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需要大量待配置的设置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该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的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已经变得更加多功能化并且更复杂,因此它们具有的设置项目的数量日益增加。由此,在用户用来执行设置的用户界面上,分级显示或在不同的画面上显示设置项目,这需要用户在多个画面上执行设置。
尤其在最初安装(初始安装时)或替换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时,维护人员或管理员在初始设置时,不得不对该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配置诸如网络相关类、箱(box)相关类、地址相关类和用户信息相关类的各种设置项目。如上所述,这些设置项目需要在各个关联配置画面上进行配置,比较麻烦。
为了解决该问题,已经提出了如下的技术:提供一种基准装置,其使得能够从用户期望进行设置的期望装置来参照该基准装置中存储的设置信息,并且将从该设置信息提取的信息导入到该期望装置中,从而完成对期望装置的设置(日本特开平11-161441号公报)。该提议基于以下构思:在相同的环境下使用的设备组仅需要以相同方式进行设置。
在上述的日本特开平11-161441号公报中,需要装置的特定配置的设置项目的相关信息不能被直接导入到另一装置中,因此从相关信息要被导入到期望装置的设置项目的范围排除这些设置项目。因此,需要根据设置信息的类型提前确定是否可以从基准装置导入信息。例如,在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络协议)网络中用作用于识别装置的信息的IP地址为各个装置所固有,因此禁止将IP地址直接导入到其他装置中。
但是,如上所述,针对诸如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的信息处理装置,具有大量的待配置的设置信息的项目,因此用户逐项确定是否导入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此外,即使针对相同的设置项目,依据装置的用途也有不同的情况,包括可以应用与基准装置相同的设置的情况,和可以针对各信息处理装置特定配置设置项目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轻将设置信息导入到信息处理装置的维护人员或管理员的工作负担的信息处理装置,尤其是在将设置项目分类为共同设置项目和装置特定设置项目时、进一步减轻用户的负担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有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所述方法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包括用户界面,用户能够经由该用户界面执行输入操作,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存储单元,其被构造为存储设置信息,该设置信息包含操作控制所需的多个设置、以及针对各设置的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用于识别所述设置是共同设置项目还是装置特定设置项目;改变单元,其被构造为根据用户经由所述用户界面给出的特定指令,改变针对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设置信息的所述多个设置中的至少两个的各个的所述识别信息;以及输出单元,其被构造为向外部输出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设置信息。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包括用户界面,用户能够经由该用户界面执行输入操作,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其被构造为从外部获取设置信息,该设置信息包含操作控制所需的多个设置、以及针对各设置的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用于识别所述设置是共同设置项目还是装置特定设置项目;存储单元,其被构造为在针对通过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设置信息中的设置的所述识别信息是共同设置项目时可操作,以存储所述共同设置项目的设置;以及显示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在针对通过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设置信息中的设置的所述识别信息是装置特定设置项目时可操作,以使所述装置特定设置项目显示在所述用户界面上,以提示用户执行用于输入特定设置的输入操作。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用户界面,用户能够经由该用户界面执行输入操作,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存储设置信息,该设置信息包含操作控制所需的多个设置、以及针对各设置的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用于识别所述设置是共同设置项目还是装置特定设置项目;根据用户经由所述用户界面给出的特定指令,改变针对所存储的所述设置信息的所述多个设置中的至少两个的各个的所述识别信息;以及向外部输出所存储的所述设置信息。