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6

缝纫机的倒线装置.pdf

  • 上传人:a1
  • 文档编号:93901
  • 上传时间:2018-01-24
  • 格式:PDF
  • 页数:26
  • 大小:1.15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01443.9

    申请日:

    2004.01.08

    公开号:

    CN1517470A

    公开日:

    2004.08.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5B65/06; D05B63/00

    主分类号:

    D05B65/06; D05B63/00

    申请人:

    重机公司;

    发明人:

    礒则之; 藤田州司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

    优先权:

    2003.01.10 JP 2003-4118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朱丹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缝纫机的倒线装置,是被设置于从缝线供给源至缝制位置之间的缝纫机(100)的倒线装置(10),它包括:具有穿过底线(L)的穿线部(23、24)的第一及第二穿线机构(21、22),和支撑各穿线机构的支撑体(30),和与缝纫机马达连动并旋转的旋转轴(66),和被固定在旋转轴上且被配置在各穿线部之间、并由其外缘部与被穿在该各穿线部之间的缝线滑动接触的旋转凸轮板(61、62),和将其前端部配置在靠近旋转凸轮板的缝线供给源侧的平面部(65)的弯钩部件(70)。这种缝纫机的倒线装置,能够容易并迅速地进行切断缝线的恢复作业。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缝纫机的倒线装置,包括:具有穿过缝线的穿线部的第一及第 二穿线机构,和支撑所述各穿线机构的支撑体,和与缝纫机马达连动并旋 转的旋转轴,和被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且被配置在所述各穿线部之间、并 具有在旋转时改变所述两穿线部之间距离的外缘部、且由其外缘部与被穿 在该各穿线部之间的缝线滑动接触的旋转凸轮板;并且被设置于从缝线供 给源至缝制位置之间,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前端部配置在比所述旋转凸轮板靠近所述缝线供给源侧、且在 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穿线部之间的弯钩部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倒的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调节 弯钩部件的前端部与旋转凸轮板之间间隔的间隔调节机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倒的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旋 转凸轮板的缝线供给源侧的侧面部,设有弯钩部件的前端部能够进入的圆 周槽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缝纫机倒的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体支撑所述弯钩部件。

    说明书


    缝纫机的倒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缝线倒出量的缝纫机的倒线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缝纫机底板部内,要将缝线(梭线)从缝线供给部引导到旋梭,但将缝线从缝线供给部倒出的倒线装置,都被设在缝线供给部与旋梭之间的路径途中。

        该以往的倒线装置,具有:穿过梭线的穿线槽、以被切成缺口的状态所形成的相互对向的两片的侧板,和在两侧板之间被支撑于同轴上的两片旋转凸轮板,和解除梭线在两旋转凸轮板之间被旋转凸轮板捕捉状态的解除部件(参照专利文献1)。

        在通常的缝制时,使梭线穿过两侧板的穿线槽的槽底部、并且使其在两侧板之间与两个旋转凸轮板地周边缘部滑动接触。各旋转凸轮板,由于为大致的圆板状且将外圆周的一部分切成平坦部,所以能通过旋转动作而用该平坦部捕捉梭线,并向旋转方向拉入梭线。由该拉入而对梭线的旋梭侧施加张力,并将形成于旋梭上的线环拉紧。然后,被拉入的梭线在规定位置上被解除部件解除捕捉状态,并消除对旋梭侧施加张力的状态。在缝制时,各旋转凸轮板与旋梭的动作同步旋转,并以一定的周期重复上述动作。

        另一方面,在缝制当中,在旋转凸轮板的旋梭侧发生梭线被切断的事故时,在切断部的底线供给部侧的梭线,因松弛而在旋转凸轮板的旋转时被绕在旋转轴上,而使旋转轴不能旋转并且驱动系统或旋转凸轮板会被损坏。

        在此,说明缝线被绕在旋转凸轮板的旋转轴上的原因,是因为被切断的梭线缠在旋转轴上,且在其上又重复绕上一圈缝线,在缝线供给源侧产生一定的张力,上面的缝线将下面的缝线勒紧,而形成与在旋转轴上捆绑住缝线相同的状态。因此,缝线被紧紧地绕在旋转轴上。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以往的倒线装置上设有切刀。

        即,当被切断的梭线与旋转凸轮板同时旋转时,用在靠近旋转凸轮板的缝线供给源侧的平面上设置的切刀将梭线的供给源侧切断,可以将绕向旋转轴的梭线的缠绕量控制在最小限度。

        【专利文献】

        实公平6-16614号公报(图1)

