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屋顶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屋顶。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温室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但温室的“升温、保温”一向
是困扰农户的重点问题,现有的温室通常采用单晶硅太阳电池组件与传统农业大棚相结合
而得到新的光伏温室,虽然现有的光伏温室能够达起到“升温、保温”的作用,但是因其对光
线的依赖,在光线不足时,现有的光伏温室无法正常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屋顶,以改善现有的温室在光线不
足时无法正常的工作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太阳能屋顶,包括顶棚以及用于
支撑所述顶棚的多个支撑柱;所述顶棚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顶棚构件,
每个顶棚构件均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屋顶内安装有太阳能灯;所述顶棚构件
包括第一斜面以及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顶部边缘与所述第二斜面的顶部边缘连接;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斜面;相邻两个顶棚构件之间设有排水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屋顶,包括顶棚以及用于支撑
所述顶棚的多个支撑柱,通过在太阳能屋顶的顶棚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在支撑柱穿出所述
顶棚的处设置风力发电机,且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所述风力发电机分别与所述风光互补
控制器电连接的方式,使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所述风力发电机在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的
控制下均可以给所述太阳能屋顶供电,以利于使得在在光线不足时,所述太阳能屋顶主要
由所述风力发电机工地那,而当风力不足时,可以主要由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供电,从而改善
了现有的光伏太阳能屋顶在光线不足时无法正常的工作的问题。再者,所述太阳能电池板
设置于顶棚上,且所述风力发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穿出所述顶棚的一端,则本发明实施
例提供的太阳能屋顶极大的节约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排水槽易于将屋顶的积
水排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顶棚的一端从所述顶棚穿出,所述支撑柱穿出所述
顶棚的一端设置有风力发电机。
进一步,所述太阳能屋顶设置有风光互补控制器以及逆变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
以及所述风力发电机分别与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逆变器与所述风光互补控制
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太阳能屋顶还设置有并网逆变器,所述并网逆变器与所述风光互补
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太阳能屋顶还设置有储电装置,所述储电装置分别与所述风光互补
控制器和所述逆变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太阳能灯包括安装架、太阳能驱动装置、照明装置、支撑杆,所述太阳
能驱动装置和所述照明装置均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支撑杆固定相连;
所述安装架设有蓄水槽,所述支撑杆设有与所述蓄水槽连通的管道,所述管道末端设有盖
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太阳能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
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为,一种太阳能屋顶,包括顶棚以及用于
支撑所述顶棚的多个支撑柱2;所述顶棚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顶棚构件
1,每个顶棚构件1均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3;所述太阳能屋顶内安装有太阳能灯5;所述顶棚
构件1包括第一斜面以及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顶部边缘与所述第二斜面的顶部边缘
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斜面;相邻两个顶棚构件1之间设有排水槽6。
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顶棚的一端从所述顶棚穿出,所述支撑柱穿出所述顶棚的一
端设置有风力发电机4。
所述太阳能屋顶还设置有并网逆变器,所述并网逆变器与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电
连接。
所述太阳能灯5包括安装架51、太阳能驱动装置、照明装置52、支撑杆53,所述太阳
能驱动装置和所述照明装置52均安装在所述安装架51上,所述安装架51与所述支撑杆53固
定相连;所述安装架51设有蓄水槽,所述支撑杆53设有与所述蓄水槽连通的管道,所述管道
末端设有盖体。
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太阳能屋顶设置
有风光互补控制器以及逆变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及所述风力发电机分别与所述风光互
补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逆变器与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太阳能屋顶还设置有储
电装置,所述储电装置分别与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和所述逆变器电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