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包括用户界面,用户能够经由该用户界面执行输入操作,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外部获取设置信息,该设置信息包含操作控制所需的多个设置、以及针对各设置的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用于识别所述设置是共同设置项目还是装置特定设置项目;在针对所获取的所述设置信息中的所述设置的所述识别信息是共同设置项目时,存储所述共同设置项目的设置;以及在针对所获取的所述设置信息中的设置的所述识别信息是装置特定设置项目时,使所述装置特定设置项目显示在所述用户界面上,以提示用户执行用于输入特定设置的输入操作。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程序,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用户界面,用户能够经由该用户界面执行输入操作,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存储设置信息,该设置信息包含操作控制所需的多个设置、以及针对各设置的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用于识别所述设置是共同设置项目还是装置特定设置项目;根据用户经由所述用户界面给出的特定指令,改变针对所存储的所述设置信息的所述多个设置中的至少两个的各个的所述识别信息;以及向外部输出所存储的所述设置信息。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程序,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用户界面,用户能够经由该用户界面执行输入操作,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外部获取设置信息,该设置信息包含操作控制所需的多个设置,以及针对各设置的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用于识别所述设置是共同设置项目还是装置特定设置项目;在针对所获取的所述设置信息中的设置的所述识别信息是共同设置项目时,存储所述共同设置项目的设置;以及在针对所获取的所述设置信息中的设置的所述识别信息是装置特定设置项目时,使所述装置特定设置项目显示在所述用户界面上,以提示用户执行用于输入特定设置的输入操作。
根据本发明,可以减轻将设置信息导入到信息处理装置的维护人员或管理员的工作负担。尤其是,在将设置项目分类为共同设置项目和装置特定设置项目时,可以进一步减轻用户的工作负担。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并入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框图。
图2是示出各信息处理装置的软件结构的框图。
图3是信息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4A和图4B是示出信息处理装置的设置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在将设置信息从导出侧的信息处理装置导入到导入侧的信息处理装置时执行的操作的示例的图。
图6是示出数据表的示例的图。
图7是示出显示在导入侧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操作部等上的装置特定配置UI的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显示在导出侧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操作部等上的初始设置/登记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用户按下基本配置完成按钮的定时的识别信息的设置差异的图。
图10是在用户按下导出侧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基本配置完成按钮时执行的基本配置完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当用户按下基本配置完成按钮后、在导出侧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操作期间改变设置时由导出侧的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识别信息改变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由导入侧的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设置导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13A到图13C是示出存储在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导出侧的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多个数据表的示例的图。
