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微球在制备治血管瘤药物中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扰素微球在制备治血管瘤药物中的应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6256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56256A21申请号201410123851522申请日20140328A61K38/21200601A61K47/36200601A61K47/34200601A61K9/16200601A61P35/0020060171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地址200240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72发明人袁伟恩吴飞汪道晨徐明新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代理人胡晶54发明名称干扰素微球在制备治血管瘤药物中的应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干扰素微球在制备治血管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干扰素微球是自然提取的干扰素。
2、、基因重组表达干扰素、聚乙二醇修饰的干扰素、糖基化修饰的干扰素或人血清蛋白融合的干扰素中的一种与多糖制备成干扰素多糖颗粒,所述干扰素多糖颗粒再与缓释材料制备成干扰素微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发掘了干扰素微球的新医疗用途,开拓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本发明的干扰素微球作为药物治疗血管瘤具有长效缓释、无毒副作用、顺应性好、减轻病人痛苦、价格低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干扰素微球的制备工艺简单,对环境友好,在治疗血管瘤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6256AC。
3、N104056256A1/1页21干扰素微球在制备治血管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素微球是自然提取的干扰素、基因重组表达干扰素、聚乙二醇修饰的干扰素、糖基化修饰的干扰素或人血清蛋白融合的干扰素中的一种与多糖制备成干扰素多糖颗粒,所述干扰素多糖颗粒再与缓释材料制备成干扰素微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素多糖颗粒是指干扰素与多糖在聚乙二醇溶液中通过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制备得到,所述多糖选自葡聚糖或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素为干扰素、干扰素或干扰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材料选自聚乳酸、聚羟基乙。
4、酸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乙二醇或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素微球是通过水包油油包固的方法或水包油油包油油包固的方法制备得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素微球是通过皮下注射或颅内注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素微球的注射剂量为7104单位/平方米181012单位/平方米,所述平方米是指肿瘤的面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素微球的注射频率为7天60天一次。权利要求书CN104056256A1/5页3干扰素微球在制备治血管瘤药物中的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干扰。
5、素微球的新用途,具体地说,是涉及干扰素微球在制备治血管瘤药物中的用途。背景技术0002血管瘤是小孩常见的一种疾病,新生婴儿发病率为23,01岁发病率为10左右,早产或偏轻的新生儿发病率约为2030。目前有手术治疗、激光治疗等,但是这些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200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了口服普萘洛尔(心得安)能起到很好的疗效,但是口服普萘洛尔存在潜在的心脏毒副作用。科学家们开始寻找新的药物治疗血管瘤。0003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其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其类型分为三类,(白细胞)型、(成纤维细胞)型和(。
