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渗式雨水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960783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203201.5

申请日:

2017.03.30

公开号:

CN106869283A

公开日:

2017.06.2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3F 1/00申请日:20170330|||公开

IPC分类号:

E03F1/00; E03F5/04

主分类号:

E03F1/00

申请人:

王婉娣

发明人:

王婉娣; 王国体

地址:

230009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19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代理人:

何梅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渗式雨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对于雨水在地表面上进行收集,通过竖向引流送入地下、以渗透的方式速渗到地下储水土层,实现对地下水的补充。本发明方法是对降雨水资源直接进行利用,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土层,极大地有益于对地表环境生态的保护,避免降雨尤其是暴雨对地面环境与地面工程带来的各种危害,具有主动、先期减灾防灾的社会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速渗式雨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对于雨水在地表面上进行收集,通过竖向引流
送入地下、以渗透的方式速渗到地下储水土层,实现对地下水的补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渗式雨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设置降雨速渗装置,具有竖
向直管(3),所述竖向直管(3)的顶端设置有呈漏斗状的汇流槽(2),所述汇流槽(2)的上槽
口在地表面为敞口,汇流槽(2)的底口与竖向直管(3)相连通,在所述竖向直管(3)的底端连
接有竖向渗透管(4),所述竖向渗透管(4)埋入在地下储水土层(7)中,在所述竖向渗透管
(4)的底部和侧壁分布有渗水孔(6),使雨水通过汇流槽(2)汇集至竖向直管(3),并经竖向
渗透管(4)渗入地下储水土层(7),在所述竖向直管(3)与竖向渗透管(4)中填充大粒径砾石
(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速渗式雨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将降雨速渗装置在城市各种
场合的地面呈阵列式分布,所述各种场合包括广场和道路,处在绿化地带或非绿化地带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速渗式雨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汇流槽(2)的顶面
设置栅板顶盖(1),利用栅板顶盖(1)阻挡异物进行汇流槽(2)。

说明书

一种速渗式雨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表工程建设中的雨水处理方法,更具体地说是在道路、广场、绿化、
园林等工程建设中,对降雨在地表进行收集,并引流渗透到土层中,实现地面直接排水,并
为地下水作生态补给。

背景技术

区域性的暴雨在地面汇集是形成江河的宝贵的水资源。在地表工程中,如道路设
计、广场、绿化工程、园林工程、坡面工程、以及房屋工程等,目前对于降雨主要是采取排水
的处理方式,针对雨水设置雨水排水管道或沟渠,并进一步进行污水处理。这一处理方式涉
及排水工程的建设,工程建设周期长、工程投资大;投入使用时常常因排水不畅而发生水
害;同时,将雨水按排污的形式进行处理是对天然水资源的极大的浪费;雨污混排的形式更
是将雨水混入污水,大大增加了污水工程处理的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速渗式雨水处理方法,以
有效利用、保护水资源,同时也降低污水工程处理的压力。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速渗式雨水处理方法的特点是:对于雨水在地表面上进行收集,通过竖向
引流送入地下、以渗透的方式速渗到地下储水土层,实现对地下水的补充。

本发明速渗式雨水处理方法的特点也在于:设置降雨速渗装置,具有竖向直管,所
述竖向直管的顶端设置有呈漏斗状的汇流槽,所述汇流槽的上槽口在地表面为敞口,汇流
槽的底口与竖向直管相连通,在所述竖向直管的底端连接有竖向渗透管,所述竖向渗透管
埋入在地下储水土层中,在所述竖向渗透管的底部和侧壁分布有渗水孔,使雨水通过汇流
槽汇集至竖向直管,并经竖向渗透管渗入地下储水土层,在所述竖向直管与竖向渗透管中
填充大粒径砾石。

本发明速渗式雨水处理方法的特点也在于:将降雨速渗装置在城市各种场合的地
面呈阵列式分布,所述各种场合包括广场和道路,处在绿化地带或非绿化地带上。

本发明速渗式雨水处理方法的特点也在于:在所述汇流槽的顶面设置栅板顶盖,
利用栅板顶盖阻挡异物进行汇流槽。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方法是对降雨水资源直接进行利用,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土层,极大地
有益于对地表环境生态的保护,避免降雨尤其是暴雨对地面环境与地面工程带来的各种危
害,具有主动、先期减灾防灾的社会效果;

2、本发明方法利用降雨对地下水实施生态补充,一方面使降雨得到有效的生态利
用;另一方面,因地下水得到补充,能有效减缓地下水的枯竭,以及减缓因地下水开发引起
的地面下沉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生态防护效果;

3、本发明方法能大大减少为雨水处理而实施的排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节
省工程投资,降低污水处理的运行费用。

4、本发明中降雨速渗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施,造价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降雨速渗装置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降雨速渗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栅板顶盖,2汇流槽,3竖向直管,4竖向渗透管,5大粒径砾石,6渗水孔7
下储水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是利用速渗式雨水处理方法是对雨水在地表面上进行收集,通过竖向引流
送入地下、以渗透的方式速渗到地下储水土层,实现对地下水的补充。

如图1和图2所示,设置降雨速渗装置,具有竖向直管3,竖向直管3的顶端设置有呈
漏斗状的汇流槽2,汇流槽2的上槽口在地表面为敞口,汇流槽2的底口与竖向直管3相连通,
在竖向直管3的底端连接有竖向渗透管4,竖向渗透管4埋入在地下储水土层7中,在竖向渗
透管4的底部和侧壁分布有渗水孔6,使雨水通过汇流槽2汇集至竖向直管3,并经竖向渗透
管4中的渗水孔6渗入地下储水土层7,在竖向直管3与竖向渗透管4中填充大粒径砾石5,利
用大粒径砾石与竖向直管3和竖向渗透管4形成整体结构,共同承受地层侧向压力,并保持
孔体稳定,大粒径砾石形成的空隙成为雨水通道,使雨水在自重势能和渗透压力作用下形
成水体的轴向渗透,实现速渗的功能;在汇流槽3的顶面设置栅板顶盖1,利用栅板顶盖1阻
挡异物进入汇流槽2。

具体实施中,将降雨速渗装置在城市各种场合的地面呈阵列式分布,各种场合包
括广场和道路,可以是处在绿化地带或非绿化地带上。

一种速渗式雨水处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速渗式雨水处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速渗式雨水处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速渗式雨水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速渗式雨水处理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渗式雨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对于雨水在地表面上进行收集,通过竖向引流送入地下、以渗透的方式速渗到地下储水土层,实现对地下水的补充。本发明方法是对降雨水资源直接进行利用,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土层,极大地有益于对地表环境生态的保护,避免降雨尤其是暴雨对地面环境与地面工程带来的各种危害,具有主动、先期减灾防灾的社会效果。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