图14是示出在按下基本配置完成按钮后显示在导出侧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操作部等上的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5是示出在将外部记录介质连接到导入侧的信息处理装置时显示在导出侧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操作部等上的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6是由导入侧的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设置导入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示出其实施例的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
图1是并入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框图。
参照图1,在信息处理系统中,多个(在图1中为3个)信息处理装置110、120和130经由诸如LAN 100的通信构件彼此可通信地连接。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110、120和130各自均通过输入和输出图像、发送和接收图像并执行各种图像处理的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MFP)实现,但是这不具有限制意义。
信息处理装置110由扫描器113、打印机114、控制器111、作为用户界面的操作部112和外部记录介质115组成。
扫描器113、打印机114、操作部112和外部记录介质115连接到控制器111,由来自控制器111的命令控制。
信息处理装置120由扫描器123,打印机124,操作部122和用于控制扫描器123、打印机124、操作部122的控制器121组成。
信息处理装置130由扫描器133,打印机134,操作部132和用于控制扫描器133、打印机134、操作部132的控制器131组成。与控制器111类似,控制器121和131可以连接有外部记录介质115。
接着,将参照图2说明信息处理装置110、120和130的软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110、120和130的软件结构相同,因此对信息处理装置110的软件结构给出说明。
在图2中,用户界面(以下称作“UI”)模块201针对信息处理装置110的各种操作以及配置或设置,在装置和操作者的操作之间进行调停。该模块201响应于操作者的操作,将输入信息传输到后述的各种模块,以针对处理或针对数据设置做出请求。
地址簿模块202管理数据交付目的地、通信目的地等。通过经由UI模块201的操作,可以向通过地址簿模块202管理的数据中添加数据,或从通过地址簿模块202管理的数据中删除或获取数据。此外,通过操作者的操作,地址簿模块202将数据交付/通信目的地信息提供到后述的模块。
Web服务器模块203响应于来自Web客户的请求,将信息处理装置110的管理信息通知给该Web客户(例如主机)。该信息处理装置110的管理信息经由综合发送模块204、远程复印扫描模块209、远程复印打印模块210和控制API模块218被获取,并经由HTTP模块212、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络协议)通信模块216和网络驱动器217被发送到Web客户。
Web浏览器模块211用于从互联网或内联网上的各种网站(主页)读取信息并显示该信息。
综合发送模块204控制数据分发。综合发送模块204将操作者经由UI模块201指定的数据分发到操作者所指定的通信(输出)目的地。此外,在操作者指示要使用信息处理装置110的扫描器功能生成的用于分发的数据时,综合发送模块204使控制API模块218操作信息处理装置110以生成该数据。
此外,综合发送模块204包括P550模块205、电子邮件模块206、数据库模块207和DP(Datagram Protocol:数据报协议)模块208。
在将打印机指定为输出目的地时执行P550模块205。在将电子邮件地址指定为通信目的地时执行电子邮件模块206。在将数据库指定为输出目的地时执行数据库模块207。在将与信息处理装置110类似的信息处理装置指定为输出目的地时执行DP模块208。
远程复印扫描模块209使用信息处理装置110的扫描器功能读取图像信息并将读取的图像信息输出到经由网络等连接到信息处理装置110的另一信息处理装置。这使得能够使用其他信息处理装置执行通过信息处理装置110执行的复印功能。
远程复印打印模块210使用信息处理装置110的打印机功能,打印出通过经由网络等连接到信息处理装置110的另一信息处理装置获取的图像信息。这使得能够使用其他信息处理装置执行通过信息处理装置110执行的复印功能。
HTTP模块212由信息处理装置110用来执行HTTP通信。HTTP模块212使用TCP/IP通信模块216来提供针对Web服务器模块203和Web浏览器模块211的通信功能。HTTP模块212与Web上使用的包括HTTP在内的各种协议兼容,尤其还使用安全协议,提供通信功能。
LPR(Line Printer Daemon:行式打印机守护进程)模块213使用TCP/IP通信模块216来提供针对综合发送模块204中的P550模块205的通信功能。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模块214使用TCP/IP通信模块216来提供针对综合发送模块204中的电子邮件模块206的通信功能。
