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鞋子的脚后跟稳定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鞋子的脚后跟稳定器.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5274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55274A21申请号201410092384422申请日2014031313/826,37620130314US14/189,73320140225USA43B21/3620060171申请人HBN鞋业有限公司地址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塞勒姆市主大道395号72发明人霍华德丹能伯格布莱恩GR休斯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代理人楼高潮54发明名称用于鞋子的脚后跟稳定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人鞋子的脚后跟稳定器,其降低或消除了鞋内脚后跟的向上移动。所述脚后跟稳定器优选包括两个夹持部分或部件,所。
2、述夹持部分或部件在脚的内侧和外侧表面夹持脚后跟,优选在脚后跟的最宽部分之上。所述脚后跟稳定器可直接集成到鞋子中。可选择地,所述脚后跟稳定器可以是可插入到鞋子中的单独插入件。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5274ACN104055274A1/1页21用于人鞋子的脚后跟稳定器,所述稳定器包括第一夹持部分或部件以及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背离鞋子的内表面突出,其中当穿着鞋子时,所述第一夹持部分或部件邻近穿用者脚后跟的内侧表面而且所述第二。
3、夹持部分或部件邻近穿用者脚后跟的外侧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后跟稳定器,其中所述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具有轮廓或凹口,用于容纳穿用者的腓肠神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脚后跟稳定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夹紧部分或部件在穿用者脚后跟的最宽部分上面接触穿用者脚后跟的内侧和外侧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脚后跟稳定器,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分或部件包括顶侧和底侧,所述顶侧具有大体上凸起的形状,所述底侧具有大体上凹面的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脚后跟稳定器,其中所述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包括顶侧和底侧,所述顶侧具有大体上凸起的形状,所述底侧具有大体上凹面的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1。
4、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脚后跟稳定器,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分或部件比所述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大。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脚后跟稳定器,其中所述稳定器是模制到鞋子内表面的。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脚后跟稳定器,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分或部件以及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中的每一个包括多个间隔开的可弹性变形柱或段,其固定到桥接材料上。9根据权利要求1,3至6或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脚后跟稳定器,其中所述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包括两个间隔开的部分,用于容纳穿用者的腓肠神经。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脚后跟稳定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或部件包括背衬。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脚后跟稳定器,还。
