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工法.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959792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70609.1

申请日:

2016.11.29

公开号:

CN106760637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1/04申请日:20161129|||公开

IPC分类号:

E04H1/04; E04G21/00

主分类号:

E04H1/04

申请人:

张启志

发明人:

张启志; 杨文超; 张书祥; 董四丽; 乔得杰; 刘凤蕊; 邓蕾; 杨晨; 吴留星

地址: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文化路41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工法,其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S1、打造节能地基:首先进行选址,选好地基后,在所需的面积内下挖两到三米深的地基,然后在地基内以设定好的密度埋下若干根地桩,每两根地桩之间相隔五十厘米,并且每根地桩的下端与地基表面之间建立有加强板,加强板通过立柱打入地面,加强板与地桩之间的夹角为60°,然后进行切割地桩,使得地桩的顶部齐平,并保证地桩的顶部与地面之间留出距离,该距离根据采用的木板厚度而定,然后在地桩的顶部铺设地板,从而建成地基。本发明具有节能化的施工过程,并且采用的材料简单,降低了成本,并减少了机械的使用,进一步的达到节能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其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打造节能地基:首先进行选址,选好地基后,在所需的面积内下挖两到三米深的地
基,然后在地基内以设定好的密度埋下若干根地桩,每两根地桩之间相隔五十厘米,并且每
根地桩的下端与地基表面之间建立有加强板,加强板通过立柱打入地面,加强板与地桩之
间的夹角为60°,然后进行切割地桩,使得地桩的顶部齐平,并保证地桩的顶部与地面之间
留出距离,该距离根据采用的木板厚度而定,然后在地桩的顶部铺设地板,从而建成地基;
S2、建造承重墙:首先规划好需要建造承重墙的位置,然后采用脱硫石膏并将其加工成
粉末状,然后将粉末状的脱硫石膏与水进行搅拌,并制成可以具备一定粘稠度的浆液,并根
据规划的承重墙的宽度和长度,用脱硫石膏浆液制成石膏模板,首先用混凝土在石膏模板
内浇筑出承重墙,使混凝土和石膏模板浇筑成为一体,然后进行吊装;
S3、吊装:首先进行预制柱吊装,然后进行柱子对接,并且在步骤S2中完成的承重墙上
进行预制梁吊装,吊装完成后,并将梁进行接头,再进行板吊装,然后将预制楼梯和预制阳
台进行吊装,吊装完成后,将吊装形成的节点和叠合梁板面层进行浇注,形成无缝对接;
S4、浇筑外墙:首先规划好外墙的位置,然后采用步骤S1中制作的脱硫石膏浆液制成外
墙的石膏模板,再现场浇注混泥土,制成外墙,并将外墙和预制梁进行连接砌筑,然后通过
相同的步骤进入下一层吊装,直至完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骤S2和步骤S4中浇注承重墙和外墙时,需在石膏制成的浇注模板内预设钢筋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骤S3中使用的机械包括起重机、吊塔、葫芦吊和电焊机,使用的通讯设备为对讲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骤S3中的阳台、楼梯和部分梁构件等同一构件上吊点高低不同的,低处吊点采用葫芦进行
拉接,起吊后调平,落位时采用葫芦紧密调整标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骤S3中的预制梁构件吊装前必须测量并修正预制柱的柱顶标高,确保与梁底标高一致,便
于梁就位。

说明书

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工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工
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
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
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17世纪向美洲移民时期所用的木构架拼
装房屋,就是一种装配式建筑。1851年伦敦建成的用铁骨架嵌玻璃的水晶宫是世界上第一
座大型装配式建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以及日本等国房荒严重,迫切要求解决住
宅问题,促进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到60年代,装配式建筑得到大量推广。装配式建筑按结
构形式和施工方法一般分为五种,包括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以及
升板和升层建筑。

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和苏
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
推广开来。早期的装配式建筑外形比较呆板,千篇一律。后来人们在设计上做了改进,增加
了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成批建造,而且样式丰富。美国有一种活动住
宅,是比较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每个住宅单元就像是一辆大型的拖车,只要用特殊的汽车把
它拉到现场,再由起重机吊装到地板垫块上和预埋好的水道、电源和电话系统相接,就能使
用。活动住宅内部有暖气、浴室、厨房、餐厅和卧室等设施。活动住宅既能独成一个单元,也
能互相连接起来。

然而装配式的建筑在施工时,依然需要地基,甚至由于配合特定的预制房屋构件,
地基需要进行特定的修建,从而增大了机械的使用次数,使得施工过程中能源的浪费,节能
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工法,解
决了现有装配式建筑难以节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
工法,其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打造节能地基:首先进行选址,选好地基后,在所需的面积内下挖两到三米深
的地基,然后在地基内以设定好的密度埋下若干根地桩,每两根地桩之间相隔五十厘米,并
且每根地桩的下端与地基表面之间建立有加强板,加强板通过立柱打入地面,加强板与地
桩之间的夹角为60°,然后进行切割地桩,使得地桩的顶部齐平,并保证地桩的顶部与地面
之间留出距离,该距离根据采用的木板厚度而定,然后在地桩的顶部铺设地板,从而建成地
基;