SLM(Salutation Manager:Salutation管理器)模块215提供针对综合发送模块204中的数据库模块207和DP模块208的通信功能。此外,SLM模块215还使用TCP/IP通信模块216,提供针对远程复印扫描模块209和远程复印打印模块210的通信功能。
TCP/IP通信模块216使用网络驱动器217提供针对上述各个模块的网络通信功能。网络驱动器217控制物理连接到网络的各系统部分。
控制API模块218针对综合发送模块204和其他上游模块提供与包括作业管理器模块219的下游模块的接口。控制API模块218由此用于减轻上游模块和下游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从而提高各模块的多功能性。
作业管理器模块219对上述模块经由控制API模块218指定的各种处理进行解释,并对编解码器管理器模块220、扫描管理器模块224和打印管理器模块226给出指令。此外,作业管理器模块219对通过信息处理装置110的硬件执行的处理进行集中控制。
编解码器管理器模块220在由作业管理器模块219指定的处理中,对各种类型的数据压缩和扩展进行管理和控制。
FBE编解码器模块229使用FBE格式,对在通过作业管理器模块219或扫描管理器模块224执行的扫描处理中扫描的数据进行压缩。
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 Group:联合图像专家组)编解码器模块222用于对在通过作业管理器模块219或扫描管理器模块224执行的扫描处理中扫描的数据进行JPEG压缩。此外,JPEG编解码器模块222还在由打印管理器模块226执行的打印处理中对JPEG压缩后的打印数据进行扩展。
MMR(Modified Modified READ:改进的二维压缩编码)编解码器模块223用于对在通过作业管理器模块219或扫描管理器模块224执行的扫描处理中扫描的数据进行MMR压缩。此外,MMR编解码器模块223还在由打印管理器模块226执行的打印处理中对MMR压缩后的打印数据进行扩展。
扫描管理器模块224对由作业管理器模块219指定的扫描处理进行管理和控制。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驱动器225提供扫描管理器模块224与内部连接到信息处理装置110的扫描器113之间的通信接口。
打印管理器模块226对由作业管理器模块219指定的打印处理进行管理和控制。引擎接口模块227提供打印管理器模块226与打印机114之间的接口。
并行端口驱动器228提供在经由并行端口向未示出的输出设备输出数据时的接口。
接着,将参照图3说明信息处理装置110、120和130的硬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110、120和130的硬件结构相同,因此对信息处理装置110的硬件结构给出说明。
如图3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10包括用于控制装置的整体操作的控制器111。控制器111连接到作为图像输入设备的扫描器113和作为图像输出设备的打印机114,用于控制扫描器113和打印机114,并经由LAN和公用通信线路执行图像信息和设备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控制器111具有CPU 301。CPU 301经由系统总线307连接到RAM302、ROM 303、HDD 304、图像总线接口305、操作部接口306、网络接口308、调制解调器309和外部存储接口317。
RAM 302是用于提供针对CPU 301的工作区域的存储器。RAM 302还用作用于临时存储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ROM 303是引导ROM,并且存储用于系统的引导程序。HDD 304存储系统软件和图像数据等。
操作部接口306提供与操作部112的接口,该接口用于从操作部112输入信息和将信息输出到操作部112。操作部接口306将要被显示在操作部112上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操作部112。操作部接口306还发挥将用户经由操作部112输入的信息传输到CPU 301的作用。
网络接口308连接到LAN,用于从LAN输入信息和将信息输出到LAN。调制解调器309连接到公用通信线路,用于从公用通信线路输入信息和将信息输出到公用通信线路。
图像总线接口305是在系统总线307和用于高速传输图像数据的图像总线310之间进行连接、并且同时转换图像数据的数据结构的总线桥。
RIP(Raster Image Processor:光栅图像处理器)311、设备接口312、扫描器图像处理器313、打印机图像处理器314、图像旋转部315和图像压缩部316连接到图像总线310。
RIP 311将经由LAN接收的PDL(Page Description Language:页面描述语言)码光栅化为位图图像。设备接口312将扫描器113和打印机114连接到控制器111,并对图像数据执行同步-异步或异步-同步的转换。扫描器图像处理器313对输入图像数据执行校正、处理和编辑。
打印机图像处理器314对要打印出的图像数据执行校正、分辨率转换等。图像旋转部315旋转图像数据。图像压缩部316通过JPEG对多值图像数据执行扩展和压缩处理,并且通过例如JBIG、MMR或MH对2值图像数据执行扩展和压缩处理。
外部存储接口317连接到可拆装外部记录介质115,并用于将信息处理装置110中的数据和图像存储到外部记录介质115中,或将外部记录介质115中的数据写入到信息处理装置110的HDD 304等中。
