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绕轮高速装置.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970130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3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15094.9

申请日:

2009.05.08

公开号:

CN101555933A

公开日:

2009.10.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16H 41/00申请日:20090508授权公告日:20110406终止日期:2012050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16H41/00

主分类号:

F16H41/00

申请人:

张传彪

发明人:

张传彪; 张 峰; 张 悦

地址:

271000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青年路100号(老市政府院内)市科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姚德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缠绕轮高速装置,还包含有电机(1)、液压泵(2)、转子轴(6)、下壳体(10)、转子(11)、上壳体(13)和反压板(21);下壳体(10)设置有空腔,转子(11)与上壳体(13)转动联接,转子(11)的大端面设置在下壳体(10)的空腔中,上壳体(13)与下壳体(10)固定联接,转子(11)设置有与转子轴(6)相对应的腔体(4),转子轴(6)的一端设置为与下壳体(10)固定联接并与转子(11)转动联接,在下壳体(10)的空腔中与转子(11)相对应部位的侧面上设置有与下壳体(10)固定联接的反压板(21),转子(11)中设置有密封的内腔(3),在转子(11)的一条轴线上设置有对称的倒L形喷口并一端与转子(11)的内腔(3)连通、另一端设置为与反压板(21)接触。因此整机体积小,控制转速方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缠绕轮高速装置;包含有电机(1)和液压泵(2);电机(1)设置为与液压泵(2)联接,其特征是:还包含有转子轴(6)、下壳体(10)、转子(11)、上壳体(13)和反压板(21);下壳体(10)设置有空腔,转子(11)设置为台阶轴,转子(11)的小端面设置在上壳体(13)的通孔中并使转子(11)与上壳体(13)转动联接,转子(11)的大端面设置在下壳体(10)的空腔中,上壳体(13)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下壳体(10)固定联接,转子(11)设置有与转子轴(6)相对应得腔体(4),转子轴(6)的一端设置为与下壳体(10)固定联接并另一端设置在转子(11)的腔体(4)中使转子轴(6)与转子(11)转动联接,在下壳体(10)的空腔中与转子(11)相对应部位的侧面上设置有与下壳体(10)固定联接的反压板(21),转子(11)中设置有密封的内腔(3),在转子(11)的一条轴线上设置有对称的倒L形喷口并一端与转子(11)的内腔(3)连通、另一端设置为与反压板(21)接触,转子轴(6)上设置有与转子(11)的内腔(3)连通的油道通孔并设置为与液压泵(2)的进油管联接,在下壳体(10)下端面上设置有通孔并设置为与液压泵(2)的回油管联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轮高速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触头(5)、控制杆(4)、弹簧(3)和压板(9)组成的喷油触发装置,控制杆(4)设置有与其轴向垂直的通孔并在通孔的下侧设置有台阶面,在转子(11)的喷口上设置有与喷口垂直的端面孔并设置为通过压板(9)使控制杆(4)设置在转子(11)的端面孔中,在控制杆(4)的台阶面与转子(11)的端面孔之间设置有弹簧(3),压板(9)设置为与转子(11)固定联接,在下壳体(10)的空腔中与转子(11)相对应部位的侧面上设置有与下壳体(10)固定联接的触头(5)并设置为在触头(5)与控制杆(4)接触联接时转子(11)的倒L形喷口与反压板(21)接触联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缠绕轮高速装置;其特征是:转子(11)的喷口中心线与反压板(21)横向截面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β设置为93°-98°。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缠绕轮高速装置;其特征是:转子(11)的喷口中心线与反压板(21)横向截面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β设置为94.8°。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缠绕轮高速装置;其特征是:反压板(21)的横向截面曲线设置为以反压板21与下壳体10的联接点为原心,在X轴等份为X0、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15、X16,并其对应的Y0=0、Y1=0.39-0.41Y8、Y2=0.53-0.55Y8、Y3=0.65-0.67Y8、Y4=0.75-0.77Y8、Y5=0.89-0.91Y8、Y13=0.90-0.92Y8、Y14=0.88-0.90Y8、Y15=0.91-0.94Y8、Y16=0.95-0.97Y8的点和在X6至X12之间以X8处为圆心、Y8为半径的圆弧线组成的曲线。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缠绕轮高速装置;其特征是:反压板(21)的横向截面曲线设置为以反压板21与下壳体10的联接点为原心,在X轴等份为X0、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15、X16,并其对应的Y0=0、Y1=0.39-0.41Y8、Y2=0.53-0.55Y8、Y3=0.65-0.67Y8、Y4=0.75-0.77Y8、Y5=0.89-0.91Y8、Y13=0.90-0.92Y8、Y14=0.88-0.90Y8、Y15=0.91-0.94Y8、Y16=0.95-0.97Y8的点和在X6至X12之间以X8处为圆心、Y8为半径的圆弧线组成的曲线。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缠绕轮高速装置;其特征是:反压板(21)的横向截面曲线设置为以反压板21与下壳体10的联接点为原心,在X轴等份为X0、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15、X16,并其对应的Y0=0、Y1=0.39-0.41Y8、Y2=0.53-0.55Y8、Y3=0.65-0.67Y8、Y4=0.75-0.77Y8、Y5=0.89-0.91Y8、Y13=0.90-0.92Y8、Y14=0.88-0.90Y8、Y15=0.91-0.94Y8、Y16=0.95-0.97Y8的点和在X6至X12之间以X8处为圆心、Y8为半径的圆弧线组成的曲线。