        但是,上述以往的倒线装置,由于切断并残留着切断了的梭线的切断侧端部,所以梭线的切断端部侧的部分被留在倒线装置内部,必须要进行将其除去的操作,所以就很繁杂且需要有恢复到缝制作业的时间,是很不好的情况。

        另外,即使在通常的缝制时,也会有在梭线乱跳时被切刀切断缝线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倒线装置,能消除在缝线发生切断时的不好的情况并且消除恢复其作业的繁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1所述的缝纫机的倒线装置,是被设置于从缝线供给源至缝制位置之间的缝纫机(100)的倒线装置(10),如图1~图5所示,它包括:具有穿过底线(L)的穿线部(23、24)的第一及第二穿线机构(21、22),和支撑各穿线机构的支撑体(30),和与缝纫机马达连动并旋转的旋转轴(66),和被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且被配置在所述各穿线部之间、并具有在旋转时改变所述两穿线部之间距离的外缘部(62)、且由其外缘部与被穿在该各穿线部之间的缝线滑动接触的旋转凸轮板(61);还具有将前端部配置在比所述旋转凸轮板靠近所述缝线供给源侧且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穿线部之间的弯钩部件(70)。

        上述「缝制位置」,是指在缝纫机上对缝制对象物用缝线进行缝制作业之处。

        以上述结构,当在第一及第二穿线机构双方的穿线部穿过缝线时,缝线处于与旋转凸轮板的外缘部靠接的状态。

        本发明,由于在旋转凸轮板的缝线供给源侧,设有其前端部被配置在比上述旋转凸轮板靠近上述缝线供给源侧且在上述旋转轴与上述穿线部之间的弯钩部件,所以在被切断的缝线与旋转凸轮板一起旋转时,在绕旋转轴一圈之前缝线被弯钩部件捕捉住。因此,不会发生缝线在旋转轴的圆周面上直接转一周的状态,可以避免绕旋转轴一周的缝线将自己捆绑在旋转轴上的状态。即,缝线处于被卷绕于弯钩部件与旋转轴双方之间的状态,且对旋转轴松缓地接触,所以缝线与旋转轴产生滑动(参照图14)。另外,此时,由于弯钩部件不进行旋转动作,所以即使在缝线供给源侧产生某种张力,也不会卷绕在旋转轴上。另外,缝线不会像卷绕时那样紧绕旋转轴,所以在进行恢复缝制作业的操作时,只要从缝线供给源侧将缝线倒近,就能产生滑动并从跨在弯钩部件与旋转轴双方卷绕的状态解脱。

        本发明之2,具有与本发明之1所述的同样的结构,并且如图3所示,还采用了具有调节弯钩部件(70)的前端部(71)与旋转凸轮板(61、62)的缝线供给源侧的侧面部(65)之间间隔的间隔调节机构(80)的结构。

        根据上述结构,能起到与本发明之1同样的作用,并且能预先用间隔调节机构调节弯钩部件的前端部与旋转凸轮板的侧面部之间的间隔。另外,由于为了捕捉缝线而总是希望弯钩部件的前端部能与旋转凸轮板更接近,所以能调节成比通常的结构更接近。

        本发明之3,具有与本发明之1或本发明之2所述的同样的结构,并且如图15所示,还采用了在旋转凸轮板(62)的缝线供给源侧的侧面部(65)上设置使弯钩部件(70)的前端部(71)能进入的圆周槽部(67)的结构。

        根据上述结构,能起到与本发明1或本发明2同样的作用,并且能以前端部进入旋转凸轮板的圆周槽部的状态配置弯钩部件。因此,降低了被切断的缝线通过弯钩部件与旋转凸轮板之间间隙的可能性。

        本发明之4,具有与本发明之1、2或本发明之3所述的同样的结构,并且如图3所示,还采用了支撑体30支撑弯钩部件70的结构。

        根据上述结构,能起到与本发明之1同样的作用,并且由于将弯钩部件设在位于旋转体附近的支撑体上,所以容易接近旋转凸轮板地配置弯钩部件。另外,在安装弯钩部件时,也容易调节该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实施例的、底线倒出装置被组装在缝纫机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从斜下方看底线倒出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箭头S方向的视图。

