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转体支座.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957983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0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191071.8

申请日:

2017.03.28

公开号:

CN106835963A

公开日:

2017.06.1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19/04申请日:20170328|||公开

IPC分类号:

E01D19/04

主分类号:

E01D19/04

申请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武汉鑫拓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臧晓秋; 牛斌; 仝强; 吴成亮; 石秋君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韩嫚嫚;王春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转体支座,包括:上支座板,其具有上中心板和套接在上中心板外侧的上环形板,上支座板的下端面设有下滑动面,上支座板的上端面设有上加强筋结构,上中心板设有上中心孔;下支座板,其设于上支座板的下方,下支座板具有下中心板和套接在下中心板外侧的下环形板,下支座板的上端面设有上滑动面;上滑动面与下滑动面之间能滑动地夹设有摩擦副结构,下支座板的下端面设有下加强筋结构,下中心板设有下中心孔;销轴,其穿设于上中心孔和下中心孔中。本发明的组合转体支座,用于跨铁路桥梁或跨高速公路公路桥梁的转体施工,其结构简单,转体对接施工时间短,施工完毕后能作为永久结构使用,其整体强度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组合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转体支座包括:
上支座板,其具有上中心板和套接在所述上中心板外侧的上环形板,所述上支座板的
下端面设有下滑动面,所述上支座板的上端面设有上加强筋结构,所述上中心板设有上中
心孔;
下支座板,其设于所述上支座板的下方,所述下支座板具有下中心板和套接在所述下
中心板外侧的下环形板,所述下支座板的上端面设有上滑动面;所述上滑动面与所述下滑
动面之间能滑动地夹设有摩擦副结构,所述下支座板的下端面设有下加强筋结构,所述下
中心板设有下中心孔;
销轴,其穿设于所述上中心孔和所述下中心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强筋结构包括多个上环
形筋和多个上径向筋,多个所述上环形筋同心设置,多个所述上径向筋沿圆周方向间隔设
置在多个所述上环形筋的径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加强筋结构包括多个
下环形筋和多个下径向筋,多个所述下环形筋同心设置,多个所述下径向筋沿圆周方向间
隔设置在多个所述下环形筋的径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形筋和所述上径向筋上
均设有多个上流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形筋和所述下径向筋上
均设有多个下流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副结构为由改性聚四氟
乙烯材料制成的夹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副结构包括平板和
连接在所述平板外环壁上的弧状板,所述平板夹设在所述上中心板与所述下中心板之间,
所述弧状板夹设在所述上环形板与所述下环形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中心板的下端面设有下滑
动平面,所述上环形板的下端面设有下滑动弧面,所述下滑动平面和所述下滑动弧面共同
构成所述上支座板的下滑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中心板的上端面设有上滑
动平面,所述下环形板的上端面设有上滑动弧面,所述上滑动平面和所述上滑动弧面共同
构成所述下支座板的上滑动面;所述上滑动平面通过所述平板与所述下滑动平面相配合,
所述上滑动弧面通过所述弧状板与所述下滑动弧面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组合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加强筋结构的下端连接有
平面板,所述平面板上连接有多个调整螺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板包括多个圆形挡
板,各所述圆形挡板均焊接在所述下径向筋上,各所述圆形挡板上均连接有一个所述调整
螺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转体支座设置在桥墩
的顶部;或者所述组合转体支座设置在桥墩的底部。

说明书

组合转体支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转体支座,尤其有关于一种桥梁施工领域中的组合转体支座。

背景技术

桥梁转体法施工能较大限度的避免对附近运输线路的影响,还能克服在高山峡
谷、水深流急或船舶通航频繁的河道上架设大跨度桥梁的难题,尤其是在交通繁忙区域修
建城市立交桥和铁路跨线桥时,桥梁转体法施工的优势更为明显。近年来,桥梁转体施工技
术以其经济、方便、可靠的特点愈来愈受到桥梁设计者的青睐。

目前,国内公路、桥梁的转体施工采用的大部分为单独的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构
件,在转体完成后,即需予拆除,这样,既增加了工程材料又延长了工程工期,还大大降低了
工作效率;采用一体设计的转体支座,消耗大量钢材,制造成本较高;转体支座在使用过程
中由于要承受较大的力,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可能会发生水平滑移,从而影响桥梁对接的
精确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转体支座,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转体支座,其结构简单且强度高,该组合转体支座
施工完不需要拆除,可以作为永久结构使用,且可以很好的防止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间的
水平滑移。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转体支座,包括:

上支座板,其具有上中心板和套接在所述上中心板外侧的上环形板,所述上支座
板的下端面设有下滑动面,所述上支座板的上端面设有上加强筋结构,所述上中心板设有
上中心孔;