5、包括在所述背衬上的粘接部分。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脚后跟稳定器,其中在所述稳定器插入所述鞋子中时,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位于鞋子的顶边缘下方。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脚后跟稳定器,其中在所述稳定器插入所述鞋子中并穿着鞋子时,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在穿用者脚后跟的最宽部分上方接触穿用者脚后跟的内侧和外侧表面。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脚后跟稳定器,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或部件,和/或所述鞋子上的至少一个对准标记或指示器。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脚后跟稳定器,其中所述鞋子是鞋、靴子或运动鞋类,所述运动鞋类选自滑雪靴、高尔夫鞋、钉鞋、自行车鞋、保龄球鞋、溜冰鞋和。
6、轮滑鞋组成的组。权利要求书CN104055274A1/6页3用于鞋子的脚后跟稳定器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0002本申请是于2013年3月14日提交的我们的共同未决申请号13/826,376的部分继续申请。发明领域0003本发明涉及鞋类,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鞋子(FOOTWEAR)的脚后跟运动稳定器,具有的特征是在站立、行走、跑步以及其它使用鞋子的活动过程中提高穿用者的舒适性和性能。0004发明背景0005众所周知,所有类型和尺寸的鞋的后跟都是滑的。通常,有两种类型的移动上下移动和两侧移动。因此,鞋子对穿用者的脚后跟产生的摩擦是常见问题,这会引起穿用者的不适,有时甚至会产生痛苦的水泡、擦伤或其。
7、它伤害。该问题对于男性和女性的正装鞋特别突出。另外,对于用于运动项目的鞋类,如滑雪鞋,后跟打滑不仅可能会引起疼痛和不适,而且会不受穿用者的控制,从而降低了鞋子的性能水平。0006存在各种各样的产品来防止这个问题,但其中很多是无效的或仅部分有效。这些产品,通常是用于女性的正装鞋,通常简单地由位于后跟整个背面的加厚垫构成。其它产品使用位于鞋舌处的垫子,当穿鞋时所述垫子配合在穿用者的脚面。这些产品本质上都通过有效地减小鞋子在从脚后跟到脚趾的长度来防止滑动。其结果是这些产品可能会导致穿用者额外的不适和/疼痛。因此,对上述问题需要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其能够有效地减少或消除鞋子对脚后跟的摩擦而不会引起任何额外。
8、的痛苦或不适,从而为穿用者提高整体的舒适性和性能。0007发明概述0008本发明通过提供用于鞋子的脚后跟稳定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其在后跟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夹紧”穿用者的脚后跟,从而减少了上下移动和两侧移动而无疼痛或不适。现有技术针对鞋子对脚后跟摩擦的解决方案主要集中在鞋子中心后帮的顶部附近的后跟顶部,其中所述摩擦经常发生在抵靠穿用者的跟腱处。然而,因为这些产品不是正确地着眼于减少脚后跟移动,它们根本不起作用,可能导致更多的摩擦,因此更不舒服。0009我们已发现,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在于脚后跟底部在鞋子内的移动。这种移动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例如包括鞋类的设计和/或配合、穿用者脚的大小和。
9、/或形状,或上述情况与类似情况的组合。因此,本文所公开的脚后跟稳定器主要减少了脚后跟底部的移动,优选地,通过稳定脚后跟的较窄部分实现。通过在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夹紧”脚后跟,特别是在脚后跟最宽的部分的上面的位置,所有脚后跟的移动都被更有效地减少或消除了,进而脚后跟的移动所导致的鞋子对脚后跟的摩擦以及伴随的疼痛和不适也被更有效地减少或消除了。0010相应地,本文所公开的脚后跟稳定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或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中每一部分或部件背离鞋子邻近脚后跟的内侧和外侧的内表面突起。当穿着鞋说明书CN104055274A2/6页4子时,所述第一部分或部件将邻近并直接或间接接触穿用者脚后跟的内。
10、侧表面。所述第二部分或部件将邻近并直接或间接接触穿用者脚后跟的外侧表面。所述部分或部件中的任意个或者全部可具有顶侧和底侧,顶侧具有大致凸起的形状,底侧具有大致的凹面的形状。各部分或部件的尺寸可能会有所不同,取决于,例如,穿用者的脚尺寸和形状以及使用所述稳定器的鞋子的类型和设计。考虑到穿用者脚后跟的内侧和外侧表面的尺寸差异,所述第一部分或部件也应比第二部分或部件大。理想地且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分或部件还应该有包括足够深度、长度和宽度的凹口的轮廓,以容纳并防止刺激穿用者的腓肠神经。也可使用各种不同刚度、硬度、柔韧度、密度和其它特性的材料,这取决于,例如,鞋子的类型和设计、穿用者个人的脚和/或鞋子的预。
11、期用途。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脚后跟稳定器可以制造在鞋子本身当中。因此,所述稳定器可被模制在鞋子的内表面中。例如,所述稳定器可以模制到鞋子的鞋跟的内表面中。0012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脚后跟稳定器可制造为单独制品,其可在鞋子制造过程中插入到鞋子中。因此,所述稳定器插入件的第一和第二部分或部件可从共同背衬突出,所述背衬可插入到鞋类子中,使得当穿着鞋子时,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或部件分别邻近并直接或间接接触穿用者的脚后跟内侧和外侧表面。也可使用各种不同柔韧性、手感和其它特性的材料,这取决于,例如,鞋子的类型和设计、穿用者个人的脚和将使用所述插入件的鞋子的预期用途。将所述插入件定位在鞋子中是很重要。