        图4是省略了旋转凸轮板的底线倒出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省略了旋转凸轮板的位于维修位置的底线倒出装置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6是底线倒出装置的动作说明图并表示动作的开始状态。

        图7是底线倒出装置的动作说明图并表示与图6连续的动作状态。

        图8是底线倒出装置的动作说明图并表示与图7连续的动作状态。

        图9是底线倒出装置的动作说明图并表示与图8连续的动作状态。

        图10是当在底线倒出装置的梭线产生切断时的动作说明图。

        图11是当在底线倒出装置的梭线产生切断时的动作说明图并表示与图10连续的动作状态。

        图12是当在底线倒出装置的梭线产生切断时的动作说明图并表示与图11连续的动作状态。

        图13是当在底线倒出装置的梭线产生切断时的动作说明图并表示与图12连续的动作状态。

        图14是当在底线倒出装置的梭线产生切断时的动作说明图并表示与图13连续的动作状态。

        图15(A)是表示在第二旋转凸轮板的侧面部设置圆周槽实例的立体图,图15(B)是表示沿旋转轴、从截面看圆周槽的截面图。

        图中:10-底线倒出装置,21-第一穿线机构,22-第二穿线机构,30-支撑体,61-第一旋转凸轮板,62-第二旋转凸轮板,65-缝线供给源侧的侧面部,67-圆周槽部,70-弯钩部件,71-前端部,80-间隔调节机构,100-链锁线迹缝纫机(缝纫机)。

        【具体实施方式】

        (链锁线迹缝纫机)

        参照图1~图14,说明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倒线装置的底线调节装置10。图1是底线倒出装置10被组装在缝纫机100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从斜下方看底线倒出装置10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箭头S方向的视图。

        首先,说明设有底线倒出装置10的双链锁缝缝纫机100。如图1及图6所示,缝纫机100具有呈箱状的底板部101,从底板部101的右端部竖立设置有纵机身部(省略图示),从该纵机身部的上部、与底板部大致平行地延伸设置有机头部(省略图示)。

        在底板部101上面、在被机头部的前端支撑的机针(省略图示)下方的位置上设有针板102,在该针板102上设有能从针板102的上面凸出及没入的送布牙103。送布牙103,以长圆运动而输送承载于底板部101上的布料。在底板部101内的针板102下方的附近,设有旋梭104,在旋梭104上固定有从底线供给源(省略图示)倒出的梭线(底线)L。并且,在底板部101的内部,沿底板部101长度方向设有下轴66,未图示的缝纫机马达的输出、通过传递机构进行旋转驱动,以驱动旋梭104。

        另一方面,在上述的机针上穿上面线,该链锁线迹缝纫机100,以机针与旋梭104的协同动作,在布料上进行链锁线迹缝制或平接缝缝制。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机针沿垂直方向上下运动并且将该上下运动方向作为Z轴方向,将底板部101的长度方向作为Y方向,将送布方向作为X方向,且该三方向相互垂直。

        底线倒出装置10,在链锁线迹缝纫机100上,被设置在梭线L的缝线供给源与设于针板102的下方附近(缝制位置)的旋梭104之间,并与旋梭104的动作同步而对梭线L施加张力。另外,在该底线倒出装置10的底线供给源侧设有夹线部件(省略图示),以防止在无负荷状态下从底线供给源倒出底线。

        (底线倒出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4、5,是各个轴测方向不同的、省略了后述的第一及第二旋转凸轮板61、62图示的底线倒出装置的立体图。如图2~5所示,底线倒出装置10,具有:被固定在链锁线迹缝纫机100的机架上的装置框11、具有穿过梭线L的穿线部23、24的第一及第二穿线机构21、22、能灵活转动地被支撑于装置框11上并且支撑各穿线机构21、22的支撑体30、将该支撑体30切换于缝制位置与维修位置的切换机构40、被配置在各穿线部23、24之间且其外边缘部与穿在该各穿线部23、24之间的梭线L滑动接触的第一及第二旋转凸轮板61、62、被设置在各旋转凸轮板61、62之间且引导穿在各穿线部23、24上的梭线L移动的导向框12、使其前端部71接近各旋转凸轮板61、62的缝线供给源侧的侧面部65而配置的弯钩部件70、调节弯钩部件70的前端部71与各旋转凸轮板61、62的缝线供给源侧的侧面部之间间隔的间隔调节机构80。

        (支撑体)

