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阶段受拉限位装置.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944038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841879.1

申请日:

2016.09.22

公开号:

CN106245802A

公开日:

2016.12.2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1/98申请日:20160922|||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98; E04H9/02

主分类号:

E04B1/98

申请人:

东南大学

发明人:

崔浩然; 吴刚

地址:

210096 江苏省南京市四牌楼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曾教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阶段受拉限位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支座和下支座,在上支座与下支座之间设有第一阶段受拉限位保险丝和第二阶段受拉限位构件,第一阶段受拉限位保险丝的长度等于上支座与下支座内侧间的间距,第二阶段受拉限位构件的展开长度大于上支座与下支座内侧间的间距。本发明的一种两阶段受拉限位装置,精确辅助实现了“三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的要求。使结构在风载和小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较小,不影响正常使用状态;在大震作用下能在安全位移响应范围内耗能从而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具有较小的体积和简易的构造,制造推广使用方便;安装便捷,方便损坏后更换。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两阶段受拉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支座(1)和下支座(2),在
上支座(1)与下支座(2)之间设有第一阶段受拉限位保险丝(3)和第二阶段受拉限位构件
(4),第一阶段受拉限位保险丝(3)的长度等于上支座(1)与下支座(2)内侧间的间距,第二
阶段受拉限位构件(4)的展开长度大于上支座(1)与下支座(2)内侧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阶段受拉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阶段受拉
限位保险丝(3)为刻槽直钢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阶段受拉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二阶段受拉
限位构件(4)为一螺旋钢棒,其展开的长度变化值为放置位置相对位移的最大设计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阶段受拉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阶段受拉
限位保险丝(3)两端与第二阶段受拉限位构件(4)两端分别固接于上支座(1)和下支座(2)
内侧。

说明书

一种两阶段受拉限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两阶段受拉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现行《抗震规范》采用“三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方法。结构在设计时需要小
震和大震的两阶段设计,或者有满足一般使用状态和极限状态的不同需求,既有的隔震减
震装置较难准确实现这一目标,因此需要某一附加装置来辅助精确实现“三水准设防、两阶
段设计”。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两阶段受拉限位装
置,在小震、风载作用和大震作用下分别辅助限制既有隔震减震装置的变形,较好地实现了
抗震设防三水准两阶段的设计要求,并且装置在损坏后易于更换,易于震后的快速修复。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两阶段受拉限位装置,包括相对设
置的上支座和下支座,在上支座与下支座之间设有第一阶段受拉限位保险丝和第二阶段受
拉限位构件,第一阶段受拉限位保险丝的长度等于上支座与下支座内侧间的间距,第二阶
段受拉限位构件的展开长度大于上支座与下支座内侧间的间距。

其中,第一阶段受拉限位保险丝为刻槽直钢棒。

其中,第二阶段受拉限位构件为一螺旋钢棒,其展开的长度变化值为放置位置相
对位移的最大设计值。

其中,第一阶段受拉限位保险丝两端与第二阶段受拉限位构件两端分别固接于上
支座和下支座内侧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两阶段受拉限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精确辅助实现了“三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的要求。使结构在风载和小震作用
下的位移响应较小,不影响正常使用状态;在大震作用下能在安全位移响应范围内耗能从
而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2、具有较小的体积和简易的构造,制造推广使用方便;

3、安装便捷,方便损坏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两阶段受拉限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装置的拆分构造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装置极限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上支座,2-下支座,3-第一阶段限位保险丝,4-第二阶段受拉限位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两阶段受拉限位装置,包括上支座1、与上支座1相同并相
对设置的下支座2,在上支座1与下支座2之间设置有第一阶段受拉限位保险丝3和第二阶段
受拉限位构件4。上支座1和下支座2外形呈台阶状,其中上支座1和下支座2与第一阶段受拉
限位保险丝3和第二阶段受拉限位构件4相连一侧为内侧,上支座1和下支座2外部相接触一
侧为外侧,内侧投影面积小于外侧,方便本发明的限位装置预留螺栓孔道或作为卡槽与外
部连接。其中,第一阶段受拉限位保险丝3为一直径较小的刻槽直钢棒,第一阶段受拉限位
保险丝3的长度等于上支座1与下支座3内侧间的间距,并且其长度加上支座1和下支座2的
厚度为静止状态下本发明的限位装置所放置位置的间距,满足在拉力超过某一设计值时断
裂。第二阶段受拉限位构件4为一螺旋状钢棒,其展开时长度的变化值为本发明限位装置所
放置位置相对位移的最大设计值,并满足在相对位移的最大设计值时不会断裂。第一阶段
受拉限位保险丝3与第二阶段受拉限位构件4的两端分别焊接于上支座1和下支座2的内侧,
上支座1与下支座2分别通过预留孔道使用螺栓固接在隔震垫上下连接板上。

当小震或风载作用下限制隔震垫不产生或仅产生极小的变形,当大震作用时第一
阶段受拉限位保险丝3断裂,隔震垫在第二阶段受拉限位构件4的保护下在允许范围内变形
从而达到最佳的隔震效果。如图3所示,当超过第一阶段受拉限位保险丝3设计值后,保险丝
3断裂,在到达第二阶段设计的极限位移状态下,第二阶段受拉限位构件4为拉直极限状态。
当外部作用结束,本发明损坏后,在原位置更换新装置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两阶段受拉限位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两阶段受拉限位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两阶段受拉限位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两阶段受拉限位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两阶段受拉限位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阶段受拉限位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支座和下支座,在上支座与下支座之间设有第一阶段受拉限位保险丝和第二阶段受拉限位构件,第一阶段受拉限位保险丝的长度等于上支座与下支座内侧间的间距,第二阶段受拉限位构件的展开长度大于上支座与下支座内侧间的间距。本发明的一种两阶段受拉限位装置,精确辅助实现了“三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的要求。使结构在风载和小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较小,不影响正常使用状态;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