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954802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03198.1

申请日:

2016.12.05

公开号:

CN106587492A

公开日:

2017.04.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C02F 9/14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严登华 史婉丽 翁白莎 秦天玲 曹爽 石晓晴变更后:严登华 史婉丽 翁白莎 秦天玲 曹爽 石晓晴 刘盈斐 周普|||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9/14申请日:20161205|||公开

IPC分类号:

C02F9/14; E03F5/00; C02F103/20(2006.01)N

主分类号:

C02F9/14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严登华; 史婉丽; 翁白莎; 秦天玲; 曹爽; 石晓晴

地址:

100037 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代理人:

李蕊;李林合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方法,包括顺着缓坡坡向做若干间距相同的等高线,在处于最顶部等高线上设置避免径流流量过大的截洪环槽,在垂直截洪环槽以下的缓坡等高线上种植若干作物,在间隔种植的作物之间均匀种植绿肥,在作物和绿肥间开设若干径流导排路径,在缓坡下设置与径流导排路径连通的,作为面污染处理缓冲带的果园,果园中均匀分布有若干径流导排路径,径流导排路径向外连通拦截固体杂质的预处理池,预处理池通过沉砂池与回收利用氮磷等营养元素的生态鱼塘连通。本发明对于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处理,实用性强,技术费用低,养分利用合理,营养元素利用率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顺着缓坡坡向做若干间距相同的等高线,在处于最顶部所述等高线上设置避免径
流流量过大的截洪环槽;
S2:在垂直所述截洪环槽以下的缓坡等高线上种植若干作物;
S3:在步骤S2间隔种植的作物之间均匀种植绿肥;
S4:在所述作物和绿肥间开设若干径流导排路径;
S5:在缓坡下设置与步骤S4所述径流导排路径连通的,作为面污染处理缓冲带的果园,
所述果园中均匀分布有若干径流导排路径;
S6:步骤S5中的径流导排路径向外连通拦截固体杂质的预处理池;所述预处理池通过
沉砂池与回收利用氮磷营养元素的生态鱼塘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所
述等高线间距为3-5米,相邻作物行距为3-4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
态鱼塘底部种植有吸收多余氮磷营养元素的水草,以及放置有若干的河蟹;所述生态鱼塘
内养殖有食草类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
态鱼塘中水草种类为轮叶黑藻、芦苇和茭白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生态鱼塘在3-5月时,
水深为50cm-70cm;6-9月时,水深为1.2m-1.9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
态鱼塘面积与果园面积之比为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截
洪环槽上设有用于检测降雨量的雨量检测计;所述径流导排路径间设有用于检测径流流量
的径流流量检测计,与所述径流流量检测计连接的用于监测面源污染的面源污染检测装
置;以及进行数据分析和系统控制的PLC控制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雨
量检测计、径流流量检测计和面源污染检测装置均与PLC控制系统电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雨
量检测计最小检测雨量为0.5mm。

说明书

一种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
染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元素和磷元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
它有机物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和渗透造成水环境的污染。在全球范围内,农业面源污染正
在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不但逐步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重中之
重, 也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而现有面源污染技术少有利用地
形进行面源污染控制,同时现有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方法费用高,土壤硬化程度快,养份过于
集中,营养元素利用率低,导致面源污染控制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染
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面源污染控制方法费用高,土壤硬化程度快,养份过于集中和营养元
素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

提供一种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方法,包括

S1:顺着缓坡坡向做若干间距相同的等高线,在处于最顶部所述等高线上设置避免径
流流量过大的截洪环槽;

S2:在垂直截洪环槽以下的缓坡等高线上种植若干作物;

S3:在步骤S2间隔种植的作物之间均匀种植绿肥;

S4:在作物和绿肥间开设若干径流导排路径;

S5:在缓坡下设置与步骤S4所述径流导排路径连通的,作为面污染处理缓冲带的果园,
果园中均匀分布有若干径流导排路径;

S6:步骤S5中的径流导排路径向外连通拦截固体杂质的预处理池;预处理池通过沉砂
池与回收利用氮磷等营养元素的生态鱼塘连通。

优选地,相邻等高线间距3-5米,相邻作物行距为3-4米。

优选地,生态鱼塘底部种植有吸收多余氮磷营养元素的水草,以及放置有若干河
蟹;生态鱼塘内养殖有食草类鱼。

优选地,生态鱼塘中水草种类为轮叶黑藻、芦苇和茭白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生态鱼
塘在3-5月时,水深为50cm-70cm;6-9月,水深为1.2m-1.9m。

优选地,生态鱼塘面积与果园面积之比为3:1。

优选地,截洪环槽上设有用于检测降雨量的雨量检测计;径流导排路径间设有用
于检测径流流量的径流流量检测计,与径流流量检测计连接的用于监测面源污染的面源污
染检测装置;以及进行数据分析和系统控制的PLC控制系统。

