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410085066.1
2004.10.12
CN1615058A
2005.05.11
终止
无权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5B 33/14申请日:20041012授权公告日:20090304终止日期:2016101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H05B33/14; H05B33/20; H05B33/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森井克行
日本东京
2003.11.07 JP 2003-378145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李香兰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备有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电子设备,上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实现发光效率的高效化和长寿命化,并容易进行灰度控制。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具有形成于电极(4)、(8)之间的发光功能部(7R、7G、7B)的,所述发光功能部(7R、7G、7B)备有多个功能层,且只通过相分离就能形成该多个功能层。
1、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具有形成于电极间的发光功能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功能部备有多个功能层,该多个功能层仅通过相分离形成。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能层中的相互界面与所述电极大致平行。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能层中的位于所述电极表面侧的功能层,是以一种材料为主要成分,并且该一种材料占该功能层的构成成分的80容量%以上。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能层中的一个是含有空穴传输材料的空穴传输层,所述多个功能层中的另一个是含有发光材料的发光层,所述空穴传输材料具有以所述发光材料为客体的主体功能。5、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备有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代替液晶显示器的自发发光型显示器,正在加速使用有机物的有机电致发光(以下,简称为“有机EL”)装置的研发。作为这样的有机EL装置的制造方法,提出用蒸镀法等气相法蒸镀低分子而形成的方法、用液相法利用高分子而形成的方法(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2)。 另外,在有机EL装置的结构中,为提高发光效率、耐久性,多在阳极和发光层之间形成空穴注入/传输层(以下称为“空穴传输层”)。关于这种空穴传输层等和缓冲层的形成方法,提出在使用低分子材料时是采用蒸镀苯胺衍生物形成的方法,另外,提出在使用高分子材料时是通过旋涂法等涂敷法涂敷聚噻吩衍生物或聚苯胺衍生物(如参照非专利文献3)等形成膜的方法。 非专利文献1:Appl.Phys.Lett.51(12),21 September 1987,p.913; 非专利文献2:Appl.Phys.Lett.71(1),7 July 1997,p.34; 非专利文献3:Nature 357,477 1992。 可是,在上述背景技术所示的有机EL装置中,存在一些问题点。 作为该层叠结构,一般是按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的顺序层叠构成的,而且,在各层中由载流子迁移率确定膜厚、膜厚比、层叠结构。例如,如果是空穴传输层,则由空穴的载流子迁移率确定各层的厚度,如果是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则由电子的载流子迁移率确定各层的厚度,以使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中的迁移具有良好的均衡性。 但是,因要通过层叠这样的结构取得载流子迁移率的均衡,还存在如当空穴传输材料的膜厚变厚时就设置高电压,如果不能传输更多的空穴则发光层不发光,另外有发光位置不均匀等问题。 