12、的。因此,所述部分或部件应包括粘合剂,以使得稳定器插入件牢固地固定在鞋子内部的适当位置上。所述稳定器插入件还可包括标记或其它指示以帮助正确地在鞋子中对齐插入件。0013如上所述,可改变所述稳定器的尺寸和材料以提供所需级别的舒适度和稳定性。0014附图简要说明0015图1示出了在使用时定位在人右脚的脚后跟稳定器的一种实施方式。0016图2是模制在右脚鞋中的脚后跟稳定器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0017图3是右脚脚后跟稳定器插入件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0018图4是右脚脚后跟稳定器插入件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0019图5是右脚脚后跟稳定器插入件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0020图6是右脚脚后跟稳定器插入件。
13、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0021图7是新的、类似于图5的右脚脚后跟稳定器插入件的一种替代实施方式。0022图8是图7替代实施方式的正视图。0023详细说明0024图1示出了定位于人右脚70的脚后跟稳定器1的后视图。所述稳定器1包括第一夹持部分或部件10以及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20。在使用时,所述脚后跟稳定器可定位于鞋或其它类型的鞋子内,使得当穿着所述鞋子时,所述第一夹持部分或部件10将定位成邻近穿用者脚后跟的所述内或“里”表面72,而且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20将定位成邻近穿用者脚后跟的所述外或“外侧”表面74,如图1所示。对于人的左脚来说,第一和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的相对位置将是图1中所示位置的镜像。。
14、即,从人左脚的类似后视图来看,所述内表面和第一夹持部分或部件将出现在脚的“内侧”或右侧,所述外表面和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将出现在脚的“外侧”或左侧。0025如图1所示,当从脚后跟的后部观察时,人的脚后跟具有“梨形”外观。因此,当从说明书CN104055274A3/6页5内表面向外表面测量厚度时,脚后跟最宽的厚度应该在脚底部附近。脚后跟的厚度在脚后跟顶部附近减小。因此,所述脚后跟稳定器的位置应高于脚后跟的最宽部分76,如图1所示。这种定位将允许脚后跟稳定器从上面夹住脚后跟的最宽部分。另外,所述脚后跟稳定器将定位在鞋子的鞋口下面,使得它是不可见的或不能以其它方式突出到鞋子的外部。因此,在穿用者脚后跟。
15、的内侧和外侧表面上的第一和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的正确定位可能需要向上或向下调整,这取决于所使用的鞋子和穿用者脚的具体尺寸和形状。0026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可在尺寸和形状上改变。尺寸和形状的变化可能是由于鞋子和穿用者的脚的具体物理特性。然而实际上,除了主要随鞋的尺寸变化的当然尺寸外,人脚的脚后跟的解剖形状几乎没有变化。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部分或部件10和20将成形为大体上匹配穿用者脚后跟的内侧和外侧表面的解剖形状。因此,所述第一夹持部分或部件10包括顶侧12和底侧14,顶侧12具有大体上凸起的形状,底侧14具有大体上的凹面的形状。类似地,所述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20包括具有大体上凸。
16、起形状的顶侧22和具有大体上凹面形状的底侧24。0027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彼此不同,以适应脚后跟的形状。相应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分或部件的尺寸应该大于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这主要是由于脚后跟的内侧表面相对于外侧表面尺寸较大。例如,所述第一夹持部分或部件在尺寸上比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约大30至70,优选约大50。0028所述夹持部分或部件10和20远离背衬突出足够的距离,使得它们将定位成在使用时邻近并与穿用者脚后跟的内侧和外侧表面接触,如上文所述。如果穿用者在使用脚后跟稳定器时穿着袜子或其它针织品,所述夹持部分或部件将通过穿用者的针织品与穿用者的脚后跟间接接触。或者,如果穿。