6、淋巴细胞)型;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关于干扰素与多糖、缓释材料制备的微球用来治疗血管瘤的应用还未见报道。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干扰素微球在制备治血管瘤药物中的应用。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0006干扰素微球在制备治血管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干扰素微球是自然提取的干扰素、基因重。
7、组表达干扰素、聚乙二醇修饰的干扰素、糖基化修饰的干扰素或人血清蛋白融合的干扰素中的一种与多糖制备成干扰素多糖颗粒,所述干扰素多糖颗粒再与缓释材料制备成干扰素微球。0007优选地,所述干扰素多糖颗粒是指干扰素与多糖在聚乙二醇溶液中通过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制备得到,所述多糖选自葡聚糖或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0008优选地,所述干扰素为干扰素、干扰素或干扰素。0009优选地,所述缓释材料选自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乙二醇或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0010优选地,所述干扰素微球是通过水包油油包固的方法或水包油油包油油包固的方法制备得到。0011优选地,所述干扰素微球。
8、是通过皮下注射或颅内注射。0012优选地,所述干扰素微球的注射剂量为7104单位/平方米181012单位/平方米,所述平方米是指肿瘤的面积。说明书CN104056256A2/5页40013优选地,所述干扰素微球的注射频率为7天60天一次。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00151、本发明发掘了干扰素微球的新医疗用途,开拓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00162、本发明的干扰素微球作为药物治疗血管瘤具有长效缓释、无毒副作用、顺应性好、减轻病人痛苦、价格低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00173、干扰素微球制备工艺简单,对环境友好,在治疗血管瘤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0018附图1为本发明的干扰。
9、素微球在临床治疗血管瘤的效果对照图;其中,B是治疗I组,D是治疗II组,A和C是不治疗组。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0020实施例1干扰素微球的制备0021一、制备干扰素多糖颗粒0022用超纯水分别制备10(W/W)的聚乙二醇(PEG)水溶液和10(W/W)的葡聚糖水溶液。精确称取800MG自然提取的干扰素溶于72ML超纯水中待用。0023在04条件下,将上述的葡聚糖水溶液、干扰素水溶液和PEG水溶液按照体积比为115、1110、1120或1140的比例混合,然后旋涡震荡30S60S充分混匀。0024将干扰素、PEG和葡聚糖形成的混合溶液冷冻过夜,然后真空冷冻。
10、干燥。0025将步骤所得的样品用二氯甲烷洗涤三次除去PEG连续相,获得载干扰素多糖颗粒。0026得到的干扰素多糖颗粒的粒径为035M,这些玻璃体颗粒光滑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干扰素的结构得到较好的保护,避免了在剂型制备过程中失活。0027需要说明的是,干扰素还可以是基因重组表达干扰素、聚乙二醇修饰的干扰素、糖基化修饰的干扰素或人血清融合的干扰素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干扰素多糖颗粒还可以是干扰素与多糖在聚乙二醇溶液中通过喷雾干燥制备得到,所述多糖还可以是海藻酸钠。0028二、制备干扰素微球0029称取1G聚乙烯醇(PVA)和5GNACL,加超纯水94G,然后加热、搅拌,至PVA完全溶胀,停止加热,继续。
11、缓慢搅拌,待溶液呈澄清透明且无气泡后,停止搅拌,放于4冰箱待用。该溶液中PVA浓度为1(W/W),NACL浓度为5(W/W)。0030精确称取缓释材料聚羟基乙酸聚乳酸(PLGA)200MG,加二氯甲烷800MG,漩涡振荡,使PLGA溶于二氯甲烷中,得PLGA的二氯甲烷溶液,浓度为20(W/W),现用现配,以防二氯甲烷挥发。0031称取上述制备的干扰素多糖颗粒10MG,均匀分散于05G步骤中的PLGA的二氯甲烷溶液中,磁力搅拌15MIN,转速1800RPM,充分搅拌使得干扰素多糖颗粒均匀分散于PLGA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将所得初乳分散于含1(W/W)PVA和5(W/W)氯化钠的水溶液中,以2200。