另外,如图13所示有机EL装置的发光特性,具有针对横坐标驱动电压(V-drive)的变化量dv,纵坐标发光效率(Efficiency)的变化量de急剧变化的特性。具体地说,就是具有驱动电压只需增加少许,发光效率就会大幅度升高,且驱动电压只需减少少许发光效率就会大幅度降低这样的特性。认为具有这种特性是因为在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等各种发光功能层的界面,该各种发光功能层的材料呈均匀地面接触状态,通过升高某一规定驱动电压量,会同时激发空穴和电子,然后结合、发光的缘故。因此,就有很难控制有机EL装置的发光效率问题。另外,还存在为使以所希望的亮度程度发光,需要能够精细控制驱动电压变化量dv的驱动电路等,外围电路变得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一种备有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电子设备,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具有发光特性的高效化和长寿命化,且容易进行灰度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构成。 本发明的有机EL装置是具有在电极之间形成的发光功能部的有机EL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发光功能部备有多个功能层,只通过相分离就能形成上述多个功能层。另外,关于上述有机EL装置,优选形成的上述多个功能层的相互界面与上述电极略平行。 因此,优选多个功能层分别由高分子材料构成。 另外,上述所谓“由相分离而形成”,意思是指若在一方电极上涂敷混合了形成多个功能层的多种液体材料而得到混合液体材料,则相分离以使该混合液体材料和电极面大致平行,形成相分离界面。利用这一现象,能够层叠形成多个功能层。 另外,上述所谓“大致平行”,意思是说宏观条件下看时认为上述界面和电极面平行,而微观条件下看时发现在界面附近多个功能层的凹凸形状的相互挤入状态。另外,如果微观条件下观察,在各功能层中,该界面附近的各功能层材料的混合多于它们在远离该界面部分中的混合。 如此,和形成低分子材料的层叠结构相比,能够得到有效的效果。 如果具体说明,则低分子材料通常形成非晶态,为各向同性地形成分子,因此载流子迁移率在该低分子材料中各向同性而变得等同。因此,为很好均衡载流子迁移率,确定构成层叠结构的各层膜的膜厚。关于层叠形成该低分子材料,一般使用蒸镀法,但通过该蒸镀法形成的层叠膜的界面,没有混杂各层膜的材料而呈均匀地面接触状态。因此,关于这种层叠结构,通过层叠实现载流子迁移率的均衡,如当空穴传输材料的膜厚变厚时,就设置高电压,如果未传输更多的空穴,则发光层不发光,另外发光位置不均匀。另外,由于各层膜的界面是均匀的接合面,因此通过少许升高驱动电压量,空穴和电子被同时激发,从而结合、发光。 与此相对,本发明中的由高分子材料构成的功能层通过相分离形成相分离面,而且宏观条件下该相分离面和电极成大致平行,而在微观条件下多个功能层材料的凹凸形状呈相互挤入状态,另外,在各功能层中,该相分离界面附近的各功能层材料地混合多于它们在远离该相分离界面部分中的混合。 因此,由于功能层界面的凹凸形状呈挤入状态,所以各功能层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扩大电子和空穴的再结合位点。而且,该再结合位点存在于远离电极的部分,结果扩大发光部位。即,能够实现发光效率的改善和发光功能部的长寿命化。 而且,因为相分离界面并不均匀,而是呈凹凸不平状,即使升高某一规定的驱动电压也不会同时激发、接合空穴和电子,所以发出光的强度不会陡升。因此,对应驱动电压量能够缓慢增加亮度,从而有机EL装置发光效率的控制和低亮度灰度控制能够容易进行。另外还有优点是不需要精细控制驱动电压变化量的复杂的外围电路。 另外,在上述的有机EL装置上,位于上述电极表面的功能层以一种材料作为主要成分,优选该一种材料占该功能层构成成分的80容量%以上。 在这里如果详细描述位于电极表面的功能层的构成成分,则是指一种材料占80容量%以上,介由相分离界面连接的功能层的材料不到20容量%。 由此,上述功能层内并非单独存在一种材料,以一种材料为主要成分存在的同时,以介由相分离界面连接的功能层的材料为次要成分存在,所以进一步扩大电子和空穴的再结合位点,因该再结合位点存在于远离电极的部分,结果是扩大发光部位。即,能够促进发光效率的改善和发光功能部的长寿命化。 而且,在上述有机EL装置中,上述多个功能层中有一个是有空穴传输材料的空穴传输层,另外,上述多个功能层中有一个是有发光材料的发光层,优选上述空穴传输材料具有把上述发光材料作为客体的主体功能。 