该第二线路150可用于传递信号给该薄膜晶体管阵列120,但是该第二虚设线路160并无传递信号的作用。举。

19、例来说,外部的集成电路可以通过该第二线路150将信号传送到该薄膜晶体管阵列120,藉以驱动该薄膜晶体管阵列120,使得该薄膜晶体管阵列120执行相应的动作。0028这样,在配向膜制程中,将该配向膜制作在设有该第二线路150和该第二虚设线路160的基板110上,再顺着方向320对配向膜定向摩擦。由于该第二线路150的间隔处设有该第二虚设线路160填补,使得位于该侧边115附近的配线区113上的地形差异缩小,进而改善摩擦时受力不均的问题,减少液晶堆积的发生。0029该第二虚设线路160突出的高度符合该第二线路150突出的高度。这样,当顺着该方向320对该配向膜定向摩擦时,配向膜受力更为均匀,以避免。

20、液晶堆积现象。0030应了解到,在以液晶堆积不发生为前提下,该第二虚设线路160突出的高度可以略大于或略小于该第二线路150突出的高度,无须令该第二虚设线路160突出的高度完全等同于该第二线路150突出的高度,熟习此项技艺者应视当时需要弹性选择的。0031另外,该第一、第二虚设线路140、160突出的高度符合该第一、第二线路130、150突出的高度。这样,在配向膜制程中,可以顺着方向330对配向膜定向摩擦。由于该第一、说明书CN101963714ACN101963715A4/6页7第二虚设线路140、160突出的高度符合该第一、第二线路130、150突出的高度,使得该基板110上的地形差异缩小。

21、,进而改善摩擦时受力不均的问题,减少液晶堆积的发生。0032请参阅图4,其是沿着图3的线段44的剖面图。如图所示,每一第二线路150都包括一第二线路图案152形成在该基板110上,其中该第二线路图案152与上述该第一线路图案可相连;每一第二虚设线路160都包括一第二虚拟图案162形成在该基板110上。0033该第二线路150还可包括一第二绝缘层154形成在该第二线路图案152上,该第二虚设线路160还可以包括一第二虚设绝缘层164形成在该第二虚拟图案162上。这样的话,在摩擦配向膜时能够顺向,减少液晶堆积的发生。0034该第二线路150进一步包括一第二透明导电层156配置在第二绝缘层154上,。

22、该第二虚设线路160进一步包括一第二虚设透明导电层166配置在该第二虚设绝缘层164上。举例来说,该第二透明导电层156的材料与该第二虚设透明导电层166的材料都包含氧化铟锡。0035在一实施例中,可将该虚拟图案162移到该侧边114与该另一侧边115相邻处,较利于沿着该方向310与该方向330对配向膜定向摩擦。0036综上所述,该液晶面板100、200可包括该基板110、该薄膜晶体管阵列120、线路与支撑结构,其中该线路可为该第一线路130与/或该第二线路150,然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如果该薄膜晶体管阵列120四周皆可布线时,此线路也可设在该薄膜晶体管阵列120外围。0037该支撑结构可为。

23、该第一虚设线路140与/或该第二虚设线路160,然不以此为限。实作上,该支撑结构可以不是线路的型态,例如像是突出物、支撑片材或其它型态的支撑物,也都可以是支撑结构的实施方式。0038在结构上,该薄膜晶体管阵列120形成在该基板110上。线路形成在该基板110上,配置在该薄膜晶体管阵列120的至少一侧边附近,与该薄膜晶体管阵列120电性连接。该支撑结构沿着该薄膜晶体管阵列120的侧边附近设在该基板上110,并与该线路分开设置。0039这样,在配向膜制程中,将该配向膜制作在设有该线路和该支撑结构的基板上,再对该配向膜定向摩擦。在未布上盖线路之处设有该支撑结构,使得地形差异缩小,进而改善摩擦时受力不。

24、均的问题,减少液晶堆积的发生。0040在设置上,该支撑结构与该线路相毗连。另外,该支撑结构突出的高度符合线路突出的高度。这样,当对该配向膜定向摩擦时,该配向膜受力更为均匀,以避免液晶堆积现象。0041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态样是一种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其可应用在制造显示器,或是广泛地运用在相关的技术环节。以下将搭配图5来具体说明此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0042请参照图5,其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400包括下列步骤410、420、430应了解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提和的步骤,除特别叙明其顺序者外,都可依实际需要调整其前后顺序,甚至可。