接着,将参照图4A和图4B说明信息处理装置的设置信息的示例。
在图4A和图4B中,附图标记401表示用于装置整体的共同设置信息的分类,即控制装置的整体操作所需的设置的组。
附图标记402表示复印和扫描设置信息的分类,即关于复印操作和扫描操作的设置的组,附图标记403表示网络相关设置信息的分类,即网络连接所需的网络相关设置的组。附图标记404表示发送和接收设置信息的分类,即,用于通过FAX等发送和接收数据所需的设置的组。
附图标记405表示报告设置信息的分类,即关于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结果记录为历史记录的报告的设置项目的组。此外,附图标记406表示系统相关设置信息的分类,即用于控制装置整体的设置项目的组。在本实施例中,对上述多组设置进行集中配置。
接着,将参照图5给出在将设置信息从信息处理装置110导入到信息处理装置120时执行的操作的示例的说明。
信息处理装置110是已经在工作并且已经实际配置了设置的设备。用户503将外部记录介质115连接到信息处理装置110,并使得执行用于导出设置信息的处理,从而使得将存储在信息处理装置110中的数据表505(将后述)存储到外部记录介质115中,该数据表505包含设置的组和指示各设置是共同设置项目还是装置特定设置项目的识别信息。
接着,当用户503将外部记录介质115连接到信息处理装置120时,在数据表505中被识别为共同设置项目的设置信息项目的各项被自动导入到信息处理装置120,并存储在设置信息存储模块中。
另一方面,对于在数据表505中被识别为装置特定设置项目的设置信息项目的各项,在例如信息处理装置120的操作部122上显示装置特定设置UI 506(将后述),用于提示用户将特定的数据输入到该项目。
接着,将参照图6说明数据表505。
如图6所示,数据表505是从信息处理装置110导出并导入到信息处理装置120的数据,并且包含针对信息处理装置120配置的设置项目。
数据表505包含至少三种信息,即通过将设置项目转换为各个ID而产生的信息、设置和识别信息。另外,为了进行有效的设置处理,数据表505需要作为指示各数据项目的结构的标识符的数据类型以及指示数据长度的数据大小属性。
数据表505被写入并存储在诸如信息处理装置110的HDD 304的非易失存储区域中。在执行导出操作时,从非易失存储区域读出数据表505,并存储到外部记录介质115中。当数据表505被导入到信息处理装置120中时,将数据表505从外部记录介质115读出到将要被配置的信息处理装置120中。
在数据表505中,设置项目(由设置项目转换成的各个ID代表)被分组成图4A和图4B所示的各种分类。这里,各ID本身可以是数值或字符串,只要其是能够在系统之间唯一交换的数据。
在数据表505的“识别信息”栏中,与各ID关联地描述由各ID代表的项目是共同设置项目还是装置特定设置项目,从而如同以上参照图5所说明的,共同设置项目的各设置被自动导入到信息处理装置120中,然而对于装置特定设置项目的各设置,在例如信息处理装置120的操作部122上显示装置特定设置UI 506,用于提示用户503进行输入。
接着,将参照图7说明显示在例如信息处理装置120的操作部122上的装置特定设置UI 506。
如图7所示,装置特定设置UI 506显示各设置项目701以及与各设置项目701分别关联的输入字段702到706。
如图7所示列举的各设置项目701是在执行导入操作时在数据表505中被识别为装置特定设置项目的项。
输入字段702,703和706提示用户输入字符串的所在,使得用户在其中输入字符。另外,如同输入字段704和705的情况,针对可从多个设置项目选择的设置项目,按下箭头按钮以切换到专用设置UI,从而提示用户执行包括选择操作的输入操作。
图8是示出显示在信息处理装置110的操作部112等上的初始设置/登记画面800的示例的图。
在初始设置/登记画面800上,按钮801到810用于针对分类的设置项目执行向各个关联的配置画面的转变,基本配置完成按钮811是用于指示装置的基本配置的完成的特定指示构件的示例。通过按下基本配置完成按钮811,在按下基本配置完成按钮811时的针对设备的所有设置信息项目的各项的识别信息被设置为共同设置项目。此外,在按下基本配置完成按钮811后设置改变的设置项目经历用于将针对该设置项目的识别信息设置为装置特定设置项目的处理。
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用户按下基本配置完成按钮811的定时的、识别信息的设置差异的图。
参照图9,情况1是在信息处理装置110出厂时按下基本配置完成按钮811的情况,情况2是在输入一定量的用户环境信息后按下基本配置完成按钮811的情况。图9示出在信息处理装置110被使用了一定时间后、数据表505被导出时所展示的数据表505中的识别信息的状态。假定情况3为即将导出数据表505之前按下基本配置完成按钮811的情况。
从图9可知,在情况1中,在出厂时将针对所有设置(设置信息)的各项的识别信息设置为共同设置项目,并且将针对在出厂后已经经历任意改变的所有设置的各项的识别信息改变为装置特定设置项目。因此,针对在出厂后没有被用户改变的各个设置的识别信息为共同项目。图9例示的示例示出在出厂后配置(改变)“管理员名称和安装场所”,“DNS、DHCP、代理和POP”,“协作设备的地址”,“默认的进纸器/出纸器”和“报告设置”的情况,因此这些项目均被设置为装置特定设置项目。在情况2中,由于假定在输入一定量的用户环境信息后按下基本配置完成按钮811,之后信息处理装置110被使用了一定时间,因此针对几个基本设置(包括用户网络环境的设置)的各个的识别信息仍然被设置为共同设置项目。