这里所说的“空穴传输材料具有把发光材料作为客体的主体功能”,意思是指空穴传输材料的发光光谱(发光能量)的分布和发光材料的吸收光谱(吸收能量)的分布的重叠较大。 如此,通过成立客—主关系,有效进行能量迁移,所以和以前记载的有机EL装置一样能够促进发光效率的改善和长寿命化。 其中,本发明中的“空穴传输层”也含有具有空穴注入性的“空穴注入层”的意思。 此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备有上述有机EL装置。由此可以提供长寿命化并且可以明亮显示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由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方法而制造的有机EL装置的断面图。 图2表示用于说明图1有机EL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图3表示用于说明图1有机EL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图4表示用于说明图1有机EL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图5表示用于说明图1有机EL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图6表示用于说明图1有机EL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图7表示用于说明图1有机EL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图8表示用于说明图1有机EL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图9表示用于说明客—主关系功能的图。 图10表示用于说明发光功能部详细构成的图。 图11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有机EL装置的发光特性的图。 图12表示备有本发明的有机EL装置的电子设备的斜视图。 图13表示用于说明以前的有机EL装置的发光特性的图。 图中:4-阳极(电极),7、7R、7G、7B-发光功能部,7a-空穴传输层(功能层),7b-发光层(功能层),7c-相分离界面(界面),8-第1阴极(电极),9-第2阴极(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10,说明相当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EL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各图中,为使图上各层和各部件的大小在可识别的范围内,各层和各部件的比例尺缩小各不相同。 这里制造的有机EL装置是彩色有机EL装置,其断面图如图1所示,在基板面内以规定的配置设置多个作为各个象素的红色发光功能部7R、绿色发光功能部7G和蓝色发光功能部7B。 首先,如图2所示,在玻璃基板1上形成各象素的薄膜晶体管2之后,形成绝缘层3。接着,在该绝缘层3上形成用于连接各象素用薄膜晶体管2和阳极(象素电极、电极)4的配线24。接着,采用通常的ITO(In2O3-SnO2)薄膜形成工序、光刻工序以及蚀刻工序形成面向各象素位置的由ITO构成的阳极4。由此,在形成了配线24后的玻璃基板1上的各象素位置处形成由ITO构成的阳极4。 接着,通过通常的氧化硅薄膜形成工序、光刻工序和蚀刻工序,在该玻璃基板上形成具有对应于各发光区域的开口部51a的氧化硅制的第1隔壁51。图2表示其状态。第1隔壁51的形成是使开口部51a的周缘部和阳极4的外缘部重叠。 接着,如图3所示,在第1隔壁51上形成具有对应于各发光区域的开口部52a的第2隔壁52。该第2隔壁52是由聚酰胺树脂制成,并通过含有聚酰胺树脂的溶液的涂敷工序、涂敷膜的干燥工序、光刻工序和蚀刻工序而形成的。 对于第2隔壁52的开口部52a,其与基板面成直角的断面形成为在玻璃基板1侧变小而向远离基板1的一侧变大的锥状。另外,第2隔壁52的开口部52a的开口面积,既便是在最靠近玻璃基板1的一侧,仍大于第1隔壁51的开口部51a的面积。由此,形成具有二级结构开口部5的隔壁。 其中,通过第1隔壁51的开口部51a,能精确控制每个象素的发光区域。另外,第2隔壁52,为了确保开口部5的深度,要以规定厚度厚度形成,而且为了使滴下的溶液即使附着在隔壁52上面也容易进入开口部5内,而将其形成为锥状。 接着,如图4所示,在各开口部5内涂敷形成发光功能部形成材料61。 作为这里的该发光部形成材料61的涂敷方法,采用公知的液相法(湿处理、湿式涂敷法),如喷墨(液滴喷出)法、旋涂法、缝隙涂层法、浸涂法、雾化成膜法、印刷法等。