优选地,雨量检测计、径流流量检测计和面源污染检测装置均与PLC控制系统电气
连接。

优选地,雨量检测计最小检测雨量为0.5mm。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利用缓坡的特殊地理条件,在缓坡上等间距地做出等高线,并在垂直于等高线处种植
作物,在作物间种植绿肥,既能收集雨水,减少地面蒸发和沟与沟之间养分的流失,同时蓄
水保墒,提高雨水有效利用,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要求;并通过径流导排路径将
多余的养分直接径流到果园中,为果园作物提供氮磷等营养元素,果园中的径流通过预处
理池和沉砂池的处理后,排放到生态鱼塘中,生态鱼塘中的水草吸收利用多余的氮磷等营
养元素,配合河蟹和食草类鱼的养殖,实现面源污染的生态处理,同时配合控制系统的实时
监测,以实现面源污染控制方法的科学化合理化。

本发明对于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处理,实用性强,技术费用低,养分利用合理,营
养元素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染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方案的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方
法,包括:

S1:顺着缓坡坡向做若干间距相同的等高线,在处于最顶部等高线上设置避免径流流
量过大的截洪环槽;

S2:在垂直所述截洪环槽以下的缓坡等高线上种植若干作物;

S3:在步骤S2间隔种植的作物之间均匀种植绿肥;

S4:在所述作物和绿肥间开设若干径流导排路径;

S5:在缓坡下设置与步骤S4所述径流导排路径连通的,作为面污染处理缓冲带的果园,
所述果园中均匀分布有若干径流导排路径;

S6:步骤S5中的径流导排路径向外连通拦截固体杂质的预处理池;预处理池通过沉砂
池与回收利用氮磷等营养元素的生态鱼塘连通。

依据坡面,在沿着垂直坡面的方向,进行等高间作,顺着坡面方向,相比传统铺膜
蓄水保墒技术来说,本发明技术操作简单,免于担心大风刮跑以及地膜破坏,作物生长所需
的养分直接源于绿肥,避免绿肥养分流失。

相邻等高线间距为3-5米,相邻作物行距为3-4米,作物优选为苹果、桃树、杏树、枣
树、猕猴桃或樱桃等经济作物,在蓄水保墒过程中,避免养分流失和提高雨水利用率的同时
降低面源污染的技术成本。

生态鱼塘底部种植吸收多余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水草及养殖有若干食用对应水草
的河蟹,生态鱼塘内养殖有食草类鱼,其中水草种类为轮叶黑藻、芦苇和茭白的任意一种或
多种,生态鱼塘在3月-5月时,保持水深50cm-70cm,利于水温上升的同时,保证阳光的充足;
6月-9月时,水深为1.2m-1.9m,利于河蟹和食草类鱼的增肥。

控制生态鱼塘面积与果园面积之比为3:1,如果比例失调将影响面源污染的处理
效果,同时还会影响到生态鱼塘的生态平衡,造成营养过剩或者营养不足,所以优选为生态
鱼塘面积与果园面积之比为3:1。

如图2所示,与PLC控制系统电气连接的雨量检测计、径流流量检测计和面源污染
检测装置。

雨量检测计用于实时检测降雨量,雨量检测计最小检测雨量为0.5mm;径流流量检
测计对作物间的径流和果园中的径流进行取样,并检测径流量;将在径流流量检测计中取
样检测的径流通过面源污染检测装置检测面源污染的成分,并将面源污染检测装置检测到
的结果发送到PLC控制系统中,PLC控制系统将接收到的结果分析处理后,给出现阶段处理
结果,操作人员可根据处理结果进行相应措施,以实现面源污染的高效处理方式。

本发明构思巧妙,依据坡面,在沿着垂直坡面的方向,进行等高间作,顺着坡面方
向间隔种植“作物-绿肥-作物-绿肥”,集雨保墒,既能收集利用雨水,减少地面蒸发和沟与
沟之间雨水和养分流失,保持水土,提高雨水有效利用,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要
求,有效地控制面源污染。

同时依据地形,利用果园和生态鱼塘的配合使用,加上检测系统的辅助,实现了面
源污染的高效、科学和生态化的处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虽然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
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
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一种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土壤保墒原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方法,包括顺着缓坡坡向做若干间距相同的等高线,在处于最顶部等高线上设置避免径流流量过大的截洪环槽,在垂直截洪环槽以下的缓坡等高线上种植若干作物,在间隔种植的作物之间均匀种植绿肥,在作物和绿肥间开设若干径流导排路径,在缓坡下设置与径流导排路径连通的,作为面污染处理缓冲带的果园,果园中均匀分布有若干径流导排路径,径流导排路径向外连通拦截固体杂质的预处理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