S2、建造承重墙:首先规划好需要建造承重墙的位置,然后采用脱硫石膏并将其加
工成粉末状,然后将粉末状的脱硫石膏与水进行搅拌,并制成可以具备一定粘稠度的浆液,
并根据规划的承重墙的宽度和长度,用脱硫石膏浆液制成石膏模板,首先用混凝土在石膏
模板内浇筑出承重墙,使混凝土和石膏模板浇筑成为一体,然后进行吊装;

S3、吊装:首先进行预制柱吊装,然后进行柱子对接,并且在步骤S2中完成的承重
墙上进行预制梁吊装,吊装完成后,并将梁进行接头,再进行板吊装,然后将预制楼梯和预
制阳台进行吊装,吊装完成后,将吊装形成的节点和叠合梁板面层进行浇注,形成无缝对
接;

S4、浇筑外墙:首先规划好外墙的位置,然后采用步骤S1中制作的脱硫石膏浆液制
成外墙的石膏模板,再现场浇注混泥土,制成外墙,并将外墙和预制梁进行连接砌筑,然后
通过相同的步骤进入下一层吊装,直至完工。

优选的,所述步骤S2和步骤S4中浇注承重墙和外墙时,需在石膏制成的浇注模板
内预设钢筋框架。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使用的机械包括起重机、吊塔、葫芦吊和电焊机,使用的通
讯设备为对讲机。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的阳台、楼梯和部分梁构件等同一构件上吊点高低不同的,
低处吊点采用葫芦进行拉接,起吊后调平,落位时采用葫芦紧密调整标高。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的预制梁构件吊装前必须测量并修正预制柱的柱顶标高,
确保与梁底标高一致,便于梁就位。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工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发
明具有节能化的施工过程,并且采用的材料简单,降低了成本,并减少了机械的使用,进一
步的达到节能的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地板木基层作为地基,具有构造简单、材料简捷和环
保的特点,而且还具有施工工法简单、操作方便和成本低廉的优点,不仅在施工过程中能够
减少使用机械而节能,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还通过采用石膏和混凝土的混合结构作为承
重墙结构,不仅承重效果好,灵活性大,还具有节约资源的效果,并且操作简单,施工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
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
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工法,其施工工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打造节能地基:首先进行选址,选好地基后,在所需的面积内下挖两到三米深
的地基,然后在地基内以设定好的密度埋下若干根地桩,每两根地桩之间相隔五十厘米,并
且每根地桩的下端与地基表面之间建立有加强板,加强板通过立柱打入地面,加强板与地
桩之间的夹角为60°,然后进行切割地桩,使得地桩的顶部齐平,并保证地桩的顶部与地面
之间留出距离,该距离根据采用的木板厚度而定,然后在地桩的顶部铺设地板,从而建成地
基;

S2、建造承重墙:首先规划好需要建造承重墙的位置,然后采用脱硫石膏并将其加
工成粉末状,然后将粉末状的脱硫石膏与水进行搅拌,并制成可以具备一定粘稠度的浆液,
并根据规划的承重墙的宽度和长度,用脱硫石膏浆液制成石膏模板,首先用混凝土在石膏
模板内浇筑出承重墙,使混凝土和石膏模板浇筑成为一体,然后进行吊装;

S3、吊装:首先进行预制柱吊装,然后进行柱子对接,并且在步骤S2中完成的承重
墙上进行预制梁吊装,吊装完成后,并将梁进行接头,再进行板吊装,然后将预制楼梯和预
制阳台进行吊装,吊装完成后,将吊装形成的节点和叠合梁板面层进行浇注,形成无缝对
接;

S4、浇筑外墙:首先规划好外墙的位置,然后采用步骤S1中制作的脱硫石膏浆液制
成外墙的石膏模板,再现场浇注混泥土,制成外墙,并将外墙和预制梁进行连接砌筑,然后
通过相同的步骤进入下一层吊装,直至完工。

步骤S2和步骤S4中浇注承重墙和外墙时,需在石膏制成的浇注模板内预设钢筋框
架。

步骤S3中使用的机械包括起重机、吊塔、葫芦吊和电焊机,使用的通讯设备为对讲
机。

步骤S3中的阳台、楼梯和部分梁构件等同一构件上吊点高低不同的,低处吊点采
用葫芦进行拉接,起吊后调平,落位时采用葫芦紧密调整标高。

步骤S3中的预制梁构件吊装前必须测量并修正预制柱的柱顶标高,确保与梁底标
高一致,便于梁就位。

综上可得,本发明具有节能化的施工过程,并且采用的材料简单,降低了成本,并
减少了机械的使用,进一步的达到节能的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地板木基层作为地基,具有
构造简单、材料简捷和环保的特点,而且还具有施工工法简单、操作方便和成本低廉的优
点,不仅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减少使用机械而节能,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还通过采用石膏和
混凝土的混合结构作为承重墙结构,不仅承重效果好,灵活性大,还具有节约资源的效果,
并且操作简单,施工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
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
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
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工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工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工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工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工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建筑节能施工工法,其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S1、打造节能地基:首先进行选址,选好地基后,在所需的面积内下挖两到三米深的地基,然后在地基内以设定好的密度埋下若干根地桩,每两根地桩之间相隔五十厘米,并且每根地桩的下端与地基表面之间建立有加强板,加强板通过立柱打入地面,加强板与地桩之间的夹角为60,然后进行切割地桩,使得地桩的顶部齐平,并保证地桩的顶部与地面之间留出距离,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