这种液相法是高分子材料成膜的优选方法,和气相法相比不需使用真空装置等高价设备,而能够低价制造有机EL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使用旋涂法。通过这样使用液相法在各开口部5内的各象素电极4上形成发光功能部形成材料61。 (发光功能部形成材料) 在这里详述发光功能部形成材料。 发光功能部形成材料是用于形成相当于本发明的发光功能部的部位的材料,而且混合用于形成空穴传输层(功能层)的空穴传输材料和用于形成发光层(功能层)的发光材料,并溶解在溶剂中。 接着,说明空穴传输材料、发光材料和溶剂的具体例子。 首先,作为空穴传输材料,优选采用以三苯胺为骨架的高分子材料,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以下述化合物1表示的ADS社制的ADS254BE。 另外,作为发光材料,能够使用下述化合物2~6所示的聚乙烯咔唑、聚芴类高分子衍生物、(聚)对苯撑亚乙烯衍生物、聚苯撑衍生物、聚噻吩衍生物、紫苏烯类色素、香豆素类色素、若丹明类色素、或在上述高分子中掺杂有机EL材料使用。作为掺杂物质,能够列举如红荧烯、紫苏烯、9、10-二苯基蒽、四苯基丁二烯、尼罗红、香豆素6、喹吖酮等。 化合物1 化合物2 化合物3 化合物4 化合物5 化合物6 构成这种空穴传输材料和发光材料的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量,优选20万以下,特别优选10万以下。 而且,作为红色发光材料能够使用如MEH-PPV(聚甲氧基(2-乙基)己氧基-对苯撑亚乙烯),作为蓝色发光材料能够使用如聚二辛基芴,作为绿色发光材料能够使用如PPV(对苯撑亚乙烯)。 而且,作为使上述空穴传输材料和发光材料溶解的溶剂,优选使用二甲苯。其中,也可以使用二甲苯以外的溶剂,如环己基苯、二氢苯并呋喃、三甲基苯、四甲基苯等。 另外,关于这样的发光功能部形成材料,由于通过相分离(后述)形成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所以针对空穴传输材料实施分子量的降低化。作为实施分子量降低化的方法,使用高压匀化器方式或超声波方式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高压匀化器方式进行说明。 (高压匀化器方式) 高压匀化器方式是通过使用备有可调节流路间隔的匀化阀的高压泵进行的。如果概要地说明该方式,在高压泵向处理对象物(空穴传输材料)施加较高的均匀压力的情况下,匀化阀收束处理对象物流,通过从微细空隙喷出而实施处理对象物的均匀化。如此通过进行处理对象物的均匀化,能够分别获得下列的作用、效果:(1)伴随超高速流动的剪切作用;(2)剧烈冲撞断路器环而出现的细化作用;(3)自高压向低压减压时在匀化阀的空隙加速,由超高速流体生成的空穴现象;(4)由处理对象物的急剧加减速产生的破坏作用。 另外,作为进行高压匀化器方式的装置,能够使用三和机械制的L-01。接着,若对具体例子进行说明,则首先在压力上升前阶段使用二甲苯,在压力达到150MPa(±20MPa)后投入处理对象物。投入约50ml的处理对象物后,在150MPa条件下回收约25ml,而且接下来调节压力至100Mpa(±20MPa),回收剩下的处理对象物25ml。各自的操作次数为1次。 通过使用这样的高压匀化器方式,能够把空穴传输材料的分子量减小到约1万左右,该空穴传输材料和发光材料混合涂敷时,适合并容易出现相分离。 其中,关于空穴传输材料和发光材料的混合比,要使它们的重量比为1∶2才能配成发光功能部形成材料。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空穴传输材料具有把发光材料作为客体的主体功能。 在这里参照图9,说明空穴传输材料和发光材料之间的主—客功能。在该图中,符号HTL表示的实线表示空穴传输材料的发光光谱分布,符号EML表示的虚线表示发光材料的吸收光谱分布。 如图9所示,所谓“空穴传输材料具有把发光材料作为客体的主体功能”,意思是指空穴传输材料的发光光谱HTL的分布和发光材料的吸收光谱EML的分布有很大的重叠。 再次返回图5,继续说明有机EL装置的制造方法。 图5表示图4中涂敷形成发光功能部形成材料之后,该发光功能部形成材料中含有的溶剂完全蒸发的状态图。如该图所示,在各象素电极4上形成各色的发光功能部7R、7G、7B。 在这里参照图10说明发光功能部7的详细构成。图10(a)是宏观所见发光功能部7主要部分的断面图,图10(b)是微观所见发光功能部7主要部分的断面图。 如图10(a)所示,在阳极4上形成发光功能部7(7R、7G、7B),阳极4一侧配置空穴传输层(功能层)7a,在该空穴传输层7a上配置发光层(功能层)7b。