17、用者在使用脚后跟稳定器时未穿着袜子或其它针织品,所述夹持部分或部件将与穿用者的脚后跟直接接触。对于本发明的目的,这两种情况被视为等同并且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可突出得足够远,在使用时它们在鞋子和穿用者的脚后跟之间被压缩。0029理想地,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20应该进一步为波形轮廓或包括一个凹口26以容纳穿用者的腓肠神经。腓肠神经通常位于脚的外侧或“外”表面上,在踝骨的下面和后面。不适感可由施加在所述神经上的任何压力引起。因此,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是波形轮廓或包括具有足够长度、宽度和深度的凹口,以容纳穿用者的腓肠神经,从而减轻对该神经的任何不期望的压力。
18、。所述凹口应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的与穿着者的脚接触的表面或多个表面上,如图2所示。所述凹口也应具有足够的长度、宽度和深度,以容纳腓肠神经可能接触到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的任何部分。例如,深凹口是3MM宽,并且从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的顶表面延伸到其底表面,这可充分容纳穿用者的腓肠神经。可选择其他尺寸、位置和方向的凹口,取决于这样的考虑所使用鞋子的类型和穿用者脚的具体尺寸和形状。此外,如果需要,宁可具有凹口或轮廓部分20制成两个部分,并分离以容纳穿用者的腓肠神经,即如图8中由虚线80所示。0030脚后跟稳定器1的夹持部分或部件10和20可由多种材料制成。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部分或部件可以是。
19、泡沫材料。例如,可使用牢固的氯丁橡胶/乙烯/丁腈橡胶共混物。可使用不同牢固性、柔韧性、密度、刚度和硬度的其它材料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优选地,所用材料将提供足够的柔韧性,使得其在使用中可在鞋子和穿用者的脚后跟之说明书CN104055274A4/6页6间被压缩,以获得舒适的穿着体验。此外,如果所述材料在制造过程中被安放在鞋中,还必须考虑到持久过程,并且能够在最后去除后恢复到有用的结构。然而,材料也应足够牢固,以有效地减少或消除鞋子内穿用者脚后跟的移动。0031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至少一种额外的材料来覆盖所述脚后跟稳定器。可使用各种材料,但其它特性中,材料的选择要增加或最大化舒适性和耐久。
20、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薄层材料50可覆盖脚后跟稳定器,如图56所示。例如,可使用薄层绒面革、皮革、丝或棉覆盖脚后跟稳定器。也可使用合成材料,如尼龙或聚酯以及上述材料的共混物,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0032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脚后跟稳定器1可直接集成到鞋子上,所述稳定器与鞋子一起使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脚后跟稳定器可直接模制到鞋或其它鞋子上。可选择地,所述脚后跟稳定器可通过本领域中公知的手段安全地固定在鞋或其它鞋子上,例如U形钉、螺钉或粘合剂。0033例如,如图2所示,脚后跟稳定器1可集成到鞋60上。右鞋60具有鞋垫62,当穿鞋时穿用者的脚搁置在所述鞋垫上。鞋帮64安装在鞋垫62上,并。
21、围绕穿用者脚的顶部。所述鞋帮64的最后面部分是鞋跟66,鞋跟66通常比所述鞋帮的其余部分更硬,从而在鞋的后部为穿用者提供更多的支持。第一夹持部分或部件10和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20从鞋帮64的表面伸入到鞋的内部,使得穿鞋时第一夹持部分或部件10将邻近穿用者脚后跟的内侧表面,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20将邻近穿着者脚后跟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可定位在鞋内,使得它们与鞋跟66重叠或部分重叠。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将在穿用者脚后跟的最宽部分的上面位置接触穿着者的脚后跟,但不会高于鞋60的顶部边缘。如上所述,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20也可包括凹口26以容纳穿用者的腓肠。
22、神经。003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脚后跟稳定器1包括单件或插入件,其可插入到鞋子中,如图36所示。所述第一夹持部分或部件10和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20向外突出并远离桥接材料30。因为它的插入件的位置很重要,在一开始,例如使用压敏粘合剂,插入后,所述插入件应当永久地固定到鞋子中。0035所述桥接材料30提供了用于第一和第二夹持部分或部件10和20的支撑结构。所述桥接材料30应当足够大以维持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持部彼此相距适当的距离并与鞋子的鞋垫相距适当的距离,使得在使用脚后跟稳定器时每个夹持部分可接触穿用者脚后跟的内侧和外侧表面。然而,所述桥接材料的优选尺寸可依赖于与使用所述桥接材料的鞋子类型。在一个优。