12、RPM的转速匀浆成复乳(S/O/W),于1MIN内转移到4的10(W/W)氯化钠的水溶液中固化,搅拌34小时后收集陈化的蛋白微球,用超纯水洗涤三次,在冰相预冻说明书CN104056256A3/5页5过夜,再真空冷冻干燥,制得粒径在50M120M的微球。0032所述缓释材料还可以是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或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乙二醇(PLGAPEG)中的一种或几种。0033所述干扰素微球还可以采用水包油油包油油包固(S/O/O/W)的方法制备得到(详见YUANW,WUF,GUOM,JINTDEVELOPMENTOFPROTEINDELIVERYMICRO。
13、SPHERESYSTEMBYANOVELS/O/O/WMULTIEMULSIONEURJPHARMSCI,2009,3623212218袁伟恩,吴飞,葛梅燕,金拓用一种新颖的水包油油包油油包固的方法制备输送蛋白微球系统,欧洲药剂科学杂志,2009,36(23)212218)。制备的干扰素微球可以用于皮下注射或颅内注射,起到缓释和治疗血管瘤的作用。0034实施例2自然提取的干扰素制备的微球治疗血管瘤的临床试验0035一、实验方法00361干扰素微球注射液的预处理0037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自然提取的干扰素微球。0038羧甲基纤维素(CMC)溶剂的配方为05CMC,5甘露醇,01吐温80,余量为。
14、水。0039干扰素微球注射液的制备将123MG干扰素微球混悬于75MLCMC溶剂中,得到含干扰素微球和CMC的混悬液,即干扰素微球注射液,其中,干扰素的终浓度为31010U/ML。00402干扰素微球治疗血管瘤的临床实验0041血管瘤的幼儿患者分为不接受治疗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分为I组和II组,治疗组根据血管瘤的面积大小注射干扰素微球,I组的注射剂量为7104单位/平方米/7天(治疗4个月),II组的注射剂量为181012单位/平方米/60天(治疗4个月)。00423干扰素微球治疗血管瘤的临床实验结果0043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B是治疗I组,D是治疗II组,A和C是不治疗组)。结果显示相对。
15、于不接受治疗组,I组、II组的血管瘤明显变小或消失了,说明本发明的干扰素微球完全可以治愈血管瘤。0044实施例3重组干扰素制备的微球治疗血管瘤的临床试验0045一、实验方法00461重组干扰素微球注射液预处理0047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重组干扰素微球。0048羧甲基纤维素(CMC)溶剂的配方为05CMC,5甘露醇,01吐温80,余量为水。0049干扰素微球注射液的制备将123MG干扰素微球混悬于75MLCMC溶剂中,得到含干扰素微球和CMC的混悬液,即干扰素微球注射液,其中,干扰素的终浓度为31010U/ML。00502重组干扰素微球治疗血管瘤的临床实验0051血管瘤的幼儿患者分为不接受治疗。
16、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分为I组和II组,治疗组根据血管瘤的面积大小注射干扰素微球,I组的注射剂量为7104单位/平方米/7天(治疗4个月),II组的注射剂量为91011单位/平方米/60天(治疗4个月)。00523重组干扰素微球治疗血管瘤的临床实验结果0053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不接受治疗组,I组、II组的血管瘤明显变小或消失了,说明本发明的干扰素微球完全可以治愈血管瘤。0054实施例4聚乙二醇修饰的干扰素制备的微球治疗血管瘤的临床试验说明书CN104056256A4/5页60055一、实验方法00561聚乙二醇修饰的干扰素微球注射液预处理0057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聚乙二醇修饰的干扰素微球。00。
17、58羧甲基纤维素(CMC)溶剂的配方为05CMC,5甘露醇,01吐温80,余量为水。0059干扰素微球注射液的制备将123MG干扰素微球混悬于75MLCMC溶剂中,得到含干扰素微球和CMC的混悬液,即干扰素微球注射液,其中,干扰素的终浓度为31010U/ML。00602聚乙二醇修饰的干扰素微球治疗血管瘤的临床实验0061血管瘤的幼儿患者分为不接受治疗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分为I组和II组,治疗组根据血管瘤的面积大小注射干扰素微球,I组的注射剂量为7104单位/平方米/7天(治疗4个月),II组的注射剂量为71011单位/平方米/60天(治疗4个月)。00623聚乙二醇修饰的干扰素微球治疗血管瘤的临。
18、床实验结果0063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不接受治疗组,I组、II组的血管瘤明显变小或消失了,说明本发明的干扰素微球完全可以治愈血管瘤。0064实施例5人血清蛋白融合干扰素制备的微球治疗血管瘤的临床试验0065一、实验方法00661人血清蛋白融合干扰素微球注射液预处理0067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人血清蛋白融合干扰素微球。0068羧甲基纤维素(CMC)溶剂的配方为05CMC,5甘露醇,01吐温80,余量为水。0069干扰素微球注射液的制备将123MG干扰素微球混悬于75MLCMC溶剂中,得到含干扰素微球和CMC的混悬液,即干扰素微球注射液,其中,干扰素的终浓度为31010U/ML。00702人血清蛋。