        上述支撑体30,具有:能以Y轴方向为中心摆动自如地被支撑在装置框11上的摆动臂33、被固定安装于摆动臂33的转动端部且分成两叉地延伸设置的板状的第一及第二支撑臂31、32。由于各支撑臂31、32可摆动地被支撑于摆动臂33上,所以如前所述,用切换机构40可以切换于缝制位置及维修位置,图2、3、4表示位于缝制位置的状态,图5表示位于维修位置的状态。当各支撑臂31、32位于维修位置时,其延伸设置方向被配置设定为沿X轴方向。

        (第一及第二穿线机构)

        第一及第二穿线机构21、22,被分别设在支撑体30的第一及第二支撑臂31、32上。各穿线机构21、22,都设有具有沿Y轴方向贯通的通孔的穿线部23、24、及沿各支撑臂31、32的延伸方向且能调节位置的位置调节机构25、26。该穿线部23、24,其通孔都位于各支撑臂31、32的上面侧,并能用各位置调节机构25、26将其调节在沿Y轴方向的同一直线上。在缝制时,该穿线部23、24中同时穿入梭线L。

        (导向框)

        导向框12,被固定在支撑体30上,并具有使穿在各穿线部23、24中的梭线L沿各支撑臂31、32的延伸方向变化位置的导向长孔13。即,该导向框12,其一端被固定安装在摆动臂33上,并且另一端以从各支撑臂31、32之间向上方凸出的状态沿各支撑臂31、32延伸。另外,在从导向框12的各支撑臂31、32的间隙向上方凸出的部分上,形成有具有大致与各支撑臂31、32的全长相等长度的上述长孔13。梭线L,穿过各穿线部23、24之间并穿过该长孔13。

        (第一及第二旋转凸轮板)

        第一及第二旋转凸轮板61、62,被形成为平坦地切掉圆板圆周边缘一部分的形状,并在使各个平坦部63、64的位置一致的状态下,用沿Y方向的同一旋转轴66支撑其各个中心部。

        各旋转凸轮板61、62,其平板面都与X-Z平面平行,并在缝制位置上的第一和第二支撑臂31、32之间,以夹持导向框12的配置将其支撑在旋转轴66上。即,沿Y轴方向按顺序排列配置第一支撑臂31、第一旋转凸轮板61、导向框12、第二旋转凸轮板62、第二支撑臂32,并维持它们的非接触状态。

        而且,各旋转凸轮板61、62,以使其平坦部63、64被排列在几乎与各支撑臂31、32的上面及导向框12的长孔13的同一平面上的方式、被支撑在旋转轴66上(参照图6)。

        旋转轴(下轴)66,传动来自缝纫机马达的旋转驱动力,并实现机针或旋梭104的往复周期与旋转轴66的旋转周期同步。另外,该旋转轴66,被配置为通过作为缝制位置的各支撑臂31、32上的各穿线部23、24的附近。

        各旋转凸轮板61、62,由于是如上述地构成,所以各平坦部63、64处于与长孔13等并排的状态,并在各穿线部23、24之间维持穿过各穿线部23、24及长孔13的梭线L处于直线状态,但当从该状态向图2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其平坦部63、64推压梭线L并沿长孔13移动。此时,梭线L,其各穿线部23、24之间的部分,以由各旋转凸轮板61、62弯曲成略呈U字形的状态、被沿Y轴方向倒出。然后,当被倒出的梭线L移动到长孔端部附近时,其与各旋转凸轮板61、62的平坦部63、64的嵌合被解除,处于与各旋转凸轮板61、62的圆周边缘滑动接触的状态。然后,当由旋转各平坦部63、64再次返回到长孔13的位置时,梭线L根据因缝制作业而受到的张力被拉回到各穿线部23、24的位置。

        这样,梭线L,通过各旋转凸轮板61、62的旋转,以与其旋转周期相等的周期从各穿线部23、24倒出,并以同样的周期拉紧由旋梭104形成的线环。

        (切换机构)

        切换机构40,设有:被设在支撑体30的摆动臂33基端部上的、向下方凸出的凸起部41、具有在支撑体30位于缝制位置的状态下与凸起部41嵌合的嵌合孔42的板簧43、对摆动臂33施加弹力以使支撑体30位于维修位置的扭力弹簧44、解除凸起部41与板簧43的嵌合孔42的嵌合状态的解除部件45。