在涂敷形成上述的发光功能部形成材料时,该空穴传输层7a和发光层7b出现相分离,并由相分离界面7c分离配置。该相分离界面7c和阳极面大致平行。 另外,如果微观条件下看相分离界面7c,则如图10(b)所示空穴传输层7a和发光层7b的凹凸形状呈相互挤入状态。另外,在空穴传输层7a和发光层7b各层中相分离界面7c的附近,各功能层的材料的混合多于它们在远离该相分离界面7c部分中的混合。如果举例具体说明空穴传输层7a,如对于空穴传输层7a内相分离界面7c的附近空穴传输材料和发光材料的较多混合,远离相分离界面7c的阳极4的附近几乎没有空穴传输材料和发光材料的混合。另外,与此相同,在发光层7b内相分离界面7c的附近,对于空穴传输材料和发光材料的较多混合,远离相分离界面7c的发光层7b的上部(后述的第1阴极侧)几乎没有空穴传输材料和发光材料的混合。 因此,如果说明构成空穴传输层7a的材料成分比,则空穴传输材料占其80容量%以上,发光材料占剩下的不到20容量%。另外,如果说明构成发光层7b的材料成分比,则发光材料占其80容量%以上,空穴传输材料占剩下的不到20容量%。 再次返回图6,继续说明有机El装置的制造方法。 如图6所示,采用喷墨(液滴喷出)法从各开口部5的正上方向各色发光功能部7R、7G、7B滴下镱(Yb)的超微粒子(平均粒径:1nm以上10nm以下)的分散液80。图8的符号100表示喷墨头。由此,在各发光功能部7R、7G、7B上形成上述分散液构成的液滴81。 喷墨法是指所谓喷墨打印机中众所周知的彩色印刷技术,使各种材料液态化的材料墨水液滴自喷墨头喷到透明基板上,固定。如果根据液滴喷出法,在微细区域中能够正确喷出材料墨水的液滴,所以不必进行光刻就能在所希望的着色区域直接固定材料墨水。因此,也不会出现材料的浪费,降低制造成本,是一种非常合理的方法。 根据气体中蒸发法由下述的方法(溶剂捕捉法)能够得到镱(Yb)的超微粒子。在氦压力为0.5Torr条件下使镱蒸发,生成过程中的镱超微粒子接触十三烷蒸气,冷却。由此,得到镱超微粒子分散到十三烷中的分散液。能够把该分散液作为上述分散液80使用。 接着,通过实施干燥工序蒸发出液滴81中溶剂。关于该干燥工序,如能在惰性气体环境下维持150℃进行。由此,如图7所示,在各发光功能部7R、7G、7B上形成由镱构成的阴极层(第1阴极,电极)8。 接着,如图8所示,采用喷墨法在图7状态的整个基板1上滴下导电性微粒的分散液90。作为该分散液,能使用含有金或银构成的微粒的分散液。具体地说,能够列举真空冶金(株)制的“完美黄金(商品名)”、硝酸银水溶液中添加柠檬酸钠水溶液得到的银超微粒子分散液。图8的符号100表示喷墨头。由此,在各开口部5内的第2阴极层8上和第2隔壁52上形成由上述分散液构成的液态层91。 接着,由干燥工序蒸发出液态层91中的溶剂。由此如图1所示,在整个基板1面(即,相当于象素区域内的开口部5内的第1阴极8上和第2隔壁52上)上形成第2阴极(电极)9。 接着,按规定厚度在整个基板1的表面和基板面的周缘位置处的第2隔壁52的外侧面上涂敷环氧树脂类粘合剂,在其上载置玻璃板的状态下使该粘合剂固化。即,环氧树脂类粘合剂覆盖在整个第2阴极9的表面。如此用密封材料和玻璃板进行密封,从而完成有机EL装置。 因此,通过在备有驱动电路等的主体上安装该有机EL装置,完成装配了有机EL装置的有机El显示面板。 接着,参照图11说明上述有机EL装置的发光特性。 图11是表示有机EL装置发光特性的实验结果的图,横坐标表示驱动电压(V-Drive),纵坐标表示发光效率(Efficiency)。在该图中,符号A表示的曲线表示上述的空穴传输层7a和发光层7b介由相分离界面7c相分离而形成的有机EL装置(下面,称为相分离结构A)的发光特性,符号B表示的曲线表示采用和以前相同的技术层叠空穴传输材料和发光材料而成的有机EL装置(下面,称为以往结构B)的发光特性。 如图11所示,以往结构B具有发光效率的变化量de相对驱动电压的变化量dv陡变的特性。具体地说,是具有驱动电压升高少许就会大幅度提高发光效率,而驱动电压降低少许也会大幅度降低发光效率的特性。 对此,相分离结构A的特性曲线比以往结构B的特性曲线缓和,在该相分离结构A中,可知由电压幅度大于上述变化量dv的变化量dv’可得到发光效率的变化量de。因此,可知在相分离结构A中,没有高精度且高分辨力供给驱动电压,可能会改变发光效率,能使低亮度的灰度控制容易进行。 而且,可以得到相分离结构A的最大发光效率高于以往结构B(参照图中的Y)这一结果。而且,提示高电压条件下相分离结构A的发光效率降低程度小,发光位置扩大。 根据上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装置中,介由相分离界面7c形成空穴传输层7a和发光层7b,所以通过增大空穴传输层7a和发光层7b之间的接触面积,扩大电子和空穴的再结合位点,又因该再结合位点存在于远离电极的部分,结果是扩大发光位点。即,能够实现发光效率的改善和发光功能部的长寿命化。 