19、白融合干扰素微球治疗血管瘤的临床实验0071血管瘤的幼儿患者分为不接受治疗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分为I组和II组,治疗组根据血管瘤的面积大小注射干扰素微球,I组的注射剂量为7104单位/平方米/7天(治疗4个月),II组的注射剂量为61010单位/平方米/60天(治疗4个月)。00723人血清蛋白融合干扰素微球治疗血管瘤的临床实验结果0073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不接受治疗组,I组、II组的血管瘤明显变小或消失了,说明本发明的干扰素微球完全可以治愈血管瘤。0074实施例6重组干扰素制备的微球治疗血管瘤的临床试验0075一、实验方法00761重组干扰素微球注射液预处理0077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重组干。
20、扰素微球。0078羧甲基纤维素(CMC)溶剂的配方为05CMC,5甘露醇,01吐温80,余量为水。0079干扰素微球注射液的制备将123MG实施例1所制备的干扰素微球混悬于75MLCMC溶剂中,得到含干扰素微球和CMC的混悬液,即干扰素微球注射液,其中,干扰素的终浓度为31010U/ML。00802重组干扰素微球治疗血管瘤的临床实验0081血管瘤的幼儿患者分为不接受治疗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分为I组和II组,治疗组根据血管瘤的面积大小注射干扰素微球,I组的注射剂量为7104单位/平方米/7天(治疗4个月),II组的注射剂量为51011单位/平方米/60天(治疗4个月)。说明书CN104056256。
21、A5/5页700823重组干扰素微球治疗血管瘤的临床实验结果0083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不接受治疗组,I组、II组的血管瘤明显变小或消失了,说明本发明的干扰素微球完全可以治愈血管瘤。0084实施例7重组干扰素制备的微球治疗血管瘤的临床试验0085一、实验方法00861重组干扰素微球注射液预处理0087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重组干扰素微球。0088羧甲基纤维素(CMC)溶剂的配方为05CMC,5甘露醇,01吐温80,余量为水。0089干扰素微球注射液的制备将123MG干扰素微球混悬于75MLCMC溶剂中,得到含干扰素微球和CMC的混悬液,即干扰素微球注射液,其中,干扰素的终浓度为31010U/ML。
22、。00902重组干扰素微球治疗血管瘤的临床实验0091血管瘤的幼儿患者分为不接受治疗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分为I组和II组,治疗组根据血管瘤的面积大小注射干扰素微球,I组的注射剂量为7104单位/平方米/7天(治疗4个月),II组的注射剂量为41010单位/平方米/60天(治疗4个月)。00923重组干扰素微球治疗血管瘤的临床实验结果0093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不接受治疗组,I组、II组的血管瘤明显变小或消失了,说明本发明的干扰素微球完全可以治愈血管瘤。0094实施例8人血清蛋白干扰素制备的微球治疗血管瘤的临床试验0095一、实验方法00961人血清蛋白干扰素微球注射液预处理0097按照实施例1的方。
23、法制备人血清蛋白干扰素微球。0098羧甲基纤维素(CMC)溶剂的配方为05CMC,5甘露醇,01吐温80,余量为水。0099干扰素微球注射液的制备将123MG干扰素微球混悬于75MLCMC溶剂中,得到含干扰素微球和CMC的混悬液,即干扰素微球注射液,其中,干扰素的终浓度为31010U/ML。01002人血清蛋白干扰素微球治疗血管瘤的临床实验0101血管瘤的幼儿患者分为不接受治疗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分为I组和II组,治疗组根据血管瘤的面积大小注射干扰素微球,I组的注射剂量为7104单位/平方米/7天(治疗4个月),II组的注射剂量为81011单位/平方米/60天(治疗4个月)。01023人血清蛋白。
24、干扰素微球治疗血管瘤的临床实验结果0103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不接受治疗组,I组、II组的血管瘤明显变小或消失了,说明本发明的干扰素微球完全可以治愈血管瘤。0104本发明发掘了干扰素微球的新医疗用途,开拓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本发明的干扰素微球作为药物治疗血管瘤具有长效缓释、无毒副作用、顺应性好、减轻病人痛苦、价格低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且干扰素微球的制备工艺简单,对环境友好,在治疗血管瘤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010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056256A1/1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5625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