        上述凸起部41,被设置为在摆动臂33应位于维修位置而沿Z轴方向起伏的状态下朝向大致X轴方向,且在摆动臂33应位于缝制位置而倾斜的状态下朝向下方。

        板簧43,其一端部被固定支撑在链锁线迹缝纫机100的机架上,在另一端部的跟前位置的摆动臂33的下端部靠接的位置上,设有嵌合孔42。因此,摆动臂33在起伏的状态下,虽然凸起部41不嵌合,但在倾斜状态下凸起部41进入嵌合孔42并处于嵌合状态。

        另一方面,摆动臂33,由扭力弹簧44施加从倾斜状态向起伏状态摆动的力,因此,当按下板簧43的另一端部并解除与嵌合孔42的嵌合状态时,则因扭力弹簧44的弹力恢复起伏状态。

        解除部件45是杆状体,以露出其上端部的状态被插入位于板簧43的另一端部附近、并由装置框11沿Z轴方向支撑的筒体46内。在该解除部件45的下端部上,设有向侧方伸出的嵌合销47。该嵌合销47,与板簧43的另一端部上面靠接,以将解除部件45的上端部向下方压入的方式,能将板簧43的另一端部也往下压。即,在凸起部41与板簧43的嵌合孔42嵌合的状态下,按压解除部件45的上端部,就可以解除板簧43的嵌合孔42的嵌合状态,摆动臂33通过扭力弹簧44的弹力而起伏。

        并且,因摆动臂33的起伏支撑体30处于维修状态,在该维修状态下,各支撑臂31、32的上面呈水平(沿X-Y平面的)状态,各旋转凸轮板61、62处于从各支撑臂31、32的间隙脱出的状态。

        (弯钩部件)

        弯钩部件70,是为了防止当梭线L在旋梭侧被切断时、在旋转凸轮板61、62的底线供给源侧被卷绕在旋转轴66上而设置。

        弯钩部件70,其基端部被支撑在各支撑臂31、32的基端部侧上面,前端部71被设定在当支撑体30位于缝制位置时、比上述旋转凸轮板更靠上述缝线供给源侧且位于上述旋转轴与上述穿线部之间位置,并且位于接近第二旋转凸轮板62的底线供给源侧的平板面的位置。

        弯钩部件70,在其基端部上具有平板状的角撑部72,在使该角撑部72靠接在各支撑臂31、32的基端部上面的状态下、用螺钉固定支撑。

        弯钩部件70,从其前端部到基端部的本体部73为平板状,上述的角撑部72在被固定支撑于各支撑臂31、32的状态下,其平板面处于面对第二旋转凸轮板62的底线供给源侧的侧面部65的状态。

        并且,弯钩部件70的前端部71,从本体部73的前端位置大致弯曲成直角,前端部71的平板面处于与第二旋转凸轮板62的底线供给源侧的侧面部65垂直的状态,并且其前端面处于比本体部73更靠近的状态。另外,前端部71的上部被陷成楔状,在捕捉梭线L时,具有通过将梭线引导到楔状凹槽底部而使被捕捉的梭线L从第二旋转凸轮板62稍微离开的功能。因此,可以防止捕捉后的梭线L再次与第二旋转凸轮板62接触并被卷入。

        该弯钩部件70的前端部71的配置,理想的是接近各旋转凸轮板61、62的旋转轴。这样地将弯钩部件70的前端部71配置在旋转轴66的附近,可以有效地防止梭线L进入弯钩部件70的前端部71与旋转轴66之间的间隙、而使捕捉受损。

        而且,弯钩部件70的前端部71,最好是配置在相对于各穿线部23、24、在各旋转凸轮板61、62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该各穿线部23、24的附近。如果配置在距各穿线部23、24远的地方,则梭线L在旋梭侧靠近各旋转凸轮板61、62附近发生切断时,可缩短被各旋转凸轮板61、62拉入的线长,不能送到弯钩部件70的前端部71(无法捕捉),而有可能被卷绕在旋转轴66上。因此,用配置在各穿线部23、24的下游侧附近的方法,无论梭线L在任何位置被切断都能够捕捉,并能更有效地防止被卷入。

        (间隔调节机构)

        间隔调节机构80,具有:设在弯钩部件70的角撑部72上的、并为圆形通孔的转动支点部81,和以穿过该转动支点部81的状态、将弯钩部件70用螺纹固定在支撑体30上的第一固定螺钉82,和沿以转动支点部81为中心的圆弧设在角撑部72上、并为长孔状的通孔的转动允许部83,和以穿过该转动允许部83的状态、将弯钩部件70用螺纹固定在支撑体30上的第二固定螺钉84。