更具体而言,在例示的示例中,图9例示以下情况:通过用户配置(改变)“管理员名称和安装场所”,“DNS、DHCP、代理和POP”,“协作设备的地址”来将针对这些项目的各项的识别信息改变为装置特定设置项目,但是之后,按下基本配置完成按钮811以将其上的识别信息改变为共同设置项目,随后通过用户配置(改变)“默认的进纸器/出纸器”和“报告设置”,以将针对这些项目的各项的识别信息改变为装置特定设置项目。因此,与情况1不同,虽然在出厂后改变“管理员名称和安装场所”,“DNS、DHCP、代理和POP”,“协作设备的地址”,但是它们为被识别为共同设置项目。另一方面,在按下基本配置完成按钮811后配置(改变)“默认的进纸器/出纸器”和“报告设置”,因此它们均被识别为装置特定设置项目。在情况3中,针对所有设置的各项的识别信息处于改变为共同设置项目的状态。情况3是在即将导出数据表505之前按下基本配置完成按钮811的情况,即,在按下基本配置完成按钮811后不配置(改变)项目的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所有设置的各项的识别信息处于设置为共同设置项目的状态。
如上所述,通过在各种使用情况下按下基本配置完成按钮811,能够容易地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在共同设置项目和装置特定设置项目之间设置针对各个设置项目的识别信息。
接着,将参照图10,对在用户按下导出侧的信息处理装置110的基本配置完成按钮811时执行的基本配置完成处理给出说明。通过CPU 301将存储在信息处理装置110的ROM 303、HDD 304等中的关联程序加载到RAM 302中,执行图10中的各个步骤。
在步骤S1000中,在按下基本配置完成按钮811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001。
在步骤S1001中,CPU 301开始针对所有设置的各项的基本配置完成处理,接着处理进行到步骤S1002。
在步骤S1002中,CPU 301将数据表505的识别信息字段改写为“共同”,从而将针对所有设置的各项的识别信息设置为共同设置项目,随之结束本处理。
接着,参照图11,对用户在按下基本配置完成按钮811后在导出侧的信息处理装置110的操作期间改变设置时,通过导出侧的信息处理装置110执行的识别信息改变处理给出说明。通过CPU 301将存储在信息处理装置110的ROM 303、HDD 304等中的关联程序加载到RAM 302中,执行图11中的各个步骤。
首先,在步骤S1101中,当用户改变数据表505中的设置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102。
在步骤S1102中,CPU 301确定过去是否按下了基本配置完成按钮811。如果过去按下了基本配置完成按钮811,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1103,而如果过去没有按下基本配置完成按钮811,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101。
在步骤S1103中,CPU 301在数据表505中,将针对所改变的设置的识别信息改变为“装置特定”,接着处理返回到步骤S1101。
接着,将参照图12,说明通过导入侧的信息处理装置120执行的设置导入处理。通过CPU 301将存储在信息处理装置120的ROM 303、HDD 304等中的关联程序加载到RAM 302中,执行图12中的各个步骤。为了便于说明,信息处理装置120的CPU 301在以下将被称作CPU 301A。
在步骤S1200中,在经由连接到信息处理装置120的外部记录介质115获取在图10和图11中的处理中通过导出侧的信息处理装置110生成的数据表505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201。
在步骤S1201中,CPU 301A开始针对在步骤S1200中获取的所有设置的导入处理。
在步骤S1202中,CPU 301A确定针对设置的识别信息是否处于设置为装置特定设置项目的状态。如果识别信息不处于设置为装置特定设置项目的状态而处于设置为共同设置项目的状态,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1203,而如果识别信息处于设置为装置特定设置项目的状态,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1204。
在步骤S1203中,CPU 301A将数据表505的设置直接存储在信息处理装置120的HDD 304等中,从而使所存储的设置反映到信息处理装置120的设置信息上。
在步骤S 1204中,CPU 301A将这些设置项目写入到用于管理需要根据逐个装置进行配置的设置项目的装置特定设置项目输入数据表中。
在针对所有设置执行上述处理后,在步骤S1205中,CPU 301A执行显示控制以在例如操作部122上显示装置特定设置UI 506,用于提示用户针对被确定为需要根据逐个装置进行配置的各项目输入设置。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导出侧的信息处理装置110的设置信息被导入到导入侧的信息处理装置120时,能够容易地确定是否可以导入各设置信息的设置。此外,能够容易地根据使用情况,在共同设置项目和装置特定设置项目之间改变针对各设置的识别信息。
这使得能够减轻在信息处理装置的初始安装或替换期间导入设置信息时对维护人员或管理员的工作负担。
接着,将参照图13A、图13B、图13C到图16,给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说明。将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图和相同的附图标记说明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对以下的示例给出了说明:只要按下图8所示的初始设置/登记画面800的基本配置完成按钮811,则改写和更新存储在导出侧的信息处理装置110中的数据表505(参见图6)。