25、同时或部分同时执行。0043在步骤410中,提供基板,基板表面具有显示区与配线区,其中配线区位于显示区外侧;在步骤420中,形成薄膜晶体管阵列在基板的显示区上;在步骤430中,形成线路与说明书CN101963714ACN101963715A5/6页8虚设线路在基板的配线区上,并将线路设在显示区的至少一侧边附近,且将虚设线路设在显示区的该侧边附近的未设有线路之处。0044为了对上述流程作更详尽的阐述,以下将搭配图1到图4来进一步说明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400的实施方式。0045请参照图1,在制造液晶面板100时,首先,提供该基板110,该基板110的表面具有该显示区112与该配线区113,其中该配。

26、线区113位于显示区外侧112。接着,形成该薄膜晶体管阵列120在该基板110的显示区113上;形成该第一线路130与该第一虚设线路140在该基板110的配线区113上,将该第一线路130设在该显示区112的该侧边114附近并将该第一线路130电性连接至该薄膜晶体管阵列120,且将该第一虚设线路140设在该显示区112的侧边114附近的未设有该第一线路130之处。0046在形成该第一线路130与该第一虚设线路140在该基板110的该配线区113时,将该第一虚设线路140毗连于该第一线路130,以使该第一虚设线路140与该第一线路130相应地突出于该基板110表面。0047在形成该第一线路130。

27、与该第一虚设线路140在该基板110的配线区113时,可以控制该第一虚设线路140突出的高度与该第一线路130突出的高度相等。0048请参阅图2,在形成该第一线路130与该第一虚设线路140在该基板110的配线区113时,首先,可以形成该第一线路图案132与该第一虚拟图案142在该基板110上。0049接着,形成该第一绝缘层134在该第一线路图案132上以及该第一虚设绝缘层144在该第一虚拟图案142上然后,配置该第一透明导电层136在该第一绝缘层134上以及该第一虚设透明导电层146在该第一虚设绝缘层144上,其中该第一透明导电层136的材料与该第一虚设透明导电层146的材料都可以包括氧化铟。

28、锡。0050请参阅图3,在制造该液晶面板200时,除了如同制造该液晶面板100般形成该第一线路130与该第一虚设线路140在该基板110的配线区113,还可以形成该第二线路150与该第二虚设线路160在该基板110的配线区113上,并将该第二线路150设在该显示区112的另一侧边115附近,其中该显示区112的侧边114与另一侧边115相邻,且将该第二虚设线路160设在该显示区112的另一侧边115附近的未设有该第二线路150之处。0051在形成该第二线路150与该第二虚设线路160时,可将该第二虚设线路160毗连于该第二线路150,以使该第二虚设线路160与该第二线路150相应地突出于该基板。

29、110上。0052请参阅图2与图4,在形成该第一线路图案132与该第一虚拟图案142时,一并形成该第二线路图案152与该第二虚拟图案160在该基板110上,且该第二线路图案132与该第一线路图案152可相连。0053在形成该第一绝缘层134与该第一虚设绝缘层144时,一并形成该第二绝缘层154在该第二线路图案152上以及该第二虚设绝缘层164在该第二虚拟图案162上。0054另外,在形成该第二线路150与该第二虚设线路160在该基板110的配线区113时,还可以配置该第二透明导电层156在该第二绝缘层154上,并配置该第二虚设透明导电层166在该第二虚设绝缘层164上,其中该第二透明导电层15。

30、6的材料与该第二虚设透明导电层166的材料可都包含氧化铟锡。0055在形成该第二线路150与该第二虚设线路160在该基板110的配线区113时,可说明书CN101963714ACN101963715A6/6页9以控制该第二虚设线路160突出的高度与该第二线路150突出的高度相等。0056另外,在形成该第二线路150与该第二虚设线路160在该基板110的配线区113时,可以控制该第二线路150突出的高度与该第一线路130突出的高度相等,并控制该第二虚设线路160突出的高度与该第一虚设线路140突出的高度相等。说明书CN101963714ACN101963715A1/4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63714ACN101963715A2/4页1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63714ACN101963715A3/4页12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63714ACN101963715A4/4页1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196371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