下支座板,其设于所述上支座板的下方,所述下支座板具有下中心板和套接在所
述下中心板外侧的下环形板,所述下支座板的上端面设有上滑动面;所述上滑动面与所述
下滑动面之间能滑动地夹设有摩擦副结构,所述下支座板的下端面设有下加强筋结构,所
述下中心板设有下中心孔;

销轴,其穿设于所述上中心孔和所述下中心孔中。

如上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中,所述上加强筋结构包括多个上环形筋和多个上
径向筋,多个所述上环形筋同心设置,多个所述上径向筋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多个所述
上环形筋的径向上。

如上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中,所述下加强筋结构包括多个下环形筋和多个下
径向筋,多个所述下环形筋同心设置,多个所述下径向筋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多个所述
下环形筋的径向上。

如上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中,所述上环形筋和所述上径向筋上均设有多个上
流通孔。

如上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中,所述下环形筋和所述下径向筋上均设有多个下
流通孔。

如上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中,所述摩擦副结构为由改性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的夹板。

如上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中,所述摩擦副结构包括平板和连接在所述平板外
环壁上的弧状板,所述平板夹设在所述上中心板与所述下中心板之间,所述弧状板夹设在
所述上环形板与所述下环形板之间。

如上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中,所述上中心板的下端面设有下滑动平面,所述上
环形板的下端面设有下滑动弧面,所述下滑动平面和所述下滑动弧面共同构成所述上支座
板的下滑动面。

如上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中,所述下中心板的上端面设有上滑动平面,所述下
环形板的上端面设有上滑动弧面,所述上滑动平面和所述上滑动弧面共同构成所述下支座
板的上滑动面;所述上滑动平面通过所述平板与所述下滑动平面相配合,所述上滑动弧面
通过所述弧状板与所述下滑动弧面相配合。

如上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中,所述下加强筋结构的下端连接有平面板,所述平
面板上连接有多个调整螺栓。

如上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中,所述平面板包括多个圆形挡板,各所述圆形挡板
均焊接在所述下径向筋上,各所述圆形挡板上均连接有一个所述调整螺栓。

如上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中,所述组合转体支座设置在桥墩的顶部;或者所述
组合转体支座设置在桥墩的底部。

本发明的组合转体支座的特点及优点是:

本发明的组合转体支座,在浇筑混凝土后不需要拆除,能作为永久结构使用,且节
省工期;该组合转体支座的上支座板的下滑动面和下支座板的上滑动面之间通过摩擦副结
构滑动配合,使得本发明的组合转体支座能具有很好的滑动性,并减少了桥梁转体对接后
的施工时间,加上销轴对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间的固定作用,可能防止上支座板和下支座
板间的水平滑移,保证二者的转动稳定;另外,通过设置上加强筋结构和下加强筋结构增强
了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
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组合转体支座应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组合转体支座的上支座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截面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组合转体支座的下支座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B截面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组合转体支座的摩擦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C-C截面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上支座板;10、上中心孔;11、上中心板;100、下滑动面;110、下滑动平面;12、上
环形板;120、下滑动弧面;13、上流通孔;14、上环形筋;15、上径向筋;16、上加强筋结构;2、
下支座板;20、下中心孔;21、下中心板;200、上滑动面;210上滑动平面;22、下环形板;220、
上滑动弧面;23、下流通孔;24、下环形筋;25、下径向筋;26、平面板;261、圆形挡板;27、下加
强筋结构;3、摩擦副结构;31、销孔;32、平板;33、弧状板;4、调整螺栓;5、定位骨架;6、下混
凝土模板;7、上混凝土模板;8、支座上部结构;9、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转体支座,包括:上支座板1,其具有上中心
板11和套接在所述上中心板11外侧的上环形板12,所述上支座板1的下端面设有下滑动面
100,所述上支座板1的上端面设有上加强筋结构16,所述上中心板11设有上中心孔10;下支
座板2,其设于所述上支座板1的下方,所述下支座板2具有下中心板21和套接在所述下中心
板21外侧的下环形板22,所述下支座板2的上端面设有上滑动面200;所述上滑动面200与所
述下滑动面100之间能滑动地夹设有摩擦副结构3,所述下支座板2的下端面设有下加强筋
结构27,所述下中心板21设有下中心孔20;销轴9,其穿设于所述上中心孔10和所述下中心
孔20中。本发明的组合转体支座,在浇筑混凝土后不需要拆除,能作为永久结构使用,且节
省工期;该上支座板1的下滑动面100和下支座板2的上滑动面200之间通过摩擦副结构3滑
动配合,加上销轴9对上支座板1和下支座板2间的固定作用,使得本发明的组合转体支座能
具有很好的滑动性,且能防止上支座板1和下支座板2间的水平滑移,保证转动稳定;通过设
置上加强筋结构16和下加强筋结构27增强了上支座板1和下支座板2的整体强度。

