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轮机与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联合循环.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971537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33140.3

申请日:

2008.01.25

公开号:

CN101493019A

公开日:

2009.07.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01K 23/02公开日:20090729|||公开

IPC分类号:

F01K23/02

主分类号:

F01K23/02

申请人:

杨时杰

发明人:

杨锡尧

地址:

200051上海市长宁区天山支路39弄18号609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用蒸汽轮机和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组成一个蒸汽轮机与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联合循环。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组由涡轮、涡轮轴、增压泵轮和膨胀室壳体组成。在膨胀室壳体上设置一个与膨胀室壳体低热阻连接的换热器;在膨胀室内设置一个内置筒形夹套式换热器。本发明应用科学手段来弥补传统技术无法大幅度提高热机效率的缺陷,用科学的智慧来弥补西方技术的不足。在烟气和乏汽能量的双重作用下,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将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巨大输出动力。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采用增压泵轮可使膨胀室壳体内的气体获得一定的压力,从而提高涡轮发动机的效率。采用一级增压泵轮可使发动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权利要求书

1.  蒸汽轮机与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联合循环,由蒸汽轮机和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组成,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组由涡轮、涡轮轴、增压泵轮和膨胀室壳体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膨胀室壳体上含有一个与膨胀室壳体低热阻连接的换热器,换热器含有一个与蒸汽轮机乏汽管路相连接的输入端口和一个与锅炉给水装置相连接的输出端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循环,其特征在于膨胀室壳体内含有一个内置筒形夹套式换热器,内置筒形夹套式换热器含有一个与锅炉烟道相连接的烟气入口和一个与大气连通的烟气出口。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循环,其特征在于含有一个与膨胀室壳体一体制造的壳体换热器。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循环,其特征在于在增压泵轮的上方含有一个钟型整流罩和/或在涡轮发动机涡轮的下方含有一个钟型整流罩。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循环,其特征在于壳体换热器上含有绝热层。

