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的配重安装结构.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94893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4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31402.4

申请日:

2004.03.29

公开号:

CN1534144A

公开日:

2004.10.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F 9/18申请日:20040329授权公告日:20060208终止日期:2016032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F9/08

主分类号:

E02F9/08

申请人:

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

发明人:

小岛贤太; 宫地功; 星野祐一

地址:

日本广岛市

优先权:

2003.03.27 JP 87817/200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崔幼平;郑建晖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机械的配重安装结构,其中,配重经由间隙连接在构成上部旋转本体的外部上,从而在配重的连接侧的端部上设置凹槽,在该凹槽上安装弹性隔音材料,在安装了配重时,从凹槽突伸出的隔音材料与外部的连接侧的端部接触并压靠在其上。由此,提供有一种配重安装结构,即使进行配重的装/卸之后,隔音性能也不会降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建筑机械的配重安装结构,该结构包括: 上部旋转本体,其旋转自如地安装在下部行进本体上; 配重安装部件,其形成在所述上部旋转本体上; 配重,其经由固定部件,以预定的间隙连接在所述配重安装部件 上,所述配重在朝向所述上部旋转本体的安装面上具有凹槽; 弹性隔音件,其以所述隔音件的一部分从所述凹槽的开口突伸出 的方式安装在所述配重上,其中,所述配重安装在所述上部旋转本 体上,方式是所述隔音件与所述配重安装部件的端面接触并压靠在 其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机械的配重安装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隔音件从外侧与所述配重安装部件的大致垂直面接触并 压靠其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机械的配重安装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配重安装部件是所述上部旋转本体的旋转框架的后端 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建筑机械的配重安装结构,其特征 在于,沿着所述配重的内表面形成所述凹槽,所述配重大致水平地 面对所述旋转框架的后端部。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机械的配重安装结构,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凹槽上形成分隔部,以所述分隔部为边界将所述隔音 件分割成多个部分,并且排水通路形成在所述分隔部的内侧。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建筑机械的配重安装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凹槽的所述分隔部具有像折扇一样向下展开的声音反射 面。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建筑机械的配重安装结构,其特征 在于,包含排水通路的空间具有迷宫结构,所述迷宫结构用于抑制 穿过所述排水通路泄漏到外部的声音。

说明书


建筑机械的配重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的配重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配重安装在液压挖掘机的上部旋转本体上,且该配重通过使用安装螺栓可分离地安装在上部旋转本体的旋转框架的后端部上。

    在旋转框架的后端部与配重之间具有间隙,且为了防止由发动机舱产生的噪音或声音穿过该间隙而漏出到外部,在配重与旋转框架的后端部之间设置有由例如发泡氨基甲酸酯等制成的隔音材料。该隔音材料通常利用两面胶带粘附到旋转框架的后端部的上表面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不以隔音为目的,但特开平9-18905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在建筑机械的外盖的安装结构中,采用密封材料来对外盖与支承部件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的构成。

    配重一般在对发动机或发动机周边设置地零部件的维修时卸下,所以其装/卸作业频繁发生。

    在用起重机来进行含有配重的提起/放下的装/卸作业时,一直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由于隔音材料可能被分离或损伤,因此隔音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机械的配重安装结构,即使进行配重的装/卸作业,隔音性能也不会降低。

    本发明的用于建筑机械的配重安装结构,具有以下的基本构成。

    即,配重安装结构包括旋转自如地安装在下部行进本体上的上部旋转本体;形成在上部旋转本体上的配重安装部件;和经由固定部件以预定的间隙连接在配重安装部件上的配重;以及该配重在朝向上部旋转本体的安装面上、即,面对上部旋转本体的后端侧的表面上具有凹槽。进而,以隔音件的一部分从凹槽的开口突伸出的方式将弹性隔音件安装在配重上。在配重安装于上部旋转本体的状态下,隔音件从外侧与配重安装部件的端面接触并压靠在其上。

    因此,隔断配重安装部件与配重之间间隙的隔音件安装在配重的凹槽中,并压靠在配重安装部件的端面上,由此隔断来自发动机舱的噪音或声音的传播路径。结果,即使在配重装/卸时拉动力作用在隔音件上,也能够防止隔音材料的分开或损坏,且即使扭转力作用在隔音件上,因为绝大部分的隔音件安装在凹槽内,所以能够防止隔音件的脱落。因而,根据本发明的配重安装结构,由于进行配重的装/卸作业,也能防止隔音性能的降低,并能够维持良好的隔音性能,而与反复进行装/卸作业无关。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配重与旋转框架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的A-A箭头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设于图1所示的配重上的凹槽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安装在该凹槽内的隔音件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按照第二实施例的配重安装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的B部的放大图;