相反,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A至图13C所示,导出侧的信息处理装置110被构造为存储多个数据表1301至1303,以管理各个使用情况下的设置的快照,以提升用户便利性。
参照图13A至图13C,各数据表1301至1303将用户按照期望输入的存储日期和字符串存储为表识别信息,并且在导出设置信息时,将所有数据表1301至1303集中写入到外部记录介质115中。
图14是示出在按下显示在信息处理装置110的操作部112等上的初始设置/登记画面800(参见图8)的基本配置完成按钮811后切换的画面1400的图。
为了在用户按下基本配置完成按钮811的定时将设置信息存储为快照,用户在输入字段1401中输入期望的字符串(例如“针对ABC公司的20F进行配置”)并接着按下OK按钮,从而新增加了图13A所示的数据表1301。应当注意在显示字段1402上提前显示均需要按照逐个装置输入的设置信息的项目,以使用户确认所述项目。
在其中写入有数据表1301至1303的外部记录介质115被连接到导入侧的信息处理装置120时,在信息处理装置120的操作部112等上显示图15所示的选择画面1500。
在该选择画面1500上,分别显示用于识别存储在外部记录介质115中的数据表1301至1303的日期和期望的字符串,并且选择数据表1301至1303中的一个使所选择的数据表导入到信息处理装置120中。
接着,将参照图16,说明通过导入侧的信息处理装置120执行的设置导入处理。通过CPU 301A将存储在信息处理装置120的ROM 303、HDD304等中的关联程序加载到RAM 302中,执行图16中的各个步骤。
首先,在步骤S1601中,CPU 301A在例如操作部122上显示图15所示的选择画面1500,并在用户在选择画面1500上选择一个数据表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602。
在步骤S1602中,CPU 301A开始针对在步骤S1601中选择的数据表中的所有设置的导入处理,接着处理进行到步骤S1603。
在步骤S1603中,CPU 301A确定针对各设置的识别信息是否处于设置为装置特定设置项目的状态。如果识别信息不处于设置为装置特定设置项目的状态而处于设置为共同设置项目的状态,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1604,而如果识别信息处于设置为装置特定设置项目的状态,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1605。
在步骤S1604中,CPU 301A将在步骤S1601中选择的数据表505的设置直接存储在信息处理装置120的HDD 304等中,从而使所存储的设置反映到设置信息上。
在步骤S1605中,CPU 301A将这些设置项目写入到用于管理需要根据逐个装置进行配置的设置项目的装置特定设置项目输入数据表中。
在针对所有设置执行上述处理后,在步骤S1606中,CPU 301A执行显示控制以在例如操作部122上显示装置特定设置UI 506(参见图7),用于提示用户针对被确定为需要根据逐个装置进行配置的各项目输入设置。本实施例的结构的其他要素及其有益效果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
应当注意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以各种形式来实施。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经由外部记录介质导出/导入设置信息,但是它们可以不经由外部记录介质被导出/导入。例如,可以经由诸如LAN 100的通信构件导出和导入设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将在上述实施例中一度存储在外部记录介质中的设置和识别信息,经由网络直接从导出侧的信息处理装置传送到导入侧的信息处理装置。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导入侧的信息处理装置执行与参照图12(或图16)所述的相同的设置导入处理。
此外,还能够使用图像处理装置或信息处理装置的处理单元(CPU或处理器),通过执行经由网络或从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获取的软件(程序)来实现本发明中的各个步骤。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诸如CPU或MPU的设备)、以及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来执行所包括的各步骤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各方面。鉴于此,例如经由网络或者从用作存储设备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向计算机提供程序。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09年2月2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9-038931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