说明书

缠绕轮高速装置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缠绕轮高速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剿丝、纱绽和玻璃拨丝行业中的缠绕轮高速装置。
二、背景技术
在设备工作时,在不同的场所就需要不同的转速,保证设备的转速对产品质量和保障设备的使用性能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高速与低速之间的转换装置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剿丝、纱绽和玻璃拨丝行业中,需要缠绕轮高速装置,而现有剿丝厂对蚕茧的抽丝、纺织厂对纱绽的纺纱和玻璃纤维厂的玻璃拨丝,他们的工作形式都是用传统的方法来实现对蚕茧的抽丝、纱绽的纺纱和玻璃的拨丝,因为剿丝厂对蚕茧的抽丝、纺纱厂对纱绽的纺纱和玻纤维厂玻璃的拨丝都需要在高速状态下进行,使缠绕轮必须有较高的转速,现有的设备是通过对电动机进行变速后达到高速转动的目的,因而在每台设备的流水线上都需要安装上一台变速箱,由于变速箱是由齿轮轴、齿轮和箱体加工制造组装而成,设备要求转速越高,且传动比越大,传动比越大,而齿轴箱越大,因此整机体积大;同时剿丝、纱绽和玻璃拨丝的设备完全靠齿轮变速传动来实现,由于是机械式,操作不方便。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缠绕轮高速装置,整机体积小,控制转速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电机、液压泵、转子轴、下壳体、转子、上壳体和反压板;电机设置为与液压泵联接,下壳体设置有空腔,转子设置为台阶轴,转子的小端面设置在上壳体的通孔中并使转子与上壳体转动联接,转子的大端面设置在下壳体的空腔中,上壳体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下壳体固定联接,转子设置有与转子轴相对应得腔体,转子轴的一端设置为与下壳体固定联接并另一端设置在转子的腔体中使转子轴与转子转动联接,在下壳体的空腔中与转子相对应部位的侧面上设置有与下壳体固定联接的反压板,转子中设置有密封的内腔,在转子的一条轴线上设置有对称的倒L形喷口并一端与转子的内腔连通、另一端设置为与反压板接触,转子轴上设置有与转子的内腔连通的油道通孔并设置为与液压泵的进油管联接,在下壳体下端面上设置有通孔并设置为与液压泵的回油管联接。
液压泵产生高压油,通过转子轴的油道通孔,进入到转子的内腔中,通过转子的倒L形喷口喷出,作用在反压板上,从而推动转子高速旋转,油体通过下壳体的通孔回到液压泵中;由于转子的内腔的液体油压的升高,这时液体油经转子的倒L形喷口而直接把液体油喷向反压板,这时反压板上所受到的压力P与转子的倒L形喷口喷出的液体油压力大小相等,但力的方向相反;根据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在作用与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使转子的倒L形喷口在相反方向所受到的作用力向相反的方向来推动转子作旋转运动;根据作用与反作用定律,转子的倒L形喷口喷出的油压力越大,而反压板上所受到的反压力越大,转子所受到的扭矩越大、转速越高。由于使用了转子和反压板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推动转子转动,不再使用齿轮传动装置,使整机体积大大减小;由于使用了控制转子喷射的高压油的压力和流速来改变转子的转速,不在改变齿轮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调速,使转子的转速调整更方便。因此整机体积小,控制转速方便。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触头、控制杆、弹簧和压板组成的喷油触发装置,控制杆设置有与其轴向垂直的通孔并在通孔的下侧设置有台阶面,在转子的喷口上设置有与喷口垂直的端面孔并设置为通过压板使控制杆设置在转子的端面孔中,在控制杆的台阶面与转子的端面孔之间设置有弹簧,压板设置为与转子固定联接,在下壳体的空腔中与转子相对应部位的侧面上设置有与下壳体固定联接的触头并设置为在触头与控制杆接触联接时转子的倒L形喷口与反压板接触联接。使高压油与反压板周期性地接触,提高整机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设计了,转子的喷口中心线与反压板横向截面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β设置为93°-98°。使整机的升温最慢,延长了整机的寿命。