如图2和图3所示,具体地,上支座板1大体上呈圆盘形,上支座板1的下端面形成为
下滑动面100,上支座板1的上端面设有上加强筋结构16。其中,上支座板1由上中心板11和
套接在上中心板11外侧的上环形板12组成,在本实施例中,上环形板12焊接连接在上中心
板11的外环壁上;进一步的,该上中心板11的下端面设有下滑动平面110,该下滑动平面110
为一水平设置的平面,该上环形板12的下端面设有下滑动弧面120,该下滑动弧面120大体
为圆环形,其截面呈弧形形状,该下滑动弧面120的内环侧与下滑动平面110相接,该下滑动
弧面120的外环侧相对下滑动平面110向外向上弯折呈弧形,以使该下滑动平面110和下滑
动弧面120共同构成的上支座板1的下滑动面100大体呈一具有外檐的盘子形状,这种平面
和弧面的组合结构,能降低用钢量,减小加工制造的成本。上中心板11的中部设有上中心孔
10。上加强筋结构16包括多个上环形筋14和多个上径向筋15,多个所述上环形筋14同心设
置,多个上径向筋15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多个上环形筋14的径向上,在本实施例中,上支
座板1设有一个上环形筋14和六个上径向筋15,六个上径向筋15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在
上环形筋14的径向上。

如图4和图5所示,下支座板2大体呈圆盘形,下支座板2设于上支座板1的下方,下
支座板2的上端面设有上滑动面200,下支座板2的下端面设有下加强筋结构27。其中,下支
座板2由下中心板21和套接在下中心板21外侧的下环形板22组成,在本实施例中,下环形板
22焊接连接在下中心板21的外环壁上;进一步的,下中心板21的上端面设有上滑动平面
210,该上滑动平面210为一水平设置的平面,以与上支座板1的下滑动平面110相配合,该下
环形板22的上端面设有上滑动弧面220,该上滑动弧面220大体为圆环形,其截面呈弧形形
状,该上滑动弧面220的内环侧与上滑动平面210相接,该上滑动弧面220的外环侧相对下滑
动平面110向外向上弯折呈弧形,以与上支座板1的下滑动弧面120相配合,该上滑动平面
210和上滑动弧面220共同构成的下支座板2的上滑动面200大体呈一具有外檐的盘子形状,
这种平面和弧面的组合结构,能降低用钢量,减小加工制造的成本。下中心板21设有下中心
孔20。下加强筋结构27包括多个下环形筋24和多个下径向筋25,多个所述下环形筋24同心
设置,多个所述下径向筋25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多个所述下环形筋24的径向上,在本实
施例中,下支座板2设有一个下环形筋24和六个下径向筋25,六个下径向筋25沿圆周方向等
间隔设置在下环形筋24的径向上。

销轴9为一圆柱体的轴,其穿设于上中心孔10和下中心孔20中,作为上支座板1和
下支座板2的转动轴,防止二者之间发生水平位移。

如图6和图7所示,摩擦副结构3能滑动地夹设在上滑动面200与下滑动面100之间。
该摩擦副结构3为由改性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夹板,改性聚四氟乙烯材料为现有技术中
已知的材料,其具有高承压、自润滑、高耐磨、低磨损的特性,在使用期间不需要注入硅脂,
保证了本发明的组合转体支座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该摩擦副结构3包括平板32和连
接在所述平板32外环壁上的弧状板33,平板32和弧状板33一体成型,该摩擦副结构3的中部
设有销孔31。其中,平板32夹设在上支座板1的上中心板11与下支座板2的下中心板21之间,
弧状板33夹设在上支座板1的上环形板12与下支座板2的下环形板22之间,从而使得上支座
板1的下滑动平面110能够通过平板32与下支座板2的上滑动平面210相配合,上支座板1的
下滑动弧面120能够通过弧状板33与下支座板2的上滑动弧面220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在上支座板1的上环形筋14和上径向筋15上均设有多
个上流通孔13,在下支座板2的下环形筋24和下径向筋25上均设有多个下流通孔23,在浇筑
混凝土时,上流通孔13和下流通孔23可以方便混凝土快速注入上支座板1的上加强筋结构
16内以及下支座板2的下加强筋结构27内。