说明书

蒸汽轮机与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联合循环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轮机与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联合循环。
背景技术
多少年来,传统热电技术一直只能停留在理论值的1/3的效率的阶段。直到上世纪末,终于突破亚临界制造技术的束缚,才使热机效率越过了40%的大关。如今,虽已研制成功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但最高效率也不可能超过50%,仍然还有剩余50%以上的热能未被利用。尽管现有技术的锅炉利用效率已经极高,也尽管采用了第二次对加热蒸汽后的燃气进行了热交换的再利用,但仍然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热量,从烟道出口被白白浪费掉。能量损失更大的部分,是在第三段低压透平后排放的蒸汽,即便是100℃的蒸汽凝结为100℃的热水,所释放的能量也大得惊人,何况第三段低压蒸汽透平后所排放的温度在100℃以上。如果现在对提升效率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技术层面再进行改进,其提升空间也是极其有限的,因为超超临界的机组已经接近技术的极限,无论多么努力,发电效率已不可能大幅度再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蒸汽轮机与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联合循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用蒸汽轮机和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组成一个蒸汽轮机与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联合循环。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由涡轮、涡轮轴、增压泵轮和膨胀室壳体组成。在膨胀室壳体上设置一个与膨胀室壳体低热阻连接的换热器,换热器含有一个与蒸汽轮机乏汽管路相连接的输入端口和一个与锅炉给水装置相连接的输出端口。进一步,在膨胀室壳体内设置一个内置筒形夹套式换热器,内置筒形夹套式换热器含有一个与锅炉烟道相连接的烟气入口和一个与大气连通的烟气出口。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优化:采用与一个与膨胀室壳体一体制造的壳体换热器:在增压泵轮的上方设置钟型整流罩和/或在涡轮的下方设置钟型整流罩:在壳体换热器上设置绝热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将从烟道口排放的烟气和从蒸汽轮机排放的乏汽能量再次加以利用,能大大提高现有热电厂的发电效率。专门针对利用这些剩余低品位能量的发动机,即大功率尧式低品位能量涡轮发动机由此而诞生。本发明应用科学手段来弥补传统技术无法大幅度提高热机效率的缺陷,用科学的智慧来弥补西方技术的不足。现代发电厂所使用的蒸汽轮机一般功率都很大,因此只需安排一台大功率机组就可与尧式低品位能量涡轮发动机实现联合循环。当然采用多台组合方式也可以、甚至性能更好,可采用均布式方法来完成。在膨胀室壳体上设置一个与膨胀室壳体低热阻连接的换热器,换热器采用一个与蒸汽轮机乏汽管路相连接的输入端口和一个与锅炉给水装置相连接的输出端口:将从膨胀室壳体下端的出水口流出的冷凝水,经过机外加压后,重新送回到燃烧锅炉循环使用。大功率、低品位涡轮发动机,此时毅然成为一台100%不再使用冷却液的散热装置,真实替代了传统热电技术的冷凝塔而自身获得的散热能量,即可转化为涡轮发动机的输出动力。
进一步,对从烟道上排放出去的燃煤废气加以利用。具体方法包括两种:方法一:将烟道管道排放的废气,与尧式一型发动机膨胀室壳体下端的进气管路相连接。由于膨胀室内存有一定的低压,所以燃煤废气不会自动进入,反而会形成倒灌而进入烟道。因此,必须在管道的连接处,增设一台风扇,强行将废气送入膨胀室壳体内,实现废气的第二次做功。风扇提供的压力,应与尧式一型发动机的增压泵轮产生的压力相同,以保证空气进入和废气灌入能同时进行,并获得一个稳定的配比。由于强制风扇耗用的功率很大,将废气直接灌入到膨胀室壳体内的方式,价值不一定很大。因此也可采用方法二:采用内置筒形夹套式换热器为低品位发动机提供热能。烟气通过内置式换热器加热膨胀室壳体内的气体。这两种方式哪种更好,须由实验决定。在烟气和乏汽能量的双重作用下,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将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巨大输出动力。
蒸汽轮机与本发明低品位涡轮发动机实现联合循环,共有五种不同结构和组合方式,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采用一级增压泵轮和一级动力涡轮的工作制式,此种工作方式已经无需再设齿轮箱,具有机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成本低的特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蒸汽轮机与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联合循环实施例的结构剖示图。
图中1.蒸汽轮机,2.涡轮发动机,3.锅炉,4.高压蒸汽管,5.汽轮发电机,6.乏汽管路,7.输入端口,8.膨胀室壳体,9.壳体换热器,10.输出端口,11.涡轮,12.涡轮轴,13.增压泵轮,14.钟型整流罩,15.进风架,16.输出端,17.涡轮发电机,18.内置筒形夹套式换热器,19.锅炉烟道,20.烟气入口,21.烟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蒸汽轮机1与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2组成一台蒸汽轮机与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联合循环。锅炉3产生的高压蒸汽通过高压蒸汽管4进入蒸汽轮机1做功驱动汽轮发电机5。从蒸汽轮机1出来的乏汽通过与蒸汽轮机1的乏汽管路6相连接的输入端口7进入与涡轮发动机2膨胀室壳体8一体制造的的壳体换热器9。壳体换热器9通过输出端口10与锅炉3给水装置相连接。涡轮11、涡轮轴12、增压泵轮13和膨胀室壳体8一起组成一台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在增压泵轮13上方和涡轮11的下方各含有一个钟型整流罩14。在膨胀室壳体8的下方是一个进风架15。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2通过输出端16连接涡轮发电机17。在膨胀室壳体8内,还有一个内置筒形夹套式换热器18,内置筒形夹套式换热器18带有一个与锅炉烟道19相连接的烟气入口20以及一个与大气连通的烟气出口21。
图1所示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从蒸汽轮机1输出的乏汽与锅炉烟道19内的烟气通过壳体换热器9和内置筒形夹套式换热器18使膨胀室壳体8内空气膨胀产生势能推动涡轮11转动,并通过涡轮轴12带动增压泵轮13使得从进风架15进入膨胀室壳体8的空气增压。增压的空气经过两个换热器的加热产生更大的压力,推动涡轮11加速转动。这又使得增压泵轮13的增压作用进一步增强,由此形成雪崩反应,使涡轮发动机2迅速达到满功率输出。这些输出功率通过涡轮发电机17转化为电能输出。气体在膨胀室壳体8内以螺旋方式上升可以充分搅拌,提高气体的换热效率。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这股搅动的势能,更有利于转化为涡轮的输出动力。壳体换热器9带有绝热层以减少热损。

蒸汽轮机与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联合循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蒸汽轮机与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联合循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蒸汽轮机与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联合循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蒸汽轮机与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联合循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汽轮机与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联合循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用蒸汽轮机和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组成一个蒸汽轮机与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联合循环。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组由涡轮、涡轮轴、增压泵轮和膨胀室壳体组成。在膨胀室壳体上设置一个与膨胀室壳体低热阻连接的换热器;在膨胀室内设置一个内置筒形夹套式换热器。本发明应用科学手段来弥补传统技术无法大幅度提高热机效率的缺陷,用科学的智慧来弥补西方技术的不足。在烟气和乏汽能量的双重作用下,尧式一型涡轮发动机将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巨大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