23、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背衬将完全放置在鞋子的内部,使得当穿着鞋子时所述脚后跟稳定器的任何部分都不突出到鞋子以外或者被看见。0036可选择地,所述脚后跟稳定器可包括单独的夹持部分或部件,使得所述两个夹持部分或部件可单独地插入到鞋子中,即如图2所示。003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脚后跟稳定器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对准指示器40,以协助穿用者在鞋子内正确地对准所述稳定器。所述指示器可包括指示或图形标记,如直线、圆圈和箭头、文字标记、物理标记,如孔或突起,或上述方式的组合。0038如图4所示,所述脚后跟稳定器可进一步包括标签42,以帮助穿用者在鞋子内适当的放置所述稳定器。标签42可包括,例如,术语,诸如“内。
24、”和“外”、“里侧”和“外侧”或说明书CN104055274A5/6页7“右”和“左”以表示鞋子内稳定器的正确位置。0039所述桥接材料30进一步包括后表面32,如图56所示。后表面32可包括粘接部分34。所述粘接部分包括粘合剂,这将使得穿用者能够将插入件牢固地固定到鞋子的内部。各种粘合剂都可以使用,包括例如胶带、双面胶带、胶水、化学粘合剂等。0040图7和8示出了另一个实施方式。在图7和8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脚后跟稳定器包括第一夹持部件102和第二夹持部件104,其具有类似于图3和4所示的脚后跟稳定器的平面形状。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持部件102和104包括桥接材料106,108,所述桥接材料106。
25、,108上安装有多个可弹性变形的段或板110。所述段或板110稍微间隔分开,以使得在制鞋的鞋楦阶段,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持部件102和104尽可能折叠,以使仿形切削最小。然而,在所述鞋的鞋楦制作之后,所述柱或板回弹到其原始尺寸和形状,从而与桥接材料106,108一起形成波形夹持部分或部件。在第一夹持部件102上的弹性变形段或板110之间的间距用于留下不支持段或缺口112,来容纳穿用者的腓肠神经,即类似于图3中的凹口26。0041第一夹持部件或外侧构件102的底部边缘,作为与脚后跟接触的脚后跟稳定器的一部分,应该在袜底的顶部边缘上方的10MM和30MM之间,理想地为约20MM,对于美国女性尺寸6。外。
26、侧构件的内侧缘应离鞋跟的中心线在8MM和28MM之间,理想地为约18MM,对于美国女性尺寸6。0042第二夹持部件内侧构件104的底部边缘,作为与脚后跟接触的脚后跟稳定器的部分,应该在袜底的顶部边缘上方的8MM和28MM之间,理想地为约18MM,对于美国女性尺寸6。外侧构件的内侧缘应离鞋跟的中心线在8MM和28MM之间,理想地为约18MM,对于美国女性尺寸6。0043所述脚后跟稳定器可被所有类型的鞋子使用,包括但不限于防滑鞋、系带鞋、靴子、高跟鞋、低跟鞋、平跟鞋、休闲鞋、牛津鞋及其它任何类型的鞋或靴子。所述脚后跟稳定器也可被所有类型的运动鞋包括专门的鞋子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滑雪靴、高尔夫鞋、田径。
27、鞋、自行车鞋、保龄球鞋、旱冰鞋、溜冰鞋等。此外,任何类型的鞋子,只要其中穿用者的脚后跟能够被稳定在鞋子内,都被本发明的范围所覆盖。0044本发明的脚后跟稳定器为平跟鞋和低跟鞋以及中高跟鞋提供了许多好处,包括0045对于平跟和低鞋跟00461在行走时减少脚后跟滑动00472减少潜在的脚后跟水泡形成00483足部在鞋中间00494改善了脚后跟的固定00505提高了对脚后跟骨(跟骨)的支持00516较少鞋的后跟的热量积聚0052对于中高跟鞋00531在行走时提高稳定性00542减少对脚趾的夹持/挤压潜在地降低槌状趾形成00553潜在地减少拇囊炎压力00564潜在地降低前脚掌压力00575改善脚后跟磨。
28、损说明书CN104055274A6/6页800586更好的平衡0059应当强调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特别是任何“优选”实施方式仅仅是能够实现的可能示例,仅仅用于对所公开系统和方法的原理的清楚理解。可对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做出许多变化和修改而基本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所有这些修改和变化都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受到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说明书CN104055274A1/5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55274A2/5页10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55274A103/5页11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55274A114/5页12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4055274A125/5页13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4055274A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