进一步地,下加强筋结构27的下端连接有平面板26,平面板26上连接有多个调整
螺栓4。具体是,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平面板26为一大体呈圆形的平板,其固定连接在下环形
筋24和下径向筋25的下方,该平面板26的直径约为下支座板2直径的三分之一,以使平面板
26的外缘与下支座板2的外缘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方便混凝土注入下加强筋结构27内,该
平面板26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有多个调整螺栓4,在一具体实例中,可沿平面板26的圆周方
向设置六个或更多数量的调整螺栓4,在此不作限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平面板26包括
多个圆形挡板261,各圆形挡板261上均连接有一个调整螺栓4,例如,在本发明中,平面板26
包括六个圆形挡板261,六个圆形挡板261沿圆周方向均布在六个下径向筋25上,每个圆形
挡板261下方均设有一个调整螺栓4。本发明通过调整螺栓4能调整该组合转体支座的竖直
高度,进而调整桥梁的高度,减小对接时两座桥梁的高度差。

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的组合转体支座可以设置在桥墩的顶部,或者设置在桥墩
的底部。在本发明的组合转体支座设置于混凝土桥的桥墩顶部,且支座上部结构8为混凝土
桥梁时,上支座板1的上方设有上混凝土模板7,下支座板2的下方设有下混凝土模板6,通过
分别向上混凝土模板7和下混凝土模板6内浇铸混凝土,实现与混凝土桥梁以及混凝土桥的
桥墩顶部的连接;在本发明的组合转体支座设置于钢桥的桥墩顶部,且支座上部结构8为钢
桥梁时,由于钢桥的梁为钢梁,上支座板1利用螺栓实现与钢桥的连接即可,而钢桥的桥墩
为混凝土桥墩,因此在下支座板2的下方设有下混凝土模板6,通过向下混凝土模板6内浇铸
混凝土,实现与钢桥的桥墩顶部的连接。在本发明的组合转体支座设置于混凝土桥或钢桥
的桥墩底部时,由于混凝土桥或钢桥的桥墩均为混凝土桥墩,因此在上支座板1的上方设有
上混凝土模板7,下支座板2的下方设有下混凝土模板6,通过分别向上混凝土模板7和下混
凝土模板6内浇铸混凝土,实现与混凝土桥梁或钢桥的桥墩底部以及地面的连接。

下面以本发明的组合转体支座应用于混凝土桥的桥墩顶部时为例,具体说明其安
装方法:桥墩建好后,在桥墩顶部搭建定位骨架5,定位骨架5上面设置下支座板2,通过调整
螺栓4对下支座板2对中调平,调整完毕后,安装下混凝土模板6,对定位骨架5和下支座板2
进行混凝土浇筑,一直浇筑到混凝土与下支座板2的底部相接触为止,在混凝土凝固后,下
支座板2的下环形筋24、下径向筋25和定位骨架5成为一个整体,即形成了桥梁转体时的底
座;然后,在下支座板2的上滑动面200上面铺设由改性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摩擦副结构
3,使销轴9穿设于下中心孔20和销孔31中,吊装上支座板1,令上支座板1的下滑动面100与
由改性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摩擦副结构3贴合,上中心孔10套设于销轴9上,在销轴9高出
上支座板1的部分套设橡胶帽进行密封,防止混凝土浇筑到销轴9和上支座板1之间的缝隙
中。在上支座板1的上端架设上混凝土模板7,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桥梁和上支座
板1形成一个整体。

本发明的组合转体支座,在浇筑混凝土后不需要拆除,能作为永久结构使用,且节
省工期;上支座板1的下滑动面100和下支座板2的上滑动面200之间通过摩擦副结构3滑动
配合,使得本发明的组合转体支座能具有很好的滑动性,并减少了桥梁转体对接后的施工
时间,加上销轴9对上支座板1和下支座板2间的固定作用,可防止上支座板1和下支座板2间
的水平滑移,保证二者的稳定转动;该组合转体支座采用上支座板1和下支座板2的分体设
计,满足了公路运输要求。另外,本发明通过设置上加强筋结构16和下加强筋结构27增强了
上支座板1和下支座板2的整体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
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组合转体支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组合转体支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组合转体支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合转体支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转体支座.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转体支座,包括:上支座板,其具有上中心板和套接在上中心板外侧的上环形板,上支座板的下端面设有下滑动面,上支座板的上端面设有上加强筋结构,上中心板设有上中心孔;下支座板,其设于上支座板的下方,下支座板具有下中心板和套接在下中心板外侧的下环形板,下支座板的上端面设有上滑动面;上滑动面与下滑动面之间能滑动地夹设有摩擦副结构,下支座板的下端面设有下加强筋结构,下中心板设有下中心孔;销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