    图7是表示设在凹槽上的突出部的形状的立体图;和

    图8是表明排水通路的功能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

    基于与以下的各实施例相关的图1~8,对本发明的用于建筑机械的配重安装结构进行说明。

    以下,以液压挖掘机作为建筑机械的一个示例来进行以下说明。液压挖掘机通过在下部行进本体上旋转自如地安装上部旋转本体而构成。由铲斗、臂、吊杆构成的作业装置枢转地支承在该上部旋转本体的前部上,而配重安装在其后部或尾部上。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配重与旋转框架的布置的俯视图。

    图1所示的旋转框架1用于一种具有短的后部旋转(空间)半径的挖掘机,外伸于履带车的尾部旋转为零,或者在工作地点使用的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回转时,没有外伸于履带车的尾部。在旋转框架1的前侧的中央突伸地设置连接托架2。在该连接托架2上附接有能够围绕垂直轴线旋转的摆动托架(未示出)。进而,在该摆动托架上设有作业装置(未示出)。

    此外,旋转框架1的后端部1a形成为圆弧状,以使上部旋转本体的尾部的旋转半径能够配合于车体宽度或机器本体宽度内。沿着该后端部1a设有有形成为圆弧状的配重3(以下,有时也简称为CW)。

    该CW3通过铸造而成形,且在其左右两侧及大致中央部位设有固定部3a、3b和3c,该固定部3a、3b和3c用于将CW3固定在作为旋转框架1的支承基座4的相应的重量支承台座上。

    图2是在图1的A-A箭头所示方向上的平面剖视图。在该视图中,三个重量安装螺栓5从旋转框架1的下侧插入,且贯通相应的重量支承台座4,且分别螺纹接合相应的固定部3a、3b和3c(在图2中仅表示了固定部3c)。

    具体地,重量支承台座4(以下,有时简称为台座4)固定在旋转框架1的后端部(配重安装部件)1a上。在该台座4上形成用于使重量安装螺栓5的颈部通过的通孔4a,以及与该通孔4a连通的开口1c形成在后端部1a上。开口1c的大小形成为能够与垫圈6宽松地接合。

    阴螺纹部7固定在与该螺栓5对应的CW3的固定部3c上。螺栓5、垫圈6、阴螺纹部7仅是固定部件中的一个示例。只要CW3经由固定部件并在确保预定的间隙的状态下连接到重量支承台座4上,则固定部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的构成。

    应注意的是,垫片4b(用于调整高度的间隙调整部件)被插入到固定部3c的底面与重量支承台座4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S1中。

    此外,在该视图中,附图标记1b表示设在旋转框架1上的导向板。箭头N表示,在未设置本发明所适用的隔音件或隔声器8时,从发动机舱产生的噪音或声音泄漏到外部的路径。如下所述,通过在作为凹入部或凹下部的凹槽3d上设置隔音件8,能够隔断由箭头N指示的噪音泄漏的路径。

    为了防止该噪音的泄漏,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凹槽3d在CW3的整体宽度上以圆弧形形成在CW3的前侧(安装面)的下部上。在该凹槽3d中配装弹性隔音件8,该隔音件8形成为带状,是例如由发泡的氨基甲酸树脂、玻璃丝等制成。只要隔音件8能够配装到其中,该凹槽3d的形状和深度可以是任意的。

    这样,在CW3通过该间隙被连接到旋转框架1的后端部1a(作为配重安装部件)时,凹槽能够形成在大致水平面对旋转框架1的后端部1a的CW3的内表面上。这样,即使在旋转框架1与CW3之间有相对较大的间隙,也能够保持优良的隔音性能。