而且,相分离界面7c并不是均匀的平面而是凹凸形状,所以即使升高某一规定的驱动电压量,空穴和电子也不会同时激发、接合,发出光的强度也不会陡升。因此,对应驱动电压量能够缓慢增强亮度,所以能够较容易地进行有机EL装置发光效率的控制和低亮度灰度控制。另外,还有一个优点即不需要用于精细控制驱动电压变化量的复杂的外围电路。 而且,在上述的有机EL装置中,位于阳极4表面侧的空穴传输层7a以空穴传输材料为主要成分,其构成占80容量%以上。另外,位于第1阴极8侧的发光层7b以发光材料为主要成分,其构成占80容量%以上。 因此,各层内并不只存在一种材料,在以一种材料为主要成分的同时,以介由相分离界面连接的层的材料为次要成分,所以进一步扩大电子和空穴的再结合位点,又因该再结合位点存在于远离电极的部分,结果扩大发光位点。即,能够促进发光效率的改善和发光功能部的长寿命化。 另外,在上述的有机EL装置中,空穴传输层7a具有把发光材料作为客体的主体功能,所以空穴传输材料发光光谱的分布和发光材料吸收光谱的分布的重叠增大,通过成立主—客关系进行有效的能量迁移,能够进一步促进发光效率的改善和长寿命化。 另外,使用液相法形成发光功能部7,所以不需光刻工序。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成为非常合理的方法,且能够形成廉价且精确的发光功能部7。 另外,通过使用喷墨法形成第1阴极8和第2阴极9,所以发光功能部7、第1阴极8和第2阴极9都能由液相法形成。 因此,可不必使用真空装置等高价设备,实现制造工序的简化,制造出价廉的有机EL装置。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混合了空穴传输材料和发光材料的发光功能部形成材料,介由相分离界面7c形成空穴传输层7a和发光层7b而构成,也可以在该发光功能部形成材料中进一步混合电子注入材料。 使用这种进一步混合了电子注入材料的发光功能部形成材料形成发光功能部时,在空穴传输层7a和发光层7b之间形成第1相分离界面7c,在发光层7b和电子传输层之间形成第2相分离界面。 这种结构成为不仅能改善空穴传输性,还能改善电子注入性的有机EL装置。 (电子设备) 接着,参照图12说明备有本发明的有机EL装置的各种电子设备。 图12(a)表示一例便携电话的斜视图。图12(a)中的符号600表示便携电话的主体,符号601表示使用上述有机EL装置的显示部。 图12(b)表示一例文字处理机、个人电脑等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的斜视图。图12(b)中的符号700表示信息处理装置,符号701表示键盘等输入部,符号703表示信息处理装置主体,符号702表示使用上述有机EL装置的显示部。 图12(c)表示一例手表型电子设备的斜视图。图12(c)中的符号800表示钟表主体,符号801表示使用上述有机EL装置的显示部。 图12(a)~(c)所示的各种电子设备是把由上述实施方式制造的有机EL装置作为显示部,具有上述实施方式的有机EL装置制造方法的特征。为此,这些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变得容易。 其中,上述实施方式使用镱超微粒子的分散液,通过液相工序形成镱构成的阴极层。本发明的方法不限定于使用稀土类元素超微粒子分散液的方法,也包括如采用喷墨法等滴下含有稀土类金属络合物的液体后,进行分离配位化合物的配位基的处理的方法。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有机EL装置,但也可用于除显示装置之外的有机EL装置,如可用于光源等。而且,关于形成有机EL装置的阴极之外的构成部件的材料等,能够使用以往公知的材料。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电子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电子设备.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备有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电子设备,上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实现发光效率的高效化和长寿命化,并容易进行灰度控制。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具有形成于电极(4)、(8)之间的发光功能部(7R、7G、7B)的,所述发光功能部(7R、7G、7B)备有多个功能层,且只通过相分离就能形成该多个功能层。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