本发明设计了,反压板21的横向截面曲线设置为以反压板与下壳体的联接点为原心,在X轴等份为X0、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15、X16,并其对应的Y0=0、Y1=0.39-0.41Y8、Y2=0.53-0.55Y8、Y3=0.65-0.67Y8、Y4=0.75-0.77Y8、Y5=0.89-0.91Y8、Y13=0.90-0.92Y8、Y14=0.88-0.90Y8、Y15=0.91-0.94Y8、Y16=0.95-0.97Y8的点和在X6至X12之间以X8处为圆心、Y8为半径的圆弧线组成的曲线。使整机在工作时,振动性最小。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联接器;在凸出上壳体的转子端面上设置有通过螺栓联接的联接器,联接器的周边边缘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通孔。使连接更方便。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油封;在转子与转子轴、转子与上壳体轴面之间设置有油封。使高压油不遗漏。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摩擦片;在转子与上壳体、转子与下壳体端面之间设置有摩擦片。使转子转动更平稳。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反压板21的横向截面曲线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电机1、液压泵2、转子轴6、油封7、摩擦片8、下壳体10、转子11、上壳体13、联接器16、反压板21、触头5、控制杆4、弹簧3和压板9;电机1设置为与液压泵2联接,下壳体10设置有空腔,转子11设置为台阶轴,转子11的小端面设置在上壳体13的通孔中并使转子11与上壳体13转动联接,转子11的大端面设置在下壳体10的空腔中,上壳体13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下壳体10固定联接,转子11设置有与转子轴6相对应得腔体4,转子轴6的一端设置为与下壳体10固定联接并另一端设置在转子11的腔体4中使转子轴6与转子11转动联接,在凸出上壳体13的转子11端面上设置有通过螺栓联接的联接器16,联接器16的周边边缘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通孔,联接器16通过其通孔设置为与缠绕轮联接,转子11中设置有密封的内腔3,在转子11的一条轴线上设置有对称的倒L形喷口并一端与转子11的内腔3连通,控制杆4设置有与其轴向垂直的通孔并在通孔的下侧设置有台阶面,在转子11的喷口上设置有与喷口垂直的端面孔并设置为通过压板9使控制杆4设置在转子11的端面孔中,在控制杆4的台阶面与转子11的端面孔之间设置有弹簧3,压板9设置为与转子11固定联接,在下壳体10的空腔中与转子11相对应部位的侧面上设置有与下壳体10固定联接的反压板21和触头5并设置为在触头5与控制杆4接触联接时转子11的倒L形喷口与反压板21接触联接,转子轴6上设置有与转子11的内腔3连通的油道通孔并设置为与液压泵2的进油管联接,在下壳体10下端面上设置有通孔并设置为与液压泵2的回油管联接,在转子11与转子轴6、转子11与上壳体13轴面之间设置有油封7,在转子11与上壳体13、转子11与下壳体10端面之间设置有摩擦片8。
液压泵2产生高压油,通过转子轴6的油道通孔,进入到转子11的内腔3中,触头5与控制杆4接触,使控制杆4移动,控制杆4的通孔与转子11的喷口相通,高压油通过转子11的倒L形喷口喷出,作用在反压板21上,触头5不与控制杆4接触,使控制杆4移动,控制杆4的通孔不与转子11的喷口相通,高压油不喷出,从而推动转子11高速旋转,油体通过下壳体10的通孔回到液压泵中。
在本实施例中,反压板21的横向截面曲线设置为以反压板21与下壳体10的联接点为原心,在X轴等份为X0、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15、X16,在Y8设置为100mm时,其对应Y0=0、Y1=40mm、Y2=54mm、Y3=66mm、Y4=76mm、Y5=90mm、Y13=91mm、Y14=89mm、Y15=92mm、Y16=96mm的点和在X6至X12之间以X8处为圆心、100mm为半径的圆弧线组成的曲线。