    图4放大地表示出该隔音件8安装到凹槽3d的状态。

    隔音件8具有矩形截面。如图4所示,该隔音件8在压缩状态下被推入凹槽3d,由此,上表面的一部分、后表面以及下表面的一部分由凹槽3d支承。

    在隔音件8中,从凹槽3d的下边缘3e突出的长度设为L′,而在安装了CW3时,旋转框架1的后端部1a与下边缘3e之间的间隙设为S2。此时,以在此状态下L′>S2的方式设定隔音件8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L。即,该长度L设定在这样的范围,使由隔音件8的前侧面的一部分8a与旋转框架1的后端部(配重安装部件)1a接触,且进而通过其在后端部1a上施压而引起的压缩产生变形。由此,能够隔断噪音传播路径N(参见图2)。在该附图中,隔音件8与旋转框架1的后端部1a的端面的大致垂直面接触。

    应当注意的是,如果需要增加与后端部1a接触的面积,只要在后端部1a的边缘的上表面设置为圆弧形的辅助板即可。

    这样,隔音件8通过配装在凹槽3d上而安装在CW3侧。结果,即使反复装/卸CW3,隔音件8也会受到该凹槽3d的保护,而不会损坏。因而,根据本发明的配重安装结构,能够长期维持隔音性能。

    图5表示本发明的配重安装结构的第二实施例。

    值得注意的是,在图5中,对于与图1以及作为图1的放大图的图2相同的构成零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5所示的构造与图1构造的不同点在于:设有排水用的排水通路或滴水孔9。

    如果需要设置这样的排水通路9,将该通路9作为边界在左右侧边上分别设置隔音件8a及8b。在该构造中,在排水通路9上不存在隔音件8a、8b。因此,虽然噪音会穿过该排水通路9而泄漏到外部,但通过采用下述方法,也能够确保隔音性能。以下,对此进行说明。

    图6表示放大了的图5中的B部。

    如该视图所示,重量支承台座4的宽度W与排水通路9的宽度Wa之间的关系为:W>Wa。因此,相互对置的相应隔音件8a、8b的前端在从凹槽3d朝前侧稍稍突伸形成的突出部(间隔部或分隔部)3f的两侧上,朝其中心进入排水通路9的长度为Wb左右。此外,该突出部3f如图7所示,其构成起到具有角度θ的噪音反射面的作用。

    此外,在将隔音件8a、8b安装到凹槽3d上时,突出部3f也起到设定隔音件8a、8b的前端的位置的定位装置的作用。

    如图8的箭头C所示,能够容易地将水从该排水通路9排出。另一方面,如箭头N′所示,声音在突出部3f的声音反射面上反射而不能直接地穿过排水通路9。如图8所示,该噪音反射面包括像折扇一样向下方展开的倾斜面。因此,声音向上方反射,使得声音不经过箭头C所示的路径。应当注意的是,该倾斜面不一定是直线状,且其可以是凹状,只要能够构成为反射噪音即可。

    由于凹槽3d具有作为间隔部的突出部3f,因此,以该突出部3f作为边界将隔音件8a、8b设置成为多个分隔部,且排水通路9形成在该突出部3f的内侧,所以不仅确保排水功能,而且能够维持优良的隔音性能。

    如图6的箭头N所示,到达排水通路9的路径形成为迷宫结构(缠结的路径结构)。包含排水通路9的空间具有该迷宫结构,该迷宫构造用于抑制通过排水通路9漏出到外部的声音。因此,声音不能直接穿过排水通路9,且在与隔音件8a、8b等撞击过程中以及后来的围绕其迂回的过程中受到抑制。

    即使在如第二实施例所述的设置排水通路9的情况下,因为设有包括突出部3f的噪音反射面以及迷宫结构的衰减装置,能够提供显著的隔音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在配重安装部件为旋转部件1的情况下,后端部1a与CW3之间的间隙进行隔音构造的结构示例进行了说明。本发明的配重安装结构并不仅限于此,其也能够应用于以下情况:在配重安装部件为机体盖的情况,以及隔断穿过该机体盖与CW3之间的间隙的声音。

    虽然参照附图中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可实施同等或替代的技术方案。

建筑机械的配重安装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建筑机械的配重安装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建筑机械的配重安装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机械的配重安装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机械的配重安装结构.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用于建筑机械的配重安装结构,其中,配重经由间隙连接在构成上部旋转本体的外部上,从而在配重的连接侧的端部上设置凹槽,在该凹槽上安装弹性隔音材料,在安装了配重时,从凹槽突伸出的隔音材料与外部的连接侧的端部接触并压靠在其上。由此,提供有一种配重安装结构,即使进行配重的装/卸之后,隔音性能也不会降低。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