        根据上述结构,在松缓地拧上第一及第二固定螺钉82、84的状态下、将弯钩部件70装在支撑体30上时,能够以第一固定螺钉82为中心轴使弯钩部件70转动。通过该转动,弯钩部件70的前端部71可以从第二旋转凸轮板62的底线供给源侧的侧面部65靠近或离开,在将前端部71配置在适当的位置以后拧紧两个固定螺钉82、84,将其固定以使弯钩部件70不能转动,这样可以容易地进行前端部71的位置调节。

        (底线倒出装置的动作说明)

        根据图6~图14说明上述结构构成的底线倒线装置10的动作。

        首先,在梭线L穿过各穿线机构21、22的各穿线部23、24及导向框12的长孔13的状态下,各旋转凸轮板61、62的平坦部63、64处于沿长孔13的状态,且梭线L位于长孔13的一端部(图6~15中的左端部)附近的位置,并在各穿线部23、24之间维持笔直的伸展状态(图6的状态)。

        然后,随着各旋转凸轮板61、62向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各旋转凸轮板61、62的平坦部63、64使梭线L在各穿线部23、24之间沿长孔13移动,并使梭线L在各穿线部23、24之间形成呈U字形挠曲的形状(图7、8的状态)。

        由此,在梭线L的旋梭侧,受到向底线供给源侧的张力。

        然后,进行各旋转凸轮板61、62的旋转,当各穿线部23、24之间的梭线L被送到长孔13的另一端部(图6~14上的右端部)附近时,由于各旋转凸轮板61、62的平坦部63、64通过了长孔13,所以梭线L处于与各旋转凸轮板61、62的周边部滑动接触的状态,当平坦部63、64再次转到长孔位置之前,维持梭线L被倒出到长孔13的另一端的状态(图9的状态)。

        只要在梭线L上不发生切断,则随后返回图6的状态,并重复图6~9的动作。

        另一方面,当梭线L在各旋转凸轮板61、62的旋梭侧发生切断时,由于解除了由旋梭104对梭线L的保持状态,且该切断的端部呈自由状态,所以梭线L的靠近第二穿线机构22的穿线部24的旋梭104侧的部分,开始被第二旋转凸轮板62的底线供给源侧的侧面部65牵引。在该状态下开始被牵引的梭线L,立刻被弯钩部件70的前端部71捕捉,自捕捉位置的靠近切断部侧的部分,继续被第二旋转凸轮板62牵引,并绕旋转轴66的周围旋转(图10~12的状态)。

        然后,当梭线L绕一周时再次被弯钩部件70的前端部71捕捉,(图13的状态),重复此动作,最终弯钩部件70的前端部将全部被切断的梭线L捕捉(图14的状态)。

        (底线倒出装置的效果)

        如上所述,由于在上述底线倒出装置10上,在第二旋转凸轮板62的缝线供给源侧设有弯钩部件70,所以,当梭线L在旋梭侧发生切断时,即使与第二旋转凸轮板62一起旋转,如图14所示,因被卷绕在该旋转轴66及弯钩部件70的前端部71双方的外圆周上,所以能有效地避免只卷绕在旋转轴66上并将自己勒紧而被卷曲绕在该旋转轴66的状态。

        即,被切断的梭线L,以跨过弯钩部件70的前端部71及旋转轴66的外周的状态卷绕,如图14所示形成线环M。该线环M绕一圈或绕两圈。随后,即使旋转轴66旋转,但由于线环M滑动且空转,所以不会从缝线供给源拉出梭线。因此,可以防止如以往那样地在旋转轴上将缝线缠绕的如滚雪团儿一样。

        另外,由于梭线L不会只卷绕在旋转轴66上,梭线L不会处于缠绕在旋转轴66的状态,所以在恢复缝制作业时可以容易地从缝线供给源侧将梭线L拉出并从旋转轴66及弯钩部件70解开梭线L并将其除去。因此,可以迅速且容易地恢复操作。

        另外,由于将弯钩部件70设在位于各旋转凸轮板61、62附近的各支撑臂31、32上,所以容易将弯钩部件70与各旋转凸轮板61、62接近配置。特别是,用切换机构40能将各支撑臂31、32切换到位于缝制位置上方的维修位置,所以能更容易且迅速地进行弯钩部件70的安装操作或位置调节、间隔调节操作。