转子11的喷口中心线与反压板21横向截面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β,在本实施例中,β设置为94.8°。
在使用本实施时,由于反压板21的横向截面曲线设置为特殊的曲线;在高压油反向作用于反压板21时,通过反压板21的特殊的曲线反向作用力的释放,对下壳体10的反向作用力达到最小,从而使整机在工作时,振动性最小。由于转子11的喷口中心线与反压板21横向截面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β设置为94.8°;使高压油反向作用于反压板21后,高压油的抛物线的距离最长,散热性能最好,而使整机的升温最慢,延长了整机的寿命。由于在凸出上壳体13的转子11端面上设置有通过螺栓联接的联接器16;通过联接器16的通孔与其它设备连接,在转子11转动时,带动其它设备工作,使连接更方便。由于在转子11与转子轴6、转子11与上壳体13轴面之间设置有油封7;保证了空间的密封性,使高压油不遗漏。由于在转子11与上壳体13、转子11与下壳体10端面之间设置有摩擦片8;保证了转子11的安装位置,使转子11转动更平稳。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转子11的喷口中心线与反压板21横向截面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β设置为93°。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转子11的喷口中心线与反压板21横向截面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β设置为98°。
在对本实施例进行试验时,发现当转子的倒L形喷口的直径在1.2mm时,喷孔油压120kg/cm2时,实际测到的转速为2160转/分;按照国际标准规定,当转速达到1500转/分的转速时为高速转动。根据其它设备的转速要求,可调整转子的倒L形喷口大小,调节喷出油压力的大小,实现缠绕轮高速装置速度的高低,一般可调为2000转/分、2500转/分、3000转/分等。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速度调节是通过转子的倒L形喷口的直径和喷出油压力来实现,不需要传统的齿轮传动机构,因此体积小,控制方便,可在蚕茧剿丝、玻璃拨丝、纺纱等轻工业中需要低功率高转速的行业中广泛应用。
在缠绕轮高速装置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转子11与上壳体13转动联接、转子11设置在下壳体10的空腔中、在下壳体10的空腔中与转子11相对应部位的侧面上设置有与下壳体10固定联接的反压板21、转子11中设置有密封的内腔3、在转子11的一条轴线上设置有对称的倒L形喷口并一端与转子11的内腔3连通、另一端设置为与反压板21接触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缠绕轮高速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缠绕轮高速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缠绕轮高速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缠绕轮高速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缠绕轮高速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缠绕轮高速装置,还包含有电机(1)、液压泵(2)、转子轴(6)、下壳体(10)、转子(11)、上壳体(13)和反压板(21);下壳体(10)设置有空腔,转子(11)与上壳体(13)转动联接,转子(11)的大端面设置在下壳体(10)的空腔中,上壳体(13)与下壳体(10)固定联接,转子(11)设置有与转子轴(6)相对应的腔体(4),转子轴(6)的一端设置为与下壳体(10)固定联接并与转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