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间地坑及其建造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特别指一种车间地坑及其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车间生产大多是利用地面造型,占据大量空间,工装及附属辅助件多,安全系数很小,也
不环保节能,对铸件的产品品质影响大。因此,地坑设计就开始慢慢得到推广。在普通的地坑
设计中,一般都只用钢筋混凝土浇铸出地坑的底板和四周的壁板,这种结构对于深度较浅的地
坑来说一般没有什么问题。但对于深度较深的地坑来说,由于地坑的壁板所承受的侧土压力较
大,很容易就会将地坑的壁板挤塌。为了加强四周壁板的抗挤压能力,通常是在四周壁板的外
侧设置扶壁柱。目前的扶壁柱基础是与地坑的底板整体浇铸的,由于地坑的壁板所承受侧土压
力全部传给扶壁柱,因此扶壁柱底部弯矩较大,这就直接导致了需要做较大的扶壁柱基础,用
以平衡较大的扶壁柱弯矩。为了承受扶壁柱较大的弯矩,也需要把地坑底板和壁板加厚。这样
做不但要多用很多材料,而且设计计算繁琐,施工困难,施工工期长。而且地坑多存在潮湿问
题,长期使用容易出现积水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抗压性好,
防湿防潮,且建造简单的车间地坑。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车间地坑的建造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包括设置在开挖的深坑底部的由多层交错布置的支撑杆构
成的支撑层,设置在支撑层四周且顶端向上延伸出深坑的排气管,设置在支撑层顶部的排气托
板,一端连接在排气托板上、另一端到达地面的排气通道,和浇筑于深坑内壁与地坑工作腔及
排气托板之间的浇注固化层的地坑;所述的浇注固化层位于地坑工作腔的外壁上设置有面砂
层。
本发明地坑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在深坑中铺设由多层交错布置的支撑杆层构成的底部支撑层。
2、再在支撑层的四周布置多个排气管,排气管的一端深入支撑层中、另一端引出地面,
引出地面的一端可设置抽风排湿风机。
3、在支撑层顶部铺设排气托板,在排气托板上预设排气通道,且排气通道顶端伸至地面,
在伸至地面的那端可设置抽风排湿风机。
4、用隔板隔离出地坑工作腔,然后向隔板与深坑内壁、排气托板之间浇筑浇注材料,边
浇注边导通排气通道,并且浇注过程中逐层的均匀放置加强筋板。
5、待浇注材料干燥固化成型后,拆下隔板,再在浇注固化层的表面增涂具有防水防潮的
面砂层。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车间的合适部位挖出地坑,周边固孔,定好地坑工作腔大小选择模具,实现一次
性有序快速成型,不受工件超长、越宽、超重、超厚的限制,不占大量空间,不拥挤场地,安
全性能可靠。不跑水,成本低,保温除湿效果好,质量稳定,既经济安全又节能环保。
本发明设置钢件支撑层可以有效避免砂砾浇筑不稳的问题。同时,在支撑层的四周设置排
气管以及在支撑架上设置排气托板及抽风排湿风机,都可以有效提高整个硬砂床的排气效果。
本发明中将分层浇筑的浇注固化层铺设在排气托板上,并均布有加强筋板,这样既保持浇注材
料干净,不被污染,而且也增强的浇注固化层的抗压性。本发明设计计算简单,施工方便,工
期短,抗侧土压力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地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
发明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
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
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
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
发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该地坑包括设置在开挖的深坑6底部的由多层交错布置的支撑杆4构成的支
撑层,设在支撑层四周且顶端向上延伸出深坑的排气管5,设在支撑层顶部的排气托板3,一
端连接在排气托板3上、另一端到达地面的排气通道7,和浇筑于深坑6内壁与地坑工作腔8
及排气托板3之间的浇注固化层1。其中浇注固化层1位于地坑工作腔8的外壁上设置有面砂
层9。如图所示,浇注固化层1内设置有加强筋板2。所述的排气管的地面出口端设置有抽风
排湿风机(图略)。所述的排气通道的地面出口端也设置有抽风排湿风机(图略)。
施工时,首先在深坑中铺设由多层交错布置的支撑杆层构成的底部支撑层;再在支撑层的
四周布置多个排气管,排气管的一端深入支撑层中、另一端引出地面,引出地面的一端设置抽
风排湿风机;然后在支撑层顶部铺设排气托板,在排气托板上预设排气通道,且排气通道顶端
伸至地面,在伸至地面的那端设置抽风排湿风机;再用隔板隔离出地坑工作腔,然后向隔板与
深坑内壁、排气托板之间浇筑浇注材料,边浇注边导通排气通道,并且浇注过程中逐层的均匀
放置加强筋板;最后待浇注材料干燥固化成型后,拆下隔板,再在浇注固化层的表面增涂具有
防水防潮的面砂层。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
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
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