        另外,如上所述,弯钩部件70被构成支撑体30的支撑臂32所支撑。另外,支撑体30能被构成切换机构的解除部件45移动于缝制位置及其上方的维修位置。另外,被切断的梭线L,其跨越弯钩部件70的前端部71及旋转轴66的外周、形成卷绕一~二圈左右的线环M,并维持该状态。因此,当停止缝纫机、操作解除部件45,而使支撑体30及弯钩部件70移动到维修位置时,被卷绕一~二圈左右的线环M,能容易地产生松弛并被扩大,使恢复操作变得容易。

        另外,弯钩部件70的前端部71位于旋转轴66上方的位置。因此,即使由切换机构将弯钩部件70从缝制位置移动到维修位置,也容易松弛卷绕的线环M。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旋转凸轮板61、62,被固定在作为与缝纫机马达连动的下轴的旋转轴66上,但取而代之,也可以容易地由其他在机架上与可旋转地支撑的下轴66并列的旋转轴、对该旋转轴传递下轴的旋转运动的连结机构、固定在旋转轴上的旋转凸轮板构成。并且,此时,由于旋转轴不对送布牙传递上下运动,所以能将其缩短,也可以将旋转凸轮固定在该轴端上。

        (其他)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倒线装置是适用于处理梭线L的底线倒出装置10的实例,但也可以适用于必须作周期地倒近动作的其他的缝线,例如面线等的倒线装置。但是,为了确保各旋转凸轮板的大小,最好是能被收纳在缝纫机底板部的结构。

        另外,倒线装置,其对象不只局限于梭线,所以能装载的缝纫机的种类也不局限于链锁线迹缝纫机,也可以在其他的缝纫机上装载倒线装置。

        另外,如图15(A)所示,也可以在第二旋转凸轮板62的底线供给源侧的侧面部65上设置能使弯钩部件70的前端部71伸进的圆周槽部67。此时,如图15(B)所示,最好能调节将弯钩部件70的前端部71的配置而使其能伸进到圆周槽部67内部。以此,可以不发生使梭线L通过弯钩部件70的前端部71与第二旋转凸轮板62的侧面部65之间的间隙而有损于捕捉,能更可靠地捕捉被切断的梭线L,并能有效地防止被切断的梭线L绕在旋转轴上并被缠紧的状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之1,当缝线在缝制位置侧发生断线时,由于其与旋转凸轮板一起旋转,并被卷绕在该旋转轴和弯钩部件的双方上,所以能有效地避免缝线绕在旋转轴上并被缠绕的状态。另外,缝线不会处于如被缠绕时那样勒紧旋转轴的状态,在缝制作业的恢复操作时能从缝线供给源侧牵引缝线,可容易地解开并除去缝线。另外,由于不像以往那样残留缝线,所以能使恢复作业变的容易,并能迅速地进行操作。而且由于不必设置用于切线的切刀,所以能防止缝制时缝线意外地被切刀切断。

        本发明之2,由于具有间隔调节机构,所以能调节弯钩部件适合于缝线捕捉的配置(接近旋转凸轮板的配置),可以更有效地防止缝线的卷绕及缠绕。

        本发明之3,由于在旋转凸轮板上设有圆周槽,所以能够将弯钩部件的前端部配置成可进入的方式,并能更可靠地捕捉被切断的缝线,有效地防止被切断的缝线卷绕并缠紧在旋转轴上的状态。

        本发明之4,由于在位于旋转体附近的支撑体上设置了弯钩部件,所以容易接近旋转凸轮板地配置弯钩部件。另外,在安装弯钩部件时,也容易调节其配置。因此,可以实现装置生产及调节的简单化,并提高装置的生产效率。

    关 键  词:
    缝纫机 线装
    文档描述:

    《缝纫机的倒线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缝纫机的倒线装置.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缝纫机的倒线装置,是被设置于从缝线供给源至缝制位置之间的缝纫机(100)的倒线装置(10),它包括:具有穿过底线(L)的穿线部(23、24)的第一及第二穿线机构(21、22),和支撑各穿线机构的支撑体(30),和与缝纫机马达连动并旋转的旋转轴(66),和被固定在旋转轴上且被配置在各穿线部之间、并由其外缘部与被穿在该各穿线部之间的缝线滑动接触的旋转凸轮板(61、62),和将其前端部配置在靠近旋转。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缝纫机的倒线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9390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